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十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十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 第十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要点疏理(一)荒漠化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一线以。

2、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为气候,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缺乏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限制因素。

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干旱、多大风、植被稀少、沙质沉积物丰富)3、荒漠化是发生在地区以及一些地区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引起的、和等。

5、荒漠化的防治: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②工程措施:固沙③生物措施:保护天然植被、植树种草;④农业技术:发展农业,调整农、林、牧用地,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牧;⑤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的问题。

(二)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森林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又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还具有、、、等作用,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现存的原始森林主要有和两种。

3、亚马孙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①调节气候,维持全球的平衡②促进全球的和③世界物种的。

4、雨林生态的脆弱性:①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很贫瘠②雨林生长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而这又是最容易被人类破坏的部分。

5、雨林被毁的原因:6、雨林的前途:开发与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但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热带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

总的来说,应该把雨林的放在第一位,在不损害雨林的基础上做到合理、保护性开发,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

(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缓冲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建立国际基金等)(三)河流的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地形、气候、水系(文)、矿产资源、植被、土壤等。

2、流域的不同区域开发保护的重点不同:(1)河流源头的山地,重点是保护和;(2)河流利用过程中的重点是和;(3)河谷平原是的重点。

3、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核心:利用和治理并重,采取开发措施。

高中地理高三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在综合)——对应章节课内重点知识梳理讲解 (13)

高中地理高三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重在综合)——对应章节课内重点知识梳理讲解 (13)

32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地理 (经典版)
考向 3 城市化模式 [2017·济南期中]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 典型模式”。据此完成(1)~(2)题。
33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地理 (经典版)
(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 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37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地理 (经典版)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 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38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地理 (经典版)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2)全国最大的___侨__乡______之一。 三、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8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地理 (经典版)
工业化是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 因,但不是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四、问题与对策 1.问题产生的原因
(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__市__场__腹__地___等条件的限制,对外
1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高考一轮总复习 ·地理 (经典版)

专题十三 区域发展 第3节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专题十三 区域发展 第3节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②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3.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
(1)产业结构变化概况
上海产业结构经历了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转变过程,其中工
业经历了轻纺工业—综合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升级过程。
(2)产业结构变化过程
发展阶段 工业化初期
产业特点、地位 以轻纺工业为支柱产业,是我 国经济中心和最大的轻工业基 地
展水平 业、资金、信息、人口、交通等 越频繁、产业互动越高效,城市的辐射
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联系越密切 功能越强
(4)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关系
举例
城市的发展往往 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腹地
受腹地经济特征 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助于城市发展重工业
的影响
腹地中具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有可能承接中心城市产业链的 城市的辐射功能 因腹地条件而异 某部分而发展为工业中心;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交通较便利的城
2.四大地区中( B)
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
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
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最高,以重型工业为主
【解析】结合表中数据可知,丙地区人口增幅较低,说明当地人口增长较慢,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三产
业所占比重在四大地区中最低,最可能是因为经济不发达,对外地人口吸引力较小,因此丙是西部地区;东部地
(1)简述使用工业机器人对东莞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影响。(4分) 【答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带动本地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设问,找方向。抓住关键词“使用工业机器人”和“东莞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注意

鸭2025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检测十三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

鸭2025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检测十三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

单元综合检测(十三)(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4·济宁一模)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

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读图,完成1~3题。

1.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缘由是( )A.地处背风坡B.西风偏弱C.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D.寒流流经2.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A.拦水发电B.储存淡水C.供旅游活动D.防海水入侵3.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 )A.泥沙沉积量削减B.泥沙沉积量增加C.河流水质下降D.河流含沙量增加解析:第1题,伦敦终年受西风带限制,但冬季南北温差大而气压差也较大,西风势力更强,而夏季西风相对冬季偏弱,故夏季降水量小于冬季。

第2题,河口水闸一般是为防海水入侵。

第3题,因水闸主要功能是防海水入侵,若关闭水闸,会削减海水对河流的顶托作用,则不利于河流泥沙的沉积,即该段河流泥沙沉积量会削减。

留意该段河流水质受海水入侵影响,关闭水闸,海水难以入侵,则河流水质较好。

答案:1.B 2.D 3.A(2024·济宁一模)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

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接着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

据此完成4~5题。

4.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 )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D.增大昼夜温差5.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地表植被②削减水分蒸发③提高土壤肥力④调整土壤温度⑤防止果树烂根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解析:第4题,2-3月正是冬末春初,气温还较低,地表覆草会减弱地表汲取太阳辐射,阻碍地温回升,故要避开此时间段覆草。

第5题,果园覆草不是土壤中长出的植被,①错误;地面覆草可削减水分蒸发,而果树烂根的缘由是土壤中水分多,⑤错误。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新人教版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新人教版

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2024·北京海淀质检]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 )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足够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解析: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国营农场;乙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丙位于美国,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丁位于巴西高原。

答案:C2、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C.丙——不合理浇灌,造成水资源枯竭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东北地区过度垦殖,导致黑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降低;乙地种植面积扩大,主要是破坏当地草地资源;不合理浇灌主要是导致土地的次生盐渍化问题;培育新品种不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A(二)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

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接着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

完成1~2题。

1.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 )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 D.增大昼夜温差2.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地表植被②削减水分蒸发③提高土壤肥力④调整土壤温度⑤防止果树烂根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④⑤解析:1.C 2.B第1题,2~3月正是冬末春初,气温还较低,地表覆草后会减弱地表汲取太阳辐射,阻碍地温回升,故要避开此时间段覆草。

第2题,果园覆草不是土壤中长出的植被,则①错误;地面覆草可削减水分蒸发,而果树烂根的缘由是土壤中水分多,则⑤错误。

故B正确。

(三)读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1--3题。

1.近年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缘由是( )A.市场需求削减 B.水热条件变差C.高铁运输便利 D.生产成本提高2.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①夏季气候凉快②光照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④土壤肥力高⑤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3.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主动发展采摘、观光基地解析:1.D 2.A 3.B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京津地区对蔬菜的需求量会增大,但同时用地、用工成本增加,导致当地种植面积萎缩。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一、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1、秦岭—淮河:一月0°C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亚热带与暖温带、南方与北方、水田与旱地分界线2、大兴安岭:400mm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农区与牧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二、主要的区域特征1、高原盆地①青藏高原(冰川冻融地貌,光照强、热量不足,河谷农业);②内蒙古高原(风力地貌,荒漠化);③黄土高原(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地貌,水土流失)④云贵高原(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形、多峰林、溶洞,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⑤塔里木盆地(风力地貌,光照强、温差大,水分不足,绿洲农业,荒漠化)⑥四川盆地(流水地貌,光照弱、热量足,紫色土)2、平原丘陵①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沃野千里);②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淤积、恢复生态植被、退田还湖);④江南丘陵(水土流失、红壤、红色荒漠)3、我国资源的分布:①南方:水能、有色金属与铁;②北方:煤、石油、铁;③西北:石油、天然气;④青藏:太阳能、地热能、水能三、资源跨区域调配①原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②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南水北调;③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④西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过的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川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⑤西电东送:a北路(火电为主)供应京津唐和华北;b中路(水电为主)供应华中、华东和长三角;c南路(水电为主)供应华南和珠三角四、河流开发①流域治理—修大坝—拦洪蓄水—中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泥沙淤积量减少—海浪侵蚀作用增强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控制水位,疏通河道,治理洪涝)a:――→防洪、灌溉、养殖――农、林、渔等第一产业水平提高b:――→航运、旅游业――第三产业发展c:――→发电(火电、水电、核电)――发展炼铝、化学高耗能工业――形成工业走廊五、山西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①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开采便利,且位置靠近东部,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专题13 环境与发展-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13 环境与发展-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3 环境与发展命题规律考点分布考点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023·湖南·高考)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

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 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

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

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2.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反气旋B.冷锋、气旋C.暖锋、反气旋D.暖锋、气旋3.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A.7日20:00B.8日20:00C.9日20:00D.10日20:00(2022·天津·高考)下列是天津四处的景观图片。

回答下列4-5小题。

4.四图中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是()A.甲、丙B.甲、乙C.乙、丁D.丙、丁5.图乙所示的居民区位于滨海地区,当地居民经常能感受到海陆风。

在夏季时,若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中海风风力最大的时段是()A.6:00~7:00B.10:00~11:00C.14:00~15:00D.20:00~21:00(2022·辽宁·高考)张家口地区的东南部为山间盆地,地势相对平坦,水资源丰富。

该地区利用充沛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建设了绿氢生产基地。

下图为氢能产业链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绿氢”相对于“灰氢”和“蓝氢”()A.产业链条复杂B.制备过程无污染C.储存运输安全D.终端应用零排放7.张家口地区发展绿氢产业,原因是“绿氢”()A.生产布局更加均衡B.距离消费市场更近C.生产成本更加低廉D.可提高能源利用率(2022·浙江·高考)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知识梳理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知识梳理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知识梳理一、区域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一)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煤炭储量丰富;②分布范围广;③煤种齐全;④煤质优良(大同煤田是优质动力煤产地,主要用于燃烧发电;河东煤田是优质主焦煤基地,主要用于冶炼钢铁);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地处我国中部,有多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

2.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三条煤炭外运铁路主干线: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3.能源的综合利用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4.环境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物利用技术,以及炼焦、电力、化工等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改造及环境保护。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一方面,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是:一方面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另一方面,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

解密13 区域可持续发展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1·浙江高三学业考试)海草为海洋中的高等被子植物,有“海洋之肺”之称。

近年来所罗门群岛种植海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甲所在板块是()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欧亚板块D.南极洲板块2.种植海草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①净化水质②提供农副产品③改变洋流性质④为鱼类提供栖息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0·浙江高三其他模拟)四川若尔盖湿地草原自然保护区(如下图示意)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一带是隆起过程中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开始了一场“向沼泽湿地要草原”的激进运动,湿地面积急剧萎缩,草场不断退化、沙化。

近年来,生态恢复工程虽已开始,但仍可谓任重而道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玛曲水文站测控区在黄河天然河段中含沙量较小,主要是因为()A.大坝拦截泥沙B.地势相对较高C.该处黄河流量小D.湿地的调节作用4.推测若尔盖湿地急剧萎缩的主要原因是()①排水抽干湿地②全球气候变化③过度放牧④盲目开采泥炭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020·浙江绍兴市·高三月考)风沙流会对公路产生严重的威胁,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治沙措施。

左图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固沙工程,右图是青藏铁路沙害路段(沱沱河、错那湖路段)的石方格沙障治沙工程。

完成下面小题。

5.两地沙害严重,其沙源产生的共同原因是()A.气候干,植被稀少B.气温高,蒸发旺盛C.海拔高,降水不足D.人口多,农业发达6.关于两类不同治沙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草方格沙障固沙成本低,但治沙效果较差B.草方格沙障可削减风力,但不能涵养水分C.石方格沙障增大摩擦力,涵养水分更有效D.石方格沙障能就地取材,使用寿命更长久7.(2020·浙江衢州市·高三一模)据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可持续发展】陕西省丹凤中学 叶佳 整理制作一、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2.水土流失的危害: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各类治理措施其作用和功效是不同的,工程措施(打坝建库、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见效快,生物措施是根本(植树种草,改善植被条件),农业技术措施是关键,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规划、标本兼治。

4.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比较:二、我国荒漠化的分布、成因和治理措施:1. 我国荒漠化的分布:2.荒漠化的成因:3.漠化的防治措施:三、我国其他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四、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1.开发条件评价:2.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1)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干流为重点,通过修建大坝,实行梯级开发。

(2)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把发展林业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利用廉价水电,发展高耗能工业。

(4)把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五、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措施:如下图示意:说明: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六、河流(流域)类问题的解答思路: 1.要对一条河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首先要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①流向:由地势决定。

②汛期:与河水补给、降水类型、多少均有关。

③流量:与降水、地形和流域面积有关。

④结冰期:长短与有无由气温决定。

⑤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人类活动有关。

⑥水能蕴藏量:取决于河流水量和地势落差两方面。

2.进一步分析该河流对流域内人类生活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①供水:包括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从河流流量大小及季节分配情况和水质方面分析。

②航运:③发电:从河流流量和地势落差说明,河流水量大且地势落差大更有利于发电。

④水产养殖:重点考虑水域面积及水质状况。

⑤旅游:与河流和周边自然景观及文化景观搭配状况有很大关系。

3.对某河流治理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读某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①海陆位置②地形起伏③太阳辐射④植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A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降水整体上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局部地区出现闭合曲线,是地形起伏影响的结果。

2.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生态脆弱的表现有()①地势高峻,气候寒冷②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③湿地广布,生物多样性少④降水少,土地荒漠化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据图分析可知,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主要为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少于500mm,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土地荒漠化严重。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9陕西一模)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固定半固定沙丘,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A.地表风力小B.山地降水量丰富C.积雪融水丰富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答案C读图可知,图中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狭管效应明显,地表风力较大,A项错误;山地降水较丰富,但是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较小,B项错误;冬季降雪日数稳定,有季节性积雪融水,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水分,C项正确;高山冰雪融水主要补给河流,对沙漠地区的植被影响不大,D项错误。

4.(2019陕西一模)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答案C由材料可知,该地有稳定的积雪覆盖,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C项正确;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可减弱地面辐射,A、B项错误;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湿度升高,但对地表径流影响不大,D项错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该处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如图a)。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多呈弯月形(如图b)。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ab5.(2019湖南怀化二模)若尔盖湿地位于若尔盖沼泽的腹心地带,其形成原因不包括()A.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排水不畅B.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C.河曲发育,湖泊众多D.地处高原地区,植被稀疏答案D若尔盖湿地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且降水较多,河流汇聚,排水不畅;湿地植被丰富。

6.(2019湖南怀化二模)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牛轭湖是河流自然截弯取直而形成的B.牛轭湖一般形成在平原或高平原地区C.牛轭湖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不大D.牛轭湖多分布在河流的凹岸边答案C地形平坦地区的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流在洪水期时很容易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但大多有河道与原河流相通,可调节径流。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的基西米河,在长约90千米(南北端高差仅10.7米)、宽1.6~3.2千米的河漫滩上蜿蜒166千米,水深0.3~0.7米。

该河在1962—1971年逐渐被渠化成一条长90千米、深9米、宽100米的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组成的运河。

另外,沿河还修建了6个拦河坝,使来水通过调控形成一系列的水库。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2019山东潍坊模拟)对基西米河进行渠化是为了()①防洪②灌溉③航运④养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③④答案C根据材料可知,渠化后河道变直,变深,则排水时更加通畅,可以起到防洪作用;渠化后,河水变深,则航运条件变好;根据材料可知,渠化后河道弯曲减小,则湿地面积减小,这不利于灌溉和养殖。

8.(2019山东潍坊模拟)基西米河被渠化改造后,对当地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B.改善水质C.减缓流速D.扩大湿地答案A河道渠化后,当地湿地面积减小,则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差。

该河有拦河坝,宣泄洪水时,水流变快。

2018年7月18日,我国首个10万千瓦级电池储能电站在江苏镇江正式并网投运。

这个大型的城市电网“充电宝”,只用两个月就建成了,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2019吉林一模)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A.南沙群岛B.内陆风电基地C.横断山区D.沿海火电基地答案B电池储能电站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发电站与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而风能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发电量与用户需求量之间的矛盾较大,而备选四地中,内陆风电基地风力发电量大,因此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内陆风电基地。

10.(2019吉林一模)抽水蓄能电站与电池储能电站都具备将电能大规模储存起来的功能。

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A.建设周期长B.选址要求高C.不易大规模推广D.发展潜力大答案D与抽水蓄能电站相比,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周期短,A错误;电池储能电站选址要求不高,B 错误;电池储能电站适宜大规模推广,C错误;目前我国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大,D正确。

11.(2019吉林一模)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意义是()A.有利于环保但没有经济效益B.为经济建设生产巨大电能C.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D.增加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答案C大型电池储能电站本身不能发电,但它可以将能源跨越时空进行分配调节,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由于用电高峰期和用电低谷期电价存在差异,且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能有效减少电力浪费,所以其具有经济效益。

C正确。

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9湖北武汉检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长江三峡水库从2003年蓄水起的十年间,入库泥沙量仅为论证预测的42%。

长江水利委员会认为,这更有利于延长水库寿命,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

长江中游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较强的长江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当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鄱阳湖作用增强,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

图甲示意长江水系中已建成或规划中的大坝分布,图乙示意鱼群通行的生物通道,图丙示意鄱阳湖作用与长江作用累计频次对比。

甲乙丙(1)简要说明鱼群向上游通过大坝的过程。

(6分)(2)判断图丙中甲作用与乙作用,哪一个对应长江作用,并说明理由。

(6分)(3)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远少于预测值,推测可能的原因。

(6分)(4)三峡入库泥沙量及往下游排沙量大大减少,可以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请从地理角度加以说明。

(6分)答案(1)先上游落闸,下游启闸(鱼群进入生物通道);再下游落闸,上游启闸(鱼群进入上游河段)。

(2)甲作用对应长江作用。

7—9月份,锋面雨带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

长江水位上升,(水位高于鄱阳湖,)长江作用显著。

甲作用在7—9月较强,因此对应长江作用。

(3)上游大量修建水库,淤积大量泥沙;上游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较好。

(4)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减少,水库的调蓄能力增强;水库下游河床经河水(清水)冲刷,不断加深,利于泄洪;水库下游含沙量小的江水进入通江湖泊,湖泊萎缩速度大大延缓(或湖泊的调蓄能力增强)。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结合鱼群向上游通过大坝需要生物通道水流较缓的条件,通过上、下游落闸启闸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长江作用主要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可使鄱阳湖水位升高;鄱阳湖作用是指鄱阳湖向长江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

图丙中甲作用与乙作用的时间明显不同。

其中甲作用时间主要集中于7—9月份,乙作用主要集中在4—6月份。

7—9月份,雨带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长江水位比鄱阳湖高,长江水位上升,长江作用显著,因此甲作用对应长江作用。

第(3)题,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远少于预测值和人类活动有关,要从工程拦截泥沙和生物固沙两方面分析。

第(4)题,水库的调蓄能力及河流的泄洪能力大小与水库的库容、河道的淤沙状况等直接相关。

13.(2019重庆4月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

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矿床、金属矿床、盐湖及盐类矿床等),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图1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图2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图1图2(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

(6分)(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4分)(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6分)(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

(6分)答案(1)条件:随海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盐类矿床。

(2)条件:盐类资源裸露地表,便于开采和加工;盆地气候干旱,可通过自然日晒工艺加工盐产品。

(3)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实现盐类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

(4)制约条件:生态环境脆弱(或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众多。

解析第(1)题,分别从地壳运动产生有色金属,海陆变迁和沉积环境产生油气,岩石风化侵蚀和气候变干产生盐类等角度去分析。

第(2)题,主要从资源分布状况和气候等角度去思考。

第(3)题,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作答。

第(4)题,主要从生态环境、水资源、自然灾害等角度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