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试题及答案1

合集下载

2024高职单招语文试题

2024高职单招语文试题

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脍炙人口B、因地治宜C、再接再励D、迫不急待(答案:A。

解析:B项“因地治宜”应为“因地制宜”;C项“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D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

A项书写完全正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他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C、他这个人很吝啬,总是对别人斤斤计较。

D、他做事情总是拖泥带水,让人无可非议。

(答案:D。

解析:A项“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使用恰当;B项“兢兢业业”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使用恰当;C项“斤斤计较”形容一点一滴、一丝一毫也要计较,使用恰当;D项“无可非议”表示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做得妥当,用在此处与“拖泥带水”的负面评价不符,使用不恰当。

应为“让人忍无可忍”或“让人无法接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强了环保意识。

B、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也是出类拔萃。

C、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来参加会议,但他提交了书面报告给领导。

D、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答案:B。

解析:A项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项句式杂糅,去掉“给领导”;D项语序不当,应为“随时发现并认真改正”。

B项没有语病。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0篇。

B、《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代表作是《离骚》。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作者是东汉的司马迁。

D、《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宋代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答案:D。

解析:A项《诗经》共305篇,不是300篇;B项《楚辞》不是屈原一个人创作的,而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歌总集,屈原是其代表人物之一;C项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不是东汉。

职高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

职高高考语文试卷真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未然毕恭毕敬B. 惊涛骇浪青出于蓝C. 倾盆大雨破釜沉舟D. 震耳欲聋蹉跎岁月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深深打动了我们,使我们深受鼓舞。

B. 通过这次比赛,他提高了自己的技能,也增强了自信心。

C. 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与“博爱”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博学B. 博闻C. 博爱D. 博大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闪烁着光芒。

B. 他的歌声像泉水般清澈。

C.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座宝库,充满知识。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答案:A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B. 《水浒传》是施耐庵创作的,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创作的,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

答案:C6. 下列诗句中,描述自然景色最为生动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答案:B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伪劣奇迹纷繁B. 草稿端详落寞C. 拂晓气概谨慎D. 神秘沮丧慷慨答案:D8.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真是后生可畏。

B. 她做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是团队中的楷模。

C. 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D. 他的计划太完美,以至于无法实现。

答案:B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可以去公园散步了。

B. “你去哪儿?”他问道,“我去看电影。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中职语文期末试卷及解析(一)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中职语文期末试卷及解析(一)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中职语文期末试卷(一)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入表中)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数.落(sh ǔ) 挪.动(nu ó) 蔓菁.(j īng ) 气喘吁吁..(x ū)B .砖砌.(q ì) 咆哮.(xi ào ) 怒号.(h áo ) 散.落(s ǎn )C .昵.称(n ì) 窗槛.(k ǎn ) 颤.抖(zh àn ) 瞥.见(pi ē)D .瞅.见(ch ǒu ) 唠.叨(l áo ) 殡.仪馆(b ìn ) 闲逛.(gu àng )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辉煌 羞耻 窠臼 出人投地 B . 烦燥 苍白 委屈 世外桃源 C . 陷阱 暮霭 珊瑚 乌合之众 D . 厉害 火焰 攀援 金榜提名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它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月下荷塘美景。

B . 荷塘中,高高挺出水面的荷叶一望无际、青翠欲滴;一朵朵娇艳的荷花含情脉脉....,妩媚动人。

C . 这个画家的人物画,粗中有细,风景画特别是荷花图更是别有风...味.地另有一番滋味。

D . 这群姑娘穿上时装,亭亭玉立....,翩然若仙,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庆气氛。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岗岭在离屋架峰六、七里的地方。

B . 今天充满色彩,声音,生气和活力。

C . 是减少试题数量呢?还是延长考试时间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回答的问D . 今天,我们要有所作为,有所进步,有所攀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作为战地记者,他只说普通人的故事,尤其是那些被迫承受战争冲突和恐惧的孩子们的故事。

职高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斟酌B. 恣意C. 瞠目结舌D. 斡旋2. 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板一眼,从不马虎。

B. 他对我们的帮助真是雪中送炭。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D.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与他人为伍。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C. 他虽然工作很忙,但是仍然坚持学习。

D.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二、填空题4.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

”是《论语》中孔子对“仁”的描述。

(2)“_________,_________。

”是《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表达。

5. 请根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完整的诗句:(1)“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静夜思》,是李白的名句。

(2)“_________,_________。

”是《春望》中杜甫对战争的感慨。

三、阅读理解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章内容略)(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四、作文7.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1. D(应为“旋”)2. B(A项“一板一眼”指做事认真,不马虎;C项“不骄不躁”指不骄傲,不急躁;D项“独来独往”指一个人来往,不与他人为伍)3. D(A项“不仅”和“而且”后的内容应调换;B项“防止”与“不”重复;C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5.(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1)文章主要讲述了“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职高大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职高大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职高大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蹉跎(cuō)B.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ō)C.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ó)D.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ó)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文学等多个方面。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要坚持不懈。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B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假思索,结果常常事倍功半。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老当益壮。

C. 她对这个问题一窍不通,却还要装模作样。

D. 他工作勤奋,成绩斐然,真是功不可没。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覆盖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好,还乐于助人。

C. 他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

D.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合作,领导的指导,个人的奋斗。

答案:A6.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狡猾B. 机智C. 虚伪D. 顽固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C. 他工作非常认真,从早忙到晚。

D. 他的知识很广博,无所不知。

答案:A8.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职业高中的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业高中的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业高中的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瞭望瞭解瞭望塔B. 蹉跎磋商磋砣C. 徜徉倘佯徜徉于D. 斟酌斟酒斟酌再三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C. 他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深受感动。

D. 为了提高成绩,他决定每天多花一小时学习。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园里,鲜花盛开,香气扑鼻。

B.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C. 窗外的风声,如同低语,轻轻地拂过耳畔。

D. 秋天的落叶,像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勇往直前。

B. 她的声音甜美,如同泉水般清澈。

C.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阴沉而沉重。

D. 他像一颗星星,照亮了黑暗的夜空。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奋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

D. 他喜欢读书,喜欢运动,喜欢旅行。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知识改变命运。

B. 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更好的未来。

C. 他为什么那么努力?因为他有梦想。

D.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那么努力,难道不应该得到表扬吗?C. 难道我们不应该帮助别人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吗?答案:B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彩。

B. 他的心像大海一样宽广。

C.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

D. 他的智慧如同天空一样高远。

职高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职高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职高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D.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答案:D2. 下列诗句中,属于唐代诗人的作品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C二、填空题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________的深刻思考。

答案:范仲淹;忧国忧民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向往。

答案:亲人团聚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机智,同时又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同时也因为身世的不幸和爱情的坎坷而时常感到忧郁和无奈。

2. 请简述《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学而不思则罔”意味着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考,那么学到的知识将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

“思而不学则殆”则指出如果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新知识,那么思考将变得空洞无物,甚至可能误入歧途。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感慨。

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话在诗中有什么含义?答案:这句话通过黄河水的奔流不息,比喻人生的流逝不可逆转,强调了时间的宝贵。

职业高中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高中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高中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恣意(zì yì)徜徉(cháng yáng)B. 蹉跎(cuō tuó)筵席(yán xí)C. 旖旎(yǐ nǐ)踟躇(chí chú)D. 峥嵘(zhēng róng)踌躇(chóu 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不仅学习勤奋,而且成绩优异。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田野,绿油油的一片。

B. 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意孤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B. 这次考试他的成绩名列前茅,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成持重,颇有大家风范。

D. 他们俩的友谊已经破裂,现在形同陌路。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这次考试的成绩,难道不令人羡慕吗?C.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工作吗?D. 他这次的表现,难道不值得表扬吗?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万物复苏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还乐于助人。

C. 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积极工作,要健康生活。

D. 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勤奋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一阵风一样快。

B. 他的学问深不可测。

C. 她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

D.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搬山。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语文职高高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语文职高高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惊鸿一瞥B. 蹉跎岁月纵横捭阖C. 风驰电掣碧空如洗D. 欣欣向荣雅俗共赏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B.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职场中立足。

C. 他的文章读起来津津有味,让人百读不厌。

D.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 她在比赛中一鸣惊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B. 他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C. 她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他为人谦逊有礼,深得大家的好评。

4. 下列词语中,与“美轮美奂”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雅致大方B. 富丽堂皇C. 精益求精D. 气势磅礴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不来?”他焦急地问。

B. “你喜欢什么?”“足球、篮球、乒乓球。

”C. “你的作业写完了没有?”“写完了。

”D.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我觉得很好。

”6.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是那么的慈祥,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B. 他()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本书。

C. 我()地吃着饭,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笑声。

D. 他()地望着远方,仿佛在沉思。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像一张张笑脸,照亮了大地。

B. 他的眼睛,犹如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那片湖水,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

D.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响亮,震撼了整个校园。

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班的学习榜样。

B. 她做事认真负责,是我们团队的中坚力量。

C.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D. 他的脾气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职高也是一种学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惬(qiè)意寒暄(xuān) 停滞(zhì) 皮开肉绽(zhàn)B、菁(qīng)华蹒(pán)跚纤(qiān)维藏污纳垢(gòu)C、琐屑(xiè) 婆娑(suō) 停泊(bó) 喟(kuì)然长叹D、折(zhē)腾桎梏(gù) 陡(dǒu)峭自怨自艾(y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邂逅奚落别出新裁苦思冥想B、惦记简练错综复杂发号施令C、花蕊酝酿眼急手快偃旗息鼓D、打烊契约出神入化老态龙肿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②硚口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极其重视,当即成立专案组立案。

③尊敬、、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体味侦查爱戴B、体验侦察爱戴C、体验侦察爱护D、体味侦查爱护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尽管你怎样百般解释,也推脱不了你造成这次事故的责任。

B、这篇文章的寓意很深,要仔细琢磨思考,否则粗心大意,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C、商家固然要开拓经营领域,但镶金火车票、地铁票是否值得提倡呢?D、我不知道你这样做毕竟有些什么好处呢?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被誉为“最牛高考满分作文”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令人叹为观止。

B、200年来,唐人街一直保持着典型中华传统文化和华人社区的习俗特点,鳞次栉比的商铺、住屋前都供奉着福、禄、寿三位官人像。

C、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他的作品一下子流行起来,电视里,新版《四世同堂》刚播完,紧接着《龙须沟》又粉墨登场。

职高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鹜B. 恣意妄为C. 桀骜不驯D. 瞠目结舌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当益壮。

B.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真是杞人忧天。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功成名就,真是一鸣惊人。

D. 他总是一意孤行,真是不屈不挠。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C. 他虽然失败了,但他从不气馁,总是坚持不懈。

D. 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___,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2. “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杜甫的《春望》。

3. “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文章文章正文:(此处省略文章内容)问题:1. 文章中母亲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5分)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10分)3.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15分)...四、作文题(共4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也可以发挥想象,但内容必须积极向上。

3. 注意文章结构,语言流畅,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D...二、填空题1. 举头望明月2. 竹外桃花三两枝3. 我劝天公重抖擞...三、阅读理解1. 文章通过母亲的日常行为和对话,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坚强的母亲形象。

2. 作者通过母亲早起做饭、夜晚缝补衣物等细节,展现了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

3. 文章的主题是歌颂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职高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职高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B. 妙手偶得C. 纵横捭阖D. 欣欣向荣答案:A解析:A项“精疲力竭”字形正确;B项“妙手偶得”应为“妙手偶得”;C项“纵横捭阖”应为“纵横捭阖”;D项“欣欣向荣”应为“欣欣向荣”。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B.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C. 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D.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答案:B解析:A项中,“通过这次活动”与“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存在主语不明确的问题;B项中,“他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C项中,“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D项中,“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胸有成竹B. 画蛇添足C. 水滴石穿D. 破釜沉舟答案:D解析:A项“胸有成竹”为成语;B项“画蛇添足”为成语;C项“水滴石穿”为成语;D项“破釜沉舟”为成语。

二、填空题4.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应填入哪一项?(1)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团结互助,________()。

(2)他学习成绩优异,是班级的________()。

(3)他虽然年纪小,但________()。

答案:(1)A (2)C (3)B解析:(1)A项“齐心协力”表示大家齐心协力做某事;(2)C项“佼佼者”表示优秀的人;(3)B项“有模有样”表示有样子、有风范。

5. 下列句子中,下列词语应填入哪一项?(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

答案:(1)A、B、C、D (2)A、B、C、D解析:(1)A项“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A项“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关于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试卷是纸张答题,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题。

也可以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卷及答案篇1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A、尴尬(jiān)歼(qiān)灭交卸(yù)骇(hài)B、奔(bèn)丧诘(jié)问地窖(yáo)纳粹(suì)C、蹒(pán)跚差(chāi)使谋(móu杀)荒谬(miù)D、琐屑(xiè)制裁(cái)拂(fó)晓阻遏(jié)2、选出下列词语全正确的一组()(2分)A、寒噤哀掉锐不可挡转弯抹角B、搀扶鞠躬张皇失错微不足到C、狼籍烦燥大庭广众长途跋涉D、颓唐洗劫响彻云霄谈笑风生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

B、进入2000年以后,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C、在我入团宣誓时,产生了一种光荣感和责任感。

D、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5、按要求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2)树树皆秋色。

《野望》(3)迷津欲有问。

《早寒江上有怀》(4)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6崔颢《黄鹤楼》中写诗人登楼所见的景色的句子是:。

高职考试试卷及答案语文

高职考试试卷及答案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sēn mò guǎ yán)B.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C. 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D.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比赛,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决心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她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心帮助同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看到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我们深感同情,纷纷捐款捐物。

3.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C. 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4.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一项是:A. 庄周梦蝶B. 指鹿为马C. 掩耳盗铃D. 对牛弹琴5. 下列名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农民起义的故事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西游记》6.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一项是:A. 谦虚B. 健康C. 洒脱D. 和谐7.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条小河像一条丝带。

B. 他的声音如雷贯耳。

C.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微笑。

B. 那条河在唱歌。

C. 那片云在跳舞。

D. 那只鸟在飞翔。

9.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繁花似锦C. 绿树成荫D. 鸟语花香10. 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有高楼大厦,有绿树成荫,有鸟语花香。

职高语文试题大全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题大全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忖度(cǔn)B. 箴言(zhēn)C. 缜密(zhěn)D. 踌躇(chóu)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成语出自以下哪部古代典籍?()A. 《左传》B. 《史记》C. 《汉书》D. 《后汉书》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B. 他因为学习刻苦,所以成绩优秀。

C. 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有趣。

D.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5.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 坏事可以变成好事B. 好事可以变成坏事C. 事物都有两面性D. 人生无常,难以预料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喇叭。

B. 他长得眉清目秀。

C. 他做事一丝不苟。

D. 他的心像明镜一样。

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歌颂的是()A. 友情B. 爱情C. 师生情D. 亲情8.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意思是()A. 说话要算数B. 行动要迅速C. 做事要果断D. 思考要周全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花儿对我笑。

B. 风儿轻轻地吹。

C.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D. 太阳从东方升起。

10.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王安石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

”(李白《静夜思》)答案:低头思故乡。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

”(《论语》)答案:其不善者而改之。

13.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出自李煜的《__________》。

答案:虞美人。

职高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职高语文考试卷子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yàn)B. 胸无点墨(diǎn)C. 振聋发聩(kuì)D. 碌碌无为(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品行端正。

B. 因为他的努力,所以老师对他寄予厚望。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

D. 为了这次比赛,他废寝忘食,连续几天都没有好好休息。

3.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形容说话或写作时,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实质。

B. 畏首畏尾:形容做事犹豫不决,顾虑太多。

C. 精卫填海:比喻坚持不懈,不畏艰难。

D. 青出于蓝:比喻后来居上,超过前辈。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书中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书中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的争斗。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灵巧B. 精巧C. 憔悴D. 俊俏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满天的星斗,就像无数只眼睛,注视着这片土地。

B. 那条小河,像一条长长的银带,蜿蜒在田野间。

C. 那朵白云,像一只雪白的鸽子,悠然地飘荡在天空中。

D. 那座山峰,像一位巨人,巍然屹立在远方。

7.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谦虚B. 谦卑C. 谦逊D. 谦和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品行端正。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

C. 为了这次比赛,他废寝忘食,连续几天都没有好好休息。

D. 因为他的努力,所以老师对他寄予厚望。

9. 下列句子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品行也一直很端正。

职高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尽(jīng jīng lì lìn)B.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C. 井井有条(jǐng jǐng yǒu tiáo)D. 鸡毛蒜皮(jī máo suàn pí)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天气的原因,所以取消了这次旅行。

B.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图片精美。

C. 他虽然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很孤僻。

D.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一次运动会。

3. 下列词语中,与“执着”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坚持B. 放弃C. 犹豫D. 退缩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着光芒。

B.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C. 他的笑容就像阳光一样温暖。

D. 她的声音像黄鹂一样动听。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今天要去图书馆,明天再去公园。

B. 这个故事很有趣,尤其是结尾部分。

C.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还是个热心肠的人。

D. 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比赛,也感谢大家的支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出师表》中,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8.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登鹳雀楼》。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虞美人》。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那就是书法。

书法不仅是一种书写文字的技艺,更是一种艺术。

中职语文第一册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第一册试题及答案

中职语文第一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一愁莫展C. 栩栩如生D. 再接再励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增强。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明确,需要进一步修改。

D. 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争取早日完成这项任务。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田野里,小麦绿油油的。

B. 夜深了,星星在天空中闪烁。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河水潺潺,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4. 下列古文中,属于《史记》的作品是:A. 《左传》B. 《三国志》C. 《史记》D. 《资治通鉴》5.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6. 下列诗句中,出自杜甫的《春望》的是: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B.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一切。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自然。

D.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艺术。

8.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狡猾B. 聪明C. 奸诈D. 狡诈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B. 他工作得像一只蜜蜂一样勤劳。

C. 他工作得非常勤劳,就像一只蜜蜂。

D. 他像蜜蜂一样勤劳地工作。

10. 下列成语中,与“掩耳盗铃”意思相近的是:A. 画蛇添足B. 掩耳盗铃C. 自欺欺人D. 画地为牢答案:1. C2. B3. D4. C5. B6. A7. A8. B9. A10.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_305_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职高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高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高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缜密(zhěn)拈轻怕重(niān)B. 踟蹰(chí)瞠目(chēng)叱咤风云(chì)C. 桎梏(gù)蹒跚(pán)呱呱坠地(gū)D. 缱绻(quǎn)饕餮(tāo)惴惴不安(zhuì)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工作能力也很强。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深受感动。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耻下问,向同学请教问题。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不屈不挠。

C. 他做事总是敷衍了事,从不认真对待。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气横秋,缺乏活力。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以为然,对他人的意见不屑一顾。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B. 他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解释问题。

(不厌其烦:不感到厌烦)C. 他总是不卑不亢,对待任何人都很礼貌。

(不卑不亢:不卑躬屈膝,也不傲慢自大)D. 他总是不拘小节,不注意细节。

(不拘小节:不拘泥于小节)答案:C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别人。

(不遗余力:副词)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问题。

(不厌其烦:动词)C. 他总是不卑不亢地对待他人。

(不卑不亢:形容词)D. 他总是不拘小节地处理事情。

(不拘小节:名词)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会当凌绝顶,()。

- 举头望明月,()。

- 欲穷千里目,()。

职教高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3篇)

职教高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 风和日丽,春暖花开C.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D. 鸡鸣狗吠,鸡犬升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B.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画技非常精湛,一幅画就能卖到几万元。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辉煌、灿烂B. 欢快、愉快C. 精美、精致D. 粗心、大意4. 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C. 小明非常勤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5. 下列词语中,书写不规范的一项是:A. 贤惠B. 神秘C. 恬静D. 稀疏6.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他的画技非常精湛,一幅画就能卖到几万元。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7. 下列句子中,使用恰当的成语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突飞猛进。

B. 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C. 他思维敏捷,机智过人。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B.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B.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

C. 为了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一次环保宣传活动。

D.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10. 下列句子中,语序调整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行端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级升学班语文(五)一、基础知识部分(14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吉.祥(jí)棱.角(líng)狡黠.(xiá)长吁.短叹(xū)B.浸.润(jìn)蓦.然(mò)腈.纶(qíng)残碑断碣.(jié)C.喟.叹(kuì)愤慨.(kǎi)盥.洗(guàn)呱.呱坠地(guā)D.阻挠.(náo)女娲.(wā)咯.血(kǎ)戛.然而止(jiá)答案:D 解析:棱.角(léng),四川方言腈.纶(jíng),四川方言呱.呱坠地(gū),多音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胳膊挖墙脚墨守成规卑躬屈膝B.骨骼莫须有囤积居奇以逸代劳C. 彗星座右铭鸠占雀巢在所不惜D. 慧眼吓马威星罗棋布面面俱到答案:A解析:以逸待劳鸠占鹊巢下马威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B. 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C. 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 九寨海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太自然的巧夺天工....。

答案:B解析:A句种“征订”是指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主客关系错误,可改为“订阅”。

“悲天悯人”意为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使用正确。

C句中“的”为结构助词,表领属关系,仅仅是“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岂能受嘉奖?应删除“的”字。

D 句中“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只用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使用对象不当。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

B.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C.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图书馆运行机制的变革,其结果将会出现一个全新图书信息交流系统,从而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 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答案:C解析:A句句式杂糅,删去“组成”。

B句成分残缺,可在“起飞前”后边加上中心语“的状态”或将语序调整为“对起飞前的火箭”。

D句“广泛推行……服务忌语”不合事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近几十年来,,,,,,。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A、②④③⑥①⑤B、②⑤⑥③④①C、⑥⑤④②③①D、⑥①②④⑤③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唐代诗人李白以一首《蜀相》写尽了自己被排挤出长安的失意郁闷之情。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既具有史学价值,又具有文学价值。

C.《荷塘月色》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美文”。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7.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教师自身读书量不达标,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听课、做题,没有时间、精力阅读,也没有人引导其阅读。

B.“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中小学生来说,更应多读书、读好书。

C.我拦上一辆的士,说:“麻烦您去新华书店。

”司机居然一口普通话,映出我的孝感话是那么地道,他说:“新华书店?现在还开门么?”D.织锦大师黎承凤将她不久前美国费城文化艺术之旅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逐一展示,细细讲解,沉浸在土家织锦“惊艳”世界的美好回忆中。

二、(本大题共3小题.1、2题2分,3小题3分,共8分)阅读下文。

完成第8~10题。

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

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

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

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

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

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

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

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

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

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

倒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

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撮氏度。

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

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

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

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4.5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8.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越大。

B .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D .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候变暖颇有价值。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答案:C 解析:据第4段“联合国……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则被忽略了”,可确定C 选项错误。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 .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 .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 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考点: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信息 答案:C 解析:A 句以偏概全,是“一般”而非“必然”,可据第1段“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 排除。

B 句指代对象理解错误,是“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而非“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可据第3段“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排除。

D 句逻辑关系理解错误,是和“现在”相比较而言的,可据第5段“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 ,仅比现在高一点,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

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排除。

C 句出处在第2段,“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 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 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 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

考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答案:B 解析:B 句中的“数千年”推断错误,出处在第2段“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5题。

(共15分)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