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第二课教案
2024年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二电子版
2024年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二电子版【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掌握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3.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政治制度第二课我国的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课我国的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教学重点】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
2.我国分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哪些制度保障吗?二、基本概念讲解1.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2.分析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三、案例分析1.分析我国政治制度在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案例。
2.分析我国经济制度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具体案例。
四、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我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五、深入探讨1.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
2.讨论我国分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六、课堂小结2.强调我国制度优势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我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在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政治必修二2.网络资源:相关新闻报道、视频资料等3.教学课件:PPT或教学白板【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高中政治 第1单元 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第2课 第2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
第二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说明宏观调控的地位、含义、任务。
2.解析与论证:说明实施宏观调控的原因。
3.预测与选择:履行政府职能、进行科学调控。
4.辨析与评价:我国能够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1.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
2.科学精神:我国能够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3.公共参与: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经济职能。
议题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新体制的基本框架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如,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
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成功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探究任务]1.(解析与论证·政治认同)透过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特征?提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通过十四届三中全会相关精神,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特征?提示: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②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③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完整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全册完整教案第一单元:政治思想的火种第一课: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教学目标:- 了解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政治思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 掌握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原理和特点。
- 分析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古代印度政治思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包括的发展、吠陀时期的宗教和哲学思想等内容。
2.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原理和特点- 包括种姓制度的分类、社会等级、职业分工和互动等内容。
3.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包括社会结构的稳定、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宗教的影响等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的特点和重要性。
2. 课堂讲授:讲解古代印度政治思想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其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3. 小组讨论:以种姓制度为主题,分组讨论种姓制度的原理、分类和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4. 总结归纳:向学生解释古代印度政治思想和种姓制度的关系,总结课堂内容。
5. 课堂练: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古代印度政治思想或种姓制度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
教学评价:- 课堂讨论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路清晰。
- 小组作业报告:学生能准确描述所选内容,并能分析其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 研究笔记:学生的听课笔记完整、准确,表达思路清晰。
第二单元: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形成第一课:近代欧洲政治思想的形成教学目标:- 了解近代欧洲政治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特点。
- 掌握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和思想体系。
- 分析近代欧洲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理论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近代欧洲政治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特点- 包括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社会变革等背景因素。
2. 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和思想体系- 包括休谟、洛克、卢梭等思想家的观点和思想体系。
3. 近代欧洲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理论的影响- 包括自由主义、平等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思想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 我国的社会保障 第2课时 教案
设计意图:通过“保险的起源与发展”视频,扩展学生关于保险的认知,提升学生对于社会保障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一)社会保障的形式【教师】展现材料:2021年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中国基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向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目标迈进。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14亿人、2.22亿人、2.7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
生育保险依法覆盖所有用工单位及职工,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让学生思考在我国这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保障网”中都存在哪些社会保障形式?【学生】全班分为四个小组,结合教材内容,合作完成下列表格……【教师】在四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学生展示完自己组所需完成内容后,教师对我国社会保障的形式进行归案和总结,呈现下表内容。
【教师】展现四则材料:材料1小王因工伤,暂时无法工作;材料2李某是退伍军人,正在辛苦找工作;材料3张爷爷子女在外地工作,无人照顾;材料4小陈家因发生水灾,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学生】自主探究:结合刚才所学表格的内容,尝试针对上述的不同情况,为他们拟定一种合适的保障方案并说明你选定该方案的理由。
设计意图:先运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形式的内容,然后再利用一个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加深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让他们学会学以致用。
(二)社会保障的作用【教师】再次展现我国《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并分析该材料:白皮书指出,中国基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14亿人、2.22亿人、2.7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
——在证明我国社会保障网的建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反映我国还有一部分居民没有参保的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假设你们是谋社保局的工作人员,为了你所在社区的居民都能够应保尽保,你和同事要入户做社保的宣传工作,动员居民参保,你们会怎么动员宣传呢?【教师】在学生发言代表展示完成之后,归纳总结出,我国社会保障的三个作用:作用1是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力,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减震器”);作用2是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平衡器”);作用3是通过风险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2.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教案
6、容易导致供求脱节及宏观经济比例重大失调。
问题:什么是市场经济?实行时间?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
教师总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问题主要交由企业和消费者分散决定。我们了解一下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
优缺点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
含义
时间
市场经济资源配置
市场调节的缺陷
1992年党的14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们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经过了以下历程
1992年,党的14大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2年党的16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07年党的17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科目
政治
课题
第二课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及手段;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知道市场体系的含义及分类;知道现代市场体系的特征;掌握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
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分析市场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能够针对市场调节的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过渡:出示粮票、布票、油票等图片,谈谈对于这些的认识。并讲讲爷爷奶奶时期的故事。
王爷爷:我那时刚刚参加工作不久,褂子只有两件,平时是脱了这件换那件。裤子只有两条,一条单裤,一条棉裤,单裤夏天穿外头,冬天当衬裤穿里头.
刘奶奶:那年头买猪肉要肉票;一听谁家的猪在嚎叫,全村人都涌过去想买猪肉。好在有肉票限制每家每户的分量,要不一年到头都吃不到猪肉。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精品教案
课题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3.7规定的“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要求。
【教材分析】第一目:走近我国的国家机关,通过生活镜头引导学生直观的了解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承前启后,引发思考;第二目: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实行民主集中制以及表现,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第三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说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个目之间的关系:通过生活场景,引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和最重要的特点,归纳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进而归纳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态度。
教学重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难点是民主集中制。
【学情分析】本框题知识贴近生活,学生一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且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参与的热情较高,所以由学生课前自学,搜集并简单分析整理资料,是学生能够做到的。
在自学和分析中学生产生的一些疑问,通过课上创设情景引发思维碰撞,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性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能力目标:通过材料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提高学生运用马克主义政治观点、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能够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引导学生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并初步树立学生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出自己努力的公民观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2册 第2课 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_国__际__收__支___平衡。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4)要求:
①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11 _经__济__手__段___。 ②目标: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12 __平__稳__运__行__。 ③类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13 __政__策__力__度__的不同,可以分为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辨析:只有中国市场经济能够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提示:任何制度和国家的宏观调控都会尽量尊重经济规律,但基于 我国政治、经济制度优势基础上的宏观调控会更加科学。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1.经济职能
角度
手段
目标
宏观 经济
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期经济社会 ____发__展__规__划__制__度____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教案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学习目标]1、识记村委会、居委会及其作用、正确理解基层民主管理中公民民主参与的形式[学习重点] 公民在基层民主管理组织中的参与形式和作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基层民主自治1、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历程2、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的,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
基层民主管理的形式,包括农村自治和城市自治。
1、农村村民委员会在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自我、自我的基层群众性组织。
村民自治的内容:①村民选举:根据《》的规定,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是村民自治的,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
②村民决策:村民通过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和管理。
③村民管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来约束行为。
④村民监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形式来监督村干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
2、城市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自我、自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自治内容:①民主选举: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产生。
②民主决策: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讨论决定。
③民主管理和监督:居民委员会实行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实行和,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
青年学生应自觉参与民主管理1、青年学生即将步入成年,需要参与民主管理的经历。
2、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提高政治参与的意识和本领。
二、精讲释义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三、合作交流200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要认识到村民委员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
同时,指出要坚决查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
2019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编一至四课全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二册《经济与社会》全册备课教案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秀教案1.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秀教案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秀教案1.1.3《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秀教案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2.3.1《坚持新发展理念》优秀教案2.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优秀教案第四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优秀教案2.4.2《我国的社会保障》优秀教案1.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中的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说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与形成原因,阐释了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以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并介绍了国有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二目“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我国关于坚持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政方针、多种所有制经济包含的经济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懂得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了解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作用、相互关系。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用实例说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懂得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感受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激发爱国热情。
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教版教学案:第二课 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
第二课第二框《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教学案学习目标:重点:识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难点:理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预习案】【课前预习】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1.决策的重要性:政府的重大决策牵涉,关系千家万户的。
因此,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至关重要。
通过民主选举,选举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神医、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
随着我国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逐步拓宽,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对决策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①间接参与: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保证。
②直接参与: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直接参与决策。
(必背重点)制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信息等社会听证制度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听证会决策机关拟定的方案可能存在不足或者有待完善听证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让公民了解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公示公民享有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二、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1. 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的重要环节。
2.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最大意义?(1)从决策者(政府)的角度看:①有助于,体现;②有利于,增强。
(2)从公民的角度看:①有利于,推动;②有利于,增强。
【预习自测】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网站开通不久,不少青少年学生通过网上专题论坛发表对国家科技规划的意见。
几名大学生提交的《关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的建议》被送到了国务院总理的办公桌上。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这是公民通过()参与民主决策。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2课第二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2课第二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的第2课第二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2课讲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两框展开: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两框的逻辑关系是:第一框阐述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框阐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离不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因此两框是互相衔接,互相联系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究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什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理解这些问题,就会明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何能够成就中国经济的奇迹。
本框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内容要求1.2评析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二、教材分析。
本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由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讲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从而让学生更深入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包括两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政府的经济职能”。
第一目阐述四层意思: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基本特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高中政治必修二 第2章第1节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学设计经济与社会
第2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1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通过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初步明白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市场配置资源的有点和弊端,应该怎样规范市场秩序。
本节课知识内容丰富,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对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把握其内在联系的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要以生活逻辑来贯穿呈现知识逻辑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身融入教学情境,切实感受市场配置资源在我们身边的力量。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 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
(3) 理解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性和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
(4) 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危害。
2.能力目标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违背市场规则、破坏市场秩序的一些经济行为,培养辨别能力和提出建议的能力和全面认识市场配置资源优缺点的辨析能力。
把握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具体条件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知社会经济现象,树立竞争意识;树立有效利用、节约资源的观念;自觉遵守、维护市场秩序与规则;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和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并体悟国家建设市场体系的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感悟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的重大变化,逐步增强经济制度自信、经济理论自信。
2.科学精神: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辩证看待市场配置资源的有点和弊端,会分析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是主要方面,弊端是次要方面。
3.法治意识: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参与主体要遵守法律,树立诚信观念。
4.公共参与:公民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参与市场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秩序;要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和道德品质。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2.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教案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课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课标要求】阐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教材分析】《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二课的第二框,是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框题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明确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及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从基础上继续学习《经济与社会》,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经济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
学生学习经济知识的兴趣浓厚,提升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十分必要,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的阅历,设计实践操作环节,增强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以便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必备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及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关键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政府作用发挥知识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核心价值: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努力学习。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促进共同富裕,坚持有效的政府治理,认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科学精神: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分必要。
法治意识:各种市场主体依法参与经济活动。
高中政治:1.2《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全章概述本课分析我国公民参与某某选举、某某决策、某某管理、某某监督的途径和方式,理解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作用,感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本章可分为4个框题一、某某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二、某某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三、某某管理:共创幸福生活四、某某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新课程学习2.1 某某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选举方式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某某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某某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二)进行新课一、某某选举面面观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
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某某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2023年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第2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教学课件
第一框
保障各类物权
第二框
尊重知识产权 P42
课标要求
了解物权与财产权的关系,熟悉物权类型,知道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理解保护物权的重要意义,懂得维护物权的途径
政治认同:坚持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素养目标 科学精神:区分所有权与他物权,准确辨别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法治意识:坚持物权理念,能够联系生活,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示 抵押与质押区别的关键点是是否转移占有。
举例:A公司向B公司借款100万元,欲将一辆汽车抵押或质押于B公司。
(1)若为抵押,则没有转移汽车的物权,若A公司欠债不还,B公司也没有对汽
和交换价值。
(3)意义:充分发挥不动产与动产的价值,做到
物尽其用
。
2.用益物权
收益
(1)含义: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________
的权利。
(2)分类
①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承包期内可继承可流转
重要性: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
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
法律保障:我国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法律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
长期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核心就是赋予农民长
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②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
重要性:也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
内涵: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
集体所有
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
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3)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单独转让。( × )
提示 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但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
新教材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精品教学课件
的一项重要的_财_产__权,关 房屋_所_有__权__相联
义 也是农民最可靠
系到农民切身利益
系
的_生__活_保__障__
①我国实行农村土地
人们从开发商那里
_承_包__经__营__制度,法律保
购买商品房,并且办
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 农村宅基地以及 理转移登记和取得
保 长期稳定。
承包地被征收征 不__动__产__权__属__证__书__之
3.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1)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 规定的除外。 (2)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登记。 (3)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提醒: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所有权变动,以交 付动产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买卖合同生效,且登记之后,才可 对抗善意第三人。
探究 1 (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房产所有权的取得的决定条 件是什么?为什么陶某付了款却失去了房产的所有权?
提示:房产所有权的取得不是取决于购买和房款的支付,而是 取决于依法进行房产登记。房产证写的是陶某某的名字,就意味着 陶某某取得所有权。
探究 2 (预测与选择·法治意识)陶某最终能否阻止其嫂子分割 房产的要求?
(4)共有关系:由多人对同__一__财__产__享有所有权。
1.财产保护制度的意义 (1)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是坚持社会 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只有对产权予 以严格的保护,才能稳定各类投资者的投资预期,规范并保障市场 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2)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平等保护各种所有 制经济产权,让全体社会成员享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代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 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形成良好预期,增强各类 经济主体创业创新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 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
高中政治必修2《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案(附导学案)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中的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说明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国经济不断创造奇迹的重要原因;同时介绍了基本经济制度是根基,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内在要求,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目“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名词点击等内容,介绍了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并对科学的宏观调控这一主要经济职能做了重点讲解,说明了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和手段;总结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的内容,了解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调控方式。
2.能够结合上节课所讲的市场缺陷和实例说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性,能够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的历史原因,讲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3.正确把握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并要结合当前形势,明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深刻领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的内容教学难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汉正街的转型图片资料:今日的汉正街图1:2018年的汉正街图2:2019年武汉地铁6号线汉正街站2011年初的一场大火以及长期“野蛮生长”造成的诸多隐患,让武汉市痛下决心,启动传统市场搬迁改造。
高中政治必修二 第2章第2节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经济与社会
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框题是对第1框内容在逻辑和生活上的延续。
前1框《市场资源配置》的学习,把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的优点及局限性,为学习本节内容起了铺垫作用。
这两框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整内容,它们和第1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起构成我们每个人参与经济生活最基本的背景和舞台,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具体体现。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2)理解: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②理解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③宏观调控的目标、意义及常用手段。
2.能力目标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无比优越性的信念。
二、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一年来我国经济上取得的成就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点,体会党和政府的作用,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自信。
2.科学精神:在合作探究中针对问题提出对策,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分析方法;在提建议时,既要从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方面,又要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方面来提建议,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
3.法治意识: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的相关表述,增强法治意识。
4.政治参与:关注当前的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参与调查及提建议,提高公共参与意识。
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宏观调控的目标、意义及常用的手段。
2.教学难点:区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学生结合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导入新课】2019年正值我国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1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行方式,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识记文化的来源(3)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二)能力目标: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理解和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从而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教学难点:区分文化对人影响的两个特点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进行引导总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尤其是通过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那么文化对人的影响具体又是怎样的呢?在接下来的第二课中,我们一起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牛顿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18岁进入剑桥大学学习,26岁就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29岁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创立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创建了经典力学,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但是,他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在前半生取得的,晚年在科学上却再无建树,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牛顿晚年由于深受宗教神学的影响,沉迷于宗教世界,这使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再不能象以前那样正确的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
牛顿的事例也正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之大。
那么,文化对人产生影响来自于哪里呢?1、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板书)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有不同的文化活动。
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使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打上特定文化的烙印。
比如:为什么藏族同胞一般都能歌善舞、精于骑术?因为他们生长于那样的文化环境,经常参与那样的文化活动。
因此,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过渡: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我们知道了,那么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2.文化对人有那些影响(板书)(1)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板书)-------浅层次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
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比如: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人们深受“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在交往的活动中首先要看双方社会地位的高低,先君臣、再父子。
所以在《红楼梦》中,当元妃回贾府省亲时,贾母要先向元春参拜,行君臣之礼,然后元春再向贾母行母子之礼。
而在我们现代社会里则没有这种情况。
另外如在受到别人称赞时。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反应就各不相同。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此外,文化对人的影响还表现在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上。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板书)-----深层次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比如:看到有两个异性在拥抱,我们中国人首先想到的他们是什么关系?要么是恋人,要么是夫妇。
而美国人就不这么想,他们会认为两人的关系可能性太多了。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有“男女授受不亲”的伦理观念,虽然已是现代社会,但这种传统观念仍然在影响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制约着我们的认识活动,进而指导着我们的实践活动。
文化影响与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文化→思维方式↑ ↓实践←认识活动课本P15情景问答:“互换礼物”属于交往方式,“名字的写法”,反映思维方式;中国人家族观念较强,强调对祖辈的敬重,所以姓在名前,而欧洲人则更注重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名在姓前。
过渡:上面我们讲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其中对交往活动和交往方式的影响属于浅层次的影响,对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属于深层次的影响。
文化影响的来源和表现我们知道了,那么文化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特点呢?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板书)如果你在路上碰到一个熟人,打招呼时你会怎么说?一般就是:吃饭没有?或者干啥去呀?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什么时候学会这样和人打招呼的?估计很少有人能回答出这两个问题的。
为什么不好回答?因为我们所受的文化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板书)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板书)所谓潜移默化,是指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等都体现了文化影响的这一特点。
过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墨化的特点。
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影响了,而文化对人的影响又具有两重性,即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人的发展则具有阻碍作用,会把人引向歧途。
人的大脑就好像一个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
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②人们应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板书)注意: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与文化影响潜移默化的特点并不矛盾。
因为潜移默化≠消极被动、无目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主地选择文化,比如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游览名山大川,或者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游览、阅读的过程中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事实上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以上我们学习了文化影响的第一个特点,除此之外,文化对人的影响还具有什么特点呢?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为什么诗人在外漂泊多年却依然乡音无改?因为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无论在外多少年,中国人都要过春节,西方人都要过圣诞节,阿拉伯人都要过开斋节等等,这些都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这正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第二个特点。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特点(板书)①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板书)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家都非常熟悉,最起码对其中这段话非常熟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时,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部著作曾深深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它是通过什么影响人的成长的?通过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影响人的成长的。
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板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注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但并不是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无法改变。
如: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一开始能够保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但是后来却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所腐蚀,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而腐化变质,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究其原因,都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被打开缺口而迷失方向,走向堕落的。
所以我们不仅要注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更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免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结合本节内容,思考p17问题通过阅读这段话,可以感受到,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一份令人心动的情感、一种远大的理想、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会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
丰富的人生经历、令人心动的情感、远大的理想、催人奋进的力量实际上都是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激烈深刻的。
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多方面表现和特点。
通过学习讨论,我们知道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影响人们的交往活动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我们应当提高识别先进与落后文化的能力,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板书设计:一、感受文化影响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环境,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②人们应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特点①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优秀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过程和对健全人格的塑造过程2.理解优秀文化对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和对人产生的感染力和感召力3.理解优秀文化在人全面发展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4.理解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客观地、联系地、历史地、辩证地剖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2 教育学生主动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先进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鼓舞作用,明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不断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个人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