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开发简易的电子邮件客户端-人教中图(2019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课件(共14张PPT)

合集下载

3.3.2开发简易的电子邮件客户端-人教中图(2019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课件(共14张PPT)

3.3.2开发简易的电子邮件客户端-人教中图(2019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课件(共14张PPT)

项目实施
信件主题:欢迎使用新浪邮箱 发信时间:Thu,20Feb2017 10:36:34+0800 -----2/15-----发信信箱:<> 信件主题:自动回复;我申请到电子信箱了 发信时间:Thu,20Fb201711:04:58+080(CST) … 3.用渊览器等软件访问自己的电子信箱,看看显示的 邮件列统中要有能按照这两种协议工 作的服务器,即SMTP服务器和POPv3服务器。 通过分析还可以发现,要编写的用于收发电子邮 件的软件主要供客户端使用,它们必须依附已有 的电子邮件系通依交流统才能工作。
思考活动
信息系统中的服务器
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 在一个信息系统中,可以只包括一种服务器,也 可以包括多种服务器 • 在一个信息系统中,不同的服务器,如POPv3服 务器、SMTP服务器,对应着不同的计算机,即一 台计算机只能提供一种网络服务。
典型的电子邮件系统主要涉及两种协议 :SMTP和POPv3。SMTP是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中文译为“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用于发送电子邮件;POPv3指第3版的邮局协 议( 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3),用于接收电子邮 件。
项目实施
编程获取电子邮件列表 1.用 Python语言编写或改写程序,并了解各段代码的 功能。 import poplib #引入处理协议的库 from email import parser from email. header import decode_header server = poplib.POP_3SSL(‘xxx.xxx.xxx’)#PoPv3服务 器
项目实施
print("发送信箱:“+ emailbase['From']) print("信件主题:"+ emailbase['Subject']) print("发信时间:" +emailbase 'Date']) server, quit() 2.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共有15封件 ------1/15-----发信信箱:< sinamailasina. com>

《3.3.2 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1

《3.3.2 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1

《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可视化的基本观点和作用。

2. 学习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技术。

3. 能够理解和分析数据,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可视化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数据可视化的基本原理和工具,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可视化方式。

2.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和实现有效的数据可视化,理解数据可视化的优缺点。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PPT、白板、数据样本、图表样本等。

2. 收集和整理有关数据可视化的基础知识和工具的资料。

3. 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深理解。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数据可视化图表,让学生感受数据可视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并引出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2. 基础知识讲解:介绍数据可视化的基本观点、分类、作用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数据可视化有初步的了解。

3. 工具介绍: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如Excel、Tableau、Python等,并简要介绍其基本操作。

4. 案例分析:通过展示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据可视化的具体应用,如市场分析、人口统计、金融分析等,并分析如何运用不同的图表类型来展示数据。

5. 学生实践:给学生分配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实际数据项目进行数据可视化实践。

要求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图表设计、图表制作等环节。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指导。

6. 分享与讨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数据可视化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

同时,邀请其他小组提出建议和评判,共同讨论和改进。

7. 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数据可视化在未来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不息提高自己的数据可视化技能。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2. 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可视化方式。

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信息系统中的软件

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信息系统中的软件
欢哪种 方式?为什么?
3.3.3 开发网络聊天系统
图 3.3.4 网络聊天系统功项目,明确以下信息。 ● 系统主要包括服务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系统面向的用户数:□多个用户 □单个用户 ● 从客户端来看,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服务器来看,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客户端主要运行环境:在浏览器中运行。 ● 客户端软件:网页形式,可以随时停止使用。 ● 服务器软件:必须不间断地工作。 ● 聊天系统采用的网络协议:WebSocket协议。
3、 运行Python程序。 4、 启动浏览器,访问地址http://127.0.0.1:8000,看看浏览效果。
在上面的操作中,第一步提供了信息系统所需的数据,一个网页文件; 第二步提 供了系统所需的某种服务软件,一个Python程序。有了这两者, 就可以搭建简易的信 息系统了。启动服务器后,在第四步用一个客户端 软件(浏览器)访问这个信息系统, 可以看到相应的信息 (index.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与客户端软件相比,服务器软件的运行过程都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1. 软件在信息系统中有何作用?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2. 同时运行本节提供的两个服务器软件,试着在一台计算机中同时提
供两种信息 系统服务。想一想,这两种服务是如何区分开的? 提 示:端口。 3. 如何把聊天系统和前面的网站服务器结合起来,由服务器向用户提 供聊天用的 网页?
4. 聊天时,为了避免一些粗俗的话影响大家的交流,往往要对某些词进 行屏蔽。 想一想,如何才能实现这个功能? 5. 尝试修改聊天服务器软件,让它在接到一段特殊的信息后,就不再监 听端口, 即停止提供网络聊天服务。想一想,这样修改后能带来什么好 处?又可能会带来哪些 问题? 6. 想一想,如何给网络聊天系统增加用户认证环节,并把聊天记录保存 起来?

3.4信息获取与控制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人教中图版(2019)

3.4信息获取与控制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人教中图版(2019)
重点题型整理
1.信息检索实例分析题:
-题目:请根据以下需求,设计合适的搜索策略,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相关信息。
-需求:查找有关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的文献资料。
-答案:利用关键词“信息检索方法和技巧”进行搜索,获取相关文献资料。
2.信息筛选标准判断题:
-题目:以下关于信息筛选标准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描述1:信息筛选标准包括需求匹配和信息真伪辨别。
学生学习效果
1.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高效地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2.学会信息筛选的标准和策略,能够根据需求筛选信息,辨别信息的真伪,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
3.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术,能够进行文本编辑、图片处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操作,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
4.理解信息控制的原则和技巧,能够保护信息安全,进行信息保密和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安全的意识。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查找特定信息的情况?你们是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这些信息的?”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围绕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信息筛选的标准和策略、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技术以及信息控制的原则和技巧进行讲解。
-教师通过展示具体案例,讲解信息检索的技巧,如利用搜索引擎进行高效检索、使用关键词搜索等。
-答案: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文献检索;访问环境保护相关的网站和论坛;阅读环境保护相关的书籍和期刊;参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活动和研讨会;向专家和学者咨询。
课堂
1.课堂评价: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信息获取与控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信息检索的方法、信息筛选的标准、信息处理的技术以及信息控制的原则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需要能够清晰地回答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3.3.2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1

《3.3.2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1

《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方法。

3. 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可视化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2.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可视化方式,理解数据可视化在分析和决策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数据可视化示例图表。

2. 准备教学资源:互联网上收集的数据可视化案例和教程。

3. 安排教学时间:本课时为单课时,约45分钟。

4. 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数据可视化的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环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数据可视化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表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什么是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有哪些应用”等,引发学生思考。

2. 介绍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和分类,包括静态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和动态图表(如数据地图、数据动画等)的不同特点和应用场景。

3. 实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实际案例,如某公司销售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并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进行展示。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图表类型、图表元素(如标题、轴标签、数据标签等)和配色方案等,并使用软件(如Excel、Tableau等)绘制图表。

4. 小组展示与讨论(20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图表作品,并简要介绍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

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对图表进行点评和建议。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加深对数据可视化的理解和应用。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同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实践数据可视化技术。

6. 布置作业(2分钟)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数据可视化应用场景进行调研和实践,下次课上分享自己的成果。

信息技术中图版(2019)必修 1 3.3.2 数据可视化之词云(共47张ppt)

信息技术中图版(2019)必修 1  3.3.2 数据可视化之词云(共47张ppt)

文本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的一个分支,叫做文本数据挖掘,顾名思义, 文本数据挖掘,就是从文本中进行数据挖掘,以快速 获得文本中的重要信息。
文本数据挖掘的主要步骤: 文本获取、文本处理、文本可视化
文本可视化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词云。
你发现 了词云 的哪些 特点?
词云的概念
特点: 图片 词汇 颜色 大小
词云的概念
步骤一: 词汇区分
鸡蛋 牛奶 面包 豆浆 油条 鸡蛋 鸡蛋 牛奶 包子 鸡蛋 牛奶 面包
鸡蛋 牛奶 面包 豆浆 油条 包子
体验词云:人工制作词云
步骤二: 词频统计
鸡蛋 牛奶 面包 豆浆 油条 鸡蛋 鸡蛋牛奶 包子 鸡蛋 牛奶 面包
食物名称 鸡蛋 牛奶 面包 豆浆 油条 包子
出现频率 4 3 2 1 1 1
右图为某招聘网站的 招聘信息文档截图, 制作这个的词云图以 快速了解应聘所需的 关键技术。
Python语言实现词云
材料准பைடு நூலகம்:
文本文件(必备) 字体文件(可选) 图像文件(可选) 程序文件(参考)
步骤1: 安装工具包
Python语言实现词云
运行命令行工具:AnacondaPrompt 在窗口依次输入以下命令: pip install imageio pip install jieba pip install wordcloud
词云的概念
词云是一种可 视化描绘词语 出现在文本数 据中的频率的 方式。
客户满意度
词云
文本 客户满意度
词云的制作步骤
1、词汇区分(分词) 2、统计词频 3、图形显示
体验词云:人工制作词云
早餐统计单: 鸡蛋 牛奶 面包 豆浆 油条 鸡蛋 鸡蛋 牛奶 包子 鸡蛋 牛奶 面包

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课件3.2信息系统中的通信网络

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课件3.2信息系统中的通信网络

2.局域网与广域网
网络的分类标准有很多,按网络覆盖的地 理范围大小,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局域网 和广域网。
2.局域网与广域网 局域网,是覆盖局部地域的计算机网络。
2.局域网与广域网
广域网一般用于把不同地区的网络连接起 来,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大。
2.局域网与广域网 局域网示意图 广域网示意图
3.数据交换技术
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各有特点。对于实时 性要求高的交互式传输,电路交换最合适, 不宜采用报文交换;对于实时要求不高的传 输任务,报文交换最经济合算;分组交换技 术则可以兼有前两者的优点。
4.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用来表示网络中各种设备的物 理布局。常见的网络拓扑主要包括线状、星 状、环状三种基本结构。
3.数据交换技术
网络中的计算机,要不时地发送请求或接 收反馈。也就是说,计算机之间必然要交换数 据,这就要用到数据交换技术。
3.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 (2)报文交换; (3)分组交换。
3.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 采用电路交换技术时,需要在通信 双方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所有的数据都 通过这条通道实时传输。
4.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基本结构
5.IP地址
互联网连接着难以计数的计算机,为了 区分它们,人们给计算机设置了数字形式的 标识,即IP地址。IP地址是1个32位长的二 进制数。
6.域名
数字形式的IP地址,对人来说,还是难 以记忆。因而,人们又采用了字符型的标 识——域名。
7.组建无线局域网 “连接设备——启用安全策略”
信息系统中的通信网络
学习目标
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 用。
能够组建小型无线网,了解常见网 络设备的功能。

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3.2.1数据采集(第二十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3.2.1数据采集(第二十二课时)-教学设计
2.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和思维,对数据采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使学生掌握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能够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4.信息社会责任:让学生理解信息法律法规,尊重信息知识产权,正确使用信息,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进入高中信息技术3.2.1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简单的编程技能。他们对信息处理有一定的了解,但数据采集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数据采集的基本概念
-数据采集的重要性
-数据采集的方法
-数据采集的流程
-数据采集的注意事项
2.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数据采集的定义和重要性
-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流程
-数据采集的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
3.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数据采集的定义: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获取数据的过程
-数据采集的重要性:为基础信息处理提供数据支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比如:数据采集有哪些常见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是《数据采集》。在开始学习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需要收集一些数据来帮助做决定?比如,你们在购买手机或电脑时,是否会比较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性能和价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据采集的奥秘。

中图人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二 3.3.2 开发简易的电子邮件客户端 教案

中图人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二 3.3.2 开发简易的电子邮件客户端 教案

案例开发简易的电子邮件客户端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邮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了解网络协议在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提高网络编程的兴趣。

·通过活动反思,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2. 教学对象分析现在的高一学生,对如何使用信息系统服务,如收发电子邮件并不陌生,但对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等不熟悉。

与之相对应的,学生可以编写单机运行的程序,但对如何开发网络应用软件知之甚少。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特点、网络编程的要素、网络协议与软件开发。

教学难点: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通过程序代码实现收发电子邮件。

4.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教学手段:教师讲授,学生分组实践、练习、体验。

5. 教学过程设计可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的Python程序。

iimport smtplibfrom email.mime.text import MIMETextfrom email.mime.image import MIMEImagefrom email.mime.multipart import MIMEMultipartfrom email.mime.application import MIMEApplicationprintif __name__ == '__main__':fromaddr = 'xxxxxxx' #发信人邮箱地址password = 'xxxxxx' #发信人邮箱密码toaddrs = ['xxxxxxxxx'] #收件人邮箱地址content = '附件是三个不同格式的文件。

' #邮件正文内容textApart = MIMEText(content)imageFile = '1.jpg'imageApart = MIMEImage(open(imageFile, 'rb').read(), imageFile.split('.')[-1]) imageApart.add_header('Content-Disposition', 'attachment', filename=imageFile)pdfFile = '2.pdf'pdfApart = MIMEApplication(open(pdfFile, 'rb').read())pdfApart.add_header('Content-Disposition', 'attachment', filename=pdfFile)zipFile = '3.zip'zipApart = MIMEApplication(open(zipFile, 'rb').read())zipApart.add_header('Content-Disposition', 'attachment', filename=zipFile)m = MIMEMultipart()m.attach(textApart)m.attach(imageApart)m.attach(pdfApart)m.attach(zipApart)m['Subject'] = '带有3个附件的邮件' #邮件标题m['From']='<'+fromaddr+'>'m['To']=":".join(toaddrs)try:server = smtplib.SMTP('') #发送服务器的地址server.login(fromaddr,password)server.sendmail(fromaddr, toaddrs, m.as_string())print('发送成功')server.quit()except smtplib.SMTPException as e:print('发送失败:',e)。

《四、用软件收发邮件》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11

《四、用软件收发邮件》作业设计方案-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11

《用软件收发邮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软件进行邮件的发送与接收,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提高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电子邮件基础认识学生需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组成元素,包括主题、收件人、发件人及邮件正文等。

了解邮件附件的概念及其在邮件交流中的作用。

2. 软件操作实践学生需在指定软件(如Outlook、网易邮箱等)中完成以下操作:注册并登录个人邮箱账号。

了解并熟悉邮箱界面布局。

创建新的邮件,并正确填写邮件主题、收件人和发件人信息。

编写并发送一封自我介绍的主题邮件。

接收并阅读一封由教师发送的指导性邮件。

3. 邮件安全与礼仪学生需了解并掌握邮件使用中的礼仪规范及注意事项,如不发送垃圾邮件、尊重收件人的隐私权、避免使用不当语言等。

同时,学习邮件安全的防范措施,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新软件等。

三、作业要求1. 操作步骤清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需按照教师提供的步骤进行,每一步骤都要有明确的操作指南。

2. 内容完整规范发送的自我介绍邮件需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并保证内容积极向上。

收到的指导性邮件需认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3. 安全意识强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遵循邮件使用礼仪和安全规范。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操作步骤的准确性及规范性。

邮件内容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学生对于邮件安全与礼仪的理解和遵守情况。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及待改进三个等级,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堂或线上平台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学习,共同提高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使用软件进行邮件的发送与接收操作,理解邮件的基本构成及使用注意事项,并能够独立解决一些常见的邮件收发问题。

《3.3.2 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1

《3.3.2 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必修1

《数据可视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可视化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方法。

3. 学会应用图表和图形清晰地表达数据。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图表类型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工具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图表和图形清晰地传达数据信息,如何分析图表数据以发现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相关图表和图片以辅助讲解。

2. 准备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如Excel、Python等)及其相关库(如matplotlib、seaborn等)。

3. 准备案例数据,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4. 安排一次在线教室,以便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数据可视化图表,让学生感受数据可视化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引出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2. 基础知识讲解:介绍数据可视化的基本观点、分类、作用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数据可视化有初步的认识。

3. 工具介绍:介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如Excel、Tableau、Python等,并简单演示如何应用这些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据可视化的过程和方法,如如何收集数据、如何选择图表类型、如何进行图表优化等。

5.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案例分析的经验,自己选择数据、选择工具、设计图表,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6. 教室讨论: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和分享,同时听取其他同砚的创意和想法,共同探讨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和技巧。

7. 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可视化技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可视化的基本观点和作用。

3.3.3开发网络聊天系统-人教中图(2019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课件(共22张PPT)

3.3.3开发网络聊天系统-人教中图(2019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课件(共22张PPT)
function send#发送信息
{message=msg. value; Ws.send(message);f }
function writeToscreen(message)#显示信息
项目实施
{var pre=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re.innerHTML- message; output appendchild(pre); } </script></html> 3.检查代码是否与书中一致,了解每段代码的功能,然后 以 client .html为名保存起来
实践活动
网络编程活动拓展
1.把同页文件传送到接入同一局城网的智能手机上,接着
用手机上的览器打开网页,试一试能不能用手机参与聊天

2.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编程体驗,讲一讲用编
写网页这种方式设计客户端有什么好处,可能会有什么问
题。
Thanks
2020/11/30
程序变量cs存放着所有连到服务器的客户端 连接。运行时,这个软件会开放本地的8765端口, 以 Websocket协议提供网络服务,随后所有的网 络通信都在talk方法中进行处理。
程序中的talk方法采用了无限循环的方式,不 断监听端口。如果有新的用户连入,就保存通信 连接井用类似“欢迎”的内容通知其他用户;如 果是新的聊天消息,就在消息前面加上发信人的 网络地址,然后转发给所有人
项目实施
部署信息系统
1.调试、运行服务器软件,确保翟序正常运行 2.用浏览器软件打开网页文件,试试能否正常访问本地服 务器 3.小组内运行修改后的服务器软件,并公布那台计算机的 网络地址,然后同一网络中的其他人用计算机连接公布的服 务器,尝试多人聊天。 提示: start _server =websockets.serve(talk, 'xxx. xxx. xxx. xxx, 8765)

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课件3.4信息获取与控制

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课件3.4信息获取与控制
信息获取与控制
学习目标
了解物联网、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体验传感器信息获取的方式,理解数据整理
的意义。 通过编程实践,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 探讨物联网和传感器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
以及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影响。
体验探索
生活中的共享单车
体验探索
请同学们思考:共享单车作为具有 物联网特征的信息系统,是如何与物理 世界建立连接方式的?
实践活动 搭建温度/湿际使用收集的数据时,可以根据需 要对一些冗余及无效数据进行整理,以便通 过后期的数据分析,使信息系统所获取的外 部世界数据能被有效地利用。
2.传感器与信息获取
传感器是含有敏感元件的电子元器件, 受到外界干扰时,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 确。例如:采集到的数据可能有缺失、重复 或错误等现象。这种情况下,要对数据进行 整理。
1.物联网与信息系统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和基础 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 络。在物联网中,通过传感器等设备,按约定的协 议,将相关物体与网络连接,进行信息采集和通信, 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1.物联网与信息系统
物联网的应用
1.物联网与信息系统
共享单车系统的基本结构
1.物联网与信息系统
物联网既是网络,又是业务和应用的集 合体。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思考活动
请尝试画出骑行算法作用的流程图。进 一步思考物联网作为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算法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2.传感器与信息获取
传感器指能检测、采集物理世界的各种 信息,并将信息转换为以电信号形式表示的 数据采集设备,是构造物联网的基石。设计 者可以借助传感器,让信息系统获得感知并 影响物理世界的能力。

【信息技术】软件与信息系统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_+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信息技术】软件与信息系统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_+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解决策略
如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协同工作过程和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展示和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02
01
本节课将采用项目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展示和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3.1 软件与信息系统
案例软件与信息系统能自动下载图像的Python程序关键词输入提示和下载图像提示的代码实现能自动下载图像的Python程序的代码实现及注释解释对能自动下载图像的Python程序的测试及性能评估
contents
目录
01
案例软件与信息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中软件的分类、功能和运行方式。
程序功能介绍
然后使用正则表达式提取图片URL
最后,再次使用requests库获取图片内容,并保存为本地文件。
使用requests库的get方法获取指定URL的内容。
使用正则表达式从获取的网页内容中提取所有图片的URL。
使用requests库的get方法获取图片内容,并保存为本地文件。用户输入关键词,程序生成对应的搜索URL。程序使用requests库获取搜索URL的内容。
本节课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功能。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重点
如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协同工作过程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3.3数据与系统-【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3.3数据与系统-【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教科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3单元认识数据3. 3数据与系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项目主要包含“探究'旅行线路’”“走近火车票订票系统”“探究订票系统功能”和“设计'旅行小助手系统'”四个任务。

某同学经常和亲友们一起旅游。

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他想自己开发一个旅行小助手系统,用它来解决自己遇到的旅行线路管理、交通乘车指导、以往旅游相关记录管理等各种问题。

我们将通过下而的活动了解这个系统的构成并熟悉系统,进而尝试帮助他全而地设计、规划这个系统。

任务一“探究'旅行线路'”是让学生通过“活动1初看旅行线路”,亲身体验图形用户界而,以及如何使用tkinter模块创建可视化界面(一个窗体两个按钮);通过“活动2 更新旅行线路”,为按钮编写单击事件代码,向文本文件中写入数据。

两个活动相互关联,前者主要是对图形用户界而建立感性认识,后者是利用图形用户界面的交互功能,实现对文本文件的读写操作。

建议任务一安排1课时。

任务二“走近火车票订票系统”包含两个活动,一是通过''活动1查找车次”登陆12306 网站,查找厦门到成都的车次信息,进而引出问题:如何换乘?为此,搜集换乘的车次信息,并用WPS表格存储。

二是通过“活动2整理购票信息”,体验到使用WPS表格整理数据不太方便,尝试使用ACCeS S数拯库,逐步认识数据库、数据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重要概念和相关操作,英中对数据表的操作,可由对WPS表格的操作经验迁移而来。

两个活动是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铺垫。

建议任务二安排1课时。

任务三“探究订票系统功能”包含两个活动:活动1查询换乘方案,活动2满足个性化需求。

活动1介绍表间关系,通过两个表字段间的关联,实现简单查询,但查询结果不太合理(时间衔接有问题),引出条件查询。

活动2则使用条件查询,满足个性化要求。

通过査询,引出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以及数据库系统。

3.2.8接入互联网-人教中图(2019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学设计

3.2.8接入互联网-人教中图(2019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学设计
(4)互联网应用:熟悉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网络购物等常见互联网应用的基本操作。
2.教学难点
(1)互联网接入技术的原理:理解各种互联网接入技术的工作原理,如ADSL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过程,FTTH光纤通信的技术特点等。
(2)网络协议的复杂性:TCP/IP协议栈涉及众多协议和概念,如IP地址的分类、子网划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互联网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互联网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 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显示出对互联网应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教师评价与反馈:
- 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 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随堂测试结果,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 教师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分享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拓展资源:
- 互联网发展史:介绍互联网的起源、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如ARPANET的建立、万维网的发明等。
- 网络协议深入讲解:提供关于TCP/IP协议栈的详细讲解,包括IP层、TCP层、UDP层等的工作原理。
- 网络安全案例:分析具体的网络安全事件,如DDoS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了解黑客攻击手段和防护措施。
5. 示例:
- 互联网基本概念板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 :SMTP和POPv3。SMTP是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中文译为“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用于发送电子邮件;POPv3指第3版的邮局协 议( 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3),用于接收电子邮 件。
Thanks
2020/11/30
项目实施
信件主题:欢迎使用新浪邮箱 发信时间:Thu,20Feb2017 10:36:34+0800 -----2/15-----发信信箱:<> 信件主题:自动回复;我申请到电子信箱了 发信时间:Thu,20Fb201711:04:58+080(CST) … 3.用渊览器等软件访问自己的电子信箱,看看显示的 邮件列表与程序获取的列表是否一致。
与收取邮件对应的是发送邮件。发送邮件 使用的网络协议是SMTP,编程前,要弄清用于 发送邮件的服务器的地址、发信人的账号和 密码等相关信息。
思考活动
编写网络软件可能遇到的问题 1.编写网络应用软件时,必须理清以下哪些信息? • 信息系统采用的网络协议 • 各种服条器的地址 • 得到授权的用户名及相应的密码 2.想一想,如果滥用程序大批量发送邮件,可能会带未什 么问题? 3.用客户撼软件或者用浏览器,都能访问也子信箱收发 电子啷件,你更喜欢哪种方式?为什么?
显而易见,系统中要有能按照这两种协议工 作的服务器,即SMTP服务器和POPv3服务器。 通过分析还可以发现,要编写的用于收发电子邮 件的软件主要供客户端使用,它们必须依附已有 的电子邮件系通依交流统才能工作。
思考活动
信息系统中的服务器
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 在一个信息系统中,可以只包括一种服务器,也 可以包括多种服务器 • 在一个信息系统中,不同的服务器,如POPv3服 务器、SMTP服务器,对应着不同的计算机,即一 台计算机只能提供一种网络服务。
项目实施
server user(xxxx)#用户名 server, pass(xxxx) resp, mails, octets = server .list()#获取邮件列表 print(”共有%d封邮件.“%1en(mai1s)) for Index in range(len(mails)): resp, lines, octets=server. retr(index+1) msg _content =b’\r\n’. join(lines). decode(utf-8) msg =parser, Parser(). parsestr(msg. content) Emmailbas={}
项目实施
print("发送信箱:“+ emailbase['From']) print("信件主题:"+ emailbase['Subject']) print("发信时间:" +emailbase 'Date']) server, quit() 2.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共有15封件 ------1/15-----发信信箱:< sinamailasina. com>
项目实施
for line in msg. items(); header-line[θ] if header in ['From','Subject','Date']; iten-decode header(line[1)[-1] Code=itemn([1] If item[1] !=None else'ascii' If isinstance(item[θ], bytes); value str(item[θ],code) Else: value= item[θ] emailbase [header]=value print("…%d/%d…"%(index+1.len(mails)))
人教/中图版(2019)
第三章
3.3.2开发简易的电子 邮件客户端
电子邮件服务几乎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而出现 的,目前这个“古老”的服务仍在广泛使用。收发 电子邮件的软件,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应用软件。
要想编写收发电子邮件的客户端软件,首先应当 了解电子邮件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工作过程
一个典型的电子邮件服务系统由服务器和客 户端组成。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所有的邮件服务 器会24小时工作,随时准备接收或发送邮件。因 此发件人可以随时上网发送邮件,收件人可以随 时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阅览邮件,收发双方不必 同时在线。
项目实施
编程获取电子邮件列表 1.用 Python语言编写或改写程序,并了解各段代码的 功能。 import poplib #引入处理协议的库 from email import parser from email. header import decode_header server = poplib.POP_3SSL(‘xxx.xxx.xxx’)#PoPv3服务 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