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六年级

合集下载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室实验使用登记记录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室实验使用登记记录
3
4月25日
自制“安全雨伞”电路
ˇ
小雨伞、电池、电池盒、开关、烙铁
4
5月16日
自制“反光防风雨披”
ˇ
旧雨披、即时贴、反光漆、废光碟、荧光粉、胶片。
5
5月30日
自制“改进的菜刀”
ˇ
菜刀、白豆腐、白菜、洋芋
6
ˇ
7
ˇ
8
ˇ
9
ˇ
10
ˇ
11
ˇ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上实验室实验使用登记记录
2012年9月
年级:六年级 学期:上学期 教师:陈先思
序号
时间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实 验 器 材
备注
演示
分组
1
9月7日
植物的向光性(P5)
ˇ
水、植株、土质、遮光纸盒、水壶
2
9月18日
根的吸水性(P8)
ˇ
烧瓶、盘子、植物油、脱脂棉、菊花
3
10月21日
探寻光的路线(P18)
ˇ
平面镜、手电筒、白纸屏、颜色不同的材料板、粗糙度不同的材料板
4
10月28日
把光请进来(P21)
ˇ
模拟建筑物的纸盒、充电手电筒、平面镜
5
11月18日
我的阳光小屋(P26)ˇຫໍສະໝຸດ 三棱镜、手电筒、不同颜色的纸屏
6
11月25日
制作乐器(P37)
ˇ
木板铁钉琴弦
7
ˇ
8
ˇ
9
ˇ
10
ˇ
11
ˇ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下实验室实验使用登记记录
2013年2月
年级:六年级 学期:下学期 教师:陈先思
序号
时间

小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

小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
南京市昆仑路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付文俊
让纸鹦鹉“站起来〞
观察蜗牛、蚂蚁
一张彩色卡纸、铅笔、水彩笔、剪刀、回形针
放大镜、菜叶子、玻璃瓶、玉米粒
付文俊
感受植物体内水
蔬菜、水果等食物、菜板、纱布、榨汁机、水果刀、烧杯、弹簧秤
付文俊
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兴旺植物、水、直尺
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假设干〕、不同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食物假设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
3
李青
解释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
南京市昆仑路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彭志喜
解释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
彭志喜
探究铁钉生锈原因
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兴旺植物、水、直尺
付文俊
水毛细现象
烧杯、纸巾〔或棉布条〕、红墨水
付文俊
水外表张力
胶头滴管、硬币、热水、冷水、糖水、盐水、烧杯
付文俊
水溶解现象
烧杯、高锰酸钾、盐、面粉、细沙、玻璃棒
付文俊
水有浮力
烧杯、钩码、 橡皮泥、水槽
付文俊
比拟纸纵向横向结实度
报纸、作业纸、纸巾等不同质地纸、放大镜
付文俊
水毛细现象
烧杯、纸巾〔或棉布条〕、红墨水
付文俊
水外表张力
胶头滴管、硬币、热水、冷水、糖水、盐水、烧杯
付文俊
水溶解现象

小学科技活动记录三篇

小学科技活动记录三篇
活动效果
学生们体验到了捏泥的乐趣
备注
小学科技活动室活动记录
周次
日期
11.28
辅导教师
活动地点
科技活动室
参加人数
17
记录人
活动内容
自制教师节卡片






1.优秀作品展示。
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3.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4.作品展示。
5.教师总结。
活动效果
不仅表达了自主要是用三片镜子玻璃制作的等三角柱体(镜面一律向内互相反射从而产生了复杂的图案),三条小镜子镜面向内用胶带粘贴捆好。
3、万花筒的目镜也使用相同半径的手电筒玻璃片,一片等大的圆形纸板在圆心处挖出一个直径1CM的圆孔作目镜。
4、三角镜子柱装入纸筒内卡紧,纸筒的一端是两片玻璃组成的空心小盒子,里面放入彩色的碎玻璃渣胶片渣等,直通的另一端是目镜。最后就是美化外壳了,可以随自己的想象力用美丽的包装纸包裹,这样一支奇妙的万花筒就制作好了,很好玩的,可以带给你很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妙的开心感觉。
活动
小结
哇!能看到外面的东西哪!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一般的万花筒只能看到里面的东西,这个神奇的万花筒还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呢!
篇三: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科技教室
参加成员
社团成员
活动内容
食品卫生知识




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实验记录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并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

实验材料•强酸(盐酸)•强碱(氢氧化钠)•酸碱指示剂(酚酞)•瓶装水•试管•实验台实验步骤1.首先将盐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倒入两个试管中。

2.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到盐酸试管中。

3.逐滴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溶液中,同时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盐酸溶液逐渐从红色变为无色。

当溶液完全变为无色时,酸碱中和反应达到平衡。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在化学反应中相互中和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一个重要的反应就是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结束标志是颜色变化,当溶液变为无色时,说明酸碱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实验记录二: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了解其中的物理原理。

实验材料•水•电磁炉•烧杯•温度计•实验台实验步骤1.首先将水倒入烧杯中,保证水的深度不超过烧杯的3/4。

2.将烧杯放置在电磁炉上,调节电磁炉的功率,使其逐渐加热。

3.同时使用温度计监测水的温度变化。

4.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开始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实验结果随着水的加热,温度逐渐上升。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剧烈地沸腾,产生大量气泡,并伴随着蒸汽的释放。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水在受热的过程中会发生沸腾现象。

沸腾是由于水中的液体分子受到加热而转化为气体状态的过程。

在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液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足够高,能够克服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形成气泡并释放蒸汽。

水的沸腾温度是固定的,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会快速蒸发而不再沸腾。

实验记录三: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并了解其中的光学原理。

实验材料•粗棱镜•手电筒•白纸•实验台实验步骤1.将白纸固定在实验台上,作为屏幕。

2.将手电筒打开,使其光线照射到白纸上,形成一束光线。

3.将粗棱镜放置在光线的路径上,并观察光线经过粗棱镜后的折射现象。

小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

小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

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小学科学上册(三)年级14.9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9.243艾翠芝让纸鹦鹉“站起来”观察蜗牛、蚂蚁一张彩色卡纸、铅笔、水彩笔、剪刀、回形针放大镜、菜叶子、玻璃瓶、玉米粒优良9.273艾翠芝感受植物体内的水蔬菜、水果等食物、菜板、纱布、榨汁机、水果刀、烧杯、弹簧秤优10.223艾翠芝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直尺优西遥小学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小学科学下册(三)年级14.2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3.23 3 侯国林土壤里含有腐殖质和水烧杯、土壤、水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玻璃片、烧杯、土壤优3.303侯国林做肥料袋袋子、土、水果皮、菜叶、水优4.93侯国林水土流失喷壶、水、平盘、有植被土壤和无植被土壤各一块优4.133侯国林种子里面有什么用水泡过的蚕豆、放大镜、镊子优西遥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小学科学上册(四)年级14.9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9.64张志家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学习使用弹簧秤铅笔、夹子、硬币、绳子弹簧秤、钩码(或其他重物)优9.244张志家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弹簧、钩码优10.184张志家理解弹力、物体的弹性硬币(三枚)、海绵、弹簧优10.194张志家旋转水桶使水不滴出来尺子、水桶、绳子优10.224张志家理解摩擦力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力理解阻力研究如何减小物体的阻力测力计、木板、毛巾、铅笔、橡皮泥、洗洁精(油)、饮料瓶、重物优10.254张志家理解摩擦力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力理解阻力研究如何减小物体的阻力测力计、木板、毛巾、铅笔、橡皮泥、洗洁精(油)、饮料瓶、重物优12.104张志家制作降落伞探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50厘米长的线四段、手帕、金属夹子优西遥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小学科学下册(四)年级14.2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3.114张志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尺子、弹簧秤、纸盒、细绳、铅笔、重物铅笔、夹子、硬币、绳子优4.14张志家学习使用弹簧秤弹簧秤、钩码(或其他重物)优4.104张志家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弹簧、钩码优4.144张志家理解弹力、物体的弹性硬币(三枚)、海绵、弹簧优西遥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西遥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小学科学下册(五)年级14.2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3. 35候国林测量斜面坡度与拉力大小关系弹簧秤、斜面板、钩码、小车优3.155候国林螺旋斜面螺丝钉、红酒瓶起子、优3.175候国林轮轴能省力轮轴、固定支架、线、钩码、弹簧秤优3.205候国林定滑轮特点固定支架、定滑轮、钩码、弹簧秤优3.245候国林动滑轮特点固定支架、动滑轮、钩码、弹簧秤优3.2915候国林链条传动底板、转轮、钉、链条优5.215候国林皮带传动底板、转轮、钉、皮带优5.255候国林齿轮传动底板、齿轮、钉、优5.285候国林比较不同形状的承受力相同大小的纸、多盒钩码优6.25候国林研究哪种形状最稳固纸棍、线(透明胶)优6.55候国林搭高塔纸棍、吸管、线、透明胶、剪刀、优西遥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小学科学上册(五)年级14.9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9.135张志家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并测量温度铅笔、白纸、温度计、尺子、橡皮泥优9.145张志家模拟太阳位置变化实验手电筒、呼啦圈、小标杆优9.205张志家太阳钟(水平日晷仪)卡纸、量角器、剪刀、胶水、指南针优9.225张志家模拟昼夜交替手电筒、地球仪、橡皮泥优西遥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小学科学上册(六)年级14.9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9.136候国林解释地球内部结构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优9.246候国林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优10.116候国林对比洗涤剂的去污效果不同的洗衣粉若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若干、玻璃棒、天平优10.186候国林解释环形山的形成沙盘(装细沙若干)、大小不同的石子若干、镊子、电筒、尺子优西遥小学科学演示实验记录小学科学下册(六)年级14.2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3.276候国林制作印迹模型化石黏土、树叶、骨头、贝壳、滚筒优4.36候国林仙人掌耐旱的原因3张纸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优4.176候国林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优。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日期:2024年9月1日实验室使用者:1班学生实验名称:探究水的沸点实验目的:1.了解水的沸点是什么。

2.探究影响水的沸点的因素。

实验材料:1.水2.烧杯3.温度计4.火源(酒精灯)5.试管架实验步骤:1.将烧杯装满水。

2.将温度计放入烧杯中,确保水的温度正常显示。

3.点燃酒精灯,将烧杯加热。

4.注意观察温度计上的水温变化。

5.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实验结果:在此次实验中,我们记录到了水的沸点温度。

我们发现,水在100摄氏度时开始沸腾。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影响水的沸点的因素,如海拔高度的不同、水的纯度、加热方式等都会影响水的沸点。

日期:2024年9月5日实验室使用者:2班学生实验名称:探索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1.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式。

2.观察材料对声音的传播的影响。

实验材料:1.两个空硬纸筒2.铃铛实验步骤:1.将一个纸筒对准同学的耳朵,让同学听到铃铛的声音。

2.让同学将另一个纸筒对准自己的耳朵,听到的声音。

实验结果:在此次实验中,我们发现当同学将纸筒对准耳朵时,能够更清楚地听到铃铛的声音。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并且空气中的颗粒越少,声音传播得越远。

我们也发现,使用纸筒可以使声音更加集中,听起来更清晰。

日期:2024年9月10日实验室使用者:3班学生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2.观察光合作用对植物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1.绿色植物(小白菜或者绿豆等)2.透明塑料袋3.水4.太阳光实验步骤:1.将植物放入透明塑料袋中。

2.将透明塑料袋封闭,确保不漏气。

3.将封闭好的透明塑料袋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4.等待数天后,观察植物的变化。

实验结果:在此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植物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养分。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学校的重要设施,它是孩子们开展创意实践活动的良好场所,对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发挥自己实际作用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妥善安排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使用。

下面是我校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第一,小学科学实验室应当每周开放一次,每次最多开放6个小时,至少停止使用4个小时,并应指定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

第二,小学科学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及耗材的使用,必须由教师或老师负责介绍,介绍结束后,才能允许学生使用。

第三,小学生在小学科学实验室开展活动时,严格遵守秩序,严禁大声喧哗,不得有任何危险行为。

第四,小学科学实验室内容品的使用,必须由指定的老师或管理人员操作,并在使用时尤其注意安全性。

第五,小学科学实验室必须保持实验室内物资和设备的清洁和完好。

实验室内不得放置任何危险物品和学习用品,否则将受到严格处分。

第六,小学科学实验室只准学校内学生进入,外来人员、记者和摄影师等只准在学校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可进入,必须由校方进行监督管理。

第七,小学科学实验室记录的物品消耗,特别是涉及实验仪器、设备等内容物正确记录,装箱,以便于随时查找来源及维修保养等记录,以避免损坏实验室设备等问题。

以上就是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希望大家能够遵守以上规定,共同维护学校的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们的科学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冀教版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冀教版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冀教版近年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科学实验室成为小学生们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

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教学内容,以下是我对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的一次记录和总结。

本次实验课的主题是“水蒸气的凝结”。

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将水转化为水蒸气,并观察水蒸气在实验室内的凝结现象。

实验前,我提前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包括饭盒、水瓶、冷凝器以及温度计等。

在实验开始前,我将实验目的和步骤向学生进行了简要的讲解。

首先,我向学生解释了水蒸气和水的不同,并让他们想一想水蒸气在哪些情况下会凝结成水。

然后,我介绍了本次实验的步骤:首先,将水倒入水瓶中,并加热至水开始沸腾;然后,将冷凝器与水瓶连接,冷凝器中的冷却管放入饭盒中;最后,观察冷凝器中的水滴。

实验开始后,我引导学生们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他们在我的指导下,将水倒入水瓶中,并用加热器加热。

我鼓励他们小心操作,注意安全。

当水开始沸腾时,我提醒他们观察瓶口和冷凝器中的变化。

温度计显示水开始沸腾时,红色的温度计水银柱迅速上升,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冷凝器中开始出现一些水滴。

在冷凝器中的水滴不断增多的同时,我向学生们解释了凝结的原理。

我告诉他们,当水蒸气接触到冷凝器中的冷却管时,由于温度的降低,水蒸气会失去能量并重新变为液体水。

这样,学生们通过实验亲眼见到了水蒸气的凝结过程。

实验结束后,我与学生们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实验,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水的凝结现象。

他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我鼓励他们多做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醒他们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实验让学生们亲身参与其中,通过观察、实验,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我相信,在科学实验教学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培养出科学探索的兴趣,并且学会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使用记录1. 实验室仪器名称:显微镜1.1 日期:2022年10月20日•仪器使用者:小明•使用时间:14:00-15:00•实验目的:观察蚕丝纤维的细节结构使用过程1.确保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连接电源。

2.将待观察的蚕丝纤维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小心地将载玻片放入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4.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开始观察蚕丝纤维的细节结构。

5.通过聚焦旋钮调节样本的清晰度,确保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6.观察完毕后,将载玻片取出,并将显微镜关闭。

1.2 日期:2022年10月22日•仪器使用者:小红•使用时间:10:00-11:00•实验目的: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使用过程1.确保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连接电源。

2.将待观察的酵母菌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小心地将载玻片放入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4.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开始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5.通过聚焦旋钮调节样本的清晰度,确保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6.观察完毕后,将载玻片取出,并将显微镜关闭。

2. 实验室仪器名称:热水浴2.1 日期:2022年10月25日•仪器使用者:小明•使用时间:14:00-15:00•实验目的:加热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使用过程1.将热水浴仪放置在稳固的工作台上,并插入电源,待水温升至设定温度。

2.将待加热的溶液倒入热水浴槽中,并确保液面高度不超过热水浴槽的容量限制。

3.调节热水浴仪的温度设定,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

4.将试管或烧杯等含有待反应物质的容器放入热水浴中。

5.注意观察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根据需要调节热水浴仪的温度。

6.反应结束后,先关闭热水浴仪的电源,待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后,再取出容器。

2.2 日期:2022年10月28日•仪器使用者:小红•使用时间:10:00-11:00•实验目的:加热溶解固体样品使用过程1.将热水浴仪放置在稳固的工作台上,并插入电源,待水温升至设定温度。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所用仪器
备注
六(3)
制作印迹模型化石
黏土、树叶、骨头、贝壳、滚筒
六(1)
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3张纸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
六(2)
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
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 ( 六 )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六(3)
制作印迹模型化石
黏土、树叶、骨头、贝壳、滚筒
六(1)
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3张纸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
六(2)
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
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 ( 六 )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
六(1)
辨别物质的酸碱性
紫包菜、热水、滴管、烧杯(紫甘蓝水若干)、不同的液体(白醋、碱水等)、不同的食物若干(面包片、馒头片、饼干等)
六(2)
解释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上册 ( 六 )年级
时间
班级
教师
实验类别或名称
所用仪器
备注
六(3)
解释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构造模型(学生自制模型)
六(3)
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
无锈的钉子3枚、同样大小的有盖的透明瓶子(汽水瓶、葡萄糖瓶……)3个、白开水、蜡烛、火柴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内容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内容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内容引言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记录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安全性,设计一份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是很有必要的。

实验室信息•实验室名称:填写实验室的具体名称,方便区分不同的实验室。

•实验室负责人:填写实验室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联系和沟通。

•实验室位置:填写实验室所在的具体位置,如教学楼几楼、几号房间等。

记录表格在实验室使用记录表中,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实验室使用日期•实验室使用日期:填写实验室的使用日期,包括年、月、日。

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填写实验项目的名称和编号,方便对不同实验项目进行分类和统计。

使用时间段•上午使用时间段:填写上午使用实验室的具体时间段,如8:00-10:00。

•下午使用时间段:填写下午使用实验室的具体时间段,如14:00-16:00。

使用班级•使用班级:填写使用实验室的班级,包括班级名称和班级人数。

实验器材借用情况•器材借用:列出所借用的实验器材名称和数量。

•归还情况:记录实验器材是否已经归还,以及归还的具体日期。

安全情况•安全事故: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受伤情况等。

•安全整改:记录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所采取的整改措施,以及整改的具体日期。

其他备注•其他备注:列出实验过程中的其他需要记录的内容,如实验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实验结果等。

实验室使用记录的填写与管理实验室使用记录表应该由实验室负责人进行填写和管理。

每次使用实验室前,使用班级需要提前向实验室负责人进行申请,并填写使用记录表。

实验室负责人在班级使用实验室期间,有责任对实验室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并记录相关信息。

另外,实验室负责人还可以根据实验室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优化实验室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例如,可以分析实验项目的使用频率,借用器材的使用情况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室资源的配置和更新。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背景介绍科学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自然、发现科学真理的平台。

在实验室中,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实验操作步骤将被学生逐渐掌握,并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室使用记录在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使用中,我们经常会开展一些有趣的实验活动。

下面将介绍几个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使用记录:实验一:水的沸点实验这个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加热水的变化,探究水的沸点。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个装有冷水的容器,让学生观察冷水的状态。

然后,将容器放在热板上加热,学生可以观察到水渐渐变热,最终达到沸点时水开始蒸发。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了解到了水的沸点是多少,还能够理解到沸点与海拔高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二:植物生长实验植物生长实验是小学科学实验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准备一些种子,给它们提供适当的水和阳光,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需求,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实验三:空气压力实验通过空气压力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空气的存在和压力的概念。

这个实验可以通过使用一个空气压力瓶和水的原理来展示。

首先,我们将一只空的塑料瓶放入水中,完全将空气排出。

然后,将瓶子封闭,取出并立即倒置。

学生可以观察到瓶子内部的一些物质(如蜡烛)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吸入”瓶子。

这是因为在封闭状态下,瓶子内的空气被水压力“挤出”,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区域,吸入了外界的物质。

结语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使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实验活动,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从而深化对科学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同时,实验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希望未来能够在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使用中,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实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有趣的实验体验。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下册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一个专门用来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本篇文章将记录小学科学实验室的使用情况。

一、实验室设备实验室里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包括显微镜、实验器材、试剂、测量工具等。

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性,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常见的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二、安全注意事项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时,我们必须要注意安全。

首先,我们要戴好实验室专用的实验眼镜,以防止实验过程中的化学物质溅入眼睛。

其次,我们要穿戴实验服,并戴上手套,以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

另外,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实验台面的整洁,避免实验器材摔落或者化学物质泼洒引发危险。

三、实验操作记录1.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酸和碱中和的反应,认识酸和碱的特性。

实验步骤: - 用滴管分别取少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放入两个试管中。

- 将盐酸滴入一个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 将氢氧化钠滴入另一个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 随后,将两个试管分别倾斜,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在试管口处放置酸碱指示剂。

- 观察到试管中的液体变色,变成中性。

实验结论:酸和碱中和可产生气泡,中性溶液的颜色为紫色。

2.实验名称: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光的折射现象,认识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步骤: - 在实验室台面上放一个玻璃块,然后用一束光线射到玻璃块上。

- 观察到光线在玻璃块中被折射并改变方向。

实验结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光线的传播方向会改变。

四、实验心得体会通过实验室的实践活动,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过程中,我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传授,更是亲手操作,亲眼观察实验现象的发生,这使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的规范操作,注重实验安全,注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内容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内容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内容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实验室资源,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需要使用记录表来记录实验室的使用情况。

下面是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的内容。

实验室基本信息记录表的第一部分是实验室的基本信息。

包括实验室的名称、所在学校、实验室管理员的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管理员及时了解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管理。

实验室资源清单接下来的部分是实验室资源清单。

这里需要列出实验室里的各类设备、器材和化学药品等。

每个资源需要包括名称、规格、数量和状态等信息。

管理员在使用实验室前,可以查看这个清单,了解实验室的资源是否齐全、完好,以及是否需要采购或维修等。

实验室使用记录实验室使用记录是记录实验室的使用情况的核心内容。

每次使用实验室前,需要填写实验室使用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日期、使用时间段、使用人员及所属班级、实验项目和实验目的等。

这些记录有助于管理员了解实验室的使用情况,统计实验室的使用率,并能够进行合理安排实验室使用时间。

实验室安全记录实验室是危险性较高的场所,为了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需要记录实验室的安全情况。

比如,是否发生事故、是否发现设备损坏或化学品泄漏等。

管理员需要及时记录这些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实验室的安全使用。

实验室维护记录实验室资源需要定期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

实验室维护记录部分需要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维护内容以及维护人员等信息。

这些记录有助于管理员了解设备的维护情况,及时修理和更换设备,使实验室的使用效果更好。

实验室使用反馈实验室使用反馈部分是对实验室使用情况的评价和建议。

使用者可以提出对实验室的建议和意见,如设备需补充、实验项目推荐等。

管理员可以根据这些反馈做出相应改变,提高实验室的服务质量。

总结通过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实验室资源,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进行资源的调配和采购,及时维修设备,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科学小实验教研活动记录(3篇)

科学小实验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科学实验室参与人员:科学教师团队、教研组长、部分任课教师活动主题:探索科学小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科学小实验的认识,增强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力。

2. 探讨科学小实验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

3. 交流科学小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活动内容:一、科学小实验概述活动伊始,教研组长介绍了科学小实验的定义、类型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他指出,科学小实验是学生认识世界、探索科学规律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科学小实验案例分享1. 教师A:分享了《磁铁的吸引力》实验。

该实验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性质。

2. 教师B:介绍了《水的浮力》实验。

通过实验,学生了解到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并学会了如何运用浮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C:展示了《光的折射》实验。

该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三、科学小实验设计与实施1. 实验设计:教师们围绕“如何设计科学小实验”展开讨论,分享了以下设计原则:- 实验目的明确,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 实验材料易得,操作简便;- 实验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实验过程安全,避免危险。

2. 实验实施:教师们分享了以下实施技巧:- 预设实验步骤,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激发学生思考;- 营造轻松、愉快的实验氛围。

四、科学小实验效果评价1. 学生兴趣:教师们认为,科学小实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科学素养: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五、总结与展望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科学小实验设计与实施方面的努力。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使用记录引言小学科学实验室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观察、实验、探索的机会。

而实验室仪器的正确使用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详细记录小学科学实验室常见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使用记录,以便记录仪器使用情况以及给其他学生提供正确的仪器使用指导。

仪器使用记录1. 显微镜(Microscope)显微镜是一种常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仪器,它能够放大被观察物体的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观世界。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用柔软的布轻轻擦拭显微镜镜头,确保其表面干净且无尘;2.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玻片上,并加入一滴适量的显微镜溶液;3.将玻片用夹子固定在显微镜的凹槽中;4.轻轻转动调焦轮,将样本移至底部,调节光源亮度至适宜;5.启动显微镜的观察模式,通过目镜和物镜观察样本,可根据需要切换不同物镜;6.观察完毕后,切换到最低倍物镜,将样本拨出,并关闭显微镜的电源。

2. 定滑槽(Pipette)定滑槽是用来移液的常见工具,它能够准确地量取和输送液体。

在使用定滑槽时,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先将待使用的定滑槽与待移液的容器平行放置,用手指轻轻按下滑动杆,将其降至最低位置;2.将定滑槽的开口浸入液体中,用手指轻轻松开滑动杆,使液体自然进入定滑槽内;3.逐渐提起滑动杆,直到达到需要的液体体积,可调整滑动杆的位置来控制液体的量;4.将定滑槽的开口对准目标容器,并用手指轻轻按下滑动杆,使液体缓慢流出;5.使用完毕后,用水清洗定滑槽,并放置在专用架上晾干。

3. 温度计(Thermometer)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它帮助学生了解物体的热量变化。

在使用温度计时,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先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水银泄漏等情况;2.将温度计举起并摇晃几下,使水银降至最低处;3.将温度计的温度表尺度保持在水平状态;4.慢慢将温度计的温度表尺度插入待测物体或液体中,确保尺度完全浸入;5.静待片刻,直至温度计读数稳定,可以读取温度;6.使用完毕后,将温度计慢慢取出,用纸巾轻轻擦拭干净,并放置在原位。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湘教版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湘教版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湘教版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名称实验日期实验教材实验项目
二、实验目的
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和学科教学的关联。

三、实验材料
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四、实验步骤
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包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实验数据
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数据,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

六、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科学原理和现象。

七、实验小结
总结本次实验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提出对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意见。

八、思考问题
提出一些与实验主题相关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九、延伸拓展
介绍一些与实验主题相关的延伸知识,向学生展示更广阔的科学世界。

十、参考资料
列出本次实验使用的教材、参考书籍、网站等相关资料。

注意:本次实验记录表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和形式根据教师和课程安排而定。

小学科学仪器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仪器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仪器室使用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日地点:小学科学仪器室记录人:李老师上午:上午9点,我来到小学科学仪器室,准备进行今天的实验课。

首先,我检查了实验仪器的摆放情况,确保每个实验桌上都有所需的仪器和材料。

然后,我清点了学生们需要使用的安全护具,如实验眼镜、实验手套等,并确保它们都处于良好状态。

上午9点30分,学生们陆续进入实验室,我迅速组织起来,开始进行今天的实验课。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个关于物体浮力的实验。

我向学生们解释了浮力的概念,并演示了用水和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漂浮的实验。

学生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

他们使用了仪器室中的称重器、容器和各种形状的物体,对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上午10点30分,我们完成了第一个实验,并开始进行第二个实验,这次是关于力的实验。

我向学生们介绍了力的概念,并请他们使用实验室中的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学生们轮流使用测力计对不同重物的重力进行了测量,并记录下测得的数据。

他们还使用了力的平衡杆和滑轮等仪器,验证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中午:上午11点,我们结束了实验课,学生们纷纷离开了实验室。

我留在实验室整理了一下仪器和材料,确保它们归位整齐,并进行了简单的清洁工作。

我还检查了实验室的消防设备和安全出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疏散和处理。

下午:下午1点30分,我们开始下午的实验课。

这节课主要是关于电的实验。

我向学生们介绍了电的基本概念,并展示了一些简单的电路实验。

学生们使用了电池、导线、灯泡等仪器,在实验室中搭建了不同的电路。

他们观察和记录了不同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和电流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下午3点,实验课结束,我带领学生们整理了实验仪器和材料,并对实验室进行了最后的清洁工作。

我还记录了学生们在实验课中的表现和问题,以供以后参考。

总结:通过今天的实验课,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了关于浮力、力和电的基本知识。

他们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提高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怎么写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怎么写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怎么写一、简介小学科学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

为了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维护实验设备,编写一份规范的使用记录表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一份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

二、记录表的基本信息在记录表的顶部,应包含以下基本信息: - 实验室使用记录表的标题 - 实验室名称和编号 - 日期,以及每天的时间段 - 执勤教师或实验室管理员姓名三、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记录每个实验室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设备和材料,在实验室使用记录表中,需要列出实验中使用到的设备和材料,并记录其数量和质量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设备名称和编号 - 设备数量 - 设备质量情况(正常、损坏、维修中等) - 材料名称和编号 - 材料数量 - 材料质量情况(正常、不足等)四、实验项目的记录实验室使用记录表还需要记录每次实验的具体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 实验项目名称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和步骤 - 学生参与情况(记录实验组成员的姓名)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五、实验室环境的记录除了实验项目的记录,实验室使用记录表还应包含实验室环境的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温度和湿度情况 - 实验室卫生状况(整洁、清扫情况) - 实验室设备的维护情况(是否需要维修、维修记录等)六、使用记录表的保存和管理为了方便使用记录表的保存和管理,建议采用以下措施: - 每个实验室都设立一个专门的记录表存放地点,保证记录的完整性。

- 每次使用实验室都需要填写完整的使用记录表,并由实验室管理员或教师进行审核。

- 将使用记录表按日期进行排序,存档备查。

结论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的撰写是维护实验室管理和资源使用的重要工作。

只有做好记录,才能更好地管理实验室设备和材料,并推动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上册(六)年级2012
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 :2009-06-04 16 发布人 :佚名
为贯彻三江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精神,充分发挥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在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中的作用,实验中心制定《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开放管理制度》规范实验中心的开放工作。

一、实验中心开放管理总则
实验中心全面开放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
客观要求。

实验中心开放不仅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而且对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中心应当
以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外开放,增加实验中心的开放时间和开放内容,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

二、实验中心开放管理规定
1、开放对象
实验中心的开发对象主要针对商学院、经济学院的在校学生,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针对三江学院其他院系进行开放使用。

2、开放时间
实验中心开放期间,实验中心需安排专人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按照申请人的要求,提前调试好相关硬件和软件工作,督促开放使用人做好安全和卫生工作。

5、实验中心开放清洁卫生管理办法
实验完毕后,开放实验使用人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台面、地面都要清洁归位,每个申请开放实验的班级需要由辅导员安排三人以上的卫生负责小组,报实验中心备案,具体负责督促相关学生做好实验后的垃圾清理、桌椅摆放整齐等工作,实验中心管理老师在开放记录表后签名确认后方可离开。

四、开放实验学生守则
1、开放实验实行登记制,学生实验需在所在实验室开放记录
本登记实验项目等信息。

2、进入实验中心做实验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中心的各项
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人员管理,损坏仪器设备的要严格按照
有关规定处理。

3、学生在实验项目完成后,应填写开放项目表,可以按照累
计的课时申请自主化学习学分。

4、不遵守实验中心相关制度的学生禁止进入实验中心进行实
验,不遵守实验中心相关制度的班级禁止申请进入实验中心进行开放性实验。

5、其他未尽事宜按照《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学生实验守则》
执行。

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
9.13

(3)
解释地球内部结

地球构造模型
(学生自制模型)
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六)年级2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