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比重演变特征及趋势分析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比重演变特征及趋势分析(上)
胡乐明王杰
2012-9-19 9:44:17 来源:《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1期摘要:国有企业的进入与退出,不是意识形态问题,而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手段,其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基本上属于一种市场行为,其比重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应该与非国有企业保持适度平衡。在当前市场经济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诚信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如食品、医药等,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再退出,而且还要适当增加比重,以引领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比重,国进民退,国退民进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非国有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国有企业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虽然仍居主导地位,但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其所占比重整体上是下降的,即所谓的“国退民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退民进”的趋势似乎有所改变,不少民营企业由于经营困难而倒闭;2009年山西对小煤窑进行整顿,最终导致国有大煤矿进入、大批民营企业退出。此后,不时有国有企业在钢铁、航空、金融等垄断行业兼并民营企业,甚至在竞争性行业中,国有企业如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也开始兼并民营企业,这种被称之为“国进民退”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学术界,学者们从各个视角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出现的所谓“国进民退”现象展开了激烈争论,主要观点分为三种:反对、赞同与怀疑。反对“国进民退”的学者认为,“国进民退”背离了改革的方向,是“死胡同”,是很危险的。[1]、[2]、[3]而另一种观点则赞同“国进民退”。有的学者认为,国有经
济在某些时期、某些领域的“进”和“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4]有的学者不仅赞同“国进民退”,并且认为这恰是“中国模式”优势的体现。[5]以上两种观点承认当前的“国进民退”现象是存在的,但其立场不同,前者反对“国进民退”,后者则赞同之。而第三种观点认为,即便存在国有企业兼并民营企业的现象,也是个别的、局部的,整体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有学者认为,无论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其比重消长或者从市场经济运行的操作层面看,还是从理论逻辑与论断的准确性看,所谓“国进民退”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一种主观论断。[6]还有学者认为“国进民退”是个伪命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现状不符合,也不存在国家发展战略在这方面的重大转变。[7]甚至有学者提出判断是否发生“国进民退”的两个标准:一是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是一种普遍现象,还是只发生在个别行业的现象;二是收购行为背后有无普遍的政治背景。以此标准衡量,当前所谓的“国进民退”并不成立。[8]
社会各界对“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展开一系列讨论的意义是深刻的,它不仅关系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和改革方向,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的“国进民退”争论,对于国有经济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这些重大理论问题,以形成对当前关于“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争论的正确认识。我们认为,不能把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你进我退,我退你进”的简单替代关系,而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随着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入、退出的调整,国有企业的比重将一直发生变动,关键在于从中把握国有企业演变的特征,并就其演变趋势进行预测。为此,本文将运用比较静态和动态的研究方法,通过计算相应统计指标,分析工业领域国有企业比重演变特征及其趋势。此外,我们不仅
要关注国有企业的进入或者退出的过程,而且还要评估其进入或者退出之后的结果。
一、工业领域国有企业比重演变的总体分析
图1 工业领域国有企业比重演变总体分析图
为了揭示工业领域国有企业比重演变特征,选取1993~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国有企业单位数量比和产值比分别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生成趋势图1。
首先看工业领域国有企业单位数量比重的演变。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动,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1993~1999年统计的是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量;2000~2009年统计的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以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单位数量。相应地,在计算工业领域国有企业产值比重时,也采用对应的统计值。1993年,工业领域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单位数量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06%,1994年国有企业的数量相对1993年下降了2500多家,与此同时,非国有企业增加了10.8万家,最终从两个方向使国有企业单位数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令人意外的是,1995年,国有企业单位数量“逆势”增加了1.58万家,非国有企业数量急剧下降,减少了269.14万家,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最终使工业领域国有企业单位数量比重有所上升。1996~1999年,由于国有企业的逐年快速退出,使
国有企业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从2000年开始,由于不再统计全部工业企业,只统计国有企业以及规模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受其影响,国有企业数量比重2000年上升到32.84%。从2000年开始,国有企业继续快速退出某些行业,呈现快速的“国退民进”态势,而非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使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数量逐年上升,受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国有企业的比重逐年迅速下降,到2009年,国有企业单位数量所占比重仅仅为2.5%。
相对于工业领域国有企业单位数量的比重而言,国有企业的产值比重则呈现了演变趋势相同、高位运行的特征。两个度量国有企业比重的指标呈现相似的轨迹,但国有企业所占的产值比曲线始终位于国有企业数量比曲线的上方。1993年国有企业数量仅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06%,但产值却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6.95%。1993~1997年,尽管国有企业总产值的绝对数是不断增加的,但由于非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产值比重经历了一个逐年下降的过程。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非国有企业发展势头有所下降,而国有企业在此期间充分发挥其计划优势,总产值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统计口径变化致使分母减小,国有企业的产值比重再次上升到47.34%。但2000~2009年,国有企业的产值比重逐年递减,具体呈现以下特征:其一,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不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不断退出,为非国有工业企业提供了迅速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非国有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标志之一是产值不断快速增加;标志之二是虽然国有企业总体上在不断退出,但其总产值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实力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
此外,我们对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有企业比重演变情况给予特别关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国有企业的数量比和产值比分别为0.027和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