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词五首》课文简介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4d42c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f.png)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知识梳理、古诗鉴赏、阅读理解、计划总结、学习综合、试题大全、教案大全、作文大全、语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knowledge sorting, ancient poetry apprecia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n summary, learning synthesis, test questions,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Chinese, and other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课文原文25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5课词五首共邹童课件资料
![25课词五首共邹童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ac8d12d5bbfd0a7856733e.png)
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所谓“女为悦 己者容” 心情是喜悦和激动的
梳洗 罢,
2017/9/4
邹童
9
2017/9/4
一个“独” 字写出了孤独落寞之情。
独倚望江楼。
邹童
10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 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承上启下本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本词刻画了一个独处深闺,登楼远望,盼望远行爱人归来的思妇形象。
2本词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本词抒发了她渴望爱人归来的殷切心情和因爱人未归的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3“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4“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5“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表明其内心的痛苦
6“斜晖脉脉水悠悠。” 如何理解? 既表达了这女子的思想情绪,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还将延续。 7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链接中考
《望江南》·温庭筠·晚唐·理解性背诵默写: 1. 《望江南》中写出了思妇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2.《望江南》中写思妇盼夫未回失望极深的句 子是: ______,______。 答案: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望江南》中充分体现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 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第25课诗词五首
![第25课诗词五首](https://img.taocdn.com/s3/m/79125cb727d3240c8547ef3f.png)
第五、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译文:在东边篱笆下采 摘菊花,不经意间看见 了庐山。 •赏析:展现诗人悠然自 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 界的千古名句。
诗中“见”字用得好,为什 么?
➢“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不 经意间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 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
➢能否把“见”字改为“望” 字?为什么? ➢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 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 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 眼帘的状态。
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 以抒发情怀。
陶渊明,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被合称为“陶谢”。
陶渊明(365-427)名 潜,字 渊明, 一字 元亮 , 东晋 时期著名 的山水田园诗人 、辞赋家、散文家。曾著
《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
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
第七、八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译文:傍晚山色秀丽,飞鸟成群结伴而还。 •赏析:南山暮景图 •夕阳西下,飞鸟归林,万物自由自在,随 性而动,正如诗人摆脱官场世俗的束缚, 回归田园,悠然自得。 •借飞鸟知倦而归喻自己
的辞官归隐。
第九、十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 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 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散文首推《 桃花源记 》
写作背景
•《饮酒》诗共20首,是陶渊明归田后所作。 这组诗都是诗人酒后偶然的题咏,借以寄 兴抒怀,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 的喜爱,并非单咏饮酒。
•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是历来传诵 的名篇,写作时间大约是诗人归田后十二 年(417)。
按节奏诵读诗歌: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https://img.taocdn.com/s3/m/b06e2a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b.png)
02
韦庄
唐代词人、诗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他 的词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
03
李煜
南唐后主,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词风豪放、深 沉,多写亡国之痛和人生感慨。
04
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 风清新婉约,多写爱情、离愁和身世之感。
05
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多写抗 金壮志和恢复中原的抱负。
创作风格与特点
• 意象丰富:本课所选的五首词,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如温庭筠的“小 山重叠金明灭”、“双双金鹧鸪”,韦庄的“春水碧于天”、“垆边人似月” 等,都通过生动的意象来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
• 语言优美:这五首词的语言都非常优美,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 人、夸张等,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4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相关诗词作品推荐
《青玉案·元夕》
01
辛弃疾的这首词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通过独特的艺术构
思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声声慢·寻寻觅觅》
02
李清照的这首词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
追忆和哀愁,情感真挚动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03
苏轼的这首词借月抒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意
文本解读与赏析
《词五首》内容概述
五首词分别描述了不同的景象和情感,包括山水、 离别、相思等主题。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词人内 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e4af5d1004a1b0717ed5dd34.png)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诗五首?课文全解内容预览:25.诗五首【根底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鬓毛衰:耳边的头发疏落。
城阙:城墙和宫殿 ,这里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大渡口 ,这里指杜少府即将赴任的地方。
津 ,渡口。
宦游人:远离家乡 ,出外做官的人。
天涯:天边 ,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近邻。
酬:酬答 ,这里指因别人赠诗而作诗应答。
弃置:这里指被贬谪。
翻似:倒好似。
侧畔:旁边。
万木春:意思是万木逢春 ,生机勃勃。
寄北:寄给北方的友人。
何当:何时 ,什么时候。
杨花:指柳絮。
离亭:驿亭。
古人往往在驿亭送别 ,所以称“离亭〞。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⑴贺知章〔约659~约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武后证圣初(695)进士及第。
授国子四门博士。
开元中,累迁至太子宾客、秘书监。
天宝初 ,上疏请度为道士 ,求还乡里 ,玄宗制诗赠行 ,诏赐镜湖剡川一曲。
不久去世。
贺知章少时即以文词知名,性旷达,善谈说。
晚年尤放诞,不拘礼度,尝邀嬉里巷 ,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经常醉后属词 ,文不加点 ,动成卷轴。
又擅长草隶 ,人共传宝。
在长安时 ,与李白一见而为忘形之交 ,称白为“谪仙人〞。
七言绝句清新婉曲 ,颇饶韵致。
如?咏柳?、?回乡偶书? ,均为人所传诵。
?全唐诗?编存其诗1卷。
事迹见?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隐逸传?。
⑵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 ,号玉谿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唐代后期 ,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剧烈 ,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 ,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 ,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 ,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 ,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 ,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 ,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 ,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 ,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 ,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课件1:第25课 词五首
![课件1:第25课 词五首](https://img.taocdn.com/s3/m/eff8f0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5.png)
上片通过景物描写,写出边地的荒漠、凄凉和边塞将土时刻 御敌之情。
“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组成 了一幅“塞外关山图”,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也暗示出边 关将土们的思乡之情,同时还写出了他们时刻备战以防不测 (立志报国)的特点。
“浊酒一杯家万里”,极写边关与家乡相距遥远,思乡之情如何 来解?只好借酒消愁了。“浊酒”可见生活的艰苦。 “燕然未勒归 无计”一句是引用典故来抒发报国之志,写出了作者为国立功的远 大抱负,同时也是对戍边将土的激励鼓舞。“羌管悠悠霜满地”是 写实。月光皎洁,满地如霜,远处不时传来悠扬的羌笛之声,使戍 边战士思念故乡,无法入睡。将士们本来是想像东汉大将窦宪那样 报国逐敌,立功而返的,可是宋朝对外却忍辱求和,抗敌战争常常 失利,不断地割地赔款。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理解大意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 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春色终于了结了!词人面对花尽春 去之景,心灰意懒,所以虽然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打扮。景 物依旧,人事俱非,欲说无语,泪在语先。听人说双溪春色还 不错,也打算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 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在西北边塞军中所作。词中表现了他决心守 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及战士们的思乡忧国 之情。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 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 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理解词意 塞外的秋天一到,风景就与中原大不一样了。大雁南归,对边塞地 区没有一点留恋之情,军中号角一吹,四面悲凉的边塞声随之而起。 群山连绵,层峦叠嶂,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于长烟之上, 落日余晖之中,城门紧闭。
课件4:第25课 词五首
![课件4:第25课 词五首](https://img.taocdn.com/s3/m/7d18fd8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0.png)
上阕写了什么?怎样表现的?
1、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 (醉、挑、看)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 “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生活,表现了将军 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通过哪些语句、来表现的?
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可怜白发生 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从希望到失望到肠断。
梳洗罢——独倚望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苹洲
主题思想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 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作者简介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 丘人。她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 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 中原的怀 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老夫聊发少年狂” 老夫的“狂”是如何表现的?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狂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下阕哪些句子运用了典故?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 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五首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 本名歧,字飞卿。 唐诗人,词人,太原人。诗与李商隐齐名,时 称“温李”。词风艳丽华美,有《花间集》。 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她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从哪些此句中可以 看出?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 达女词人内心种种不幸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 悲伤之情。
前面我们所学的表现范仲淹政治理想的散文《岳阳 楼记》,写于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谪的前4 年(1040年),还在塞外征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71ff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4.png)
阐述古代礼仪在维护社 会秩序、促进人际交往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 及礼仪所体现的文化内 涵和民族精神。
古代建筑文化常识
建筑的起源与演变
介绍古代建筑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建筑的类型与特点
详细阐述古代建筑的类型,如宫殿、坛庙、陵墓、园林等,并分析 其各自的特点和建筑艺术成就。
创作风格与特点
创作风格
五位作者的创作风格各具特色,有的豪放洒脱,有的婉约柔美,有的清新自然, 有的沉郁顿挫。他们的词作在表现手法、意象运用、语言锤炼等方面都有独到之 处。
特点
本课所选的五首词,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音韵 和谐。这些特点使得这些词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分享写作过程中的经验 和教训,促进共同进步。
06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首词?为什么?
分组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词,并阐述理由。鼓励 学生从词的情感、意境、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享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角色扮演:根据词意进行情景表演
01
02
03
04
选择词作
挑选一首具有丰富情感和生动 画面的词作。
分配角色
根据词的内容和意境,为学生 分配角色,如词人、景物、情
感等。
表演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理解词 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表演准备
。
情景表演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表演, 展现词中的情感和画面。
知识竞赛:抢答有关词牌和作者的问题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25课词五首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25课词五首](https://img.taocdn.com/s3/m/ec69886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e.png)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25课词五首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课《词五首》是根据人教版课程标准编写的一篇诗歌单元。
本课共收录了五首经典的中国古代词作品,分别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煜的《虞美人·听雨》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这些词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通过对这些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古文知识,对诗歌的基本形式和表达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这些词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以及古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为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五首词的基本知识,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词中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元素,品味词句,领悟词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五首词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词意理解、作者思想及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词中的古代文化背景、民俗风情、情感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课堂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词的起源、发展历程,引出本课的五首词。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五首词,解决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基本问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25课《词五首》精品
![九年级语文上册25课《词五首》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e4c597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c.png)
06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
了解其他相关诗词作品及作者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的词作以豪放著称,这两首词分别体现了他的壮志豪情和对人生的深 刻思考。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他的词作多抒发爱国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这两首词分别描绘 了他对元宵佳节和博山道中的独特感受。
阅读书目
《唐宋词选》、《宋词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等。
网站资源
古诗文网、中国诗歌库、诗词名 句网等。这些网站提供了丰富的 古代诗词作品和赏析资料,方便 读者进行在线学习和欣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人生的道路上,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05
艺术手法与审美体验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艺术手法分析
情景交融
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达到 情景交融的效果。例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 纷”一句,既描绘了壮阔的北国雪景,又表达了诗人的离别 之情。
虚实相生
运用想象和夸张等手法,将现实与虚构相结合,创造出独特 的艺术境界。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 ,以虚写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豪放风格
此词以豪放为主调,通过描绘 作者出猎时的壮观场面和自身 形象,展现出一种粗犷豪放的 风格。
用典贴切
词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比喻, 如“亲射虎,看孙郎”等,既 贴切生动又增加了词的文化内 涵。
情感表达
通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的描写,表达了 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的豪情壮志。
课件2:第25课 词五首
![课件2:第25课 词五首](https://img.taocdn.com/s3/m/158668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c.png)
望江南—温庭筠
这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 庭筠(晚唐人)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 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 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 特色的一篇。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文章大意: 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 景色:“边声连角起” 表明战事紧,“孤城 闭”暗示敌强我弱。
浊酒一杯家万里
“浊酒”表明边塞生活的艰苦, “家万里”表现了思乡之切。
燕然未勒归无计
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
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浓白霜,更使 人惆怅难眠。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已染白霜, 那又有何妨!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谴冯唐? (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 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
赏析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 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2、 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梦回吹角连营……赢得生前身后名。
3、 这几句写了哪些内容? A、军营生活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几句,从分食牛肉、翻奏战歌、检阅军队具体描绘渲染了军 中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
B、战斗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生动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进一步刻画了冲锋陷阵、杀 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使读者对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 前的英勇气概,历历如在目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第25课《词五首》课文简介
导读: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