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参考资料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d27002caaedd3383c4d3b0.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古代汉语(2)》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1.古代散文主要的类型有、、、。
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岳阳楼记》属于类;《欧阳生哀辞》属于类。
3.骈文的特点主要有、、。
4.古文标点错误的类型主要有、。
5.古人所说的句读和今天所说的标点的区别是、。
6.无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是、、、。
7.律诗的对仗是指;工对是指;借对是指。
二、说明下列黑体字词在句中的意义(10分)三、说明下列黑体宇词或语法结构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20分)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0分)21.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22.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23.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
窃为陛下惜之。
24.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七、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27.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日:“莫乐为人君!惟其盲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日。
“太师谁撞?”师旷日:“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擅之。
”公日:“寡人也。
”师旷日:“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公日:“释之,以为寡人戒。
”(《韩非子·难一》) 28.仲尼居,曾子侍。
子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予事君,终于立身。
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
![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eed74d9aeaad1f346933f70.png)
古代汉语(下)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古代汉语》(下)考核说明壹.有关考核的问题说明一、《古代汉语》(下)的考核对象是中文专业(专科)的学生。
二、《古代汉语》(下)考核教材使用朱振家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下册)和《古代汉语学习辅导》。
学生可参考使用与教材相应的《古代汉语期末复习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进行期末复习。
三、《古代汉语》(下)主要考核学生对《古代汉语》(下)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和翻译古文的能力,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
“了解”的层次要求学生了解《古代汉语》中讲授的一般知识;“理解”的层次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古代汉语》中讲授的重要知识,并能够较简要回答相应的提问。
“掌握”的层次要求学生能够记忆《古代汉语》中讲授的重要的通论知识和重要的词语。
“应用”的层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古代汉语》相关的知识标点和翻译古文。
四、《古代汉语》(下)的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
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值按20%的比例折算,期末考试分数按80%的比例折算,二者相加等于总成绩。
五、《古代汉语》(下)的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
六、《古代汉语》(下)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七、《古代汉语》(下)考试试题类型和分数比例如下:1.填空(约20分):2.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约10分):3.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约20分):4.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约10分):5.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约10分)6.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此题也可能分为两道,共约30分):注意:《古代汉语》(下)期末考试中古文标点和翻译的题目选自教材以外,因此,要注意做翻译练习。
贰.《古代汉语》(下)期末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古代汉语(下)试题一.填空(20分):1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
2.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前赤壁赋》属于类;《汉书•艺文志序》属于类;《醉翁亭记》属于类。
2023年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古汉语试题及答案资料
![2023年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古汉语试题及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22aef7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a.png)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3-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古代汉语(1) 试题一、填空题(20分)1. 六书是分析中文形义关系旳基本理论, 其详细旳名称是-----------------2. 词类活用和词旳兼类旳重要区别是---------------------------3. 通假字和假借字旳重要区别是一----------------4. 古代汉语旳宾语前置重要旳类型有---------------------------------.二、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宇(30分)(一)阐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旳意义和今义: (16分)1.先王之制,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2. 自始合, 苟有I硷, 余必下推车。
3.三月而反报日:“已得之矣, 在沙丘。
”4. 薛谭乃谢求反。
5. 姜氏何厌之有16. 射其右j毙于车中。
7.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 无使乏。
8. 星队, 木I, 国人皆恐。
(二)阐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旳意义, 并阐明句中用旳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4分)1. 木直中绳, 鞣认为轮, 其曲中规。
2. 故不能推车而及。
3. 亡羊补牢。
4.都城过百雉, 国之害也。
5. 天行有常。
6. 邹忌惰八尺有余。
三、阐明下列句中旳语法现象(30分)(一)指出下列句中旳词类活用并阐明活用作什么, 什么意义: (18分)1. 庄公寤生, 惊姜氏, 故名之日寤生。
2.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3.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4.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影墙。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6.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二)指出下列句中旳前置宾语并阐明其类型: (12分)1. 色物牝牡尚弗能知, 又何马之能知也?2. 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
3.我无尔诈, 尔无我虞。
4.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
5. 客何好?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其良人出, 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9303ae403d8ce2f0166239a.png)
《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古代汉语专题》的学习即将结束了,这里主要谈谈期末复习的问题。
一、考试的特点与复习的要求谈期末复习,首先要谈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的形式,这是与以往《古代汉语》考试不同的地方。
考试闭卷与开卷,对复习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
闭卷考试,题目一般比较直白,在教材中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
从某种意义上说,闭卷考试要求熟记知识点,只要把知识点背下来,就可以通过考试。
而开卷考试,虽然有些题目的答案也在教材中,但题目不那么直白,会变换不同角度来提问。
这样考试,要求我们学习和复习时要扎扎实实地透彻理解和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
什么叫扎扎实实?所谓扎扎实实就是学习教材时不要一目十行,而是要逐字逐句地学习。
尤其要注意重要的知识点和各种例证。
比如音韵部分"反切的系联"中讲到了反切系联的方法,我们不能仅仅知道"反切的原理是:把反切上字的声母跟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结合,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它的前提是:反切上字跟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跟被切字相同。
"对教材中讲到的"被切字是零声母时,反切上字必须是零声母字,但是介音不一定跟被切字一致,被切字的介音还要凭切下字来决定。
"等问题也要掌握,否则你就无法运用反切的原理来拼出字音。
再比如例证。
如果要求解释"近臣谏,远臣谤。
"中"谤"的意思,回答不出来就说明学习不扎实,因为答案就在教材159页上。
什么叫透彻理解?所谓透彻理解,就是能够从各个角度理解教材所讲授的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
比如,教材文字部分2、2、1说;金文字体与甲骨文有很多不同:第一,商代金文象形程度很高。
第二,从笔势上看,由于金文是范铸,多保存肥厚的笔法,甚至是充实的团块,而甲骨文是刀刻,一般将圆形改为方形,团块则只勾勒轮廓。
第三,金文与甲骨文一样,形体不规范。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1)》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1)》十年期末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f077b50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e.png)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1)》十年期末考试题库2022年1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广义的古代汉语指(C)。
A.先秦汉语B.先秦至唐代的汉语言C.五四运动以前与现代汉语相对的汉民族语言2.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是(B)。
A.《尔雅》B.《说文解字》C.《康熙字典》3.按照文字的性质而言,中国的汉字属于(B)的文字。
A.表音体系B.表意体系C.表形体系4.下列不属于词义分化所形成古今字的是(C)。
A.奉俸B.内纳C.莫暮5.指出“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一句中的通假字(A)。
A.蚤B.施C.所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论语·述而》:“子疾病。
”“病”指病势很重。
B.《揠苗助长》:“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
”“病”指生重病。
C.《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病”指“担心”。
7.“及”的本义用法是(B)。
A.“将及华泉。
”“及”指达到。
B.“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指追赶上。
C.“病未及死,吾子忍之。
”“及”意思是到那个时候。
8.“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段话中,只有一个复音词,即(A)。
A.勇气B.大国C.辙乱9.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变化缓慢的是(B)。
A.词汇B.语法C.语言10.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B)关系。
A.主谓B.动宾C.状补11.在“君何患焉?”中,“何”的语法分析应是(A)。
A.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B.作主语C.作谓语12.“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指(B)。
A.活动B.使之活,让项伯活下来C.生活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被动用法基本上是一致的B.古代汉语的被动用法可以不需要“于”、“为”、“见”等被动标志C.古代汉语中有“于”、“为”、“见”等字的句子一定是被动用法14.下列句子中,(A)是被动句。
2390《古代汉语(1)》电大复习指导.doc
![2390《古代汉语(1)》电大复习指导.doc](https://img.taocdn.com/s3/m/e3c63fbcaaea998fcc220ebd.png)
《古代汉语(1)》期末综合练习课程号:00530试卷号:2390考试专业:汉语言文学(专科)考试人数:任课教师:《古代汉语》(1)期末复习指要一、考试范围基本不超出《古代汉语》(上)教材(朱振家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个别文选在下册。
复习时可参考使用与教材相应的《古代汉语期末复习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进行期末复习。
二、《古代汉语》(上)考试主要考核对《古代汉语》了解与掌握程度和翻译古文的能力, 考核耍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的层次要求学牛了解《古代汉语》屮讲授的一般知识;“理解”的层次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古代汉语》屮讲授的重要知识,并能够较简要回答相应的提问。
“掌握”的层次要求学生能够记忆《古代汉语》中讲授的重要的通论知识和重要的词语和所学古文翻译。
三、闭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四、题目类型和分数比例:《古代汉语》(上)考试试题类型和分数比例如下:1?填空题(约20分)2.说明下列旬中加点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约10分):3.说明卞列句中加点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约10 分):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约1()分):5.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约16分):6.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属丁那种类型:(约14分):7.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约20分)《古代汉语》(1)期末综合练习一、填空(19分):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屮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
六书屮的()讲的是造字法;()讲的是用字法。
2、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三个方面來考察。
3、通假字是();假借字是()。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的类型有()。
5、古代汉语被动句的标志有()种。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12分人1、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2、赦Z,以劝事君者。
3、薛谭乃谢求反。
4、入幄中闻酒臭而还。
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重点考试资料
![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重点考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ef692883c4bb4cf7ecd158.png)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考试一、简答题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谁?它是怎样一部书?《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收录篆文9353个、重文1163个。
按照部首排列,共540个部首。
正文分为十四篇,书末的叙和目录别为一篇,共十五篇。
每篇又分为上下。
书中在每一篆文下面先释义,再分析形体结构,最后或说明读若某。
《说文解字》综合研究了小篆、籀文和古文的形体结构,因形见义。
根据它,可以上求造字的根源,下辨字体的变迁。
它不但是研究甲骨文、金文的桥梁,而且也是当前文字改革的重要依据。
《说文解字》总结了汉代训诂学家对经传文字的训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
它是研究先秦典籍中字义词义必备的工具书。
2、根据文字学的观点,“莫”字的造字本义是昏暮,但是它被借用作语言中的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后来用“暮”字表示昏暮的意思。
疲劳的意思本来用“疲”字表示,但古书里常用“罢”来代替“疲”,表示疲劳。
请分析一下这两种用字现象各自的性质,并说说它们的区别。
“莫”字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后来造的“暮”同“莫”是今字与古字的关系。
借“罢”表示“疲”,由于“疲”字本有,所以“罢”字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两者都是依声托事的做法,区别在于前者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而后者是本有其字的通假。
3、举例说明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什么?从本义和引申义表示的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例如:“江”、“河” 由专指长江、黄河引申为泛指河流,“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好”由女子貌美引申为泛指美好,“涉” 由淌水过河引申为泛指过河,都是词义由个别引申为一般。
再如:“道”、“術” 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权”由秤锤引申为权力、权变,“骄” 由马高大,引申为骄傲、自高自大,“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都是由具体引申为抽象。
4、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人”、“民”之间的差别:(l)《尚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
电大《古代汉语1》期末题库及答案
![电大《古代汉语1》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abea34b14e852459fb575f.png)
电大《古代汉语1》期末题库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古代汉语(1)》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古代汉语(1)》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18分)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
六书中的-----讲的是造字法;-----讲的是用字法。
2.古今汉语的词义差异可以从----------方面来考察。
3.通假字是-------;假借字是-------4.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主要类型有-------5.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二、解释字词(34分)(一)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
(12分)6.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
7.赦之,以劝事君者。
8.薛谭乃{射求反。
9.人幄中闻酒臭而还。
10.厉王虐,国人谤王。
1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二)说明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
(10分)12.雍水暴益,荆人弗知。
1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14.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15.出跳乎井干之上。
16.保民而王,奠之能御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
(12分)17.庄公寤生,惊姜氏。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doc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doc](https://img.taocdn.com/s3/m/330613856bd97f192279e9ab.png)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 汉语(144)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以下简称《基础汉字学教程》)的学习即将结束了,这里主要谈谈期末复习的问题。
先看古代汉语专题《基础汉字学教程》考核说明壹.有关考核的问题说明一、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屮文专业学生。
2.启用吋间从2011年春季开始使用。
3.考核目标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基础汉字学教程》了解与掌握程度和分析汉字问题的能力,考核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了解”的层次要求学生熟悉《基础汉字学教程》屮讲授的所有基础知识所属的章节;“理解” 的层次要求学牛能够理解《基础汉字学教程》中讲授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并能够简要、全而回答相关的问题应用”的层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础汉字学教程》相关的知识分析、解释汉字形音义的问题。
4.考核依据木课程考核说明是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字教材《基础汉字学教程》(连登岗撰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制定的。
木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占综合成绩的20%,终结性考试占综合成绩的80%,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须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方町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一)形成性考核1・考核bl的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H主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
与地方电大教师共同实现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
2 .考核手段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
3.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由计分作业构成。
4.形成性考核各形式所占比重及计分方法形成性考核按百分制计分,每次形考任务也按照百分制计分。
形考任务共4次。
(二)终结性考试1.考试目的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而检测。
最新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参考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参考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ae99fab14e852458fb57ae.png)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参考资料考点归纳总结第一部分文字共五章,讲述汉字的性质、产生、字形结构及发展演变的基本知识,主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同时注意理解和掌握教材举的例证。
第一章汉字的产生1、什么是文字?(P.3)2、什么是结绳?什么是契刻?什么是八卦?它们和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关系?(P.3-P.4)3、什么是文字画?(P.6)文字画的作用是什么?(P.5)为什么说文字画还不是文字?(P.5)4、什么是图画文字?(P.6)图画文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P.5—6)5、为什么说大汶口期的陶器刻划符号是文字了?(P.8)6、文字的产生和逐步成熟与社会历史的进程是什么关系?(P.9)7、为什么说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是很成熟的汉字体系?(P.9)8、如何判断一种文字的性质?(P.10)9、为什么说文字体系没有高级阶段与低级阶段之分,没有优劣之分?(P.11)10、为什么说汉字没有演变成拼音文字?(P.11)能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P.13)11、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P.12)12、教材所说的“汉字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P.12)13、为什么说要想抛弃汉字的表意体系,用表音文字去取代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行不通的?(P.13)第二章汉字的字体演变1、秦书八体的名称和各体的含义是什么?(P.14)2、秦书八体是如何分类的?(P.14)3、大篆的名称始见于哪里?(P.14)4、什么是籀文?(P.26)籀文和大篆是什么关系?(P.15)5、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经历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15)6、为什么说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P.35)7、什么是楷书?(P.36)什么是草书?(P.35—36)什么是行书?(P.37)8、什么是甲骨文?(P.15)什么是甲骨卜辞?(P.16)王懿荣和甲骨学有什么关系?(P.15—16)9、每一片完整的卜辞记载的内容有哪几个方面,各方面的名称是什么?(P.16)10、卜辞记录的行款主要有哪些?(P.16)11、从字的形体上看,甲骨文主要有哪些特点?(P.17—18)12、甲骨文分几个时期?(P.20)13、研究甲骨文的重要著作有哪些?(P.20)14、什么是金文?什么是钟鼎文?(P.20)15、最早搜集研究金文的著作是什么?(P.20)16、金文字体有什么特点?(P.21—22)17、金文字体与甲骨文有什么不同?(P.21—22)18、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的美术字体有什么特点?(P.24)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区的国家?(P.24)19、什么是秦系文字?(P.26)其特点是什么?(P.26)20、什么是石鼓文?(P.26)21、石鼓文、小篆与西周金文有什么关系?(P.25、P.27)22、为什么说小篆不是李斯创造的?(P.26)李斯对文字所作的整理主要有哪些?(P.28)23、六国文字有什么特点?(P.30)24、什么是隶书?(P.30)隶书是如何产生的?(P.31)25、古隶和今隶有什么区别?(P.33)26、隶书对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3—35)27、“隶定”和“隶变”有什么不同?(P.35)28、什么是草书?广义草书和狭义草书的概念有什么区别?(P.35—36)29、说明楷书和今隶的异同?(P.36—37)30、行书是怎样产生的?(P.37)行书有什么特点?(P.37)第三章汉字的字形结构1、什么是六书?(P.38)2、说明汉儒对六书的说明的异同?(P.38—39)3、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体提出质疑的根据是什么?(P.39)他提出了什么理论?(P.39)对后世有什么影响?(P.39)4、唐兰为什么提出“三书说”?(P.40)5、说明唐兰、陈梦家、刘又辛的三书产的异同。
古代汉语(1)期末总复习提纲
![古代汉语(1)期末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6f5362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e.png)
古代汉语(1)期末总复习(一)一、简要说明1.举例说明象形造字与指事造字的区别。
2.以“果、胃”和“集、美”为例,说明“合体象形”和“会意”构字方式之不同。
3.以“埜—野”、“泪—涙”、“災—烖”三组异体字为例,说明其造字方法的区别。
4.以“島、炊、夜、融”为例,说明什么是“省声字”。
5.以“漢”为例,说明什么是“条件引申”。
6. 以“朝”为例,说明什么是“延展引申”。
7.以“亭、耇、星、考”为例,说明什么是“省形字”。
8.以“斗、牧”为例,说明什么是词义的“比喻引申”。
9.以“珥、娶、仲、纠”为例,说明什么是“亦声字”。
10.以“棄(弃)”、“雀”为例,说明“比形会意”和“比义会意”有什么不同。
11.以“望洋”、“冬至”为例,说明“单纯词”与“合成词”结构的不同。
12.以“菜、理、臭、瓦”为例,说明词义范围的扩大与缩小。
13.简说“隶变”在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14.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字形分析法”推求词本义。
15.以“解—懈”、“舍—捨”、“辟—避”为例,说明什么是“古今字”。
16.以“谷—榖”、“后—後”为例,说明部分简化字来自同音字之简者的规律。
古代汉语(1)期末总复习(二)二、阐释论证17.阐述:异体字形体差异之类别。
18.阐述:如何推求词本义。
19.阐述:汉字的表意性。
20.阐述:形声字形符的三种基本类型。
21.论述:简化字的来源。
22.论述:古今字的分化及古字与今字的关系。
古代汉语(1)期末总复习(三)(加线部分为重点译释词句)2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导读篇目)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
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期末复习指导永州电大关于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指导永州电大关于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de9772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1.png)
2011秋古代汉语(上)期末复习指导永州电大陈雄林关于期末复习,这里主要谈点意见。
一.要全面复习所学的内容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工具课,学习时间为两个学期。
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文选和古汉语通论知识。
第一学期学习的文选有26篇:《薛谭学讴》、《纪昌学射》、《伯乐荐九方皋》、《欲学不畏暮年》、《竖谷阳献酒》、《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鞍之战》、《召公谏弭谤》、《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季氏将伐颛臾》、《子路从而后》、《北冥有鱼》、《坎井之蛙》、《齐桓晋文之事》、《齐人有一妻一妾》、《劝学》、《天论》、《公输》、《历山之农者侵畔》、《更法》、《送薛存义序》。
通论知识10讲《工具书和工具书使用》、《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形体的变异》、《汉字的通假》、《词的古义和今义》、《单音词和复音词》、《名词用如动词、名次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古代汉语的词序》、《古代汉语判断句》。
这些内容都要注意复习。
通论的复习主要注意掌握所学的基本概念和所举例句,文选的复习主要注意掌握各篇文选中能够体现通论知识特点的文字、词汇、语法现象上。
二.扎扎实实做到“字词句三落实”作为语言工具课,古代汉语与外语课有共同的特点。
古代汉语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题目小而多,因此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较广。
在期末复习时要扎扎实实地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
所谓扎扎实实就是学习教材时不要一目十行,而是要逐字逐句地学习。
所谓掌握就是把需要掌握的知识记在脑子里。
比如考试中要求解释“近臣谏,远臣谤。
”中“谤”的句中义和今义,如果没有复习到或没记住“谤”在句中的意思是公开批评,就回答不出来。
三.要做好练习期末复习指导中设计了许多练习题,这些题目既可以用来复习,还可以用来检测自己对所学内容掌握的情况。
如果能够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就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简答题的答案参见教材,练习题的答案附在全书之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古代汉语专题期末复习指导参考资料小抄第一部分文字共五章,讲述汉字的性质、产生、字形结构及发展演变的基本知识,主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同时注意理解和掌握教材举的例证。
第一章汉字的产生1、什么是文字?(P.3)2、什么是结绳?什么是契刻?什么是八卦?它们和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关系?(P.3-P.4)3、什么是文字画?(P.6)文字画的作用是什么?(P.5)为什么说文字画还不是文字?(P.5)4、什么是图画文字?(P.6)图画文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P.5—6)5、为什么说大汶口期的陶器刻划符号是文字了?(P.8)6、文字的产生和逐步成熟与社会历史的进程是什么关系?(P.9)7、为什么说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是很成熟的汉字体系?(P.9)8、如何判断一种文字的性质?(P.10)9、为什么说文字体系没有高级阶段与低级阶段之分,没有优劣之分?(P.11)10、为什么说汉字没有演变成拼音文字?(P.11)能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P.13)11、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P.12)12、教材所说的“汉字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P.12)13、为什么说要想抛弃汉字的表意体系,用表音文字去取代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行不通的?(P.13)第二章汉字的字体演变1、秦书八体的名称和各体的含义是什么?(P.14)2、秦书八体是如何分类的?(P.14)3、大篆的名称始见于哪里?(P.14)4、什么是籀文?(P.26)籀文和大篆是什么关系?(P.15)5、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经历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15)6、为什么说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P.35)7、什么是楷书?(P.36)什么是草书?(P.35—36)什么是行书?(P.37)8、什么是甲骨文?(P.15)什么是甲骨卜辞?(P.16)王懿荣和甲骨学有什么关系?(P.15—16)9、每一片完整的卜辞记载的内容有哪几个方面,各方面的名称是什么?(P.16)10、卜辞记录的行款主要有哪些?(P.16)11、从字的形体上看,甲骨文主要有哪些特点?(P.17—18)12、甲骨文分几个时期?(P.20)13、研究甲骨文的重要著作有哪些?(P.20)14、什么是金文?什么是钟鼎文?(P.20)15、最早搜集研究金文的著作是什么?(P.20)16、金文字体有什么特点?(P.21—22)17、金文字体与甲骨文有什么不同?(P.21—22)18、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的美术字体有什么特点?(P.24)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区的国家?(P.24)19、什么是秦系文字?(P.26)其特点是什么?(P.26)20、什么是石鼓文?(P.26)21、石鼓文、小篆与西周金文有什么关系?(P.25、P.27)22、为什么说小篆不是李斯创造的?(P.26)李斯对文字所作的整理主要有哪些?(P.28)23、六国文字有什么特点?(P.30)24、什么是隶书?(P.30)隶书是如何产生的?(P.31)25、古隶和今隶有什么区别?(P.33)26、隶书对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3—35)27、“隶定”和“隶变”有什么不同?(P.35)28、什么是草书?广义草书和狭义草书的概念有什么区别?(P.35—36)29、说明楷书和今隶的异同?(P.36—37)30、行书是怎样产生的?(P.37)行书有什么特点?(P.37)第三章汉字的字形结构1、什么是六书?(P.38)2、说明汉儒对六书的说明的异同?(P.38—39)3、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体提出质疑的根据是什么?(P.39)他提出了什么理论?(P.39)对后世有什么影响?(P.39)4、唐兰为什么提出“三书说”?(P.40)5、说明唐兰、陈梦家、刘又辛的三书产的异同。
(P.40、41,指导书P.17)6、什么是象形字?(P.42)其特点是什么?(P.42)7、如何分析象形字?(注意掌握教材分析的象形字)(P.42)8、什么是指事字?(P.46)其特点是什么?(P.46)与象形字、会意字有什么不同?P.469、什么是会意字(P.48)会意字有哪些类型,特点是什么?(P.48)10、如何判断会意字?(P.48)11、什么是形声字?(P.53)其特点是什么?(P.53)12、形声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P.53)13、如何认识声旁的表意作用?(P.58—59)第四章汉字的应用和发展1、什么是假借?(P.60)2、什么是本字?(P.60)什么是假借字?(P.60)什么是假借义?(P.60)什么是通假字?(P.63、65)3、为什么说没有本字的假借,在文字产生的早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P.60、61)4、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哪些情况?(P.61)5、从假借字被子借去表示的词的数目看,假借义又可以分为几类?(P.60)6、构成假借字的条件是什么?(P.65、66)7、假借与引申有什么区别?(P.66)8、字义与词义有什么区别?(P.67)9、汉字在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分化现象?(P.67)10、汉字的分别字主要有哪些情况?(P.67—69)11、什么是古今字?古今字是怎样产生的?(P.70)12、汉字的简化主要有哪些方式?(P.72)13、为什么说汉字简化要有一定限度,不能一味简化,越简越好?(P.72)14、什么是异体字?(P.73)异体字与古今字有什么不同?(P.73)15、异体字构成方式有哪些?(P.73—74)第五章汉字的历史贡献1、如何认识汉字的历史贡献?(P.76—77)2、为什么说汉字促进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稳定,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P.76)3、汉字书写为什么能成为一种艺术?(P.77—78)第二部分词汇共六章,介绍古代汉语词汇方面的一般知识,主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同时又要逐步学会运用掌握的知识分析古代汉语的词汇现象,解决阅读古书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六章对古代汉语词汇的基本认识1、认识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地位的特点对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意义?(P.84、85)2、汉语词汇的复音化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双音结构,两个语素的组合呈现出一种不大稳定的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86)3、什么是联绵词?(P.88)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指导书P.34、35)4、分析联绵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P.87、88)5、什么是重言?(P.89)6、分析叠音词需要注意什么问题?(P.90)7、为什么叠音词在古代汉语中用得比较多?(P.91)8、什么是偏义复词?(P.91)9、偏义复词和一般并列复合词的区别是什么?(P.91)10、分析偏义复词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P.92、93)11、什么是“别言”?什么是“浑言”?(P.94)12、通名和专名的关系有哪几种情况?(P.94、95)13、如何看待通名和专名?(P.96、97)第七章古代汉语中词汇与文字的关系1、汉字简化之后在字和词的对应关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最值得注意的是哪种情况?(P.104)2、什么是异体字?异体字表示词与字的什么关系?(P.105)3、异体字常见的字形结构类型有几种?(P.105)4、判定异体字的根本标准是什么?(P.107)在判定异体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P.105、106)5、在对于异体字的具体处理是否可以采用两种标准?(P.107)6、什么是同形字?(P.108)同形字与所表示的词的关系与异体字有什么不同?(P.108)7、同形字出现的原因是什么?(P.108—110)8、同形字和假借字有什么不同?(P.111)9、怎样判定假借字?(指导书P.47)10、为什么不能把某个字简单地看作就是某个词?(P.112)11、什么是区别字?(P.116)为什么这里把古今字称作区别字?(P.116)12、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哪些类型?(P.117)13、区别字有什么功能?(P.117)14、什么是本原词?什么是滋生词?什么是借表词?(全P.118)15、由于词义的变化而生成的新的语义单位能不能说是一个新词?(P.118)16、什么是同源词?(P.120)第八章古代汉语词汇中词的意义1、什么是词义?(P.121)2、词的各种意义的性质有什么不同?(P.122、123)3、词义的核心和最稳定的部分是什么?(P.121)4、词义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P.122)5、认识词义和确定词义需要注意哪些关系?(P.122)6、词义与概念有什么关系?(P.123)7、为什么要将词义和所指区别开来?(P.125)8、言语与语言有什么不同?(P.126)9、为什么义位、义素都是语言义而不是言语义?(P.126、132、134、136,指导书P.57)10、什么叫“因文生义”,什么叫“望文生义”。
二者有什么不同?(P.126、127)11、研究词义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126、127)12、什么叫术语义?什么叫语文义?为什么掌握词义首先应当了解词的语文义?(全P.128)13、什么叫文化义?(P.128)如何分析认识文化义?(P.129)14、接触古人对词义的训释需要注意什么问题?(P.129)15、什么是义位?(P.130)义位的划分对于学习古代汉语词汇有什么意义?(P.131)16、义位与义项是什么关系?(P.130)17、词义与语素义有什么区别?(P.130)18、如何归纳义位?归纳义位的时候应当注意哪些问题?(P.132)19、什么是“泛指”?什么是“特指”?什么是“本指”?(全P.133)20、什么是义素?(P.134)了解义素的概念对更清楚地认识一个词的意义,认识词和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了解词义的发展变化有什么帮助?(P.138)21、如何分析义素?(P.136、137)22、什么是聚合词群?(P.134)分析聚合词群需要注意什么?(P.135,指导书P.59)23、什么是指称义素?什么是区别性义素?它们在分析义位时有什么作用?(全P.136)第九章词义的发展变化1、为什么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P.140)2、古今词义发生的变化主要有哪几种情况?(P.140、141)3、什么是词的本义?什么是词的引申义?(全P.143)4、掌握词的本义对分析词的引申义有什么作用?(P.145)5、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或主要的趋势是什么?(P.146、148)6、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几种类型?(P.149)7、如何判定一个引申义是由它的前一个引申义派生出来的?(P.151)8、词义变化的结果有哪几种情况?(P.152)9、词义范围的变化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哪种情况?(P.154)10、如何分析词义范围的变化?(指导书P.69)11、什么是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P.154、155、156)12、什么是词义轻重的变化和色彩的变化?(P.158、160)13、那么从原则上讲,义素的变化主要有哪几个方面?(P.162)14、如何从义素的角度分析词义的变化?(P.163)15、遗传义素对分析词义变化有什么意义?(P.164)第十章古代汉语中词与词的意义关系1、古代汉语中词与词的各种意义关系有几个方面?(P.165)2、什么是词义的组合关系?什么是词义的聚合关系?(全P.165)3、古代汉语中词义的聚合关系重要有哪几种?(P.165)4、什么是词的同义关系?(P.166)5、分析词的同义关系要注意什么问题?(P.166—169)6、什么是互训、同训、递训?它们对确认词的同义关系有什么作用?(P.169)7、辨析词的同义关系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P.166—169)8、反义关系有几种类型?各自有什么的特点?性质有什么不同?(P.172)9、确定词的反义关系需要注意什么问题?(P.173—174)10、如何深入了解反义关系的构成?(P.173—174)11、什么是反训?认识反训现象应当注意什么问题?(P.175)12、反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P.175—176)13、什么是词的类义关系?词的类义关系有什么特点?(P.177)14、类义关系与同义关系、反义关系有什么区别?(P.177、179)15、如何区分词的类义关系与同义关系?(P.178)16、什么是词的同位关系?什么是词的上下位关系?(全P.180) 17、如何对下位义和上位义进行义素分析?(P.181)18、分析上位义和下位义要注意什么问题?(P.181,指导书P.82—83)19、古代学者的训释词的方式大致有几类?(P.182)20、什么是同源词?(P.183)21、判定同源词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P.184)22、同源词和同源字有什么区别?(P.187)23、同源词的书写形式大致有几种情况?(P.187—188)24、词的语源义与本义是什么关系?(P.188)25、浑言与析言、统言与析言、散文与对文是什么意思?(P.189)26、研究同义关系的变化需要注意什么?(P.190—191)27、同义词减少的原因有什么?(P.192)28、关于反义关系的变化应当注意什么?(P.192—193)第十一章词汇的发展变化1、名称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几种情况?(P.194)2、从名称与指称对象的关系看,新名的生成大致有几种情况?(P.198)3、新名的构成大致有几种情况?(P.199)4、从结构上看,汉语的复音词大致可以分为几类?(P.205)5、如何判断一个语言片断是词组还是一个复音词?(P.207—208)6、怎样判断复音形式结构是否稳定?(P.207—208)7、怎样判断词义的单一化?(P.209)8、什么是义域?(P.211)9、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认识?(P.211—213)10、什么是语义场?(P.211)语义场有几类?(P.212)11、正确地划分语义场对认识古代汉语词汇系统有什么意义?(P.211—212)第三部分语法共三章,较全面地介绍文言语法各方面的知识,学习时要重点把握古今汉语语法的不同点,认识古代汉语语法是一个泛时的文言语法系统,是在同现代汉语的比较中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