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党群关系)
企业内部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思考第六章任重道远——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密切党群关系的思考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1. 把“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2. 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3. 把“协调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保证二、整合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1. 充分发挥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2. 整合利益关系要运用法律和政策两大手段三、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1. 厘清中国共产党执政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关系2. 完善政治参与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落到实处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水平1. 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生命线”的理念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创新五、吸收各阶层优秀分子入党,扩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覆盖面1. 吸收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举措2. 解决党组织发展工作中的难点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前提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 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环节2. 党风廉政建设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监督两大功能和谐党群关系所谓党群关系,宏观上讲,就是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微观上讲,是指政党与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公民、选民以及自治性组织的关系。
党群关系是世界上所有政党都必须高度关注的内容,对于在野的选举型政党来说,处理好党群关系是获得政权的唯一通途;对于执政党来说,处理好党群关系是为了巩固执政基础,扩大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
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实现途径(一)实现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强有力的发展保障。
第一,要防患于未然,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第二,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要保障不同利益主体公平合理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三,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使人民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第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障碍与途径_曹殊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障碍与途径曹殊(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第15卷第5期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党校学报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Vol.15,No.5Oct.,2011[收稿日期]2011-05-19[作者简介]曹殊(1961-),男,甘肃定西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副教授。
[摘要]党群干群关系直接决定人心向背,关乎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生死存亡。
我国的党群干群关系,主流是好的。
而造成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心理浮躁、体制机制缺陷、腐败蔓延、少数干部作风飘浮。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需要以加快发展为中心、以服务民生为保障、以健全制度为根本、以转变作风为关键,在推进、改善、巩固、深化党群干群关系上下工夫。
[关键词]党群干群关系;加快发展;服务民生;健全制度;转变作风[中图分类号]D2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11)05-0072-04正确认识和及时把握党群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深入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有助于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党群干群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和谐的。
但是,不排除在局部地方、特殊时期、特定环境和具体工作中,这方面的关系出现疏远、紧张甚至矛盾尖锐化的状态。
对此,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和认真应对。
就宣传思想战线而言,我们党作出的大量工作,并没有完全消除党群干群之间的许多认识分歧。
在某些情况下,群众的意愿与党的意图很难统一。
干部“不知道群众想些什么”,群众“不知道干部做些什么”。
在经济领域,我们党曾经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政策。
但是,面对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有的群众便怀疑和否定制定上述政策的初衷。
在政治领域,我们党已经或者正在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改革,其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得到最大的利益,而少数群众却不这样认为。
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的矛盾与对策
351管理学家2014.02政工研究党群干群关系指的是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状态。
密切的党群干群关系应当是一种平等的良性互动的、合作互补的关系。
密切的党群干群关系体现了政党、尤其执政党与群众之间在利益表达诉求和动员社会资源等方面形成一种平等的和建设性的合作互补关系。
一、党群干群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以来,立足新的历史起点,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工作取得新成效,党群干群关系取得新进步。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群众工作也产生不少新情况,面临不少新挑战,出现一些新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
一是利益性矛盾突出。
在征地补偿、城镇改造拆迁、水库移民安置、矿产资源开发等工作中,对利益问题的协调处理部分群众不满意,出现了矛盾和问题。
二是民生性问题增多。
在教育、就业(城镇下岗人员再就业、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等问题上,出现了一些矛盾。
三是群体性事件多发。
一些群众的利益诉求未得到合理或及时解决,出现了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跨区域串联上访等,个别地方因处理不当还发生冲突。
四是干群矛盾不少。
在实际工作中,党群关系具体体现为干群关系。
群众对党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根据其理论,而是根据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具体表现加以判断的。
当前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腐败、不作为和乱作为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损害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成为影响和谐党群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引发当前党群干群矛盾的主要原因透析首先,在宏观制度方面。
在宏观制度方面主要是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分配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某些群众把怨气撒到基层干部头上,导致基层具体工作难做。
其次,在资源分配方面。
宏观上党和政府控制的资源很多,但具体到每一单位、每一地方,可利用的资源并不平衡,有的地方乡镇政府负债率较高,很难为群众办实事;而今天的群众如果看不到“实事”就很难认同基层干部。
必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拉萨晚报/2011年/3月/16日/第002版要闻必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论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本报评论员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我们党和党的干部来之人民、植根于人民,同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
无论是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阶段,这种联系始终如一、永远不会改变。
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
强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其一,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紧密的、关系是密切的,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始终是拥护、信任和支持的。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这种联系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密切,以确保我们党永远扎根人民群众、永不脱离人民,永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二是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确实有个别党的组织、党的干部,特别是个别基层组织和干部,背离党的宗旨、违犯党的纪律,不同程度地存在居“官”自傲、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漠视群众、不关心群众冷暖疾苦、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端正根本态度。
我们党一直坚定地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国家的主人,历史前进的力量源泉。
我们党和党的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和服务员。
正因为有这样群众观,我们党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郑重写进党章并忠实地付诸于实践。
党的这个宗旨,科学地解决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问题,非常明了地确定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正是有了这样的群众观,才有了“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路线;基于这样的根本态度,才有了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兴旺发达、无往不胜。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总觉得群众政治觉悟低、素质不高、思想落后而看不起群众,总觉得自己水平高、能力强、主意多而高高在上。
以改善民生为纽带 密切新时期党群关系
以改善民生为纽带密切新时期党群关系张红(辽宁省凤城市委党校)摘要: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走好群众路线历来是我党的制胜法宝。
党是人民的旗帜,是带领人民从解放走向幸福的引领者。
改善民生是新时期下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纽带,如何充分发挥这个有效纽带作用,提高党群关系,实现党群和谐共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善民生新时期党群关系密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历来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坚决拥护党的统一领导”也是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只有党强大了,人民的利益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党才能更加强大,永葆生机。
但是近年来,由于党的部分政策在落实中不够彻底,局部地区群众对党的政策不理解,造成了党群关系产生了裂缝。
2011年第5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在一篇题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障碍与途径》的文章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党群干群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和谐的。
但是,不排除在局部地方、特殊时期、特定环境和具体工作中,这方面的关系出现疏远、紧张甚至矛盾尖锐化的状态。
”综观当前党群关系,仍存在一定的裂缝,如何密切当前党群关系,达到“党爱民,民拥党”的良好局面,改善民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做好党的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首要前提党是国家的领导者,是出台政策和实施决策的首要执行者。
新时期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富裕,人民对我党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一个强大、可靠、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党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首要条件。
一要充分运用党员干部这个党细胞体现我党的先进性。
每一名党员干部就是党的一面旗帜,要把党的良好政策,潜移默化地传达到广大群众中去,树立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各级干部一定要在思想上端正对人民的认识,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念,提高执政能力,积极主动走好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时刻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正确处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
正确处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内容摘要】正确处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倡导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气氛的营造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的维护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一、农村党群干群矛盾产生的原因,1、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深层次原因,2、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实、工作方法不当,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3、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也是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二、处理好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几点建议,1、严格执行农业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民既得利益,2、坚持以农民致富奔小康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3、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正确处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倡导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气氛的营造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的维护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体现者,是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实施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认为本,农村社会的和谐要靠广大农民群众自己去实现,千千万万的农民群众能不能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和自觉实践者,处理好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意义重大。
农村的改革,使农民告别了千年的“皇粮国税”,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减免、粮食直补资金的兑现发放、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党的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群众实现了“种粮不纳税、上学不缴费、看病有保障”,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农村基层的党群干群关系从总体上来说比较好。
但是,与战争年代及五、六年代相比,农民群众对党的感情有明显减弱的趋势,群众与党的关系、群众与农村基层干部的关系也有相对疏远的倾向。
有些群众对干部意见较大,干群矛盾相对比较突出;个别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相当紧张。
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性及着力点分析
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性及着力点分析作者:王锁明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第33期【摘要】在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主体和承担者,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着力处理好主人与公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台上与台下、身下与心系、态度与本领、学生与先生、传承与创新、一阵子与经常化等八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党群关系执政党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所谓密切联系群众,就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并坚持把这些原则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
总结这种经验,毛泽东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我们党执政的最大优势在于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在于脱离群众。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转型,党内脱离群众的问题日渐突出,严重恶化着党群关系。
文章试就当前脱离群众的表现和根源、密切联系群众的极端重要性及重点进行分析,以期对深化党群关系的认识与实践有所裨益。
现阶段党群关系上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在新时期,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上是好的,广大群众对党是信任和肯定的,但现实中也存在着脱离群众的现象,个别的还比较严重。
有的高高在上,摆官架子,动辄训人;有的漠视群众,不愿联系群众,故意刁难群众;有的作风漂浮,“走读风”突出,工作不扎实;有的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沉湎于文山会海,满足于迎来送往;有的工作不负责任,遇事推诿,办事拖拉;有的忽视民意,轻率决策,大搞政绩工程;有的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与群众关系紧张等。
总之,“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①上述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干部身上,但扭曲了党员干部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割断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损害了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如何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如何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刻阐述了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对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的根本性保证。
(一)加强全党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重要性教育,提高解决矛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站在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当清醒认识执政环境下党群、干群关系面临矛盾的特点,总结研究当前群众工作有效性的途径和方略。
在干部培训时,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密切党群、干群的关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己,引导教育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提高干部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修复被腐败蜕变分子玷污的党员干部形象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抓好各级干部选拔、教育、管理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引导干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加强党性锻炼,自觉改造世界观,提高整体素质。
要教育引导干部经常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多为群众排忧解难,自觉做到“顺民心、谋民利、得民心”。
要把抓干部作风转变和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理解基层干部的酸甜苦辣,调动他们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不断探索反腐倡廉的新思路、新对策,通过实施两个条例,把好公务员的“入口关”,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廉政、勤政、良政”,消除不良作风给党群、干群关系造成的隔膜。
(三)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创造灵活、放开、敏锐、高效的群众工作环境要构建灵活高效的党群干群联系沟通体系和机制,强化领导组织机构,健全网络载体,做到职责明确、指挥有效,反馈灵敏。
要通过查询、分析、反馈等环节,对群众的愿望需求,矛盾焦点,做系统、准确、及时分析和预测,为领导部门提供前瞻性预警信息。
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和谐关系
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和谐关系摘要:党群、干群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定,同时也影响到社会是否稳定和谐、是否健康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从总体上讲是健康和谐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影响到我党政治优势的发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党员干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和积极化解这些不和谐因素,采取有效方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于我们从容应对挑战,增强执政本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和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问题;对策如何正确分析和把握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之间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并研究在新时期如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与方法,加强和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构建新时期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我们党虽然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还在其教育、引导方面也增加了许多内容,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认识程度上、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观念、行为等理解上还存在着很多的看法,群众的思想、观念及某些想法和党的意图有时不能达到有机的统一。
也正是因为党群、干群之间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观念问题,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就出现了部分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些什么”,群众也“不知道干部在做些什么,干部感叹“现在的群众越来越不听话了”,群众道怨“现在的干部越来越不像话了”等现象。
在新形势下,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的。
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党群干群和谐关系,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并发展好其根本利益,是新时期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所面临的新问题。
试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试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黄国祥进一步加强干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任务。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
干群关系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也是当前全党需要认真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
广大入民群众对此甚为关注。
卒文试从分析千群关系现状入手。
探索进-步密切于群关系的途径,促进干部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恢复和发展。
一、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的意义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就其本源采说是密不可分的。
特别是在我国。
干部来自群众。
又服务于群众。
而且在长期革命建设过程中,干部与群众共同奋斗又培植和建立了血肉般的联系。
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但是.我们党执政以后.由于地位的变化.现在又实行改革开放名发展商品经济.加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干部队伍中“不少确志头脑中群众观念明显地淡漠了,同群众的联系明显地削弱了。
不倾听群众意见。
不关心群众疾苦等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命令主义现象.损害和侵犯群众利益的以权谋私。
贪污受贿。
腐化堕落等违法乱纪现象。
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有的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引起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
党群关系。
干群关系很不协调。
有的搞得很紧张1,对此.党中央已向全党1 《新华月报》1989年11期第11页发出忠告。
要求全党和各级干部。
坚决克服各种脱离群众的弊端。
这就充分说明.干群关系不好.主导方面在干部。
同时也说明,当前强调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既是时代的要求。
又是客观实际的需要。
首先。
从适应今后十年经济建设任务的需要采看。
干群关系如何。
决定了事业的成败。
今后十年,是我们发展关键的十年,是我国人民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十年,任务十分艰巨。
在如此艰巨的任务面前。
我们靠什么去实现呢?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表明。
只有二条。
一是靠党中央领导和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指引;二是靠干部同群众的紧密联系。
共同奋斗。
现在第一条已经解决了。
大力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密切党和群众血肉关系
大力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密切党和群众血肉关系中共巴东县委组织部课题组党的十七大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2010年以来,巴东县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大力实施以“三服务、四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党群连心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为密切党和群众血肉关系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实施“党群连心”工程的背景(一)实施“党群连心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挑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各级党组织面临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带领下,同心协力,共谋发展。
随着巴东县移民工作的开展,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逐步暴露,个别人为了牟取私利,在少数人的鼓动和操纵下,打着维权的晃子,频繁集会上访。
少数基层党组织疏于管理,软弱涣散状况凸现,党支部和党员在维护稳定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们感到,党组织和党员要想群众之所愿、急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盼,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群众带来“实惠”,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心中的威信才能不断提高,号召力才能不断增强。
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就是要建立健全为民服务和民主自治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作用,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更好地团结凝聚广大党员群众,同心协力,共同奋斗。
(二)实施“党群连心工程”,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载体。
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揭示出一个不争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密切联系了党群干群关系
密切联系了党群干群关系按照市、县关于认真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要求和安排,我先后深入天台山村、莲花庵村、罗家坝村走访调研,其中在天台山村走访群众191人(全村371人,3个村民小组,走访覆盖面达52%),在莲花庵村走访107人(全村1918人,11个村民小组),在罗家坝村走访82人(全村872人,5个村民小组),在三个村分别召开了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面对面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
发放调查问卷380份,收回371份有效问卷,收集到涉及办实事、干群关系、增加收入、农村环境整治、党员教育管理、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思想教育、严格执法八个方面的意见、建议46条。
在走访中,我发现镇村干部与群众之间互有不少怨气,这是制约当前各项工作有效推进的不利因素之一。
因此,我确定了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作为此次专题调研的重点。
同时认真听取了其他班子成员调研中涉及的党群干群关系的意见、建议,又分别同15名镇干部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干群关系的看法和建议。
一、近年来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xx镇地处偏远,距县城36公里,全镇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80米,辖10个村56个村民小组,2433户8022人,共有党员302人,其中农村党员266名。
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输出(20XX年全镇劳务输出达2300人)和以烟叶、中药材为主的农业产业收益。
xx镇深处大山,群众思想意识相对保守,法制意识较为淡薄,社情民意较为复杂。
20XX年“5.12”汶川大地震救灾重建时期,镇内发生了群众哄抢救灾物资,与镇村干部发生冲突,之后镇内刑事案件屡有发生,党群、干群关系凸显紧张。
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镇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一方面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及时改进镇村干部工作作风,完善工作制度,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切切实实为群众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
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宣讲惠农政策,了解所思所盼,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www./rudangshenqingshu/)查看。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
” 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内在要求。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内在要求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一天起,就公开声明党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的,党的全部活动是为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的彻底解放。
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正因为我们党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奋斗的目标,才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拥护和支持,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有了这样坚实、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我们党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立于不败之地。
密切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抓住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清自己的根本利益,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党员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为尺度,切实转变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干群关系
打造和谐干群关系多发的群体事件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形象,给地方经济发展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符。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大多与紧张的干群关系有关。
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干群关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树立民本意识。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群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强化党员干部的民本意识是打造和谐干群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放大自我,对人民群众根本地位认识不到位是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
******同志深刻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孟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足见人民群众地位的重要。
在民众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今天,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打造和谐干群关系,这就更需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一切工作要围绕人民群众来开展。
民本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思想基础。
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民本意识,推动干群关系和谐发展。
2. 强化责任意识。
民心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得民心者得天下。
只有把维护群众的利益当作自己的责任,在工作中就不会失误、失职、渎职,才不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财产造成了损失。
强化责任意识,就是要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感。
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上强化责任意识,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
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固树立履责应该、尽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思想,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敢于直面困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化解各种复杂矛盾,做到事不避难,敢于担当,扎实推动工作。
3. 保持学习意识。
干群关系是个大课堂,群众才是高明的老师。
党员干部只有深入群众,虚心向民众学习,倾听民众的呼声,才能体察民情,做出的决策才能合乎民意。
新形势下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探析
新形势下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探析作者:叶明亮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3年第09期[摘要]党群干群关系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正确分析新形势下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新途径。
必须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是基本前提,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基础条件,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是核心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组织保障,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是关键环节,关注群众疾苦积极化解矛盾是主要途径。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探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社会和谐稳定就会失去根基。
新形势下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意义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新形势下,切实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对于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1.新形势下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是继续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的内在要求党的九十年的发展历史充分表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推动我们事业前进和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我们执政兴国的一个最根本的政治基础。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主要法宝,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因此,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必须继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优良传统。
2.新形势下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正处在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易发期和多发期。
近几年来的大量事实已经证明,漠视群众利益,不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就有可能导致信访案件剧增和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新】密切干群关系,做好党群工作
密切干群关系,做好党群工作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的群众基础,要求我们的党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党员干部必须主动深入基层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理清思路,增添措施,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同时,坚持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帮扶困难群众制度,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为民办事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以群众是否满意检验自己的能力和政绩。
只有以真心换得真心,诚办民事,才能为群众办得了一些实事,才能为群众服好务。
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克服官僚主义。
权力属于谁、权力为谁用,这是党群干群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要处理好“主人”与“公仆”的关系,自觉当好人民的公仆;处理好“对上”与“对下”的关系,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群众观点有机地统一起来;处理好“做官”与“做人”的关系,“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形式主义。
什么是政绩、为谁树政绩、怎样创造政绩,这是当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敏感问题。
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切实解决“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的问题,认识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得到党和人民满意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切实解决“为谁树政绩”的问题,解决“怎样创政绩”的问题,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要维护好群众的整体利益,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
利益观问题也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热点问题。
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正确认识极端个人主义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性,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
要加强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廉政修养,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我们的各级党员干部才能在群众中树起浩然的正气,展示先进的形象,才能带领群众前进。
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
在以后的工作中,坚决改变关门坐堂式、走马观花式的调研方式,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把握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群干群关系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始终“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始终代表人民利益,密切联系群众,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对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实践证明,不管取得执政地位还是巩固执政地位,选择权都在人民群众手中,党群干群关系都是最终决定因素。
因此,能否密切联系群众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1.党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胜利法宝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时指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从党员队伍的组成看,党员都是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来自群众的各个阶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我们党从事的事业看,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没有党的私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目的;从党依靠的力量看,每一个历史阶段,每项工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党的80多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
党在建立之初,只是一个50多人的组织,正因为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发展成为拥有6800多万党员,领导着13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
在党的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与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
可以说,我们今天所取得的全部成就,都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离开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脱离群众。
2.国外政党特别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兴衰成败的教训提醒我们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前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70多年。
但执政以后,逐渐脱离群众,失去民心。
脱离群众,背离民心,这样的政党是必然要垮台的。
苏联和东欧各国共产党衰亡,政权丧失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党群干群关系的解体是导致共产党垮台,政权丧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苏东的教训充分说明党群干群关系是执政党的生命。
3.密切联系群众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当前,部分地区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党群干群关系就是我们共产党执政的基础。
党在夺取政权时期,对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性是没有人怀疑的。
为什么?因为在夺取政权之前,中国共产党是体制外政党,党要生存、要壮大、要夺取政权,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离开了群众的危险性表现得非常直接、非常明显。
而执政以后,我们党掌握了政权,掌握了军队,在这种条件下,局部地区、部门、个别党员干部脱离了群众,在短时间内,对党的执政地位的影响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有一定的隐蔽性。
这也正是部分同志对执政条件下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一个客观原因。
然而,我们必须警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如果在局部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全局,威胁到党的执政地位。
所以,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性。
4.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党的执政地位就坚如磐石,党的事业就会不断发展取得胜利;而脱离了人民群众,党的执政地位就不稳固,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当前,我镇正在围绕执政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密切联系群众就不只是说起来重要的大道理了,而是我们必须加强和实行的紧迫任务。
二、当前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从全国看,新时期以来,党群干群关系总的说是好的。
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文化利益,广大人民群众总体上是满意的。
但是,改革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同时同等受益。
特别是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有的党员干部不了解群众情绪、不关心群众疾苦甚至以粗暴的手段对待群众;这些都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从我们龙口市来看,党群干群之间始终保持着亲密和谐的关系。
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带领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干事业,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党群干群关系上,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如有的部门办事环节多、手续繁杂,重审批、轻服务。
二是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
主要是有的党员干部作风漂浮,工作不扎实,不愿深入基层,不愿接触群众,与群众的距离远了,感情疏了;有的不注意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思路不新,办法不多。
三是遵章守纪不严的问题。
有的党员干部讲本位不讲大局,讲关系不讲党性,讲感情不讲原则;有的党员干部把党纪条规当成小节,行为不够检点,群众意见很大。
上述问题虽然发生在个别单位和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是,影响不好,有很大的负作用。
它破坏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良好关系,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它破坏了全市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影响了全市发展稳定的大局。
党员干部同群众之间关系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不管怎么说,在党群干群矛盾中,党员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党群干群关系不融洽,主要责任在党员干部,而不在人民群众。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党员干部的职责就是团结带领群众干事创业,承担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义务。
因此,党群干群关系上出了问题,决不能一味地埋怨群众,而必须从我们党员干部身上找原因。
从党员干部自身来看,处理不好党群干群关系,原因主要有四条:一是宗旨观念淡薄,公仆意识不强。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员干部是公仆,主仆关系必须摆正。
但有的党员干部却颠倒了主仆关系。
把自己当成群众的主人,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了向人民群众索取。
有的党员干部不清楚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认为手中的权力与群众无关,个人的前程与群众无缘,不把群众放在眼里。
二是轻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世界观的改造。
部分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是重要原因。
应该说这些年中央一直强调政治理论学习,但部分同志并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把政治学习看成软任务,上级强调时重视,不强调就忽视;由于放松政治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认识水平得不到提高,在工作中也只能被动应付,群众工作必然做不好。
三是思想境界低、政策水平不高。
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境界低、政策水平差,对一些基本问题认识模糊,如对党的宗旨认识不清,对党章的规定了解不全面,对党的现行政策和市委的工作部署知之甚少或理解不深不透,等等。
由于不熟悉方针政策,工作起来,要么缩手缩脚,开展不起工作,打不开局面;要么不讲究策略,捅漏子,添麻烦。
党群干群关系上的许多问题,都是由此而生。
四是实际历练不足、缺乏群众工作经验。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党员干部成长于机关,与群众接触的时间少,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满意什么、厌恶什么了解不多,缺乏深入群众,直接面对群众做宣传、教育、组织工作的实际锻炼,因而群众工作能力不足,水平不高。
以讲话为例,面对群众,往往照本宣科,或三缄其口。
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上发生问题,在全国比较普遍。
这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
20多年来,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剧烈的发展变化中,社会的上层建筑则具有相对稳定性,总是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
这样一来,作为上层建筑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矛盾就必然地产生了,这种矛盾又必然地表现在它们的行为主体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上。
从这种意义上讲,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上出现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
三、从保证和促进赶超战略顺利实施的高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在发展中不断解决党群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基本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大力发展经济。
经济发展是解决中国当前一切矛盾的基础和前提。
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大发展中,各社会主体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社会变革和体制转换,必然带来广泛的利益调整。
由此滋生许多矛盾和问题,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对这类的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从我们龙口市的情况看也是这样,我们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同样要靠加快经济发展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二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使之适应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适应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在具体措施上,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首先,进一步增强党的宗旨意识。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前提。
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密切联系群众。
其次,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和艰苦奋斗精神。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们一定要坚持从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既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充分考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我们要通过宗旨教育、国情市情教育和倡导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精神,从根本上解决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为我们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