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研第3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3.1.1 项目影响区的确定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
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彭山区,间接影响区包括眉山市、新津县等。
3.1.2 交通现状分析1、交通现状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仍然是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重要性有所下降,两轮电动车的出行比例已上升至 10.1%,汽车出行增长较快,达到 12.5%,公交车比例仅为 14.7%。
彭山区私家车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未来城市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2、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规划条件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关系十分密切,当然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当前我们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交织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压力急剧增加,过去五年彭山区机动车每年以 10.8%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此。
彭山区城范围内现状主次干道路网密度 2.44 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路网密度更低,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平均容积率要达到规划水平,还存在有很大差距。
因此加大路网建设力度仍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3.2 交通量预测方法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
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
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
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新)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本项目采用交通量观测为交通调查方法。
3.1.1 调查综述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等方面内容,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及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3.1.2 调查资料的分析1.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表3-1 正镶白旗杨白音敖包嘎查测站历年交通量2.交通量观测调查车辆构成分析通过资料整理,可以得到各调查点断面交通量情况。
详见下表。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3.2.1预测思路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项目技术等级、建设规模及标准的依据,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根据研究项目白旗伊克淖苏木白音敖包嘎查至乌兰胡吉尔浩特至陶苏图浩特公路周边地区的公路项目,路段历史交通量能反映该路段上交通量的发展趋势。
因此,可以利用周围路段的历史交通量用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来进行预测。
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的大致思路如下:(1)获取项目所在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2)根据运输通道历史交通量找出其发展趋势,运用相关趋势模型求出运输通道交通量的增长率,并计算出运输通道未来年总交通量;(3)根据项目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发展趋势,结合相关各条道路在未来年的等级、车道数和通行能力等因素,采用Lgoti概率模型来确定未来年各条道路在运输通道内所分担的交通量比例,最后计算出本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其预测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1调查综述3.1.1.1 调查内容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
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
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0D调查和物流调查。
3.1.1.2 调查方法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
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
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2)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3)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留有不少于150 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4)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
调整公式如下:Q k = q ijk •a i •p i "Y '-i 地点、j 方向、k 类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i 地点、j 方向、k 类车的观测交通量交通量;a i ――i 地点交通量年月不均衡系数; P i ―― i 地点交通量周日不均衡系数; Y i —— i 地点交通量昼夜比。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1调查综述3.1.1.1调查内容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
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
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OD调查和物流调查。
3.1.1.2调查方法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
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
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 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2) 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3) 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留有不少于150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4) 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
调整公式如下:Q ijk=q ijk·αi·βi·γi式中: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观测交通量交通量;αi――i地点交通量年月不均衡系数;βi――i地点交通量周日不均衡系数;γi――i地点交通量昼夜比。
第三章交通分析与预测
327
295
422
1085
202
469
112
2912 2604
2002
183
270
468
715
131
201
71
2039 1782
增长率(%) 2.32 -2.55 11.34 14.16 2.19 -8.18 -7.54 1.91 -0.23
第三章
表 3-1
混和交通量 (折算)
1962 2672 2402 2384 2730 2998 3170 3278 3763 3781 2809 1990 0.12
大型 客车 12 26 36 30 78 61 157 156 102 156 207 191 182 25.43%
载货 拖挂 62 52 61 59 52 83 132 141 83 99 64 75 65 0.39%
拖拉机
121 104 132 118 119 140 218 270 142 165 150 114 121 0.00%
机动车
绝对 折算
380
389
473
428
605
545
564
496
635
555
822
734
1166 1127
1194 1181
910
848
1237 1103
1264 1060
1190 1029
1190 1009
9.98% 8.27%
从上表通过对历史年份交通量分析,可得到下述结论:
表 3-4
混和交通量 (折算)
中型
大型
小型
大型
载货
机动车
拖拉机
公路可行性研究3交通量预测
公路可行性研究3交通量预测3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包括机动车起讫点调查(Origin Destination Survey,简称OD调查)和交通量观测。
3.1.1调查综述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OD调查、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调查的内容、方法及范围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经济评价和公路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OD调查采用路边询问的方法对通过的每一车辆进行详细调查,并进行记录。
调查内容主要有:车型、车辆额定吨位、实载吨位、货类、起讫点、装载情况、燃油种类。
断面交通量及通行时间等。
为确定路段交通集中、发生量和运输效率分析提供依据。
车型分类见表3-1,货物分类见表3-2。
3.1.2交通小区划分根据本项目影响区域状况和特点,同时考虑路段交通量预测的需要,将项目影响区分为12个交通小区。
交通小区的划分详见表3-3。
3.1.3 调查点的设置本次OD 调查布点的原则为:1、在能够把握交通流量分布特性和不影响调查目的及精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OD 调查点个数,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2、 OD 点应尽量远离城区(一般为10公里左右);3、为了和历年的交通量调查资料相互检验、补充,在不影响调查目的的前提下,调查地点尽量与历年交通量观测点一致或靠近。
根据以上布点原则,以及项目影响区路网分布特点,本次调查在本项目的大榆树、G6高速和辅道G110的卓资山各布设了1个调查点,于2010年11月10日进行了24小时进行交通流量观测,在沿线交通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成功的完成本次调查。
第3章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
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预测思路与方法3.1.1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本项目起于张官营,设置张官营立交接曲靖绕城高速。
止于积善村接拟建的泸西至弥勒高速。
路线全长100.193公里。
总体走向由西北往东南方向,经张官营、阿岗、竹基、师宗、泸西。
本项目曲靖市(麒麟区)至泸西高速,属于南北纵线中的麒麟区—泸西段,是连接曲靖市和红河州重要通道。
拟建项目的建成必将促进云南省曲靖市和红河州沿线各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改善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从而带动社会经济整体以较快速度发展。
将对加强区域间的资源融合和经济发展,对区域的煤炭资源、矿产资源、工业、农业、旅游业的开发和加快沿线居民脱贫致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考虑对项目区域内在建的江召高速(改建)、规划的曲靖至泸西高速、富源至兴义高速、广西省八大河至百色高速等项目对车流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交通量预测。
罗平县城路段与江召高速共线路段的交通量分析,罗平县城共线段起点,在江石高速上设置了落地立交,共线段止点也考虑了罗平落地立交,共线段多为过境交通流,该段江石共线段应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
通过对项目影响区域内机动车的出行流量、流向以及车辆装载情况调查,同时考虑区域内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情况,本项目远景交通量主要考虑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
1.趋势交通量省道S312(师宗-泸西)是影响区域内最主要的运输通道,通过S312公路历年交通量以及对影响区历年汽车保有量的统计分析可知,随着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S312公路交通出行量快速增长。
本项目建成后,通道内的通行能力将得到较大提高,能够分担通道内自然增长的趋势交通量。
2.本项目建设带来的诱增交通量本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区域路网等级,改善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条件,缩短运输时间,节约车辆运营成本,提高曲靖市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可达性,加强影响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快区域内旅游等资源的开发,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从而使经济产生新的增长,由此将诱发新的交通出行。
3-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交通调查与分析(1)所有车辆按照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划分车种,换算为小客车。
各汽车达标车型及折算系数见表3-1。
表3-1 各汽车代表车型及车辆折算系数(2)本项目公路原无交通量观测资料,为了解和掌握本项公路交通分布现状、车辆构成及交通时空分布,调查了本路段的交通量,并与历史资料相结合,经征求当地交通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后,确定的基期交通量如表3-2。
表3-2 公路基期交通量表(2015年)(3)各时间交通量见表3-3。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6:00~19:00车辆较多,约占总交通量的86%。
表3-3 公路交通时空分布图(4)车辆构成从本地全部运输工具看,本地运输处于低级阶段,运输工具中以大、中型货车为主,占总车辆的64.47%。
从汽车车辆构成看,中小型车占56.16%,大型车辆占43.84%。
车辆构成情况分别见表3-4。
表3-4 公路交通量构成比例及各类汽车占有率表 (绝对值)(5) 出行区间和货物组成①汽车出行到各区所占比例见表3-5,目前汽车以长途货车运输为主,占76.6%。
②在途货物以酒钢公司矿石为多,占62.67%,其次为农业生产物资占13.93%,生活用品占10.5%,建筑物资占7.9%,其它占5%。
客货车平均吨位及实载率见表3-6。
表3-5 项目区域车辆起终点比例表表3-6 平均吨位和实载率表3.2 交通量预测公路交通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反映。
在对区域社会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和道路交通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调查、观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远景交通量预测。
1、预测方法(1)预测年限及特征年根据交通部颁《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的规定,预测年限为公路建成后17年。
本项目拟2017年建成通车,故特征年确定为2017年、2022年、2027年和2032年,预测基年为2015年。
(2)预测方法公路交通量是社会、技术、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反映,在对区域社会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和道路交通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调查、观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远景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1调查综述3.1.1.1调查内容按照交通规划的研究对象,本项目分别对公路客货运输量、年平均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按照调查的方式,又大致分为以道路上的车辆为对象的实测调查和为明确人的活动和货物的移动性质而进行的问卷调查。
前者的调查有道路交通量调查和运行车速调查,具体的调查事项及观测方法,因表示交通流特性所采用的要素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它可掌握汽车行驶状态有关的各种特性,为道路上实现畅通交通流而进行适当的交通控制及建立交通规划发挥作用。
后者的调查有居民出行调查、机动车OD调查和物流调查。
3.1.1.2调查方法交通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手段。
其目的是了解项目影响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特性、构成以及客货运输的流量、流向,使后续的交通量预测建立在客观、可靠的基础上,为公路建设项目的计划、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1)交通量调查点的布设交通量调查点的选择,对调查数据、区域路网流量分析、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整个交通量调查的关键。
本报告交通量调查路段及其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1) 根据拟建项目特点及其区域路网交通流特性,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布点;2) 调查点远离城镇,尽量避免城镇内部交通及短途交通的影响;3) 调查点选择在路基较宽、视距远的路段上,同时要保证上行与下行调查点之间留有不少于150m的距离,以免造成交通阻塞;4) 附近有收费站的,尽量将调查点设在收费站中,以减少对车辆通行的影响。
由于交通流量观测是在具体的某一天进行的,有的是24小时流量观测点,有的是12小时流量观测点,所以在交通流量分析时根据各流量观测点所在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对其进行年月、周日、昼夜不均匀性调整,并以次推算出年均日交通量。
调整公式如下:Q ijk=q ijk·αi·βi·γi式中: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q ijk――i地点、j方向、k类车的观测交通量交通量;αi――i地点交通量年月不均衡系数;βi――i地点交通量周日不均衡系数;γi――i地点交通量昼夜比。
第三章-交通量预测.doc
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本项目位于昌吉州内。
合计路线全长70.7Km。
项目组在外业调查中,收集了路线附近的交通量资料,并取得了路段两个典型断面全天24小时的断面交通量观测资料。
折算值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规定全部折算为小客车的数量,采用的折算系数见表3-1。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表3-1现有公路通车困难,出行特别不方便,特别是现有老路历年的翻浆病害情况严重,老路路线技术指标低,平、纵线形组合差,路面平整差,也无法满足交通安全、舒适、快速的需求。
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建设一条上等级的公路,是十分必要的。
3.2预测思路与方法3.2.1预测思路、方法和步骤本项目未来年交通量是根据昌吉回族自治州交通局提供的沿线各乡镇交通出行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沿线乡镇经济发展规划与交通运输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农村公路和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或其它农村公路。
交通量预测工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它预测技术而不必采用四阶段法,故本报告预测方法采用“定基、定标法”。
即首先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其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及其与交通运输的相关关系,通过经济规划值预测区域交通运输量的增长率,最后得出拟建公路各路段的最终预测交通量。
预测分析流程图3-1交通预测分析流程图图3-1根据交通部《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汇编》(2010年)的规定,功能单纯的各类专用公路,以及为大型工矿项目或新建开发区服务的配套公路或农村公路、其他公路。
交通量预测工作可适当简化或采用其它预测技术而不必采用四阶段法。
根据现有交通量观测资料和调查表明,本项目的交通流比较单一,大部分车辆为县城通往乡镇的短途交通运输以及沿线乡镇之间的客货交流,现有公路的交通量大小主要是由项目影响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条件所决定的,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交通量将会相应增长。
第03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预测3.1 交通量预测思路及方法3.1.1 概述本项目作为省道S202的一段,本段路线起点位于涡阳县石弓镇与淮北交界处,原S202桩号为K78+650,经涡阳县石弓镇、龙山镇,于K104+500进入涡阳县城区规划外环线、于K126+000与原S202重合,后经楚店镇、利辛县张村镇、汝集镇、王人镇,终点在王人镇与阜阳交界处,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本项目不仅是沟通淮北市、阜阳市及亳州沿线地区纵向联系的经济干线公路,同时也是河南、山东等省南下的重要干线公路。
项目的建设对加快涡阳县城镇体系建设、经济发展布局、加强亳州市内部各县市和周边地区的联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亳州市是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南市为邻。
亳州市是皖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拥有机械制造、酿酒、卷烟、医药、纺织、食品、化工、建筑建材、印刷等十几大门类。
亳州市是全国重要的药材、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优质茧生产基地,拥有药材、酿酒、果蔬、烤烟、畜禽、蚕桑等资源和经济优势,地方名特优产品较多。
从商城王建都开始,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1986年撤县建市,同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亳州交通便捷,陆水空均为重要枢纽。
【铁路】亳州市内现有京九铁路、徐阜铁路穿境而过,正在规划的商杭客运专线、郑蚌铁路(淮海铁路)、禹亳铁路也将贯穿亳州。
亳州境内现有亳州站、涡阳站和正在规划建设的亳州南站、亳州北站。
【公路】目前,311、105国道和307省道在市内交叉穿过,济广(济南--广州)高速公路,南洛(南京--洛阳)高速公路,许亳(许昌--亳州)高速公路,宿永亳(宿州--永城--亳州)高速公路、济祁(济宁--祁门)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水路】亳州市内河流属淮河水系。
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多条河流,建有亳州大寺港、涡阳港、蒙城港、利辛港等。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公路交通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反映,其发生和发展与沿线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交通量的分析与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规模以及经济评价的基础。
本次调查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区域内的车辆车型和货类的多样性,为了本报告的编制更加精确与合理,结合项目所在运输通道交通流的特点,在车型上更加详细,按照车辆的客货以及大中小型对调查车辆进行了分类。
表3-1 交通量观测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表由于本项目部分路段与现有XX国道平行,并与XX国道、XX西路相连,因此本项目交通量将主要来源于现有道路交通量的增长,及XX国道的分流,为了准确把握现有相关道路的交通状况,合理预测本项目交通量,本此调查收集了与本项目直接相关道路的历年交通量统计数据。
相关道路历年年平均交通量统计数据见表3-2。
表3-2 相关道路现状交通量单位pcu/d从相关道路现状来看,XX西路、XX国道及XX公路的交通量均出现一定幅度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4.7%,7.0%。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XX国道面临的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为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合理分流现有道路的交通量是十分必要的。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依据绍兴市现状路网可知,本项目起点位于XX路,顺接XX路,终点位于XX西路,总体走向与XX国道、XX公路(XX国道)平行,本项目建设必然会对相关道路产生一定的分流作用,分流交通量也将是本项目交通量的主要来源。
同时本项目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开发的进程,而区域的开发也必然会产生部分交通量,即诱增交通量。
本项目属于区域道路,对铁路、水路运输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因此本次预测中不考虑其它运输方式的转移交通量。
根据本项目未来交通量组成分析,本次预测将分别对本项目的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进行预测,具体的预测思路及方法如下:针对本项目趋势交通量,本次预测将以区域路网及相关道路的现状交通调查为依据,然后依据XX市国内生产总值与相关道路交通量之间的弹性关系,采用弹性系数法对相关道路的趋势交通量进行预测,并通过交通分配获得本项目不同路段的趋势交通量。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在OD 调查、交通量观测调查与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与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与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进行远景年交通量预测。
交通量预测结果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标准、规模与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1 交通调查综述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特性与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改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公路客货运量与周转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等方面内容,并采用OD调查与交通量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其中OD调查借鉴《神木-盘塘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神盘路改建工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本路段东接神盘路,主要承担店塔-盘塘方向的煤炭外运交通,且神盘路改建工可与本项目同期进行,具有可借鉴性)。
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与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1)交通运输发展的调查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本项目影响区公路交通运输情况如表3-1、表3-2:榆林历年客货运量与周转量表3-1神木县历年客货运量与周转量表3-2注:数据来源于神木统计局统计年鉴资料。
从表3-1中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区公路运输指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公路运输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这与其经济高速发展是相适应的。
据调查统计,榆林市客货运量与周转量在全省中所占比例较高,2008年榆林公路客运量占全省的6.95%;客运周转量占全省的10.23%;公路货运量占全省的8.34%;货运周转量占全省的29.48%。
在综合运输方式中,公路客、货运量所占比例较高,可见公路运输在榆林市综合运输方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表3-2可以看出,神木县公路运输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各项指标变化相对稳定,各别点起伏较大,这与近几年区域内路网改造,交通政策变化、城镇大力度的改造有关。
第3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交通分析及预测道路交通量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道路交通需求的反映,其发生和发展与沿线的经济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是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确定道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规模以及进行经济评价的基础,是对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特别是道路交通现状及发展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和建设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工作。
3.1 现状交通调查与分析3.1.1调查综述交通调查是测定道路交通流状态,收集分析交通资料,从中掌握交通流的规律,为远景交通量预测和确定经济评价参数采集基础数据。
1.影响区域范围本项目拟建XX路、XX路、XX路、XX路4条道路均位于XX市XX新区XX片区,是新区道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区域路网的规划情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域的范围为XX市XX片区,间接影响区域为东区、仁和片区及周边区域。
2.调查点的布设本次调查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了如下因素:⑴选定的调查点,应能够全面掌握项目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之间及影响区内部的交通流量。
⑵与本项目平行或竞争的线路,应是主要考虑的设点路线。
⑶与本项目线路交叉的主要线路,应考虑设点。
⑷在不影响交通调查目的情况下,避免设置作用重复的点。
根据以上布点原则,结合本项目所在地区的路网现状及物流、客流出行特征,本项目调查点如下:调查点分布表3.调查的方法本项目交通调查以文案调查与现场调查相结合,为了了解并获得本项目所在运输通道内的机动车流量、流向、交通构成及交通特性,我公司员工于2016年3月14日~15日7:00至19:00对XX路、XX路、XX大道进行了12小时交通量调查。
3.1.2调查资料分析1.区域车型划分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并结合地区区域车辆实际情况,将机动车划分为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小客车、大客车、铰接车六种车型。
车型分类表2.调查资料整理本次调查共选取3个调查点的数据作为本项目交通量分析的依据。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3.1.1调查综述交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现状区域路网的交通特性,掌握路段交通量及其特征。
通过交通调查来分析路段交通量及车种组成、时空分布特征等,了解区域交通发生、集中及分布状况。
本项目有关的交通调查主要是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是收集沿线主要相关道路的历年交通量状况,交通量的车种构成以及有关连续式观测站点的交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等资料。
3.2 相关运输方式的调查与分析拟建项目X922荔波县翁昂至瑶山(捞村至瑶山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荔波县捞村,顺接X922翁昂至捞村段,终点位于荔波县瑶山与X418平交,终点桩号K20+762.250。
路线推荐方案全长20.762公里。
根据贵州省公路局及地方观测点提供的交通量统计资料,现有与该项目相关的公路主要有X922翁昂至捞村段(原Y101乡道),X418线。
公路沿线历年的交通量观测值见表3-1。
表3-1 X922捞村至瑶山段(原Y007乡道)公路历年平均交通量单位:辆/日车型年份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中小型客车大型客车拖挂车其它车混合车折算值2006 32 16 7 86 3 31 193 2007 42 21 8 114 4 40 251 2008 48 24 11 130 5 46 290 2009 59 31 13 164 5 58 361 2010 74 38 15 200 6 70 444 2011 94 48 20 255 8 90 566 2012 101 51 21 274 8 96 605 2013 105 54 23 288 9 102 639 2014 121 61 24 328 11 114 725 2015 133 68 28 364 12 128 805 注:表中数据除混合车折算值为按小客车为标准的折算值外,其余均为自然车辆数。
3.3 预测思路与方法3.3.1 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公路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是为正确制定公路修建计划提供分析基础,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3章 交通量分析
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第3章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1 预可工作回顾在预可报告中,通过对本项目所处区位及承担的功能,对于路网交通量采用以机动车起讫点调查为基础的“四阶段推算法”得到的趋势型交通量并辅以诱增交通量。
其中在预测各影响区发生、集中交通量时采用了增长率法,交通量分布预测采用“弗莱特法”,交通量分配采用多路径-容量限制分配法,从而得到趋势型交通量。
对于诱增交通量,结合影响区的位置、经济特点和项目建成后路网的变化,参考其他项目的研究成果,采用生长曲线模型进行计算。
同时随着庐江县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规划区建设,本项目沿线土地逐步得到开发,沿线将形成新的城区和产业带,产生大量城市内部交通出行。
城市交通量采用以人口规模、城市用地开发强度为基础的“四阶段”法进行预测。
将路网交通量和城市交通量相累加,预测本项目路段交通量如下表所示。
表3-1 本项目项目建议书阶段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 单位:辆/日,小客车3.1.2 调查综述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项目影响区相关路网车辆出行起终点状况、车型组成,荷载种类、交通方向和交通量等交通基础资料,为预测远景交通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经济评价和道路设计采集参数。
1、调查内容3.交通量分析及预测车辆OD 调查:包括车辆起终点调查、货类调查、车辆实载率调查等。
用于分析项目影响区及相关路网内车辆空间、时间的分布特征、车辆运输特征,掌握交通现状,建立基年汽车出行OD 表。
交通流量调查:用于对车辆OD 调查的补充,掌握相关道路的现状交通流量。
2、调查范围结合本项目功能和路网中的定位,以及本项目交通量组成分析,在研究区域内选取布设了7个OD 调查点。
调查点具体分布见图3-1、表3-1。
图3-1 OD 调查点分布图 表3-2 交通调查点一览表OD 点名称 所在道路名称调查内容无为十里墩 S319 24hOD ,24h 巢湖高林 S316 12hOD ,24h 庐江罗埠 S103 12hOD ,24h 庐江长岗 S319 12hOD ,24h 铜陵长江大桥 G3 24hOD ,24h 庐江收费站 G3 12hOD ,24h 泥河收费站G312hOD ,24h 此外,为了分析本项目影响区交通发展水平及规律,对本项目相关公路——S319、S103和S316等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和分析。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新)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本项目采用交通量观测为交通调查方法。
3.1.1 调查综述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等方面内容,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及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3.1.2 调查资料的分析1.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表3-1 正镶白旗杨白音敖包嘎查测站历年交通量2.交通量观测调查车辆构成分析通过资料整理,可以得到各调查点断面交通量情况。
详见下表。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3.2.1预测思路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项目技术等级、建设规模及标准的依据,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根据研究项目白旗伊克淖苏木白音敖包嘎查至乌兰胡吉尔浩特至陶苏图浩特公路周边地区的公路项目,路段历史交通量能反映该路段上交通量的发展趋势。
因此,可以利用周围路段的历史交通量用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来进行预测。
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的大致思路如下:(1)获取项目所在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2)根据运输通道历史交通量找出其发展趋势,运用相关趋势模型求出运输通道交通量的增长率,并计算出运输通道未来年总交通量;(3)根据项目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发展趋势,结合相关各条道路在未来年的等级、车道数和通行能力等因素,采用Lgoti概率模型来确定未来年各条道路在运输通道内所分担的交通量比例,最后计算出本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
⑴ 交通量分布
交通观测点1调查得到项目区间各种车型交通出行总量为2253辆(折算pcu为2434辆);
⑵ 车型构成分析
本次1调查点,有效调查车辆为2253辆,其中:客车1802辆,占总数的80.0%;货车451辆,占总数的20.0%。
客车中,小客车1585辆,占客车总数的88%;货车,小货325辆、中货108辆和大货18辆,所占比例分别为货车总数的72%、23.9%、4%,集装箱和拖挂车无。
⑶ 运输货类分析
货物运输量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农林牧渔业、粮食、矿建材料、和煤炭,所占运量比例分别为28.10%、10.58%、6.13%和4.56%,这非常符合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
⑷ 载运特征分析
客车平均实载率80.99%;货车平均实载66.24%。
在客车中,小客车平均实载率75.91%,大客车平均实载率87.28%。
3.2.2
项目经济区内水运很不发达,主要河流为牡丹江,但水上运输尚未开发。
3.3 交通量预测思路与方法
3.3.1
拟建项目采用“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量预测,“四阶段法”交通量预测的思路和步骤如下:
⑴首先进行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及其与交通运输的关系,预测区域交通运输总需求,即进行集中和发生交通量预测;
在货车中,小型货车平均实载率59.27%,中型货车平均实载率70.62%,大货车平均实载率58.83%。
3.1.3
⑴ 基年交通量的形成
以交通量观测数据为基础,按照调查所采用的抽样率,根据主要相关公路历年交通量计算得到的月不均匀系数和周日不均匀系数将每个调查点的OD交通量进行扩大、修正,形成单点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并得到单点交通量表。
⑵在上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项目影响区内交通出行的规律和特点,预测项目影响区内各特征年发生、集中总量在各个交通区域间的具体交通分布;并单独对旅游交通量进行预测分析。然后将各交通小区之间诱增型OD分布量进行合并处理,最终得到未来年的交通分布量。
⑶在未来相关公路网上模拟交通出行状态,进行交通量分配,得出研究项目各特征年预测(趋势+诱增+旅游+转移)交通量。
交通观测点1断面交通量折算(单位: pcu/d)
序号
车 型
折算系数
调查交通量
折算后交通量
1
小 货
1
325
325
2
中 货
1.5
108
162
3
大 货
2
18
36
4
小 客
1
1585
1585
5
大 客
1.5
217
326
合计
2434
3.1.4
根据基年交通量数据,拟建段落交通量见下表
(2015年)交通量分配结果(单位: pcu/d)
第三章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3.1 交通量调查与分析
本项目是沟通五林镇与北兴村的重要通道,交通出行仅以趋势型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作为预测交通量的组成部分;然后结合经济、社会、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根据基年公路网状况,采用“串并联”法进行删除重复车辆计算,并以相关公路交通量观测资料为补充,形成初步基年交通量表。
初步的基年交通量表形成后,得到现状路网中各调查点所处路段的分配交通量与获得的路段观测交通量的误差在10%以内(其中,干线道路的误差在5%以内),因此,本报告认为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基年交通量表可以作为未来交通量分析预测的基础。各段交通量调查及折算表见下:
路 段
2015年
Y002五林镇至北兴村段
2434
3.2 其它运输方式调查与分析
项目影响区域阳明区已初步形成公路、铁路、水运并存的综合运输体系,是我国少有的集水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内陆城市。
滨绥线内通京、沪外连俄罗斯,图佳线北上佳木斯、南下图们,与朝鲜铁路相通。由于本项目服务功能较为单纯,且路段范围内无铁路运输量,因此铁路运输转移量对本项目影响不计。
⑵ 调查时间
交通调查为24小时交通量观测。调查时间为2015年9月1日上午6:00~11月2日上午6:00。
⑶ 调查地点
本项目在所确定的基本网上共选择1个交通调查点,位于五林镇北兴桥。调查布点见图。
交通量调查点图
交通量调查点分布表
序号
路线名称
调查方式
调查地点
1
Y002公路
24小时交调
五林镇北兴桥
⑷ 调查内容
式中: -i区到j区的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i区到j区的调查交通量;
-昼夜比;
-月不均匀系数;
-周日不均匀系数;P-抽样率的倒数。
②关于月不均匀系数
交通量调查的月不均匀系数,经计算本次2月份OD调查数据的月不均匀系数为1.16。
③关于周日不均匀系数
周日不均匀系数采用全省12个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数据的平均值为0.99。
11
粮食
12
机械设备
13
化工原料及制品
14
有色金属
15
轻工医药产品及日用工业品
16
农林牧渔业
17
其它
交通调查车型分类
序号
车 型
车型定义
1
小 货
C≤2.5吨
2
中 货
2.5吨<C≤7吨
3
大 货
7吨<C≤14吨
4
拖挂车
C>14吨
5
拖拉机
含大小拖拉机
6
小 客
P≤10座
7
中 客
10座<P<30座
8
大 客
P≥30座
为了解项目影响区的交通量构成、车辆出行特征,掌握车辆的时间分布与空间分布等情况,本次交通调查按照时间和出行方向对车辆出行的起讫点、车型、核定吨(座)位、实载吨(人)数、货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调查。。
交通调查货物分类
编号
货类
1
煤炭
2
石油
3
金属矿石
4
钢铁
5
矿建材料
6
水泥
7
木材
8
非金属材料
9
化肥农药
10
食品
3.1.1
为了全面掌握项目影响区内各方向公路运输通道的交通流量、流向、车型构成等交通特性。
⑴ 调查方法
拟建项目所用的全省公路交通量调查,采用汽车起终点调查(以下简称交通量调查)和断面交通量观测的方法。交通量调查采用停车访问方式,询问并记录车辆出行起终点、额定荷载、实际荷载以及货类等情况。断面交通量观测采用人工分小时不间断记录法,对不同时段、不同行驶方向的各车型交通量分别予以记录。
“四阶预测步骤
3.3.2
本项目预测的基年为2011年,其中预测年限为项目建成后15年。本项目2012年开工,2013年竣工通车,预测特征年为2013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