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诗歌修辞

合集下载

英文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文体效果

英文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文体效果

英文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文体效果作者:杨桂兰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2期[摘要]英文诗歌通常句子短小,语言精练,诗者运用有限的字数表达其无限的思想情感。

在诗歌中运用修辞的目的就是要表达出所有的思想和内涵,并且避免赘述。

笔者在本文中将分析英语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这些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文体效果。

[关键词]诗歌修辞文体效果[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80-01英文诗歌与英文散文、小说、说明文等相比较,是有明显不同的。

首先,诗歌的格式以短句为主,并不十分注意上句与下句之间的衔接,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思想感情。

在英文诗歌中作者注重节律,押韵和格式的整齐。

但是也有一些诗歌体现出的是作者奔腾的思绪,并不注重韵律和格式。

可以说诗歌的灵魂的表达就是其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作者通过这些恰当甚至是巧妙的修辞,达到了不平凡的艺术效果,令所作诗篇世代相传,百读不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收获。

下面将介绍英文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这些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文体效果。

明喻(simile)是将两种拥有共同特征的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常写作:A 像B。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明喻句子就是: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译为: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骄阳?这种明喻手法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同之处,若诗中将人比作夏日骄阳,那诗中所描述的这个人必将是热情温暖的,像夏日的太阳一般明亮。

苏格兰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在其诗作《红红的玫瑰》中也运用明喻的手法为读者展示了其爱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多情画面,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拥有花般容颜和乐曲一般的甜美声音的苏格兰少女。

隐喻(metaphor)又称暗喻,句子中没有明显的关联词和表示对比的词汇,在诗歌中,通常运用一些打破常规的搭配,把看似没有关联的本体和喻体联系在一起,例如莎士比亚曾写道:the world’s a stage.“世界”和“舞台”本是没有联系的两个事物,但是莎士比亚这样的结合手法,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如果世界是舞台,那么舞台上面的人就是演员,也就是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一场表演,但是我们的舞台是整个世界。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

通过分析双关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揭示其在传达深层含义和增加趣味性方面的作用。

探讨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包括引发幽默、增加语言层次和提升阅读体验等方面。

然后,针对双关语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探讨常见的翻译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建议。

总结双关语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要贡献,强调翻译策略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翻译策略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双关语、修辞效果、翻译策略、研究意义、贡献、翻译困难、解决方案、重要性、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是一种常见修辞手法,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中的歧义性,达到文学作品意境的丰富和情感的深刻表达。

随着英美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双关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也愈发广泛和深入。

双关语的运用不仅在英美文学中常见,也在翻译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如何准确地传达原作中的双关语意义,保持其原汁原味,是翻译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和翻译策略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独特魅力,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1.2 研究意义通过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双关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作品增添趣味性和神秘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对双关语的修辞效果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英美文学作品。

双关语能够打破语言的单一性,使作品更具有层次感和多维度的表达,从而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讨论双关语的翻译策略,也对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双关语的翻译问题,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文化的传播和表达方式的转化,因此对于翻译领域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赏析英美文学中的修辞手法

赏析英美文学中的修辞手法

赏析英美文学中的修辞手法以《赏析英美文学中的修辞手法》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英美文学的流行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在文学语言上的多样性以及修辞手法的恰到好处的运用。

在英美文学中,作家们让语言的构成更加丰富,表达的内容更加强烈,同时又给读者带来更多的视觉感受,这些都离不开修辞运用。

本文将就修辞在英美文学中的运用作一次深入的探究,具体涉及如下几种手法:首先,在英美文学中,诗歌有着重要的位置,而修辞在诗歌的句子构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常见的夸张、比喻、对比等,可以帮助作家在使用语言时更好地传达出自己对人生、社会、感情等深刻的思考。

另外,诗歌中还可以运用押韵、反复等修辞手法,营造出完美的句子构成,读者被如此美妙的语言所吸引,也会更容易把握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与意境。

其次,引用也是英美文学语言中常见的一种手法,也是修辞的一种。

由于英美文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作家们不仅拥有自己的语言,还有大量的象征、符号以及引语,在文学创作中使用它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深层思考,字里行间也能更加精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境。

此外,讽刺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往往在英美文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讽刺是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它可以以一种轻轻的口气或者让读者借口的方式,把作者的思考表达出来,向读者进行深刻的思想警示,从而达到有效的文学效果。

另外,拟人手法也在英美文学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拟人的手法可以把文学内容抽象化,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同时也能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总而言之,修辞在英美文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帮助作家准确表达,更能营造出完美的语言格调,让读者有着视觉上的感受,同时也能起到促进思想的作用,提高英美文学的魅力与吸引力。

因此,作为一名读者或作家,对修辞应该有着深刻的理解,从而在英美文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英语诗歌的欣赏

英语诗歌的欣赏

英语诗歌的欣赏英诗浩瀚,篇幅长短不一,长至成集,短至几句。

本文从实用角度阐述英诗的欣赏:诗的格律、诗的押韵、诗的体式、诗的评判。

诗以高度凝结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诗讲究联想,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

一、诗的格律“格律是指可以用脚打拍子的节奏”,是每个音步轻重音节排列的格式,也是朗读时轻重音的依据。

而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

重读音节为扬(重),在音节上用“-”或“ˊ”标示,非重读音节为抑(轻),在音节上用“︶”标示,音步之间可用“/”隔开。

以下是五种常见格式:1. 抑扬格(轻重格)Iambus: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As fair / art thou / my bon/nie lass,So deep / in luve / am I :And I / will luve / thee still,/ my dear,Till a` / the seas / gang dry:Robert Burns(1759-1796):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注;art=are luve=love bonnie=beautiful a`=all gang=go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可标示为:︶-/︶-/︶-/(︶-)2.扬抑格(重轻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可标示为:-︶/-︶/-︶/-Tyger!/ Tyger!/ burning / brightIn the / forests / of the / nightWilliam Blake: The Tyger3. 抑抑扬格(轻轻重格)Anapaestic foot: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雪莱诗歌修辞手法赏析

雪莱诗歌修辞手法赏析

雪莱四首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法之一,纵观古今中外,可以说几乎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有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浪漫诗人之一的雪莱,更是在其诗歌中将修辞运用的淋漓尽致。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学作品更具可读性,欣赏性,使描写栩栩如生,使刻画淋漓尽致,总之,修辞的运用可谓是在文学作品中起到画龙点睛之笔的作用。

下面就是个人对雪莱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所做的一些赏析。

See! the mountains kiss high heaven,And the waves clasp one another;No sister flower could be forgiven,If it disdained its brother;And 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And the moonbeams kiss the sea;What is all this sweet work worth,If thou kiss not me?-选自《爱的哲学》此处,诗歌中运用了拟人(personification)以及对照(contrast)的修辞手法,“高山吻着碧空,波浪也互相拥抱”“阳光拥抱大地,月光亲吻海岸”世间万物如此和谐相爱,而你却不肯吻我,本是无生命的山水,月亮太阳等,诗人却用只有人才能发出的动作如亲吻,拥抱等来把这些无生命的自然事物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感情,使得诗歌更加唯美婉转,自然万物的和谐与你我之间的对比更体现了诗人对爱的感悟和追求之心切,无奈等感情。

I bring fresh showers for the thirsting flowersFrom the seas and streams:I bear light shade for the leaves when laidIn their noonday dreams.From my wings are shaken the dews that wakenThe sweet buds every one,When rocked to rest on their mother's breast,As she dances about the sun.I wield the flail of lashing hail,And whiten the green plains under,And then again I dissolve it in rain,And laugh as I pass in thunder.-选自《云》其中的thirsting flowers,in their noonday dreams, my wings, waken the sweet buds, their mother's breast, as she dances,等都使用了拟人(personification)的修辞手法。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运用.docx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运用.docx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运用一部优秀和广为流传的英语文学作品,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必然是经过精雕细琢的。

纵观西方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其文学作品的来源是现实的社会,同时也比现实社会水平高,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文字之间修辞手法衬托效果的加强,例如经常见的比喻和拟人等,在能够充分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把目光着重放在修辞手法的选择使用上,不同风格采取不同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文字表现更加灵活和生动形象,不呆板也不陈旧,其蕴含极高的艺术气息,能够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直观感受,对文学作品赏析以及流传具有加强的推动作用。

一、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是经常能够看到的,用得也比较多。

把两个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似点加以描述是这种修辞手法运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原本的事物特征的描写会更加生动,比喻修辞手法有四种,包括明喻、暗喻和借喻以及提喻,本文只要分析前两种常见的使用。

提到明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明喻使用与国内汉语文学作品大致相同,是一种比较基本的比喻手法,都是通过对两种不同类型的事物以及现象的相同之处加以文学性的描述,极力突出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通处。

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一般使用Like、asif、asthough等词汇来进行明喻,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大咖把明喻修辞手法运用到了极致,就像莎士比亚的一些作品中,会这样写:“你和我之间的思念就像是食物对生命一样的”,把两人之间的思念与食物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加以比照,鲜明表达出作者内心愁苦的真实情感以及对亲友的思念之浓,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加强读者对作者情感的体会。

暗喻相对于明喻来说,层次感更强而且所表达的情感要更强烈。

暗喻手法并不是用一些比喻性的词语来写的,是把这个东西当成另外一件东西来写,一般只会出现喻体而本体并没有直接显现出来,暗喻适合用于深厚情感的比喻,感情色彩较为丰富与浓厚,耐人寻味的文学表达能够勾起读者对作品的无限思考与遐想。

就像伟大诗人雪莱所提到正待觉醒的奴隶就像沉睡的雄狮一般,此作品是鼓励与推动奴隶制度的经典作品之一,奴隶与雄狮,觉醒与沉睡两者的相互对照,加强了被压迫阶级对自由,对民主的渴望,其中的鼓励作用坚定了奴隶阶级推翻上层阶级统治,推翻奴隶制度,寻求自由平等的信念。

英美文学 英语诗歌修辞手法简介Figures_of_speech

英美文学 英语诗歌修辞手法简介Figures_of_speech
An allegory is a complete narrative that conveys abstract ideas to get a point across.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by Emily Dickinson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kindly stopped for me— The Carriage held but just OurselvesAnd Immortality. Weslowly drove--He knew no haste And I had put away My labor and my Leisure too, For His Civility--…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她嘴唇腥红,姿色妖艳, 缕缕秀发如金子般耀眼: 皮肤却似麻风病人般苍白, 她是一个死中之生的梦魇, 使人血液凝冻,毛骨悚然
The Waning Moon By Percy Shelley
And like a dying lady, lean and pale, Who totters forth, wrapped in a gauzy veil, Out of her chamber, led by the insane And feeble wanderings of her fading brain, The moon arose up in the murky east, A white and shapeless mass.
Examples
She has a face that's as round as the moon.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You run like a rabbit. Life is a yo-yo . It's a series of ups and downs. All the world's a stage,

英语中有19种修辞手法及英国文学作品与作家

英语中有19种修辞手法及英国文学作品与作家

英语中有19种修辞手法,它们分别是:Simile明喻、Metaphor 隐喻,暗喻、Metonymy 借喻,转喻、Synecdoche 提喻、Synaesthesia 通感,联觉,移觉、Personification 拟人、Hyperbole 夸张、Parallelism 排比,平行、Euphemism 委婉,婉辞法、Allegory 讽喻,比方、Irony 反语、Pun 双关、Parody 仿拟、Rhetorical question 修辞疑问、Antithesis 对照,对比,对偶、Paradox 隽语、Oxymoron 反意法,逆喻、Climax 渐进法,层进法、Anticlimax 渐降法。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这19种修辞手法的全部解释和例句,快来学习吧!1.Simile 明喻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

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标志词常用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

例如: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

2>.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

2.Metaphor 隐喻,暗喻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

例如:1>.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

2>.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英文经典诗歌中的修辞典例及其作用

英文经典诗歌中的修辞典例及其作用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间听、说、读、写译均要不断练习。

这个过程是有意义的,也是枯燥乏味的。

为了缓解压力,英文歌曲,英文小品文,英文诗歌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在欣赏名曲名著的同时也是不断提高英语思维与修为的过程。

尤其是英文诗歌,它们如同汉语诗词一样散发着不同寻常的芬芳魅力。

1明喻(Simile)明喻修辞是英语中最常用也是最容易学的一种修辞,它将具有共性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通常的句式为“A 像B”。

以下均为明喻的标志与信号:like,as,as it were,as though,similar to。

通常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

通过明喻的使用,使得本体形象生动,一目了然。

诗歌中往往借此抒发浓烈厚重的思想感情。

例一:啊,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六月里迎风初开啊,我的爱人像支甜甜的曲子,奏得合拍又和谐。

———Robert Burns (罗伯特·彭斯)的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 一诗为被称作“18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先驱”的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所作。

其代表诗集《主要以苏格兰方言而写的诗》使得彭斯一举成名。

此诗歌颂爱情的伟大与美妙,赞叹爱情的圣洁与魅力,让人对爱情心驰神往,恋恋不忘。

也被谱曲演绎成了歌曲。

通过此种修辞,全诗为我们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每每读来,一个动人不凡的苏格兰少女仿佛缓缓向我们走来,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2拟人(personification)顾名思义,即将人所独具的特性、特质赋于动物、植物或某些物体之上,使其人格化、人性化。

运用此种修辞手法会让诗歌的灵动性与激昂性更容易凸显出来,易于主题的抒发和作者胸臆的坦白。

例二:剽悍的西风啊,你是暮秋的呼吸,因你无形的存在,枯叶四处逃窜,如同魔鬼见到了巫师,纷纷躲避。

论英国诗歌中三种典型的修辞手法——明喻、暗喻和转喻

论英国诗歌中三种典型的修辞手法——明喻、暗喻和转喻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8.02论英国诗歌中三种典型的修辞手法—明喻、暗喻和转喻陈朋【摘要】英国诗歌精致优雅,写法微妙,因而在所有英语国家的诗歌中熠熠闪光。

英国诗歌不仅内容和 形式引人入胜,而且修辞手法的使用也是独树一帜。

本文通过引用英国诗歌中的部分经典名篇,分析了明 喻、暗喻和转喻这三种典型修辞手法在诗歌内容展现和情感宣泄上的作用,也分析了修辞手法对诗歌的境 界和意境的整体提高以及在交流场合中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英国诗歌修辞手法明喻暗喻转喻诗歌是浓缩而简练的艺术,以最少的词表最多的意,但短短的一行诗足以跨越时间,缔造永恒。

这是人类情感 表达的独特媒介,是通过语言表达内心情感的最原始的工 具。

英国诗人借助诗歌表达了他们内心的狂喜与刺痛,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篇。

这些优秀的英国诗歌不仅内容优雅 别致,而且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精妙超凡。

诗歌中常采用 明喻、暗喻、转喻三种修辞手法,以一个意象表达另一个 意象,从而更好的表达诗歌内容和宣泄情感。

本文将以部分经典英国诗歌为题材,分析其中的明喻、暗喻和转喻在内容表达和情感宣泄上的作用。

&、明喻明喻是诸多文学形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明喻是用 “如”、“像”、“似“等直接的喻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 两种不同意象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不同的意象,熟 悉或陌生,具体或抽象,都可以通过明喻进行转化。

[1]采用明喻的最著名的英国诗歌之一当属罗伯特•彭斯 (1959 -1796)的《一朵红红的玫瑰》。

全诗用于表达罗伯 特对情人深沉的爱。

诗歌的前四行为“啊!我的爱人像红 红的玫瑰/在六月里开放/啊!我的爱人像一支乐曲/乐声美 妙悠扬”。

上述四行诗包含两个明喻。

诗人以欢快、骄傲而 愉悦的语调将情人比作红红的玫瑰和甜甜的乐曲,从而展 现情人的美好。

这里“红红的玫瑰”表现了魅力、曼妙、活力和生机。

“甜甜乐曲”强调了情人不仅有醉人的外表,而且有柔美灵动的心灵。

像一段乐曲。

英美诗歌修辞

英美诗歌修辞

音韵美诗歌的音韵美是诗体语言重要特征之一,如果我们把诗义比作人的灵魂,语言就是他的骨干。

一首好诗主要是取决于它的语言,语言的音韵美是由押韵和节奏来体现的。

一、押韵(Rhyme)英语诗歌的押韵可以根据单词的内音素重复的部位不同而分成不同种类,最常见的有头韵(Alliteration)、谐元韵(Assonance)、腹韵(Consonance)、尾韵(EndRhyme)。

(一)头韵(alliteration)是英语语音修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英诗中常见的以音表意的手法之一。

是指词首或重音节的第一个辅音字母相同。

作为一种语音修辞格,头韵不仅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性、生动性,体现一种韵律美和音乐美,还能起到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加强语言表现力等效果。

I slip,I slide,I gloom,I glance,Among my skimming swallows;I make the netted sunbeam danceAgainst my sandy shallows,(Alfred Tennyson)这是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小溪》(the Brook)中的一节,这首诗仅第一行就用了两对头韵“slip,slide”和“gloom,glance”来描写小溪(诗中的“我”)的一连串动作:“我滑动,我流淌,我暗淡,我闪光,”该诗还大量地运用鼻辅音(如/m/、/n/和//共出现13次)送气音(如/s/和/z/共出现11次)和流音(如/I/共出现6次),有效地烘托出小溪的静谧与安宁。

第一行中的两对头韵及其清脆柔和的音节与小溪的轻快流淌、潺潺远去构成了巧妙的吻合。

软辅音的交替出现,头韵的使用与ABAB式的韵脚形式相配合,使这节诗具有极强的乐感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音韵美。

(二)谐元韵(Assonance)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重读元音音素相同,而末尾的辅音音素则不同。

如Make ready,make ready,my merry menour gucle ship sails the morn'-Now ever dark,my master dearI fear a deadly storm’(Sir Walter Scott)在第二、四行末,mom,和stoma是押or的腹韵。

第一讲-英美诗歌音步

第一讲-英美诗歌音步

第一讲-英美诗歌音步英美诗歌音步是指英语和美式英语诗歌的特殊韵律和节奏,决定了其朗诵和表现的方式。

音步包括押韵、韵脚、音节的重读和轻读,以及句子的断句和重音等。

在英美文学中,诗歌音步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诗歌更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让读者更容易记忆、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押韵是指诗歌中某些字母或音节的末尾相同,形成的音乐效果。

英美诗歌中的押韵分为纯押韵和近音押韵两种。

纯押韵是指从最后一个重读音节开始,后面的音节在韵尾部分完全相同,如"stand"和"land"的"and"部分。

近音押韵是指韵母和辅音不完全相同,但是音节的音调和音色相似,如"love"和"move"的"ove"部分。

押韵可以加强诗歌的语言美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但是如果押韵过于平凡或不自然,会降低诗歌的质量和可读性。

韵脚是指诗歌中每行的末尾音节的规律排布,是诗歌音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美诗歌中,韵脚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的,如押韵模式为AABB、ABAB、ABBA等。

韵脚的变化可以改变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让诗歌更加灵动和生动。

同时,韵脚的运用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诗歌中的信息和情感。

句子的断句和重音也是英美诗歌音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朗读英美诗歌时,需要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和节奏,强化句子中的关键词和情感,让整个诗歌节奏流畅、韵律明显。

总之,英美诗歌音步是诗歌表现艺术的重要方面。

通过学习和掌握音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美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朗诵和演讲能力。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修辞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修辞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修辞《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是T.S.艾略特(T.S. Eliot)的一首诗歌,其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以下是一些在诗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1. 隐喻和象征:诗中使用了许多隐喻和象征,例如用“城市的声音”象征现代社会的喧嚣和混乱。

2. 拟人化:作者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或无生命的物体拟人化,如“时间的手”“夜晚的眼睛”等,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

3. 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或情境,如“爱与恐惧”“生与死”,来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 反复:诗中某些词汇或短语的反复出现,如“我”“我们”“在这里”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5. 内心独白:整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像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6. 典故和引用:诗中引用了一些文学、历史或宗教典故,如《哈姆雷特》中的“To be or not to be”,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英美诗歌鉴赏ppt课件

英美诗歌鉴赏ppt课件

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整体代 替部分。例如,“伦敦的雾” (London Fog)可以代表“ 工业污染”。
通过说反话或表达与字面意思 相反的含义,达到讽刺或幽默 的效果。例如,“他是个快乐 的单身汉”(He is a happy bachelor),实际上是说他是 个孤独的人。
意象与象征
意象(Image)
03
英美著名诗人及代表作品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要点一
总结词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一部充满情感与技巧的诗歌作 品,展现了诗人对爱、生命和死亡的深入思考。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这部作品由154首十四行诗组成,探讨了各种主题,包括 爱、死亡、时间和人生等。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 手法,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是否 可以把你比作一个夏日?/你比夏日更可爱也更温和。)这 些诗句展现了诗人对语言的精湛运用和对主题的深入理解 。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
现代主义诗歌特点 重视个体体验和内心感受 大量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
01
诗歌语言简洁、意象鲜明
02
关注现代都市生活和科技文明带来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诗歌特点
03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
解构传统诗歌结构和韵 律
关注边缘群体和反主流 文化
02
情感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状 态,包括喜怒哀乐、爱恨情愁 等方面。
03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有助 于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 诗歌的艺术价值。
关注诗歌的细节与意象

英文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文体效果

英文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文体效果

英文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文体效果
修辞手法,又称修辞学,是指文章中作者使用的文字形式,使文章更加优美、有力。

英文诗歌中也有很多修辞手法,它们的存在不仅能给文章以美丽的形式,而且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文体效果。

首先,对比是英文诗歌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它可以使诗歌表达的思想更清晰、明确,并且更加鲜明,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

此外,比喻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读者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再者,象征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在英文诗歌中,作者通常会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来暗示诗歌的主题思想,从而产生一种视觉效果,使诗歌更加有力。

此外,押韵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诗歌的表达更加流畅,从而产生一种节奏感,使诗歌更加有韵味。

最后,排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诗歌表达的思想更加明确,从而使诗歌更加有力。

例如,伊丽莎白·班克斯在《再见,我的朋友》中用排比来表达诗歌的主题,“再见,我的朋友,再见,我的爱人,再见,我的灵魂的伴侣。

”在这句诗中,排比的使用让诗歌的主题更加清晰而有力。

以上就是英文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文体效果。

英文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不仅能使文章更加优美,而且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文体效果,让诗歌更加有力,从而使诗歌更加有趣、有韵味。

英语诗歌的修辞

英语诗歌的修辞

死神将他冰冷的手触摸国王; 皇杖皇冠 必将倾倒, 在尘埃里与弯弯的镰刀 和铲子同样被锈蚀掉。
诗中以皇杖、皇冠、镰刀和铲子分别代指国 王、王后、农夫和工人。
转喻(以名易名) 转喻(以名易名) 用某一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 辞手法叫做转喻或借代。这两种事物之间有 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He is reading Shakespeare. 他在读莎士比亚 作品(Shakespeare’s works 用作者指代作品) Finally she married money. 她最终嫁给了有 钱人。(a rich man用“钱”指代“有钱人”)
4. War is peace. Freedom is slavery. Ignorance is strength. ( 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 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 就是力量) 就是力量 (The purpose of war is peace freedom of body is the slavery of thoughts; you dare do anything if you are an ignorant.) 5. Caesar:Cowards die many times before their deaths ; the valiant never taste of death but once… 恺撒:懦夫在未死之前,就已经死过好多次;勇士一 恺撒:懦夫在未死之前,就已经死过好多次; 生只死一次。 生只死一次。……
提喻法:用局部代替全体或全体代替局部, 提喻法: 用属代替种或种代替属,用具体代替抽象或 抽象代替具体的修辞手法叫做提喻。 (1) 以局部代全体 He can’t ride a wheel. 他不会骑自行车。 “轮子”只是自行车的一个部件,在此用来指 代“自行车”。 (2)以全体代局部 The birds sang to welcome the smiling year. 小鸟歌唱迎新春。 “春季”只是“一年”中的一个季节,句中用 “欢笑的年”指代“春天”。

如何欣赏英文诗歌

如何欣赏英文诗歌

如何欣赏英文诗歌诗以高度凝结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诗讲究联想,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

欣赏英文诗歌和学习英语语言,是相辅相成的。

在欣赏英文诗歌时,我们可以从诗的格律、诗的押韵、诗的体式、诗的评判等方面来考虑。

一、诗的格律“格律是指可以用脚打拍子的节奏”,是每个音步轻重音节排列的格式,也是朗读时轻重音的依据。

而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

重读音节为扬(重),在音节上用“-”或“ˊ”标示,非重读音节为抑(轻),在音节上用“︶”标示,音步之间可用“/”隔开。

以下是五种常见格式:1.抑扬格(轻重格)Iambus: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As fair / art thou / my bon/nie lass,So deep / in luve / am I :And I / will luve / thee still,/ my dear,Till a` / the seas / gang dry:Robert Burns(1759-1796): My Lu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注;art=are luve=love bonnie=beautiful a`=all gang=go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可标示为:︶-/︶-/︶-/()-/2.扬抑格(重轻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可标示为:-︶/-︶/-︶/-Tyger!/ Tyger!/ burning / brightIn the / forests / of the / night---William Blake: The Tyger3.抑抑扬格(轻轻重格)Anapaestic foot: 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韵美诗歌的音韵美是诗体语言重要特征之一,如果我们把诗义比作人的灵魂,语言就是他的骨干。

一首好诗主要是取决于它的语言,语言的音韵美是由押韵和节奏来体现的。

一、押韵(Rhyme)英语诗歌的押韵可以根据单词的内音素重复的部位不同而分成不同种类,最常见的有头韵(Alliteration)、谐元韵(Assonance)、腹韵(Consonance)、尾韵(EndRhyme)。

(一)头韵(alliteration)是英语语音修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英诗中常见的以音表意的手法之一。

是指词首或重音节的第一个辅音字母相同。

作为一种语音修辞格,头韵不仅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性、生动性,体现一种韵律美和音乐美,还能起到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加强语言表现力等效果。

I slip,I slide,I gloom,I glance,Among my skimming swallows;I make the netted sunbeam danceAgainst my sandy shallows,(Alfred Tennyson)这是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小溪》(the Brook)中的一节,这首诗仅第一行就用了两对头韵“slip,slide”和“gloom,glance”来描写小溪(诗中的“我”)的一连串动作:“我滑动,我流淌,我暗淡,我闪光,”该诗还大量地运用鼻辅音(如/m/、/n/和//共出现13次)送气音(如/s/和/z/共出现11次)和流音(如/I/共出现6次),有效地烘托出小溪的静谧与安宁。

第一行中的两对头韵及其清脆柔和的音节与小溪的轻快流淌、潺潺远去构成了巧妙的吻合。

软辅音的交替出现,头韵的使用与ABAB式的韵脚形式相配合,使这节诗具有极强的乐感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音韵美。

(二)谐元韵(Assonance)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重读元音音素相同,而末尾的辅音音素则不同。

如Make ready,make ready,my merry menour gucle ship sails the morn'-Now ever dark,my master dearI fear a deadly storm’(Sir Walter Scott)在第二、四行末,mom,和stoma是押or的腹韵。

(三)辅韵(consonance)是指辅音重复(尤指位于词尾的),但前面无相同或相似的元音。

同头韵一样,辅韵亦是英文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文学手法(literary technique),试看下面的一段,体会辅韵在诗歌中的运用:And the afternoon,the evenings,sleeps so peacefully!Smoothed by long fingers,Asleep tired or it malingers,Stretched on the floor,here you and me.(T.S Eliot: The Love Song ofJ.Alfred Prufrok)诗中柔和的辅音/s/和/l/在不同单词的不同部位多次重复。

有机地配合了内容,并创造了一种宁静、松弛、昏昏欲睡的音响气氛。

(四)英语诗歌的行与行之间的押韵格式称韵法(Rhyming Scheme)。

常见的有两行转韵(AABB)、隔行交互押韵(ABAB)、隔行押韵(ABCB)。

尾韵(End Rhyme)是最重要的,也称韵脚,指的是词尾音素重复。

在诗行的末尾押韵。

尾韵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联韵:AABB型。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It fell to earth,I knew not where;For,so swiftly it flew,the sight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The Arrow and the Song)(2)交叉韵: ABAB型Sunset and evening star,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When I put out to sea,(/Alfred Tennyson: Crossing the Bar)(3)隔行压韵:ABCB型。

这种形式在英语歌谣(Ballad)中经常见。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That' s newly sprung in June;O,my luve's like a melodie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Robert Bums: A Red,Red Pose)二、节奏(Rhythm)英诗的节奏是有规律性的。

在英诗中,重读音节(stressedsyllabk)和非重读音节(unstressed syllable)按规律交替出现。

一个双音节以上的词有重读音节(可标记为一)和非重读音节(可标记为))。

在句子中,不同的单词也有重轻读之分。

分析英诗格律的第一步就是将每一诗行划分成音步,这种方法称为(scansion)。

如:I wan/dered lone/ly as/a cloud(William Wordsworth)这个诗行就可划分成4个音步。

每行诗所包含的音步各异。

含有一个音步的称为“单音步”(monometer);含有二个音步的称为“双音步”(diameter)含有三个音步的称为“三音步”(trimeter);四音步称为(tetrameter);五音步称为(pentameter);六音步称为(hexameter);七音步称为(heptameter)及八音步(octometer)。

由于一个音步中重读音节所处的位置不同,音步有不同的类型。

传统英诗的音步有七种类型。

(一)抑扬格(Iambus):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As fair / art thou / my bon/nie lass,So deep / in luve / am I :And I / will luve / thee still,/my dear,Till a’/ the seas / gang dry:Robert Bums(1759-1796): My Luve Is like a Red,RedRose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可标示为:)-/)-/)-/)-) (二)扬抑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可标示为:一γ-γ-γ-Tyger!/Tyger!/burning/brightIn the/forests/of the/night(William Blake:The Tyger)(三)抑抑扬格(Anapaestic foot):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

如:三音步抑抑扬格))/))-/))-Like a child / from the womb,Like a ghost / from the tomb,I arise / and unbuild / it again.(四)扬抑抑格(Dactylic foot):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如:两音步扬抑抑格一)γ-))Touch her not /scornfully,Think of her/mournfully.(Thomas Hood )(五)抑扬抑格(Amphibrach):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再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如:三音步抑扬抑格)-γ)-γ)-)下例中最后一个音步为抑扬格。

O hush thee/my babie/thv sire was/a knight.(六)扬扬格(spondee):由两个重读音节构成,(//)如:retell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强调或突出。

这种类型在诗歌中较少出现,I,saw thee weep——the big bright tear came o'er that eye of blue.(Byron)这行诗主要以抑扬格为主。

在第六,第七音节发生变格,为扬扬格。

(七)抑抑格(pyrrhic):由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

这种类型较为罕见。

One for the/master,and/one for the/dame.下面让我们通过对弗罗斯特的一首短诗的拟声和押韵的分析,来说明诗人是如何借助语音这一外在形式来达到语音象征以及语音增补意义的:The Span of LifeThe old dog barks backward without getting upI can remember when he was a pup.老犬回头虚吠两声,都不想站起我还记得它小时侯的活动这首诗是抑抑扬格,每行有四个音节,双行押脚韵。

诗歌对比了一条老狗的衰老与幼小时的活跃诗人本身选用三个音节的格律,本是快速的格律,但在第一行中却以很不一般的方式阻碍了格律的速度。

这里包含的辅音都很光华而柔和,其节奏很轻快、正规,每个音节都落在元音或辅音中的流音上。

这样,这两行诗的进程都与字句所含的视觉意象相一致。

还有一点,诗人在第一行诗里用back的首韵来加强前面的象声词bark,这声音突出了听觉形象,就象回声一样。

如果说这一首两个诗行的诗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其主要原因就是声与意的美妙结合。

1 明喻(Simile)明喻是一种最简单、最常见的修辞方法,是以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其基本格式是“A像B”,常用的比喻词有as, like, as if, as though等。

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浅显、明白,使人可见可感可悟,把简单的事物表达的更为形象更为生动。

例如:Like climbing a mountain, we struggle up three feet and fall back two.(正如爬山,我们费力爬上三英尺,又掉下去两英尺。

)(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三单元课文B)I see also the dull, drilled, docile, brutish masses of the Hun soldiery blodding on likea swarm of crawling locusts.(丘吉尔在此使用了一个恰当的比喻,把德国士兵比作蝗虫,因为二者有着共同之处-传播毁灭。

)2 暗喻(the metaphor)暗喻也是一种比喻,但不用比喻词,因此被称作缩减了的明喻(a compressed simi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