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的危害及其防护(标准版)

合集下载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电离辐射是指能够使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包括电磁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和粒子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等)。

电离辐射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和生物学效应,对人类和环境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须重视电离辐射的防护。

一、电离辐射的危害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 细胞损伤:电离辐射对人体内的细胞和DNA分子产生损伤,导致细胞死亡、突变、肿瘤等。

2. 生殖和遗传影响:电离辐射对生殖细胞的DNA造成损害,可能导致遗传病变和畸形。

对孕妇的胎儿来说,电离辐射尤为危险。

3. 器官功能障碍:电离辐射对特定器官(如甲状腺、肝脏等)具有较高的亲和性,可能导致器官功能紊乱。

4. 癌症:电离辐射与某些特定类型的癌症(如白血病、甲状腺癌等)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5. 急性辐射病:高剂量电离辐射短时间作用下,会导致急性辐射病,表现为恶心、呕吐、脱发、血细胞减少等症状。

二、电离辐射危害预防方法为了有效防护电离辐射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1. 建立辐射管理体系:任何涉及电离辐射的场所,都应建立辐射管理体系,明确辐射源、剂量和接触人员等信息,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针和操作规程。

2. 辐射监测与控制:对可能受到电离辐射的场所和人员进行辐射监测和控制。

通过使用辐射计、剂量测定器等设备来监测环境中的辐射剂量,并采取措施降低辐射水平。

3. 个体防护装备:对于从事电离辐射相关工作的人员,应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直接接触。

4. 空间屏蔽与封堵:通过增加建筑和设备的屏蔽厚度,减少电离辐射的透射。

另外,对于辐射源的研究和使用场所,应采取封堵措施,防止辐射泄漏。

5. 限制接触时间与距离:减少接触电离辐射的时间和距离,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吸收剂量。

确保工作场所的设备符合辐射防护标准,并根据辐射强度和接触时间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03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辐射防护标准

03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辐射防护标准
电离辐对人体的危害及 辐射防护标准
主讲: 崔 莹
1
电离辐对人体的危害 及辐射防护标准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危害。 但是只要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辐射的危害是可以减小和防止的。 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原子能工业的事故年平均死亡率及职业病年平均 死亡率远小于一般工业,成为安全记录较好的工业。 原子能工业良好的安全记录,是由于高度重视了安全防护而获得的。
10
致死剂量 口腔、咽喉发炎,体温增高,迅速消瘦。第二周出现死亡,死亡率可能达100%
5
第一节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伤作用
一些生物效应的剂量阈值
眼睛(X射线照射)
单次照射剂量阈值/Gy
晶体混浊 0.5~2.0; 100%白内障 5
男性性腺(睾丸) 女性性腺(卵巢) 骨髓
精子减少 0.15; 永久不育 3.5~6.0
生物自由基 激发反应
与生物分子反应
化学阶段
秒至数年
生物阶段
代谢 突变
分子变化
代谢

辐射的作用效果
远期损伤
代谢 生物化学变化 亚显微损伤
可见损伤 细胞死亡
辐射的作用效果5
机体死亡
第一节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伤作用
辐射效应出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的叫躯体效应,如放射病,辐射诱发 癌症等;出现在受照者后代身上的称为遗传效应。 辐射效应分为随机效应和确定性效应(组织反应)。随机效应的发生不存 在剂量的阈值,其发生的几率与受照剂量的大小有关,如遗传效应及某些 躯体效应(即癌症)。确定性效应(随机效应、组织反应)的发生只有当 受照剂量超过某一阈值时才会发生,也就是说效应的发生时存在剂量阈值 的,其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受照剂量的大小而异。性细胞的损伤引起的生育 能力的损害、眼晶体损伤引起的白内障等,就是确定性效应。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

电离辐射危害预防电离辐射是指能够使原本电中性的物质带上电荷的一种辐射现象。

它来自不稳定核素的放射性衰变或是核反应,具有很高能量。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细胞损伤、遗传变异、免疫力减弱和导致癌症等。

因此,预防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了解电离辐射的来源和种类是预防的基础。

电离辐射的来源包括自然界和人为活动。

自然界中的电离辐射来自于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如铀、钍,以及宇宙射线等。

人为活动中的电离辐射包括核能设施的运行、放射性医疗和工业应用等。

电离辐射按照其能量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电磁辐射、粒子辐射和中子辐射。

电磁辐射包括γ射线和X射线,它们具有很高的渗透力;粒子辐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中子等,其中α粒子的能量最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其次,要进行合理的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一般来说,辐射防护可以从源头控制、时间控制和空间控制等方面入手。

源头控制是指选择低辐射的材料和设备,减少电离辐射的产生。

时间控制是指限制人员接触电离辐射的时间,尽量缩短接触时间。

空间控制是指将辐射源隔离,尽量减少电离辐射在空气中的传播。

此外,还可以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品、远离辐射源等。

再次,加强辐射监测和监管。

为了及时了解电离辐射的水平和分布情况,需要建立完善的辐射监测网络。

辐射监测可以通过设置监测站点、安装监测设备和对环境样本进行分析等方式来实现。

在监测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辐射管理和监管政策,确保各种辐射源的活动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此外,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健康教育也是预防电离辐射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来进行,科学地评估人们暴露于电离辐射的风险程度,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健康教育则是向公众普及电离辐射的相关知识,加强公众对电离辐射危害的认识和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

辐射防护第三章1

辐射防护第三章1
30
表3-9 2004年各国期望寿命(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序号 1 国 家 阿富汗 男 42 女 42 序号 44 国 家 古巴 男 75 女 80 序号 115 国 家 莫桑比克 男 44 女 46
2
3 5 9 10 14 20 23 29 31 33 35 36 37
阿尔巴尼亚
安道尔 安哥拉 澳大利亚 奥地利 孟加拉国 不丹 博茨瓦纳 柬埔寨 加拿大 中非 智利 中国 哥伦比亚
24
1.
2.
3.
系辐 中射 的剂 决量 定: 因剂 素量 。- 效 应 关
25
物理因素总结(一)
(1)辐射类型 外照射: 内照射 :
g>b>a (危害程度) a>b>g (危害程度)
(2)剂量率、受照时间间隔 剂量率 生物效应 时间间隔 生物效应
26
物理因素总结辐射效应
植入前期(0—8天)
孕体发育:
主要器官发生时期 (9—60天)
胎儿发育时期(60—270天)
自受精卵至孕龄8周前称为胚胎,
8周以后称 为胎儿。
14
胚胎不同发育阶段,2Gy X射线照射下死胎或畸形的发生率
15
(2) 辐射的敏感性
表3-5 不同生物种系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
29
北京晨报报导
2006年8月15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 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报告显示,至2005年年底,北京 市居民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80.09岁,比2001年提高 了4.24岁,其中女性为81.76岁。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 寿命是71.4岁,2004年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1.8岁。平 均每年提高0.1岁,而北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近年来增 速则是每年1岁,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分析认为,目前日本、 瑞典等国家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84岁到85常岁之间, 属于世界上的最高水平。北京的平均寿命虽然比这个最 高水平低,但已经接近一般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电离辐射防护安全法规、标准和规定(最新版)

电离辐射防护安全法规、标准和规定(最新版)

电离辐射防护安全法规、标准和规定(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179电离辐射防护安全法规、标准和规定(最新版)环境: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国家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

与核设施相配套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职业病: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应当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作为规划草案的组成部分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放射防护最优化:应当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从而使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预防电离辐射危害及防护

预防电离辐射危害及防护

03 电离辐射对生物的免疫系 统产生影响,导致免疫功 能下降或免疫系统紊乱
04 电离辐射对生物的生殖系 统产生影响,导致生殖功 能下降或生殖系统疾病
电离辐射的来源
自然来源
1
2
3
4
宇宙射线:来自宇 宙空间的高能粒子
地壳中的放射性元 素:如铀、钍等
宇宙射线与地壳中的 放射性元素相互作用
产生的次生辐射
预防电离辐射危害及防护
演讲人
目录
01. 电离辐射的危害 02. 电离辐射的来源 03. 预防电离辐射的方法 04. 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
电离辐射的危害
对人体的影响
01
02
03
04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 细胞和组织造成损 伤,可能导致癌症、
白血病等疾病。
电离辐射对生殖系 统有影响,可能导 致不孕不育、胎儿
03
防护手套:保护手部免 受辐射伤害
04
防护口罩:保护呼吸道 免受辐射伤害
05
防护帽:保护头部免受 辐射伤害
06
防护靴:保护脚部免受立辐射监测网络:对辐射源进行实
时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02
制定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制定
预警级别,提前采取防护措施
03
加强个人防护:佩戴辐射防护设备,
A 核能发电站:核反应堆产生的辐射
预防电离辐射的方法
减少接触时间
减少使用手机、 电脑等电子设
备的时间 1
保持良好的生 4
活习惯,增强 身体抵抗力
避免长时间待
2 在辐射源附近
3 合理安排工作、
学习和休息时 间
增加距离
01
原理:电离辐射 强度与距离的平 方成反比,距离 越远,辐射强度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

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电离辐射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电离辐射的类型、危害、防护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加深对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的认识。

一、电离辐射的种类和危害电离辐射是指释放能量的无形物质,具有电离空气分子并对生物体产生损伤的能力。

主要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种。

1.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射线等,最常见的是X射线和γ射线。

这些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对人体内部组织产生直接损害,长期暴露会引发白血病、癌症等疾病。

2. 粒子辐射粒子辐射主要来自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衰变。

常见的粒子辐射有α粒子、β粒子和中子等。

其中,α粒子能量大、穿透力小,但如果被吸入或摄入体内,会直接损害人体内的细胞和组织;β粒子能穿透皮肤,对眼睛和皮肤组织具有一定的危害;中子对人体组织中的水分子和核酸分子产生破坏作用。

二、电离辐射防护方法为了防止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1. 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指个人在进行可能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时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首先,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辐射眼镜、防护衣、手套等。

其次,要遵循正确的作业规范,减少接触电离辐射的可能性。

此外,要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辐射伤害。

2. 工作环境防护工作环境防护主要是指对工作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和控制,确保工作环境中电离辐射水平处于安全范围内。

监测包括定期测量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控制包括采取屏蔽措施、减少辐射源暴露时间等。

3. 公众防护公众防护是指社会机构和公众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电离辐射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这包括加强对辐射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辐射防护意识;制定和执行相关辐射安全法规,确保公众的权益得到保护;加强环境辐射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辐射污染源。

三、电离辐射防护的挑战与前景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什么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α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力很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故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β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α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α射线大,但与X、γ射线比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铅版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可以阻挡射线。

电离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及复合照射。

以下仅介绍外照射所致的放射性疾病以及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等。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受到全身超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肠型急性放射病: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

③脑型急性放射病: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照射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症状。

外周血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已知电离辐射可引起的人类恶性肿瘤有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和白血病等;其他远后效应有血液系统疾病、胚胎效应、遗传效应等。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二篇)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二篇)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电离辐射是指带电粒子或电磁波对物质的作用,能够产生电离现象,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电离辐射主要来自自然来源和人为活动。

自然来源的电离辐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物质和大气中的辐射;而人为活动产生的电离辐射则主要来自核能事故、医学诊断和治疗、工业活动以及核武器测试等。

首先,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直接效应是指电离辐射与细胞或组织直接相互作用,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例如,电离辐射可以导致DNA链断裂,从而增加细胞遗传物质的突变率,并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间接效应则是指电离辐射与细胞内的水分子反应生成活性自由基,进而破坏细胞内其他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和脂质。

这些破坏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损伤细胞功能和引起组织炎症。

其次,预防电离辐射的关键在于减少接触的剂量和时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居民居住地的选择:在选择居住地时,应尽量避开自然放射性物质富集的地区,如矿区或放射性气体泄露地区。

2. 尽量减少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辐射剂量:在进行X射线、CT 扫描、核医学治疗等医疗检查和治疗时,应尽量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辐射照射。

3. 工作场所和工业设备的安全措施:对于从事可能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的保护措施,如佩戴防辐射服、使用辐射剂量计等。

4. 食品和水源的检测:应定期对居民所消费的食品和饮用水进行辐射检测,确保其安全无害。

5. 核能事故的预防和应对:应采取措施预防核能事故的发生,并建立完善的紧急应对机制,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最后,公众对于电离辐射危害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我保护方法:1. 留意天气预报和辐射警报:密切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辐射警报,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室内避难和密封:在核能事故或辐射泄漏时,应尽量待在室内,并关窗、关门,确保室内空气的净化。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
电离辐射是指能够使原子或分子失去电子而产生离子的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X射线等。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离辐射,因此了解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会导致细胞变异、癌症甚至基因突变,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其次,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时间、距离和屏蔽。

在接触电离辐射时,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并且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使用防护屏障等。

这些原则可以有效减少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另外,辐射安全基本标准是指在使用放射性物质、设备或参与辐射作业时,必须遵守的安全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个人防护、辐射监测、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确保辐射作业的安全进行。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辐射环境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加强对辐射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辐射安全意识,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辐射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辐射安全隐患,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总之,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是保障人们健康与安全的重要措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辐射环境。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人们免受电离辐射的危害,促进社会的健康与稳定发展。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编号:SM-ZD-68766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什么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α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力很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故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β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α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α射线大,但与X、γ射线比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铅版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可以阻挡射线。

电离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及复合照射。

以下仅介绍外照射所致的放射性疾病以及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等。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受到全身超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电离辐射防护安全法规、标准和规定

电离辐射防护安全法规、标准和规定

电离辐射防护安全法规、标准和规定电离辐射是指具有充分能量的粒子或电磁波,可以从原子或分子中去掉一个或多个电子。

这种辐射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各国都订立了相应的法规、标准和规定来保护人类免受电离辐射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电离辐射防护的法规、标准和规定。

一、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是全球电离辐射防护领域的权威机构,其对电离辐射防护的建议被广泛采纳。

以下是一些ICRP的建议:1. 建议采纳贝可勒尔为测量放射性浓度的单位,同时规定最高接触剂量限值不超过1毫西弗。

2. 建议采纳有效剂量来评估人体汲取电离辐射的情形。

有效剂量是各组织器官等效剂量的加权平均值,以考虑各组织对辐射的敏感度和暴露的位置。

3. 建议在辐射保护决策和规定中考虑可能存在的基因遗传效应。

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及国家核与辐射安全局相关法规、标准和规定中国政府为保障公民对电离辐射的安全,订立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和规定。

以下是其中部分的内容。

1. 《放射性物质环境放射性监测规范》该规范是国家放射性监测网络的核心文件,规定了环境放射性监测的根本要求和方法。

它包括了环境放射性监测的组织管理、测量方法、样品采集、数据评价以及传输处理等方面。

2. 《放射性污染掌控标准》该标准是规定必需实行的各项措施和标准以避开人员接触放射性物质所产生的放射性污染,遵从该标准进行掌控,可使人员的常规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剂量掌控在20毫西弗以下。

如必需操作时,可实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人员辐射剂量不超过200毫西弗。

3. 《工作场所电离辐射防护标准》该标准是规定电离辐射职业暴露的范围、受体分类、剂量限值、防护措施、人员健康监测等方面的标准。

依照该标准,电离辐射工作场所中的职业暴露剂量应当掌控在20毫西弗以下。

4. 《辐射防护管理条例》该条例是当今中国电离辐射领域中最具权威的法规文件。

该条例针对全部辐射源,包括天然和人工放射性物质、电离辐射引起的电磁辐射等,规定了生产、使用、运输、处置和放行一系列方面的管理要求,以起到防范和减轻辐射危害的作用。

第三章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和防护标准

第三章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和防护标准
分子,它能够与其它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 形成化学键,因此化学性质很活泼、不稳定。
水的辐射产物:
H 2O H * *OH eaq H 2 H 2O2 H 3O
pH为中性时,水辐射产物的产额
OH 和水合电子 eaq 是两种最重要的水辐解自 其中羟自由基
*
由基,前者具有强氧化作用,后者具有强还原作用
> 0பைடு நூலகம்4
辐射对细胞的杀伤作用
辐射的致突作用
突变(Mutation):是细胞的遗传特征以不连续的跳 跃形式发生了突然变异,其化学本质是DNA结构的变
化。体细胞突变可诱发癌症,性细胞突变可导致遗传
效应。 电离辐射是人类首先证实的致突剂。1927年,Müller H.J.用x射线照射果蝇诱发了基因突变。1942年才 证实化学物质有致突变作用。
修复:在自由基反应阶段(10-5s内)若 介质中存在能供氢的分子,如含巯基
化合物(谷胱甘肽G-SH等),则生物
分子自由基可被修复,称化学修复。
氧效应:在有O2情况下,生物分子自由
基被氧化成超氧自由基而难以修复。
辐射对DNA的作用:
1、碱基变化 2、DNA链断裂:是辐射损伤
的主要形式。
-单链断裂(可以实现无差 错修复) -双链断裂( 难以修复,是 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
轻度敏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 不敏感组织:肌肉组织、软骨、骨组织和结缔 组织等
5. 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放射敏感性 同一细胞不同亚细胞结构的辐射敏 感性有很大差异。细胞核的放射敏 感性显著高于胞浆。细胞内各不同 “靶”分子相对辐射敏感性顺序如 下: DNA > mRNA > rRNA > 蛋白质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标准范本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9964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什么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α粒子、β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

α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α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力很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故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β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α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α射线大,但与X、γ射线比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γ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铅版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可以阻挡射线。

电离辐射危害与防护

电离辐射危害与防护
3周-妊娠终了:儿童期恶性疾病
忻州放射事故
1992年11月19日,山西省忻州市一位农民张某在忻州 地区环境检测站宿舍工地干活,捡到一个亮晶晶的小东西, 便放进了上衣口袋里,几小时后,便出现了恶心、呕吐等 症状。十几天后,他便不明不白地死去。没过几天,在他 生病期间照顾他的父亲和弟弟也得了同样的“病”而相继 去世,妻子也病得不轻。后来经过医务工作者的调查,才 找到了真正的病因,那个亮晶晶的小东西是废弃的钴-60, 其放射性强度约10居里。
4.1
4.8
ICRP2007年建议书
(2)辐射致癌潜伏期
辐射诱发癌症的平均潜伏期
癌症类型
平均潜伏期(年)
白血病
6.2
甲状腺癌
10.9
乳腺癌
15
肺癌
17
口腔癌
9
皮肤癌
24.1
2.遗传效应
主要表现受照者后代遗传紊乱,属于受照者后代的随 机性效应。 如果射线损伤了生殖细胞,使生殖细胞发生变异, 则错误的信息将向后代传递,并表现为受照者后代的 遗传紊乱。 遗传效应主要发生于受照后的第一、第二子代。
5.0 0.5 2.0 18 25 10-12 1
长期暴露 (年剂量,重复多年)
0.4 2.0 >0.2 >0.1 >0.15 >0.4
1.0 -
济宁金乡“10.21”60Co源辐照事故
济宁金乡“10.21”60Co源辐照事故
(二)随机性效应
发生几率与受照剂量成正比而严重程度与剂 量无关的效应称为随机效应。如受照个体的癌 症和遗传效应。如果照射后细胞DNA的损害和 突变没有使细胞死亡,也没有得到正确修复, 而是出现错误修复,这些修复的细胞可以保存 继续增殖的能力,并把错误的信息传给后代的 细胞,演变成伴有特定DNA变化了的异常细胞 克隆,造成细胞变异。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标准版)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标准版)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标准版)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防护(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放射作业属特殊管理的作业,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除近期发生躯体效应,还可能出现遗传和胚胎等远期效应。

可能接触电离辐射的人员必须做好防护。

射线探伤,放射源运输、安装、计量、监测等环节,医用X线透视、摄片以及钻井、测井等工作场所,均存在电离辐射。

石油化工行业所使用的放射源均为密封源,均以外照射方式作用于人体。

受到照射危害健康外照射,也叫贯穿辐射,如X射线、γ射线及中子,可照射整个身体或作用于身体某个部位,高能量β粒子也能以外照射的方式作用于人体。

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就能起到有害作用。

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

人体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可发生急性放射病。

在从事放射性工作中,如防护不当,机体长期受超容许剂量的体外照射,或有放射性物质经常少量进入并蓄积在体内,则可引起慢性放射病。

防控措施务须严格外照射防护的三大原则是尽量减少接触时间、实行远距离操作和采取屏蔽防护。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三篇)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三篇)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预防什么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粒子、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射线。

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流,由于带电,它所到之处很容易引起电离。

射线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力很弱,在空气中的射程只有几厘米,只要一张纸或健康的皮肤就能挡住。

故其主要危害是进入人体后的内照射。

射线也是一种高速带电粒子,其电离本领比射线小得多,但穿透本领比射线大,但与x、射线比射程短,很容易被铝箔、有机玻璃等材料吸收。

x射线和射线的性质大致相同,是不带电波长短的电磁波,因此把他们统称为光子。

两者的穿透力极强,要特别注意意外照射防护。

铅版或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可以阻挡射线。

电离辐射对健康有哪些影响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主要有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及复合照射。

以下仅介绍外照射所致的放射性疾病以及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等。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受到全身超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①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又称造血型急性放射病,以骨髓造血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白细胞数减少、感染、出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肠型急性放射病:以胃肠道损伤为基本病变,以频繁呕吐、严重腹泻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

③脑型急性放射病:以脑组织损伤为基本病变,以意识障碍、定向力丧失、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殊临床表现。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照射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症状。

外周血血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电离辐射的远后效应:已知电离辐射可引起的人类恶性肿瘤有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和白血病等;其他远后效应有血液系统疾病、胚胎效应、遗传效应等。

此外,电离辐射尚可引起放射性白内障、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骨损伤等。

放射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受照剂量正相关,受照剂量越大,放射性损伤越大,所致的放射性疾病越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其防护(标
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22
电离辐射的危害及其防护(标准版)
人类为了生产和保护健康诊治疾病的需要,使用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射线,这些射线都能引起物质的电离,被我们所利用,但在接触这些射线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的防护,就会对人体产生辐射危害。

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能发生有害作用。

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性损伤。

短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平时见于核事故和放射治疗病人。

而较长时间
内分散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

另外,辐射还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

外照射防护的三大原则是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1)时间防护:不论何种照射,人体受照累计剂量的大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

接触射线时间越长,放射危害越严重。

尽量缩短从事放射性工作时间,以达到减少受照剂量的目的。

(2)距离防护:某处的辐射剂量率与距放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放射源的距离越大,该处的剂量率越小。

所以在工作中要尽量远离放射源。

来达到防护目的。

(3)屏蔽防护:就是在人与放射源之间设置一道防护屏障。

因为射线穿过原子序数大的物质,会被吸收很多,这样达到人身体部分的辐射剂量就减弱了。

常用的屏蔽材料有铅、钢筋水泥、铅玻璃等。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