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导 阻 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导阻滞
• 当心脏的激动在心肌过程中受到阻碍时,可能由 于两种情况所致。一是由于激动到达某部时,该 部心肌正处于生理性不应期中。这种现象是生理 性的,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二是由于该部心肌传 导能力病理性反常降低,这种情况才真正的“传 导阻滞症”。这种现象可以使暂时性的,也可以 是间歇性或永久性的。永久性的传导阻滞多为器 质性病变所致。暂时性或间歇性的可能是由于迷 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心肌有永久 或暂时的损伤所致。在分析心电图是要加以区别。
• • •
• • •
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厚 QRS-T波群形态符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R′V1>1.5 mV (完全性右束支)或 >1.0mV(不完全性右束支)。 V5呈rS型。 Q/r,avR>1 电轴右偏≥+110度。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心电图特点: • QRS波图形改变:①左侧导联(V5、V6、I、 aVL导联)出现宽大、顶端粗顿、有切迹的R波。 除aVL导联外均无q波。②右胸导联V1、V2呈rS 波(非常小的波后继一深而宽的S波)。V1、V2 导联偶呈现QS型,V3导联罕见QS型。胸前导联 顺时钟转位。③Ⅲ、aVF、aVR导联呈QS波。 • QRS波时限≥0.12s(多在0.14s左右) • V5、V6导联室壁激动时间(R峰时间)≥0.06s (大多>0.08s),V1、V2导联室壁激动时间正 常。
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 1.传导比例规整的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常见一 下几种: • (1)2:1传导的Ⅱ度Ⅱ型窦房阻滞:较为少见, 心电图上表现为持续的传导比例、规整的每1个窦 性P波之后心房漏搏1次(即发生1次窦房阻滞) 呈2:1传导。心率缓慢(仅30-40次/分),表现 很似窦性心动过缓,如不直接描记窦房结电位, 很难将两者区别。当体力活动或注射阿托品后, 窦房传导改善可转为1:1传导,心率会突然增加 1倍,则可确诊为Ⅱ度Ⅱ型2:1传导的窦房阻滞。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心室肥厚
• • • 有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 电轴>-45度。 SⅢ深>1.5mV。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合并右室肥厚
• • • • •
•
有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 出现SⅠ、SⅡ、SⅢ。 avL的q波始终存在,呈qRs型。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合并顺钟向转位。 肢体导联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 特征。 胸前导联R/SV5≥1.
• • • •
完全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 • • • • 电轴在-45~-90度之间 VATavl≥0.04s,同时较V5延长0.01s。 Avl、 Ⅰ呈qR型,Ⅱ、Ⅲ、avF呈rS型。 SⅢ>SⅡ. Ravl>RⅠ。
不完全性左前支传导阻滞
• • • 电轴在-30度~45度之间。 QRS波形改变符合完全性左前分支传导阻 滞。 心肌缺血和梗死时出现间歇或暂时的电轴 左偏,虽然偏移<-30度。
• (2)3:2或4:3或5:4等传导比例保持不变的 Ⅱ度Ⅱ型窦房阻滞:即每隔2次或3次或4次窦性 搏动发生1次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2个或 3个或4个窦性P波后产生1次漏搏,无P-QRS-T, 这个长间歇恰为其短的P-P间期的2倍。窦性心搏 之间的P-P间期相等。 • (3)规整的Ⅱ度Ⅱ型窦房阻滞心电图特点:1.窦 性P波;2.规则的P-P间期汇总突然出现1个长间 期,其间无P-QRS-T波群;3.规则的P-P期间与气 候的长期间呈固定的比例,如2:1或3:2或4:3 或5:4等;4.长的P-P间期是短的P-P间期的整倍 数。常见的是2倍。
• 各种不典型文氏现象共同的心电图特点:心室漏搏后的第 一个P-R间期总是相对缩短一些。 • 3、交替性下传文氏周期,此种心电图主要有两种常见的 表现形式: • (1)房室交接区上部呈2:1传导,下部呈文氏型传导, 近端的传导不受远侧部位文氏周期的影响,所以周期中最 后一个心房激动前后的两个P波均在近端受阻,因而以三 个P波连续受阻而结束一个周期。即在2:1传导阻滞的情况 下,下传的P-R间期出现逐渐延长,直至最后连续三个P 波均受阻而结束一个周期。 • (2)房室交接区上部呈文氏型传导,而远侧部位有2:1传导 阻滞存在。由于文氏周期中最后一个p波在近侧与远侧部 位均能通过。这种心电图以两个P波连续受阻而结束一个 文氏周期。
• 第Ⅲ度窦房传导阻滞 • 1. 全部窦房结的激动不能传入心房,心电 图上无窦性P波出现,不能和窦性停搏区别。 • 2. 此时的基本心律多由心脏的异味节律点 发出,激动控制心脏 • 3. 有时可通过阿托品试验间接得到证实。 静注阿托品后转为Ⅱ度窦房传导阻滞则可 作出诊断
房内阻滞
• •
• •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 • • • •
按传导阻滞部位发生的不同可分为下几种: 窦房结与心房间传导阻滞称为窦-房阻滞。 心房内传导阻滞称为房内阻滞。 心房与心室间传导阻滞称为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内传导阻滞称室内阻滞。 传导阻滞按严重程度可分为:Ⅰ度传导阻滞; Ⅱ度传导阻滞,Ⅱ度中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 为Ⅰ型或Ⅱ型;Ⅲ度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
•
• •
定义:发生于窦房结与心房间的传导障 碍称为窦房阻滞。 第Ⅰ度窦房阻滞 窦房结的激动每次都能传入心房产生 P波,只是激动从窦房结传导至心房时发 生了传导延缓,因体表心电图上无法测 量窦房传导时间,故体表心电图无法做 出这项诊断。
• • • • • •
第Ⅱ度窦房传导阻滞 有一部分窦房结的激动不能传入心房,P波的 节律变的不均齐不规则。Ⅱ度窦房传导阻滞可 分为Ⅱ度Ⅰ型及Ⅱ度Ⅱ型两种: Ⅱ度Ⅰ型(文氏现象)窦房传导阻滞。 (1)P-P间期逐渐缩短,继以一个较长的P-P 间期。 (2)长间期小于两个基本P-P间期之和。 (3)长间期是第一个短P-P间期整倍数,多 为两倍,也可以两倍以上。
• • • • • • •
第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 (1)下传的P-R间期固定。 (2) 出现周期性长短两种R-R间期。 (3)长R-R间期是短R-R间期的整倍数。 (4)受阻的P波小于或等于1/2P波。 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半数以上的P波未下传心室。
• 6、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绝大多数P波未下传心室,偶有心室夺获的现象出现。 • 7、房颤时如出现3次以上缓慢匀齐的交接性逸搏(45次以下/分), 要考虑有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存在。 • (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 1、房率匀齐,室率匀齐,两者无关系。房率>室率,室率通常在60次 /分以下。 • 2、QRS波群形态与阻滞部位高低有关,心室节奏点一般在阻滞部位 以下,节奏点在房室交界区,QRS波群一般不增宽(合并束支传导阻 滞除外),频率40~60次/分。性能稳定,节奏点在心室内,QRS波群 宽大畸形,频率低,30~40次/分,性能不稳定。 • 3、房颤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出现匀齐缓慢的逸搏性室性心律 频率在45次/分以下。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 • QRS波电轴≥+110. Ⅰ、avL呈rS型,Ⅱ、ⅢavF呈qR型。
束支传导阻滞
• • • • •
• • •
右束支传导阻滞 (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时间延长,时间达到0.12s。 QRS波终末部分粗顿,V1成rsR′型。 STV1、V2下降,T波倒置,STV5、V6轻度抬 高,T波直立。 (2)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时限轻度增宽≤0.11s。 QRS-T波群形态符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 •
局限性完全性房内阻滞 出现两种形态与频率不相同的P波。 一组P波后继之有QRS波群(多为窦性P波)。 另一组P波后无QRS波群出现(多为异位的房 性P波)频率一般较缓慢,多在30~50次/分。 房性异位P′-P′间隔不很规则,较窦性P波小而 畸形。若房性P波与窦性P波相重叠则使窦性P 波变形或增高形成房性重叠波。 此种心电图较少见,多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等。
• 2.传导比例不规整的Ⅱ度Ⅱ型窦房阻滞 心电图表 现为在一系列窦性心律中,突然出现1个无窦性P 波的长间歇,长间歇和P-P间期恰为窦性周期的 P-P间期的2倍。其传导比例不固定。可呈2:1、 3:2或4:3等。 • (四)Ⅱ度Ⅲ型窦房传导阻滞 • Ⅱ度Ⅲ型窦房传导阻滞系窦房传导期间不定型Ⅱ 度窦房传导阻滞 • 心电图特点示P-P间期长短不一,类似窦性心率 不齐。如与Ⅱ度Ⅰ型窦房阻滞交替或间歇出现, 则更支持Ⅱ度Ⅲ型窦房阻滞
不完全性房内阻滞 P波增宽时限≥0.12s,切迹明显,常表现为P波 错折而高耸。 规律的P-P间期出现间歇性的高尖P波,与呼吸 无关。无肺部疾患的原因多为右房阻滞所致。 弥漫性完全性心房肌传导阻滞 P波消失,QRS波群宽大畸形,T波对称而高 耸。 室率缓慢,在60次/分左右。 见于高血钾症。
• • •
• ST-T改变:ST-T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V1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V5、V6导联 ST段压低,T波倒置;I、aVL导联ST段压低, T波倒置;Ⅲ、aVL、aVR导联ST段往往有 不同程度升高,T波直立
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QRS波形与不完全左束支阻滞相似,但不如后 者明显。I 、V5、V6导联出现高的R波,呈R或 RS型,R波有轻度模糊或切迹,右胸导联(V1、 V2导联)出现深的S波。 I、aVL、V5、V6导联无q波。 QRS波时间<0.12s,但>0.10s V5、V6导联室壁激动时间(R波峰时间)延长 到≥0.06s。 继发性ST-T改变,T波可正常、低平或倒置
房室传导阻滞
• 定义:激动从心房传导心室过程中,因房 室交接区或房室束支发生传导障碍,使激 动不能按照正常速度传到心室或在传导中 发生中断称为房室传导阻滞,依据阻滞程 度,一般分为Ⅲ度。
• • • • • • •
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延迟) 1、P-R间期≥0.21s(成人),≥0.18s(儿童)。 (二)第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 1、典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1)P-R间期逐渐延长,继以一个P波未下传。 (2)R-R间期逐渐缩短,继一个较长的R-R间期。 (3)长R-R间期小于任何两个短R-R间期之和。
房室传导阻滞与临床的联系
• • • • • 正常人:P-R间期>0.20s,偶亦可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正常人。 迷走神经刺激 冠状动脉病变 退行性疾病 高血压症:高血压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血管硬化 所致的传导组织病变。 • 心肌病: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病均可有传导阻滞,扩张性心肌病约有 15%发生传导阻滞,肥厚性心肌病较少见,发生率仅3%,继发性心 肌病中以心肌肉芽肿为常见的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变。 • 心脏瓣膜病变 • 药物:地高辛是最常引起可逆性房室传导障碍药物,其对房室结的阻 滞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以降低心室率。
• 当心脏的激动在心肌过程中受到阻碍时,可能由 于两种情况所致。一是由于激动到达某部时,该 部心肌正处于生理性不应期中。这种现象是生理 性的,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二是由于该部心肌传 导能力病理性反常降低,这种情况才真正的“传 导阻滞症”。这种现象可以使暂时性的,也可以 是间歇性或永久性的。永久性的传导阻滞多为器 质性病变所致。暂时性或间歇性的可能是由于迷 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心肌有永久 或暂时的损伤所致。在分析心电图是要加以区别。
• • •
• • •
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厚 QRS-T波群形态符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R′V1>1.5 mV (完全性右束支)或 >1.0mV(不完全性右束支)。 V5呈rS型。 Q/r,avR>1 电轴右偏≥+110度。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心电图特点: • QRS波图形改变:①左侧导联(V5、V6、I、 aVL导联)出现宽大、顶端粗顿、有切迹的R波。 除aVL导联外均无q波。②右胸导联V1、V2呈rS 波(非常小的波后继一深而宽的S波)。V1、V2 导联偶呈现QS型,V3导联罕见QS型。胸前导联 顺时钟转位。③Ⅲ、aVF、aVR导联呈QS波。 • QRS波时限≥0.12s(多在0.14s左右) • V5、V6导联室壁激动时间(R峰时间)≥0.06s (大多>0.08s),V1、V2导联室壁激动时间正 常。
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 1.传导比例规整的Ⅱ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常见一 下几种: • (1)2:1传导的Ⅱ度Ⅱ型窦房阻滞:较为少见, 心电图上表现为持续的传导比例、规整的每1个窦 性P波之后心房漏搏1次(即发生1次窦房阻滞) 呈2:1传导。心率缓慢(仅30-40次/分),表现 很似窦性心动过缓,如不直接描记窦房结电位, 很难将两者区别。当体力活动或注射阿托品后, 窦房传导改善可转为1:1传导,心率会突然增加 1倍,则可确诊为Ⅱ度Ⅱ型2:1传导的窦房阻滞。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心室肥厚
• • • 有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 电轴>-45度。 SⅢ深>1.5mV。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合并右室肥厚
• • • • •
•
有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 出现SⅠ、SⅡ、SⅢ。 avL的q波始终存在,呈qRs型。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合并顺钟向转位。 肢体导联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 特征。 胸前导联R/SV5≥1.
• • • •
完全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 • • • • 电轴在-45~-90度之间 VATavl≥0.04s,同时较V5延长0.01s。 Avl、 Ⅰ呈qR型,Ⅱ、Ⅲ、avF呈rS型。 SⅢ>SⅡ. Ravl>RⅠ。
不完全性左前支传导阻滞
• • • 电轴在-30度~45度之间。 QRS波形改变符合完全性左前分支传导阻 滞。 心肌缺血和梗死时出现间歇或暂时的电轴 左偏,虽然偏移<-30度。
• (2)3:2或4:3或5:4等传导比例保持不变的 Ⅱ度Ⅱ型窦房阻滞:即每隔2次或3次或4次窦性 搏动发生1次窦房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2个或 3个或4个窦性P波后产生1次漏搏,无P-QRS-T, 这个长间歇恰为其短的P-P间期的2倍。窦性心搏 之间的P-P间期相等。 • (3)规整的Ⅱ度Ⅱ型窦房阻滞心电图特点:1.窦 性P波;2.规则的P-P间期汇总突然出现1个长间 期,其间无P-QRS-T波群;3.规则的P-P期间与气 候的长期间呈固定的比例,如2:1或3:2或4:3 或5:4等;4.长的P-P间期是短的P-P间期的整倍 数。常见的是2倍。
• 各种不典型文氏现象共同的心电图特点:心室漏搏后的第 一个P-R间期总是相对缩短一些。 • 3、交替性下传文氏周期,此种心电图主要有两种常见的 表现形式: • (1)房室交接区上部呈2:1传导,下部呈文氏型传导, 近端的传导不受远侧部位文氏周期的影响,所以周期中最 后一个心房激动前后的两个P波均在近端受阻,因而以三 个P波连续受阻而结束一个周期。即在2:1传导阻滞的情况 下,下传的P-R间期出现逐渐延长,直至最后连续三个P 波均受阻而结束一个周期。 • (2)房室交接区上部呈文氏型传导,而远侧部位有2:1传导 阻滞存在。由于文氏周期中最后一个p波在近侧与远侧部 位均能通过。这种心电图以两个P波连续受阻而结束一个 文氏周期。
• 第Ⅲ度窦房传导阻滞 • 1. 全部窦房结的激动不能传入心房,心电 图上无窦性P波出现,不能和窦性停搏区别。 • 2. 此时的基本心律多由心脏的异味节律点 发出,激动控制心脏 • 3. 有时可通过阿托品试验间接得到证实。 静注阿托品后转为Ⅱ度窦房传导阻滞则可 作出诊断
房内阻滞
• •
• •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 • • • •
按传导阻滞部位发生的不同可分为下几种: 窦房结与心房间传导阻滞称为窦-房阻滞。 心房内传导阻滞称为房内阻滞。 心房与心室间传导阻滞称为房室传导阻滞。 心室内传导阻滞称室内阻滞。 传导阻滞按严重程度可分为:Ⅰ度传导阻滞; Ⅱ度传导阻滞,Ⅱ度中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 为Ⅰ型或Ⅱ型;Ⅲ度传导阻滞。
窦房传导阻滞
•
• •
定义:发生于窦房结与心房间的传导障 碍称为窦房阻滞。 第Ⅰ度窦房阻滞 窦房结的激动每次都能传入心房产生 P波,只是激动从窦房结传导至心房时发 生了传导延缓,因体表心电图上无法测 量窦房传导时间,故体表心电图无法做 出这项诊断。
• • • • • •
第Ⅱ度窦房传导阻滞 有一部分窦房结的激动不能传入心房,P波的 节律变的不均齐不规则。Ⅱ度窦房传导阻滞可 分为Ⅱ度Ⅰ型及Ⅱ度Ⅱ型两种: Ⅱ度Ⅰ型(文氏现象)窦房传导阻滞。 (1)P-P间期逐渐缩短,继以一个较长的P-P 间期。 (2)长间期小于两个基本P-P间期之和。 (3)长间期是第一个短P-P间期整倍数,多 为两倍,也可以两倍以上。
• • • • • • •
第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 (1)下传的P-R间期固定。 (2) 出现周期性长短两种R-R间期。 (3)长R-R间期是短R-R间期的整倍数。 (4)受阻的P波小于或等于1/2P波。 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半数以上的P波未下传心室。
• 6、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绝大多数P波未下传心室,偶有心室夺获的现象出现。 • 7、房颤时如出现3次以上缓慢匀齐的交接性逸搏(45次以下/分), 要考虑有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存在。 • (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 1、房率匀齐,室率匀齐,两者无关系。房率>室率,室率通常在60次 /分以下。 • 2、QRS波群形态与阻滞部位高低有关,心室节奏点一般在阻滞部位 以下,节奏点在房室交界区,QRS波群一般不增宽(合并束支传导阻 滞除外),频率40~60次/分。性能稳定,节奏点在心室内,QRS波群 宽大畸形,频率低,30~40次/分,性能不稳定。 • 3、房颤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出现匀齐缓慢的逸搏性室性心律 频率在45次/分以下。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 • QRS波电轴≥+110. Ⅰ、avL呈rS型,Ⅱ、ⅢavF呈qR型。
束支传导阻滞
• • • • •
• • •
右束支传导阻滞 (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时间延长,时间达到0.12s。 QRS波终末部分粗顿,V1成rsR′型。 STV1、V2下降,T波倒置,STV5、V6轻度抬 高,T波直立。 (2)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时限轻度增宽≤0.11s。 QRS-T波群形态符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 •
局限性完全性房内阻滞 出现两种形态与频率不相同的P波。 一组P波后继之有QRS波群(多为窦性P波)。 另一组P波后无QRS波群出现(多为异位的房 性P波)频率一般较缓慢,多在30~50次/分。 房性异位P′-P′间隔不很规则,较窦性P波小而 畸形。若房性P波与窦性P波相重叠则使窦性P 波变形或增高形成房性重叠波。 此种心电图较少见,多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等。
• 2.传导比例不规整的Ⅱ度Ⅱ型窦房阻滞 心电图表 现为在一系列窦性心律中,突然出现1个无窦性P 波的长间歇,长间歇和P-P间期恰为窦性周期的 P-P间期的2倍。其传导比例不固定。可呈2:1、 3:2或4:3等。 • (四)Ⅱ度Ⅲ型窦房传导阻滞 • Ⅱ度Ⅲ型窦房传导阻滞系窦房传导期间不定型Ⅱ 度窦房传导阻滞 • 心电图特点示P-P间期长短不一,类似窦性心率 不齐。如与Ⅱ度Ⅰ型窦房阻滞交替或间歇出现, 则更支持Ⅱ度Ⅲ型窦房阻滞
不完全性房内阻滞 P波增宽时限≥0.12s,切迹明显,常表现为P波 错折而高耸。 规律的P-P间期出现间歇性的高尖P波,与呼吸 无关。无肺部疾患的原因多为右房阻滞所致。 弥漫性完全性心房肌传导阻滞 P波消失,QRS波群宽大畸形,T波对称而高 耸。 室率缓慢,在60次/分左右。 见于高血钾症。
• • •
• ST-T改变:ST-T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V1导联ST段抬高,T波直立;V5、V6导联 ST段压低,T波倒置;I、aVL导联ST段压低, T波倒置;Ⅲ、aVL、aVR导联ST段往往有 不同程度升高,T波直立
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QRS波形与不完全左束支阻滞相似,但不如后 者明显。I 、V5、V6导联出现高的R波,呈R或 RS型,R波有轻度模糊或切迹,右胸导联(V1、 V2导联)出现深的S波。 I、aVL、V5、V6导联无q波。 QRS波时间<0.12s,但>0.10s V5、V6导联室壁激动时间(R波峰时间)延长 到≥0.06s。 继发性ST-T改变,T波可正常、低平或倒置
房室传导阻滞
• 定义:激动从心房传导心室过程中,因房 室交接区或房室束支发生传导障碍,使激 动不能按照正常速度传到心室或在传导中 发生中断称为房室传导阻滞,依据阻滞程 度,一般分为Ⅲ度。
• • • • • • •
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延迟) 1、P-R间期≥0.21s(成人),≥0.18s(儿童)。 (二)第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 1、典型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1)P-R间期逐渐延长,继以一个P波未下传。 (2)R-R间期逐渐缩短,继一个较长的R-R间期。 (3)长R-R间期小于任何两个短R-R间期之和。
房室传导阻滞与临床的联系
• • • • • 正常人:P-R间期>0.20s,偶亦可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正常人。 迷走神经刺激 冠状动脉病变 退行性疾病 高血压症:高血压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血管硬化 所致的传导组织病变。 • 心肌病: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病均可有传导阻滞,扩张性心肌病约有 15%发生传导阻滞,肥厚性心肌病较少见,发生率仅3%,继发性心 肌病中以心肌肉芽肿为常见的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变。 • 心脏瓣膜病变 • 药物:地高辛是最常引起可逆性房室传导障碍药物,其对房室结的阻 滞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以降低心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