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小说与电影的异同浅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着》的小说与电影的异同浅析

之所以题目叫“《活着》的小说与电影的异同浅析”,是因为我只大体的看了一遍余华的《活着》,张艺谋主拍的电影我也只看了一遍,所以在见解上估计还是很不全面。因为大凡看过小说的人都会意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尽管二者揭示的主题是一致的。当然,这种差异是由于故事情节所依托的载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文字叙述与情景再现的不同。今天我不去讨论小说与电影的熟优熟劣、熟深熟浅,而仅就艺术抑或文化的角度去浅析。

一,人生主题

《活着》,单单一看着题目,就会让人产生多少联想与感叹,故事叙述了一个西北古镇豪门大宅的纨绔子弟——富贵少爷的人生历程。由开篇的四十年代而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直至以后。在这漫长的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当中,富贵由最初的大家少爷而沦为街头小贩,进而又成为皮影班主,解放后被划为城市贫民,最终又因为联姻而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的岳父和老爷;在这一系列的近乎戏剧性而又真实地让人感动的身份与地位的互相转化中,电影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并深刻的揭示了故事的主题,亦即人生的主题——活着!

对于一个心地善良而又心理脆弱的人来说,人生的巨变与遭遇、大起与大落都有可能让他走上死路;而在影片中,主人公富贵与家珍这一对夫妇却恰恰是从这条艰难之路上走来的。富贵由最初的一掷千金的少爷而输光家产不名一文,又由走州过县卖唱谋生的皮影班主而成为曾经参与革命,服务部队的“城市平民”,由经历丧子之痛的后的短暂平静而又一跃而为工人阶级的岳父,终于又再一次地经历丧女之悲……在这条坎坷的人生之路上,命大的他在家珍的陪护下跌跌撞撞一路走来——不仅没有厌世,而且始终顽强的活着!

让我们再来咀嚼一下那些平常而普通的话语吧:“我不能死,我还得活着,家里还有老娘,还有老婆孩子。”“春生,你可别想不开呀,你不能死,得好好的活着!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呢”,影片正是通过这些在极度恶劣的环境氛围之下道出的寻常质朴的话语深深地揭示了人生、探寻了人性,使得“活着”这一主题就仿佛盘曲错综的藤条紧紧地攀附着影片、攀附着人生命运且穿透始终!

此外,在富贵家珍活着的这条主线上还点缀着另外一些人,另外一些人的命运以及他们的“活着”。春生是与富贵一起走州过县,出生入死的老伙伴,在解放战争中他开上了梦寐以求的汽车上了前线,解放后的他成为区长衣锦还乡,结果汽车撞死了富贵的儿子有庆,从此他就为肩负着一条人命而活着。文革中春生被打倒,老婆“自杀”。在他不堪忍受生活与精神的双重折磨而准备选择去死的时候,是家珍的一句话让他又坚强的活了下去。

牛镇长是共产党最基层的干部,干了一辈子农村工作,大跃进,大炼钢铁,文革……每一个时期都出现了他的身影,进行革命动员,宣扬党的政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咱可是一直沿毛主席的路线跟着党走的!可是他在文革后期也被揪了出来靠边站了,富贵与家珍去探望他说:牛镇长,您可要顶住呀,不会有什么事的!牛镇张脸上露出的却是苦涩的笑。

二,大历史的主题

电影《活着》在揭示了人生主题的同时更重要也是更突出的展示了一种深沉而凝重的大历史主题。之所以叫大历史,是以区别某朝某代自导自演的“钦定历史”。整部影片跨度很大,从解放前一直到七十年代以后,可以说涵盖了新中国由成立至发展所走过的三十多年的艰难历程。纵观电影我们就会看到并深深体会到元人张养浩早在七百年前就已发出的那一声无可奈何的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多么的具有震撼力和穿透力呀!解放战争时的大溃逃与大围歼,人们被抓、被征、被打、被痛死、被饿死、被抢打死,分不清是我军还是敌军;解放了,开始划分成分和土地,人们又被像豆腐似的切成方块,像玩偶般的被贴上标签——你的地多了,是富农,分!你的房多了,是地主,分!你也许曾经是一掷千金的少爷,是养尊处优的少奶奶,怎么?现在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是城市贫民!怎么?分你的田你有意见?怎么?分你的房你敢不从?还要烧掉?这是搞破坏!这是反党反人民!坚决镇压!毫不留情!大跃进了?看来我们将要进入共产主义,那就吃起大锅饭,唱起幸福歌,顿顿吃饺子,天天过大年!大炼钢铁了?党号召要赶英超美,那我们就是砸锅摔碗也要多造两颗子弹!文化大革命了?走资派反动派当道当权,“毛主席他老人家最英明,红卫兵小将要逞能……”——就这样人们一路走来,太多的人们象富贵一样整天提心吊胆;太多的孩子象有庆一样没睡过几个好觉,没吃过几顿饱饭;太多的人们像牛镇长一样积极革命,像王教授一样被关了牛棚,像春生一样做了区长又被打倒……

在历史的洪流中富贵完成了由少爷到城市贫民的转变,在历史的洪流中富贵完成了由不名一文的贫民到社会主义新时期公民的转变;同样还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富贵的家由完整到分散,再由分散到完整再到失去儿子再到失去女儿而回归分散。前一个过程是由富贵嗜赌而一手造成的,而后一个过程则是由社会一手扶起却又一掌劈烂……前一个过程我们可以看作只是一批贵人子弟的闹剧,而后一个过程则我们不能不看作是人民的不幸与民族的悲哀!

三、作品色调的改变

作为读者,都能感受到小说中充满着悲凉、苦闷、阴郁的色彩,而作为观众,则能感受到这种悲重色调被导演有意识地淡化了,相反有一种淡淡温情的亮色在影片中出现。这种改变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艺术策略来完成的:

1.背景的变化

小说《活着》中,福贵一家是生活在南方的农村,一生贫困。而电影《活着》福贵的生活背景变成了北方的小城镇,以皮影戏为生虽不富裕,但至少一日三餐不成问题。小说中,福贵被国名党带走后士兵争抢食物、大跃进期间凤霞和王四争抢地瓜、家珍拖着病重的身体到娘家拿回一小袋米、凤霞被送人这一类情节让读者时时刻刻体味着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这就使小说以一种冷色调一贯到底压抑、沉闷。

张艺谋把审视人生的强光打在时代的社会背景之上,余华小说版本的背景相对弱化,他这时期作品甚至可称为无背景小说。电影与小说的最大不同在于我们从电影中看到了时代的变迁对人物至关重要的影响,增加了更多的现实符号。时代的标志,诸如40年代、50年代、60年代……; 作为背景的大喇叭、大标语、大字报;大炮、大食堂、大炼钢铁;时代的、政治的符号更为突出。家珍送水,城镇居民的身份,使作品获得了现实的合法性,为富贵的苦难找到了根源。电影不同于小说,电影必须使用大量的画面语言,而小说却可以有更多的心理揭示,可以进行静态的情感描述。

2.人物命运的改变

很显然,在小说中余华采取了反复的手法,福贵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都相继离他而去,另外还有战友春生和其妻也自杀了,12 万字中就出现了10 个人物的死亡。这样一个一个不幸的事发生在福贵身上。使得福贵的命运更增悲剧性。而读者也是怀着一种沉重的心情读完作品,有时候甚至会没有勇气再看下去,因为不知道什么悲剧还会发生,下一个离去的亲人会是谁。

总之,在小说中,除了富贵,其他跟他有点关系的人都死了。细想可能会觉得不大可能。这么多的不幸怎么全摊在了他头上,我个人以为,首先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全家人家破人亡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其次,小说毕竟是小说,为了某一主题而牺牲一些情节上的真实也可以理解。电影就各个人物的结局上来说更真实一点。比较能够让读者或者观看者从心里接受。

3.幽默因素的加入

首先,影片中出现的皮影戏作为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有趣的表演和唱腔使得影片多了小说《活着》所没有的幽默性。另外,导演张艺谋在影片中增加了一些幽默的台词以及喜剧化的表现。有庆看到小孩欺负姐姐凤霞,在食堂吃饭时特意在面条中放大量的辣椒然后从小孩的头上倒下去; 有庆和家珍为福贵精心调

制的那一碗特别的“茶”让福贵喝下后吐在了戏幕上。这些镜头的出现,使影片变得轻松欢快,在苦难的夹缝中出现了丝丝欢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