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史观(2014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需要对它作重新审视。
一、文明史观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 融合、创新的过程。‛‚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 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 要动力。‛ ---胡锦涛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 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马克垚
史观是观察和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 革命史观 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 文明史观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近代化史观 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全球史观 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 进的历史。 社会史观 “眼光向下的历史”,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 事与日常生活。
2、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 性。 人类文明类别: 1、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 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 若干系统。
2、从纵向看--经历: (1)渔猎采集时代 (2)农业文明时代 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古代中国文明史分期: 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先秦时期 2.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 3.中华文明的高峰--唐宋时期 4.转型前夜的中华文明--元明清 (3)工业文明时代 包括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 时代
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
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 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 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几点启示: 1、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2、各国各地区的现代化类型不一 如内源与外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3、现化化具有多样 每一个民族在文明转变(农业向工业)中采取的具体 类型不同,选择社会制度也不同,显示了现代化的多样 性。 4、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前提。 5、现代化道路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 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三、整体(全球)史观 世界整体的历史,应该具有世界性。 ---周谷城 研究世界历史必须以世界为一全局,考察它怎样由 相互闭塞发展为密切联系,由分散演变为整体的全部 历程。这个全部历程就是世界历史。 ---吴于廑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概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 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 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 开辟。 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 如果说唯物史观以社会形态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 文明史观以文明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那么全球 史观是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的。 所谓“社会空间”,指的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 关的生活圈。
现代化(近代化)基本观点: 现代化是近现代史的主题;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 的多层面同步转变的动态的过程;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因。
突出以生产力标准代替生产关系标准作为衡量社会 发展的客观主导标准,认为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根 本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社会生产力: 原始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 按照现代化理论的解析,现代化缔造了一种新的文 明,即工业文明。这种变化把全世界带进一个新的历 史时期,这个时期就是通常所说的‚近现代‛。 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 可以指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后所处的状态(完成 现代化进程后的状态),也可以指发达国家已经达到 的世界先进水平所处的状态。
五种社会形态史观对我国史学的影响是在我国史学 界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是从革命即阶级斗争的视角去审视历史。 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正如历史学家罗荣渠所说: ‚按革命史的传统范式,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 被概括为‘两个过程’论。……在这个革命史框架下 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反帝反封建,论及中国资本主义的 萌芽也突出帝国主义如何压制这一萌芽的成长。‛ 对待世界历史也是以阶级斗争的视角去审视。
按照现代化理论的解析,现代化缔造了一种新的文 明,即工业文明。这种变化把全世界带进一个新的历 史时期,这个时期就是通常所说的‚近现代‛。 现代化史观主要适合考察近现代历史。现代化史观 要求我们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近现代历史。 罗荣渠指出:‚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 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 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 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一 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的历史定位。‛ ‚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新进展是在‘革命’ 的传统范式之外出现了‘现代化’这个范式。‛
主要模式:
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
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
近代化就是现代化,二者只是在时间上的差别而已。
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
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 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 : 内源型现代化
唯物史观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作 为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不同 于过去的一切历史理论。 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 的前提。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 统一的社会有机系统。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所谓整体史观:指世界历史(含中国史)纵横发展 的历史观。 该史观由吴于廑先生提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
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 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 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 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 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推动横向 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
明演进的历史"。 ---刘宗绪
(一)文明史观主要观点 1、以生产力作为划分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准,将人类 文明历程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 本质:生产力发展。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文明 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农业文明时期各文明的共同特点是农业成为文明社 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分原始农业文明和古典农业文明 两个阶段。 工业文明时代以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 可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张两大 阶段。
二、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含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 过程。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 变革‛,它‚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 转变‛。 ----罗荣渠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转换,它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 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 ----钱乘旦
3、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文明史观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 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强调的是 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 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 工业文明的进程,又称之为“现代化”(或近代化)。 文明史观具有整体视角:尤其关注工业文明以来的各 种文明的演进历程;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进行观察。 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 是一种更宏观、更科学的历史观。
社会形态史观
1、基本内容 社会形态史观是我国传统的历史观。 该史观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由 低到高依次更替,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并据此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世界近 代史属于资本主义时代。 社会形态史观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它确信, 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无一例外地遵循共同的历史发展阶 段逐一更替,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发展的动力是阶 级斗争。因此,苏联史书都以阶级斗争为纲,历史变 成了完全的阶级斗争史。
现代化的基本历程: 第一次现代化: 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 程及其深刻变化。 特点: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 等。 典型特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二次现代化: 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 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 程及其深刻变化。 特点: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 个性化、生态化、信息化等。 典型特征是知识化和信息化。
2、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从传导型现代化转变成社会主义的模式 十月革命的意义与过去不同的表述: 实际上用社会主义方式取代资本主义方式推进俄国 的现代化,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资本主义现代化 模式之外,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式(计划经济 发展模式 ) 中国: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3、亚非拉落后国家的模式 典型代表: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完成了向现代化的转变
以现代化为主线,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分为准备、起 动、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现代化的全球扩 张、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首尾 相接,组成了完整的世界现代化过程。 现代化史观认为:现代化具有一种扩张的本能,从一 开始这种本能就非常强烈地表现出来,它由欧洲西部推 向整个世界,进至今日,世界上已没有一个角落没有受 到现代化的波及,现代化的浪潮席卷全球。 现代化史观突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史学框架,科学 地阐释了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建立了宏观的史学框架, 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现代化史观涉及的内容:
领域 政治现代化 民主化、法治化 主要特点
经济现代化 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全球化
社会现代化 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信息传播 个人现代化 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
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经济主义、普 文化现代化 及初中等教育
现代化的核心:
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工业文明 一般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被称为现代化 正式来临是在18世纪中期 1、资本主义模式:两种类型: 一种是原发型现代化国家:如,英、美、法 发展特点: 现代化发展得比较平衡;农业社会的传统因素逐步 得到消除;政治上也确立了民主制,自由民主思想也 比较普及(“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一种是传导型现代化国家:如,德国、俄国、日本 发展特点: 富国强兵是推进现代化的目标;现代化集中于工业 化;农村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政治上实行的是专制 制度,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统制式”经济发展 模式 )
2、五种社会形态史观的局限性 (1)包容性小。 该史观容不下当代历史学所提出的新的研究课题。 如现代化问题、文明多样性问题。 (2)解释能力有限。 社会形态史观难以解释某些历史问题,如中西封建 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问题。该史观对当前我国社会主 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现实也缺乏解释能力。 该史观的基线是阶级斗争,用阶级斗争来贯穿整个 历史。但若将这个命题解释为‚历史的全部内容就是 阶级斗争‛,就显得太狭窄,抹杀了内涵丰富的历史
历史观 又称史学范式或史学体系,是一种历史解释 模式,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
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为学生讲授《史 学思想史》,其中第一讲就是《史观》。他把史观看 作是做人的必需,‚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 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 什么是‚史观‛?李大钊说,史观就是关于历史的 法则性解释或概念。
总之,整体历史观强调从全局,即从全球的角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 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 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生产 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