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物画

合集下载

【精品美术】高中美术课件:中国古代人物画(共43张PPT)

【精品美术】高中美术课件:中国古代人物画(共43张PPT)
夜宴图》;本画分夜宴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五段。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一段:夜宴听乐
仔细观察,主人翁韩熙载的神态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二段:观舞
韩熙载是 高兴的,还是 郁闷的?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从人物的穿着中,你 看出了人物有何特点?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油画用色丰富厚重。中国画用色轻淡。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的造型技法不同之处。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
意大利拉斐尔《圣母子》
油画以明暗面块造型为主。中国画以线造型为主。
欣赏中西方人物画名作,请比较它们在主客观表达方面的不同之处。
北宋梁楷 《太白行呤图》 法国安格尔 《莫瓦铁雪夫人像》
油画注重客 观的描绘。中国 画注重程式化表 现,以意趣为主
五代:顾宏中《韩熙载夜宴图》
第四段:清吹
第三段:休息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第五段:送客
三、体会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李后主刚即位时,猜忌心很重,鸠杀了很多从北方来的大臣,韩熙载因为是北 方人,始终没有得到重用。韩熙载为逃避南唐李后主的猜疑而故意纵情声色。李 煜对韩熙载的放荡行为很不满意,就派画家顾闳中潜入韩家,仔细观察韩的所作 所为,然后画出来给他看。这幅画今天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画名就叫《韩熙载夜 宴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梁楷《六。 屈子行吟图 明 陈洪绶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南宋:李嵩《货郎图》
四、体会中国人物画“意趣、神采”。 清黄慎《渔翁渔父图》
步辇图 唐 阎立本
历代帝王图

中国古代人物画赏析

中国古代人物画赏析
中国古代人物画注重意境和气韵生动,画面构图巧妙,线条流畅,色彩典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人物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
对后世的影响
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绘画技巧、构图方式、色彩运用等方面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线条的运用
中国古代人物画注重线条的运用,通过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的线条表现人物形象,强调线条的流畅和变化。
构图与布局
古代人物画在构图和布局上讲究平衡与和谐,注重人物与背景、道具之间的呼应关系,使画面更加完整和统一。
传统技法的传承
题材的拓展
古代人物画家不断探索新的题材,从历史故事、文学名著、民间传说中寻找灵感,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受众基础。
传承文化
艺术研究
投资与财富保值
通过对古代人物画的鉴赏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收藏古代人物画也是一种投资方式,可以保值增值,同时为收藏家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03
02
01
鉴赏与收藏的意义
06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
色彩的搭配
古代人物画中色彩的运用也是一大特色,画家们善于运用各种颜色来表现人物的肤色、服饰、配饰等,使画面更加生动。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物画所描绘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影响了文学创作。
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物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对后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如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即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人物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15张PPT)

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人物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15张PPT)

宋 的。以细笔勾出的五官像是紧缩到了
梁 楷
一起,夸张的漫画式表现手法很富于
幽默感。
印 本章结束
《步辇图》局部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46cm×180cm 【唐代】 周昉 辽宁省博物馆藏
《簪花仕女图》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同时也体现出贵 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 全图28.7cm×335.5cm 【五代】 顾闳中 故宫博物院藏
《韩熙载夜宴图》听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韩熙载夜宴图》观舞
《韩熙载夜宴图》歇息
《韩熙载夜宴图》轻吹
《韩熙载夜宴图》散宴
《泼墨仙人图》
《 这是一幅水墨写意的人物画,画一名
泼 墨
袒胸露腹、自由自在的仙人醉酒以后
仙 人
踉跄步态。以淋漓的泼墨画出人物的
图 服装,看似随意,实则于表现衣着的

南 质感、结构与人体姿态方面很是严谨
这是一幅长三米多的工笔 重彩画长卷,选取了南唐 吏部侍郎韩熙载夜宴中的 五个代表性生活片段加以 描绘,每段用屏风相隔又 连贯一气,好像连环画一 样展现出整个夜宴的过程 。
韩熙载出身北方望族 ,才华横溢,有着远大的 政治抱负。入仕南唐,却 饱受猜忌和排挤,为求自 保,遂纵情声色以自污。 画家顾闳中受后主李煜差 遣,夜至其地,暗中观察 、默记,归来绘成此卷。
中国古代人物肖像画
中国古代称肖像画为“传神”。这 一名称标示出中国 古代人对肖像画 的深刻认识,它要求画家不能只是 画出对象的外表特征,而且要深入 地表现出人物的内 在性情。 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个分支,原是西方绘画的术语,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称其为“写照”、“写真”或“传 神”。

古代人物画

古代人物画

叔 齐
伯夷
《六祖伐竹图》,国画精品,南宋画家梁楷代表作品 “六祖”即惠能和尚(638—713),唐代著名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南宗的鼻祖,主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和合二仙》
寒山:“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听 琴 图 北 宋 绢 本 设 色 纵 147.2 厘 米 横 51.3 厘 米
宋徽宗绢本设色,纵27.2厘米,横90.5厘米
伯夷
《采薇图》着力刻画了两个宁死不失气节的 人物。伯夷双手抱膝,目光迥然,显得坚定 沉着;叔齐则上身前倾,表示愿意相随。 画面气氛肃穆、凝重萧瑟。最前面一松一枫 相对而立,树干奇崛如铁、挺拔坚硬,使人 联想起枫树的耐寒和苍松的不凋,而这正是 对画中人物性格的比喻和写照。
《一团和气》朱见深(1448——1487)
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成化。
《张卿子像》曾鲸
工笔画
写意画
第一部分
传神写照——人物画
作品名称:步辇图 作 者:阎立本(唐代) 简 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绢本设色129.6厘米长,38.5厘米宽。
名 称: 古帝王图 作 者:阎立本(唐代)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开国之君
|
亡国之主
名称:重屏会棋图 作者:周文举(五代)
名称:韩熙载夜宴图 作者:顾宏中(五代) 简介: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独树一帜
——古代中国画
泌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赵青涛
中国画的定义
国画,又称“中国画”,我国传统绘画 (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 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 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 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中国画之人物画的概述及欣赏

中国画之人物画的概述及欣赏

工笔人物和写意人物的区别
写意人物画的欣赏
• 范曾,中国当代 著名学者、书 画家、诗人.
作品欣赏
• 《秋风纨扇图》为唐寅水墨人物 画代表作,画一立有湖石的庭院, 一仕女手执纨扇,侧身凝望,眉 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她的衣 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身旁衬双 勾丛竹。此图用白描画法,笔墨 流动爽利,转折方劲,线条起伏 顿挫,把李公麟的行云流水描和 颜辉的折芦描结合起来,用笔富 韵律感。全画虽纯用水墨,却能 在粗细,浓淡变化中显示丰富的 色调。画左上部题诗:"秋来纨扇 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 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借借汉成帝妃子班婕妤色衰恩弛, 好比纨扇在秋风起后被搁弃的命 运,抨击了世态的炎凉。显然, 这是与唐寅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 有关的。画中女子一脸衰怨,或 许正是唐寅自身的写照。
古代人物画的表现形式
• 古代人物画技法多样,因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 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 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 笔人物或写意人物; 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 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 以线描为主但略施 淡彩于头面手足者名吴装人物。
• 又因描写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者称人物; 描写仙佛僧道 者称道释; 描写社会风俗者称风俗; 描写妇女者称仕女; 肖像画称写真。
•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神“君形”,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 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 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
• 在人物活动与环境景物的关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创造意境氛围 烘托人物情态,叙事性的作品在采取横幅或长卷构图中,尤善于以环 境景物或室内陈设划分空间,采用主体人物重复出现的方法,把发生 在时间过程中的事件一一铺叙,突破了统一时空的局限。

《隋唐五代人物画》课件

《隋唐五代人物画》课件
要点一
总结词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技法精湛,笔墨运用得当,能够传神地 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隋唐五代人物画中,画家们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如勾线 、晕染、皴擦等,使得画面效果更加丰富多样。同时,通 过笔墨的运用,能够传神地表现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使 观众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画家的内心世界。
REPORTING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总结词:细腻传神
详细描述: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子神灵的形象,画面 生动传神,线条流畅自然,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艺。
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
总结词:气势磅礴
详细描述: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以气势磅礴的表现手法,刻画了古代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帝王形象,画面构图严谨,人物 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构图巧妙,布局合理
总结词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构图设计精巧,布局合理 ,使得画面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详细描述
画家们在构图时,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和细 节处理,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合理的布局,使 得画面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同时,通过对 背景、道具等元素的巧妙运用,进一步丰富
了画面的内涵和艺术性。
技法精湛,笔墨传神
2023
PART 03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影响与 价值
REPORTING
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隋唐五代人物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对后世绘画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所呈现的细腻、华美的风格,以及丰 富的表现手法,为后来的画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构图、线条运用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巧 ,被广泛应用于历代绘画作品中,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特点之 一。
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隋唐五代人物画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手 法对现代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 所强调的意境、气韵和形式美,为现 代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启示。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张 卿 子 像
曾 鲸 明
张卿子像 曾鲸 明
立轴绢本设色 纵111.4厘米 横36.2厘米
此图画诗人兼医家张卿子肖像。张卿子 原名遂辰,字相期, 号西农,祖籍江西,随 父迁居浙江杭州。工诗文,董其昌、陈 继儒 称许为“奇才”。他又是位名医,后人把他编 辑的伤寒论 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图中张 卿予身穿淡青色长袍,乌巾 朱履,指甲修长, 悠然捻须。仪表端雅,意态安详,有栩栩如 生,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不愧是传神高手 的精心佳作。画像 面部,先用淡墨多层烘染, 神形毕现后,再行敷彩,色调柔美; 接着在 耳朵等部位用较浓的赭色笔勾提,达到笔墨 色浑然一体, 艳而不俗,形神兼备的效果。此 画作于曾鲸五十九岁时。全图 裱边四周有清 乾隆年间梁诗正、厉颚、丁敬、杭世骏等许 多名 人题咏。
捣练图 张萱 唐
这幅画中的妇女在做什么?画面人物分为几组? 她们有着怎样的神态?画家是怎样表现的?构图 色彩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技法?
捣 丝
理 丝 缝 合
熨练
捣练图 张萱 唐
卷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147厘米 (美)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此图是盛唐一幅重要的风俗画。画面表现宫中夕3女加工 绢丝的场面。全图十二个人物,共分三组:起首是捣丝,中 间是理丝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画中人物有坐有站, 有高有低, 动作联系自然合理,富有一种节奏感。人物全神 贯注,仿佛惟有 捣丝之声可闻。若干细节描写也十分精微生 动,生活气息甚浓。 妇女形象均为丰颊硕体,服饰艳丽。线 条匀细,转折不大,富有 弹性。设色柔丽,以重彩渲染,给 人以活泼明快的感觉,体现了 盛唐以后仕女人物画的典型风 格。此画传为宋徽宗赵佶所摹。
簪花仕女图 周昉 唐
画中的妇女是什么人?她们的神态怎样? 她们看起来愉快吗?为什么? 请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

第九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内含高清图片视频素材)

第九课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内含高清图片视频素材)

作者以熟练的技巧,绘一枝 芙蓉斜欹,一只华丽的锦鸡 紧抓花枝,回首凝视着翩翩 起舞的彩蝶。画面的诗情画 意,相得益彰,富有文学气 息,为典型的北宋徽宗时期 倡导的工整写实风格。
赵佶 宋 《芙蓉锦鸡图》
•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少有的皇帝 画家。
• 当年金兵大举进犯中原。徽宗得 知金兵包围京城汴梁时,他吓的 瘫倒在地,随后发出圣旨,传位 给儿子赵恒,自称太上皇。金兵 攻破京城徽宗父子成了俘虏,这 幅《芙蓉锦鸡图》也成了战利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文苑图(中国画) 传 韩滉 (唐)
《文苑图》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构图疏密得当,设色淡雅,笔法细劲流利,衣 纹略作颤笔,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动态各异、形神兼备,生动地表现了古代文人吟 诵属文时的专注神态。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小结
一、战国是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龙凤仕女图》
杜堇所作的这幅《伏生授经图》 ,该图描绘的是汉初的儒者伏生向汉朝宫廷派来的 学者讲述《尚书》经文的情景。画面绘蕉林一隅,左边有二男一女,其中地上一耄耋 之态的长者正在聚精会神地讲经,那超然的神态仿佛完全沉浸在讲经的气氛里,他就 是浮生。对面伏坐于书案前,专心致志地作着记录的大概是学生晁错。
杜堇《伏生授经图》明代
二、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
《洛神赋图》
三、唐朝是人物画的成熟阶段
《步辇图》
四、五代是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
《韩熙载夜宴图》
五、宋朝是人物画的鼎盛时期
《清明上河图》
ZHONGGUO GUDAI RENWUHUA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艺术特点:
不仅仅满足于人物外形的肖似,更 注重人物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揭示, 即传神。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阎立本
《 历代帝王图之北周武帝》
《步辇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
129.6厘米,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 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 史和艺术价值。
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开元天 宝间享有盛名的杰出画家。 虢国夫人游春图
送子天王图(局 部)
《萧翼赚兰亭图》
阎立本 (601-673)唐代杰出画家。隋代画家
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 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 相。 擅长书画,尤其善画人物肖像。代表作《历代帝 王图》是古典绘画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历代帝王图》,画了十三位
帝王形象:前汉昭帝刘弗陵,汉 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 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 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 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广,加上侍 人共四十六人。帝王均有榜书, 有的还记述其在位年代及对佛道 的态度。画家既注意到刻划作为 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 容,而又根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 为,不同的境遇命运,成功在塑 造了个性突出的典型历史人物形 象,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帝王的评 仪。

人物 御龙图》
侯子墓帛画(西汉)
魏晋隋唐是中国人物画重要发展时期

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 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确立,促成人物画 由略而精,宗教画尤为兴盛,出现了以顾恺 之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大师,也出现了以 《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第一 批人物画论,奠立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统
《清明上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 24.8厘米,长528.7厘 米,绢本设色,是北宋 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 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 宝。 《清明上河图》生动地 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 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 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 是独一无二的。

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课件

美术《中国古代人物画》课件
周昉 簪花仕女图
唐代
五代
人物画的承前启后
琉璃堂人物图
五代
人物画的承前启后
潇 湘 图
五代
人物画的承前启后
禽 兔 图
五代Leabharlann 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五代
人物画的承前启后
五代
人物画的承前启后
五代
人物画的承前启后
五代
人物画的承前启后
小结
一、战国是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 《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二、两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 《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三、唐朝是人物画的成熟阶段。 《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簪花仕女图》等 四、五代是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 《韩熙载夜宴图》
课后思考题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 形式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唐代
历 代 帝 王 图
阎立本
人 物 画 的 成 熟:
唐代
吴道子,盛唐大画家。《唐朝名画录》称其“凡画人物、佛
像、鬼神、禽兽、山水、台殿、草木,皆冠绝于世”。创造出“天 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吴带当风”的艺术效果。被后人尊称为 “画圣”。
人 物 画 的 成 熟:
唐代
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
捣练图
张萱
人 物 画 的 成 熟: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 国 画 的 分 类
按 表 现 内 容 可 分 为
山 水 人 物 花 鸟
按 表 现 形 式 可 分 为
工笔
写 意
中 国 古 代 人 物 画 的 发 展
一、人物画的早期发展阶段——战国 二、人物画的进一步提高阶段——两晋南北朝 三、人物画的成熟阶段——唐朝 四、人物画的承前启后阶段——五代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人物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象生动。

中国古代人物画注重描绘人物的神态、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和服饰、发型等细节,力求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刻画精细。

中国古代人物画追求精细入微的刻画技法,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绘,如眼神、手指、衣纹等,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在情感。

三、色彩鲜艳。

中国古代人物画注重色彩的运用,色彩鲜艳明亮,富有韵律感和装饰性,强化了画作的表现力和审美感受。

四、构图布局精妙。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构图布局非常精妙,注重人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边缘处理,以及整幅画面的平衡和协调,使画面呈现出美感和和谐感。

五、意境深邃。

中国古代人物画往往融合了文学、音乐、哲学、宗教等多种元素,寓意深刻,意境丰富,使人们不仅能感受到美的享受,还能领略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

总之,中国古代人物画具有形象生动、刻画精细、色彩鲜艳、构图布局精妙和意境深邃等艺术特点,对后世的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 1 -。

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_34页PPT

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_34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第一课_古代人物画 -

第一课_古代人物画 -

3. 构图: 长卷在构图上采用连 环画的形式,展现各种情 景。画种以人物为中心, 安排了各个场景。有分有 连、有起有伏,打破了时 间、空间的限制,给人一 种“运动感”。 4. 用线: 将线造型的方法提高 到一个新的高度,用线紧 动、连绵,如春蚕吐丝, 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 节奏。 5. 设色: 简雅、清丽。
《洛神赋图》视频
1. 基本信息: 东晋,顾恺之(346--407),绢本,全长27.1厘米ˣ527.8厘米。原作已 佚,今存有宋代摹本5卷,皆绢本设色,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及美国。 2. 画面内容: 此图是根据曹植所写《洛神赋》而创作的故事画。画中的曹植带着随 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洛神衣带飘逸,动态 委婉,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富有诗意之美。
作业:赏析明代画家陈洪绶或者清代任伯年的作品。 1.基本信息 2.画面内容 3.构图 4.线条5.设色6.绘画特色
陈洪绶作品
任伯年作品
6.绘画特色: 《历代帝王图》作为中国肖像画 的经典作品,体现了帝王的气势和 内心世界,画家的色彩审美水平完 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具有极 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顾恺之:东晋画家。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出身名门望族。有“画绝、才绝、痴绝”之称。他的绘画理 论,是以 “以形写神” 为核心的“传神论”,对中国绘画 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洛神赋》 曹植梦中在洛水与洛神相会,醒来之后写下千古名篇《洛 神赋》。东晋 画家顾恺之的画作即取材于此。
《韩熙载夜宴图》邮票
四、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
梁楷,南宋画家。大写意人物画的开山鼻 祖。极具个性和敢于创新。梁楷以简略的“减 笔”画法著名。笔墨精练到不能再少,传达出 对象的神态,具有十分传神的效果。传世作品 有《泼墨仙人图》、《李白行吟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史箴图(局部)
女史箴图(局部)
女史箴图(局部)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南唐,作者顾闳中。 绢本,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现藏于 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
顾闳中,约910年生,980间逝世,五代南唐 画家。元宗、后主时任画院待诏。工画人物, 用笔圆劲,间以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善于 描摹神情意态。存世作品有《韩熙载夜宴图》 卷,描绘的是南唐中书侍郎韩载夜宴宾客的 情形。该画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 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划 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
《王蜀宫妓图》轴,明,唐寅作
此图原名《孟蜀宫妓图》,俗称《四美图》,由明末 汪砢玉《珊瑚網· 画录》最早定名,沿用至今。近经 专文考证,当改为《王蜀宫妓图》,描绘的是五代前 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 待君王召唤侍奉。
此图为唐寅人物画中工笔重彩一路画风的代表作品, 显示出他在造型、用笔、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仕 女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鼻、颔 施以“三白”,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 四人交错而立,平稳有序,并通过微倾的头部、略弯 的立姿和攀连的手臂,形成动态的多样变化和相互的 紧密联系,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感。笔墨技巧 近法杜堇,远宗唐人,衣纹作琴弦描,细劲流畅,富 有弹性和质感,冠服纹饰描画尤见精工,细致入微。 设色鲜明,既有浓淡、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又有相 近色泽的巧妙过渡和搭配,使整体色调丰富而又和谐, 浓艳中兼具清雅。作品画风带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顾恺之
(约345——406)东晋画 家。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 人。出身名门望族。精通歌赋词翰、 书法音律,多才多艺,有“画绝、才 绝、痴绝”之称。 他的绘画理论,是以“以形写神” 及“ 迁想妙得”为核心的“传神 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 深远的影响。 传世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 图》等,均是后人摹本,画论著作有 《魏晋胜流赞》、《论画》、《画云 台山记》。
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与兴盛,宋代绘画取得了很
高的成就。在人物画方面,画院画师为服务于政
治的需要而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而民间人物画 以身边熟悉的人和事作为描绘的对象,生动记录 了宋代社会生活中的平民生活。摆脱了“鉴戒贤 愚”的人物画传统。
张择端(1085-1145)北
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 画家。字正道,东武 (今山东诸城)人。宋 徽宗时在翰林图画院任 职。善画风俗画,尤擅 绘舟车、市肆、桥梁、 街道、城郭等。所绘 《清明上河图》卷,描 绘当年汴京近郊在清明 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景象,真实生动,是一 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 优秀风俗画。
中国古代绘画
—人物画
欣赏中国绘画创作应当按照 以下标准
谢赫六法: 1、气韵生动:指创作主体明确,表现真实,形象生 动。 2、骨法用笔:指描绘形象上的笔致与线条。 3、应物象形:指选择题材的合度,观察与描绘对象 要深刻细致与正确。 4、随类赋彩:根据不同描绘的对象,准确而必要的 着色。 5、经营位置:指题材上的取舍与组织,画面的构思 与安排。 6、传移模写:指接受前人传统,就是指临摹。

第三场景:描绘了韩熙载在围床上休息;

第四场景:描绘了韩熙载手执执扇欣赏乐女吹奏 (两人吹横笛,三人吹筚篥);

第五部分:描绘、记录了韩熙载和宾客与乐女调 笑,以此结束夜宴。

《韩熙载夜宴图》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 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 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 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 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六 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 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这幅画卷从一个生活的 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 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 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周昉《调琴啜茗图》
簪花仕女图 卷 绢本设色 纵46公分横180公分
《簪花仕女图》是一幅具有周昉风格的人物画长卷。表现了 贵妇阶层的悠闲自在与寂寞孤独。全图可分三个部分。此图 用笔和线条细劲流动自然传神,设色浓丽柔和,较好的表现 出贵族妇女的娇嫩细腻和丝织物的轻巧薄软。图中每一细部 都勾画点染的准确无误,精致入微,充分展示了「周家祥」 的高超技法。
太白行吟图
人物画简介
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对自身状况及周围的世界 都无法理解,尤其对雷鸣电闪等自然现象充满恐惧 与好奇,故创造了神的形象,企图用神的力量与自 然力量相抗衡,于是神话与神画诞生了。 人对自身的关注及对神的拟人化,是中国人物画 产生的源头。直到汉代,中国人物画才开始脱离神 的羁绊,并渐渐走实用的路程,人物画进入到了画 像的阶段。鲜存于汉代墓室中壁画不仅证实了汉代 人物方面的成就,也表明了汉代人物画所涉猎到的 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
《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
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 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 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 “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唐代杰出画家。字仲朗,京(今陕西 西安)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官至宣州长史。初年 学张萱,擅长肖像画,其画风为“衣裳简劲,彩色 柔丽,以丰厚为体。”《簪花仕女图》是其代表作。
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 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画面描写了一个在行进中的 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全画共九人骑马,前三骑与后三骑是侍从、 侍女和保姆,中间并行二骑为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其中四人(包括女孩) 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圆领袍衫。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 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 鞋上面的红色绚履。秦国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
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 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人物 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仔细品察,个个形神毕备, 毫纤俱现,极富情趣。
李公麟
(1049-1106)宋代杰出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 士。舒城(今安徽潜山)人。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进 士。他善画人物,尤工画马。其代表作有《五马图》、《维 摩演教图》等。
《萧翼赚兰亭图》
阎立本 (601-673)唐代杰出画家。隋代画家
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太宗时任刑部侍郎,显 庆初年,代兄做工部尚书,总章元年为右丞 相。 擅长书画,尤其善画人物肖像。代表作《历代帝 王图》是古典绘画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历代帝王图》,画了十三位
帝王形象:前汉昭帝刘弗陵,汉 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 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 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 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广,加上侍 人共四十六人。帝王均有榜书, 有的还记述其在位年代及对佛道 的态度。画家既注意到刻划作为 封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 容,而又根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 为,不同的境遇命运,成功在塑 造了个性突出的典型历史人物形 象,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帝王的评 仪。
《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乃吴道子根据佛典
《瑞应本起经》描绘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 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 宋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来指描画服饰与线纹表现。吴道子用笔技法上,创 造出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绘,加强了物象的分量感和 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感。
《清明上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 24.8厘米,长528.7厘 米,绢本设色,是北宋 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 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 宝。 《清明上河图》生动地 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 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 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 是独一无二的。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
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 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 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 用散点透 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画中人物10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 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 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 共有各色人物1659人,动物209头(只),比古典小说《三 国演义》(1195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 (785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
唐代经济高度发达,绘画也得到了超越性的发展,
尤其是人物画,形成了一种鲜明的时代风格,画 技也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风尚。
吴道子(680-759年),汉族人,
玄宗赐名道玄。是中国唐代第一大 画家,被后世(唐宣宗847年)尊 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画史尊称吴生。 他小时候就失去双亲,生活贫困, 为了生计向民间画工和雕匠学习, 由于他刻苦好学,才华出众,20 岁时,就已经很有名气。吴道子性 格豪爽,喜欢在酒醉时作画。传说 他在描绘壁画中佛头顶上的圆光时, 不用尺规,挥笔而成。 吴道子的《维摩诘像》 是一幅敦煌壁画,敦煌103 窟东壁南侧。在唐代所有的 维摩诘像中最著名,也最传 神。
作品以屏风为界,将画卷分为五个故事情节, 即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全局构 图张弛、疏密有序;人物刻画精细、传神、 古朴、大气,并通过对韩熙载头像的细致描 绘,成功地表现出韩熙载当时的心理状态。

第一场景:描绘了韩熙载与来宾聆听乐女弹奏琵 琶;

第二场景:描绘了舞女在韩熙载的击鼓声中翩翩 起舞;
(1949年在 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帛 画) 距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 我国现存最早的独幅人物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