接触网、变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道供电专业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接触网毕业论文

接触网毕业论文

接触网毕业论文接触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接触网而言,毕业论文是一个机会,也是一种挑战。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和了解接触网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接触网毕业论文的一些关键要素和方法。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是撰写接触网毕业论文的第一步。

接触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我们可以从社交媒体的影响力、用户行为、广告营销等方面进行研究。

此外,我们还可以探讨接触网在教育、政治、商业等领域的应用。

选择一个研究主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以及该主题的研究价值和可行性。

其次,撰写接触网毕业论文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综述。

在综述中,我们需要回顾和总结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框架。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机。

在文献综述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引用和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确保论文的学术可信度。

第三,进行实证研究是撰写接触网毕业论文的关键环节。

实证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

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从而验证自己的研究假设和提出的观点。

在进行实证研究时,我们需要注意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收集,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最后,我们需要将研究结果整理和呈现在毕业论文中。

毕业论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结果和讨论、结论等部分。

在撰写论文时,我们需要注意论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以及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方式来展示研究结果,使论文更加直观和易读。

撰写接触网毕业论文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任务。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但是,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完成一篇出色的接触网毕业论文。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还可以为接触网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铁道电气化毕业论文

铁道电气化毕业论文

铁道电气化毕业论文铁道电气化毕业论文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交通运输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铁路作为一种安全、快速、环保的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而铁道电气化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围绕铁道电气化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首先,本文将从铁道电气化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入手。

铁道电气化是指将铁路线路上的传统燃油机车替换为电力机车,通过电力供给来驱动列车运行。

铁道电气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电力在交通运输中的潜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力系统的完善,铁道电气化逐渐成为现代化铁路运输的重要标志。

接着,本文将探讨铁道电气化的优势和挑战。

铁道电气化相比传统燃油机车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电力机车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和更低的能源消耗,可以大幅度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

其次,电力机车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噪音污染,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铁道电气化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电力供应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专业技术支持。

此外,电力机车的运行也对铁路线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升级。

随后,本文将探讨铁道电气化的实践和应用。

铁道电气化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中国的高铁系统就是一个成功的铁道电气化实践。

中国高铁系统不仅在速度和运输能力上取得了显著突破,还在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其他国家如日本、德国等也在铁道电气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些实践和应用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铁道电气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最后,本文将展望铁道电气化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铁道电气化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先进、更高效的电力机车技术的出现,以及更完善的电力供应系统的建设。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铁道电气化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努力推动铁道电气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

职称接触网论文3000字

职称接触网论文3000字

职称接触网论文3000字目前我国进入了高速铁路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受流性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十分重要,受电弓一接触网系统的受流性能成为高速列车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受流性能的优劣成为列车速度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接触线与受电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供电可靠性以及供电质量,高速时受电弓-接触网系统中参数变化会引起接触线与受电弓之间动态性能的剧烈变化,弓网的剧烈振动使得弓网分离产生电弧,也可能引起电能传输中断.如果弓网之间接触压力降低到零,会造成离线和火花,如果接触压力太高,会使得接触线抬升量超过范围,引起弓网磨耗损失和断线等事故.因此,本文旨在对高速运行时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动态受流性能进行计算和仿真分析,为不同类型的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参数选择提供设计参考,以期选择匹配的弓网参数达到良好受流性能,从而降低弓网系统剧烈振动引起的损害.在接触网和动车组既定情况下,改善受流性能目标就集中到高速受电弓上,在受电弓设计参数优化受到限制时就需对受电弓进行主动控制,改善受电弓对接触线的跟随性能,使得弓网接触压力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减小接触线与碳滑板磨耗,延长使用寿命.本文研究依托铁道部重点资助项目: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关键部件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及国产化—引进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受电弓设计规范与试验标准的研究(合同号:2006J023-D).本文根据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结构组成,建立了整体受电弓线性、非线性模型,无限长弦—质量块双弓动态受流性能计算模型,非线性有限元弓网相互作用仿真模型,导流板和受电弓空气动力学模型在内的研究高速弓网关系的系统模型,分析了模型适用范围及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中分别提出了高速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参数计算方法,考虑接触线波动传播情况下双弓动态受流的计算方法,考虑非线性摩擦和接触情况下弓网相互作用仿真方法和考虑空气动力学性能的高速受电弓计算和仿真方法,建立了高速受电弓—接触网系统计算和仿真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高速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参数计算.通过对接触线和高速受电弓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可为高速受电弓、接触网试验测试提供计算参考.利用受电弓非线性模型可根据框架几何关系对受电弓的静态性能进行计算,为受电弓静态试验提供计算参考,(2)双弓动态受流性能计算.采用谐波分析法,计算接触线弛度、悬挂刚度,波动分量,机车车辆振动对接触线垂向位移的影响,对动车双弓运行时双弓最佳距离进行了分析,(3)建立了高速弓网系统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其相互作用进行了仿真计算.对两种典型的高速接触网悬挂—简单链型悬挂和弹性链型悬挂与受电弓的受流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分析,评价了其受流性能.考察了接触线张力,承力索张力,弓头刚度和框架刚度及受电弓等效质量等参数对弓网受流性能的影响,可对高速弓网系统进行参数优化.采用京津试验数据及西门子仿真数据与有限元仿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和仿真方法的正确性,(4)应用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高速运行条件下受电弓的空气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高速气流作用在受电弓部件及整体的阻力和抬升力,更加准确地分析高速气流对弓网受流性能的影响,高速受电弓导流板应用平板气动力学方法进行计算,对解析计算与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的结果进行相互对比.(5)高速受电弓主动控制的研究.计算得到导流板不同角度附加的气动抬升力变化规律及通过改变气缸中压强来改变作用于受电弓推杆上的推力,对受电弓采用基于导流板和气缸的主动控制,导流板控制为模糊Bang-Bang控制,气缸采用Bang-Bang控制,并提出了受电弓双环主动控制策略,利用Marc进行仿真考察了控制方法对弓网系统控制的有效性.论文中的计算结果和分析结论为实际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参数设计提供了参考,根据文中建立的模型及对应的求解方法,可对不同受电弓-接触网系统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主动控制措施改进弓网相互作用.。

5电气化铁道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5电气化铁道技术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接触网弓网故障分析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姓名:薛飞2015年 10 月 1 0日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接触网弓网故障分析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本文介绍了接触网设备事故分类和接触网设备事故抢修,接触网事故抢修工作做了深入的探讨。

论文在以讨论和辨证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弓网关系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对跨距内的剐弓事故和线岔处的剐弓事故做了深入的分析。

二、基本要求1、内容符合工程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2、理论依据充分3、具有自己的见解4、文字格式符合要求5、资料引用要注明出处,有据可查三、重点研究内容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的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经济效益,做好接触网的维修是确保接触网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针对现场实际,总结接触网多年运行经验和事故案例的分析进行了阐述弓网事故的原因、后果、发现方法和事故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无摘要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的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经济效益,做好接触网的维修是确保接触网质量的重要手段。

发生接触网设备事故后,供电部门的当务之急就是对其进行抢修,以最快的速度使其恢复供电。

抢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面对破坏的设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抢修作业的组织和怎样才能达到“先通后复”的要求。

因而,从事接触网运行和检修的人员迫切需要对事故案例要有个分析和技术指导。

针对现场实际,总结接触网多年运行经验和事故案例的分析进行了阐述:一是采用事故预想的方式,将可能发生的接触网事故进行系统归类,以针对性抢修方案的形式,简单明了的叙述了各类事故抢修的组织、方法、作业过程等,以提高抢修人员的实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抢修质量和速度。

二是对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社备可能损坏程度和范围、预防措施等做了详尽叙述,以使运营检修人员在日常检修和运行中高度重视设备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同时提高设备整体检修质量,以达到“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运行、检修要求。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精选全文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年来随着自动化的发展,电气自动化被广泛应用。

电气自动化的程度相对较高,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是电气自动化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如何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成为人们开始关注的焦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一:论电力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一、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1.1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火力发电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火力发电系统,使用非常广泛。

首先,能够完善电力企业中火力发电系统的机电一体化运作指标。

其次,能够在一些火电设备发生安全性问题之前提醒和预测设备的安全障碍。

若是能在发生安全性故障之前发现或者提醒进行有效处理,就会避免一些安全事故和经济上的损失。

另外,能够有效建立通用网络结构,能够完善电气工程中电气设备自动化运作,能够监测电力企业内部的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控制、管理和计算机控制的三种有效系统的数据快速传输和管理自动化。

1.2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影响力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现代社会广泛使用,它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一体的科学技术,人类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开发和资源利用,来解决处理、传感和存储等相关信息技术的系统问题。

在电子技术中主要是通过通讯和计算机控制来获取信息,进行开发和利用。

现代的信息技术是在光、微电子等电力应用上加以完善的,适用于社会各大信息领域,特别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块受到很大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另外,软件结构和通讯方式也是关键性影响因素,不仅表现在传感器和执行器,还包括控制器和仪表,使用较为广泛,此外的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十分可观。

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为电气自动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信息,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电气自动化在电脑客户端和以太网领域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互联网的时代。

毕业论文——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

毕业论文——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

题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系别:电气工程系专业: 电气化铁道铁道技术姓名:XXXXXX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学生姓名: 李如鹏学号:100130215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年级:2010级系别: 电气工程系指导教师:XXXX2013年3月4 日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第1章前言 (1)第2章电气化铁道相关规程规则 (2)2。

1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总则) (2)2.2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总则) (2)2.3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总则) (3)第3章接触网简介 (4)第4章接触网施工 (5)4.1接触网基础工程 (5)4.1.1 施工准备 (5)4。

1.2 接触网工程预概算 (7)4.1。

3 施工测量与定位 (7)4。

1.4 开挖基坑 (9)4.1.5 混凝土工程 (10)4。

2立杆与整正 (11)4。

2。

1 接触网支柱安装 (11)4.2.2 接触网支柱整正 (12)4.2.3 硬横梁安装 (14)4.2。

4 隧道内吊柱安装 (17)4。

3支柱装配预配安装 (18)4。

3。

1 预配工艺流程 (18)4。

3。

2 预配操作方法 (18)4。

4接触网架设 (21)4.4.1承力索架设 (21)4。

4。

2接触线架设 (24)4。

5接触网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 (27)4。

5。

1静态检测 (27)4。

5.2低速动态检测(冷滑试验) (27)4。

5。

3接触网送电(空载带电) (27)4。

5.4动态检测(热滑试验) (28)结论 (29)总结与体会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摘要接触网、电力机车和牵引变电所并称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而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中唯一的无备用供电设备,其运营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化铁道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所以电气化铁道建设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接触网施工.本文主要介绍新建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施工技术,总结新线接触网施工的整体流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

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

[3]
该专业产生于70年代,首先在英国的牛津大学,首次实现的是直流电的控制方式,那时候执行元件的驱动电压是直流的,控制电压也是直流的,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方式是很简单、粗糙的,精度也很低。

但直流的控制方式由于其历史的久远而被人们所熟知,自然而然的人们想到了用直流电去控制交流执行元件。

随着晶体管、大功率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大功率的电子器件的出现和成熟、以及建立在场的理论上、以现代数学、矩阵代数为理论依据的弱电强电控制系统更使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没有站在世界的最前沿,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外交往的增加,我们已经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具有代表性的是:每秒3000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纳米技术的掌握;模拟技术的应用。

发展前景:“自动化”一是属于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

因此,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同样有着光辉的前途。

二是自动化应用范围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

尤其是广东地区,自动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接触网动态检测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接触网动态检测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接触网 (1)1.2 受电弓 (1)第二章接触网动态检测 (3)2.1 动态检测系统说明 (3)2.2 接触网参数的测量 (3)2.3 检测缺陷的判定 (3)2.4 检测组织 (4)2.5 动态特性检测 (4)2.6 缺陷易造成的后果分析 (4)2.7 发生接触力不一的原因 (4)第三章接触网冷滑动态检测 (5)3.1冷滑行前的检查 (5)3.2接触网动态检测 (7)第四章接触网热滑动态数据分析 (8)4.1 180km/h动态检测与200km/h动态检测数据缺陷数量对照分析 (8)4.2 200km/h动态检测数据中缺陷出现部位概率分析 (9)4.3动态弓网关系综合分析 (10)4.4接触网缺陷克服措施 (11)第五章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管理体系探讨 (13)第六章高速铁路接触网检测 (16)6.1动态解除压力检测 (18)6.2接触网光学检测 (18)总结 (20)展望 (19)致谢 (21)参考文献 (22)摘要铁路速度的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时代、内燃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过程,提速离不开电气化铁路。

影响列车运行速度的主要因素除线路曲线半径、无缝钢轨、牵引机车、列车车辆等外,接触网与电力牵引机车之间的动态弓网关系也是影响列车运行速度的重要因素。

如何提高接触网的稳定性、平滑度,减少接触网硬点、火花、碰弓、脱弓,消除接触网事故及行车事故隐患,延长接触网使用寿命,减少接触网维护工作量,降低接触网维护成本,是铁路提速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试对时速200km客货共线改造工程接触网竣工后不同速度试验检测车的热滑动态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法,从定量到定质进行分析研究,做出步步研判,为给以后200km/h接触网施工克服缺点提供参考依据,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接触网检测车,动态检测,受电弓滑板第一章绪论1.1接触网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道中,沿钢轨上空“之”字形架设的,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

铁路施工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性论文

铁路施工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研究性论文

进入到当前阶段,我国现代社会事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全新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电气工程建设研究也已经从传统电磁学发展到了现代阶段。

并形成了电气自动化科学。

本文基于对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的充分概述,并对实际操作阶段形成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希望能够更快促进我国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方面的发展。

1铁路施工中的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概述电气工程属于当前阶段我国工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现代科学技术长期稳定发展,电气工程与相关自动化建设已经开始形成了完全独立的系统。

电气工程技术也已经从传统技术领域当中摆脱出来,进入到全新技术领域当中。

电气工程技术经历了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电气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这样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这种系统正逐渐迈向快捷、方便的方向。

电气工程甚至已经开始进入到了商业领域当中,我国当前阶段属于工业主导经济阶段的社会,为此,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以,只有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在社会发展地位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够促进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长足发展,立足世界。

2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当前阶段,我国铁路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研究面临主要问题包括几个方便,具体如下:2。

1企业成本提升受到需求影响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当中的电气工程建设以及自动化建设目前阶段尚处在一种综合领域当中,因此独立性程度受到影响。

为此,实际运用方面相关技术人员只能够针对当前阶段形成的技术成果进行应用。

为此,这样就势必会造成一些环节当中的`经济成本重复增加。

铁路企业发展都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应当对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建设提出创新。

2。

2工作效率相对不高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建设方面实际效率相对较低,这就会对工程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现代社会发展阶段,工作效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此,电气工程建设以及自动化技术水平应当进一步从工作效率方面着手加以提升。

接触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接触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接触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xx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接触网平面设计院系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07年 06 月15 日摘要近年来,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十分迅猛。

接触网技术的研究和设计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发展的基础。

本论文在概述接触网基本组成的基础上,系统的阐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支持装置、结构特征、供电方式等,并着重论述了高速接触网的设计原理及设计内容。

最后,本论文完成了安家河至打柴沟区间的接触网平面设计。

本论文共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是对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概述;第二章则主要介绍了高速电气化接触网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征;第三章是关于接触网设计的基本内容;第四、五章主要包括接触网设计计算基础和平面设计基础;最后两章主要是对安家河至打柴沟区间的接触网平面设计。

关键词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平面设计,结构特征I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is very tendencyin recent years. It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catenary system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contents of catenary systems,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the supporting equipments, structure features and power way of high-speed catenary systems, emphasizes onthe principle and contents of design catenary systems. At last, this thesis has completed thegraphic design of the interval from An Jia He to Da Chai Gou.This thesis includes 7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es to catenary systems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The second Chapter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contents nd the structure features of catenary systems.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basic contents of a the design of the catenary systems . The forth and fifth Chapter are mainly including basicpters are mainly knowledge of th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graphic design. The last two Chaabout the graphic design from An Jia He to Da Chai Gou.K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catenary systems, graphic design,ey Wordsstructure features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 1 第一节电气化铁道概述 (1)第二节接触网(平面)设计原则 ...........................................1 第三节本论文的主要设计内容 ............................................. 2 第二章接触网的设备与结构 .. (3)第一节接触网悬挂类型 .................................................. 3 一、简单接触悬挂 ...................................................... 3 二、链形接触悬挂 (3)三、高速接触网的悬挂模式 .............................................. 4 第二节接触网线索 ...................................................... 4 一、接触线 ............................................................ 4 二、承力索 ............................................................ 6 第三节支持装置 .. (7)一、概述 ..............................................................7 二、腕臂支持装置 ......................................................7 第四节定位装置 .......................................................11 一、定位装置的作用 ...................................................11 二、定位器类型 .......................................................11 三、定位装置形式 .....................................................12 四、高速接触网定位装置 ...............................................14 第五节支柱 ........................................................... 14 一、支柱的分类原则 ................................................... 14 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 (14)三、钢支柱 ...........................................................15 第六节基础及其类型选择 ............................................... 15 一、基础类型 (15)III二、钢筋混凝土柱横卧板 ............................................... 16 第七节锚段关节及中心锚节 ............................................. 17 一、锚段关节 ......................................................... 17 二、中心锚结 (21)第八节张力自动补偿装置 ............................................... 23 第九节线岔及供电设施 ................................................. 24 一、线岔 (24)二、接触网供电设施 ................................................... 24 第三章接触网设计的基本内容 ............................................ 26 第一节接触网的设计程序 ............................................... 26 第二节接触网设计的原始资料 ........................................... 27 第三节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 (27)第四章接触网设计计算基础 ..............................................29第一节气象条件的确定 ................................................. 29 一、概述 ............................................................. 29 二、接触网设计计算气象条件的确定 ..................................... 29 第二节计算负载的确定 . (31)一、自重负载 .........................................................31 二、冰负载 ...........................................................32 三、风负载 ...........................................................32 第三节全补偿链形悬挂的安装曲线 ....................................... 33 第四节接触线跨距许可长度的计算 ....................................... 35 第五节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的计算 ......................................... 37 第六节支柱负载的计算 ................................................. 38 一、垂直负载 ......................................................... 39 二、水平负载 ......................................................... 39 第五章接触网平面设计基础 .............................................. 42 第一节概述 (42)第二节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 ..............................................42 一、区间锚段长度的划分 ...............................................42 二、区间支柱的平面布置 ...............................................43 第三节表格栏及相应说明 ............................................... 44 一、侧面限界及拉出值 ................................................. 44 二、支柱类型 (45)IV三、地质情况 (45)四、基础(横卧板)类型 (45)五、软横跨结点或拉杆、腕臂、定位管、定位器 (46)六、安装图号 (46)七、接触线高度 ....................................................... 47 第六章安家河—打柴沟接触网平面设计 .................................... 49 第一节原始资料 (49)一、气象资料 (49)二、线路资料 ......................................................... 49 第二节设计计算(调整校验) (50)一、全补偿链形悬挂的安装曲线计算 (50)二、最大跨距许可长度的校验计算 (51)三、锚段长度的校验计算 (53)四、支柱容量的校验计算 ............................................... 54 第三节设备选择及设计参数 (57)平面布置(设计) ............................................... 57 第四节第七章结论 ......................................................... 59 致谢 (60)参考文献 ................................................................61外文资料翻译 ......................................................62 附录1A1.1 译文 (62)A1.2 原文 ..............................................................65 附录2 相关装配图 ........................................................ 68 一)支柱装配图 ......................................................... 68 附录3 安家河至打柴沟区间平面设计图(CAD图) (70)V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电气化铁道概述采用电力机车为主要牵引动力的铁路成为电气化铁路,它是在19世纪70年代末的欧洲最先出现。

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及接触网分析论文

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及接触网分析论文

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概述 (2)2.接触网概述概述 (3)3.接触网支柱及基础 (7)4.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环境结构分析 (8)5.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战略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及接触网分析摘要:本论文介绍了电气化铁路供变电技术,以交流电气化铁路为重点,加强对牵引供电系统的认识,牵引供电系统有以牵引变电为重点,介绍了供电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电器设备,牵引供电系统可能对临近线路的影响,并通过对铁路接触网的供电方式、特点及应用分类,对铁路接触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接触网、变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道供电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接触网、变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道供电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WXH—7S线路远程控制的研究与实现专业:xxxxxxxxxxxxx 学号: xxxxxxxx姓名:xxxxxxx指导教师:xxxxxx学习中心: xxxxxxxxxxxxxxxxxxxxx 大学xxxx年xx月xx日院系:xxxxxxxxxxxxxxxxxx 专业: xxxxxxxxxxxxxxxxxx年级: xxxx 学号:xxxx姓名: xxxxx学习中心:xxxx 指导教师:xxxx题目:xxxxxxxxx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 (签章) 评阅人评语:评阅人: (签章) 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章)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班级: xxxx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 xxxxx发题日期: xxx 年xx月xx日完成日期: xx年xx月xx日题目:基于WXH—7S线路远程控制的研究与实现 __________题目类型:工程设计√技术专题研究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开发一、设计任务及要求研究WXH—7S微机线路测控装置的操作,实现对线路的远程控制。

二、应完成的硬件或软件实验运用WXH-7S微机线路测控装置,完成变电站主设备和进、出线的遥信、遥测、遥控等功能。

三、应交出的设计文件及实物(包括设计论文、程序清单或磁盘、实验装置或产品等)1 设计论文;四、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五、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六、设计进度安排第一阶段:了解WXH—7S线路远程控制装置的基本功能及基本原理;第二阶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研究;第三阶段:电力运动技术的研究;第四阶段:WXH—7S线路远程控制装置功能扩展的探索与研究;第五阶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评阅及答辩(周)指导教师:年月日学院审查意见:审批人:年月日诚信承诺一、本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二、本论文没有任何抄袭行为;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本人答辩(评阅)资格。

承诺人:年月日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3)SCADA概述 (3)1.2 SCADA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 (4)1.3 SCADA的功能 (6)1.3.1数据采集功能 (6)1.3.2事故追忆功能 (7)1.3.3历史数据存储 (7)1.3.4报表功能 (8)1.3.5特殊运算功能 (8)1.4 研究SCADA的重要意义 (8)1.5 实验室状况 (9)1.6 本文的工作 (9)第2章 SCADA的原理 (10)2.1 数据采集 (10)2.1.1数字量采集 (11)2.1.3电度采集原理 (18)2.2 WXG微机通讯管理装置 (18)2.2.1WXG-1E简介 (18)2.2.2WXG-1E调试 (19)第3章 WXH-7S简介 (21)3.1 WXH-7S概述 (21)3.2硬件结构说明 (23)3.3功能简介 (23)3.4装置使用说明 (24)3.5调试方法 (27)第4章监控站软件概述 (29)4.1实时数据库生成软件 (31)4.2画面生成软件 (32)4.3报表生成技术 (32)4.4控制组态软件 (33)第5章测试与遥控 (35)5.1 操作过程 (35)5.2 实验结果 (37)结论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40)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信息化和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力供应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安全性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接触网毕业论文

接触网毕业论文

电气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摘要接触网、电力机车和牵引变电所并称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中唯一的无备用供电设备而且裸露在外,其运营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化铁道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所以电气化铁道建设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接触网施工。

本文主要介绍新建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施工技术,总结新线接触网施工的整体流程。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文还介绍了接触网的基本组成。

关键字: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AbstractContact net, electric locomotive and traction substation of electrified railways and known as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is the contact network of electrified railway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there is no standby power supply equipment only and exposed to the outside, its operation stat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electrified railway safe opera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 s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construction is to contact network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new electric railway contact net,the overall process, summariz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nes of the contact net. In order to explain,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contact system.【Key words】:Electrified railway;catenary;Construction technology.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电气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之一。

铁路接触网的设备与运行分析毕业论文

铁路接触网的设备与运行分析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坪石接触网的设备与运行分析系别: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学生:完成时间: 2010年6月20日京广线坪石接触网设备与运行分析[摘要]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重要的行车设备。

为保证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我们在接触网运行与维修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修养并重”的方针,按照“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精益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检修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接触网自动化检测手段和机械化维修手段,提升接触网维修技术参数的精准度,不断提高接触网的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 接触网设备概况运行与检修故障处理录.目一、坪石接触网工区设备总体概述 (1)1.1接触网采用的悬挂类型与供电方式,坪石工区管的供电示意图 (1)1.2主要设备、零部件 (1)1.3接触网的主要参数 (5)1.4锚段关节 (7)二、坪石接触网工区的运行与检修 (8)2.1工区职责与管辖设备概况 (8)2.2工区的值班基本业务 (9)2.3天窗检修作业流程 (11)2.4接触网巡视规定与巡视容 (13)2.5接触网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15)2.6接触网常备的零件与材料 (15)2.7接触网运行检修基本制度 (17)三、触网发生的故障的原因与处理办法 (18)12.27跳闸事故经过 (18)四、优化与改进建议 (20)结论 (21)致 (22)[引言]本文于2010年5月21日至2010年6月20日在京广线坪石接触网工区进行接触网顶岗实习。

本论文记录了坪石接触网工区管辖围的总体概述,设备运行与检修,接触网发生的故障或检修容,另外还有工区设备的配置、设备的运行与检修、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观点、见解等。

一、甘洛接触网工区设备总体概述1.1接触网采用的悬挂类型与供电方式1.1.1接触网采用的悬挂类型甘洛接触网管采用的悬挂类型为主要采用全补偿链形悬挂,个别道岔和较短的锚段采用半补偿链形悬挂。

1.1.2供电方式接触网供电方式有单边、双边供电和越区供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改造设计编号________专业 xxxxxxxxxxx 班级 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指导教师 xxxxxxxxxx设计(论文)任务与要求:任务:1.设计变电所主接线,论证所设计的主接线是讨论方案中的最佳方案;2.设计牵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3.牵引变电站220KV三相供电方案;要求:1、学习和掌握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方法。

2、对所设计的变电站的特点,以及它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运行方式等应有清晰的概念。

3、熟悉所选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及其运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4、熟悉所采用的电气主接线图,掌握各种运行方式的倒闸操作程序。

5、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6、简化一收回路,节省电缆;7、保护铡控装置可以灵活安装;8、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9、利用网络通信,高建、安全、可靠地传输数据;10、以实现无人值班为目标.可快速进行控制和操作;11、可扩充,方便维护,最大限度减少扩建工作和投资,降低维护费用。

设计(论文)依据的原始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公司发布的《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征求意见稿)2、110kV某市输变电工程设计委托书。

3、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4、环境条件(1)环境温度:-15°C~+45°C。

(2)相对湿度:月平均≤90%,日平均≤95%。

(3)海拔高度:≤1000m。

(4)地震烈度:不超过8度。

(5)风速:≤35m/s。

(6)最大日温差:25°C。

周围环境无易燃且无明显污秽,具有适宜的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如避开断层、交通方便等)。

并应考虑防洪要求,以及邻近设施的相互影响(如对通讯、居民生活等)。

参考资料:[1] 朱大新,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J].电工技术杂志;[2] 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无人值班变电所运行管理导则》;[3] TA21 型牵引变电所安全监控与综合自动化系统说明书[Z].2002;[4] 熊晔华.哈尔滨至大连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5] 林海雪.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6] 吕润馀.电力系统高次谐波【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7] 电气化铁道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任务下达时间:xxxx年xx月毕业设计开始与完成任务日期:xxxx年xx月系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该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同意下达任务系部主任审批意见同意按计划执行签字年月日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 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改造 (4)1.1 无人值班站改造背景 (4)1.2 110 kV电压等级部分 (5)1.3 10 kV电压等级部分 (6)1.4 站用电系统和照明系统 (7)1.5 变电站主控室综合自动化系统 (8)第二章主接线形式的确定及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9)2.1 主接线形式的确定 (9)2.2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10)2.3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11)第三章综合自动化 (15)3.1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运行系统的设计 (15)3.2 综台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 (15)3.3 综合自动化系统谩计的原则 (16)3.4 综台盲动化系统设计的息路 (17)3.5 综音自动化幕统设计的具体方案改造设计的具体方案包括 (17)3.6 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电气二次设计分析 (19)第四章牵引变电站的220kV三相供电方案 (25)4.1牵引变电站的220kV三相供电方案 (25)4.2 220kV三相供电方案 (29)参考文献 (31)总结 (32)致谢辞 (3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电气化铁路的建设和改造方兴未艾。

几乎所有的牵引变电所改造和新建都将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

近年,哈大线、秦沈线等干线铁路均采用了综合自动化技术,而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本身对于铁道电气化专业的同行来讲,也属于新课题,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择原则和方法的确定就显得十分必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集保护、测量、控制、远传等功能于一体,采用微机和网络技术,并充分利用数字通信的优势来实现数据共享的一套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自动化装置。

随着数字式微机保护、监控技术和远动通信的广泛普及,电力系统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已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的实施,使供电部门提出的“减员增效”工作得以成功实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推动了电力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对提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化综合化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监控AbstractAlong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rapid development, the electric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is on the rise.The nearly all hauling transformer subst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will found a capital newly uses the synthesis automated system.Recent years, the Kazak big line, skeleton line railroads and so on Qin Shen Xian have used the synthesis automation technology, but tows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ynthesis automation technology itself to say regarding the railroad electrification specialized colleague, also belongs to the new task, tows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ynthesis automated system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and the method determination appears extremely essential.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ynthesis automated system is functions and so on collection protection, survey, control, far biography in a body, uses the microcomputer and the networking, and fully realizes data sharing set of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two equipment automated installments using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superiority.Along with the digital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 the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move the correspondence far the widespread popularization, the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transformer subs- tation automated level have had the radical transformation. The tran- sformer substation nobody duty work implementation, causes the power supply department to propose;the downsizing for efficiency; the work to be able to succeed the realization, has obtained the obvious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the social efficiency, enhanced the electric power ente- rprise's labor productivity, promoted the electrical network security stable movement, impelled the 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management mod- ernization, to enhanced the electrical network the security, the eco- nomical movement level plays the positive role, therefore carried on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synthesis automation construction to become the current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development the inevitable trend.【Keywords】Integrated Electric Power System SubstationMicro Computer Monitoring第一章 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改造1.1无人值班站改造背景上世纪90年代期间,改造的110 kV变电站基本上采用的是基于在RTU基础上加一台微机为中心的当地监控系统,不但未涉及继电保护,就连原有传统的控制屏台仍予保留。

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下,而且安全系数不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结合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研制成功了各种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并投入运行,一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际运行经验和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实现了对远方变电站的“四遥”功能,即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