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地方志推进历史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利用地方志史料推进历史研究

地方志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书籍,它源远流长,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记载了一地各方面的情况,是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它既是政治家治理社会, 了解民情的重要依据, 也是文人学者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特别是,地方志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对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方志所记述的内容与一般史书相比,范围更大,内容更详尽,包罗了一个地区的各个方面。地方志不仅记载了社会政治(包括政党、自治、选举、公署、职官、建制等)、经济(包括人口、实货、田赋、杂税、集市、水利、漕运、救济等)、社会文化(包括风俗、寺观、祠祀、方言、学校、墓冢等),而且记载了自然情况(包括自然现象、地貌、疆域、山川、气候、土壤、植物、动物、矿藏、水文、灾害等);方志不仅记载过去,而且记载现状。史书以时为经,重记过去,要求略今详古,隔代修史。方志以记当代现状为主,要求略古详今,以当代人记当代事,其收录的资料范围更详尽一些,内容更真实一些。此外,方志撰修具有连续性特征,方志所记内容连续不断,不仅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地区,某一空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资料,而且方志的体例和所记载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充增补,更便于看出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由于地方志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档案、家谱、文集、笔记、地方文物、器物、各种社会调查,具有原始性特点,所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基于地方志中所包含的丰富、较真实的史料,史学家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不管是中国史学家还是国际汉学家,都已有以地方志而成巨著者,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就曾参考了1000 余种地方志。大陆比较著名的如余新忠的《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近百年来会道门的组织与分布》(2004年出版),首次从新方志中梳理了有关近百年来会道门组织、分布及活动状况,将会道门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1;台湾费丝言的《由典范到规范:从明代贞节烈女的辨识与流传看贞节观念的严格化》(台湾大学文史丛刊,l998年版)。又如海外华人史学家瞿同祖在写就他的《清代地方政府》过程中,便运用了《安徽通志》、《长汀县志》、《番禹县志》、《华阳县志》等68种地方志中的史料。萧公权的《中国乡村》、张仲礼的《中国绅士》等都大量运用了地方志的资料2。国外如日本、美国、英国的一些学者,在利用中国方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英国人李约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科技史》就是如此。可以说,方志的史料价值一直以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对历史研究中去。

一、利用地方志推进区域史研究

近期随着区域、地域史研究的盛行,从地方志入手,对于开展整体历史研究、微观历史研究、基层社会研究、民众研究等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区域史或地域史,则首先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认为只有把人物、事件、制度甚至史料放在特定空

1赵嘉朱:《试论新编方志的功用》,《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11期。

2吴原元:《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67页。

间才能认识3。地域空间建立的历史联系性,可以保证历史的整体性,从地域史得到的历史认识更反映历史实际,更为深刻。从地域看大历史,有可能建立新的历史体系。因此,研究历史从地域人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而认识特定的地域、区域,最直接的历史资料就是地方志。从阅读地方志入手研究地域、区域史,则显得非常关键。在研究区域、地域史时,需要翻阅地方志收集资料,而如何阅读地方志,就需要进一步讲求。许多专家学者认为阅读地方志首先应树立历史的整体观念,即把地方的历史作为整体考察,对于地方上某类事项的兴趣,要放在当地的整体中去认识。对于地方历史的认识,应是为了认识更大历史单元如跨小地域的区域史或通史服务的。地方志是认识地方历史的窗口。地方的历史资料如族谱、契约等一般是个别性的记载,而地方志是反映地方整体性的记载。如同学习断代史应首先从正史人手一样,研究区域史或地域史,则应当首先阅读地方志,而且是带着整体历史观念阅读。地方志是研究地域史、区域史的基本资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切入点。地方志的史料价值,首先是体现在具有认识地方历史甚至更大历史的整体性上。

二、利用地方志推进社会史研究

地方志中的风俗、建置、氏族、户口、祠宇、杂记这些分志或类目的都是丰富的社会史料。比如风俗志,一般主要包括冠婚丧祭、岁时节序,风俗志的内容可以细分为衣食住行、岁时节日、冠婚丧祭、士农工商、宗教信仰、社会组织、风尚、娱乐、方言等4,反映的社会内容非常丰富,风俗志的价值也一直受人重视。1989至1995年由书目文献出版社陆续出版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全书分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六卷十册,辑录了明至民国(主要是清代的)礼仪、岁时、生活、民间文艺、民间语言、信仰以及其他七大类民俗,资料丰富。从风俗的不同侧面,还可挖掘出更多隐含的历史。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可为探讨中国民族心理变化、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礼仪变化与社会进步、服饰变化与社会风气革新、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诸多问题提供宝贵的资料。郭亚萍通过分析民国《浮山县志》卷22风俗、民国《襄陵县志》卷24礼俗、民国《新降县志》卷3礼俗略、民国《临晋县志》卷13风土略、光绪《临晋县志》卷6风俗等七个具体县志说明了清末民初山西婚俗中婚姻程序由繁趋简的趋向更加明显。

此外,地方志中关于“户口”这一类也值得注意,它一般记录人口数量、户籍分类、户口状况,是人口社会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在古代的人口史料十分奇缺的情况下,地方志为学者研究人口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充分地利用方志资料,就可以让材料的生命观念地反映出来,历史的人口现象和规律就被先验的呈现出来。而现代人口是历史人口的继续和演变,所以正视现在的人口形势,展望未来,都离不开对过去的了解。利用地方志及其它史料,对我国人口的历史、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间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已成为人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了。以宋代为例,地方志记载府州县户口数,可弥补其他书籍往往只记载全国性以路为主的数字之不足,了解宋代城乡的发展;地方志还记载了不同类型的户口,有助于了解宋代人口结构;地方志记载户籍中户、丁、口的情况,是理解人口统计的重要资料。何炳棣先生就利用地方志研究了明清以来的人口问题,做出了开创性的学术贡献5。

3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4张紫晨:《中国方志民俗学的发生与发展》,《百科知识》1987年第11期。

5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一195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译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