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防治

合集下载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治疗和防治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治疗和防治
华支睾吸虫病 (肝吸虫病)流 行与防治
122210101134 吴文亮
流行
肝吸虫属于人兽共患病,其流行是与当地的居民 饮食活动有关。患病人群喜欢生食鱼和虾。我国除 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尚无报道之外, 已有25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沿海地区 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流行分布广。
流行病学



传染源: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哺乳动物和人,此外鼠 类、狐狸、兔、水牛等也可以成为宝虫宿 主。 传播途径:进食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活 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其存在第一、 第二宿主,分别为淡水螺和淡水鱼。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率与生活 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预防

控制传染源:流行区普查普治病人、病畜 切断传播途径:1.不吃未煮熟的淡水鱼虾 2.加强粪便管理 3.提高人群对肝吸虫的认识 4.不用生鱼喂养猫和90150mg/kg,每日3次,连服2日。
治疗原理
两种主要药理作用: (1)虫体肌肉发生强直性收缩而产生痉挛性麻痹。血吸虫接 触低浓度吡喹酮后仅20秒钟虫体张力即增高,药浓度达 1mg/L以上时,虫体瞬即强烈挛缩。 (2)吡喹酮对虫体皮层有迅速而明显的损伤作用,引起合胞 体外皮肿胀,出现空泡,形成大疱,突出体表,最终表皮糜 烂溃破,分泌体几乎全部消失,环肌与纵肌亦迅速先后溶解。

谢谢观赏

华支睾吸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华支睾吸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华支睾吸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华支睾吸虫病应该如何预防,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以及华支睾吸虫病应该如何护理,华支睾吸虫病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等方面内容。

*怎样预防华支睾吸虫病:
*一、预防
1.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吃生鱼虾,提倡科学的烹调和食用鱼的习惯,防止误食囊蚴,把住病从口人关。

2.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进行普治普查,积极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对重点人员、高发人群要重点检查、重点防治。

加强保虫宿主的管理,不用生鱼虾喂狗、猫、猪等动物。

3.切断传播途径对动物粪便等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人畜的交叉感染。

保护好水源,防止病畜的排泄物污染。

在春季螺开始繁殖前,采用药物灭螺,以切断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环节。

*以上是对于怎样预防华支睾吸虫病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那么,下面再看下华支睾吸虫病的护理方法,华支睾吸虫病的常见护理措施。

*华支睾吸虫病常见护理方法:
*一、护理
影响华支睾吸虫病预后的主要因素有:①感染的虫数;②重复感染情况;③治疗情况。

轻型患者如不再重复感染,经治疗后预后良好。

重型感染者甚至已发展至肝硬化者,如能避免重复感染,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及肝病变均可获得明显好转。

并发胆囊胆管炎、胆管阻塞者,如及时治疗,预后亦良好。

合并病毒性肝炎时,肝炎症状较明显,病程迁延,肝功能恢复较慢。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怎样预防华支睾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的护理方法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相关资料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华支睾吸虫病”可以找到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
概述 一、形态
二、生活史
3
三、致病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概述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 又名肝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引起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即肝吸 虫病。人感染本虫多由生吃或半生吃鱼 肉所致。在我国,除了青海、宁夏、内 蒙古和西藏等省区外,已有25个省、市
•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 • 在我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尚未见报道外,在27个省、市、自治
区均有发现或流行。 • 据2001—2004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流行区感染率为
2.4%。 27
五、流行与防治
2 流行原因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保虫宿主大量存在; 2)传播途径:生熟砧板不分;中间宿主广泛存在;新鲜粪便施肥或将厕所建在鱼塘上。 3)易感人群:无性别、年龄差异,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而感染。
(2)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查虫卵:离心沉淀后镜检。
2 免疫学诊断
25
皮内试验 ELISA 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四、实验诊断
3 影像学诊断
B型超声波检查:可见肝内光点粗密不均,有团块状或小斑片回声等。 CT检查:可见肝内胆管从肝门向四周呈管状扩张。
26
肝脏CT影像下的虫体
五、流行与防治
1 分布
15
成虫寿命:一般20~30年 ; 保虫宿主:猫、狗和猪等。
二、生活史
华枝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
虫卵被豆螺吞食后, 在螺体内孵出毛蚴, 经胞蚴、雷 蚴,发育为尾蚴,成熟尾蚴从螺体逸出入水。
请观看“活豆螺”视频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疾病详解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疾病详解

疾病名:胆道华支睾吸虫病英文名:clonorchiasis sinensis of bile duct缩写:别名:肝吸虫病疾病代码:ICD:B66.1概述:华支睾吸虫(clonorchiasis sinensis of bile duct)俗称肝吸虫,于1874 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 1 例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 年在国内证实。

1975 年,在湖北省江陵县西汉古尸和战国墓古尸体内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证明本病在我国流行至少2300 多年。

华支睾吸虫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

目前我国有26 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本病发生或流行,因不良饮食习惯,我国广东省感染人数最多,约超过500 万,占全国总感染人数的一半。

成虫寄生于胆道系统内,引起胆道华支睾吸虫病(chonorchiasis of bile duct),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引起胆囊炎、胆管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以及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障碍。

流行病学: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较广泛,以广东省为例,1973~1991 年,全省95 个市、县进行流行病学抽查,发现62 个市、县有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珠江和韩江两大水系及其毗邻地区,平均感染率 16.2%,珠江三角洲、珠江上游及韩江水系的感染率分别为 21.1%、4.4%和 5.1%。

1997 年广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等调查广东省顺德市5230 人,阳性者1315 人,感染率25.1%。

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必须具备3 个条件:①有适于病原体寄生的终宿主;②粪便污染水源,同时有一定数量的中间宿主——淡水螺、鱼、虾的存在;③当地居民有不良的饮食习惯,进食含囊蚴的淡水鱼虾,如食“鱼生”(生鱼片)、“生滚粥”(生鱼片加热煮成的粥)、进食烧烤的小鱼,追求进食鲜、活、嫩、滑的生食等。

1.传染源华支睾吸虫的传染源包括华支睾吸虫感染的人、家畜、野生动物,其中受感染的人群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寄生虫02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寄生虫02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1 肝吸虫成虫 幻灯片 5 一、形态 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 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
1 肝吸虫成虫(未染色) 幻灯片 6 一、形态 口吸盘(oral sucker)稍大于腹吸盘(ventral sucker),肠分两支,延伸到虫体后
1 肝吸虫生活史图 幻灯片 15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肝胆管内;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或虾;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食入含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成虫寿命:一般 20~30 年 ; 保虫宿主:猫、狗和猪等。
1 幻灯片 16 二、生活史 华枝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
据 2001—2004 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流行区感染率为 2.4%。
1 幻灯片 28 五、流行与防治 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保虫宿主大量存在; 2)传播途径:生熟砧板不分;中间宿主广泛存在;新鲜粪便施肥或将厕所建在鱼塘上。 3)易感人群:无性别、年龄差异,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而感染。
1 肝吸虫感染肝脏标本 幻灯片 19 三、致病 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变厚,管腔变窄,大量虫体寄生引起胆管阻塞,胆 汁淤滞和胆管扩张,引起阻塞性黄疸。 其周围组织纤维增生,引起肝肿大,甚至胆道炎症。 虫卵、死亡虫体及脱落组织碎片可作为结石中心,形成结石。
1 扩张的胆管内有二条睾吸虫,刺激胆管黏膜上皮增生(+示) 幻灯片 20 三、致病 1)带虫者(轻度感染者) 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较轻微。
1 幻灯片 22 三、致病
1 肝吸虫寄生引起的侏儒症 幻灯片 23 三、致病
1 腹水 幻灯片 24 三、致病

[寄生虫学]华支睾吸虫

[寄生虫学]华支睾吸虫
➢慢性期:肝肿大,肝区隐痛、疲乏、上腹不适、 食欲不振、厌油、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头晕、 消瘦、贫血等。
➢晚期:肝硬化、腹水,甚至消化道大出血、肝昏 迷而死亡。
➢儿童:症状重,死亡率高。营养不良、贫血、低 蛋白血症、浮肿、肝肿大(肝硬化)和发育障碍 (侏儒症)
华支睾吸虫病 肝硬化腹水
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腹水侧面像
19岁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与同龄健康人比较
诊断
1.病原学检查:检获虫卵是确诊依据。 ➢涂片法:直接涂片
定量透明法 集卵法:漂浮集卵法、沉淀集卵法 ➢粪检阴性时,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查虫卵、
成虫 2 .免疫学检查:
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ELISA)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流行
分布:亚洲。25个省(山东)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流行因素: ➢ 粪便污染水源 ➢ 一、二中间宿主同栖同一水体 ➢ 食生或不熟淡水鱼虾(最关键因素)
雌雄同体 (hermaphrodit e)
具两个分支状 的睾丸(在体后 1/3处,前后排 列)
卵巢边缘分叶
肠支
卵黄腺
睾丸
子宫 华支睾吸虫成虫玻片染色标本
2.虫卵(eggs)
侵入第二中间宿主内
寄生于第二中间宿主体内
生活史(life cycle)
(终宿主: 人猫犬)
第一中间宿主 螺蛳
成虫 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又称肝吸虫,成虫寄 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引起华 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
形态
成虫
幼虫
虫卵
腹吸盘

犬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犬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监测和检疫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检疫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动物,防止疫情 扩散。
消灭方法
药物治疗
01
使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药物进行驱虫治疗,以杀死体内的华
支睾吸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环境消毒
02
对犬舍和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处理,以消灭环境中的华支睾吸虫
卵和幼虫。
犬只处理
03
对患病犬只进行隔离治疗,对死亡犬只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
犬华支睾吸虫病需要与其他肝脏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肝炎 、肝癌、肝硬化等。
鉴别诊断需要根据病犬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 综合判断,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寄生虫病进行鉴别。
03
犬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带狗狗去兽医那里进 行健康检查,以预防疾病 的发生。
避免喂食生肉
不要给狗狗喂食生肉,以 免感染华支睾吸虫。
及时确诊
对于疑似患有犬华支睾吸虫病的狗狗,应尽快送 至宠物医院进行诊断,确诊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 案。
全身治疗
采用全身治疗的方法,对狗狗体内的华支睾吸虫 进行杀灭。
3
针对性治疗
根据狗狗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采取针对性的治 疗措施,如使用驱虫药、抗生素等。
护理方法
补充营养
在治疗期间,应给狗狗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增强其免疫力,有助 于病情恢复。
实验室诊断是确诊犬华支睾吸虫病的重 要方法之一。
通过采集病犬的血液、粪便和尿液等样 本,进行显微镜检查、抗原检测和PCR
检测等手段来确诊。
显微镜检查可以观察到虫体或虫卵等寄 生虫;抗原检测可以检测到病犬体内是 否存在华支睾吸虫的抗原;PCR检测可 以检测到病犬体内是否存在华支睾吸虫

犬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犬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犬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治犬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后睾科(Opisthochiidae)支睾属(Clonorchis)的中华分支睾吸虫(C.Sinensis)寄生于犬的胆囊及胆管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本病在我国分布较广,已有20多个省市有本病报道,以南方各省流行最为严重。

辽宁省辽北地区对此病发生少有报道。

自2001年夏;秋季以来,笔者注意到该病在本地区时有发生,应引起重视。

1发病情况本地城郊一带养犬户较多。

该病首例见于2001年9月,病犬为雌性,4月龄左右,表现极度瘦弱,下腹有轻微下坠感,排棕黑色水样便,有呕吐症状,黏膜苍白黄染。

据犬主介绍,病犬较同窝犬明显瘦小,怀疑有寄生虫,曾用左旋咪唑驱过虫。

1周前开始食欲减退,腹泻,曾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未见任何好转,病情逐渐加重,遂到医院求诊。

当即采取止吐、止血、补液等对症治疗,待进一步检查确诊,次日上午病犬死亡。

经尸体剖检、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犬华支睾吸虫病。

以后所遇病例经及时诊断和妥善治疗,大多获得痊愈。

2临床症状本病常呈慢性经过。

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时,最初表现为精神萎靡、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病情逐渐加剧,出现呕吐、下痢、贫血、黄疽等症状。

后期显著消瘦,肝硬变,多继发腹水而使腹部膨大,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死亡。

3剖检变化肝脏肿大,可达正常的2~3倍,表面凹凸不平,布满土黄色、大小不一的囊肿;胆囊肿大、胆汁浓稠、胆管变粗,在囊肿、胆管、胆囊内可见大量活的虫体和虫卵;十二指肠内可见少量虫体,小肠黏膜出血,肠壁水肿,胃内常积有大量液体,内含黑褐色絮片状物,腹腔内有数量不等的淡黄色积液。

4诊断①病犬喂过生的或未经煮熟的淡水鱼虾。

②病犬消瘦、精神沉郁、贫血、黄疸、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呕吐、排稀便或血便。

腹壁紧张,触诊肝区敏感,肝脏肿大、后移。

③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即可确诊。

华支睾吸虫卵大小为29×17μm,呈黄褐色,葵花籽形或梨形,顶端有盖,肩峰明显,卵内含有毛蚴。

猪华支睾吸虫病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猪华支睾吸虫病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猪华支睾吸虫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1.病原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肝的胆管内所引起。

除猪外,狗、猫和人也可感染。

华支睾吸虫是一种较小而透明的吸虫,长10-20厘米,宽2-5毫米,呈柳叶状。

虫卵随粪便排比,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成为尾蚴而逸出。

尾蚴进入第二中间衍主淡水鱼的体内而形成囊蚴,终宿主(猪等)吃下未煮熟的含有囊蚴的鱼类而感染。

在猪小肠中,囊蚴壁膜被消化,幼虫移行入胆管内发育为成虫。

2.症状少量寄生时没有任何症状,大量寄生时食欲减退,消瘦,下痢,浮肿,腹水,轻度黄疸。

3.剖检胆管发炎,管壁结缔组织增生,虫体多时可阻塞胆管,肝硬变,有时见坏死灶。

4.诊断临床症状结合在粪便中发现虫卵可确诊。

5.预防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不要给猪吃生鱼。

6.治疗
①可试用六氯酚,每千克体重20毫克,每天1次,连服2-3天。

②丙酸呱嗪:每千克体重0.05-0.06克,混于饲料中喂给,每天1次,5天1个疗程,效果良好。

[医学]华支睾吸虫病及其防治

[医学]华支睾吸虫病及其防治

地理分布:
流行概况
1、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北部、 俄罗斯 的少部分地区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2、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北部的广东、广西和吉林等27个省、市、自治区;
3、主要沿骆马湖、洪泽湖和微山湖周围分布。
人群分布:
流行概况
1、年龄 任何年龄人群均可感染,据调查资料显示:最小的仅3个月, 最大的为88岁,在我国主要集中在5-14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华支睾吸虫病及其防治
定义
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Liver fluke),由于生食 或者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患的一种寄 生虫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引起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消化 道疾病。
相关文件
1、《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防治规划》中特别强调 的 3种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并且制定的具体防治目标;
1. 建立防治组织,制定防治规划。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 3. 防治虫卵入水(粪便养鱼、厕所改造)。 4.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10mg/kg tid*5d)。 5. 适当控制第一中间宿主。 6. 加强保虫宿主的管理。 7. 综合防治措施。
1、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热多为自限性,畏寒、寒颤少见,血象多不增高,无嗜 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病毒性肝炎多有肝炎发病史,且血象不高。
2、日本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分布 肿大着多数伴有脾肿大,腹水出现早,可见巨脾,病原学检查可发现血吸虫 卵。
3、肝片吸虫病
• 肝吸虫病人
肝硬化腹水
病原学检查
诊断
1. 标本:粪便、十二指肠引流胆汁
2. 方法:因虫卵小,多用集卵法。集卵法(如水洗离心 沉淀法,乙醚沉淀法等)和十二指肠引流胆汁进行离 心沉淀检查

宠物所致寄生虫病的防治相关问题解答

宠物所致寄生虫病的防治相关问题解答

宠物所致寄生虫病的防治相关问题解答什么是华支睾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的发生与宠(动)物有什么关系?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和某些哺乳动物的胆囊和肝胆管内引起的疾病的总称。

该病主要分布于亚洲,如日本、朝鲜、印度、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

我国各省均有发生。

华支睾吸虫由鱼体内的幼虫,寄生于人、猫、犬以及鼠、猪等哺乳动物的胆管内并发育为成虫。

成虫在胆管内产卵,虫卵随胆汁进人消化道,混合在粪便中排出体外。

虫卵只有进入水中,并被第一宿主螺狮吞食后,在螺娜的消化道中才能孵化出毛坳。

毛坳在螺狮体内经囊状胞蝌、雷坳,进而发育为大量的尾坳。

尾坳从螺体逸出后,在水中游动,并可侵入鱼或者虾的体内,形成囊坳。

人生食含囊坳的鱼肉或虾肉后,囊坳经消化液的作用,幼虫在十二指肠穿破囊壁而出,并从十二指肠、总胆管进入肝胆管,约经1个月的时间发育为成虫。

人体感染100O条成虫的病例并不少见。

有资料报道,患者由疫区迁至非疫区没有再感染的情况下,经20-30年后,粪检时还可发现虫卵。

但还没有成虫成活年限的确切报道。

怎样诊断华支睾吸虫病?(1)病史:有喜食不熟的淡水鱼虾史。

(2)临床表现:幼虫在十二指肠穿破囊壁向肝胆管移行,当幼虫数不多时,通常无明显症状。

如偶尔一次或连续多次大量囊坳进入人体,而机体对它的敏感度又较高时,则可引起明显的反应,表现为寒战、高热、肝肿大或轻度黄疸、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等。

该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成虫在胆管内,通过化学的、机械的刺激和阻塞作用而引起。

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可夺取营养,排出的分泌物及代谢产物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虫体通常比定居的肝管管径大,虫体活动压迫胆管壁又增加机械刺激,因此人感觉肝区胀痛。

在虫体的化学及机械作用下,胆管上皮脱落、增生,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加上虫体多时,则可造成胆管阻塞。

胆汁淤滞和胆管扩张可引起阻塞性黄疸。

胆汁滞留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发生胆管炎症。

虫卵、死亡虫体及其碎片、脱落的胆管上皮有可能在胆管内形成结石的核心,发生胆石症。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

五、流行与防治
2
流行原因
27
将厕所建在鱼塘上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五、流行与防治
3
防治
1)控制传染源:治疗病人和感染者。 首选药物:吡喹酮、阿苯达唑; 2)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人粪入水。不生食、半生食淡水鱼虾; 3)保护易感人群:做好宣传教育;改变不良习惯,勿将生鱼喂猫、狗 等动物;生、熟菜板分开。
三、致病
3
临床症状
1)带虫者(轻度感染者) 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较轻微。
2)消化系统的症状(中度感染者) 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疲劳乏力、肝隐痛、肝肿大、腹痛 腹泻、消瘦等。
18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三、致病
3
临床症状
3)继发性细菌感染
胆管炎、胆囊炎 4)胆结石
5)晚期症状(严重感染者)
肝硬化,腹水 6)过敏反应(重感染的早期症状) 寒战、高热、肝肿大、黄疸、嗜酸性粒细胞数升高等。 7)侏儒症
19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三、致病
20
肝吸虫寄生引起的侏儒症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三、致病
21
腹水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免疫学诊断
23
皮内试验 ELISA 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四、实验诊断
3
影像学诊断
B型超声波检查:可见肝内光点粗密不均,有团块状或小斑片回声等。 CT检查:可见肝内胆管从肝门向四周呈管状扩张。
24

猪华支睾吸虫病防治

猪华支睾吸虫病防治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猪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 贫血、消瘦、黄疸等。患猪可能出现 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腹部肿胀等症 状。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充血 ,胆囊扩张,胆汁淤积等。显微镜下 可观察到肝脏组织坏死、炎性细胞浸 润等病变。
实验室诊断方法
虫卵检查
通过检查患猪的粪便、胆汁等样 本,寻找华支睾吸虫的虫卵,以
确诊感染。
血清学检测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患猪血清中的 华支睾吸虫抗体,可用于感染的辅 助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PCR等技术,检测猪华支睾吸 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提高诊断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
疫情监测与报告
定期巡查
对养殖场定期开展疫情巡查,观 察猪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可疑
病例。
样本采集与检测
定期采集猪群粪便、胆汁等样本 ,进行虫卵检查和血清学检测,
药物防治
针对猪华支睾吸虫病,国内外已经研发出多种有效药物, 如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这些药物对治疗该病具有较好效 果。
综合防治措施
国内外专家提倡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环境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检疫和驱虫等,以降低猪华支睾吸 虫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02
猪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病学
病原学和传播途径
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猪群中有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症状,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包括隔离病猪、使用针对性的抗寄 生虫药物等。同时,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情扩散。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药 物使用规范,避免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的产生。
05
猪华支睾吸虫病防治的 实践与案例分析
防治方案制定与实施
调研与诊断
病原学
猪华支睾吸虫的病原体为华支睾吸虫,属于吸虫纲、裂体科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猪的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猪华支睾 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防治知识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防治知识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防治知识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华支睾吸虫轻度感染可无症状,重者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疲倦乏力、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管阻塞等。

一、华支睾吸虫生活史成虫寄生于人或其它动物(如猫、狗、鼠等)的肝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中排出。

虫卵入水,当水中有可作为其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如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等,虫卵被螺吞入,毛蚴在螺体内孵化,经胞蚴、雷蚴阶段的发育,最后发育成尾蚴时离开螺体进入水中。

尾蚴在水中如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即侵入鱼皮下、肌肉等处,经30~40天发育形成囊蚴。

当人和动物等终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囊蚴的鱼虾时,囊蚴在终宿主消化道内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脱囊后的后尾蚴(童虫)经胆总管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从食入囊蚴到粪便出现虫卵,约需1个月。

二、流行概况(一)分布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我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俄罗斯等。

在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于22个省、市、自治区,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二)传染源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染源,除人以外,还有猫、狗、猪、鼠等多种动物。

(三)传播途径病人或患病动物粪便内含有的虫卵落入水中,先后经过两个中间宿主(淡水螺和鱼虾类)体内的发育,形成大量感染期囊蚴,人或动物食入含有活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三、临床表现成虫在肝胆管内寄生,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代谢产物的刺激使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严重时可使附近的肝实质萎缩,甚至肝硬化。

胆管阻塞、胆汁淤滞和胆管扩张可引起阻塞性黄疸。

胆汁引流不畅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发生胆管炎症。

虫卵、死亡虫体及其碎片、脱落的胆管细胞可能构成结石的核心,发生胆石症。

华支睾吸虫病及其防治

华支睾吸虫病及其防治

流行概况
时间分布
1、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至少流行2,300年以上 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胆管内发现 1908年在我国广东潮州证实该病存在。 1975年在我国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该虫卵;
继之又在该县战国楚墓古尸见该虫虫卵。
2、2001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华支睾吸虫 感染率0.58%,较首次调查感染率有明显上升; 3、1989年---0.3% ;2001年---0.74%。
肝吸虫病病人
• 肝吸虫病人
肝硬化腹水

病原学检查

1. 标本:粪便、十二指肠引流胆汁 2. 方法:因虫卵小,多用集卵法。集卵法(如水洗离心 沉淀法,乙醚沉淀法等)和十二指肠引流胆汁进行离 心沉淀检查免疫诊断抗原皮内来自验、IHA、IFA、ELISA等
基因检测
PCR Real-time PCR Nest-PCR
穗鱼感染率较高
• 淡水虾类,如细足 米虾
巨掌沼 虾、中 华长臂 虾
临床表现
一 、急性华支睾吸虫病
一次食入大量的华支睾吸虫囊蚴所致。急性感染以寒战、高热、肝肿
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类似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伴血肿是酸性 粒细胞增多。从吃入囊蚴到出现临床症状,感染程度愈重,潜伏期愈
短。少数患者还伴有过敏症状
确的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 ③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如建无 害化厕所,防止粪便入水;倡导家畜圈养,加强狗猫等粪便 管理;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 ④开展宣教,改变疫区农民养饲习惯,不用生鱼、喂养动
物;鱼塘清理时进行鱼塘灭螺。
大;重度感染可形成肝硬化,表现为腹水、腹壁静脉曲张等,这也是华支睾吸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