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关节损伤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骨关节损伤考点总结考试大纲

下肢骨关节损伤

髋关节脱位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部骨折

股骨干骨折

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胫腓骨干骨折

踝部骨折

考情分析

重难点:骨折的表现、特点及区别。

易考点:①股骨颈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区别②根据临床表现作出诊断③B型题

髋关节脱位

1.概念

按股骨头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后和中心脱位,以后脱位最为常见,占全部脱位的85%~90%。

2.分类

髋关节后脱位的分类按有无合并骨折可分为5型。

(1)单纯性髋关节后脱位,无骨折或只有小片骨片。(2)髋关节后缘有单块大骨折片

(3)髋臼后缘有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可大可小。

(4)髋臼缘及髋臼底有骨折。

(5)合并有股骨头骨折。

3.表现

·后脱位:患髋屈曲、内收、内旋,较健侧肢短缩

·前脱位:患髋屈曲、外展、外旋,较健侧肢延长

·中心脱位:患髋短缩,剧痛,功能障碍

后脱位

(1)明显外伤史

(2)明显的疼痛、髋关节不能活动

(3)下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4)可以在臀部摸到突出的股骨头,大粗隆上移明显。(5)部分病例有坐骨神经损伤表现。

(6)X线检查了解脱位情况及有无骨折。

5.治疗

第1型的治疗:

1)复位——Allis法复位,即提拉法。

①必须麻醉。

②复位宜早,最初24~48小时是复位的黄金时期。

2)固定

患肢做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2~3周。不必石膏固定。

3)功能锻炼

卧床4周。2~3周后开始活动关节。4周后扶双拐下地活动。3个月后可完全承重。

5.治疗

第2~5型的治疗:

考虑到合并关节内骨折,日后产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机会明显增多,因此主张早起切开复位与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

1.解剖

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线之间形成颈干角,为110°~140°,平均127°。

儿童的颈干角大于成年人。在重力传导时,力线并不沿股骨颈中心线传导,而是沿股骨小转子、股骨颈下沿传导,因此形成骨皮质增厚部分。

若颈干角大于127°为髋外翻,小于127°为髋内翻。

从矢状面上观察,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的纵轴线也不在同一平面上,股骨颈有向前的12°~15°角,称为前倾角。

3.分类

按骨折线部位分类:

头下骨折:股骨头坏死率高

经股骨颈骨折:易发生股骨头坏死或不愈合股骨颈基底骨折:股骨头坏死率低

股骨颈骨折

按X线表现分类:

内收骨折:Pauwells角>50°,不稳定

外展骨折:Pauwells角<30°,稳定

4.表现

①疼痛,多数不能站立行走;

②45~60°外旋畸形,患肢缩短;

③压痛,下肢纵向叩痛;

④Bryant三角底边短缩。

“嵌插”型骨折有时仍能行走,痛轻,外旋

5.治疗

①无明显移位外展“嵌插”型骨折:

持续皮牵引6~8周;3个月后扶腋杖下地。

②内收骨折或有移位股骨颈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③大于65岁股骨头下骨折:

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

④年龄过大、体力较差者:

皮牵引,3月后扶杖下地。

手术指征

相对指征:GardenⅠ型及Ⅱ骨折;

绝对指征:GardenⅢ型及Ⅳ型骨折。

手术方法

65岁以下任何类型的骨折及65岁以上GardenⅠ型及Ⅱ型骨折:①闭合复位内固定;②切开复位内固定。

65岁以上GardenⅢ型及Ⅳ型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

1.概念

2.血供

3.分类

Ⅰ型:单纯转子间骨折,骨折线由外上斜向下内,无移位。

Ⅱ型:

在Ⅰ型的基础上发生移位,合并小转子撕脱骨折,但股骨矩完整。

Ⅲ型:合并小转子骨折,骨折累及股骨矩,有移位,常伴有转子间后部骨折。Ⅳ型:伴有大、小转子粉碎骨折,可出现股骨颈和大转子冠状面的爆裂骨折。

V型:为反转子间骨折,骨折线由内上斜向下外,可伴有小转子骨折,股骨矩破坏。

4.表现

①中、老年人有摔倒受伤史,

②患髋疼痛、下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和行走。

③检查患肢出现外旋90°畸形,可出现局部压痛和纵向叩击痛,患肢短缩。

5.治疗

①主张早期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②主要分为髓内固定系统一一各种形式的髓内钉和髓外固定系统——各种形式的接骨板。

6.鉴别

股骨颈骨折:外旋、外展45~60°

股骨转子间骨折:外旋90°

髋关节后脱位:屈曲、内收、内旋

髋关节前脱位:屈曲、外展、外旋

股骨干骨折

1.概念

2.血供

3.分类

①上1/3骨折

由于髂腰肌、臀中、小肌和外旋肌的牵拉,近折端向前、外旋方向移位;远折端则由于内收肌的牵拉而向内、后方向移位;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由于内收肌的作用而向近端移位。

②中1/3骨折

由于内收肌群的牵拉,使骨折向外成角。

③下1/3骨折

远折端由于腓肠肌的牵引以及肢体的重力作用而向后方移位,可能损伤腘动静脉和腓总神经等;

又由于股前、外、内肌肉的牵拉合力,使近折端向前上移位,形成短缩畸形。

4.表现

①受伤后出现大腿肿胀、皮下瘀斑。

②局部出现成角、短缩、旋转等畸形。

③检查局部压痛、假关节活动、骨摩擦音。

5.治疗

①非手术疗法

手法复位后,儿童可采用Braun架固定持续牵引或Thomas架平衡持续牵引。3岁以下儿童则采用垂直悬吊皮肤牵引。

②手术指征

非手术疗法失败;

同一肢体或其他部位有多处骨折;

合并神经血管损伤;老年人骨折,不宜长期卧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