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合集下载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孙权劝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二、通假字:1.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

三、一词多义:1.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当涂掌事(动词:正)2.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四、古今异义:1.博士:古,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的最高一级。

2.但:古,只。

今,转折连词。

3.耳:古,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今,耳朵。

4.孤:古,王侯的自称。

今,独自,孤独。

5.岂:古,难道。

今,常用作反问,哪里,怎么。

6.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7.事:古,指历史。

今,事情。

8.虽:古,即使。

今,虽然。

9.如此:古,这样。

今,这样。

五、词类活用:1.卿今当涂掌事(名词作动词,执政)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作名词,研究儒家经典)3.卿今者才略(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和谋略)4.见往事耳(形容词作动词,了解)5.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宾语前置,应为“以军中多务辞”)六、特殊句式:1.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2.省略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七、成语:1.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八、重点语句翻译: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居涑(sù)水乡,世称涑水先生。

晚年自号迂叟。

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

宝元年间中进士。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

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内容丰富,叙事简练,是富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zuǎn)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书名是当时皇帝宋神宗定的,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说,这是帮助宋王朝治理国家的整个历史借鉴。

(资,帮助。

治,治理。

通,贯通。

鉴,借鉴。

)该书以政治、军事为主,涉及经济、文化等,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二百二十二种。

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zhu àn)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二、课文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谓:告诉,对……说。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

掌:主管,掌握。

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以:用。

译: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3.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欲:想要。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为:做,当,成为。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语气词,通“耶”,表反问语气。

译: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罢了。

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言多务,孰若孤?孰:谁。

若:比得上。

译: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6.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孙权(182年-252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吴建立者孙家第一代政权代表人物,三国时期孙氏的创立者,被后人奉为孙吴之祖。

孙权从小酷爱读书,勤奋好学,后继承父亲孙坚的事业,打下了群雄争霸的江东地盘,创建了吴国。

孙权九岁时丧父,孤身立志,刻苦钻研,学识渊博,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

孙权擅长用兵,善于谋略,有军事才智,曾多次出谋划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确立了自身在当时乱世的地位。

孙权非常重视教育,他提倡教育为国家发展奠定基础,提高民众的素质和技能。

在孙权的统治下,吴国建立了完善的教育制度,兴办学校、修建图书馆,鼓励百姓读书学习。

孙权注重培养人才,聘请名师为官员和子弟授课,倡导孝弟忠信、礼贤下士,提倡儒家思想,弘扬仁义道德,塑造了吴国的良好风气。

在学术方面,孙权还亲自编纂《孙子兵法》、《孙子教子书》等经典著作,总结自己的治国理政经验,传授给后人,并留下了许多治国之法。

孙权提倡治国以仁为本,信守诺言,讲究礼义廉耻,要求各级官员清廉勤政,关爱百姓,努力为民众谋福利。

孙权的这些治国思想和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军事方面,孙权提倡“养民、养兵、修城、备粮”,注重军事训练和备战准备。

他组建了一支精锐的海陆军队,培养了许多武将和军事专家。

在孙权的统帅下,吴国多次抵御北方强敌曹魏的进攻,取得了重大的战略胜利,保卫了本国的疆土,震慑了外敌。

孙权的军事策略和战术手段,为后来的军事家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孙权劝学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重视教育,建立教育制度,培养人才;其次是注重治国理政,倡导仁义礼义,清廉勤政,为民众谋福利;再次是强调军事训练和备战准备,建立强大的海陆军队,抵御外敌的进攻。

这些知识点体现了孙权的治国理念和领导智慧,对后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2000字】第二篇示例:孙权,字仲谋,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和第一任皇帝。

孙权劝学记知识点总结

孙权劝学记知识点总结

孙权劝学记知识点总结
通过阅读孙权劝学记,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修身齐家
在文章中,孙权首先强调修身齐家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即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其次要齐家,即要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维系家庭和睦。

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

二、勤学苦练
孙权在劝学记中多次强调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需要勤奋刻苦,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才能。

他还指出,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方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勤学苦练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石,也是立身之本。

三、志存高远
孙权强调了志存高远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树立崇高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只有志存高远,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个人的价值。

四、虚怀若谷
孙权在劝学记中还提到了虚怀若谷的观念。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谦逊谨慎,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不骄不躁,不自负自满,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所成就。

虚怀若谷的态度既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也能使个人不断进步。

通过对孙权劝学记的阅读,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孙权对学习和人生的看法,还能够汲取其中的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劝学记所体现的思想观念不仅对当代的学生们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也对每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三、《孙权劝学》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2.作者: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文学影响: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

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

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4.字词句:A.词义:⑴.古今异义:①.但,古义为只,eg: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

②.治,古义为研究,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③.博士,古义为官职,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

⑵.一词多义:①.以:a.用,eg:以军中多务;b.与“为”译为“认为”,eg: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a.掌管,eg:当除掌事;b.应当,eg:但当涉猎。

③.见:a.知道,eg: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

);b.认清,识别,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

④.若:a.动词,比得上,eg:孰若孤;b.介词,好象,eg:仿佛若有光。

⑤.之: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助词,的,eg:于厅事之东北角。

⑶.重点词语翻译:⑶.成语①.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

(“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

D.备注: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复习要点整理

《孙权劝学》复习要点整理

《孙权劝学》复习要点整理一、填空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解题:劝学,劝说,鼓励学习。

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主要内容: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4.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5.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耐心教育)、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鲁肃(敬才爱才)6.文章注重以对话刻画人物。

二、重点复习(一)词汇积累①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可译为“吗”)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涂通“途”,道路)②一词多义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2.但当涉猎(应当)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花之君子者也(助词,的)乃: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于是,就)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以:1.蒙辞以军中多务(用)2.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③古今异义但当涉猎(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二)句式积累1.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状语后置。

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2.反问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言多务,孰若孤?(三)语气词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反问语气,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限止语气,罢了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感叹语气,啊(四)解释成语1.吴下阿蒙:指没有学问的人。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欢迎大家分享。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篇1一、文学常识积累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此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字词句积累(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孤岂欲卿(qīng)但当shè(涉)猎即更刮目相待(gēng)肃遂拜蒙母(suì)(二)、重点字词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当权、当道)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4、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历史)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7、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8、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9、即更刮目相待(重新)(擦擦眼)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三)、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译为:语气词(四)、古今异义词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2、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五)、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博士吗?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5、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已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读书人分别了数日后,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情太晚了啊!(六)、文言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等于“蒙以军中多务辞”。

《孙 权劝学》文言文复习

《孙 权劝学》文言文复习

《孙权劝学》文言文复习《<孙权劝学>文言文复习》《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

这篇文言文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启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对这篇文言文进行全面的复习。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章开篇,孙权就向吕蒙提出了“不可不学”的要求。

孙权作为一国之主,能够关心下属的学习和成长,这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而吕蒙最初以“军中多务”为借口推辞学习,这也是很多人在面对学习时常见的心态,总是以各种理由为自己的懒惰和逃避找借口。

孙权的回答则十分精彩。

他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意思是,我难道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孙权明确指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追求高深的学问,而是要通过广泛阅读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同时,他还以自身为例,“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吕蒙,让吕蒙认识到读书学习是有益处的。

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乃始就学”。

这告诉我们,只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接着,文章写到鲁肃与吕蒙的交流。

鲁肃经过寻阳时,与吕蒙论议,对吕蒙的进步感到“大惊”,并称赞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的惊讶和称赞从侧面反映了吕蒙通过学习取得的巨大进步。

而吕蒙则自信地回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吕蒙的自信,也强调了学习能够使人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的变化。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当涂掌事”中“当涂”,意为当道,当权。

《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

《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

《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孙权劝学》中吕蒙的谦虚好学,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下面是其文言文知识点,欢迎阅读: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

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当:但当涉猎。

(应当)当涂掌事。

(掌管)见:见往事耳。

(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古今异义(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古义:粗略的阅读今义:捕捉猎物(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介词结构后置)反问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实词虚词整理

孙权劝学实词虚词整理

孙权劝学实词虚词整理孙权是东吴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文化人。

他非常重视教育,提倡劝学,鼓励人们不断学习进取。

在他的治理下,东吴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为了更好地理解孙权劝学的思想,我们有必要对其中的实词和虚词进行整理和分析。

一、实词实词是指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在孙权的劝学思想中,实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直接表达了孙权对学习的要求和期望。

1. 学习:这是孙权劝学思想的核心概念。

他认为学习是人生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才能和修养。

2. 知识:孙权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在治理国家和处理事务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3. 哲学:孙权提倡学习哲学思想,他认为哲学能够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智慧,使人更加理性和明智。

4. 修养:孙权注重修养的培养,他认为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5. 实践:孙权强调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二、虚词虚词是指在句子中起连接、修饰、补充等作用的词语,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等。

在孙权的劝学思想中,虚词的运用使得他的观点更加明确和有力。

1. 以:孙权常用“以”字开头,表示目的、手段或条件。

例如,“以学习为基础,以知识为武器,以修养为根本”。

2. 为:表示目的、结果或原因。

例如,“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才能和修养,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3. 与:表示并列或对比关系。

例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 而:表示转折或对比关系。

例如,“学习虽然艰辛,而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5.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指代。

例如,“学习是每个人的责任,是每个人追求进步的必由之路”。

通过对孙权劝学思想中的实词和虚词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学习的重视和鼓励。

实词直接表达了他对学习的要求和期望,而虚词的运用使得他的观点更加明确和有力。

孙权劝学特殊字词归纳总结

孙权劝学特殊字词归纳总结

孙权劝学特殊字词归纳总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孙权是东吴国的一位重要君主。

他在位期间,致力于治理国家,推崇教育,注重培养人才。

作为一位具有才华和智慧的君主,孙权在其所著的《孙子兵法》中提到了劝学的重要性,并通过特殊字词来归纳总结。

本文将对孙权劝学中的特殊字词进行归纳总结。

一、识字明理孙权强调识字明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够理解事物的本质,把握规律。

这是实现个人成长与国家繁荣的基础。

因此,孙权特别提到了“识字”和“明理”这两个重要的字词。

1. 识字:孙权认为,识字是通向智慧之路的起点,是扩展视野、开拓思路的关键。

只有掌握了文字,我们才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2. 明理:明理意味着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不仅仅是对事物表象的认识,更是对其深层次原因的揣摩和推理。

孙权强调,只有具备了明理的能力,我们才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和判断,为个人和国家带来真正的利益。

二、勤学苦练除了识字明理,孙权也强调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我们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孙权的劝学中,特别提到了“勤学”和“苦练”这两个特殊的字词。

1. 勤学:勤学意味着持之以恒地学习。

孙权认为,只有通过不停地学习,我们才能够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提升自身能力。

勤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2. 苦练:苦练意味着通过刻苦的努力来提高自身的技能。

孙权认为,对于任何一项技能,只有通过苦练,才能够使其更加纯熟和完善。

苦练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和时间,但它也是成就自己的必经之路。

三、以德为先孙权在劝学中还特别强调了以德为先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我们才能够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在这一部分,孙权提到了“以德为本”和“为人立德”这两个特殊字词。

1. 以德为本:以德为本意味着把道德品质和行为作为人生的基础。

孙权认为,只有以德为本,才能够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总结(文档版)

《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总结(文档版)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文学常识:《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朝代)的司马光(人名)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二、词语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务:事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4.但当涉猎(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

(见:了解)(往事:历史)6.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过:经过)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才略:才干和谋略)8.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刮:擦拭)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知晓事情)三、句子翻译:1.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是有很大的好处。

5.及鲁肃过寻阳,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地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

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兄长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四、主旨: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学习对于人的成长很重要。

五、人物形象:吕蒙:能够听人劝说,积极上进,直率、自信,肯下苦功孙权:爱护关心下属,循循善诱,有远见,严格要求鲁肃:慧眼识才六、写作特点对比:吕蒙读书前后的对比侧面描写:鲁肃的惊叹侧面衬托吕蒙读书的功效之大记事简练,人物语言简练传神,详略得当。

《孙权劝学》重点积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孙权劝学》重点积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孙权劝学》重点积累
一、一词多义
例句
解释
但当涉猎
当涂掌事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古今异义
例句
解释
蒙辞以军中多务
古义:
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
今义:
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
今义:
但当涉猎
古义:
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三、相关成语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也作“刮目相看”。
《孙权劝学》重点积累
一、一词多义
例句
解释
但当涉猎
当涂掌事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古今异义
例句
解释
蒙辞以军中多务
古义:
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
今义:
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
今义:
但当涉猎
古义:
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三、相关成语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也作“刮目相看”。

孙权劝学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孙权劝学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孙权劝学实词虚词归纳整理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孙权劝学》这篇文章,咱们先来瞅瞅这篇文章的背景。

这可不是随便写写的,它可是古人给咱们的智慧启迪。

你想啊,孙权这个人可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懂得什么叫做“知人善任”,而且他的劝学之辞,简直就是一剂强心针。

想当年,他面对那些不太爱学习的人,简直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哎,有些人就是不爱学习,老想着“能混就行”,这可让人无奈。

不过,孙权就不这样,他知道,读书可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咱们先说说“实词”,这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通俗点说,就是咱们说话时最基础的词。

孙权的文章里,有很多让人记忆犹新的实词,比如“学”、“识”、“道”,这些词不就是告诉咱们要学习、要知道、要懂得生活的道理吗?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拿个文凭,更是为了在社会上立足。

在生活中,有多少人一毕业就把书本丢到九霄云外,结果在职场上碰得头破血流,哎,真是让人心疼呀。

孙权提醒咱们,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就像种树一样,得耐心等待,才能见到成果。

再说说“虚词”,这可是在咱们的交流中起到润滑剂作用的词,像“的”、“了”、“着”这些小词儿,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能让整个句子变得更流畅。

孙权的劝学之辞里,也时不时夹杂着这些虚词,构建了一个更为生动的场景。

你想想,孙权通过这些词,把学习的重要性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听了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他不光是在说教,更像是在和朋友聊天,轻松又自然。

这样的语言风格,谁能不爱呢?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这些“虚词”来帮助我们表达。

比如,“我觉得学习真的很重要的”,这个“的”字就让你听起来更有说服力,对吧?虚词的运用,让我们的语言不再生硬,反而更有亲和力。

孙权的劝学,不就是在提醒我们,要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让知识变得活泼生动嘛。

学习就像是给我们的人生加了一个调味料,没了它,生活就成了白开水,淡而无味。

孙权说得也特别有道理,学习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课文孙权劝学的笔记

课文孙权劝学的笔记

课文孙权劝学的笔记
《孙权劝学》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所写的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张权劝诫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

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笔记:
1.学习的重要性:孙权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认识,深刻认识到学习对于一个人
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读书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是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

2.善于引导:孙权采用劝导的方式,使吕蒙从推脱到接受学习,这一过程十
分自然,符合人性的弱点。

孙权的引导方式也提醒我们在教育他人时,应该注重引导而非强制。

3.勤奋学习:孙权自己也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典范。

他经常读书,自认为获益
颇多。

这表明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勤奋努力。

4.历史知识: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
背景,包括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5.文学手法:这篇课文采用了生动的文学手法,如对话、心理描写等,使故
事情节更加紧凑有力,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孙权和吕蒙的人物形象。

总之,《孙权劝学》是一篇具有启示意义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同时,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孙权劝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七年级下册的一篇古文阅读文章,通过对权志龙(字子瑜)的教导,反映了孙权对教育的重视和他对子弟学习的期望。

以下是《孙权劝学》的知识点梳理:1.文章背景:-孙权: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第一位皇帝。

他治理国家,重视文化建设。

-权志龙:权志龙(207年-252年),字子瑜,孙权的长子,继位之后为孙父疑,号称“武神”。

2.文章重点:-劝学:孙权劝诫权志龙要重视学习,培养学识和品德,以更好地管理国家和行使权力。

-学习标准:孙权告诉权志龙学习要有标准,要有明确的目标,努力追求更高层次的学问。

-道德教育:孙权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他认为君子应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信任。

-勤奋态度: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有勤奋的态度,不怕艰苦和困难,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努力学习: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投身学习,利用时间,提升自己的学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

3.学习标准:-圣贤之教导:孙权告诉权志龙要学习圣贤的教诲,学习他们的思想和智慧。

-博采众长:孙权告诉权志龙要广泛涉猎各种学问,不偏不倚地学习各种知识。

-不贪多闻:孙权告诉权志龙不要贪图学习很多东西,而忽视了深入学习和研究。

-深究精髓: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领悟学问的真正精髓。

-注重实践:孙权告诉权志龙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4.道德教育:-基本品德:孙权告诉权志龙要具备基本的道德品德,如诚实、正直、廉洁、宽容等。

-君子风度: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有君子风度,以身作则,为人民树立榜样。

-亲民政策:孙权告诉权志龙要亲民,关心百姓的疾苦,为民办事,赢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5.勤奋态度:-刻苦学习:孙权告诉权志龙要刻苦学习,牺牲个人的安逸和休息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

-艰苦奋斗:孙权告诉权志龙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放弃。

-毅力: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有毅力,不怕失败,坚持到底,最终获得成功。

6.努力学习:-精神追求:孙权告诉权志龙要有精神追求,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热爱,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孙权劝学》知识点

《孙权劝学》知识点

《孙权劝学》知识点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文学名士。

《孙权劝学》是他的一篇名篇,弘扬了儒家学说,鼓励民众自强不息,修身养性。

以下是对《孙权劝学》中的主要知识点的总结和解读。

一、重视学问的重要性孙权劝学的篇章中,一开始就强调了学问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问能够改善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也能够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

他引用了孔子的经典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过学习,人们可以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

二、修养个人品德孙权强调学问应该贯彻于个人的修养之中。

他提到“温故而知新”,这是指通过不断地回顾和总结过去的知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他认为学习应该以德行为基础,通过学习来塑造个人的品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三、明辨是非在《孙权劝学》中,孙权还提到了思维的重要性。

他强调学习应该使人们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避免被人误导和误解。

他写道:“是非之理,少长之验,宜详其道,而后遵行。

”这说明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用正确的观点看待和判断事物。

四、奉公守法孙权对于忠诚和正直的重要性也有所强调。

他认为学问应该使人们明白奉公守法、忠心于国家的重要性。

他写道:“人主之国,朝廷之事,则当奉法令而行。

若执己独行,成祸害之祸,此人臣之典也。

”这是对于个人为公共利益而服务的要求。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孙权劝学》中,孙权还提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

他认为一个好的国家治理应该由修身、齐家和治国三个方面共同推动。

他认为政府的治理能力和资政育人的能力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炼来提高。

只有在个人修身、家庭和睦、国家安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六、培养人才孙权提到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他认为政府应该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只有通过培养优秀的人才,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

他写道:“臣未敢以闻,诚愿拓军储能。

”这是对政府培养人才的呼吁和期望。

总结:《孙权劝学》是一篇关于学问和修身的名篇。

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课文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即更gēng刮目相待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2)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见:了解。

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

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意思是:刮目相待。

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益”等词语。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及知识点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相当于“吗”
二、古今异义:
1、但当涉猎但古义:只;今:转折连词,但是。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研究;今:治理。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名称。

4、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今:过去的事。

耳古义:语气词,罢了;今:耳朵。

5、孤岂欲卿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孤独。

6、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以及。

7、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今:更加。

三、一词多义:
1、以:a、以军中多务用
b、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译为“认为”
2、当:a、当涂掌事;掌管b、但当涉猎。

应当
3、见:a、见往事耳。

了解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4、事:a、卿今当涂掌事事务
b、见往事耳历史
c、何见事之晚乎事情
四、成语
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
..掌事(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3、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
4、但当涉猎
..耳(历史)
..(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
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7、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
8、卿今者才略
..(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9、即更刮目
..之晚乎(认清事物)...相待(重新)(擦擦眼)10、大兄何见事
六、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2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5、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七、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现身说法劝吕蒙读书的句子是哪个?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八、内容及写法理解
1、本文主要写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

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2、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议论”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

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证明。

3、句子品味:
(1)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指出“学”的必要性;
(2)卿言多务,孰若孤:指出“学”的可能性;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情不自禁的赞叹,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4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2)吕蒙:吴国名将知错就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3)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5用“‖”将文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蒙乃始就学”前划开。

第一层写孙权劝学,第二层写吕蒙治学并学有所成(鲁肃赞学)
6、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对话(语言)描写
7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表现了他什么特点?
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与之深交,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的特点。

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8.本文叙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理由是:当涂掌事,吕蒙不读书的原因是:军中多务。

9.你认为孙权所说的话中,哪一句最能说服吕蒙?为什么?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以自身的例子使吕蒙的推辞无立足之地。

10.孙权是怎样劝学的?从中可以看出孙权有什么特点?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11.哪些语句表明吕蒙读书进步之快之大?这属于什么描写?包含了鲁肃怎样的感情?你有什么体会?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侧面描写,赞叹之情。

重任在身不可不学。

(学习能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能增长才干)
12.文中吕蒙与鲁肃的对话生动、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鲁肃的话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吕蒙的话表露出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两人风趣的对话表现了吕蒙就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

13仔细阅读语段,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3分)
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②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

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④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⑤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14、对比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了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内容都和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

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不管一个人天赋如何,后天学习是成才的根本途径。

(内容比较)
(写法比较: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15.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成才与天资虽然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的学习。

16、古今中外有许多表现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一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