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建立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0课蒙古的统一和元朝的建立(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0课蒙古的统一和元朝的建立(26张PPT)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 天祥抗元,这样不是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正确认识: 1、元统一的进步性是不争的事实。 2、但是元统一过程中对南宋发动的战争,使南宋境内汉族人民遭受 残酷的屠杀和压迫,导致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事实。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3、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 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 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4、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 者的角度不同。
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成吉 1206 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1218年,灭西辽
思汗攻西夏时去世。 1227年西夏灭亡。 成吉思汗遗言要借南宋进攻金朝,蒙古与 蒙古 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1234年灭金。
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 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 前后持续了40多年。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四个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陆秀夫
二件大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后习题
• 1.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A )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铁木真 D.赵构和忽必烈 • 2.下列政权被蒙古族所灭的有( B ) ①辽 ②西夏 ③南宋 ④北宋 ⑤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高考历史复习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复习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统 年,蒙 争铁 1206 一, 木 古贵族召开 蒙打 真 大会,推举 古败 经 铁木真为大 。四 过 汗,尊称成 周多 各年 吉思汗,蒙 部 战 古政权建立。 ,
只 没 只 没 征星 草 有 有 有 有 ,天 匠 铁 互平冲逃 旋上木 相安锋避 转的真 杀幸打地 ,战统 伐福仗方 诸争一 。,。, 国情蒙 争景古 :前 , 成吉思汗
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病逝。
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墓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元朝的建立: •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忽必烈就是元 世祖。 • 1272年,忽必烈定都燕京,称大都(今北 京) 。 2、元朝统一全国: • 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
元朝统 蒙古族是如何统一全国的? 一全国 1271年,忽必烈
蒙古人 畏兀儿
四、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1、行省制度: (1)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健全统治机构。 (2)措施: (3)评价: • 使元中央有效控制了地方,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到保证; • 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 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 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至今。 2、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元中央和 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也大大加强。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疆域空前广阔
2、表现: • (1)汉族人民大量到边疆,开发了边疆经 济;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 波斯人 • (2)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人,与汉族融 合,元朝时被视为“汉人” 阿拉伯人 汉人 • (3)形成新的民族—— 回族 回 • (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设澎湖设巡检司,管辖琉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下册课件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下册课件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共23张PPT)

时间
一读课文 列写出大事年表
事件
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蒙古灭西夏 蒙古灭金 忽必烈继承汗位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灭南宋 统一全国
1206年 1227年 1234年 1260年 1271年 1276年 1279年
• • • • •
1206年 1234年 1260年 1276年 1279年
列举历史上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
秦朝 隋朝
西晋 元朝
基知识达标
1.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主要功绩是 A. 统一蒙古 B. 建立元朝 (A ) C. 灭亡南宋 D. 改行汉制 2.元朝的建立者所属的民族是 ( B ) 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 3.1279年,我国古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受政府委派对国土进 行测绘,南海黄岩岛就是其中一个测绘点,1279年我 国处在 (C ) A.唐朝 B. 宋朝 C.元朝 D. 明朝
1227年
西夏 金 蒙古 金 南宋
1234年
蒙古 蒙古 南宋
南宋

1279年

1276 年
本课小结
南宋灭亡 统一全国
统一蒙古
成吉思汗
蒙古 政权
建立元朝
忽必烈
灭西夏 与金
易混点
• 蒙古政权的建立者是: 成吉思汗(铁木真) • 元朝的建立者是: 忽必烈 灭西夏和金的是: 蒙古政权 • 灭南宋的是: 元朝
4.材料一 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描述:有形的 天旋转着,众百姓饭了,不仅自己的窝内, 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 姓饭了,互相攻打。 请问 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的什么局 面?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 材料二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 年,始改称元,催灭弱宋,遂一天下。 请问 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 么回事?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件 (31张PPT)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件 (31张PPT)
2.成吉思汗麾下一支忠诚勇敢、纪律严明、能征善 战的武装力量是其统一蒙古草原的重要基础。
3.成吉思汗个人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意志、过人的 智慧、出众的领导才能是统一实现的主观条件。
蒙古铁骑 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 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 的旋风部队; 冷兵器时代地球上最强大的征 服者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蒙古大汗国形成。 蒙军所到之处进行了历史
印度河流域
对国内
上罕见的大屠杀、大破坏, 他们通过的有些地方城市被
夷为平地,河川改变方向。
异族百姓的鲜血流遍中亚
草原,给亚欧各族人民带来
了深沉灾难。
2、蒙古的发展:对外扩张(国内)
西辽
内乱严重; 占据丝绸之路要地
1206年 蒙古统一

有世仇; 实力大, 不敢妄动
思考:成吉思汗得以统一蒙古的原因?
在我的力量还不足的时候,我就得忍让, 违心的忍让!
我一旦得到贤人和能人,就让他们紧随我, 不让远去。
打仗时,我若是率众脱逃,你们可以砍断 我的双腿;战胜时,我若是把战利品揣进私 囊,你们可以斩断我的手指。——成吉思汗
1.部落混战,民族压迫,蒙古草原人民渴望统一, 成吉思汗的统一战争顺应人心。
方 面
措 建立军事、行政 施 和生产相结合的
制度(千户制)
打破了各部原有的 巩固了成吉
影 血缘联系,增强了 思汗的统治,

蒙古社会的组织性;加强了蒙古 利于经济发展和军 政权的军事
事力量的增长
基础
怯薛军
1、蒙古的发展:对内革新
பைடு நூலகம்
成吉思汗在建立蒙古政权后又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呢?请同学们阅读
P48相关史事,进行归纳。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课件(18张PPT)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课件(18张PPT)
导入
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些少数民族政权? 中国的再次统一是哪个朝代完成的?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同学们,你们对蒙古有什么了解吗?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 一个古老的民族, 善于骑射,逐水草 而居,过游牧生活。
活动范围:
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 北段,后来向西迁徙 ,进入草原地区。
度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忽必烈采纳汉人的建议,依据中原王朝的体制称帝建年号。
这反映了
(A)
A.各民族不断交流、交往和交融
B.辽、西夏、元学习宋朝治国
C.少数民族政权通常重文轻武
D.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1260年
3.忽必烈采取了汉族儒臣的哪些措施?
“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施 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 顿吏治,注重农桑。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1272年,定都于大都(今北京) “大元”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之意。这里 面包含着要一统天下的愿望,也明确表示他所建 立的国家是中原历代正统王朝的继续。
蒙古
攻 打

1227年, 西夏灭亡。
西夏
南宋
蒙古 金
南宋
蒙古
借 道
南宋
金朝不敌, 在1234年 灭亡
南 金北
夹 击
蒙古
直接对峙 南宋
开启了长 达40年 的拉锯战
一代天骄,成如吉何思评汗价,成只—识—吉弯毛思弓泽汗射东?大《雕沁。园春·雪》
1.与成吉思汗的关系是什么?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2.忽必烈什么时候继承汗位?
亲也速该的一次军事行动有关。据史料记载,也 速在攻打塔塔儿部时俘获了该部族的首领铁木 真·兀格。根据蒙古人的信仰,如果在抓住敌对勇 士的同时正好有婴儿出生,那么这个婴儿将会继 承那个勇士的勇气和力量。也速认为这个婴儿, 即铁木真,将会拥有铁木真·兀格的勇气和力量, 因此用这个名字为儿子命名。在蒙古语中,“铁 木真”有铁匠之意,象征着“铁一样坚强”。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课件(33张PPT).ppt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课件(33张PPT).ppt
9岁,父亲被仇敌毒死,孤儿寡母被部落亲朋抛弃 16岁,羊马被偷走,食不果腹的困境中连续在密林中呆了9天躲避仇敌追杀 28岁,经历了一生中60余场战争中唯一一次战败 45岁,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
1206年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发展措施:
元成统吉一思全汗国及的其意子孙义: 对我 分 对多 展们 对 除 南 的 建 以裂国 民 奠元后来发 外 日 印 整 立历 族 定割朝世最动 战 本 度 个 了史 国 了据而而大了 争 、 和 欧 世上 家 基局言言的大,东西亚界较的础面::帝规占南欧大上长进。。结为国模领亚以陆有时一束统。的了、外,史期步了一的发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 2.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发展的积 极作用和元朝统一意义。 3.了解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学习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 爱国主义精神。
目录















壹 英雄缘起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 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 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1.材料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 2.草原人民最渴望的是什么?
救命!
投降为奴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人像水晶那样结实、纯净、明亮, 我将率领他们走向统治世界的道路。
起于灾难而终于卓越。
——《哈伯斯杂志》
继承汗 都 城 大

都(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京)

2019年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级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上课课件(共27张PPT)

2019年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级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上课课件(共27张PPT)

三、成吉思汗功绩:
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摆脱金朝奴役,推动了蒙 古社会经济的发展。
成 吉 思 汗 陵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我们该如何评价成吉思汗发动战争呢?
他对内既有民族压迫的一面,又有统一全国的一 面;对外既有扩张侵略的一面,又有加强中西联系的一 面。蒙古灭金、灭西夏是国内民族间的战争,是统一性
忽必烈主动吸收汉法,推进了经济文化 的恢复发展。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稳 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三、元朝建立
时间
建立人 国号 都城 1271年 忽必烈 元 大都
"大元"的国号出自儒 家经典《易经》中的" 大哉乾元"一句,表现 了元统治者欲一统天 下的志向。
四、元灭南宋
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
二、蒙古族的兴起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 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 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 伐。 ——《蒙古秘史》 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三、离奇的身世
铁木真9岁时,父亲毒死。仇人乘机兴风作浪,煽动蒙古 部众抛弃铁木真母子,一家人跌入苦难的深渊——“(父 亲)死后,其生前所聚集的部众,不欲奉铁木真及其母为主, 皆生离心……”“(其母)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拾 着果子,撅着草根’,渡过‘这般艰难的时分’。” “ 铁木 真在深山密林中躲了九天,因“无吃的茶饭”,不得不牵马 下山。刚一下山,即被泰赤乌人抓住,戴上枷锁,送往各营,徇 行示众……”
有人认为,既然元朝统一全国是进步的,为什么还要赞 扬文天祥的抗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是怎样看待这 个问题的呢?

《元》课件 (共17张PPT)

《元》课件 (共17张PPT)

思考竞答
人 生 自 古 谁 无 死 ,
1、左图人 物是谁? 何时人? 2、这两句 诗是什么 意思?表 现了诗人 的什么气 节? 3、请简要 介绍一下 诗人的主 要活动。
——
讨论: 文天祥为什么值得敬佩?
有人说文天祥组织军队奋起抗元, 英勇牺牲,他是值得敬佩和同情的英雄 人物,也有人说文天祥抗元阻碍了元朝 的统一,应该予以否认,同学们如何评 价文天祥抗元呢?
• 1、文天祥抗元是对蒙古贵族掠夺人口、 土地的虐杀政策的反抗,是正义的。 • 2、文天祥作为正直的南宋大臣在国难 当头之际,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乃至 以身殉国,这种忠贞不屈、大义凛然的 精神可歌可泣。
(测一测)请学生给据该部分内容完成下 面各题:
名称 序号
时间
1天祥
民族分化政策
等级 名称 蒙古人 色目人 汉人 南人 民族 蒙古族 原西夏人,畏兀儿人, 和来华的中亚,东欧人 原金朝统治下的女真, 契丹和汉族人 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 其他各族人
元 朝 划 分 的 四 等 人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元朝实行该政策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民族融合
1)、各民族杂居相处 2)、汉族的范围扩大。 3)、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成吉思汗及他的子 孙向南向西扩张, 兵锋最远抵达欧 洲多瑙河流域, 建立起地跨欧亚 的蒙古大汗国
古代蒙古骑兵
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271蒙古(元) 年,忽必 烈建立元朝, 后定都大都

蒙古族在统 一过程中先 后灭了哪些 政权?灭西 夏、金、南 宋是什么时 间?统一全 国是什么时 间?
内蒙古成吉思汗陵墓
思考:元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1 .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立的局面,使社会走 向安定。 2 .重建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 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3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发展的重要时期,奠定了元明清三朝长期统一 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下册课件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下册课件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共21张PPT)

A、契丹族 C、党项族
B、女真族 D、蒙古族
D
4、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 王朝的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
D
5、人们现在之所以肯定文天祥,主要是因为
A、坚决抗元 B、有崇高的气节 C、写下了千古名篇 D、忠于南宋王室
•认识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之间
的辩证关系。
1.蒙古草原统一的时间、人物、尊称 ? 1206年 铁木真 成吉思汗
2.蒙古灭西夏、金、南宋以及统一全国的时间? 1227年灭夏 1234年灭金 1276年灭南宋 1279年统一全国
3.元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1271 忽必烈 大都
4.两位抗元名将是谁?
有人认为: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的抗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1)元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积极意义。 (2)文天祥的抗元是从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角度出发 的,是正义之举,而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 精神和崇高的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尊敬。 (3) 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 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但并不矛盾。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
•掌握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了解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想一想:忽必烈采取这些措施对他完成统一大业 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课件.ppt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课件.ppt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元朝的疆域 2、元朝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边疆经济的开发 (2)“汉人”的出现 (3)新的民族-------回族的形成 (4)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
1、元世祖健全统治机构的目 的和措施分别是什么?
2、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何影响?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第六节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发展
制作 姜瑞萍
一、蒙古的兴起
1、蒙古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成吉思汗为什么要统一蒙古
草原?他的统一有何作用?
3、蒙古汗国是怎样进行征战的?
一、蒙古的兴起
1、蒙古的兴起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06年 3、蒙古汗国的建立 4、成吉思汗的征战
对外:中亚、俄罗斯、印度 对内:西夏、金
小结:13世纪初,我国北部的一个古老游牧民
族蒙古族,在其杰出首领铁木真领导之下结束 混乱局面,统一了蒙古草原。此后数十年间, 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先后灭掉了西夏、金、南 宋,实现了空前规模的大统一。这次统一结束 了自唐末以来长达300余年的割据状态,使我国 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了对辽阔的 疆域进行管辖,元世祖推行了影响深远的行省 制度。
(3)为科学西交通的发展
(5)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看,统一 的过程就是蒙古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 社会转变的过程
统 一 的 意 义 !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
1、元朝的统治范围怎样?
2、元朝的统一是怎样促进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 展的?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 国
1、蒙古、元朝是怎样完成全国的统一的? 2、元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有何深远意
义? 3、如何看待元的统一和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天祥被俘处 文天祥像
(广东海丰五坡岭)
文天祥诗词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如何看待文天样抗元的事迹: 在元灭南宋的过程中,南宋军民浴血奋战,涌现出 不少的抗元的杰出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文天样。下面我 们通过两道问题来谈谈对文天样抗元的认识。 1、为什么说文天样抗元是正义的? 因为蒙古军队在灭南宋的过程中掠夺破坏,文天样 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体现了坚贞不屈和不畏强暴 的崇高民族气节,其斗争具有保护汉族社会生产、反对 民族压迫的意义,因而是正义的。 2、文天样抗元是正义的,元朝统一又是进步的,两者之间 相互矛盾吗? 不矛盾。因为元朝统一的进步性是从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 的发展角度来评价的,文天样抗元是正义性是反对民族掠 夺和民族压迫而言的,因此都应该肯定。
3、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 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郡县制很行 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 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1、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是( C 作业: A、陕西 B、湖北 C、河北 2、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归属于( A A、辽阳省 B 、岭北省 C、黑龙江省
行省制度
目的:
内容:
为了有效管辖和统治地域辽阔的封建国家
意义: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 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又一项重大 改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 一直保留至今。 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何深远影响? 一、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是 秦朝郡县制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明清以 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 二、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 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 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 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 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另设宣政院 在地方:行省制度 五、元朝灭亡 原因 过程 结果 小结: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成吉思汗像
铁木真统一漠北战争(想象画)
12世纪后期,铁木真开始了统一漠北 的征程;1206年,完成统一,建立蒙古 国。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高三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发展
一、蒙古的兴起 2、成吉思汗的西征和南征征战 1、兴起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忽必烈建立元朝 2、统一全国 3、文天样抗元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元朝的疆域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是民族迁移的范围更广程度更高; 表 现
二是汉化的程度更高,契丹人和女真人被称为“汉人”; 三是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四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铜火铳是具有较大威力的火器。 蒙古西征时,便是用火炮攻打中亚、 欧洲城堡的。
元· 铜火铳
成吉思汗的西征和南征
俄罗斯
中亚 蒙古汗国 金 印度河流域 蒙古汗国及元朝对中原的征服 1227年灭西夏 统一过程: 统一的策略: 统一的原因: 统一的历史意义:
1246年招降吐蕃 1253年征服大理
西夏
蒙古汗国 (1206年) 元朝 (1271)
成吉思汗骑射图
见课本111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蒙古何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时间:12世纪中后期
社会现象:蒙古各部长期混战,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 苦经济矛盾尖锐。
2、成吉思汗是怎样结束了材料中所述的现象?有何意义? 结束: 意义:结束了蒙古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标志着蒙古族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为蒙古以后的征战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分封制、封国制、郡县制、编户齐民、番汉分制、猛 安谋克制、行省制、八旗制、土司制、金瓶掣签制
试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异同
1、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相同:
2、目的都是为巩固封建统治。 3、结果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不同
1、时代:分封制产生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行省制都处于封建社 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2、和中央政府关系: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并且权力和 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制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 帝直接任免;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负责。
行省制度



甘 宣政院辖地

中 陕 书 西 河 南 江 江 广 浙 西

四 云 南
川 湖
琉 球
元朝疆域图
元代。台湾称为“留求”,或者“琉球”。元世祖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 湖的各项具体事务,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加强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
小结: 中国古代社会的地方行政或组织制度
1234年灭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一、演变进程: 萌芽——战国 创立——秦朝 巩固——两汉
完善——隋唐
加强——北宋 新发展——元朝 强化并走向衰落——明清
秦朝
皇帝
二、中央政府机构演变进程:
皇帝
扩大尚书台的权利
隋唐
皇帝 中
两汉
三公
九卿
三公
九卿
皇帝
北宋
参知政事
宰相
枢密使
皇帝
清朝
皇相 央 吏 户 权 权 官 中 门 尚 外朝(执行) 不 书因 下 制 书 礼 加 断 省不 省 的 省 兵 强 加断 变 刑 工 皇帝 元朝 中 强 分 化 散 趋 御史台 央 中书省 枢密院 而 势 宣政院 集 三司 皇帝 削 明朝 权 弱
吏 户 礼 兵 刑
内朝(决策)

议政王大臣会议 六部 内阁 军机处 南书房
) ) D 、吉林省
成吉思汗对外战争图
此图由波斯人所绘,表现了成吉 思汗对外战争的场面;选自波斯史学 家拉施特丁的《史集》中的插图。
窝阔台像 成吉思汗去世后,由其三子窝 阔台继大汗位。窝阔台在位期 间,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战争。
战俘图
此图描绘了蒙古军队在 西征中,用木枷押送战俘的 情景。 该画是波斯史学家拉施 特丁《史集》中的插图,现 藏于德国柏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