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5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圣才出品】
第5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一、填空题1.中国古代与海外交往的几条主要通道被称为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案】海上丝绸之路【解析】海上丝绸之路从海上沟通着中国与外国的交往,史书中最早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
东汉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2.公元前138~前126年______通西域以后,我们的祖先就沿着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张骞【解析】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
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往西域寻找被匈奴驱逐的大月氏人,以便与之联合,共同抗击匈奴。
在途中被匈奴扣留达十年之久,逃脱后,经楼兰、龟兹,翻越葱岭,经大宛、康居,终于到达大月氏,却遭拒绝。
尽管这一次未能与大月氏取得联盟,但却打通了一条由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汉人与西域各国都互相了解到对方的存在和文化。
3.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被称为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案】遣唐使【解析】对于中日之间的交流,日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习佛法;在唐代,从公元630年~公元834年的两百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其中有16次到了中国。
4.唐朝时______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0年研]【答案】鉴真【解析】扬州大明寺僧人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排除一切险阻,六次冒死东渡,终于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东渡成功,并且在日本弘扬律宗,为中日文化交流写下光辉的一页,他自己也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
5.______翻译“四书”传到欧洲。
[北京大学2012年研]【答案】利玛窦【解析】利玛窦于公元1582年来华传教,并在1593年将“四书”译成拉丁文。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绪论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
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
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二、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汉唐—— 西域·佛教 汉唐之际中国吸纳的外来文化主要是南 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 南北朝时期,佛教僧人进一步把佛教思 想和儒道思想相融合,开始创 造具有中国色彩的佛教宗派。 唐代的艺术因吸收佛教文化 而更加瑰丽多彩。 石窟艺术是人们欣赏古代佛教艺术的最 好的殿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其他文化领域也产 生了深远影响。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 汇的有关情况,使学生明白中国文化是各民族 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 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中原文化与北方及南方文化交融的途径。 2、 少数民族在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 3、 中外文化两次大交汇的时间及内容,中 国文化对亚欧各国的影响。
第一节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三大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定居农耕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游牧文化的交融北方游牧民族指东北内蒙边陲的守卫者西北部的拓荒者主要民族有东北的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西北的回族土族撤拉族保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藏族等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 中外文化交汇
藏族的医学及其经典著作《四部医典》 布达拉宫 《藏文大藏经》 藏传佛教 回族民歌“花儿” 元代天文学家扎 马鲁,明代航海家郑和,进步思想家 李贽 四、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 比较明显的几个时期 一是汉代。汉匈文化交流频繁。 二是北朝。孝文帝 三是唐朝。唐太宗说:“自古皆贵 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人习惯于把人的精神融于自然 界之中,并把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进。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人把二者置 于对立状态。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控制 自然,向自然开战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有何现实意义(利与弊) “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其思想 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中国文化概论是中文系的必修课。
中国文化概论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
在中国文化领域里,它不仅要关注一切上层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要研究吸取底层民俗文化的诸多成果。
它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其基本内容是(l)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
(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3)中华民族与文化多样性和一体性特征。
(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
(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等等。
中国文化概论的前置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后置课程可以做文化专题研究和区域文化研究,如粤北文化研究等。
二、课程目标1、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一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是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三是有助于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末来。
2 、学习中国文化:一是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二是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三是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悠久、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把握中国文化的特征,从而认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我国的国情,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深入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
3、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是我们开创新文化的历史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知道—指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和文化现象的记忆和识别。
理解—指透过文化现象理解本质特征,达到形而上的认识。
掌握—指在“知道”、“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地分析问题,具有自己分析文化和思想作品的能力。
教学目标符号“√”为知道,“○”为理解,“△”为掌握,以下各章同。
绪论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文化”的涵义(△)二、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三、文化的特征(△)四、文化的功能(√)五、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六、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思政题: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三层次说。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的,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和联系该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经济、政治、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哲学等诸多领域,因为“文化”的内涵包罗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
因此本课程是对中国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等课程的概括与总结,尤其注重中国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三、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应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和科学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认识中国的国情,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新的先进文化。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1、文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与本课程相关的录音带或录像带,如“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录音、录像,经典作品录像等。
3、辅助教材:文、史、哲各类相关著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及教法建议1、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的内涵,△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2、教学法建议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所以必须强调要大量阅读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在教学时尽量采用讨论,分析与总结的方法,采取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的方法,将典型事例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将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结合起来。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1、由于课时有限而课程的内容较多(包括绪论近二十章),一定要掌握和突出重点。
2、注意与已学过的课程相联系,如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力求达到融会贯通。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与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宽和时间上的延展。
中国文化自诞生之日起,便决非自我禁锢的系统。
以迁徙、聚合、贸易、战争为中介,中华各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相激相荡,中国文化因此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第一节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中国文化以中原定居文化为中心,经历三千年相冲突又相融合的历史整合,形成今天的面貌。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1、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对峙。
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线为边际线。
400毫米等降水线的东南,是受太平洋及印度洋季风影响的湿润地区,适宜农业发展。
400毫米等降水线西北部,占压倒优势的是游牧经济。
清代王夫之曾经概括“中国”与“夷狄”,亦即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说:“中国”是有城廓可守,墟市可利,田土可耕,赋税可纳,婚姻仕进可荣的地区;“夷狄”则无城廓、耕地,不知礼仪,迁徙无定,以游牧为主,全民善骑战,极其勇猛剽悍。
汉时的匈奴,唐时的突厥,宋时的契丹、女真、党项,以及后起的蒙古,都是典型意义上的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生活流动,生产方式落后,性格强悍,“以弓马之利取天下”。
中原民族,当他们相对衰弱时,便退守农耕区边界线;相对强大时,则西出邀击,远征漠北。
汉武帝“发十万骑”远征匈奴,明成祖“五征漠北”,便是农耕民族向游牧人主动出击的实例。
为着确立一种退可守、进可攻的态势,中原农耕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历尽艰辛,耗费巨大财力、物力、人力,修筑起万里长城,创造出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
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明长城的线路走向,几乎与前述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这恰恰说明,长城是中华文化圈内农耕与游牧这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是农耕人护卫先进农耕文明,使其不致在游牧人无止境的袭击中归于毁灭的防线。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 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第三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第五章 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5)第七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7)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7)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8)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史学 (8)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第十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第十九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绪论一 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 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 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选题意义:5千个日升月落,5千个春夏秋冬见证了中国文化的萌芽于成长。
公元前221年,这个多民族国家实现了统一,在此之后的岁月中,众多民族主宰过这个国家,因此,多民族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发展。
中国文化的复杂性由此体现,研究中国文化从民族开始,立足于民族,最终通过民族这一载体呈现。
至今,由56个民族团结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了多民族文化展示的舞台。
1840年起,中国不得不面对与外国文化交汇的问题。
越来越频繁的交流使百姓的文化生活多样化,中国文化渐渐变得多面玲珑。
经过多年的沉淀,带着几千年的吸收,中国文化走进了21世纪。
有传统有新潮,多变的中国文化正以它强大的包容性发扬于世界。
欲探究中国文化,民族与世界不可忽视,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他们催生了伟大的中国文化。
丰富的中国文化因为民族,因为世界而精彩出众。
想要发展就得回眸,以史为鉴,追本溯源,从中国文化的本源,发展历程开始探究。
摘录鸦片战争后,具有先进性和野蛮性双重性格的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冲突。
面对中西文化激烈冲突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无力应对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回答不了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时代课题。
进行文化选择,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先后进行了三次文化选择,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引领中国新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指明了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
---《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中国文化选择》王明明从两个层面来讨论与指陈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之需要:一是外在的需要,可以说是为了世界与人类的动态平衡、和谐发展引起的需要;一是内在的需要,可以说是为了解决现代西方思想内在矛盾的多元性引起的需要。
关于前一需要,拟从亨廷顿的观点说起,而后一需要则从当代数种西方思想的根本形态说起。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化如要成功应对这两项挑战也需要自身的提升和创造,即实现自我的世界化与现代化.----《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之需要》成中英人类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由各民族的文化创造汇聚而成,从而具有共通的基本属性;基本属性寓于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之中。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在亚洲的传播与影响: (一)中国文化在亚洲的传播与影响: 1、朝鲜 2、日本:文字 、史学 、佛教 、历法、文学、 服饰、饮食、风俗、科技工艺等 3、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走向世界的中文化 (二)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影响 1、物质 2、艺术 3、哲学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汉唐——西域· 汉唐——西域·佛教 历法、医学、语言文学、音乐、美术、建 筑以及马球运动,伊斯兰教、袄教、景教、 摩尼教等等都被汉唐人所吸收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
明万历至今——西方科技 明万历至今——西方科技 本次文化大交汇始于耶稣会士来华 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 ,故步自封、禁海锁国 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 鸦片战争后 ,带有强制性质
参考书目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6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上海: 朱谦之.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5 民出版社,2005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 交汇
第一节 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二节 中外文化交汇
第一节 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战争、贸易、迁徙、通婚) 中原文化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设官治理、移民、汉化、夷化) 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经济生活 、衣着服饰 、日常起居 、 音乐舞蹈 、文学史学 等) 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比较明显的几个时期 (汉代 、北朝 、唐朝 )
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融合
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融合第一章:引言多元文化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各国的政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都在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而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又是怎样与之融合的呢?本文将通过对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融合的探讨,来分析两者在不同层面的交融,以及它们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概念解析民族文化,指的是某一民族传承下来的一整套文化传统,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服装等多个方面。
而多元文化,则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中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习惯。
这些文化不同的特色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体系。
如今,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这两种文化的特点和融合方式。
第三章: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方式1、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方式。
通过文化交流,各种不同的文化可以自由地流通、融合。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在彼此间进行深入地交流与学习,也会相互理解、包容对方的文化差异,体现了一种文化相互尊重的态度。
2、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融合的另一种方式。
在文化融合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并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自己的特色和独特性,而是在相互影响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这种新文化的形成,既吸收了旧文化的优点,又淘汰了其中的缺点和陈旧思想,实现了文化的自我更新与进步,更好地服务于当今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3、文化融合的实践文化融合是在各个领域中进行的。
在艺术、生活、习惯、思想等领域中,文化融合的实践也在不断进行。
比如在音乐、戏剧、文学等艺术领域中,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相互吸收,加强艺术的创新和更新。
在生活习惯方面,不同民族之间也相互融合,从种族歧视开始逐渐减少,从而推进了当今民主和多元化社会的发展。
第四章: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融合的意义1、促进文化创新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融合,可以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创造。
2012年中国文化概论复习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学习要点一、绪论1、“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义:具体化伟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
2、“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
造化,引申义教行迁善之义。
3、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简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4、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5、文化结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观念)文化层。
6、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目的: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2、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3、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意义: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2、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3、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方法: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2、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二、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1、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定义: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中国文化的母体中,亦有外来文化的因素,其先后受 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 伯文化、欧洲文化等。 中外文化交汇大的有两次。 一、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汉代晋唐时期,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在交汇: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即 16世纪末叶。
第一节 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中国境内文化有着丰富的多样性,从根本 上讲这是因为环境的多样化而形成的。
中国境内民族尽管多姿多彩,大致可以分 为三种类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 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其中以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为核心。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北方游牧民族指东北、内蒙边陲的守卫者,西 北部的拓荒者,主要民族有东北的蒙古族、满 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西北的回 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维吾尔族、哈萨 克族以及藏族等。 这些民族大都过着游牧、半游牧的生活,他们 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 阔草原或荒漠地带过着游牧生活,在文化方面, 他们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民族有自己 的文字,有的民族还使用几种文字,宗教和自 然神崇拜在少数民族中有着较深的影响。
如隋唐时期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即如
此。 二是影响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宋明时期,新儒学派 从佛学中汲取思想因素,与易、老、庄三玄相融,由 此产生了宋明理学。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在交汇
中外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明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中叶,这次文化大交 汇已延绵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之中。也就 是说,这次文化大交汇有始无终。 张岱年《文化与价值》:鸦片战争之后100多 年,是“中国历史上大转变的时代,也是大动 荡、大转折的时代”,“更是千古未有的大变 局”。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中国文化概论必背答题三第五章多名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一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壮大中起了什么作用?1、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2、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
3、少数民族的棉布、纺织技术,坐具——马扎子,交椅,箜篌,琵琶等乐器的传入,丰富了中原人的经济生活,也在衣着复试,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史学方面做出贡献,他们融入了中华文化,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吸收并改造外来的佛学,将它与中国儒学结合,产生了宋明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正宗,这也是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创造性转化。
二试析“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文化功能。
1、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
一个民族自己创造文化,并不断发展,成为传统文化,这是文化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创造了文化,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又必然接受别的民族的文化,通过优秀文化传统和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可以说使自身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又可对东其他民族的文化进程。
2、西学东渐使之明朝末年,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
这段时期以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为媒介,以香港为通商口岸,西方哲学、医学、数学、天文学、经济、政治、艺术等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学术思想、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的交流。
明朝万历年间,随着耶稣传教士的到来,对中国学术思想有所触动,此时的西方科学技术开始迅速发展,中国这时的科技发展已经非常缓慢,大大落后于同时期的欧洲。
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传入了大量的科学技术。
当时一些士大夫以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但是思想上没受到影响。
3、同时,明末清初产生的东学西渐,在东西文化史上从未中断,传递出独有的文化之光。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圣才出品】
第5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1.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表5-1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杰出贡献多民族文化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融合与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中外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东亚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吸收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中国对世界的影响2.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表5-2 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3.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杰出贡献表5-3 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考点二: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1.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表5-4 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2.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延绵四个世纪至今。
这次的大融会是中国人面对水平超过自己的欧洲(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东西文化的强烈反差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的震撼,其程度大大超过以往。
(1)明代万历年间耶稣会士来华,通过介绍西洋科学、哲学、艺术,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敬重,以此扩大耶稣会的影响。
(2)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包括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以及自然科学。
一些先进人士认识到这些西洋学术值得中国认真采纳。
(3)徐光启等科学家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加以“会通”,晚明的数学与天文学等面目为之一新。
(4)初入关的满洲贵族统治集团对西方科学技术不带偏见,主张吸收。
康熙帝更是引进西学的杰出人物。
(5)18世纪,封建生产方式趋于没落,统治集团固步自封,使“西学东渐”的进程在雍正以后戛然中止。
(6)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打破了清帝国紧闭的大门,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系统迅即发生解体,此后欧洲近代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具有强制的性质,其规模与速度都大大超过明清之际。
(7)中国人采纳西方文化的基本线索是:首先接受的是“火器历法”,随之是“制械练兵”,然后是“西政”(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国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中国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引发思考;帮助学生在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其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文化概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较之类似中国文化史有所不同,作为概论,主要是按内涵分类作专题论述,虽然有些专题也要讲述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变化发展的历程,讲述其发展顺序,但重点是阐明各个专题的特殊内容,它更具有专题性和特殊性,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它是相对独立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三、教材与教辅资料本课程教材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讲授要简明而有系统,既要对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枝节材料所淹没,要将历史的梳理与逻辑的分析相结合,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论思维能力。
数千年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带来因袭的重负。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熟悉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变革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态度与务实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
五、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1.教学应以辅助学员联系现实开展自学为主。
2.可运用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员的学习条件,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服务。
3.面授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思路与方法。
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可试用课题研究的方法,注意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安排好实践教学环节。
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考察和撰写中国文化分析报告。
鼓励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去对比分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
中国文化概要
中国文化概要绪论第二节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2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3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
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5 、社会心理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诸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
6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经由文化专家的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著作、艺术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并跨时空传播。
7 、根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可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前者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后者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注意:基层政法)8 、基层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保持着密切联系,是经济基础的集中体现,但它的产生和发展仍然要经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起作用;高层意识形态是更高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它与社会存在之间的中介是社会心理和基层意识形态。
第五章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 文化交汇的途径:
❖
迁徙、
❖
聚合、
❖
贸易、
❖
战争。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 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 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
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 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 道、北道三条路线。
海上丝绸之路
❖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
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
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泉州、广州,所以又称 南海丝绸之路。
❖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
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 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西南丝绸之路
❖ 早在汉王朝开辟西北丝路之先,已有一条更古
位于甘肃嘉峪关市的一段明长城, 又称“悬壁长城”
❖ (三)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的交互关 系:冲突、战争是一个侧面;另一个侧 面是文化互补,民族融合。
❖ 游牧民族的优势:其一,孔武善战,骑 射为其绝技;其二,因生活的流动性而 富于变化,勇于创新,善于传播。
❖ 中原人学习骑射技术,游牧人学习先进的
局”。 ❖中国文化面临的是水平超过自己的西方文化
❖ 第二次文化交汇的标志:明代万历年间 西方耶稣会士来华传教。
❖ 万历年间,罗明坚、利玛窦(意大利人)、 庞迪我等天主教士由海路至中土,崇祯十
一年天主教士发展到3.8万人。清时,德国
人汤若望、比利时人南怀仁等至中土,在清 政府中任要职,传播西洋文化并传教。
❖ 汉族:丝、麻、毛 ❖ 新疆:棉花 ❖ 黎族:纺织术 (又名的松江人士黄道婆将其带
论述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的意义
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的意义一、文化交汇的背景及意义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融合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
而在这种交流和融合中,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汇显得格外重要。
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各个民族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文化的融合和交汇有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互相借鉴,进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这对于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个民族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和了解,进而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3.丰富文化内涵,推动文明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汇有助于文明的发展,能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民族文化融合的现状及问题然而,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价值的丧失等,都是当前民族文化融合面临的难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对文化交汇的进程产生了影响。
1.西方文化的冲击由于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较大,而且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在文化交汇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传统文化价值观被西方文化冲击而丧失。
2.传统文化价值的丧失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传统文化价值的丧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潮流和时尚,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处理民族文化融合的措施及建议针对以上的问题,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和建议,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汇:1.加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该加强文化自信,让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热爱。
在学校和社会上开展一些文化传承活动,让年轻一代能够用心去了解和传承文化。
2.倡导多元文化,促进文化融合倡导多元文化,包容性、民主性、平等性、参与性。
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更多地借鉴外来文化的成果,促进文化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在亚洲的 传播与影响: 受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 是朝鲜和日本。 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在历史上都比较早地与中国建立了 友好往来关系。中国文化都不同程 度的传播到这些国家和地区
(二)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影 响 1、器用技术在西方的传播: 丝绸 与瓷器 炼丹术 四大发明 2、各门艺术在欧洲的传播: 山水画 园林艺术 古典文学 3、哲学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孔子 孟子 老子
复习题: 复习题 *1 谈谈少数民族在文化 方面的贡献。 *2 简述中外两次大交汇 中的主要内容(时间 事件) 3 简述中国文化在亚洲 和欧洲的传播与影响 书面作业: 书面作业 通过比较,谈谈中西文化在某 一方面的差异,并说明其现实意义。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进行交 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第一种途径是 战争。 长城 第二种途径是贸易。 “茶马互市” “丝绸之路” 第三种途径是迁移。 鲜卑 契 丹 党项 除了上述三种方式外,通婚也是 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文化交融的一种 形式。昭君出塞 文成公主与松 赞干布通婚
二、中原文化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 文化的交融 南方山地游耕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 和南部,包括西南的彝族、白族、傣族、 景颇族、苗族等,南部有壮族、瑶族、 土家族等等。 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具有不同于中原农耕 文化的诸多特征:一是在耕作方式上刀 耕火种。二是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 三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 熟的状态。 这两种文化交融的方式主要是 移民和教化。
其弊端是: 其一,不利于甚至严重地制约了个体主 观能动性的创造和发挥,个人的个性受 到压抑,甚至摧残。 其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德理想 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十分虚伪。因为在中 国,无论父子、兄弟、夫妻,还是官吏、 百姓,根本没有平等可言。 其三,在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 法律制度根本无法贯彻执行,只能 依靠人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现代社会里反腐败何其之难,就是 有这些广泛的民间思想作基础。
藏族的医学及其经典著作《四部医典》 布达拉宫 《藏文大藏经》 藏传佛教 回族民歌“花儿” 元代天文学家扎 马鲁,明代航海家郑和,进步思想家 李贽 四、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 比较明显的几个时期 一是汉代。汉匈文化交流频繁。 二是北朝。孝文帝 三是唐朝。唐太宗说:“自古皆贵 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第二节
中外文化交汇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德国人做“精”(精密制造业在世界占首位), 美国人做“大”(世界五百强,美国占了近一 半)。法国人做“时尚”(如香水、时装、旅 游、展览等)。这些都与西方人的“征服自 然”、“个体为本”、“力取天下”等文化观 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东方国家,如中国做“廉”(中国产品在世 界上是以廉价闻名遐迩的)。日本人做“省” (日本产品追求低成本),则与东方人“顺天 应物”、“粗放为本”、“执两用中”等文化 观念有紧密的 联系.。
第五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 中外文化交汇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 汇的有关情况,使学生明白中国文化是各民族 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文化曾对亚欧各国文化 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 中原文化与北方及南方文化交融的途径。 2、 少数民族在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 3、 中外文化两次大交汇的时间及内容,中 国文化对亚欧各国的影响。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 “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对自 然的征服与改造,即征服自然。 (2)在对待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强 调“家族本位”,突出国家和家族的整 体利益。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 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人格与尊严。 (3)在对待民族关系问题上,中国文 化奉行的是“亲仁善邻”和“协和万 邦”,而西方则奉行“征服天下”。
中西方文化中“家族本位” 中西方文化中“家族本位”与“个人本 的得失及现实意义。 位”的得失及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本位”观念的核 心是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 强调个体在群众中的义务和责任。这种 观念要求父严、母慈、子孝、兄友、弟 恭。通过尊祖敬宗,天伦和谐达到整个 社会的安定和有序。如果把这种思想推 而广之,从家族到民族、从国家到世界, 乃至广阔的宇宙空间,如果都能强调团 结和协作,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 对人类的并生共存、和平与发展都是极 有现实意义的。
三、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 明万历至今——西方科技 第二次文化大交汇与第一次文化大交 汇有所不同:第一次文化交汇时,两汉 是对落后于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 的吸收,魏晋唐宋时期是对与本土文 化水平不相上下的南亚次大陆文化的 借鉴。第二次文化交汇,是中国人吸 收文化水平超过自己的欧洲文化(后 来包括美国和日本)。 本次文化大交汇始于耶稣会士来华
二、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 汉唐—— 西域·佛教 汉唐之际中国吸纳的外来文化主要是南 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 南北朝时期,佛教僧人进一步把佛教思 想和儒道思想相融合,开始创 造具有中国色彩的佛教宗派。 唐代的艺术因吸收佛教文化 而更加瑰丽多彩。 石窟艺术是人们欣赏古代佛教艺术的最 好的殿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其他文化领域也产 生了深远影响。
1、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人习惯于把人的精神融于自然 界之中,并把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进。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人把二者置 于对立状态。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控制 自然,向自然开战 “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有何现实意义(利与弊) “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其思想 价值和现实意义。
“征服自然”也有其双重的意义。 其积极意义是:这一观念引导西方 人去征服自然,去利用与开发自然, 由此带来了工业革命和科技时代的 到来和物质文明的繁荣。 征服自然这一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精 神,在现代东西方社会发展中,仍 是创造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精神动 力。
其弊病表现在:过分强调人对自然 的征服,或者滥用科学技术,也会 给人类和社会带来重大的乃至灾难 性的影响。 如对自然资源过度的开采和索取而 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如原 子弹的研制与扩散、核武器竞赛等 等,就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安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节 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大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中原定居农耕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 化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 游牧文化的交融 北方游牧民族指东北、内蒙边陲的守 卫者,西北部的拓荒者,主要民族有 东北的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 族、鄂伦春族等,西北的回族,土族, 撤拉族、保安族、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以及藏族等。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力求 在中国文化之本不变的前提下,学习 西方先进的近代科技工艺。西方科学 技术大量被中国人引进。 1919年前后(自1915年9月至1921年7 月历时六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以“民主”“科学”为旗帜,进行了 思想观念的革命。 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仍处于中外文 化第二次大交汇的时期,这种中西文 化交融是一个双向过程。
2、家族本位与个体为本 家族本位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 中根深蒂固,家是中国人心中 温馨的港湾,具有超常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中国人格外注重家族,其语言表现 是亲属称谓系统的繁杂精细。 西方文化中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 心,注重人格尊严。文艺复兴运动 “启蒙运动” “天赋人权” 个人本位 思想渗透到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对中国而言,西方的家庭观念淡漠, 家庭结构也松散的多。而个体意识极强。
西方的个体本位思想,强调以个人为主, 强调自由、平等,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 和创造意识,这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 挥和个体创造价值的实现是有积极意义 的。但是它明显地淡化了父子亲情和集 体精神,不利于形成民族的凝聚力,也 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 现代社会应当吸收二者的精 华,一方面,人的价值应当 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 亲情家族观念和社会伦理道 德也应加强。
其积极意义是:它在客观上告诉人们,不 能违背自然规律或超越自然规律,毫无 节制地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而要在 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 让人与自然界和其它生物和谐共存。 它的不足是:突出表现了重人文、轻自然, 对自然界缺乏积极的探索与改造,这也 正是中国科学技术自古以来就处于落后 状态的根本原因。 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被视为21世纪的生 存救星,认为它是解决现代社会无度开 发自然、改造自然而导致的生态失衡、 环境污染的最佳选择。
元代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和西南少数民 族的音乐和歌舞 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1、在经济生活方面: 羊肉串、烧饼 葡萄酒、烧酒 2、在衣着服饰方面: 棉花种植和 织布技术 胡服骑射 旗袍马褂 3、在日常起居方面: “马扎子”
4、在音乐、舞蹈方面: 石磬 铜鼓 羌族人的笛子 维吾尔族的手鼓,壮族 和苗族的笙 箜篌、琵琶、铜钹、唢 呐、胡琴、马头琴 宗教祭祀舞蹈、民 族风俗舞蹈,古典娱乐舞蹈 5、文学方面: 《格萨尔王传》(藏) 《江格尔》(蒙 )《福乐智慧》 《阿 凡提的故事》 (维吾尔) 6、史学方面: 蒙古族人用蒙文 创作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 《蒙古黄金史》 西藏史学家宣奴贝所 著的《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