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合集下载

互补推挽电路工作原理

互补推挽电路工作原理

互补推挽电路工作原理
互补推挽电路是一种常用的功率放大电路,常用于音频放大器、直流电机驱动等场合。

互补推挽电路由NPN型三极管和PNP型三极管组成。

其中NPN型三极管负责将输入信号的正半周期进行放大,而PNP
型三极管负责将输入信号的负半周期进行放大。

通过这样的组合,可以实现对正负半周输入信号的放大,从而得到一个较为稳定的输出信号。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期时,NPN型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PNP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此时,输入信号通过NPN型三
极管放大,并驱动负载。

同时,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上的
电压为零,不对电路产生影响。

2. 当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期时,NPN型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PNP型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此时,输入信号通过PNP型三
极管放大,并驱动负载。

同时,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上的
电压为零,不对电路产生影响。

通过交替工作的NPN型三极管和PNP型三极管,互补推挽电
路实现了对正负半周期输入信号的放大。

由于NPN型和PNP
型三极管之间的输出相位差为180度,因此可以避免输出信号的失真问题,并且能够实现较高的功率放大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补推挽电路中,通常还会加入驱动电路,以确保NPN型和PNP型三极管能够正确切换。

另外,还需要注意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的选取和匹配,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互补推挽放大电路

互补推挽放大电路
4. 集成运算放大器
4.2 双极型集成运放
4.2.1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 4.2.2 带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 4.2.3 复合管电路 4.2.4 互补推挽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
4. 集成运算放大器
4.2.4 互补推挽放大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典型结构
输入
输入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间级 输出级
输出
输出级
偏置电路
为负载提供足够的电压和电流,具有很小的
输出电阻和较大的动态范围。
模拟电子技术
4. 集成运算放大器
1. 电路组成
2. 电路主要特点
(1) T1、T2参数相同
(2) 输出电阻小
uI
(3) 动态范围大
(4) 带载能力强
+ VCC
T1 +
T2 RL uO
_
_VCC
UOP VCC UCES UOPP 2(VCC UCES )
模拟电子技术
+ V电CC流方向
输出信号 T1
+
T2 RL uO
_
_VCC
d. 输出动态范围 UOPP 2VCC
模拟电子技术
4. 集成运算放大器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
-
-
+
+
互补推挽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
谢 谢!
模拟电子技术
4. 集成运算放大器
3. 工作原理 (1) uI=0时
输入信号
T1、T2截止
uO=0
uI
(2) uI>0时 uO ≈ ui
T1导通 T2截止
电流方向
+ VCC
输出信号 T1

推挽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图

推挽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图

推挽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图推挽放大电路、推挽放大电路工作原理、A类放大电路、B类放大电路、AB类放大电路、如何降低推挽放大电路的交叉失真。

一、推挽放大电路推挽晶体管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使用以特定方式连接的有源器件,可以在需要时交替提供电路并从连接的负载吸收电流,用于向负载提供大功率,也被称为推挽放大器。

推挽放大器由2个晶体管组成,其中一个是NPN型,另外一个PNP型。

一个晶体管在正半周期推动输出,另一个在负半周期拉动输出,因此被称为推挽放大器。

推挽放大器电路的主要优点是当没有信号时,输出晶体管没有功耗。

推挽放大电路有多种类型,但通常将B类放大器视为推挽放大器。

推挽放大电路二、A类放大器A类配置是最常见的功率放大器配置,仅由一个设置为始终保持导通状态的开关晶体管组成,产生最小的失真和最大幅度的输出信号。

A类放大器的效率很低,接近30%。

即使没有连接输入信号,A 类放大器的级也允许相同数量的负载电流流过它,因此输出晶体管需要大散热器。

A类放大器的电路图如下:A类放大器三、B类放大器B类放大器是实际的推挽放大器。

B 类放大器的效率高于A 类放大器,因为它由两个晶体管 NPN 和 PNP 组成。

B 类放大器电路以这样一种方式偏置,即每个晶体管将在输入波形的一个半周期内工作。

因此,这类放大电路的导通角为180度。

一个晶体管在正半周期推动输出,而另一个在负半周期拉动输出,这就是它被称为推挽放大器的原因。

B类放大器的电路图如下:B类放大器交叉失真B 类通常会受到称为交叉失真的影响,其中信号在 0V 时失真。

我们知道,晶体管需要在其基极 - 发射极结处提供 0.7v 的电压才能将其打开。

因此,当交流输入电压施加到推挽放大器时,它从0 开始增加,直到达到0.7v,晶体管保持关断状态,我们没有得到任何输出。

PNP 晶体管在交流波的负半周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这被称为死区。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二极管用于偏置,然后放大器被称为 AB 类放大器。

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
为消除交越失真,可给T1、T2一很小的偏置电压,使 其在静态时处于微导通状态。
+VCC
Rc
D1
T1
ui
D2 T3
T2 RL
+ uo −
Re
−VEE
二极管提供偏置
Rc1
R1 T4
R2 UBE4
ui
T1
+VCC
T2 +
T3 RL uo −
−VEE
UBE倍增电路提供偏置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
功率放大电路
LM386接线图
调增益
输入
R1
C1
+VCC
1
8
2(-)
7
单电源供电的 隔直电容
3(+) 4
去耦防自激
6
5 C2
2.1pF
C3
R2 10
220μF RL
C4 0.047μF
容性负载抵消 部分感性负载
功率放大电路
iC
Q VCCuCE
IC1= IC2= 0, UCE1=UCE2=VCC uo= 0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2)工作原理
当ui 处于正半周时,T1导通,T2 截止,电流iC1通过负载RL。
当ui为负半周时,T2导2轮流导通,在负载RL上合 成一个完整的不失真波形。
集成功率放大器
R中点为 差模地
7 去耦
差动输 入级
1k
Auf
1 F
R
R2 2 Rf
15
增益 设置
150 1.35k
Rf
T2 R
T3
15k
-2 输入

互补推挽电路工作原理

互补推挽电路工作原理

互补推挽电路工作原理
互补推挽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功率放大电路,主要用于驱动高功率负载,例如音频音箱和马达控制。

互补推挽电路由一对互补(相互补充)的晶体管组成,通常一个是NPN型晶体管,另一个是PNP型晶体管。

NPN型晶体管被称为上拉晶体管,PNP型晶体管被称为下拉晶体管。

这两个晶体管连接在一起,在输入信号的控制下,交替工作,以提供放大输出。

工作原理如下:当输入信号向上拉晶体管施加电压时,上拉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它允许电流通过负载。

与此同时,下拉晶体管被截断,它阻止电流通过负载。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电压将有一个正的电压摆动。

当输入信号向下拉晶体管施加电压时,下拉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它允许电流通过负载。

与此同时,上拉晶体管被截断,它阻止电流通过负载。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电压将有一个负的电压摆动。

通过交替控制上拉和下拉晶体管的状态,互补推挽电路能够产生一个连续的放大输出信号,并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足够驱动高功率负载的水平。

此外,互补推挽电路还具有很好的线性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

总结起来,互补推挽电路通过上拉和下拉晶体管的交替工作,
以提供放大输出。

它是一种常用的功率放大电路,适用于驱动高功率负载。

推挽式功放电路

推挽式功放电路

推挽式功放电路一、推挽式功放电路原理推挽式功放电路是一种共射极放大电路,由两个互补的晶体管组成,一个负责放大正半周信号,一个负责放大负半周信号。

这两个晶体管通过一个输出变压器相连,将输出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一个晶体管导通放大正半周信号,另一个晶体管截止;当输入信号为负弦波时,另一个晶体管导通放大负半周信号,另一个晶体管截止。

推挽式功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输入信号经过输入耦合电容C1和电阻R1输入到晶体管Q1的基极,通过Q1的放大作用,信号在Q1的集电极处得到放大。

输出信号经过输出变压器T1转换为电压信号,再经过负载电阻RL输出到外部负载上。

同时,信号经过变压器T1的负反馈回到输入端,形成反馈回路,稳定放大电路的增益和频响特性。

二、推挽式功放电路设计推挽式功放电路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功放管:推挽式功放电路一般采用NPN型和PNP型功放管,需要选择互补的功放管,以保证正负半周信号能够得到放大。

常用的功放管有2N3055、TIP41C等。

2. 选择输入电路:输入电路一般采用直连式输入或共阻式输入,直连式输入简单方便,共阻式输入对负载的影响小,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选择。

3. 设计输出电路:输出电路一般采用输出变压器,需要选择合适的变压器比对应的输出功率,同时需考虑输出电容的选取,以保证输出信号的质量。

4. 设计反馈回路:反馈回路能够稳定放大电路的增益和频响特性,需要选择合适的反馈网络,如选择电容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网络。

5. 稳定工作点:推挽式功放电路需要稳定的工作点,通过选择合适的偏置电流和电阻,保证工作点在合适的工作范围内。

推挽式功放电路设计需考虑以上几个方面,以保证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并且输出信号质量良好。

三、推挽式功放电路实现推挽式功放电路实现一般采用离散元件,可以通过原理图设计软件如Proteus、Multisim等进行仿真验证。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 搭建电路原理图: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功放管、变压器等元件,搭建推挽式功放电路的原理图。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配置,广泛应用于各类功率放大器中。

该电路通过两个互补的晶体管(NPN型和PNP 型)配合工作,实现了输出信号的放大、增益稳定和功率放大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特点以及一些实际应用。

一、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是由NPN型和PNP型晶体管组成的,其基本工作原理是两个晶体管交替放大输入信号,在输出端以互补的方式放大电流和功率。

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NPN型晶体管被驱动进入放大区,PNP型晶体管处于截止区,输出电压下降;当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PNP型晶体管进入放大区,NPN型晶体管处于截止区,输出电压上升。

二、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方式1. 输入信号加到NPN型晶体管的基极上,通过输入电容偏置进行隔直流耦合,同时通过负载电阻提供静态偏置电压。

2. 输出信号接在两个晶体管的集电极上,通过电容耦合放大,在驱动负载时实现功率放大。

3. 互补晶体管工作的时序是交替进行的,解决了单管放大电路不能同时放大正负信号的问题。

三、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1. 输出能力强:推挽功率放大电路能够提供较大的输出电流,适用于驱动大功率负载。

2. 输出失真小:由于NPN型和PNP型晶体管交替工作,能够补偿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使得输出信号失真较小。

3. 电源电压稳定:由于输出电流是通过两个晶体管交替流过负载,因此负载电流基本稳定,电源电压变化对输出电流的影响较小。

四、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1. 音频功放:推挽放大电路常用于音频功放中,能够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满足音响系统对音频信号的放大要求。

2. 电机驱动: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可以用于驱动直流电机或步进电机,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3. 电源逆变器: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可以用于电源逆变器中,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UPS等领域。

4. 大功率LED驱动: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可以用于驱动大功率LED,实现对亮度的精确控制。

OCL准互补功率放大电路图

OCL准互补功率放大电路图

OCL准互补功率放大电路图
电路结构:T1、T2为差放输入级,T4为共射放大级和T7~T9、T8~T10组成准互补功率输出级。

静态电流:R1和D1、D2先确定了基准电压并与T3、T5组成恒流源。

T3提供差放级静态电流,T5是共射放大级的有源负载。

T6、R2、R3组成VBE恒压偏置电路,为准互补电路设置静态工作点,克服交叉失真。

RB1和Rf分别构成T1、T2管的基流回路,且Rf构成直流负反馈,使整个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稳定。

Rf和
C1、RB2又形成了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使电压放大倍数稳定,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降低,非线性失真减小。

输出端串接一熔丝BX用来保护功率管、使它们在输出短路时不至于烧毁。

为了得到较大输出功率,就需要有较大幅值的电压信号和一定数值的电流才能推动功放。

前置放大器可以用分立元件组成,也可用集成运放来实现。

该电路与实例二主要区别
T7~T10的偏置电压采用T6、R2、R3恒压偏置电路。

提高推动级集电极电压振幅不是采用自举电路,而是对推动级的集电极负载用D1、D2、T5管构成有源负载,对直流呈现直流负载很小,而对交流呈现很大的负载。

输出端串接一熔丝BX用来保护功率管、使它们在输出短路时不至于烧毁。

电路原理演示:。

互补推挽式OTL功率放大器电路分析

互补推挽式OTL功率放大器电路分析

互补推挽式OTL功率放大器电路分析
互补推挽式OTL功率放大器电路分析
在输出功率要求不大的情况下,往往采用互补推挽式OTL劝率放大器,
如图18-8所示。

电路中,VT1构成推动级放大器,VT2和VT3构成互补推挽
输出式放大器,VT2是NPN型三极管,VT3是PNP型三极管。

(1)直流电路分析。

电路中,推动级与功放输出级之间采用直接耦合电路,
所以两级放大器之间直流电路相互影响。

这一放大器的直流电路比较复杂,分
成以下几个部分分析。

交流电路分析。

电路中,输入信号U经VT1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


于偏置二极管VD1和VD2在直流工作电压+V的正向偏置作用下而导通,它们
的内阻很小,所以电路中A点和B点上的信号可以认为大小一样。

VT1构成共发射极放大器,它的集电极负载电阻比较复杂,主要有R2、
R3、VD1和VD2导通后的内阻,以及VT2和VT3输入电阻。

B126F。

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ic2 2 1ib1
复合管共射电路增强了电流的放大能力
,增大β倍。减小了对信号源驱动电
流 的要求。
AU
u o u
1
r
2
R C
1
//
R L
r
i
be1
1 be2
95/117
例题2 某放大电路交流通路如下图,计算电压增益。
分析:共射与共基电路组合在一起,既保持了电压的放大 能力,又获得较好的高频特性。如果把连个管子看做时 NPN型复合管,则是等效的CE组态放大电路。
RS
ui Rb1//Rb2
+
hie1
us
--
+
ib2
uo1 hie2
-
+
RC
RL uo
-
ri1
E1
B2
ri2
ro
输入信号源
第一级放大电路
第二级放大电路
负载
2.第二级放大电路为CB组态其输入电阻ri2很小, ri2为第一级 CE反相放大电路的负载,因此第一级反相放大电路的增益比
较小。
3.这是一个CE、CB组态级联放大电路,在高频情况下,CE
NPN
T1 T2
T1 T2
T1 T2
PNP NPN
PNP
9例4/1题171 计算电压增益。
ri1
直接计算: 复合管电流增益为β1β2, 电压增益为
AU
u o ui
12
RC // RL ri 1
ic2 ic1 2 ib2
i c 1 1 i b 1 , i b 2 1 i b 1
目的:增大管子电流增益(如β),减小前级驱动电流。
2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互补功率放大电路互补功率放大电路,听起来像是高科技的玩意儿,但其实它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一对黄金搭档,默契十足,能搞定各种“大场面”的难题。

你想想看,当你家里的大音响要放出震撼人心的音乐,或者电视机要展示那细腻如丝的画质,背后都离不开这对“互补兄弟”的鼎力相助。

首先,咱们得明白啥是“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简单来说,它就是两个性格迥异但又能完美配合的好兄弟,一个叫“推挽”,一个叫“互补”。

推挽兄弟力气大,擅长把信号“推”出去,再把弱的信号“挽”回来,这样一来一回,信号就强大了不少。

而互补兄弟呢,他们就像是天生的搭档,一个热情如火,一个冷静如水,一个负责放大正半周的信号,另一个则专攻负半周,两者合作无间,让信号变得完整又强大。

在音响的世界里,这对互补兄弟可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想象一下,当一首激昂的交响乐响起,低音部分深沉有力,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这背后就是推挽兄弟在卖力地工作,把低音信号推得震天响。

而高音部分呢,清澈透亮,如同清晨的露珠,这又是互补兄弟中冷静的那位在默默奉献,确保每一个高音都清晰可辨。

两者相辅相成,让音乐充满了层次感和立体感,仿佛置身于现场一般。

不仅如此,互补功率放大电路还非常聪明,它们能够自动调节工作状态,根据信号的强弱来分配任务。

当信号较弱时,它们会齐心协力,共同放大;而当信号过强时,它们又会巧妙地分配工作量,避免信号失真。

这种智能调节的能力,让它们在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都能游刃有余。

而且啊,这对互补兄弟还特别节能。

它们在工作时能够高效地利用电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这就像咱们生活中的节能灯一样,虽然亮度不减,但耗电量却大大降低。

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能源,还降低了使用成本,真是一举两得。

当然啦,要想让这对互补兄弟发挥出最佳的性能,还需要咱们精心设计和调试。

就像咱们做饭一样,食材再好也需要大厨的精心烹饪才能变成美味佳肴。

同样地,互补功率放大电路也需要咱们用心去设计和调试才能让它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1. 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

当输入信号时,两只晶体管都不导通,输出信号。

在输入信号的正、负两个半周内,两只管子轮番导通,各导通半个周期,输出电压近似等于输入电压。

(1)电路特点图1乙类互补推挽功放电路(a) 晶体管的静态电流等于零。

(b) 电路的静态功耗为零,能量转换效率高。

(c) 存在交越失真。

(2)主要性能指标(a)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压,近似等于电源电压。

(b)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c) 电源供应功率(d) 能量转换效率当时,能量转换效率最大,(e) 晶体管的耗散功率当时,晶体管的功耗最大,每只管子的最大管耗为(3)功率管的选择原则(a)PCM≥0.2Pom ;(b)>2;(c)。

2.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为了克服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交越失真,通常给功放管施加肯定的直流偏置电压,使功放管在静态时处于微导通状态,即工作于甲乙类工作状态。

甲乙类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性能指标与乙类电路接近。

3. 单电源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在单电源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中,通常利用输出耦合电容器(容量足够大)上的充电电压代替双电源功放电路中的负电源。

此时,电路中每只功率管的工作电源不是原来双电源中的Vcc,而是Vcc/2。

所以,在计算电路各项性能指标时要用Vcc/2代替原公式中的Vcc。

4. 以运放为前置级的功放电路为了提高运放的带负载力量,可在运放输出端串接功率放大电路之后,设置电压负反馈形成闭环,提高了功放电路的稳定性。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它具有高增益、低失真和高效率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功率放大等领域。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由两个互补型晶体管或功率MOS管组成,分别为NPN型和PNP型晶体管。

这两个晶体管通过电源分别工作在放大区和截止区,实现了信号的放大。

在输入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时,两个晶体管交替导通,从而实现了信号的放大和推挽输出。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输入电压使NPN型晶体管导通,此时输出端的电压为低电平;当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输入电压使PNP型晶体管导通,此时输出端的电压为高电平。

通过这种方式,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输出。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具有很高的增益,可以将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成较大的输出信号。

这对于音频放大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音频信号通常很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才能驱动喇叭发出声音。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还具有较低的失真,能够保持输入信号的原始特性,使得输出信号更加清晰、真实。

此外,推挽功率放大电路还具有高效率的特点,能够将电源的功率充分转化为输出信号,减少能量的浪费。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晶体管的选择,一般要选择具有较高的电流放大倍数和较高的截止频率的晶体管。

其次是电源的选择,要保证电源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和电压,以满足输出信号的需求。

还需要注意晶体管的工作温度和散热问题,以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常用于音频功放、功率放大器等设备中。

它可以将低电平的音频信号放大成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同时,推挽功率放大电路还可以用于驱动电机、LED灯等需要大电流的设备,提供足够的功率输出。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具有高增益、低失真和高效率的特点。

它在音频放大、功率放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保证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推挽电路_精品文档

推挽电路_精品文档

推挽电路概念推挽电路,又称为共射极互补输出电路,是一种用于信号放大和功率放大的电路。

它由一个PNP型晶体管和一个NPN型晶体管组成,利用两个晶体管的互补性质,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和输出功率的放大。

结构推挽电路由两个晶体管以及相应的偏置电路组成。

PNP型晶体管与NPN型晶体管的发射极通过一个负载电阻相连。

输入信号被加到PNP型晶体管的基极上,同时,NPN型晶体管的基极由PNP型晶体管的发射端提供电流。

这样,当输入信号为正电平时,PNP型晶体管导通,NPN型晶体管截止,输出端为低电平;当输入信号为负电平时,PNP型晶体管截止,NPN型晶体管导通,输出端为高电平。

可以看出,推挽电路具有双向放大的特性。

工作原理在推挽电路中,PNP型晶体管和NPN型晶体管是互补的。

当输入信号为正电平时,PNP型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它的发射极电压相对于基极电压的幅度约为0.7V,而NPN型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

此时,输出电压为低电平。

当输入信号为负电平时,PNP型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NPN型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此时输出电压为高电平。

通过这种方式,推挽电路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负载电阻输出功率。

应用推挽电路广泛应用于音频放大器、音响设备、电源放大器和电机驱动等领域。

在音频放大器中,推挽电路能够将电源提供的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功率,以驱动扬声器产生声音。

在电源放大器中,推挽电路能够将电源提供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信号,以驱动负载。

在电机驱动中,推挽电路能够提供马达所需的电流和功率,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和速度控制。

优点推挽电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双向放大:推挽电路能够对输入信号的两个方向进行放大,从而实现正负信号的输出。

2.功率放大:推挽电路通过负载电阻可以输出较大的功率,适合驱动需要高功率的负载。

3.稳定性高:由于推挽电路采用两个互补的晶体管,偏置电流能够相对稳定,从而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成本低:推挽电路结构简单,所需的器件和元件较少,成本较低。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放大电路,广泛应用于音频功率放大器、电机驱动器等领域。

它采用了晶体管的互补工作原理,能够实现高效的信号放大和电流放大。

本文将从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结构和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原理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由两个晶体管组成,一个为NPN型晶体管,另一个为PNP型晶体管。

它们工作在互补的工作状态,当输入信号时,NPN型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负载电流由NPN型晶体管驱动输出;当输入信号为负的时,PNP型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负载电流由PNP型晶体管驱动输出,实现正负半波的放大。

二、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结构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一般由输入级、驱动级和输出级组成。

1. 输入级:输入级接收输入信号,并对其进行放大。

输入级一般采用简单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以提供足够的电压放大。

2. 驱动级:驱动级将输入级放大的信号进行驱动,并提供输出级所需的电流放大。

驱动级通常是由晶体管的推挽配置组成,通过驱动晶体管的工作状态,实现对输出晶体管的驱动。

3. 输出级:输出级接收驱动级输出的信号,并对其进行更大的电流放大。

输出级一般采用推挽晶体管配置,以提供最终的功率输出。

三、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具有如下特点:1. 高效性:推挽电路通过互补工作原理,能够实现较高的电流放大,提高功率放大效率。

2. 输出无失真:推挽电路能够实现输出信号的正负半波放大,避免了单一晶体管放大过程中会出现的失真问题,使输出信号更为准确和稳定。

3. 抗干扰能力:推挽电路采用了互补工作原理,对输入信号的再生时间、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等要求较低,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4. 输出功率大:推挽电路通过多个晶体管的互补工作,能够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适用于功率放大的应用场景。

5. 适用范围广:推挽电路适用于各种信号放大场合,如音频放大器、电机驱动器等。

总结:推挽功率放大电路通过互补工作原理,充分利用了NPN型和PNP型晶体管的优势,实现了信号的高效放大和电流的高效放大。

互补推挽式功率放大电路

互补推挽式功率放大电路

互补推挽式功率放大电路甲类工作状态晶体管存在问题→ 乙类工作状态晶体管管耗小效率高(但存在非线性,即交越失真)→ 甲乙类工作状态晶体管(但存在功率管匹配异型困难)→ 准互补对称放大电路(OCL) → 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OTL)→ 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电路1、互补对称式乙类功率放大电路1.结构图9.1(a)所示电路采用两个NPN和PNP管各一只,且特性对称,组成互补对称式射极输出器。

简称OCL电路,意为无输出耦合电容。

2.工作原理静态时:u i =0 → I C2 = I C2 =0 (乙类工作状态)→ u o =0 。

动态时:u i >0 → VT2导通,VT3截止→ i o = i C2 ;u i <0 → VT3导通,VT2截止→ i o =? i C3 。

特点:(1) I BQ 、 I CQ 等于零。

(2)两管均工作半个周期。

3.分析计算(1)输出功率由电路可知,输出电压 U o 变化范围为: 2( U CC ? U ces )=2 ICM × R L若忽略管子饱和压降 U ces ,则:输出电流最大值 I CM = U CC R L输出电压最大值 U CM = U CC输出最大功率P OM = I CM 2 × U CM 2 = U CC 2 R L × U CC 2 = U CC 2 2 R L(2)直流电源供给的功率因为两管各导通半个周期(不考虑失真),每个电源只提供半个周期的电流,且每管电流平均值为I C = 1 2π ∫ 0 π i C2 d(ω?t) = 1 2π ∫ 0 π I CM sin?(ω?t)d(ω?t) = 1 2π U CC R L [ ?cos?ω??t ] 0 π = 1 2π U CC R L ×2= 1 π U CC R L所以,总功率为P V =2 I C U CC = 2 π U CC 2 R L(3)效率η= P OM P V = π 4 =78.5%(4)晶体管耗散功率2 P T = P V ? P OM = 2 π U CC I CM ? 1 2 U CC I CM = 2 U CC U CM π R L ? U CM 2 2 R L将上式对 U CM 求导并令其为零,得:d P T d U CM = 2 U CC π R L ? U CM R L =0即U CM = 2 π U CC ≈0.64 U CC代入上式,可求得最大管耗2 P T = 2 U CC π R L 2 U CC π ? 1 2 R L ( 2 U CC π ) 2 = 4 π 2 U CC 2 2 R L = 4 π 2 P OM ≈0.4 P OM4.缺点电路存在交越失真。

互补推挽电路工作原理

互补推挽电路工作原理

互补推挽电路工作原理互补推挽电路是一种常用的功率放大电路,它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并且在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NPN型和PNP型晶体管的互补工作特性,通过交替地将输入信号驱动NPN型和PNP型晶体管,从而实现正半周和负半周的信号放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互补推挽电路的工作原理。

首先,互补推挽电路的基本结构是由NPN型和PNP型晶体管组成的。

在互补推挽电路中,NPN型晶体管和PNP型晶体管是交替工作的,当输入信号为正半周时,NPN型晶体管工作,而PNP型晶体管截止;当输入信号为负半周时,PNP型晶体管工作,而NPN型晶体管截止。

这样就实现了输入信号的正负半周分别由NPN型和PNP型晶体管放大,从而实现了信号的完整放大。

其次,互补推挽电路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输出级的工作。

在互补推挽电路中,输出级采用了共集极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共射极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保证输出信号的正负半周输出均能得到放大,并且输出阻抗较低,能够较好地驱动负载,提高了整个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

另外,互补推挽电路还需要配合适当的驱动电路来实现正常工作。

由于NPN 型和PNP型晶体管需要被准确地驱动,因此在实际电路中通常会加入适当的驱动电路来保证晶体管的正常工作。

这些驱动电路通常会采用专门的驱动芯片或者电路来实现,以保证互补推挽电路的正常工作。

最后,互补推挽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由于NPN型和PNP 型晶体管可以互补工作,因此可以实现正负半周信号的完整放大,从而保证了输出信号的完整性。

其次,互补推挽电路的输出阻抗较低,能够较好地驱动负载,提高了整个电路的效率和稳定性。

再次,互补推挽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线性特性,能够满足各种放大要求。

综上所述,互补推挽电路是一种常用的功率放大电路,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NPN型和PNP型晶体管的互补工作特性,通过交替地将输入信号驱动NPN型和PNP型晶体管,从而实现正半周和负半周的信号放大。

8.4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8.4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解:
① ② 静态时vi=0, VA=0,VB1 =0.7V, VB2 =-0.7V 由VO =15V,得 152 PO 28.1W 8 R1 Vom 15 2 P 2 26 43.9W V 2VCC RL 8 D
1
VCC T1 iL T2 RL -VCC VO
P W T P V P o 43.9 28.1 15.8 1 P T1 P T2 T 7.9W 每管耗 P 2
R1=1kΩ,故R5至少应取10.3 kΩ。
例:在图所示电路中,已知VCC=15V,T1和T2管的饱和管压 降│UCES│=1V,集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3V,二 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7V。
(1)若输入电压幅值足够大,则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多少? (2)为了提高输入电阻,稳定输出电压,且减小非线性失真,应引入 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画出图来。 (3)若Ui=0.1V时,Uo=5V,则反馈网络中电阻的取值约为多少?
思考:若是单电源供电,又如何呢? 互补对称功放的类型
无输出变压器形式 ( OTL电路)
无输出电容形式 ( OCL电路)
OTL: Output TransformerLess
OCL: Output CapacitorLess
二、OTL互补对称功放电路
1、特点
1. 单电源供电; 2. 输出加有大电容。 +VCC
当R 3C3足够大,vC 3 VC 3,即保持不变, VCC 向正方向增加, 2 又vD vC 3 vK VC 3 vK , 则vK vD , vK由 可使T1充分导电,Vom达到 VCC 。 2
C3 D
Rc3
b1 D1 D2 b2
R3
+VC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大β倍。减小了对信号源驱动电流
的要求。
AU
uo ui
12
rbe1
RC // RL
1 1 rbe2
95/117
例题2 某放大电路交流通路如下图,计算电压增益。
分析:共射与共基电路组合在一起,既保持了电压的放大 能力,又获得较好的高频特性。如果把连个管子看做时 NPN型复合管,则是等效的CE组态放大电路。
目的:增大管子电流增益(如β),减小前级驱动电流。
2
3
3 2
2
3
3 2
1
1
iE iB1(1 1)(1 2 )
12
1
1
经验:不同类型的管子复 合后,其类型决定于T1管。
93/117
复合管的形式和参数:
常用有四种复合形式:
T1 T2
复合管的管型与T1相同。
这四个复合管的参数 均为:
hfe≈hfe1hfe2
准互补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91/117 7.5.4 准互补推挽输出级
准互补推挽功率输出级概念: 用复合管构成的互补推挽功率输出 级称为准互补推挽功率输出级。
VCC
VCC
RE3
iC1
Io
T3 + ui -
R1 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RC3
T1 T4
T2
io
+ RL uo
-
iC2
- VCC
IR2
R1
B1
T4
R2 B2
+
hfe2ib2
B1
C1
E2
C2
+
ib1 hfe1ib1
RS
ui Rb1//Rb2
+
hie1
us
--
+
ib2
uo1 hie2
-
+
RC
RL uo
-
ri1
E1
B2
ri2
ro
输入信号源
第一级放大电路
第二级放大电路
负载
AU2
uo uo1
hfe2ib2 (RC // RL ) ib2 hie 2
hfe2 (RC // RL ) hie 2
100/117
练习:判断下列各图是否能组成复合管?
判断准则:在合适的外加电压下,每只管子的电流都有合适 的通路,才能组成复合管。

不能
不能



制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组
98/117
B1
C1
io1
E2
hfe2ib2
C2
+
ib1 hfe1ib1
RS
ui Rb1//Rb2
+
hie1
us
--
+
ib2
uo1 hie2
-
+
RC
RL uo
-
ri1
E1
B2
ri2
ro
输入信号源
第一级放大电路
第二级放大电路
负载
AU1
uo1 ui
hfe1ib1r2 hie1ib1
hfe1r2 hie1
T3
ui -
T1A T2A
`
T1B
+
RL uo
T2B
-
-VCC
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放大电路2 准互补推挽功率输出
92/117
复合管概念:两支或两只以上管子(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合
理连接等效成一只管子,称为复合管或达林顿管。
复合管组成原则:在合适的外加电压下,每只管子的电流
都有合适的电流通路,才能组成复合管。
AU
uo ui
ic1
RC // RL ib1 rbe1
1 RC // RL
rbe1
96期/1中17试题分析: 分析图四、5所示电路,画出交流等效电路,求出AU,回答下列问题 1. 画出交流通路。 2. 第一级反相传输系数 3. 分析电路的高频特性。
解答: 1. 交流通路如下。
97/117 交流等效电路如下。
ui Rb1//Rb2
+
hie1
us
--
ri1
E1
+
ib2
uo1 hie2
-
B2
ri2
+
RC
RL uo
-
ro
输入信号源
第一级放大电路
第二级放大电路
负载
2. 第二级放大电路为CB组态其输入电阻ri2很小, ri2为第一级 CE反相放大电路的负载,因此第一级反相放大电路的增益比
较小。
3. 这是一个CE、CB组态级联放大电路,在高频情况下,CE 组态放大电路的密勒倍增效应与电压增益成正比。由于第二 级CB组态的输入电阻小,减小了CE组态的电压增益,因此 CE组态输入回路的密勒倍增电容将很小,减小了输入回路时 间常数,从而提高了CE放大电路的高频截频 fH,电路具有较 好的高频特性。
其中r2
=
uo1 io1
ib2 hie2 (1 hfe 2 )ib2
hie2
(1 hfe2 )
AU
AU1 AU2
hfe1hfe2 (RC // RL ) (1 hfe2 )hie1
hfe1(RC // hie1
RL )
99/117
B1
C1
io1
E2
hfe2ib2
C2
+
ib1 hfe1ib1
RS
NPN
T1 T2
T1 T2
T1 T2
PNP NPN
PNP
9例4/1题171 计算电压增益。
ri1
直接计算:
复合管电流增益为β1β2, 电压增益为
AU
uo ui
12
RC // RL ri1
ic2 ic1 2ib2
ic1 1ib1 , ib2 1 ib1
ic2 21ib1
复合管共射电路增强了电流的放大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