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篇目--2003版
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必修5《访谈》

1.请概括张积慧这一人物形象。 2.访谈的目的达到了吗? 3.访谈包括“访”和“谈”,那么谁是主 角?哪个更重要?
1.采访者如何启发、引导受访者说出心 里话?
2.《访李政道博士》就访谈技巧而言, 对你的启发有哪些?
角度:旁问、侧问、直问
内容:有趣的(感兴趣的、关心 的)话题,有逻辑的问题,为主题服 务,清楚明了,有针对性,多角度 语体:尊重、礼貌、亲切
寻一把打开心扉的
——表达交流活动之“访谈”
我的梦想——体育记者
科比你好,我是央视的记者……
了解情况,获取信息——访谈
1.刚才采访者提了哪些问题? 2.不久前,科比宣布退役,假如要再做一 次访谈,刚才的问题还能用吗?
明确:每一次访谈都要有目的和主题, 问题要围绕主题来设计。
2003年,广州突发非典疫情。2月15日, 张积慧所在的市一医院接到了筹建“非典 型肺炎”病区的命令,主要负责接收重症 患者及全市染病的医护人员。她临危受命 担任非典临时病区护士长之一。她在缺氧 和缺水的条件下每天工作12-16个小时,发 烧了偷偷服药,坚守岗位。夜深人静,劳 累了10多个小时的她还坚持每天记录医生 护士们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她的《护士 长日记》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句式:疑问、反问、选择问
访谈提纲样式对象: 主要事迹: 目 Nhomakorabea与主题:
问题:
布置作业: 根据即将开始的体艺节,自选对象,自定主题, 进行一次完整的访谈。
2003四川高中语文课文目录

2003四川高中语文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2.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徐志摩死水.........................................……闻一多赞美.........................................……穆旦3.*中国当代诗三首错误.........................................…郑愁予致橡树.........................................舒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4.*外国诗三首致大海.........................................普希金篱笆那边………………………………狄金森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其他诗歌读背篇章雨巷........................................戴望舒预言.........................................…何其芳窗.........................................……陈敬容孤独的收割人…………………………华兹华斯豹.......................................……里尔克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朱光潜综合性学习:拥抱艺术的骄子——诗歌第二单元5.荷塘月色……………………………朱自清6.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7.*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8.*花未眠……………………………川端康成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第三单元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10.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11.*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2.*我的呼吁…………………………史怀德第四单元13.《呐喊》自序……………………鲁迅14.胡同文化…………………………汪曾祺15.*《宽容》序言…………………房龙16.*《名人传》序…………………罗曼?罗兰综合性学习:民居文化第五单元17.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8.*勾践灭吴(节选)…………………《国语》19.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0.*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怎样学习文言文第六单元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23.*劝学.........................................………《荀子》24.*秋水.........................................………《庄子》文言实词的特点。
高中语文北师大2003课标版必修4-《1. 滕王阁序》

读 法 指 导
• • • • • • • • • • •
四字句读法: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读法 : 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 钟鸣鼎食之家; 谁悲失路之人;声断衡阳之浦 七字句读法: 襟三江而带五湖 潦水尽而寒潭清 龙光射牛斗之墟 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
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字音、句 式变化,节奏停顿。
整 体把握全文框架,划分文章层次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南昌故都------躬逢胜饯。” 第二部分:“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 浦。” 第三部分:“遥襟俯畅------岂效穷途之 哭。” 第四部分:“勃,三尺微命------各倾陆 海云尔。”
分析第一部分
古今变迁: 南昌故郡, 洪都新府 空间之雄: 星分翼轸------控蛮荆而引瓯 越 雄州雾列 台隍枕夷夏之交 人物之盛: 物华天宝------徐孺下陈蕃之 榻 俊彩星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 主宾盛宴:都督阎公之雅望------躬逢胜 饯
蓬莱仙境
八仙过海
名诗欣赏
《戏为六绝句· 其二》 作者: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是魏晋以后出现的一种新 文体,又称骈俪文。 骈文本义即是对偶文的意思, 关 是从中国古代文章中的一种修辞 于 手法演变来的。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 骈 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 文 偶。在声韵上,骈文讲究运用平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滕 王 阁 岳 阳 楼 黄 鹤 楼 蓬 莱 阁
阁 中 弟 子 今 何 在 槛 外 长 江 王 空 勃 自 流
高中语文_苏教2003课标版_现代散文选读(选修)_难以忘怀的故事 _ 看社戏

谢谢
戏 子
席慕容 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 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 在涂满油彩的面容之下 我有的是颗戏子的心 所以,请千万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伤当真 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
亲爱的朋友 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着自己的泪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王 英Fra bibliotek琦预学
??
看
社戏
互学
1、看戏的人
热 情
2、作者所看“社戏”是什么地方戏?有 什么特点?
设施简陋、寒碜;唱腔“一吼三叫,嘴里 像含了包炸药”,极土而又极俗。
从村民们看戏的热情之高、 戏瘾之大,我们看到了什么?
底层人民对文 化给养和精神升华 的渴求。
互学、展学
乡间伶人
人生是美丽与哀愁的纠结
人间何处不伤情
如何理解作者的心是“满满 的”“怅怅的”?
悟学
珠光宝气不代表真正的高贵,金钱财 富不代表真正的富有,对物质利益的过分 追求,会使灵魂出现可怕的缺失。在物质 面前,坚守心灵的阵地,坚守淳朴可贵的 传统人格,伶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 动,更应该是一种生命的指引。在城市文 明和流行文化成为主流的今天,我们也应 该向淳朴的乡土寻求文化之根和心灵之根。
方山子传 高中 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方山子传》教案【教学目的】1.积累:常见实词、虚词及相关文学常识;2.理解: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3.探讨:作者写作的原因。
【教学重点】1.理解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2、探讨作者写作的原因。
【教学设想】本文是拓展阅读篇目,所以安排教学时数为一课时,在学生导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品味传记文章的风味;积累常见实词、虚词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传主的事迹与精神风貌,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切身经历(重点放在被贬黄州期间),探讨作者写作的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苏轼和陈慥河东狮吼二、作者回顾:【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天性豪迈旷达,仕途曲折。
诗、文、词、书、画皆卓然为一代大家。
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三、参照注释,自读文章:四、整体朗读,字词正音:五、疑难共析(1)阅读过程中字、词、句的理解上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请同学们提出来一起解决。
(2)重点字词点拨六、问题探究:1、方山子何许人也?找出文中的信息句,并填写下表:方山子档案原名陈慥字季常号的来历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家庭情况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生平简历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然终不遇。
晚年遁于光、黄间,曰岐亭爱好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2、鉴赏提示说: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苏轼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异”在何处?明确:生活道路:(1)与常人不同少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壮--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遁于光、黄间(2)生活态度的独特:所著帽,徒步往来,弃车马、毁冠服,庵居蔬食,(3)待人接物的态度:不与世相闻。
人莫识也。
(4)大气洒脱的行为作风: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世有勋阀,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皆弃不取,独来穷山。
3、“前侠后隐”可以概括方山子的行迹,那么“侠”生动地体现在哪个情节?如此豪侠之人,为何要隐?明确:①“侠”体现在——方山子西山怒马射鹊,与作者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篇目--2003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篇目--2003版(2011-12-10 22:16:34)转载▼标签:2003版分类:漫谈语文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祝福《诗经》三首卫风·氓,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药人生的境界数学与文化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边城(节选)离骚(节选)项链人是什么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中国当代诗三首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荷花淀孔雀东南飞(并序)*陈奂生上城*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外国诗三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装在套子里的人*汉魏晋五言诗三首*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守财奴*孔孟*宇宙的未来荷塘月色拿来主义梦游天姥吟留别林黛玉进贾府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语言与文学我的空中楼阁我若为王琵琶行(并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语言的演变*我与地坛(节选)*庄周买水近体诗六首山居秋暝登高*蜀相 *石头城*锦瑟*书愤*失街亭*谈中国诗*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花未眠*剃光头发微词七首*虞美人,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鹊桥仙,*声声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南州六月荔枝丹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节选)阿Q正传*诉肺腑我有一个梦想《物种起源》导言故都的秋茶馆(节选)变形记宝玉挨打*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神奇的极光*道士塔*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墙上的斑点*香菱学诗*我的呼吁*这个世界的音乐*泪珠与珍珠*三块钱国币等待戈多(节选)抄检大观园《呐喊》自序咬文嚼字灯下漫笔(节选)窦娥冤*百年孤独(节选)报任安书(节选)胡同文化读《伊索寓言》漫话清高长亭送别蜀道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宽容》序言*说“木叶”*巴尔扎克葬词*闺塾将进酒*屈原列传(节选)*《名人传》序*米洛斯的维纳斯*短文两篇美腿与丑腿我为什么而活着*哀江南*兵车行*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烛之武退秦师过秦论六国论陈情表*李杜诗五首(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勾践灭吴(节选)鸿门宴游褒禅山记*祭十二郎文齐桓晋文之事邹忌讽齐王纳谏*兰亭集序*伶官传序*愚溪诗序庄暴见孟子*触龙说赵太后*归去来兮辞*石钟山记赤壁赋*孟子见梁襄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师说项脊轩志逍遥游(节选)*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寡人之于国也阿房宫赋五人墓碑记滕王阁序*劝学*谏太宗十思书*登泰山记*柳毅传(节选)*秋水(节选)*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促织。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篇目--2003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篇目--2003版(2011-12-10 22:16:34)转载▼标签:2003版分类:漫谈语文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祝福《诗经》三首卫风·氓,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药人生的境界数学与文化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边城(节选)离骚(节选)项链人是什么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中国当代诗三首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荷花淀孔雀东南飞(并序)*陈奂生上城*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外国诗三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装在套子里的人*汉魏晋五言诗三首*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守财奴*孔孟*宇宙的未来荷塘月色拿来主义梦游天姥吟留别林黛玉进贾府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语言与文学我的空中楼阁我若为王琵琶行(并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语言的演变*我与地坛(节选)*庄周买水近体诗六首山居秋暝登高*蜀相 *石头城*锦瑟*书愤*失街亭*谈中国诗*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花未眠*剃光头发微词七首*虞美人,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鹊桥仙,*声声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南州六月荔枝丹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节选)阿Q正传*诉肺腑我有一个梦想《物种起源》导言故都的秋茶馆(节选)变形记宝玉挨打*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神奇的极光*道士塔*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墙上的斑点*香菱学诗*我的呼吁*这个世界的音乐*泪珠与珍珠*三块钱国币等待戈多(节选)抄检大观园《呐喊》自序咬文嚼字灯下漫笔(节选)窦娥冤*百年孤独(节选)报任安书(节选)胡同文化读《伊索寓言》漫话清高长亭送别蜀道难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宽容》序言*说“木叶”*巴尔扎克葬词*闺塾将进酒*屈原列传(节选)*《名人传》序*米洛斯的维纳斯*短文两篇美腿与丑腿我为什么而活着*哀江南*兵车行*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烛之武退秦师过秦论六国论陈情表*李杜诗五首(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勾践灭吴(节选)鸿门宴游褒禅山记*祭十二郎文齐桓晋文之事邹忌讽齐王纳谏*兰亭集序*伶官传序*愚溪诗序庄暴见孟子*触龙说赵太后*归去来兮辞*石钟山记赤壁赋*孟子见梁襄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师说项脊轩志逍遥游(节选)*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寡人之于国也阿房宫赋五人墓碑记滕王阁序*劝学*谏太宗十思书*登泰山记*柳毅传(节选)*秋水(节选)*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促织。
高中语文_苏教2003课标版_唐诗宋词选读(选修)_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比较阅读:
鹧鸪天Leabharlann 宋·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年近五十闲居苏州三年,其间与他相濡以沫、甘 苦与共的妻子亡故。)
(贺铸一生辗转各地担任低级官职,抑郁不得志。
试比较本词和《江城子》的异同 (可 从情感、思路、形象、手法、语言等方面思 考)
再读: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 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 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 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苏轼为悼念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情意缠绵, 字字血泪。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 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 伤基调。 • 白描手法,如话家常,却字字肺腑,自然 而又深刻。细节描写,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
初读: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 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 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 月夜,短松冈。
• • • • • •
1061 1065 1066 1069 1071 1074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沈园二首》南宋· 陆游 沈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画角:涂有色彩的军乐器,声凄 厉哀怨。 惊鸿: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 轻盈。这里指唐琬 梦断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 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 的“四十”是举其成数。香消:指唐琬亡故。 不吹绵:柳絮不飞。 行:即将。稽山: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吊:凭吊。泫然:流泪貌。[
高中语文_人教2003课标版_必修3_《高老头》2

拉斯蒂涅带着疑惑的心情,到表姊鲍赛昂子爵夫人家求教。 刚好子爵夫人被情人——一个葡萄牙贵族阿瞿达侯爵抛弃,心情 不好。他突然问拉斯蒂涅说:“你能为我杀人么?”拉斯蒂涅说; “杀两个都可以。”子爵夫人听了大学生这句野心勃勃的回答, 不禁对他大为关心起来。拉斯蒂涅要表姊给他解释:为什么当他 说出高老头的名字时,竟得罪了雷斯多伯爵夫妇?子爵夫人便把 高老头和他的女儿的故事告知了他。
鲍赛昂子爵夫人告知拉斯蒂涅,“社会又卑鄙又残酷”。 要他“以牙还牙去对付这个社会”。她说:“你越没有心肝,就 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同时,她 还告知拉斯蒂涅要想在巴黎社会出人头地,必须得到一个女子的
【故事情节】
青睐,要是“没有一个女人关心,他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女人 还得年轻、有钱、漂亮。”她提议拉斯蒂涅可以去勾引高老头的 第二个女儿但斐纳。她说:“那位漂亮的太太可以做你的幌子。 一朝她把你另眼相看了,所有的女人就会一窝蜂的来追你。”最 后,她还告知拉斯蒂涅要善于作假。“倘使你有什么真情,就得 象宝贝一样藏起。”因此,心狠、女人、作假这三样便是子爵夫 人告知他的在巴黎社会晋升的法宝。
《高老头》的思想意义
思想意义
真实地再现复辟时代封建贵族必然灭 亡的历史命运。
批评金钱对亲情的腐蚀与人与人关系 的异化;
批评资本主义社会的冷漠与利己主义 原则;
“父爱悲剧”
高老头的过度溺爱; 道德伦理的沦丧; 社会的拜金原则;
人物分析
拉斯蒂涅 高老头 伏脱冷 鲍赛昂夫人
拉斯蒂涅的人生三堂课
拉斯蒂涅从良心到野心的转变,受环境的影响 大。他在《高老头》中接受了人生三课的教育。
名著导读
《高老头》
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羿射十日》教学设计1

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羿射十日》教学设计【教学构思】1.本文为选修课。
本人跨年级教学,高一初一各执教一个班,同时担任本校“思蜀亭”文学社的指导老师。
如何将语文的选修课融入到社团活动中,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拓展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思蜀亭文学社的选修课以系列讲座为主,每半月一次。
本人预计用两学年的时间,参考郭预衡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结构,利用文学社活动时间将中国古代文学上至神话时代下到明清小说讲完。
本期重点讲解的先秦文学有:神话、《诗经》、史家之文、诸子之文、“楚辞”与屈原。
《羿射十日》属于神话部分,是本次讲座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3.教法为传统授课模式,这对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有一定挑战性。
课后我会组织学生对神话人物和故事进行再创作,鼓励大家积极创作,向文学社社刊《思蜀亭》投稿,出一期约80页的专刊,进行教学成果展示。
【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不落窠臼,大胆想象。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用诗歌、散文、小说、论文等多种文体对中国古代神话进行再创作。
【学习重点】通过《羿射十日》等篇目感受我国古代神话的魅力。
【学习难点】用中学生熟悉的作文文体对上古神话中的人或事进行文学再创作。
【教学步骤】1.“先秦文学”概述。
2.神话概述。
(1)自然神话。
(2)创世神话。
(3)英雄神话。
重点讲《羿射十日》。
(4)传奇神话。
3.中西方神话对比概说。
4.神话故事的再创作。
5.布置课后作业。
从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中,选择一个进行文学再创作。
要求:(1)题材上,尽量不要写外国神话。
(2)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说、论文、杂文均可。
(3)字数不限。
(4)必须原创,严禁抄袭。
高中语文_苏教2003课标版_现代散文选读(选修)_ 我的母亲

1
冯顺弟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 二年,胡适母子刚离开台湾, 回到绩溪故乡不久,就传来 了他父亲胡传病死在厦门的 噩耗,胡适刚三岁。冯顺弟 23岁守寡,终年46岁,一直 守了23年的寡,受尽了人生 的痛苦和折磨。
资料链接2 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 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 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 肯为他们“讲书”……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 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 一年就送了六元,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 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 的了。 ——《胡适自传·四十自述》
高中语文>苏教2003课标版>现代散文选读(选修)> 我的母亲
胡
适
“主宰国手。”
——丘吉尔
初步感知
请从文本中找出作者对母亲的不同称呼。
慈母、严父 、严师
1.“慈”、“严”分别表现在哪儿? 2.你们认可母亲对胡适的教育方式吗?
资 料 链 接
胡适的父亲胡传(1841—1895), 是个意志坚强,有才干的人,多 年在外为官,一生曾三次娶妻。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为胡传的第三 任妻子,年幼时勤快贤惠。16岁 嫁到胡家(胡传的前妻已死了十 多年,儿女都已长大)婚后的第 二年,胡传便把冯顺弟接到上海 同住。第三年冬天,生下胡适。 胡适刚满90天,胡传被奏调往台 湾供职。第二年,冯顺弟去台湾 投亲,在胡传做官的台南和台东, 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很快乐的团聚 生活。
推荐阅读
胡适《胡适自传》 老舍《我的母亲》 肖复兴《我的母亲》 茅盾的《我的母亲》
再 见!
品味语言
寻找本文中关于母亲的几次 哭的描写,比较有什么不同?
质疑探究
学习本文的过程中,你有 疑问吗?
高中语文_苏教2003课标版_唐诗宋词选读(选修)_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卜算子咏梅
花中四君子: 梅:迎寒而开、傲霜斗雪、一身傲 骨 兰:色淡清香、与世无争、谦谦君 子 竹:修长挺拔、清雅高格、潇洒一 身 菊:金秋绽放、恬然自处、不趋炎 附势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读鉴赏梅花的品格和精神。 2.揣摩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能够初步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 步骤、方法。
本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作者以梅花自 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 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 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 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 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 铮傲骨的真实写照。
比较阅读: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课后训练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 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歌前两句: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 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 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 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 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 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 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 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 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 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 发聩,促人警醒。
试比较陆游笔下的梅花和 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在品质及自 身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高中语文_苏教2003课标版_现代散文选读(选修)_ _父亲

父亲写的散文诗 歌者:李健
高中语文>苏教2003课标版>现代散文选读(选修)> *父亲
刘 鸿 伏
父 亲
杨顺国
罗中立 作品
授课:
儿子眼中的父亲
•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 入。” •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 堪。” •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 是个百万富翁了。”…… •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 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 法相当高明。” •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 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 朗读:2、6、10、18、20、21 • 思考:文章用很多细节来写父亲,品读这 些细节,你发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而 “我”当时又是怎样的感受?
与父亲的关系不同于与母亲的关系。母 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是大地,是 海洋。而父亲不代表任何一种自然渊 源……他代表了人类生存的另一个环境, 即思想的世界,人类所创造的由法律、秩 序和冲突构成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 为孩子指出通向人类社会之路的引导者。 ——弗罗姆《爱的艺术》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生命)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泪流不止 我的人间 儿子穿着白衬衫跑进了校园 可他最近有些心事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来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儿子已是真正的男子汉 有个可爱的姑娘和他成了家 但愿他们不要活的如此艰难
高中语文苏教2003课标版现代诗歌选读(选修)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 放开我,妈妈! • 不要为我担惊受怕, • 我们的战友遍天下, • 敌人的长矛算得了啥! • 我绝不做绕梁呢喃的乳燕, • 终日徘徊在屋檐下; • 我要做搏击长空的海燕, • 去迎接暴风雨的冲刷!
• 郭路生是唯一一个念诗能把我们念哭的人, 一次他朗诵《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当时的 两个女生还没听完就跑出厨房,站在黑夜中 放声大哭。
• ——戈小丽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四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点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零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八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分 的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什么样的真实情感才具有动人的精神力量?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 胸。”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
——苏轼《江城子》
课后作业: 1.阅读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谈谈你对这 位作者诗歌的印象。
不是带走思恋和痴情的白帆渐渐远逝 也不是普通列车满载旅客奔送关东 是时代的列车向着光辉的未来前进 是党的血液沿着钢铁的动脉奔腾
所以不该也不能用眼泪为你们送行 而应该鼓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因为这是鼓励一个初步的儿童 迈开步伐走向光辉壮丽的前程 ——食指《送北大荒的战友》
两首诗有什么不同?比如角度?内容?情感?哪一首更能 打动你?为什么?
角度:课文由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本诗从一 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雪白的墙课件

反复朗读诗歌,想一想,有些相 同的词句,是否应该读出不同来?
诗中三次出现“妈妈/我看见了雪 白的墙”这一句,所流露的情感
有何不同?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雪 白的墙》两首诗表达内容各有 何侧重?
有人说一首好的诗歌,往往具 有音乐与绘画的特征。从本诗
可以看出这种特点吗?
这首诗的特点是以惊人的单纯表现了 惊人的丰富。诗人选择了十年动乱中 人们感受最强烈的“墙”这一物象作 为抒发自己沉痛的经验与情感的题材, 摒弃一切直接事实的陈述,表现了诗 人丰富的情思。(选自《中国新诗名 篇鉴赏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雪白的墙
• 四十多年前,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 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的运动(实则是内乱)——文化大革命,把古老 的中国大地变成了一个实验场。人们怀着炽热的 梦想试图砸烂旧世界,打破旧的文化和道德体系, 建立一个美好的新世界。可是,人们在狂热之后 发现,美丽的新世界并未能建立起来,自己并没 有站在伟大领袖描绘出来的美好世界里,脚下只 是一片废墟——美丽的变成了丑陋的,高贵的变 成了低贱的,独立的变成了附庸的,思想的变成 了盲从的。文革,把中国人从文化上变成了野蛮 人,变成了不受道德和伦理约束的人群。每个经 历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记忆和视觉,诗人梁小斌 会从哪个角度来反映这场运动呢?
年版)
.走近作者 梁小斌,1954年生,山东荣成人。1972 年毕业于合肥市第32中学。同年开始创作诗歌。
1976年参加工作,在合肥制药厂做工人、秘书,安徽 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辑,《婚育》杂志编辑部主任, 珠海市石虎诗会会长。1979年经诗人公刘介绍到北京
参加诗刊社举办的首届“青春诗会”。同年10月, 《诗刊》发表《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 等作品,它们后来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作,选入 高中语文课本。1984年提出“必须怀疑美化自我的朦 胧诗的存在价值和道德价值”,其间创作《断裂》组 诗。近年版思想随笔集《独自成俑》《地主研究》 《梁小斌如是说》等。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
高中语文老教材文言文

高中语文老教材文言文
高中语文老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因教材版本和年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篇目:
1. 《论语》
2. 《孟子》
3. 《左传》
4. 《国语》
5. 《战国策》
6. 《庄子》
7. 《荀子》
8. 《韩非子》
9. 《楚辞》
10. 《史记》
这些篇目通常出现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其中《论语》、《孟子》、《左传》、《国语》等篇章更是常常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由于版本和年代的关系,不同的教材版本中,具体篇目和选文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内容,建议查阅相关的语文教材或者与当地语文教师进行沟通,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必修4《雨霖铃(寒蝉凄切)》

——
酒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感慨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惜别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孤独时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思念时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哀伤时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归纳要点(用原词回答)
(1)离别的时令—————
寒蝉凄切
(2)离别的时间和地点—— 对长亭晚 (3)离别的天气————— (4)离别的去向—————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我 之 观 色 物 彩 , 。 故 王 国 物 维 皆
情”。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
有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2018/12/1
14
豪放派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 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风格比较
婉约派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 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 者男女恋情。
诵经典诗词
享诗意人生
读准字音
诵 读
读清节奏
读懂文意 读出画面 读出情感
5
2018/12/1
初步感知
把握情感
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 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象 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课堂小结
“一景一物传心声,一字一句总关
滕王阁序 高中 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滕王阁序》这篇文章选自必修五,是一篇很有分量的文章,充满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课程标准要求主要有三点:即审美情操的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文化底蕴的积淀。
教学目标时主要从培养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这三个方面考虑,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本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本单元是古代散文单元,其中,《滕王阁序》是骈文名篇,以其语言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而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课堂主要教学内容是对语言的品味和鉴赏,学习本文写景技巧,体会语言美;培养学生感受自然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操。
学习本文,可增强对骈体文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可以说是一次与精美语言的“亲密接触”,达到了“文”“情”并茂。
二、教学分析滕王阁序》是王勃代表作,也是骈文典范,在中国古代文坛上素负盛名。
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课堂中会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初步的赏析语言能力。
教学中不会一味追求统一答案,也不会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了解骈体文的特点及作者的观点。
能达到背诵课文。
2.认真阅读注释,弄明典故含意。
学习本文将用典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并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表达方式。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加强诗文的诵读,鉴赏文中的美丽秋景,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合作讨论体会分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并给予正确的评价,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理解典故、课文内容;欣赏《滕王阁序》的美景,体味名句之美,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五、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2、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篇目--2003版
(2011-12-10 22:16:34)
转载▼
标签:
2003版
分类:漫谈语文
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毛泽东词二
首
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祝福
《诗经》三首
卫风·氓,秦风·无
衣, *邶
风·静女
药人生的境界数学与文化
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死水赞美*边城(节选)离骚(节选)项链人是什么
熵:一种新的
世界观(节
选)
*中国当代诗三首
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荷花淀孔雀东南飞(并序)*陈奂生上城
*庄子:在我们
无路可走的时
候
*千篇一律与
千变万化
*外国诗三首
致大海篱笆那边
我愿意是急流装在套子里
的人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归园
田居
*守财奴*孔孟*宇宙的未来
荷塘月色拿来主义梦游天姥吟留别林黛玉进贾
府
我国古代小说
的发展及其规
律
语言与文学
我的空中楼阁我若为王琵琶行(并序)林教头风雪
山神庙
中国艺术表现
里的虚和实
语言的演变
*我与地坛(节选)*庄周买水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登高*蜀
相*石头城*锦
瑟*书愤
*失街亭*谈中国诗
*修辞是一个
选择过程
*花未眠*剃光头发
微
词七首
*虞美人,雨霖铃,
念奴娇•赤壁怀古,*
鹊桥仙,*声声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扬州慢
*杜十娘怒沉
百宝箱
*重新创造的
艺术天地
*语言是人类
最重要的交
际工具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南州六月荔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节选)阿Q正传*诉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