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用)苏轼词二首ppt
合集下载
苏轼词两首精品PPT演示课件
![苏轼词两首精品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d90a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6.png)
苏轼词二首
学习目标 旷世奇才 《念奴娇》赏析 《定风波》赏析
学习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 放派词的特点。
2.体味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3.感悟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仕途坎坷:“乌台诗案”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助
读
平
旷 达
的
台苏
轼
思想复杂 外儒内道
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一 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就会悲观失意。而人越是身处 逆境,越是要顽强直面逆境。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学。
❖ (2) 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 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 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 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 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 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 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儒家的积 极入世;
道家的超 脱出世;
佛家的四 大皆空。
旷 世 奇
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 张耒、晁补之
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多写男欢女 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 软”,他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 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正 如刘熙载所说的,达到“颇似老杜诗,以其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的程度,使词走 出了樽前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 广阔天地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 能,开创了豪放词风。
学习目标 旷世奇才 《念奴娇》赏析 《定风波》赏析
学习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 放派词的特点。
2.体味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3.感悟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仕途坎坷:“乌台诗案”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助
读
平
旷 达
的
台苏
轼
思想复杂 外儒内道
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一 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就会悲观失意。而人越是身处 逆境,越是要顽强直面逆境。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学。
❖ (2) 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 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 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 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 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 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 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儒家的积 极入世;
道家的超 脱出世;
佛家的四 大皆空。
旷 世 奇
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 张耒、晁补之
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多写男欢女 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 软”,他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 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正 如刘熙载所说的,达到“颇似老杜诗,以其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的程度,使词走 出了樽前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 广阔天地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 能,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词两首ppt课件
![苏轼词两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98fb4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d.png)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课后思考】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何 特点?
1、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将自然 界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相类比。 2、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 出人生大哲理。
题目解读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 一个很著名的歌妓,调因此而得名。
标题:赤壁,黄州(今湖北黄冈) 赤壁(赤鼻矶),并非真正的三国赤壁 古战场;怀古,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 游览的时候,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 物和事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诗歌方面和黄__庭__坚__并称__苏__黄__”, 词方面和辛__弃__疾__并称“_苏__辛___”。
书法方面和_黄__庭__坚_ __米__芾_ __蔡__襄_并 称“宋四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探究案】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 词句简要回答。
明确:词人是一个吟啸徐 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 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 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写作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 (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 (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 事件(途中遇雨)、缘由(因为途中遇 雨引发感慨而写)。此词是“因事感 怀”。
(三)概括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
苏轼诗词ppt课件
![苏轼诗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46b24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2.png)
6.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7.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词描绘冬猎盛况,反映了作者关心国家的完整统一、反对敌人入侵的强烈愿望。 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刚刚四十就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但是“老夫”并不服老,“牵黄”、“擎苍”勾画出一位赳赳武夫的形象。 “亲射虎,看孙郎”是“看孙郎亲射虎”的倒装,作者苏轼在这里是以历史上的英雄孙权自比。
“鬓微霜”与开端“老夫”照应,“又何妨”表示不服老的精神状态。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的倒装。苏轼是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贬的,所以他拿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几句,显然是把目标瞄准了宋朝西、北方的西夏和辽国。作者在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
*3
全国丙卷话题: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
有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 ——陕西考生《我的快乐妙方》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7.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词描绘冬猎盛况,反映了作者关心国家的完整统一、反对敌人入侵的强烈愿望。 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刚刚四十就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但是“老夫”并不服老,“牵黄”、“擎苍”勾画出一位赳赳武夫的形象。 “亲射虎,看孙郎”是“看孙郎亲射虎”的倒装,作者苏轼在这里是以历史上的英雄孙权自比。
“鬓微霜”与开端“老夫”照应,“又何妨”表示不服老的精神状态。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的倒装。苏轼是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贬的,所以他拿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几句,显然是把目标瞄准了宋朝西、北方的西夏和辽国。作者在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
*3
全国丙卷话题: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
有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 ——陕西考生《我的快乐妙方》
苏轼词两首ppt课件
![苏轼词两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8c789e561252d381eb6e5f.png)
研读全词
1、全班思考讨论:从 章法上说,词的上片侧重写 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 本词的上片中,你认为作者 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所见 大江、赤壁、 乱石、惊涛 所想 淘尽风流人物
涌现多少豪杰
2、思考: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 特点?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片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 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 好河山描绘得宏伟、 壮阔、气势磅礴。
研读诗词
提问: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文中 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请简要分析。
字词
特点
角度 修辞 基调
乱
险怪
形
夸张
穿
高峭
豪
惊 拍
汹涌 水石相击
声
迈
比拟
奔
放
卷
狂澜奔腾
形
比喻
雪
水色纯白
色
赤壁壮美如画
小结:
示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
陡立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 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一望无际的江面 上涌起了千万堆奔腾澎湃的雪浪。(先解 释内容,再分析评价)这是何等壮观的奇 景呀!寥寥几句,就把读者带入一个惊心 动魄的奇险境界。这几句描写融入了作者 的主观想象,表面是在写黄州赤壁的景色, 实则是在描绘作者心中那万马奔腾、惊心 动魄的古战场。
5、作者从几个方面将 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作 者在词的下片赞颂周瑜非 凡的胆略的目的是什么?
对比
人物
外貌
际遇
基调
周瑜 苏轼
英俊儒雅 幸福美满 功成名就 奋进 早生华发 屡遭不幸 功业未成 感伤
借怀古来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
周郎 三十四岁 春风得意 刚柔相济 文武双全 功成名就 少年得志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PPT
![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a427cc376baf1ffd4fad58.png)
与孙策交好,妻小乔,
两子一女。周瑜美姿容, 精音律,多谋善断,精 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 雅量高致。建安十三年 (公元208年)在赤壁 之战中打败曹军。后图 进中原,不幸于建安十 五年(公元210年)十 二月病故于巴丘(今湖 南省岳市),英年早逝, 年仅三十六岁。
小 乔
豪 放
婉 约
念奴娇·赤壁怀古
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惊 涛 拍 岸
一 樽 还 泪 江 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千
凄
行
凉
。
。
思考:比较这首词和《念奴娇·赤壁怀
古》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画面不同 人物不同 情感不同
明确:《念奴娇》风格豪放,《江城
子》凄婉哀凉,属婉约风格
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思考:赤壁之战 中英雄人物何其多, 为何词人独怀念周 公瑾?
附赠材料: 怎样认真规划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假如你现在走进一位高效教师的课堂,毫无意外, 你会看到学生一定正在忙着学习。这些学生虽然不 一定整齐划一地干同样的事情,但他们手头一定有事 做,而不会坐在课桌前发呆。
苏轼
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谥号 文忠,眉州眉 山人。北宋 时期著名文 学家。开北 宋豪放词风。 一生才气纵 横,诗、词、 文、书法都 有很高造诣。
诗 :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文 :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词 :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书
苏轼词两首 2020课件共32张
![苏轼词两首 2020课件共32张](https://img.taocdn.com/s3/m/00b3aff0bcd126fff6050b0b.png)
2)——“人生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 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 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 年近“知命”,“早生华发”,就不能不感 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
【归纳总结】
景 赤壁 描壮观之景
豪
人 周瑜 怀英豪之人
放 之
气
情 苏轼 抒未酬之壮志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 为题
料峭春风 \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 \向来\萧 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也无晴。
赏析探究
译文: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 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 一边缓步而行。竹杖和芒鞋 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 怕!只要披一件蓑衣,任凭 一生风雨,我也不在意。
赏析探究
译文: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 意吹醒,我感到微微的寒冷。 抬头看时,山头的斜阳却殷 殷相迎。回头望望方才风吹 雨落的地方,我信步归去, 既没有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3、“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以“蓑”字量化烟雨,用字奇妙,一件蓑衣 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途的凄风苦雨, “任” 字道出一种淡然从容,一种面对风雨无所惧怕 的心志;更妙处在于把“眼前烟雨”与“平生” 串连起来,扩展了词的境界,隐约流露出风风 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苏轼 47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无成
对比——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三、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
对“人生如梦”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向来有不同的看法,请根据整首词,联系 苏轼的生平、思想和写作背景,发表பைடு நூலகம்己 的观点,要求有根有据,能自圆其说。
1)——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对他的打击 是巨大的。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陷害, 并使他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两句,人生 短暂,算了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 这是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自解自慰, 也是一种超脱情怀。
《苏轼词两首》 课件(共34张PPT)
![《苏轼词两首》 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67a8f47fd5360cbb1adb4e.png)
思想感情
• 这首词通过描写壮丽江山、英 雄业绩,既激起了词人的豪迈奋发 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 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 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意 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 宽阔胸襟。
大江 去
上 阕
下 阕
景 乱石 穿
物 惊涛 拍
巨浪 卷
豪 杰
多
周 瑜
雄姿英发 儒雅从容
功业早成
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 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作品集有《东坡乐府》与 《东坡七集》。散文有《前赤 壁赋》《石钟山记》等名篇。
一门三父子,皆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散文—— “ 唐宋八大家 ”
才 韩 愈、柳宗元、欧阳修、苏 洵、苏 华 轼、苏 辙、曾 巩、王安石。 横 诗—— “苏 黄” 溢 与黄庭坚都是宋诗的代表性诗人。 的 词—— “苏 辛” 苏 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的代表词人。 轼 书画—— “宋四家”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 “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 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 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 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 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 处,明月夜,短松冈。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苏轼于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居 黄州定惠院,作此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2.5《苏轼词两首》课件(共6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2.5《苏轼词两首》课件(共61页)](https://img.taocdn.com/s3/m/c27a5c1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4.png)
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善画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有名画《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背景回放] (1)《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苏轼已近 50 岁, 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此时,苏轼深感自己年岁渐老,功名事业还没有成 就,尤其政治上的挫折,更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由于内心 十分苦闷,苏轼便经常游于江湖之间,其间他写出了一些著名的散文、诗词,如 《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由于作者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便有了“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的流露,情调显得低沉。但其追求功业的豪迈心 情,仍然是掩盖不住的。
四、词类活用
(1)大江东.去( (2)樯橹灰.飞烟.灭( (3)已而遂晴.( (4)竹杖芒鞋轻胜马.(
) )
) )
五、古今异义 (1)千古风.流.人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生活作风不好,轻浮放荡。 (2)回首向.来.萧瑟处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从来,一向。
猛将必发.于卒伍
故.垒西边
(2)故既 三 已克 日 而, 断 遂公 五 晴问 匹 ,其 , 故.大 故 作.人 此 故 .嫌迟
君安与项伯有故.
何妨吟啸且.徐行 (3)且不出,火且.尽
存者且.偷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 (4)向秋 向.天 吾漠 不漠 为向 斯.昏 役黑 回车叱牛牵向.北
四、(1)名词作状语,向东 (2)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 像烟一样(3)形容 词作动词,天放晴 (4)名词作动词,骑马
[背景回放] (1)《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苏轼已近 50 岁, 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此时,苏轼深感自己年岁渐老,功名事业还没有成 就,尤其政治上的挫折,更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由于内心 十分苦闷,苏轼便经常游于江湖之间,其间他写出了一些著名的散文、诗词,如 《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由于作者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便有了“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的流露,情调显得低沉。但其追求功业的豪迈心 情,仍然是掩盖不住的。
四、词类活用
(1)大江东.去( (2)樯橹灰.飞烟.灭( (3)已而遂晴.( (4)竹杖芒鞋轻胜马.(
) )
) )
五、古今异义 (1)千古风.流.人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生活作风不好,轻浮放荡。 (2)回首向.来.萧瑟处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从来,一向。
猛将必发.于卒伍
故.垒西边
(2)故既 三 已克 日 而, 断 遂公 五 晴问 匹 ,其 , 故.大 故 作.人 此 故 .嫌迟
君安与项伯有故.
何妨吟啸且.徐行 (3)且不出,火且.尽
存者且.偷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 (4)向秋 向.天 吾漠 不漠 为向 斯.昏 役黑 回车叱牛牵向.北
四、(1)名词作状语,向东 (2)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 像烟一样(3)形容 词作动词,天放晴 (4)名词作动词,骑马
苏轼词两首课件(上课用)
![苏轼词两首课件(上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7c37ce2d941ea76e59fa04a6.png)
穿:写出陡峭山崖 直插云霄的气势
拍:写出海与岸搏 击的力度
赤壁阔大 壮美图
卷:写出波涛力量大
整理ppt
11
三、分析下阕,怀古的人物形象
问:苏东坡笔下的周瑜有着怎样的形象?
整理ppt
12
下阕: 苏东坡笔下的周瑜的形象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幸福美满 英姿勃发 儒雅潇洒 自信乐观 功成名就
【背景资料】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 下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 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 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 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1082年, 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 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整理ppt
6
感知初读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英年 俊轻 儒有 雅为
整理ppt
13
周瑜:
年龄: 34 婚姻:幸福美满
外表:雄姿英发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 47
婚姻: 爱妻早亡
外表: 早生华发 职位: 团练副使
整理际ppt遇: 壮志未酬
1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 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 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整理ppt
18
审美标准: 以阴柔为美 具体细腻
苏轼词两首 PPT课件
![苏轼词两首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f2176650e2524de4187eac.png)
整体感知
词的上片描写的赤壁之景具有什么特点? 请找出你认为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并试 着赏析。
词的下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为我们展示了 一个怎样的周瑜形象?
主旨探讨
1、赤壁之战人物众多,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 周瑜来写?
2、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现 了苏轼思想中的消极的方面,你是否同意 这种看法?
写景
——三国赤壁古战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
➢作者使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呢?
大江东去(浩浩长江,滚滚东流,气势磅礴) 乱(险怪)/穿(高峭)/惊(汹涌)/拍(水 石相击)/卷(狂澜奔腾)/雪(水色纯白)
——《临江仙》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
——《水调歌头》
行香子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 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 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准亲。且陶陶, 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 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问题探究
《念 奴 娇 赤壁怀古》
景
寒蝉、长亭、骤雨、烟 波、楚天(实景)
大江、故垒、乱石、 惊涛(实景)
物
杨柳岸 、晓风、残月 (虚景)
樯橹灰飞烟灭(虚景)
人 物 行
帐饮、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
动
语凝噎
(周瑜)谈笑 (我)一尊还酹江月
作 者 无绪、留恋、多情自 情 古伤离别、纵有千种 感 风情,更与何人说
多情应笑我,早生 华发。人生如梦
借自然的风雨来表明应坦然乐 观面对人生的坎坷。
思考: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 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
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af4dd4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8.png)
答案
②回首向来萧瑟处 古义: 刚才。 今义: 从来,一向。 (4)词类活用 ①大江东去: 名词作状语,向东。 ②樯橹灰飞烟灭: 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 (5)语序颠倒(古诗词中,常常因为音律的严格要求而使词序颠倒) ①故国神游:神游故国。 ②多情应笑我: 应笑我多情。 ③早生华发: 华发早生。
当我怀着糟糕的心情开车回家时忽然想到了:驾车有风险,能活着真好。
推开家门,随手丢掉门口的垃圾后,意识到台球并不是我的全部,开心
地生活和获得冠军一样重要。什么都不是问题,再来!”丁俊晖的这一
席话,引起了球迷们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纭为他的豁达和自信“点赞”。
返回
文苑氧吧 生成素养
喜欢苏东坡 方方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 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 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 善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 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照下显得黯然失色。(1) (1)借助对照,突出苏东坡耀眼的光芒。在这里,作者喜欢苏东坡到不讲 道理。虽然感情的亲疏会影响我们对东坡的公正的认识,但唯其如此, 才更见情感至深,也更吸引读者深读下去。
答案
9.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种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在突如其来的风雨中,作者没有雨具,却仍旧手持竹杖,脚穿芒 鞋,吟咏长啸着从从容容地缓步行走。他把风雨看得很平常,觉得风雨 交加的天气和晴朗的天气并没有什么差别。作者实际上是以自然风雨来 隐喻人生风雨,表明自己对各种政治打击和迫害已遇变不惊,见怪不怪 了!作者正是通过这件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那种旷达、洒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