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浅层地下水功能区划图
广东省水功能区划
![广东省水功能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f4935a2ebd64783e09122b3d.png)
划范围为地表水部分。由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一级区划 分别是由珠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我省划定的;跨省 河流省界河段水功能区划是经流域机构协调,同周边相邻省水行政 主管部门商定后划分的。
(4)渔业用水区指具有鱼、虾、蟹、贝类产卵场、索饵 场、越冬场及回游通道功能的水域,养殖鱼、虾、蟹、贝、藻 类等水生动植物的水域。
功能区划指标:渔业生产条件及生产状况。功能区水质管 理标准:执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并可参照《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Ⅲ类水质标准。
《广东省水功能区划》复核过程中,得到了珠江水利委员会的 指导,省水利厅组织多次讨论会,邀请有关专家对《广东省水功能 区划》进行多次研究讨论,并将修改后的《广东省水功能区划》向 省环保、省农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局及各地市水利(水务)局等有 关部门征求意见。根据上述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广东省水利厅对 水功能区划报告进行了补充完善,形成了《广东省水功能区划》。 2007年4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广东省水功能区划》。
功能区划指标:集水面积、调水量、保护级别等。功能区 水质管理标准:根据需要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Ⅰ类、Ⅱ类水质标准,或维持水质现状。
(2)保留区指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水质较好,为今 后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预留的水域。该区内应维持现状水
19
质不遭破坏,并按照河道管理权限,未经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 门批准,不得在保留区内进行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 保留区的划分标准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①受人类活动影响较 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②目前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水域 ;③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预留的水 资源区。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印发)09.21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印发)09.21](https://img.taocdn.com/s3/m/bc2a7b1a964bcf84b9d57b6f.png)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广东省水利厅二○○九年八月前 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广东省地下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地下水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规定,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定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05]386号)部署,经商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水利厅委托广东省水文局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共同编制了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
依据水利部《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要求,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主要定位为浅层地下水,但考虑到湛江市主要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因此结合《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增划了湛江市深层地下水功能区。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以水利部《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为依据,以水文地质单元为基础,结合区域地下水主导功能,划分地下水功能区,制定各功能区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目标。
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
其中,一级功能区划分为开发区、保护区、保留区三类,主要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体现国家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部署;在一级功能区的框架内,根据地下水的主导功能,划分为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下水水源涵养区、不宜开采区、储备区和应急水源区共8类地下水二级功能区。
地下水二级功能区主要协调地区之间、用水部门之间和不同地下水功能之间的关系。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成果共划分236个地下水功能区。
其中浅层地下水功能区228个,包括62个分散式开发利用区、1个生态脆弱区、31个地质灾害易发区、90个地下水水源涵养区、20个不宜开采区、13个储备区和11个应急水源区;深层地下水功能区8个,包括5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区,1个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及2个地下水水源涵养区。
针对每个功能区,明确了相应的水量、水位和水质保护目标。
2009年5月18日,广东省水利厅以《关于报请批准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请示》(粤水资源〔2009〕9号),将业经组织专家评审论证并征求全省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以及省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农业厅、环保局、地质局等有关部门意见后编制的《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上报省政府。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8a207948d7c1c709a1450b.png)
有 降 雨 量 大 、暴 雨 多 、雨 日 长 、季 节 性 强 的 特 点 ,年 均 降 雨量在 1 800 ~ 2 200mm,集中在 4 ~ 9 月 份,由 北 向 南 降雨量逐渐增多。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层隶属华南地层大区中的东南 地层区,地层从震旦 系 至 第 四 系 均 有 出 露,以 泥 盆 系、 石 炭 系、二 叠 系、侏 罗 系、第 四 系 为 主。 其 中 第 四 系 (主要由海陆交互相堆积物构成) 广泛分布于珠江三 角洲的平原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构造单元上属华 南褶皱系粤 北、粤 中 坳 陷 带,主 要 坳 陷 为 三 水 坳 陷 盆 地。
第1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直接受环境因素影 响,所 有 数 据 均 现 场 测 定。 测 试 方 法为玻璃电极电 位 法,仪 器 采 用 德 国 WTW Multi 340i 手提式 pH 值测试仪。
3 地下水水化学基本特征
珠江三角 洲 地 下 水 溶 解 性 总 固 体 ( TDS) 整 体 较
2 样品采集
调查 对 象 以 民 用 井 为 主,井 深 一 般 在 10m 之 内, 属浅层地下 水,大 部 分 为 潜 水。 共 获 得 地 下 水 pH 数 据 2003 组,其 中 三 角 洲 平 原 区 1094 组,丘 陵 台 地 区 909 组。同 时 选 部 分 水 点 在 丰 水 期 和 枯 水 期 分 别 监 测,以观察地下水 pH 值随季节变化情况。鉴于 pH 值
摘要: 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千余组地 下 水 样 的 pH 值 现 场 测 试,发 现 水 体 酸 化 是 该 区 地 下 水 环 境 最 为 突 出 的 问 题 之
一。偏酸性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占全区 76. 3% 。该区地下水 pH 值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丘陵台地区以偏酸性
广东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
![广东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号](https://img.taocdn.com/s3/m/0226832383c4bb4cf7ecd19c.png)
又名仁居河、柏树河 又名乌土河、高陂水 又名坝头水 又名坝头水 又名坝头水 又名洋塘水 又名平远水 又名龙女水
又名大靖水 又名大靖水、百侯水、 长乐水 又名大埔水、百侯水、 长乐水 又名喷前水 又名三洲溪 又名产溪
又名九河 又名金刚石水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河流部分)
序号 5800 6000 6020 6030 6050 6060 6070 6080 6100 6200 6300 6400 6500 6600 6700 6810 6814 6818 6820 6900 7000 7100 7200 7300 功能现状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饮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综 水系 韩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榕江 河流 凤凰溪 榕江南河 榕江南河 榕江南河 南河引榕 干渠 南河引榕 干渠 新西河水 库干渠 三洲拦河 坝引榕干 渠 上沙水 横江水 龙潭水 石肚水 五经富水 灰寨水 洪阳河 北河 北河 北河 北河 汤东河 汤西河 新西河 枫江 车田河 起点 丰顺三县顶 陆丰凤凰山 侨中 灶浦镇新寮 南溪 南溪 水库出水口 霖磐 五华笼衣圈 五华双髻山 揭西钩髻崠 普宁石龙坑 丰顺楼子嶂 揭西六排嶂 普宁大尖山 丰顺桐子洋 汤西 汤南 吊桥河下2公里 丰顺九连崠 丰顺马子石 丰顺三坑崠 潮州笔架山 揭阳三角棚 终点 潮州归湖 揭阳桥中 灶浦镇新寮 地都与汕头市区交界 仙桥 梅云 锡场 市自来水公司进水口 揭西泾下 揭西河婆 揭西下仓 揭西新寮 揭西双溪咀 揭西桃溪洲 揭阳神港 汤西 汤南 吊桥河下2公里 揭阳炮台 丰顺汤坑 丰顺龙溪村 揭阳西岗山 揭阳枫口 揭阳下底 长度 (km) 50 140 7 37 13 9 7 15 32 32 32 25 76 42 24 33 6 38 24 24 27 25 71 28 水质 水质目标 行政区 现状 Ⅲ Ⅲ 梅州市潮州市 Ⅱ Ⅱ 汕尾市揭阳市 Ⅱ~Ⅲ Ⅲ 揭阳市 Ⅲ Ⅲ 揭阳市汕头市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Ⅲ Ⅱ Ⅲ Ⅱ Ⅱ Ⅱ 劣Ⅴ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Ⅲ类管理, Ⅱ类控制 Ⅱ Ⅲ Ⅱ Ⅱ Ⅱ Ⅳ Ⅱ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梅州市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揭阳市 揭阳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揭阳市 潮州市揭阳市 揭阳市 按照Ⅲ类水质功能区管 理,按Ⅱ类水质标准的环 境容量控制污染物排放 总量 备注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成果表印刷本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成果表印刷本](https://img.taocdn.com/s3/m/a05dde18eff9aef8941e068d.png)
地下水二级功能区 地级行 地下水一级 政区 功能区 所在水资源 二级分区 地貌类型 地下水 面积(km2) 类型 矿化度 (g/L) 现状 水质 类别 地下水功能区保护目标 现状年实际 年均总补给 年均可开采 开采量模数 量模数(万 量模数(万 (万 水量(万 水质 m3/a.km2) m3/a.km2) 水位 m3/a.km2) 类别 m3) 27.07 10.32 20.86 20.86 27.07 22.36 23.86 30.24 23.86 30.24 26.55 23.86 17.57 6.70 13.54 13.54 17.57 14.52 15.49 19.63 15.49 19.63 17.23 15.49 1.65 1.37 3.90 4.12 3.87 3.62 5.78 1.91 4163 205 3169 3108 899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Ⅲ Ⅴ 20.86 13.54 4.35 Ⅲ 开采水位降深控制在5-8m以内 开采水位降深控制在5-8m以内 局部pH值偏酸 开采水位降深控制在5-8m以内 开采水位降深控制在5-8m以内 局部pH值偏酸 开采水位降深控制在5-8m以内 维持较高水位,边界地下水位始 局部Fe、pH超标 终不低于邻近咸水区地下水位 维持较高水位,边界地下水位始 局部NO3-、Hg、pH、挥发酚 终不低于邻近咸水区地下水位 超标 维持较高的地下水水位 维持较高的地下水水位 维持较高的地下水水位 维持较高的地下水水位 维持较高的地下水水位 维持现状 一般情况下维持现状水位 Fe、NH4+、矿化度超标 局部Fe、Mn、NH4+、pH超标 局部Mn、F超标 局部Fe、NH4+超标
东江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东江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东江
广东省汕尾市辖区水文地质特征与浅层地温能开发前景
![广东省汕尾市辖区水文地质特征与浅层地温能开发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6203b8577232f60dccca11b.png)
广东省汕尾市辖区水文地质特征与浅层地温能开发前景在分析汕尾市辖区地理气象、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说明该地区浅层地温能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并提出了对该区地温能调查的建议。
标签:浅层地温能松散岩类孔隙水涌水量1地理气象广东省汕尾市辖区包括汕尾市、陆丰县、海丰县、陆河县,在北纬20°27′~23°28′和东经114°54′~116°13′之间。
东邻揭阳市,同惠来县交界;西连惠州市,与惠东县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县相连;南濒南海。
陆域界线南北最宽处90km,东西最宽处132km,总面积约5271km2,占全省总面积2.93%。
大陆岸线长302km,占全省岸线长度9%。
汕尾市水系发育,大型水库有公平水库,主要河流有螺河、黄江河、乌坎河和赤石河4大水系,总长252公里,流域面积3613.7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69.2%。
汕尾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尤为明显,光、热、水资源特别丰富,物质能量转换迅速。
全市境内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120千卡/cm2以上,光合潜力每1/15公顷约7400kg(太阳总辐射量每千卡R净光合产物为61.9kg/公顷);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179.1小时,日照率为49%。
汕尾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21.90C,南北气候略有差异,南部沿海年平均气温约为220C,北部山区约210C~21.50C,相差为0.5~10C;月平均最高气温31.70C,月平均最低气温19.10C;其中极端最高气温38.50C,极端最低气温-0.10C。
全市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为2200mm,属湿润地区。
境内雨季始于3月下旬,终于10月中旬;常年雨量集中在4~9月的汛期,降雨量占全年80%以上;而自10月起至翌年3月,雨量度稀少,降雨仅占全年的15~20%。
本地区位于莲花山南麓,其山脉走势为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
莲花山脉由闽粤边界的铜鼓岭向东南经汕尾跨惠阳到香港附近入海。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29b587085ef7ba0d4b733b08.png)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文件粤环〔2011〕14号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同时废止。
二○一一年二月十四日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从流域、区域范围内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依法和科学地管理水环境、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在全省范围内对主要江河、湖库划分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一、功能区划分的范围对以下地表水体划分环境功能区:全省所有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以及小于100平方公里的重要河流;所有中型以上水库、重要的小型水库以及主要城市湖泊。
二、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基本原则是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的具体原则是:1.考虑水体现状、规划的使用功能和水环境质量的现状;2.优先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源地;3.适应流域内经济和城镇发展规划的要求;4.水体环境功能区的划定,一般不低于水体现有的水质等级;5.兼顾上、下游地区利益;6.水体环境功能区划分的下端约束条件与《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粤府办〔1999〕68号)相衔接;7.保证按省政府的要求跨行政区边界水质达标交接;8.水库的水环境质量一般要求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特殊情况不低于Ⅲ类;9.城市河段内河涌一般要求不低于Ⅴ类;三、功能区的分类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实施水域分类管理。
结合水域使用功能要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分为五类:Ⅰ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水环境质量功能区,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广东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
![广东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c8f62f8a21614791611289e.png)
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广东省水利厅二〇一一年一月目录一、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4)(一)地下水资源状况 (4)(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6)(三)地下水开采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13)(四)地下水超采状况 (17)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8)(一)指导思想 (18)(二)基本原则 (18)(三)主要目标 (20)三、地下水利用总量控制方案 (21)(一)规划地下水开采控制量 (21)(二)未超采区开采方案 (22)(二)超采区压采方案 (30)四、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措施 (32)(一)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 (32)(二)地下水保护工程 (34)(三)地下水治理与修复工程 (35)(四)地下水监测体系建设 (36)五、重大工程项目 (37)(一)地下水监控工程 (37)(二)地下水源替代工程 (40)(三)地下水修复工程 (41)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2)(一)加强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 (42)(二)加强地下水资源法制建设,严格执法检查和监督 (42)(三)加强地下水资源开采管理和超采区的压采管理 (43)(四)强化执行地下水功能区管理制度 (43)(五)加强基础研究和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保护水资源氛围 (44)(六)构建保障规划实施的投入机制 (44)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地下水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广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按照水利部《关于做好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办规计函 [2007]409 号)要求,编制《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水利部颁发的《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技术大纲》为依据,按照地下水保护优先原则,在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和省人民政府2009 年批复同意实施的《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基础上,以地下水功能区为单元,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制定地下水保护与利用方案,提出地下水治理、保护与管理措施。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8a207948d7c1c709a1450b.png)
有 降 雨 量 大 、暴 雨 多 、雨 日 长 、季 节 性 强 的 特 点 ,年 均 降 雨量在 1 800 ~ 2 200mm,集中在 4 ~ 9 月 份,由 北 向 南 降雨量逐渐增多。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层隶属华南地层大区中的东南 地层区,地层从震旦 系 至 第 四 系 均 有 出 露,以 泥 盆 系、 石 炭 系、二 叠 系、侏 罗 系、第 四 系 为 主。 其 中 第 四 系 (主要由海陆交互相堆积物构成) 广泛分布于珠江三 角洲的平原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构造单元上属华 南褶皱系粤 北、粤 中 坳 陷 带,主 要 坳 陷 为 三 水 坳 陷 盆 地。
水。
偏酸性地下水的 TDS 普遍较低。对同时测试 pH
值和 TDS 的 884 组 样 品 的 统 计 表 明,地 下 水 pH 值 与
TDS 的 Pearson 相 关 系 数 为 0. 601,即 在 0. 01 置 信 水
平下,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图 1) 。
pH 值变幅平均 0. 29,最大为 1. 69。 丰水期地下水 pH 值均值为 5. 95,中位数 5. 98;枯水期均值 6. 05,中位数 6. 03。表明丰、枯水期地下 水 pH 值 变 化 不 大,丰 水 期 略有降低。
广东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广东省水环境功能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9a1015bc960590c69ec3763a.png)
序号 100 104 106 110 115 130 210 220 230 550 600 610 611 612 614 功能现状 饮工农 饮工农 饮工农 饮工农 农 饮工农 农 饮农 饮农 农 农饮 农 农 农 农饮 农饮 农饮 工农航景 农航 农航 农航 水系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河流 黄岗河 黄岗河 九村溪 钱东渠 食饭溪 起点 饶平上善镇上文 饶平汤溪水库大坝 饶平三中 黄冈河高堂水闸断面 大埔三县顶 黄冈河交界断面 犁仔耳 东坑径下 龙潭水库 回龙亚鸡寨 紫金七星崠 五华县水寨 五华县竹山尾 五华兴宁边界 兴宁市水口 畲江镇官铺 水车镇安和 程江入梅江口 西阳镇 三河镇 银江口(北铺) 终点 饶平黄岗河咸水线断面 饶平汤溪水库尾 饶平大光与黄岗河交界 砚山 饶平河口 汫洲咸水线断面 大液洒闸 水东石塔 尖山水库 入五华河口 五华县水寨 五华县竹山尾 五华兴宁边界 兴宁市水口 畲江镇官铺 水车镇安和 程江入梅江口 西阳镇 三河镇 银江口(北铺) 丰顺县潮州市交界处 第 1 页 长度 (km) 32.8 33.7 16 7 24 8.4 10.5 30 23 28 110 7.1 9 3 8.6 Ⅱ Ⅱ Ⅲ Ⅱ Ⅱ Ⅱ Ⅱ-Ⅲ Ⅱ Ⅲ Ⅱ Ⅲ Ⅱ Ⅱ 水质 现状 Ⅱ Ⅱ~Ⅲ Ⅲ Ⅱ Ⅲ Ⅲ 水质目标 Ⅱ Ⅱ Ⅲ Ⅱ Ⅲ Ⅱ Ⅲ Ⅱ Ⅱ Ⅱ Ⅱ Ⅲ Ⅱ Ⅱ Ⅱ Ⅲ类管理, Ⅱ类控制 Ⅱ Ⅲ Ⅱ Ⅲ Ⅱ 行政区 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河源市 河源市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梅州市
Ⅱ Ⅱ Ⅱ Ⅱ Ⅲ Ⅱ Ⅱ Ⅲ Ⅱ Ⅱ Ⅱ Ⅱ Ⅱ Ⅲ Ⅱ Ⅱ Ⅲ Ⅱ Ⅱ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水库部分)—粤环〔2011〕14号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水库部分)—粤环〔2011〕14号](https://img.taocdn.com/s3/m/1681e7f2524de518964b7d69.png)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水库部分)
序号 8014 8302 8304 8810 8811 8812 8813 9302 9303 9304 9305 9306 9307 9308 9309 9310 9814 9816 10412 12802 12947 12948 12949 12950 12952 12954 12955 12956 12957 12958 12959 12960 12961 12962 12963 12964 12965 12966 12967 12968 12969 12970 13002 功能现状 农发 饮农发 发 饮农 饮农 发农 饮 饮农防发 饮农防 饮农防发 饮农防发 饮农防 农农防发 农防发 农防发 饮农防发 饮 饮 饮 发 发 农发饮 农发 防发农 农发 农发 农发饮 发 农发饮 农发 农发 饮 农发 农发 农 农发 农发 农发 农发 农发 农发 农发 饮发 水系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麻坡河 新丰江 河流 占官陂 罗溪 罗溪 螺河 螺河 螺河 螺河 黄江 黄江 黄江 黄江 黄江 黄江 黄江 黄江 黄江 茅洲河 茅洲河 东深供水 渠 康禾河 水库 尖官陂水库 石榴潭水库 船桥水库 牛角隆水库 三溪水水库 南告水库 箖投围水库 公平水库 赤沙水库 青年水库 红花地水库 朝阳水库 南门水库 朝面山水库 平龙水库 黄山洞水库 石岩水库 罗屋田水库 雁田水库 散滩水库 老园水库 新坑水库 新村水库 枫树坝水库 大坑水库 七呩水库 白呩水库 白溪水库 瓮潭水库 霞沙洲水库 上板桥水库 响水呩水库 梅树下水库 联合水库 角洞水库 鸡心石水库 沙田水库 招元水库 伯公坳水库 黄沙水库 黄山洞水库 下宝溪水库 新丰江水库 第 37 页 1180 8216 3020 1321 2165 1036 1034 2000 3110 1530 1E+06 库容 (万m3) 2525 11700 1530 2120 2496 7900 2450 33070 1905 8367 6478 1518 1759 1891 1479 2401 1650 2050 1453 1407 1830 1452 1128 194000 1183 1721 1069 2248 3200 1200 1402 Ⅱ Ⅱ Ⅲ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Ⅰ~Ⅱ 水质现状 Ⅱ Ⅱ Ⅱ 水质 目标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Ⅲ Ⅲ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行政区 揭阳市 揭阳市 揭阳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汕尾市 深圳市 深圳市 东莞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河源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河源市 备注
浅析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浅析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5bbc25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a.png)
浅析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是指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对广东省地表水环境进行划分,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目标和措施,以实现地表水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下面简要浅析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首先,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根据广东省的地质、水文、气象、生态、人口、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确定不同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环境条件。
二是结合国家和广东省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水污染防治法》、《水环境保护条例》等,对地表水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调研和总结,确定地表水环境保护的目标。
其次,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按照自然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进行划分。
根据自然特征,可以将地表水环境划分为山地河流、平原河流、湖泊和水库等不同类型。
根据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地表水环境划分为源头保护区、净化区、人工补给区和过渡区等。
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明确各个区域的地表水环境保护重点和措施。
再次,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制定了相应的保护目标和措施。
根据地表水环境的划分结果,明确了每个功能区的保护目标,包括水质、水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不同功能区的特点和问题,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源头减污控制、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
同时,还提出了加强管理和监测、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措施,以提高地表水环境的保护效果。
最后,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
地表水环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会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划定的功能区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和技术支持,提高地表水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举措,对于保护广东省的地表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划分和合理规划,可以实现地表水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水库部分)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水库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b0b739ebbb4cf7ec4afed0b1.png)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表(水库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序号 13004 13006 15102 15902 功能现状 农发 农 饮农 农发 水系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东江 淡水河 坪山河 稿树下水 潼湖水 沙河 增江 蓝田河 白沙河 永汉水 永汉水 西福河 西福河 西福河 金坑水 水声溪 南岗河 松木山水 秋香江 水东陂水 西枝江 西枝江 黄其洞 河流 新丰江 水库 赤竹径水库 庙滩水库 秋香江水库 水东陂水库 白盆珠水库 花树下水库 黄坑水库 观洞水库 清林径水库 赤坳水库 稿树下水库 黄沙水库 显岗水库 百花林水库 天堂山水库 白沙河水库 七星墩水库 梅州水库 联安水库 增塘水库 白洞水库 金坑水库 水声水库 木襁水库 松木山水库 勒竹排水库 石古水库 三坑水库 黄牛埔水库 水濂山水库 契爷石水库 横岗水库 茅輋水库 五点梅水库 虾公岩水库 同沙水库 石鼓水库 思罗坑水库 官井头水库 老虎岩水库 长湖水库 金鸡咀水库 第 38 页 723 224 449 372 965 5750 470 556 390 1423 986 1038 3360 1168 667 1080 6520 854 Ⅲ Ⅰ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6062 122000 3163 1198 4620 1850 1475 3130 2000 13800 1057 24300 2700 2313 7659 2841 1255 1083 1827 Ⅱ Ⅱ Ⅱ Ⅱ Ⅱ 库容 (万m3) 1782 1400 水质现状 Ⅱ Ⅱ Ⅰ Ⅱ Ⅰ~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水质 目标 Ⅱ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Ⅲ Ⅲ Ⅰ Ⅱ Ⅰ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行政区 河源市 惠州市 河源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深圳市 深圳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广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惠州市 广州市 广州市 广州市 广州市 广州市 广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东莞市 又名李洞 水 备注
广东省地表水功能区划最新
![广东省地表水功能区划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94e31e4910ef12d2af9e7e2.png)
100 104 106 110 115 130 650 660 670 700 710 741 5200 5800 7200 饮工农 饮工农 饮工农 饮工农 农 饮工农 饮 综 饮 综 饮 饮 农发 综 综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粤东沿海诸河 黄岗河 黄岗河 九村溪 钱东渠 食饭溪 饶平上善镇上文 饶平汤溪水库大坝 饶平三中 黄冈河高堂水闸断面 大埔三县顶 黄冈河交界断面 丰顺县潮州市交界处 韩江交界断面 韩江交界断面 隆都龙门关 蓬洞河出口 饶平韩江林场 饶平三县顶 丰顺三县顶 潮州笔架山 饶平黄岗河咸水线断面 饶平汤溪水库尾 饶平大光与黄岗河交界 砚山 饶平河口 汫洲咸水线断面 东溪前埔,西溪与汕头交 界处 澄海交界断面 汕头交界断面 莲阳桥闸 外砂桥闸 饶平三饶镇 丰顺胜溪口 潮州归湖 揭阳枫口 32.8 33.7 16 7 24 8.4 69.6 18.6 5 14.4 12.2 7 32 50 71 Ⅱ Ⅱ~Ⅲ Ⅲ Ⅱ Ⅲ Ⅲ Ⅱ Ⅲ Ⅱ Ⅱ Ⅱ Ⅱ Ⅱ Ⅲ 劣Ⅴ Ⅱ Ⅱ Ⅲ Ⅱ Ⅲ Ⅱ Ⅱ Ⅲ Ⅱ Ⅱ Ⅱ Ⅱ Ⅱ Ⅲ Ⅳ 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 隆都镇龙门关至横陇洲 园与潮州市共河 鏊头洲上游7.2公里与潮 汕头市潮州市 州市共河 汕头市潮州市 潮州市 潮州市梅州市 梅州市潮州市 潮州市揭阳市
粤东沿海诸河 新港航道 韩江 韩江 韩江 韩江 韩江 韩江 韩江 韩江 榕江 韩江干流 北溪 梅溪韩江 支流 东溪 西溪 三饶镇西 干渠 大胜溪 凤凰溪 枫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1 页
广东地下水规划
![广东地下水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2826fc99ec3d5bbfd0a7492.png)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划定了我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是 指导我省地下水管理的基础平台,与业经省政府批准的《广东省地 表水功能区划》相配套,是我省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 依据。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是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的 重要基础依据,是开展地下水取水许可和建设项目开采地下水水资 源论证等工作的基础依据,是地下水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管理的 科学依据,是实现我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2 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
2.1 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体系 地下水功能保留区 3 类,主要
5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
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体现国家对地下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部署。在地下水一级功能区的框
架内,根据地下水资源的主导功能,再划分为 8 类地下水二级功能
①补给条件良好,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模数不小于2 万m3/a.km2 ; ②地下水赋存及开采条件良好,单井出水量不小于 10m3/h; ③地下水矿化度不大于 1g/L; ④地下水水质能够满足相应用水户的水质要求; ⑤多年平均采补平衡条件下,一定规模的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引起 生态与环境问题; ⑥现状与规划期内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规模。 按地下水开采方式,地下水资源量、开采强度、供水潜力和水质 等条件,开发区划分为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和分散式开发利用区 2 类 二级功能区。 1.集中式供水水源区指现状或规划期内供给生活饮用或工业生 产用水为主的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划分 为集中式供水水源区: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印发)09.21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印发)09.21](https://img.taocdn.com/s3/m/30ff805f2af90242a995e561.png)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广东省水利厅二○○九年八月前言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广东省地下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地下水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规定,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定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05]386号)部署,经商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水利厅委托广东省水文局和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共同编制了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
依据水利部《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要求,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主要定位为浅层地下水,但考虑到湛江市主要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为主,因此结合《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增划了湛江市深层地下水功能区。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以水利部《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为依据,以水文地质单元为基础,结合区域地下水主导功能,划分地下水功能区,制定各功能区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目标。
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
其中,一级功能区划分为开发区、保护区、保留区三类,主要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体现国家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部署;在一级功能区的框架内,根据地下水的主导功能,划分为集中式供水水源区、分散式开发利用区、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地下水水源涵养区、不宜开采区、储备区和应急水源区共8类地下水二级功能区。
地下水二级功能区主要协调地区之间、用水部门之间和不同地下水功能之间的关系。
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成果共划分236个地下水功能区。
其中浅层地下水功能区228个,包括62个分散式开发利用区、1个生态脆弱区、31个地质灾害易发区、90个地下水水源涵养区、20个不宜开采区、13个储备区和11个应急水源区;深层地下水功能区8个,包括5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区,1个分散式开发利用区及2个地下水水源涵养区。
针对每个功能区,明确了相应的水量、水位和水质保护目标。
2009年5月18日,广东省水利厅以《关于报请批准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请示》(粤水资源〔2009〕9号),将业经组织专家评审论证并征求全省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以及省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农业厅、环保局、地质局等有关部门意见后编制的《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上报省政府。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7cfa6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4.png)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张玉玺;孙继朝;陈玺;黄冠星;荆继红;刘景涛;向小平;王金翠;支兵发【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年(卷),期】2011(38)1【摘要】More than 2,000 groundwater samples were detected in situ for pH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The results show that water acidification is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in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Acidic groundwater accounts for 76.3% of the total area.Distribution of pH in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s of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In the hilly areas, pH in groundwater ranges mostly from 5.6 to 6.4, while pH varies mainly between 6.4 and 7.2 in the plain regions.Due to the influence of acid rain, pH of groundwater is slightly lower in wet season than in dry season.It is considered that acid rain and medium buffer of unsaturated zon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ower pH value in groundwater in the hilly areas.In the plain areas, the acid rainfall infiltration coefficient becomes lower, while rivers and seawater tide are the dominant factors causing higher pH values of the groundwater.%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千余组地下水样的pH值现场测试,发现水体酸化是该区地下水环境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偏酸性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占全区76.3%.该区地下水pH值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丘陵台地区以偏酸性地下水为主,pH值集中在5.6~6.4;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普遍呈中性,pH值主要介于6.4~7.2.丰、枯水期地下水pH值变幅不大,受酸雨影响,丰水期略有降低.该地区影响地下水pH值的主要因素为酸雨、包气带介质、河流及海水潮汐.丘陵区酸雨入渗强度大、包气带的缓冲能力低,对地下水pH值偏低起了主要作用;平原区粘土层厚,酸雨入渗强度减弱,而河流与地下水交换频繁,加上成潮与海水入侵的影响,共同导致了地下水pH值升高.【总页数】6页(P16-21)【作者】张玉玺;孙继朝;陈玺;黄冠星;荆继红;刘景涛;向小平;王金翠;支兵发【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061;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2【相关文献】1.地下水氟离子分布规律与超标成因浅析--以北京南郊第四系地下水为例 [J], 张雪;晏婴2.广州市地下水源地浅层地下水pH值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J], 李丹;孟庆强;张明珠3.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铍的分布及成因探讨 [J], 张玉玺;孙继朝;黄冠星;刘景涛;荆继红;向小平;陈玺;王金翠;崔海炜4.淮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铁锰分布特征及成因浅析 [J], 周锴锷;王赫生;龚建师;侯莉莉;朱春芳5.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 [J], 郭秀红;陈玺;黄冠星;孙继朝;刘景涛;汪珊;荆继红;支兵发;陈慧川;杜海燕;何俊美;梁向阳;刘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