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合集下载

松山湖生态园科研用地项目设置

松山湖生态园科研用地项目设置

松山湖(生态园)科研用地项目设置配套设施用房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积极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充分发挥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园区)先行先试作用,根据《东莞市科研用地管理暂行办法》(东府办…2016‟109号)第十三条相关规定及市政府对《关于华旭公司等科研用地项目申请建设配套设施有关问题的请示》批复意见,结合园区实际,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2016年12月2日前,园区范围内已出让并办理了土地登记的科研用地项目,土地用途表述为“科教用地(C65科研设计用地)”。

第三条本规程所指的配套设施用房是指除研发设计、勘察、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环境评估、监测等产业用房外的用房,如员工宿舍、员工食堂等。

第四条申请设臵配套设施用房的科研用地项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已完成项目投资的全部建设任务,并已取得不动产权证(或房地产权证);(二)项目用地上已开展的经营业务必须具有科研属性或与科研活动相关;(三)拟申请设臵的配套设施用房计容建筑面积(含公摊面积)不超过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的15%,且用于设臵员工食堂的计容建筑面积(含公摊面积)不超过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的5%。

第五条设臵配套设施用房须一次性申请,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一式2份):(一)《松山湖(生态园)科研用地项目设臵配套设施用房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见附件);(二)申请书。

内容包括:申请单位情况简介、项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投资总额及实际投资完成情况;项目经营业务情况介绍、科技研发能力;申请配套的理由,拟设臵的配套设施用房总面积、位臵、设施类型,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三)申请单位营业执照、项目土地登记文件、产权证明文件(复印件,查验原件);(四)配套设施区域规划方案(附图)。

规划方案必须列明配套设施用房的区域、面积和对应设施类型,以及规划图则;必须包含经济技术指标核算报告,列明配套设施用房的建筑面积(含公摊面积)及其所占项目总计容建筑面积的比例。

山形水意生层云——东莞松山湖科学园二期规划与建筑设计

山形水意生层云——东莞松山湖科学园二期规划与建筑设计

片 荔枝 林

整体
环 境优美 自然
作者单位 收稿 日期

深 圳 市 同 济 人 建 筑 设 计 有 限 公 司 (深 圳
2 00 8 04

5 180 57
10
59
维普资讯

8
鸟瞰 夜
维普资讯
城 市建 筑 i 蠢 ;0 i 蠹 ;U R B A N IS M A N D
环 境 的污 染

生活对
10 km

水 为 虚 转 化 为 体验 路径 羞 山 开 永意 棺 互 依 存
, ,
在开 发秩序上

集 中开 发 t E部
-
3 4
内庭 院
5 水 岸公 共 区
拓扑 变 形
的土 地

而 对 自然 环 境 较 好 的 中部


南部采取 保 留

开 发 的方 式
这 样 既 增 加 区 域 开 发 的可 操 作 性


为 后 续 发 展 留下 更 好
更 大 的空 间


项 目基 地 周 边 分 别 被 红 棉 路
环绕

沁 园路

迎 宾路
基 地 南 侧 是 已 建 成 并 投 入 使 用 的 松 山 湖 管委

会 办 公 建 筑群 及 住 宅小 区
东侧 与 迎 宾 路 相 隔 的是

为 东莞 松 山湖 科技 产 业 园 区
响东莞 可 持续 发 展
能力


进入 新世 纪

为 提 高研 发 服 务
人 才 教 育 能 力及 由加 工 制 造 业 向 先进 制 造 业

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征收公告

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征收公告

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征收公告【主题】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征收公告【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陆的许多城市都迅速崛起为科学城。

其中,东莞市的松山湖科学城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典型案例。

然而,近期东莞市政府发布了松山湖科学城的征收公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议。

本文旨在全面评估这一公告,并探讨其对当事人和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

【深度】1. 松山湖科学城的背景和发展:作为中国南部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东莞市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松山湖科学城作为东莞市的核心科技园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产业环境而备受瞩目。

松山湖科学城集聚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创新机构和优秀人才,成为了东莞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2. 征收公告的主要内容:在最新发布的征收公告中,东莞市政府表示将对松山湖科学城的一部分土地进行征收,以支持科技园区的新一轮发展。

详细内容包括征收范围、征收目的、拆迁补偿标准等。

征收公告的发布引起了当事人和周边居民的广泛关注和诸多质疑。

3. 征收公告带来的影响和争议:征收公告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当地居民的不满和抗议。

人们关切的问题包括拆迁补偿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征收这么多土地等。

征收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就业压力、产业布局调整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协商解决,以确保公平公正的处理方式。

【广度】1. 评估征收公告对当事人的影响:对于被征收的企业和居民来说,征收公告无疑将对其生产、居住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在征收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利益和权益,确保拆迁补偿的公平合理,给予他们一个合适的安置方案,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摩擦。

2. 探讨征收对社会的整体影响:松山湖科学城的征收不仅仅关乎当事人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对于东莞市来说,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府在制定征收政策时,应综合考虑社会的长远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征收能够为东莞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中国·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The Songshan Lake Hi-tech Industrial Park Plan of Dongguan in China说明书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8月目录一、项目提出·现状概况1.项目提出2.现状概况二、科技产业·生态1.科技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包容性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科技产业园三、现状·未来1.东莞产业发展概况2.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景3.从“人”字到“个”字—市域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4.东莞主城区“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及职能分工5.国际﹑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典型范例四、选址·定位1.优越性2.前瞻性3.目标与定位4.综合生态新城基本条件5.产业发展特征五、构思·设计1.规划原则2.总体构思3.发展规模4.形态与结构5.生态功能布局6.用地功能分区7.用地规划8.景观设计9.交通体系10.绿地系统11.配套设施12.形象策划六、安全体系1.环境保护2.生态安全3.综合防灾4.环卫规划七、信息化规划八、市政工程专项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2.污水工程规划3.雨水防洪工程规划4.电力工程规划5.电信工程规划九、分期开发指引十、近期建设规划十一、开发模式1.开发指引2.分期开发3.管理模式4.融资渠道5.开发模式十二、附件附件1: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函[2001]444号)“关于同意扩大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附件2: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环境影响的评价大纲环评结论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纲要评审意见一、项目提出·现状概况1、项目提出“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这里将成为21世纪卓越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

区域核心城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不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山湖片区六个统筹指导意见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山湖片区六个统筹指导意见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山湖片区六个统筹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3.05•【字号】东府办〔2018〕29号•【施行日期】2018.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山湖片区六个统筹指导意见的通知东府办〔2018〕29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松山湖片区规划融合统筹指导意见》《松山湖片区城市公共服务布局统筹指导意见》《松山湖片区土地开发统筹指导意见》《松山湖片区招商共享统筹指导意见》《松山湖片区交通基础设施统筹指导意见》《松山湖片区环境治理统筹指导意见》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3月5日松山湖片区规划融合统筹指导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我市将以六大片区推动园区统筹组团发展。

松山湖与周边石龙、寮步、茶山、大朗、大岭山、石排六个镇(以下简称周边六镇)共同构成松山湖片区,承担了探索园区统筹组团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的重要使命。

为进一步发挥规划在推动片区园镇统筹发展中的统筹引领作用,根据《松山湖片区“1+6”统筹联动组团发展工作推进方案》要求,结合松山湖片区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明确目标。

围绕松山湖片区园镇统筹发展目标及统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规划融合的思路方向、目标任务与行动抓手,指导片区下一阶段规划融合工作。

(二)突出重点。

突出规划融合的重点领域与重点区域。

强化园镇在产业、功能、交通、配套、空间、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融合。

将重要战略节点地区、园镇接壤区域等重点区域划定为特别政策地区,作为园镇融合的重点区域。

(三)有序推进。

规划融合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应结合松山湖片区实际,根据轻重缓急有序推进,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专项与系统的关系。

特别政策地区作为园镇融合的先行示范区,先行先试开展规划融合试点工作,探索规划融合的经验做法,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2.23•【字号】东府〔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2021〕2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21年2月23日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贯彻《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文件精神,落实《东莞市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产业链水平,加快高端产业要素集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积极对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按照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创建要求,以产城融合为引领,以绿色智慧为方向,以打造特色创新集群为重点,拓展优化产业空间,促进优质资源要素集聚,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培育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推进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重点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动能增量提升,持续引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理念——突出产城融合发展。

实施产城融合战略,强化产业、城市与人文关联,以城市发展承载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驱动城市功能完善,以人文发展打造宜业宜居环境,在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城市、人的融合发展。

松山湖科技发展故事简介

松山湖科技发展故事简介

松山湖科技发展故事简介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南部的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科技创新热土。

本文将为您简要介绍松山湖科技发展的故事,感受这片充满活力的地区如何崛起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

一、松山湖科技发展的背景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

地处珠三角核心位置,与广州、深圳、香港相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松山湖抓住机遇,致力于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二、松山湖科技发展的主要历程1.产业布局: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如华为、漫步者、歌尔声学等。

2.创新平台:松山湖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与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东莞松山湖大学创新城、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3.政策支持:广东省、东莞市两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松山湖科技发展,包括税收优惠、土地政策、人才引进等。

4.人才集聚:松山湖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引进了一大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三、松山湖科技发展的亮点与成就1.华为终端总部:2015年,华为终端总部落户松山湖,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研发基地,为松山湖的科技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创新创业氛围:松山湖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举办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前来追梦。

3.产业结构优化:松山湖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

4.国际合作:松山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地的科技创新园区建立合作关系,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结语松山湖科技发展的故事,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一个缩影。

重磅,海量超级规划!松山湖科学城未来15年发展蓝图公示

重磅,海量超级规划!松山湖科学城未来15年发展蓝图公示

重磅,海量超级规划!松山湖科学城未来15年发展蓝图公示畅想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

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17篇原创内容公众号5月7日,东莞发改委发布《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询公众意见。

早在2020年10月,东莞市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松山湖科学城将围绕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同时,提出松山湖科学城的重点任务,可以概括为“五个工程”: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知识产权示范地、科学人文宜居地。

此次,《总体规划》的公示,预示着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进一步全面推进。

东莞松山湖迈入由“园”变“城”的新发展阶段,正式从“地方队”跃升为“国家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湾区竞争中的创新支点。

相比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安徽合肥科学城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背靠雄厚的产业,是松山湖独特的优势。

以下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内容精提:●到2022年,全面完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规划布局;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的材料领域大科学装置集中地;到2035年,科学城全面建成;到2050年,科学城影响力卓著。

●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双城联动,形成“一轴、一区、两心、四组团”的空间布局。

●加快推进轨道3号线建设,争取5号线纳入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推进建设,近期推动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中南虎城际接入松山湖,远期推动深莞增城际接入松山湖●加快推进儿童医院(松山湖院区)建设。

东莞松山湖产业园调查报告(96页)

东莞松山湖产业园调查报告(96页)

➢ 北接莞惠公路、西临石大 路,北有莞深高速、南有 常虎高速
➢ 经松山湖大道到东莞市区 15分钟车程
➢ 至国家一类口岸虎门港20 分钟车程
➢ 至深圳市区及深圳机场40 分钟车程
➢ 到广州市区及白云机场60 分钟车程
➢ 深圳盐田港80分钟车程 ➢ 到香港机场120分钟车程
生活配套严重不足
➢ 医疗、教育、金融、餐 饮、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
松山湖经济保持飞跃的速度发展,GDP年涨幅约15%-35%
✓ GDP年均16%增长速度 度
✓ 工业总产值年均127%增长速
✓ 税收收入年均28%增长速度 ✓ 协议引资年均216亿元
数据来源:松山湖官网及其它网站
◼ 2013年松山湖六项主要经济数据增长率全市第一:重大 产业集聚区建设、科技平台成果转化、重大项目落地等
凯悦国际酒 店集团与东 莞市松山湖 酒店有限公 司签约
总部1号
虹溪诺雅商铺 松山湖创意生活城
金域松湖商铺 万科生活广场
中成卫星项目
远峰研发中心
华富立研究中心 华富立研究中心
华腾国际 中以水处理 松山湖国际创意设计城
华为松山湖拿地1900亩 用于华为终端总部建设
松山会馆 中大365 中集项目
松山湖经济
➢ 东部约七平方公里,是松山湖规划未来的战略用地,是松山湖实施大项 目带动战略的主要平台,将成为松山湖科技大项目的集聚地。
松山湖园区配套
自然资源及区位条件优越,但生活配套严重不足
高科技产业经济
生态旅游资源
便捷交通网络
公共技术创新平台 同 济大学东莞研究院 广 东华南工业设计院 清 华大学东莞创新中心 专业技术平台 生物医药孵化器 创意产业孵化器 企业平台 万科国家住宅产业基地 新能源ATL研发中心 入驻企业 华为、易事特、万科、中 集、中以水处理等约70家 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环 保类型等高端产业 产业信息 电子信息、新能源、环境 保护、生物医药、装备制 造等产业集群 经济结构升级 产业升级,加强对外经济 技术合作,进一步提高发 展质量和水平。

东莞松山湖科技馆初步设计说明

东莞松山湖科技馆初步设计说明

东莞松山湖科技馆初步设计·文字说明第一部分总平面及建筑设计一、工程概况:东莞作为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制造业名城,是广东省的中心城市之一,为更好地了解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科技发展,松山湖管委会决定建设松山湖科技馆,该馆将以科技手段、向参观者展示松山湖的科技、山水、人文,旨在建设成为具有松山湖特色和科技气息的现代性科学技术馆。

本项目用地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西北是红棉路,西南是礼宾路,交通极为便捷。

本项目规划建设总用地面积为44174.24 ㎡,分两期,一期为科技馆,用地面积为29847.74㎡,二期为青少年活动中心,用地面积为14326.5㎡,本次初步设计为一期科技馆。

二、设计依据:1、东莞松山湖关于本用地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2、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及中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块开发控制图则A区,地块编号 A193、建设单位提供的用地红线及现状地形图(电子版)4、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要求5、国家及地方相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标[2002]219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12月)国家及省、市现行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四、总平面设计:1、功能布局本项目用地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西北是红棉路,西南是礼宾路。

本项目用地的北面和南面教育科研用地,东面是商住混合用地,西面是公共绿地整个场地北高南低,人行主要出入口位于场地西南侧,东北侧预留机动车出入口,利用地段内两个莲花池形成水空间,在主要入口邻近区域布置建筑,在景观与人流交通优势结合的地区设置户外展示空间。

东莞虎门长安松山湖园区简介

东莞虎门长安松山湖园区简介

虎门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西南部、珠江口东岸,镇中心区俗称太平,面积178.5平方公里,下辖30个社区,常住人口超过60万。

2017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563亿元。

全国服装(休闲服)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

长安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位于东莞市南端,东邻深圳市,南临珠江口,西连虎门港。

区域面积98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常住人口66.2万。

2017年,长安镇实现生产总值550亿元,长安镇位列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7位, 长安镇是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也是中国市场名镇。

长安镇工厂林立,其中有全国人民熟知的“VIVO”和“OPPO”手机,步步高系企业作为东莞市的千亿级企业之一,撑起了长安实体产业的大旗。

松山湖高新园区2018年,松山湖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0亿元,同比增长13.9%;固定资产投资182.24亿元,同比增长22.6%;税收总额突破170亿元,总量和增量均全市排名第一;进出口总额突破2000亿元。

园区以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培育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3家;现有新型研发机构26家;现有孵化器35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0家、市级27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62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1个;园区规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6%;集聚院士19名、省领军人才7名、市领军人才46名、市特色人才127名。

启动建设中子科学城,规划面积45.7平方公里,打造散裂中子源、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集群,打造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

东莞市美年大健康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本中心于2009年经卫生部门批准、工商部门注册成立,配备了来自地方和部队三甲医院医疗专家组成的健康管理团队,引进了国际标准化的体检设备和仪器,是一家中西医结合,独立于医院之外的专业从事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的大型医疗服务机构,中西医结合,植入中医治未病、***保健、特色诊疗和就医绿色通道等增值服务。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及分析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及分析

有 限 公 司 、 莞 宇 龙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在 内 一 2 调 查 步 骤 东
系列 高 新 技 术 企 业 的 入 驻 。 山湖 高 新 区 松 不 仅 重 视 大 中 型企 业 的 集 聚 , 且 重 视 中 而 小 型科技 企业 的 孵化 、 育。 至2 0 年底 , 培 截 09 留 学 人 员 创 业 园 已 孵 化 、 引 多 家 高 科 技 吸 创业 企 业 , 培 育 东 莞新 的 经 济 增 长 点 、 对 优 化 产 业 结 构 、 进 社 会 就 业 发 挥 着 重 要 作 促
摘 要 : 文 基 于 笔者 多年 从 事 土地 调 查 的 相 关 工 作 经 验 , 笔 者 曾 经 参 与 的松 山 湖 高新 区 土地 调 查 为 研 究 对 象 , 讨 了调 查 步骤 , 查 本 以 探 调 要 点 及 关键 数 据处 理 的 方 法 ,相 信 对从 事 相 关 工 作 的 同 行 有 着参 孝 价 值 和 借 鉴 意 义 。 关 键 词 : 莞 松 山湖 土 地 利 用 土 地 调 查 东 中 图 分 类 号 : 4 Tu9 8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7 -0 X( 0 1O ( ) 0 4 -0 1 4 9 6 8 2 1 ) 1 b- 2 4 2
用。
土地 利 用状 况 调 查 是 对 松 山湖 高 新 区 2 0 年 1 月3 日的土 地利 用状 况 , 过 实地 09 2 1 通 调 查 、 料 搜 集 、 谈 问卷 、 感 影 像 判 识 资 访 遥 等 多种 调 查 方法 , 求全 面 了解 掌 握 松 山 力 湖 高新 区的 土地 利 用状 况 , 为土 地集 约利 用 程 度评 价和 潜 力测 算提 供详 实 、 准确 的 基础 资 料 的过 程 。 查 步 骤 主要 如 图 l 示 : 调 所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以生态为核心”的科技产业园规划——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分析
12
功能与布局
1.北部区:高科技产业带
十平方公里的北部区,分成A、B、C、D、E五个工业分区和一个城市核心区。重点引 进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科技实力较强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行 业龙头企业前来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服务中心,全力打造东莞总部研发 基地。
以松山湖大道为界,北边重点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目前已聚集华为、易事特、生益等 52家科技含量高、能耗低、效益好的高端产业,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 等产业集群。
11
2021/10/10
功能与布局
园区由四大用地功能区(北部区、中心区、 滨湖区、东部区)组成,不同功能根据不 同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进行空间布局 各功能区通过园区交通主干道路有机联接, 构成一个有机的功能统一体,较好地体现 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有机联系,构成 功能分区明确、结构合理、环境特征鲜明 的生态新城。
25
规划评价
► 东莞市政府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定位为“新城”,充分体现了对社会进步尺度的预期。整 体控制城市的空间尺度,保护和设计以松山湖为核心的公共空间,是城市设计的核心标准。
► 规划中将基于生态的圈层式结构,基于使用的功能分区,基于环境的景观控制和分等级的 道路交通体系进行叠加,生成了合理的有机的平面布局。这种对大尺度的复杂规划的处理 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集科技与山水于一色,融科研、教育、产业、生态、文化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同沙湖、现有城区“三位一体”构成东莞未来的中 心城区。
2021/10/10
3
2021/10/10
4
珠三角东部城市群及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示
2021/10/10
珠三角交通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科研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东府办〔2016〕109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科研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东府办〔2016〕109号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科研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科研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东府办〔2016〕109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科研用地管理暂行办法》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2月2日东莞市科研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进一步优化科研用地管理,根据土地管理、规划管理、建设管理、不动产登记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东莞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企事业单位(独立法人实体)产品技术研究、推广、展示应用项目建设以及国家鼓励发展具有显著创新创意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项目建设的非公益性科研项目用地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依据《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科研用地规划为“科研设计用地(C65)”,不适用于其他用作教育的用地类别(C61、C62、C63、C64)。

在办理供地手续和土地登记时,土地用途表述为“科教用地(科研设计用地)”。

第四条科研用地项目分为可分割销售和不可分割销售两种使用类型,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负责对辖区内拟出让科研用地的使用类型进行明确。

土地出让成交后,市国土部门应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注明使用类型。

市规划、住建、房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应按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所注明的使用类型,分别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现售备案证书、不动产权证等相关证照上注明使用类型。

第五条利用科研用地开发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其地价标准参照不可分割销售的科研用地项目执行,与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相关的其他事项均遵照《东莞市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施办法》(东府办〔2015〕84号)和《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产权分割管理暂行办法》(东府办〔2015〕85号)执行(上述文件如有变动,以最新规定为准)。

东莞产业布局及规划(最新)

东莞产业布局及规划(最新)

一、主要发展产业及目标按照“服务优先、高端带动、适度重化、新兴培育、自主创新、循环集约、整体推进”的原则,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突出建设国际重要现代产业制造中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大重点,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变,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发展集聚、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东莞制造”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

传统制造业:重点打造虎门服装、大朗毛织、长安模具、厚街家具、中堂造纸等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增强整体竞争力。

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石化、船舶制造等行业。

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松山湖IT产品研发园为核心,建设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五大组团:1.市区组团:发展软件、数字创意、数字传媒等信息服务业和精密装备制造业等;2.石龙组团,发展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优势的数码办公设备、光学电子、消费电子、信息服务等高科技产业及电脑配件、电子元器件等;3.塘厦组团,发展电源、通讯电子、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等产业链,以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4.长安组团,发展移动通讯终端、电脑周边设备等;5.东部组团,发展电子专用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LED节能灯、液晶显示器等。

汽车产业:重点发展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车用轴承、车用电机、车身/底盘电子装备、汽车安全电子设备、电子导航系统,完善汽配产业配套体系,打造汽车产业集群。

战略新兴产业: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龙头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

大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民用核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整体产业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东莞市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
(3)省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利于推动松山湖发展。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珠江三
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东莞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松山湖开发上升到区域 发展战略层面。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高新区作为贯彻落实“双提升”战略的突破口和重要工作抓手,并制定了《中共广东省 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省委书记汪洋站在全省和全国的高度,提出要把松山湖 打造成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园区。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开发建设松山湖作为东莞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市委 书记山湖的高度重视,促使松山湖以更高标准来增强区域创 新能力,提高择商选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以及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发展环境
1.面临的主要机遇
(1)国内外经济环境有利于推动松山湖发展。目前世界经济正在摆脱金融危机
的影响,总体运行状况有所改善并趋于稳定。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纷纷上调预测的世界经济增长率,表明国际环境正逐步好 转,世界经济出现转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在世界经济转好的大环境下,我国仍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力保经
“十一五”时期,松山湖虽然发展势头迅猛、发展成绩突出,但与国内先进高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园区管理体制与高 新区的发展还不太适应;管理队伍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人才还较为欠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不够高;部分高新技
术研发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还缺少领军人物和龙头骨干企业;园区的内部交通疏导、内外交通衔接以及满足研发人员等白领 阶层生活需求的餐饮、文体、娱乐休闲等设施数量还相对不足,使用还不够便利等。
好,“十一五”时期,松山湖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截止2010年年底,松山湖
9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绝大多数拥有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2010年,松山湖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 分别达到913件和339件,“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3%和187%(见图4)。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_企业报告(业主版)

1/32
近 3 年(2020-09~2023-08):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小于 10 万区间,占项目总 数的 48.4%。500 万以上大额项目 51 个。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31 日 生成
20.4
2023-06-29
TOP8
关于【东莞松山湖北区三路概预 算编制】中选结果的公告
广东财贸建设工程 顾问有限公司
18.2
2022-09-19
TOP9
关于【东莞松山湖滨湖派出所结 算审核】中选结果的公告
广东财贸建设工程 顾问有限公司
17.9
东莞市建业工程造
TOP10 东莞松山湖园区排水管道清淤修 价 咨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东莞市建业工程造
TOP6 关于【东莞松山湖阿里山路支线 价 咨 询 事 务 所 有 限
23.3
概预算编制】中选结果的公告 公司
2023-01-07
TOP7
东莞松木山水库人工湿地与库尾 截排工程-湿地处理工艺系统工程 结算审核
东莞市建业工程造 价咨询事务所有限 公司
2023-05-15 2023-07-11 2023-04-26 2023-05-17 2023-05-05 2023-03-28 2023-08-17 2023-06-21 2023-08-28
(2)工程造价服务(75)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关于【生态园南城智科园概预算 编制】中选结果的公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Detailed Plan For Research & Development District Of Songshan Lake SCI.&TECH.Industry Park,Dongguan说明书·图集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目录前言1. 项目背景分析2. 现状概况分析3.功能目标定位4.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5.规划总则6.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7.道路交通规划8.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引导9.绿地系统与水系规划10.配套设施规划11. 总平面布置12.竖向规划13.市政工程规划14.分期建设规划与实施建议15.投资估算分析前言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把松山湖建设成为东莞科技中心”和松山湖新一轮的发展切入点就在“发展科技”的指示精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9月对松山湖研发区进行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咨询邀标工作,评审会后,确定了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与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共同合作完成下一步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我项目组重新对规划用地进行现场踏勘、方案比较等方面工作,在结合松山湖意见的基础上综合东南院与东莞院两方案各自的优点,形成了修改方案,于2005年11月23日向管委会领导汇报并得到认同,再根据会议具体意见对方案进行了调整、深化,并多次与松山湖规划建设局有关领导互相交流,形成确认方案。

由于松山湖管委会相关领导对研发区发展思路有调整,项目组于2006年1月结合管委会意见形成了本次调整方案并得到管委会认同。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松山湖管委会、松山湖规划建设局相关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项目背景分析松山湖在东莞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松山湖是东莞“三为一体”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莞新城,是东莞的科技经济中心,是东莞产业结构升级的龙头,是东莞产业支援服务业中心,是东莞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载体。

松山湖的发展目标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研发、教育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努力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集聚中心、研发服务中心和人才教育中心。

市委、市政府根据新阶段的新要求,审时度势,决定在全市实施“科技东莞”、“商贸东莞”、“平安东莞”、“创业东莞”四项工程,以此为抓手和动力,深入推进“一城三创五争先”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的实施,提出了“加快把松山湖建设成为东莞科技中心”和松山湖新一轮的发展切入点就在“发展科技”。

松山湖管委会提出对研发区进行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咨询后委托了研发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旨在通过对现状生产力促进基地和研发区资源的整合,围绕研发功能的配套和延伸,为研发区的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研发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

2.现状概况分析2.1园区现状经过近四年高效和高标准的建设,松山湖新城已经实现新城生态环境、新城市文化和现代新城目标的良好基础。

目前园区主要道路及市政配套设施已基本建成,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已经和即将竣工,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医学院两所大学已经开学,北部工业城已经有13家即将投产,留学生创业园已经有30多家研发企业进驻。

同时,独具特色松山湖滨湖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控制,滨湖景区已形成良好的风貌,松山湖品牌已经初步建立。

2.1规划区现状研发区用地位于园区中心区内,北至新城大道,东邻莞深高速公路,南至沁园路,西侧北部至红棉路,西侧南部与生产力促进基地相邻。

总用地面积约68.81公顷。

基地处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门户区域,周边已形成良好的形象。

西侧红棉路与北侧新城大道为重要的形象交通道路并已建成;红棉路西侧为中心公园;紧邻西侧南部为陆续建成的生产力基地、五星级酒店和管理中心;南面通过沁园路为松山湖主湖区;东南角处为在建的酒店宿舍。

基地地形呈典型的浅丘陵地形,地形起伏变化较多,但相对高差变化不大,基地现状高程主要在27米~47米范围内变化,坡度均小于20%,其中坡度小于10%地形占规划用地73.24%。

因此,基地范围内用地均适合于城市建设开发,但建设必须是有条件的建设,生态开发建设。

规划范围内有一现状为菜地的河沟穿越,具有良好的景观价值,对研发区后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基础。

同时园区早期启动建设的新竹路已施工完成。

3.功能目标定位松山湖研发区是“科技东莞”的集中体现,是松山湖“研发服务中心、人才教育中心、企业总部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完善高效的科技成果孵化体系,增强松山湖对科技企业和科技资源的“引进、培育、整合”功能,加快建设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内容。

4.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4.1规划理念通过对松山湖研发区特有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的认识及借鉴国内外同类型较发达地区经验,本次规划提出了四大规划理念:◆“花园中工作和生活”的理念世界上成功的高技术园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在“花园中工作和生活”的理想。

对于研发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我们也努力实现这种追求,力求使现代企业研发总部决策营造一个独立的、生态的、互动的、信息化的良好环境。

◆复合规划理念设计师的责任不是画漂亮的的图纸,设计师应创造一个“便于人们工作及生活、休闲的有活力的空间”园区除了研发办公空间外,应复合居住中心、商业中心、科技服务中心、金融中心、资讯中心、体育文化设施等。

◆适宜的开发强度结合松山湖特殊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周边建成区的开发特点,规划推敲出了适宜的开发强度,以求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环境催生建筑”的理念什么样的环境“长出”什么样的建筑,当一座房子落在山坡上,首先研究的是脚,而不是脸,当原由的一片树林生长在这里,首先研究的是先生的树木,而不是后生的建筑,这样才能使建筑成为自然之果、生命之实。

4.2 技术路线◆路线一:功能定位研究研究实施“科技东莞”的特点和要求,同时借鉴同类发达地区的开发建设经验,结合松山湖现状发展条件,进一步落实松山湖研发区具体的发展目标及基本功能定位。

◆路线二:空间结构研究研究松山湖以生物制药类、电子类、机械精密制造三大产业的产业特点、类型,确定基本的功能结构,合理安排各种研发办公区,提出适宜的物质空间发展功能模式。

◆路线三:交通结构研究针对研发区的交通方式、特点进行研发区的整体交通组织研究。

◆路线四:景观结构研究针对松山湖中心研发区整体空间环境及规划范围特殊的地形地貌,提出规划区特有的景观结构体系。

◆路线五:分期建设研究主要针对实施过程中的建设需要、城市的后期经营管理,规划必须予以的空间和建设时序的弹性及基本保障。

5.规划总则5.1规划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4)《中国。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松山湖市政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松山湖中心区及中部地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东莞市城建规划局)7)松山湖管委会的规划建设思路8)其他相关法规、规范及资料5.2规划原则1)特色化、个性化、生态化并重的“三化”原则。

2)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环境景观价值“三值”原则。

3)保护原有地形、原有植被、原有水系“三原”原则。

4)有利于分期建设实施、有利于空间形态的形成、有利于办公生活的组织“三利的原则。

5.3规划区发展规模5.3.1用地规模研发区总用地面积为68.8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3.47万平方米,容积率0.86 ,建筑密度21.57%,平均层数层4.5.3.2人口规模研发区人口主要为在区内就业的研发办公人员。

根据相关地区经验值及东莞调查数据研发办公区取15-25 平方米/人计算,区内总研发办公用地为39.04公顷,总建筑面积为得到总就业人口为11000—18000人,根据松山湖定位目标,规划最终取区内总人口为15000人(不含现状生产力促进基地就业人口数量)。

6.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6.1规划结构规划考虑研发区与现状的生产力促进基地组成的“研发服务区”看作为大地机体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的一个活细胞:一个可持续的环境滋育着一个创新的系统,一个生命的网络体系。

因此,规划结合了生产力促进基地、外围道路以及场地本身沟谷和小山丘等多种因素,形成“一河两岸,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河”:规划将东西向穿越基地中部的河谷整治为自然景观水体为主的滨水景观控制区,为规划区空间结构主轴线。

“两岸”:以河谷为界线形成了南北两岸区域,南岸主要为现状的生产力促进基地的延伸,为研发区近期建设的重点之一;北岸主要为各主题的研发办公区,包括企业孵化器、集成创新研究院、总部基地等等。

结合现状的生产力促进基地使整个研发服务区形成了“办公—休闲—办公”的结构关系。

“多组团”:南北两岸区域分别安排各种功能组团,每个组团有以不同类型的研发办公组成各个不同主题的功能组团,包括了企业孵化器、集成创新研究院、总部基地等等。

6.2用地布局研发区规划用地功能相对简单,主要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高新科技产业用地,本次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落实科研办公用地基础上,对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做出具体的安排。

研发区规划用地平衡表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面积(万㎡) 比例(%)1 M1 研发用地 39.04 56.742 U 市政设施用地 0.35 0.513 E 水域 9.66 14.044 G 公共绿地 6.53 9.495 S1 道路绿化用地 5.08 7.38道路用地 8.15 11.846 总用地 68.81 100.007.道路交通规划7.1规划原则1、充分结合地形地貌2、合理划分各功能组团,形成便捷、高效、顺畅的交通网络体系3、有利于南北两岸之间的联系4、强调区内步行交通系统性7.2路网结构研发区通过区内主干道、次干道形成了较自由的方格网状关系,再通过新竹路、科技路与外部形成4个主要出入口,其中新城大道北出入口以货运交通为主。

轨道交通线路经过研发区中部穿过,但轨道线路在松山湖全线地下,对轨道通道暂无控制要求,因此对研发区建设影响不大.7.3道路断面设计考虑研发区交通结构的特性及结合现状生产力促进基地的道路红线断面形式,规划区内道路主要以15M宽为主,断面形式如右图。

7.4步行系统鉴于研发区发展思路的调整,早期规划所提出的“步行+自行车”健康上班的概念已不存在,现区内主要步行系统为围绕沟谷滨水景观控制区形成的休闲、娱乐步行系统,强调了原生产力促进基地步行轴线的延伸外,同时增强了各组团之间与滨水景观区的联系。

7.5停车设施规划区内停车设施主要为地面停车场,结合周边绿化,形成生态停车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