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摘要】小秦岭金矿区是我国三大金矿成矿区之一,研究其金矿床成矿作用和矿物质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代表性。本文依据小秦岭区域太华群花岗绿体岩的演化和形成,分析研究了太华群地层和岩浆岩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组成特点,对于金的成矿和演化物理,化学进行充分的探讨研究。得出小秦岭太华群是金子的矿源层,和金矿关系密切的燕山花岗岩体是由太华群及以下的物质重新溶解形成的,控制本区域的金矿分布,但并没有提供最主要的矿物来源。本文通过对小秦岭矿区的各种分析,探讨了与金矿床成矿作用及矿物质来源有关的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作用物质来源

金矿床属于贵金属矿床之一,其分类非常繁多,且分类方式也没有统一的理论,只能通过个体研究来透视整体。作为我国三大原生金矿成矿区,小秦岭金矿一直是人们研究金矿床成因的主要地点。其主要论点有造山带型,层控型,剪切带型,侧分泌型和岩浆后热液型等。研究小秦岭金矿床成矿作用和矿物质来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探讨一下其成矿作用和物质来源。

1 矿源层地貌分析

小秦岭的地理位置在华北地区的南缘吗,其构造有明显的多旋回性。岩浆作用,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变质作用与金矿床成矿的作用联系密切,导致小秦岭结晶基地复杂的岩貌。在阜平时期,小秦岭地壳处在强运动,高热流的环境下,固化程度较差。变质而成的片麻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了下基底。在地壳演化的五台期,小秦岭区域度过了一段较稳定的沉积阶段,岩石变质成潜粒岩,变粒岩,大理岩和石英岩,构成了上基底。

2 基本化学特征

小秦岭金矿床的形成是在多阶段,多作用,多成因等长期复杂演化的结果,和花岗绿岩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研究岩石化学特征对探索成矿作用与矿物来源有积极意义。在分析小秦岭各个地区不同岩石98个样品后,得出下从基底到上基底到脉岩到花岗岩再到蚀变岩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上相同,反映出成矿元素和地层,花岗岩,脉岩的关系很密切。在主要背景岩单元中,Au及亲铁元素多亏损,在花岗绿岩岩体中的表现更为明显。Be,Rb,F,Hf和U元素富集,Rb元素富集情况最为突出。此外杨寨峪,灵湖和文峪金矿的整体反映和斜长角闪岩的关系很密切,有相近的稀土特征。

3 成矿温度压力与ph值条件

我们总结了500多种类型的金矿形成的温度,一般在100-400摄氏度之间,其中以200-300摄氏度最多。又统计了胶东区域5个金矿床产生的爆裂温度,变

化范围在100-390摄氏度,其中以250-350摄氏度为主。对小秦岭区域12个金矿床的温度测定分析,得出其温度变化在110-428摄氏度之间,主要温度在235-275摄氏度之间,其温度比一般金矿形成的温度偏高,是小秦岭金矿床形成的原因之一。小秦岭金矿床形成的温度变化和文峪花岗岩之间的距离有一定联系,基本上从岩体向外,金矿床的成矿温度逐渐下降,显示金矿热液来自于文峪花岗岩。说明了文峪花岗岩不仅控制了金矿床的分布,还控制了金矿床成矿的温度高低。

4 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作用

从1980年到现在,小秦岭区域花岗绿岩里Au约有1500个分析样品资料,其中Au最高含量为5.40×10-9,最低含量为0.50×10-9,综合分析Au含量一般在0.95×10-6—1.86×10-6。太华群Au元素的特点是丰度较低,但含量的变化很大,变异指数大于1,拥有化学化异常的特性。我们给小秦岭新鲜长辉绿岩测得其含金量最高在58×10-9—68×10-9。所采集的14个蚀变绿岩和长辉绿岩样品平均的含金量为5.84×10-9,这说明岩体的镁铁岩石含金量比较高,即是说含镁铁质岩体的太华群富含金。太华群的含金量是经过多期构造,岩浆热变化影响,经过迁移,活化,局部富集残留下来的不易释金。

根据相关测试显示,小秦岭区域Au背景值为0.98×10-9,在花岗岩,脉岩中的含量降低。在石英脉和蚀变岩中Au的含量则达到17.45×10-9,这说明小秦岭地区成矿的Au元素主要来自于岩组(地层)。太华群岩层中有不易释放金和易释放金,其中以易释放金为主,在复杂的地质变化,作用过程里易释放金大多被迁移,活化,富集在金矿床内。易释放金存在于有机质,硫化物,矿物表面,炭质和造岩矿物的颗粒之间,不易释放金固定在氧化物或硅酸盐内。分析太华群内常量元素,变质岩金属元素,得到Au含量的大小和主亲疏元素Cu,Ag等含量有一定的联系。若岩体内没有硫化矿物的时候,Au和大多数微量元素没有关系。

在金矿床成矿的作用中,除了构造活动的进一步叠加以外,最重要的是需要挥发组分活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多种元素的运移与调动。需要挥发组分H,O,N,CL,F,S和造岩组分Na,K,Mg,Ca,Si的进一步活动,Fe,Cr,V,Zn,Cu,Pb,Te,As,Sb,Bi等元素也要被运移调动,使得蚀变作用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出现矿化和新的矿物组合。在这种成矿作用反复进行的情况下,使得这些元素反复迁移,沉淀,活化,最终形成具有一定价值的金矿。

5 结语

小秦岭花岗绿岩在经历长期的发展演化中,混入了许多上地幔或下地壳的物质,使得金的原始丰度非常高,现在岩层中的金只是不易释放的那部分,所以具备了矿源层的基础。且小秦岭地区的岩浆活动较为激烈,和其成矿最为密切的文峪花岗岩是由太华群壳幔物质熔成的,控制着整个区域的金矿床分布。小秦岭区域的金矿为热液型金矿,氧的同位素特点显示了矿热液主要是岩浆水,且混入了一些天然水。总之,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的探索还需要继续加深,以

求更加准确,为寻找金矿床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建之.小秦岭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J].现代地质,2010(2).

[2]宗仁.河南省小秦岭层控金矿定位机制的讨论[J].河南地质,1986(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