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的现代化

合集下载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促进人全面发展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促进人全面发展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促动人全面发展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论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时,我们通常都把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个命题当作应然命题而不加以追问。

其实,为什么要促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基础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生产、分工与私有制的角度入手,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

江泽民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目标联系起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过程的具体实践中,回答了为什么要促动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问题,深化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问题的理解。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促动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促动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对于这个问题,具体能够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与一切剥削社会的根本区别之一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规定。

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指出:“代替那存有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后来,他们又多次阐述了这个观点,如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浅谈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浅谈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浅谈马克思的“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形态,是人从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丰富和完善。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为之奋斗一生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最高追求和价值目标,正确理解这一思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每个人”是这一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和出发点,也是这一思想的一大亮点。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以每一个个体为着眼点的,而不是一群人或人类社会整体。

从马恩的经典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时,都在前面冠以“个人”一词。

例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表述: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

其次,“每个人”又体现了这一思想的伟大光辉点。

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人的发展程度已经超出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所能到达的发展水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不是某个人、某些人或某个群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类历史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

因此,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将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及社会关系基础。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相对于以往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自由而言的。

马克思论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论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

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标准。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共产党宣言》也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

全面自由发展的主体——“人”在这两大阶段中是不同的;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在第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含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两个维度;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群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三个辩证统一的方面中,马克思更为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

(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自由”占据着核心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从人的本体论来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特征。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马克思主义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

必然性即是规律性,包括自然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以及人们自身发展的规律;自由是是指从自然力的奴役、社会关系的压迫和自身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有三层意义。

——自由的人一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自由的人,也就是人驾驭了自然规律,获得了支配自然的主动权的人,不断超越自然界的束缚成为自由的人,并且不断提高驾驭自然的自由度。

二是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自由的人,通过改造社会,以民主制度代替专制制度,并且在广泛的社会领域确保人的基本权利的实现。

三是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社会必须保障个人的自由,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简述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简答题

简述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简答题

简述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简答题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

他的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

那么,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呢?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社会关系等方面。

只有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保障,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张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公正、平等、自由的社会制度。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自由解放的前提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自由解放的前提。

只有在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保障的情况下,人才能够真正地自由解放。

因为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才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达到真正的自由解放。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幸福生活的保障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幸福生活的保障。

只有在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保障的情况下,人才能够真正地享受到幸福生活。

因为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才能够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达到真正的幸福。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只有在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保障的情况下,人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为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才能够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

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达到真正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思想的重要话题,尤其在当今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与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幸福的不竭动力源泉。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而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竞争与奋斗。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与精神生活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的实现。

只有当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到全面的发展,当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当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尊重与公平对待,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才能够真正实现。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是一种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解放。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奋斗。

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个体的尊严与人格,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与利益。

只有当每个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与创造力,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是一个复杂而又多样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奋斗,需要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与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努力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双赢。

希望在未来的每一天里,人们都能够更加深入地探讨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愿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

(参考)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现实意义_袁旭东

(参考)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现实意义_袁旭东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关系; 能力; 生产力; 素质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人 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基 本内涵是指人的智力,体力能充分自由的发展,以适应不 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际的需求,同时人的道德品质和审美 情趣也高度发展。 也 就 是 指 德、智、体、美、劳 和 谐 完 美 的 发展,是人智能和潜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是人需要的全 面丰富与满足,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具体包括以下几 方面: ( 一) 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 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 通过劳动和社会活动获得了需要的满足,而需要的满足又 产生出新的需要。因此,马克思认为需要和生产一样是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人的发展包含着多方面 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之 前 的 社 会 形 态 中,由 于 生 产 力 的 低 下, 社会产品的缺乏,使得人的需要只能在较低层次上得到满 足。到了资本 主 义 社 会,人 的 物 质 需 要 得 到 了 极 大 的 满 足,然而人的精神需要及各种社会需要却不能得到同步满 足和发展。相 反,由 于 资 产 阶 级 为 了 攫 取 更 多 的 剩 余 价 值,既利用“考究的需要”,又利用“粗陋的需要”[1]( P. 91) 来 进行投机,从而造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真正需要的 压抑和扭曲。“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需 要……促使他进行新花样的享乐,从而使他陷于经济上的 破产。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其他人的。异己的 本质力量,以 便 从 这 里 面 找 到 自 己 本 身 的 利 己 需 要 的 满 足。”[1]( P. 91) 马克思深刻揭露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对 人的需要的扭曲。 “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 产的某种新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具有何等的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
袁吉富
【期刊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所谓现代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思想就是在这个语境当中论述的。

在他们看来,注重独立性、强调公正、以能力和物化成就评价人、地域性的个人向世界历史性的个人转化、对变革的不断追求,就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在人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总页数】9页(P225-233)
【作者】袁吉富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科研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1
【相关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落后国家现代化思想及当代启示 [J], 张雷
2.马克思恩格斯法治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 [J], 田恒国
3.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及价值探析 [J], 赵书策
4.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发现现代化思想——刍议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的现代化 [J], 陈兴建
5.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思想探析 [J], 吴忠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价值所在。

这一理论强调了人的自由、平等、而同时还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即在物质、精神和社会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着思想观念狭隘、自我中心、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

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们才能重新审视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重新认识人的自由和尊严,重建人类社会的理想和愿景。

这种理论对于指导我们前进、推动我们进步、提升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人类发展观,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和奋发向前。

只有深入理解和贯彻这一理论,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性,不断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思想和实践中,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1.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单一化,缺乏多元化和综合性。

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只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忽视了其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资源,导致学生对于不同观点和思想的理解和掌握不足。

二是教育方式呆板化,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师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一些高校缺乏具有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四是学生群体差异化,教育需求多样化。

现代学生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需要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现代化背景下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刍议

现代化背景下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刍议

现代化背景下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刍议[摘要]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关于人的学说,在社会现代化实践过程中两者应该是相互统一、并驾齐驱的。

然而,当代社会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却呈现出相互分离甚至南辕北辙的情形。

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必然要转变传统现代化的思维方式,重新回归到“人”本身,提升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改善人的交往关系等,从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一、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辩证法“现代化”,从狭义来讲,原指不发达社会通过社会变革,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一个社会变革过程。

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她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

显而易见,从其内涵来看,现代化不仅包括了社会现代化,也包含了人的现代化过程,两者相互依存并不断发展。

现代化研究专家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就是“人们在精神上形成现代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把这些熔铸在他们的基本人格中。

是人们从具有传统的人格转变为具有现代人格的过程。

”〔1〕大多数中国学者也普遍认为:实现人的现代化,也就是由与传统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传统人’转变为与现代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现代人’。

这种转变应该是全方面的,是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的根本性改造,是从社会心理、意义信念、价值观念、伦理精神、思考方式到人格等各个层面的完全的、整体的转变,形成与新的社会条件、新的社会生活相一致的一代新人。

与“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及其背景不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重要思想。

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摘要】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全面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实践中的意义,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文章还阐述了全面发展理论对当前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及与现实的关系,强调了该理论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面发展理论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现实意义,内涵,实践意义,理论指导作用,社会实践,应用,发展趋势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介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本理论之一。

这一理论提出了人在实践中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个体幸福和社会繁荣的根本保障。

全面发展的概念指的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和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实现个体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精神、道德、智力等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了人类的本质是劳动和创造,人类通过劳动实现物质生活的增长和发展,通过创造实现文化和精神的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1.2 全面发展的概念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即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概念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方面。

在物质层面,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充分满足,具备了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食物、衣服、住房、教育、医疗等。

而在精神层面,全面发展意味着人们在思想、文化、道德等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具备了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的综述

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的综述

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综述摘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

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的奋斗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应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之中。

鉴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如此重要,围绕此中心的研究也就变得尤其多。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因而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展开的研究也就变得尤其多,今天我就来做一下关于这方面的综述。

先介绍什么是个人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个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它的本来涵义指每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地、自由地和和谐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成为各方面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具体来讲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人的智力和体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人的生命体存在和人从事一切活动的身心基础。

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低级形式还是高级形式的活动都是对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二、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

物质活动能力和精神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三、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他所生活的社会关系,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必然要求社会关系高度丰富和发展。

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准备了物质前提。

二是自由时间的增加。

马克思用大量论述表明,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赖与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给所有人增加自由时间,充分的自由时间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三是社会关系的丰富,这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程内涵及出路

马克思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程内涵及出路

马克思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程内涵及出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解放的论述之一,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历程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解以及在当代的意义,并提出相关出路。

一、历程的内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历程是指人类进化的一种全面进步,是人类无限接近自由和幸福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们对自然界和自己的认识不断加深的历史,人们在这个历史中不断追求自由和幸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0页)这一历程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人的解放。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进,本质上是人类逐渐摆脱各种形式的奴役和封建束缚、达到自由解放的历程。

2、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深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人的平等和团结。

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需要人类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实现团结的真正实质是人类彼此平等。

二、现实意义在当代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中,这一理念提供了一个反抗权力和利益的方式,是人民群众争取个人权利的重要武器。

其次,在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可以成为不断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

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人民生活的改善,是这一理念应用的主要渠道。

三、出路思考为了更好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代社会需要从多个方面思考相应的出路。

1、建立透明的社会机制,提升公民的积极参与,以便更好的解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推进绿色发展,从生态的角度考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一步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3、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好地培养人的自我意识,并推动人的全面素质发展。

综上所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一种全面进步的历程,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思考相应的出路,进一步推进社会进步和改革。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研究生一队王建雄(121045)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说:一方面,每个人既能获得和其他人一样的合乎社会各方面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每个人又能获得与个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条件。

此外,在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全社会一切人的全面发展。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初步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他提出劳动应该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而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这是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原因。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劳动及其成果发展到较高程度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被消灭的情况下才能被消除其异化的性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奠定了考察个人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明确地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就个人自身来考察个人,个人是受分工支配的,分工使他成为片面的人,使他畸形发展,使他受到限制。

分工造成了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片面畸形发展,使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

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 年)和《资本论》(1867 年)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更加成熟。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揭示了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状态,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流通过程的分析,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同时,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发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尺度——自由时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这些要求,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幸福。

因此,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二、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全民的政治参与和管理。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原则,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只有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构建公平公正的政治环境,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经济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体系,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有文化素养的公民。

同时,要注重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和传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有什么作用?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作用:①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②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③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还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的技能;④还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类所用的。

(2)教学对人的力量的发挥作用。

人的身体力量发展有多种途径,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人的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3)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实践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实践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实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从总体而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作为人类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切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就奠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在对人的发展的理解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抽象人道主义从某种理想化的、抽象的人的理念出发,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人——非人——人”的模式,并把人的发展描述为人性的异化与人性的复归。

这种观点离开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离开了人的现实的社会历史活动和社会历史联系,而把人的发展看作一种主观设定的过程,这是一种关于人的发展问题上的抽象观点。

与抽象的人道主义相反,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

”[1]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丰富性、全面性取决于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全面性。

人的发展是同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相一致的,人创造社会关系的活动是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的,因而人在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实践进程中也使自身达到全面性。

只有当社会关系的发展达到了某种丰富性即全面性,人才能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全面的活动与普遍的相互交往而获得全面的发展,达到自身的全面性。

社会关系的全面性是历史的产物,人自身的全面性也只能在历史中达到。

因此,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并不是什么人性的复归,而是通过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达到的。

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不是人的全面性本质的失而复得,而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创造全面性的社会关系,在日益丰富的社会关系中,人才会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规定性,成为日益全面性的人。

所谓人的全面性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

它不是人的发展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而它本身却正是以人的历史发展为前提条件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与人自身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而且社会的发展总是历史地、具体地体现在人自身的发展上。

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自身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涵。

1994年3月25日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的观点;《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这表明,人的发展问题已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社会进步说到底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进步,社会发展说到底是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及其现实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出发点,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不断重复的论断。

他认为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

)由马克思的这一表述,可以看出入的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所占据的地位。

马克思、思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产生,在其现实性上一开始就是针对私有制社会下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而提出的,是为了寻找一条解决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早在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并且指出这"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第330页)1865年6月,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写的纲领性文献《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73页)。

同年10月恩格斯又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草案》中设想,在彻底废除私有制的基础上,"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的新的社会制度,"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这就是要"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摘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思想和精神层面。

在实践中,这一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教育领域,应用这一理论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社会发展中,这一理论的实现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久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对个人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引导人们走向更加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这一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人们适应社会变革和挑战,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个人、教育、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实意义、实践、教育、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现代社会、未来应用。

1. 引言1.1 介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和观点的深化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张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主张人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应该按照自己的志向和需求来进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倡人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2 阐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强调了个体的多方面发展需求,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需求,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

这一理论的提出,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兼顾身体健康、智力发展、情感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

马克思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部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系是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它构成于三个时期和五个方面。

它为我国目前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它更好地指导我们全面地实践人的全面发展.三、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其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贯彻落实人的全面发展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世代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并不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突兀实现的,它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而社会主义社会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不懈地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要大力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建设,促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快速的发展,为不断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提供保证。

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当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

我个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但是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提倡人的全面发展。

从多方面要求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的现代化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是标志和体现人的进步发展
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多元价值取向的今
天,我们可以利用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去指导人
的现代化,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人
的现代化过程,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011 年 10 月(中) 科 教 导 刊 125
现为体力与脑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
人的现代化本质是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开发每个
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
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有机整 发展的有效的方式和途径,通过人的现代化,可以实现人的主
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人 体素质的普遍提高,这里主要指实现生活方式现代化、交往方
人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也是现代
要或动机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 化建设的目标。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
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恩格斯则把人的 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他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
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创造的需要三个层次。尽管人的 出,历史的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人们
1.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种体现,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 泉和动力,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实践活动 是按照人的需要、利益进行,打上人的价值烙印的活动,一切 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而为了满足需要 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又不断产生出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反 过来引起新的实践,在这种循环中,促进了社会和人自身的发 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 (1)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发展。首先,从需要的起源看,有 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从存在形态的角度,可以把需要分 为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从需要的对象看,有物质 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主体的角度看,有个人需要、集体或 社会需要。由此可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需要的全面 发展应该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个人与社 会的统一。
“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能力素质等内 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
容,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 个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系统。”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表
3.2 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1.3 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具决定性的力量”,我们的一切工作“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
素质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以生理和心理为基础, 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要全面
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则是人的本质体现。郑永廷教授认为, 提高人口的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终极目标也
3.3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பைடு நூலகம்
是人,因此,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之间是
化的前提。人的现代化是指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 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
Abstract There is intrinsically linked between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In today's pluralistic values, we can use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rx and Engels to guid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we can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all-round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modernity
人的现代化是围绕人有现代性的发展过程的现实活动,其 向发展;另一方面,人的现代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新课题并
特性是独立性、民主性、平等性、开放性和主导性。人的现代化 使其得到丰富和发展,人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
本质是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开发每个人的潜能,促进人 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时代的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
社会科学学科研究
Social Sciences Discipline Research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的现代化
唐英毅[1] 许正伟[1] 陈玉梅[2]
([1]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1; [2]广西北流市第六中学 广西·北流 537423)
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的本质 式现代化、思想观念现代化、价值取向现代化等等,现代化了
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的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境界和生活
2 人的现代化理论
方式,因此,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的本
2.1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
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5.8. [7]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柏格森与中国近代哲学[M].安徽人民出
版社,2005.8. [8] 于桂芝. 全球化——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 [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12. [9] 谈忐.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中国优秀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10] 沈斐.现代性的历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1995.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人民出版社,1995.6. [3]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禾田,译.译林出版社,2003.1.. [4]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2002.5. [5] 郑永廷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M].人民出版社,2005.5. [6] 袁洪亮. 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 [M]. 人民出版社,
TANG Yingyi[1], XU Zhengwei[1], CHEN Yumei[2]
([1]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1; [2]Guangxi Beiliu No. 6 Middle School, Beiliu, Guangxi 537423)
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群体 的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未来理想社会是
需要能够反映人的本质。因此,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本质在 “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于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群体需要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说“: 人是生产力中最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是马克 思主义人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 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的全面 发展的内涵,即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 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根据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 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郑永廷教授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 育概论》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 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 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 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1.1 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人作为全面发展的主体,那么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 应该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根据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有关论述,人的本质的全面 发展主要有三方面含义: (1)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社会属性是指在社会实 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是人与其他动 物的根本区别。人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这种复杂的社会 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 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胡子、血液、 抽象的肉体的本质,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因此,人的本质全 面发展主要在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 (2)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社会关系是指人与自 然、社会以及他人之间的相互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
识形态》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 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他们这里所说的共同体是指 消灭了等级、消灭了剥削的社会。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 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 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实现人的本 质的全面发展。
(3)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实践是人类的一种 客观对象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 的基础,它表现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生产劳动与管理劳动、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统一。以实践观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 观,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立的基础。
2.2 现代化与现代性 现代性包括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方面内容,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这样描述,“在外延和内涵两 方面,现代性卷入的变革比过往时代的绝大多数变迁特性都 更加意义深远。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 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 带个人色彩的领域。”现代性对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反思性,现 代性的构建能对人的现代化起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