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区位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廖什以农户生产和销售啤酒为例,研究市场区及其体系 的形成规律和空间形式。
(1)需求圆锥体与理想的市场地域
需 求 量
O 图 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
均衡价格
(2)市场区体系的形成机制
图 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
(引自:最近的地理学,p.48,图1-20 )
注:廖什曾计算过,六边形的需求量比同面积正方形多2.4%、比圆大10%、比等边三角形大12%。
点最佳,因在中间设厂将增加场站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 于中间区位的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 ❖ (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 则港口或其他运转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这就是转运点区位论, 这一理论为人们在港口布局工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 ❖ (3)当使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时,考虑到场站费用,企业是中转区 位最优。 ❖ 3、理论意义 ❖ (1)对运费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随距离变化呈递减趋势的线路 运输费用和与距离变化无关的场站作业费用;区位布局要尽量在各 大中转场站布局,避免原料和产品的多次中转; ❖ (2)按照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距离可以通过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费等。 ❖ 4、送达价格(等送达价格线)与市场区域
图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 第二、杜能圈农业布局6层次 ❖ ①自由式农业圈:蔬菜和牛奶等易腐难运的鲜活农产品;
这一农作区在经营方式上突出的特点是集约化程度很高。 ❖ ②林业圈: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和木炭等; ❖ ③轮作农业圈:主要种植谷物和饲养牲畜,农牧结合,
合理轮作是其主要特点。采用轮栽作物制,无休闲地, 六区轮作。 ❖ ④谷草式农业圈:谷物、牧草、休耕轮作地带;其特点 是经营较粗放,在轮作中增加了牧草的比重,而且出现 了休闲地。 ❖ ⑤三圃式农业圈:粮畜产品,以畜产品为主,谷作物粗 放;这一区处在整个谷物种植区的最外围,农业经营粗 放,土地大量休闲。 ❖ ⑥畜牧业圈:生产谷物用于自给,生产牧草用于养畜, 畜产品供应城市市场。 ❖ 此圈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这种圈状分布, 常被称为杜能圈或农业圈。
图 可通航河流和其它小城市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孤立国的修正模式
图 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 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
图 城市蔓延与农业土地利用模式(逆杜能圈) 辛克莱尔模式
第二节 工业区位论
❖ 一、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前提 ❖ 1、基本概念——区位因素(因子) ❖ 2、理论前提 ❖ (1)研究区域是一孤立国家或地区,只探讨影响工业区
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 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 2、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 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 3、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 韦伯的不足主要是选择的区位因子太少,而且是静态分析;此外对地 区布局研究不够。
❖ 3、农业圈的修正模型:杜能根据市场价的变化 和可通航河流和其他小城市的存在对“孤立国” 农业区位模式产生的巨大影响,对“农业圈”进 行了修正,提出了孤立国的修正模式。
❖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 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
❖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 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 2、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 五、农业区位论的发展(如辛克莱尔模式)
图 直线市场下区位均衡点与变换曲线示意图
图 区位三角形中的区位均衡
(注:粗黑线为变换曲线,而线上的黑点为可选区位点)
第三节 行为区位理论
❖ 一、理论前提
❖ 1、经济人:完全掌握了环境的一切信息, 并且具有稳定地、正确地选择所有事物的 能力的人。
❖ 2、满意人:现实中,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并 不一定完全掌握信息,而其可能是获取某 种满足感的行动人。
❖ 二、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 1、区位与市场地域 ❖ 2、运费与区位理论
图 帕兰德的市场地域分割
❖ (二)胡佛的交通区位理论 ❖ 1、假设条件 ❖ (1)运费由场站作业费用和线路运输费用组成; ❖ (2)使用同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和一个销售市场; ❖ 2、主要观点 ❖ (1)若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止
图 运费与区位 (资料来源:Allen, Unwin . Systematic Geography. London:Brian
Knapp,1986.396 )
图 在收入递减条件下,两个生产者的市场地域的界线
图 胡佛的制造业规模与市场末端送达价格线
❖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 相互依存区位论主要是研究在不完全竞争 条件下,均衡状态的形成过程。探讨在直 线市场条件下,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时,区 位与市场地域的关系。
图 基于最大收益的廖什工业区位模型
(a)单一市场区模式;(b)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区域;(c)稳定的 非重叠的蜂窝状市场区域
(资料来源:Allen , Unwin. Systematic Geography. London:Brian Knapp,
❖ 4、廖什理论的特点
❖ 廖什最大利润区位论的市场是蜂窝状的正 六边形“面”状市场。在垄断竞争情况下, 首先着眼于确定均衡价格和销售量,即平 均生产费用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再通 过此来确定市场地域均衡时的面积和形状。
区位)。
❖ (3)运用综合等费用线寻找运费最低点;
图 综合等费用线示意图
❖ 2、劳动力费用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劳动 费指向论
❖ (1)等费用线示意图 ❖ (2)劳动费用最低区位的图解 ❖ (3)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
❖ 3、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集聚指 向论
❖ 集中因素(Agglomerative Factors)和分散因素 (Deglomerative Factors)
❖ 霍特林模式
假设条件之一:寡头1的位置位于地点A,寡头2的位置位于地点B,则: |AC|=a为寡头1固有的地盘;|BD|=b为寡头2固有的地盘,|AB|为寡头1和 寡头2需竞争的地盘,若最终寡头1争夺到的地盘为|AE|=x;寡头2的争
夺到的地盘为|BE|=y。(如图所示)
图 无限非弹性需求条件下的直线市场的竞争
❖ 加工系数
图 劳动费用最低区位的图解
图 集聚指向的图解
❖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 1、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 按照韦伯的原料指数可将现实中的工业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分析其
区位倾向。 ❖ 2、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 ❖ 3、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 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
图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
图 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
❖ (2)在货物重量方面,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 念来论证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即原料 指数大小,决定理论上工厂的区位 ;
❖ 原料指数大于1,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原料指数小于1,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原料指数等于1,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
❖ 区位线(location line )和变换曲线(transformation line)
❖ 分析思路:
❖ 艾萨德区位指向理论的特点是运用替代原理(替代原则)分析区位均衡,通 过对市场的分析提出了竞争布局模型。(ⅰ)一个市场、一个原料地;(ⅱ) 一个市场和两个原料地的区位三角形;
❖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图 弹性需求条件下的直线市场的竞争
❖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 1、 基本观点 ❖ 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 ❖ 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 ❖ 大利润地点。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 ❖ 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 ❖ 润最大点。
❖ 2、假定条件
件等完全相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 ❖ ④农产品的运费与重量及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关系; ❖ ⑤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
系调整他们的wk.baidu.com营品种。
❖ 2、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一、杜能圈的推导基础 ❖ ①农地利用类型和农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
决于自然条件差异,更重要的是农产品距离消费 地(市场)的距离。 ❖ ②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为有利,完全取决 于利润, ❖ 利润=产品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 即: P = p - (c + t)
第三章 区位理论
第一节 农业区位论
❖ 一、农业区位理论的产生 ❖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述 ❖ 1、杜能对“孤立国”的理论假设条件 ❖ ①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
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 ❖ ②“孤立国”内没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与农村
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 ③“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
❖ 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 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
第二,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
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
❖
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
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
❖
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 3、市场区位模型
❖ 可见,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满意人,即其 行为目标不是最佳化,而是最大满足感。
位的经济因素,其他因素(例如政策、政治制度、民族、 气候、技术发展差别等)都是相同的; ❖ (2)原料地、燃料地、消费区和劳动力来源为已知; ❖ (3)其他矿藏条件、产品需要量、劳动力供应状况和工 资等不变; ❖ (4)有普遍存在的原料(如水和砂子,简称遍在原料), 也有局部地区存在的原料(如煤和铁矿,简称非遍在原 料); ❖ (5)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运输方式为铁路等。
❖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论 ❖ 分析工具:
❖ 输送投入(transport input)——指单位质量移动单位距离的必要投入。艾 萨德认为,输送投入与资本、土地、劳动投入及企业经营者能力等生产要素 具有类似性, 都是按照利润最大化原理投入。但输送投 入意味着空间变量 的增加,运费是其投入的价格。
❖ 补充:地租收入公式与地租曲线
❖ 一般地租收入公式 ❖ P = p Q-CQ-KtQ=(P-C-Kt)Q
❖ 式中: P——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 C——农产品的生产成本;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农产品的运费率;
❖ 地租曲线
❖ 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 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
❖ (二)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体系概述 ❖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 ❖ 1、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指向论 ❖ (1)要使工业生产取得最低成本的效果,首先是寻求
运费最低点。即工业会选择原料与成品二者的总运费 为最小的区位。而决定运费大小的基本因素是距离和 货物的重量。
❖ 根据工业生产当中的一个市场、一种或者多种工业原 料的具体情况,工业区位可由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 形来进行解释,并要求满足:
❖ minF=f×min(∑Mi•Ri+Rk)
❖
式消Rk中耗为,的产Fi品原为运料单距、位。燃产(料品注的总意质运:量费范;;力Rf农为i为构运i原架费)料率、;燃M料i为的单运位距产;品
❖ 区位三角形:根据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假设在一个市场和两个原料产地的情况下, 市场和原料产地之间的连线将形成一个三 角形。如果市场C需要某种产品,生产该 产品主要需要M1和M2两种原料,则在三角 形内必有一点P,是生产该产品工厂的最 佳厂址。这就是著名的“韦伯区位三角形”
❖ 农场主选择生产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 杜能圈结构。
❖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 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是生产易 于腐烂或必须新鲜消费的产品;
❖ 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 物;在城市的周围空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