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
融入生活,感知音乐——探究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策略
![融入生活,感知音乐——探究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e7ce2d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e.png)
融入生活,感知音乐——探究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策略摘要:教师根据音乐课程主题与内容,结合基本学情,落实相关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引领学生更好探究音乐的背景,学习歌曲歌唱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其音乐表现与创新实践能力,更好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效发挥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关键词: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教学一、开展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理念的核心内容,将其应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基本策略,将教学和生活实践连接在一起,实现教学活动和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从而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最终达到可以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实现知行合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生活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契合音乐课程要求。
生活化的音乐教学符合音乐课程的基本特点,音乐创作来源于生活实际,融合了各种不同的生活元素,同时艺术化的音乐又是生活的具体体现,从音乐中可以获得一定的生活理念、感受一定的生活哲理,这也是音乐反哺于生活的体现,将两者充分融合,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是当下教学的必经之路。
第二,促进音乐启蒙式教学。
小学音乐教学多为启蒙式教学,知识内容较为简单,构建生活化的音乐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引领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感受音乐。
在提高学生基础能力的阶段,教师将各种生活元素引入到音乐课堂中,可通过课内外音乐资源的整合、互动,将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入到生活实践中,这一方面可以拓展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还能使其思维、情感、认知等获得启发,实现全面发展。
可以说,开展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是极具重要意义的。
第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音乐和生活连接在一起,构建生活化的音乐课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
音乐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更是一种语言形式,学习文化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文化内涵、道德智力的发展,学习音乐也是如此。
嘉兴市音乐论文评比结果
![嘉兴市音乐论文评比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118c4a3c0912a216147929ef.png)
嘉兴市音乐论文评比结果:关于公布嘉兴市2003年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获奖名单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文、体)局教研室、市本级高中:嘉兴市2003年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共183篇参评,经专家认真评定有179篇获奖,评出中学组一等奖8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8名。
小学组一等奖8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90名。
现予公布获奖名单(见附件)。
附件:嘉兴市2003年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获奖名单嘉兴市教育局教研室嘉兴市教育学会音乐教学分会二00四年三月十五日抄送:嘉兴市教育学会各县(市、区)教育(文、体)局嘉兴市2003年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结果附件:中学组:一等奖凌俪芳《探索音乐教育的新思路》嘉兴三水湾中学赵丽娟《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平湖市新仓中学孙春芳《新课程、新教材音乐教学实践初探》海宁三中王裴媚《授之与鱼vs授之与渔》桐乡高级中学陆钧《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嘉善五中刘中英《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人文精神的挖掘与培养》海盐高级中学蔡钰《创设情境发展情趣培养情感---浅谈真善美从音乐教育中获得》桐乡外国语学校卢春华《推行中学音乐教育网络教学势在必行》嘉兴秀州中学二等奖钱笑艳《创新性教学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摸索》嘉兴南湖高级中学张冰《音乐教学,创造性思维》求是实验中学高玲华《高中音乐学习中的研究性学习》嘉兴高级中学沈燕莺《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实践与研究》嘉兴秀州中学分校卢梅兰《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嘉兴市南湖高级中学王小平《初中音乐教改思路初探》嘉兴三水湾中学陈利民《歌唱训练中注意力的转移---歌唱训练点滴》嘉兴三中浦利华《浅谈当前中小学音乐课中审美教育的不足》嘉兴洪波中学封毅慧《中学音乐教育走艺术化教学之路的探索》嘉兴新塍中学朱镜平《音乐老师,今天你用什么吸引学生》海宁实验初中三等奖周志洁《让音乐课“动”起来---浅谈初中音乐课堂律动教学》嘉兴市秀城余新镇中学朱娅《走进新课堂树立新理念—音乐教师如何走进新课堂》嘉兴市秀城余新镇中学吴卫琴《美乐沁人心,情境悟真—谈音乐新课程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嘉兴市秀城余新镇中学金玉英《浅谈音乐新课程改革中的创新教学模式初探》秀城区秀中分校李磊《谈中学音乐欣赏兴趣的培养》21世纪外国语学校沈阳《中学音乐教学中加强“交流式”教育的策略》秀城区清河中学代丽《浅谈新课程下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秀城区大桥镇中学黄婷婷《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嘉兴秀州中学胡红兵《因势利导水到渠成》秀城区凤桥镇中学新篁分部曾丽琼《浅谈音乐课中的素质教育》秀城区大桥镇中学钱秋瑾《初尝新课程的点滴体会》秀城区新丰镇中学吴小灵《浅谈口琴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秀城区新丰镇中学李鹏勋《有关钢琴学习中的几个问题》秀城区凤桥镇中学石君《对音乐新课程的若干认识与体会》嘉善桃庄中学王媛《浅谈音乐欣赏的教学步骤》嘉善高级中学石伟《关于初中音乐愉快教学法的分析》嘉善新世纪(中学)李研姝《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海盐高级中学吴刚《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探索和实践》海盐高级中学陆多娇《音乐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中学音乐教学法初探》平湖市曹桥中学俞潘贤《软化学科边缘提倡学科综合—浅谈音乐学科的综合性》傅岚《音乐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净化和升华》桐乡外国语学校方烨频《让美滋润孩子的心灵》桐乡六中陈红桔《电脑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邵逸夫中学顾敏霞《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音乐教学模式设计》嘉兴服装学校俞春蕾《谈谈声乐教学中的一些基本方法》桐乡一中吕小丽《走进新课改中的音乐课堂》桐乡石门中学马莉英《谈中学音乐课教学中基础教学的几点体会》秀洲现代实验学校陈少文《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秀洲现代实验学校张欢欢《浅谈我的钢琴教学经验》海宁青年艺校冯平霞《红五月放歌》海宁一中贾爱君《提升音乐课吸引力之浅见》青年艺校周甜《情境中学音乐》庆云中心小学徐今禹《浅议音乐教育功能》海宁实验初中杭唏晔《新课程教学有感》海宁南苑中学徐云《声乐入门的三个要点》海宁青年艺校肖玖一《试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海宁青年艺校陈湘《在新课程改革下对音乐创新教学的思考》嘉兴市洪波中学小学组一等奖闻海鹰《让音乐课堂海纳百川—浅论音乐课堂中的多元文化渗透》桐乡市崇福镇芝村中心校张志琴《老教材新理念活课堂》平湖市实验小学赵丽娟《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平湖市新仓中学赵英《给孩子一个怎样的音乐课堂》嘉善魏塘一小俞加平《今天音乐课怎么上?》秀城区教育局教研室陈铁锋《形成性评价制的实践与思考----小学音乐素质测评尝试》秀城区新丰镇中心小学杨美华《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秀城区清河小学俞晓红《新课程标准下的“冷”思考》海宁实验小学二等奖朱琳琳《“渗、融、柔”—议小学艺术综合课程的主体建构及其实施过程》嘉兴市秀城区文昌路小学张慧君《情感---音乐课堂中一条主线》秀城区穆湖实验学校鲍利群《让音乐课“活”起来》嘉善魏塘镇中心倪晓燕《试谈音乐课堂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嘉善洪溪镇中心冯艳《雾里看花欲浊还清---浅谈小学音乐欣赏中的模糊教学》平湖市百花小学王静燕《激扬旋律,放飞翅膀—刍议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平湖市百花小学肖全娜《快乐的哈农,快乐的实践—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哈农》1—30条钢琴教学》平湖市实验小学刘思雁《架起音乐与生活的桥梁—新课程初探有感》桐乡乌镇民兴中心校钱建良《谈音乐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目标》桐乡第一实验小学金月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相关文化融合的研究》秀洲实验小学张俭《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新塍镇中心校沈月锋《让情感体验贯穿音乐教学始终》王店镇中心校赵虹炫《如何引导学生有的放矢的去探索音乐》海宁实验小学姚喜恩《开放、互动、参与、服务》海宁紫微小学陈斐《从兴趣中激起情感》海宁双山实验学校张一《多媒体在音乐课中的突破》海宁宏达实验学校王婷婷《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音乐舞蹈融合式教学策略》海宁马桥中心小学虞丽娜《多元化评价与“乐乐相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海宁南苑小学王雅琴《音乐——生活——情感课例评析》海宁丁桥中心校尹东升《小学音乐实践活动的实施及探索》嘉兴南湖国际实验学校赵东明《“磨剪子、锵菜刀”案例评析》海宁实验小学何建丽《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秀城区秀州路小学许春花《如何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嘉兴市秀城城南中心校徐珍《论“境”在音乐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嘉兴市秀城区文昌路小学林会国《放飞思想走进音乐增强体验---让音乐欣赏教学走向“生本”》海盐县实验小学三等奖宋丽丽《小学音乐审美活动及审美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嘉兴市秀城区辅成小学刑如飞《孩子们与民歌---浅谈如何培养孩子对民歌的兴趣》嘉兴市秀城实验小学南宫维娜《浅谈从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创造能力》嘉兴市秀城实验小学祁颜冰《浅谈情感体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嘉兴市秀城区行知小学周勤《小学音乐多元体验教学法的初探》嘉兴市秀城区大桥镇中心小学江传波《关于农村小学音乐课的反思》秀城区大桥镇新建小学梁雪琴《音乐课堂教学中发展性评价之我见》秀城区清河小学郑冰《论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秀城区光明小学朱建君《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学》秀城区凤桥镇中心小学钱圆萍《走进学生的心灵----让音乐教学充满爱》秀城区凤桥镇中心小学李芳芳《音乐课的“情境导入”》秀城区凤桥镇中心小学沈一多《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音乐欣赏为先导秀城区辅成小学李敏育《关于口琴进课堂的教学体会》秀城区三水湾小学管丽佳《领会新课标,让儿童在开放式音乐教学中保持一颗灵动的心》秀城区秀州路小学戴宜慎《人生的起飞,理想的腾飞----新课标教学中“音乐创新活动与创造”的探索》秀城区辅成小学尹浩宇《唱歌教学之我见》秀城区余新镇中心小学朱英《律动之美—浅谈低段音乐教学中律动的作用》东栅中心小学万淼《巧用竞赛游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视唱水平》嘉兴南湖国际实验学校沈一敏《和音乐靠的更进---小学高段音乐鉴赏之我见》嘉兴市秀城七星镇中心俞晓丽《低年级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嘉兴市秀城城南中心校徐珍《合唱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嘉兴市秀城区清河小学王小初《让我们的孩子在音乐中快乐成长---谈谈围绕素质教育中心开展音乐教育的体会》嘉兴市秀城区行知小学丁屏《谁是课堂上的主角---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嘉兴三水湾小学孙丽芳《谈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的体会》秀城区余新镇中心小学陆燕兰《如何愉快地进行音乐教学》秀城区七星镇中心小学掌海虹《音乐欣赏中情境的创设与感悟》嘉善天凝镇中心校沈益萍《关注新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嘉善惠民镇中心孟雅琴《新理论、新教学—论小学音乐教学中尝试课程新标准的实践与探索》嘉善魏塘四小仇桂珍《“兴趣、有趣、乐趣”---浅谈农村小学音乐自制乐器的尝试教学》嘉善干窑镇中心卢水华《对流行歌曲与现行小学教材歌曲的思考》嘉善干窑镇中心谢红梅《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嘉善丁栅镇中心校李芳芳《如何培养学生“从内心起歌”》嘉善魏塘二小周悦《意境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意境教学的运用》嘉善里泽小学王倩《唱歌教学方法之探索》嘉善魏塘五小周小柳《论男中音的声乐教学训练》嘉善职业中专金晓燕《浅谈在音乐课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嘉善实验中学陈圆圆《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嘉善大通小学刘郁《聆听民族音乐、感受民族文化》嘉善大通小学任姚《构建“欣赏、激励、自信”的音乐教学模式》嘉善大通小学袁霞琴《让课堂“活”起来,让音乐“动”起来》嘉善魏塘二小姚枫《以趣为径,以乐作舟---探索小学低段音乐兴趣的培养》嘉善魏塘镇中心张希《谈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情趣的培养》嘉善魏塘一小李吉《从激发学生的情趣入手,努力上好低年级音乐课》嘉善魏塘一小孙盛姣《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多采节奏,轻松掌握》嘉善新世纪(小学)孙虹《音乐欣赏之我议》嘉善新世纪(小学)宋燕峰《注重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海盐县六里中心校郁端《润物细无声—音乐审美教育》海盐县三毛小学俞亚《浅论小学音乐教学审美化的基本途径》海盐县于城小学杨轶《我创造,所以我生存—新课程下再谈音乐课的创新教学》海盐县向阳小学沈慧凯《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真谛》海盐县实验小学范雪琴《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平湖市师范附属小学朱蕾《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平湖市白马小学徐群英《新理念、新教材指导下的新关系、新方法》平湖乍浦镇中心校叶勤峰《让课程整合在音乐教学中焕发光彩》平湖市实验小学刘恬《浅谈音乐教学中的逆反心理》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诸月珍《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平湖市乍浦中心校屠慧《音乐课创新型教学的探索》平湖市新仓中心校陈亚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翱翔—欣赏教学带来的快乐》平湖市当湖镇中心小学金丽萍《农村孩子畅游音乐乐园---漫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音乐教学》平湖黄姑镇周圩小学唐海英《创设意境让学生在音乐课中“乐”起来》平湖市白马小学曹引娟《学生潜力知多少—浅谈新课程创造性学习》平湖市白马小学严颖川《浅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音乐学习》平湖市艺术小学屠莉娟《挖掘歌曲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平湖市新镇中心校邵佩珏《小学音乐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平湖市东湖小学吴娱《创》桐乡同福中心校骆娜《音乐课堂中审美趣味的养成》桐乡市第二实验小学俞丽萍《走学科综合之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桐乡崇福镇小学陈霄鹰《渗透新课程理念提升音乐教学内涵》桐乡市中山路小学陆萍《课程改革中的音乐教学》桐乡市中山路小学朱瑶杰《让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桐乡市振兴西路小学沈莹《音乐课我们不要做“盆景”》桐乡市洲泉中心小学晏惠松《课外器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倪玉莲《在校园音乐电视欣赏中渗透人文精神》桐乡第二实验小学倪海良《小学音乐咬字训练的研究》桐乡市洲泉中心校朱蔚《将人文精神融入小班化音乐教学》桐乡茅盾实验小学沈丽芳《享受学习的美感---新课程背景下的低段音乐课〈〈雪花〉〉之点滴感受》桐乡第一实验小学马娟平《谈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及教师的合作》桐乡灵安中心校徐茹伟《乐与乐的和谐统一》新塍镇中心校李冰《谈融合式音乐教学》油车港中心校胡国华《学快乐音乐,做快乐学生》王江泾中心校朱炜《让儿童的音乐灵性在开放教学中飞翔》王江泾中心校吴兴明《接轨新课程,构建新模式》王江泾中心校唐巧英《音乐课堂新视角-----多元化》王江泾中心校沈余清《在以舞蹈切入的艺术课堂教学中兴趣、感受控制能力的培养》王江泾中心校吴志强《让民族音乐在学生中重新流动起来》王江泾中心校熊小如《浅谈以戏剧切入的艺术课堂教学模式》王江泾中心校许灵芝《找到童心挖掘童趣》油车港栖真中心校封云洁《让皮影戏进入音乐课堂》海宁斜桥中心小学章宏《聊聊对新课程的想法》友谊小学周萍《瞄准“兴趣”神经进行多元化教学》新塍镇中心校孟晓华《让音乐充满“美”》海宁郭店小学。
利用本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以南宁市邕宁区为例
![利用本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以南宁市邕宁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5f7085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0.png)
利用本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以南宁市邕宁区为例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清泉中学 530000摘要:国家越来越富强,生活越来越好,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音乐是声音与听觉的艺术,我们通过音波的刺激做出情感反射,而去理解、欣赏、创作音乐,音乐不仅可以传递天籁之音,还可以深化思维情感,培养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可见音乐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将邕宁区本土文化融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更让学生贴近生活,激发学习积极性,对课堂的实效性起到促进作用,在音乐学科中渗透本土文化为音乐课堂新课改指明了方向,响应了国家的双减政策号召,寻找到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不足之处,进行本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本土文化;中小学音乐课堂;探究引言: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以及新课标提倡综合素质发展,当前,中小学音乐课堂有了重大改变,音乐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不容忽视。
本土音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加强学生对本土音乐的了解和传承,拓宽音乐学习的高度和广度,多角度感悟音乐,以本土文化与中小学音乐教学之间的融合为研究对象,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两者融合的教学措施。
(一)让本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现状从音乐学科的教学来说,让本土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还处在最初的实验阶段,本土音乐的节奏和其素材多取之于当地生活,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艺术和人文的整合,为中小学音乐课堂,提供了特色素材,丰富了教学内容。
1、挖掘和整理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不够彻底许多学校在音乐课程设置时,对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挖掘不够深刻彻底,缺少系统的安排和宏观角度的调控,在组织和设计本土音乐文化教学也往往仅存在兴趣班,特长组的建设上,没有真正的将本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之上,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有价值的本土音乐被忽略,育人的效果甚微。
2、缺乏固定的教材和精通本土文化的音乐专业教师本土音乐的文化历史悠久,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民歌、民谣、民间口传,因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贴近群众生活,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试论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尝试
![试论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c7defd7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a.png)
试论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尝试乡土音乐是指源自乡村的民间音乐,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代表着一种丰富多彩的民俗音乐形式。
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乡土音乐资源的应用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论述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乡土音乐资源可以用于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往往以古典音乐为主,忽略了当地的民间音乐资源。
通过引入乡土音乐,可以使音乐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形式和风格,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乡土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能够唤起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归属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亲近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乡土音乐资源可以用于开展音乐创作活动。
乡土音乐源自于民间,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和朴实的表达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田野,感受乡土音乐的生活气息,收集乡土音乐素材,或者邀请当地的乡土音乐艺人来学校进行现场表演和互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乡土音乐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对音乐创作的热情,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和创作能力。
乡土音乐资源可以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多为山区或乡村,与大城市的学生相比,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
适当引入乡土音乐资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放松心情,感受音乐的美好,缓解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乡土音乐多为民间歌谣、民族舞蹈等形式,学生们在学习和演练乡土音乐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唱歌跳舞来增强体质,锻炼身体,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乡土音乐资源可以用于开展音乐社区服务活动。
农村地区的音乐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的音乐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也不如城市的学校那般充足。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乡土音乐资源,开展音乐社区服务活动,例如组织音乐义演、音乐培训班等,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音乐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当地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试论农村小学音乐课程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试论农村小学音乐课程的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18330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6.png)
试论农村小学音乐课程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与城市小学相比,农村小学的音乐课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不足、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等方面。
如何解决农村小学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升音乐教育质量,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农村小学音乐课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农村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资源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区相对城市来说,教育资源投入较少,音乐教学设施、器材等方面的资源更是困难。
许多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室面积狭小,设施陈旧,音乐器材不全,对音乐教学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素质普遍较低。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学历、专业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农村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往往只能停留在口头传授、歌唱、简单的器乐演奏等层面,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
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有以下解决措施:应加大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资源的投入。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资源的支持,完善音乐教室设施,提供必要的音乐器材,改善音乐教学环境,从根本上保障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应通过培训和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
政府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也可以设置奖励机制,吸引更多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到农村小学来从事音乐教学工作。
应推广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法。
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音乐节、音乐比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声誉,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农村小学还可以积极开展与城市小学音乐教学的交流合作,借鉴城市小学音乐教学的先进经验,共同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质量和水平。
试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策略
![试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d5f63ca4028915f804dc26b.png)
试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策略农村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现令人堪忧,尤其在乡村基础教育中整个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我发现美术教育在乡村中小学是十分薄弱的,农村学校美术学科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可以这么说在农村,艺术学科的教育严重滞后。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艺术文化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些都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密不可分的,它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经过近几年教改的发展,广大农村中小学虽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教育落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其中我也发现在农村的教育背景、环境、人文等也有城市学校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诸如小溪边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各种树叶、农家的各种秸杆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
且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对美术课较向往,想钻研、探究的心比城里孩子欲望更强。
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
美术老师只要待孩子去看看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水中的鱼、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
孩子的眼界就会有极大的提高。
这些事物为农村的孩子学习美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美术老师只要引导他们正确写生技法、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即可。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罗丹论艺术》)。
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广大美术教师只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吸取题材用在绘画中创造美就很好了。
美术教师直接领着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就可把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诞生下来……这样的活动不但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还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二)新课程在编排上选用了较多的民间艺术新课程在编排上也选用了较多的民间艺术,就地取材的内容多了。
2024年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计划例文(六篇)
![2024年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计划例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c5050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e.png)
2024年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计划例文一、工作理念本学期,我们将遵循音乐学科教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即组织和引导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我们将持续深化对《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研究,反思课程改革的成效与挑战,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
在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将致力于提升教学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质量。
我们的核心任务是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特别关注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的教学指导和管理,通过课题研究和教研组建设,强化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各类艺术活动,以稳定提升我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
二、主要任务(一)深化教学研究,引领课程改革1. 继续深入研究音乐课程标准,针对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专题探讨,以提升课程实施的效能。
2. 完善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学科指导小组的作用,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的研讨活动。
3. 针对高中音乐鉴赏必修模块进行集体备课,开设研究课,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 学习教学策略和评价理论,优化省级课题《普通中小学音乐学科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研究》,完善学业评价体系。
(二)强化校本培训,提升实施能力1. 继续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研究课标新教材,开展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培训。
2. 深入学习常州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建议,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师教学预设能力。
3. 加强高中音乐选修模块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4.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5. 举办中小学音乐教师才艺大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 积极推广一线音乐教师的教学经验。
7. 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交流教学改革经验。
(三)开展课题研究,驱动教师专业发展1. 针对音乐教学中的问题,组织教师进行有效问题设计和模块教学的课题研究。
2. 研究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音乐表现,将之融入教学活动。
试论农村小学赏识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
![试论农村小学赏识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5f90bfef90f76c661371a3c.png)
学 方法 ,唤醒 和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 兴趣 和主 动性 。在 农 村 ,受 到经济 条 件 和学 习环 境 的影 响 ,学 生的学 习 效果 往往 不 能够 得到 良好的保 障。 而科 学有 效 的赏 识教 育 ,对 培养 和发 展学 生学 习的 自信 心 、主 动 性起 到一 定 的促进 作 用 。
赏识教育的 内涵与教育价值
赏识 教育 作 为一 种教 育理 念 , 是提 升教 育教 学效 果 的有效 手段 。
三 农村 小学赏识 教育使用的注意事项
在农 村小 学运 用赏 识教 育 ,需要 注意 以下几个 方 面 :首 先要 避 免 虚假 表 扬 ,在对 小学 生进 行表 扬 和 鼓励 的时候 ,一定 是 发 自内心 的表扬 ,让 小学 生 切实 的体 验 教师 表扬 的真 实性 。其次 ,赏 识教 育 表 扬 的使 用不 能过 于 笼统 ,这 是 因为教 师 空泛 的表 扬 ,不仅 不 会给 学 生 带来 喜悦 的感 受 ,而 会让学 生 对教 师 的态度 、语言 产生 疑 惑 。 再 次 ,在表 扬 使用 的 时候 不能 事事 都表 扬 ,而 是善 于捕 捉表 扬 的 时 机, 让 表扬 真正 发挥激 励 作用 。教师 还要 充分 尊重 学生 的 主体地 位 , 鼓励学 生对 自己的 行为进 行积 极 的评价 ,强化 赏识 教育 的效 果 。 农村 小学 课 堂赏识 教育 的开 展 , 目的是在 教学 的 过程 中 发现学 生的 亮点 ,激 发学 生学 习的信 息 ,更好 的促 进学 生 的 发展 。在 教学 的过 程 中 ,对 于学 生 身上 的不 足 ,要在 有 效教 育方 法 的帮 助 下 ,教 师对 其进 行 正确 的引 领 ,帮助 学生 在认 清 自身 不足 的 前提 下 ,进 行 有针 对性 的改进 和 提升 。 四 结语 综上 所 述 ,农村小 学课 堂 赏识 教育 的有 效开 展 ,是促 进农 村 小 学生在学 习 、生 活的过程 中敢于 面对 困难 、乐于学 习的重要 教育激 励 方法 。因此 ,在 课堂教学 过程 中,作为教师 要不 断地学 习和 理解赏 识 教育 的理念和开展 方法 , 通过创新 赏识教育 方式 , 了解学 生学习态 度 、 动力 、兴趣等 的前提下 ,通过赏 识教育 的实施 ,折 射 出属于 赏识教 育 的丰硕 成果 ,为农村小学 生的身 心健 康发展 ,创造 良好的条件 。
试论音乐教育均衡问题及发展对策——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
![试论音乐教育均衡问题及发展对策——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224db8b8762caaedd33d4bf.png)
湖北省崇 阳县是地处 鄂 、 赣两省 交界处 幕阜 山区 中段 的一个贫困县 , 素有“ 八 山 一水 一 分 田” 之称 。版 图 面积 1 9 6 8 平方 公里 , 辖1 2个 乡镇 , 总人口4 7万 。该 县 中小 学 8 0 %以上分布在农村 , 决定 了农村 音乐教 育是 该县音 乐教 育均衡推进 的重点 和难 点。由于多种 因素导致 的崇 阳县 城 乡之间 、 区域之间 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呈现 出非均衡 状态 , 音 乐教育 的质量差距较大 。以崇 阳农村 中小学校音乐教 育状 况作为调查样本 , 研究和探索缩小城 乡差距 、 促进城 乡音乐 教育 均衡 发展的策略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理论及实践价值 。
第3 3卷 第 4期 2 3年 4 月
湖 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Vo 1 . 3 3, No . 4 Apr . 2 01 3
究课题 。 二、 样本点选择与 现状
门, 访 问 了崇 阳县教育局 主管艺术教 育 的体艺 卫股 和主管 教 师的教 师管理科 负责人 ; 对县 城的 四所 义务 教育学 校和
青 山镇 小学进行 了实地调查 , 参观考察 了崇 阳县第二 小学 、
崇 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 崇 阳县 实验 中学 等城 区中小学 , 并 与 受访学校的校长 、 老 师和学 生进行 了交 流。课题 组在不 同
文章编号 : 2 0 9 5 — 4 6 5 4 ( 2 0 1 3 ) 0 4 — 0 1 3 6 — 0 2
试论 音乐教 育均衡 问题及发展对策
— —
以湖北 省 崇 阳县 为 例 ・
试论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尝试
![试论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8590448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6.png)
试论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尝试【摘要】本文探讨了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正文中,分别讨论了乡土音乐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三种尝试:组织学生进行乡土音乐采风和创作,开展乡土音乐资源挖掘和整理活动,举办乡土音乐展演活动。
在强调了乡土音乐资源对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的积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乡土音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这些尝试,可以促进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同时丰富和拓展音乐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乡土音乐资源、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乡土音乐采风、创作、资源挖掘、整理、展演活动、积极意义、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乡村地区,传统乡土音乐资源一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随着城乡发展不均衡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农村中学音乐教育一直面临着资源匮乏、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
如何充分利用乡土音乐资源,丰富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教育问题。
乡土音乐资源不仅蕴含着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更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情感传承和文化传统。
通过对乡土音乐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促进音乐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提升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1.2 研究意义乡土音乐资源的丰富性为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源。
通过挖掘和利用乡土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乡土音乐资源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和演奏乡土音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文化传统,培养对本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为他们的人格塑造和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试论“学有优教”视域中农村初中创意教学评价
![试论“学有优教”视域中农村初中创意教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6d494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7.png)
试论“学有优教”视域中农村初中创意教学评价【摘要】本文试论了在“学有优教”视域中对农村初中的创意教学进行评价。
首先介绍了背景情况,包括农村初中教育现状和学有优教的理念。
接着分析了创意教学在农村初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评价指标和方法。
结论部分探讨了农村初中创意教学的价值,指出其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意教学提升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为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农村初中、创意教学、学有优教、评价、教育现状、指标、方法、价值、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试论“学有优教”视域中农村初中创意教学评价"学有优教"是指教育应当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出发,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为目标进行教学。
在农村初中教育中, 创意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农村初中创意教学的有效性和成效, 对于提升教育质量,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背景介绍农村初中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全面推进,“学有优教”这一教育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这个背景下,农村初中的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农村初中教育具有很多特点,如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背景复杂等。
这些特点导致了农村初中教育水平整体较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的教育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学有优教理念学有优教理念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有优教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学有优教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力。
在农村初中的实际教学中,学有优教理念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
2024年教学计划四年级音乐总结例文(5篇)
![2024年教学计划四年级音乐总结例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87ed8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d.png)
2024年教学计划四年级音乐总结例文一、教育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应能感知音乐的律动多样性,并在聆听乐曲时捕捉到音乐的情感内涵,准确表达音乐情绪。
他们应能发展个人的音乐鉴赏力,对音乐欣赏形成独特的见解,并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乐曲所蕴含的思想,建立基本的价值观念。
2、知识与技能(1)学生应能识别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切分音、渐强、渐弱以及附点八分音符。
(2)他们应能熟练地以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能以齐唱、领唱和合唱等多种形式准确演绎歌曲,并能背诵部分曲目。
(3)学生应能为歌曲创作动作并进行表演,同时能用简单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创作伴奏节奏。
(4)在聆听音乐时,他们应能感知乐曲的情绪,正确判断音乐结构,并能分析简单的歌曲形式。
3、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仿建立学生的音乐认知,使他们对音乐有直观的理解。
(2)通过听赏、动作和律动等多元体验,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音乐的审美魅力。
(3)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表演和演奏,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4)积极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表现形式,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5)强调音乐教学实践,特别是运用对比欣赏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音乐的不同特性。
二、学情评估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水平,能熟练识别基本节奏,并在音乐中展现出一定的律动感。
他们的歌唱技巧有待提高,高音部分的演唱较为困难,对歌曲情感的深入理解及准确表达仍有待加强。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共包含六个单元,包括____节唱歌课、____节欣赏课、____节音乐实践活动、____节主题活动(不包括音乐剧单元)和____节音乐知识课。
欣赏和歌唱部分权重相当,音乐知识部分占比大,音乐实践部分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强化学生对基础音乐技能如节奏训练和旋律跟唱的掌握,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改进演唱技巧,使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弹性声音轻声演唱歌曲,并掌握多种基本的演唱形式。
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15篇
![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6999d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64.png)
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15篇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总结1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
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
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
实践与研究证明,小学音乐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觉探索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
我的具体做法是: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每学一首新歌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先读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然后再学歌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音乐知识的丰富,我又开始指导学生尝试着按照歌曲曲调的节奏和音高进行朗读。
歌曲学会之后,有时还会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艺术熏陶和审美价值观的正确树立。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让学生感受这首歌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带着什么样的感受去唱,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酌情进行乐理知识的教育。
农村孩子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很是欠缺,有很多孩子学了几年的音乐,除了会场几首歌之外,什么都不懂,我虽然也只是个半罐子水,但是我会虚心的请教,认真的讲解,力求准确的向学生讲解音乐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孩子们不容易理解的,我就尽量举些例子,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和语言,让他们记得更牢,学的更快。
浅析农村小学器乐进课堂的意义和实践措施
![浅析农村小学器乐进课堂的意义和实践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c58dc2558f5f61fb6366691.png)
浅析农村小学器乐进课堂的意义和实践措施作者:丁子桐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22期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农村教育已经逐渐变得和城市教育一样,在农村小学中也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专职音乐教师。
而在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板块。
首先浅析器乐教学对于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然后探讨和研究将乐器与音乐教学相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乐器教学;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实践措施“器乐进课堂”这一新颖而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了传统音乐教学所无法提供的能力。
农村学校从过去灌输式的死板教学转变为动口动手动脑的崭新教学方式,给家庭困难的农村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与传统模式相比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器乐合奏的教学形式是以集体协调配合、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农村学生缺乏动手和合作的机会,“器乐进课堂”将为农村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生活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器乐进课堂的意义各个阶段的教学目的在城市和农村学校都是一致的。
教师在教授给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器乐进课堂,让学生识别多种不同的乐器、会用小乐器简单地为音乐伴奏等,这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所以,在农村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十分紧急的任务就是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基础上重视器乐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各方面的能力。
小学生在使用乐器的过程中需要做到手脑并用,为了演奏出一首美妙的乐曲,大脑要控制手操作乐器,使身体的各个部位灵活且协调,不仅大脑的调控性得到了提高,而且肢体协调性也得到了锻炼,在合作演奏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同时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创造新的音乐教学器具。
二、乐器教学的实践措施1.提高教师能力过去的农村小学音乐课都是由一些其他课程的教师来担任的,这就使得音乐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现在学校已经给孩子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专职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时,能够发挥专业能力,使学生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认识和了解专业的乐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2024年小学音乐老师教学计划模版(3篇)
![2024年小学音乐老师教学计划模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856cd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3.png)
2024年小学音乐老师教学计划模版本学期,针对音乐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制定了以下详细规划:一、工作指导思想本学期音乐学科教学研究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艺术教育工作工程规程》为指导,深入探究《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通过对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经验与问题进行反思,探索解决策略,旨在提升“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质量。
核心任务是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重点加强对农村及城市薄弱学校的指导与管理,以课题研究和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器乐进校园”及各类艺术活动,助力我市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主要工作任务(一)强化教学研究,推进课程改革1. 持续深入学习和研究音乐学科课程标准,针对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寻求解决之道,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2. 完善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学科指导小组的功能,积极组织对新课标、新教材的专题研讨。
3. 组织高中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必修模块进行集体备课,开展研究课,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 研究并实践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推动省级课题《普通中小学音乐学科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践研究》,不断优化小学、初中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升教学能力1. 持续推动中小学音乐教师对新教材的实践研究,组织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培训。
2. 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常州市音乐学科教学建议,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预设能力。
3. 深入开展高中音乐各选修模块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4. 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5. 举办中小学音乐教师才艺大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6. 及时发现、总结、推广教学一线教师的经验。
7. 定期举办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三)深化课题研究,促进专业发展1. 组织音乐教师针对课改中的问题,开展课堂教学有效问题的设计和模块教学课题研究。
试论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尝试
![试论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e37cf4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7.png)
试论乡土音乐资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尝试乡土音乐是指在乡村地区产生和流传的音乐形式,它是一种体现当地文化和乡土生活的音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间色彩。
乡土音乐资源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积淀。
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音乐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增强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本文将从乡土音乐资源的特点、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尝试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乡土音乐资源的特点乡土音乐资源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这一方面来自于不同地域、民族和历史背景的文化积淀,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不同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
乡土音乐资源主要包括农村民间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和乡土戏曲音乐等。
它们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丰富多彩:乡土音乐资源来源广泛,类型繁多,包括了丰富的音乐形式和曲调,如山歌、田歌、牧歌、龙船歌、茶船歌、戏曲音乐等,每一种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2. 传统浓重:乡土音乐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具有非常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古老的农耕文化、山林之乡的自然生活及农民的劳动生活等。
3. 民间性强:乡土音乐是农村民间的产物,它贴近民生、承载着农民生活的情感和生活体验,具有鲜明的民间性特点。
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乡土音乐资源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音乐传统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尝试。
以下是一些可以进行的尝试:1. 集体音乐表演:组织学生学习和演唱当地的民歌和山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传承乡土音乐的传统。
2. 乐器制作与演奏: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进行乐器的制作,如竹子制作箫、锣鼓等,让学生亲手动手制作乐器,并且演奏,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对乡土音乐的认识。
3. 田园音乐会:在学校周边的田野上举行田园音乐会,由学生们表演当地的民间音乐、舞蹈、戏剧等,展示农村的文化艺术,加强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与交流。
湖北省第八届黄鹤美育节(十堰赛区)优秀音乐教育论文
![湖北省第八届黄鹤美育节(十堰赛区)优秀音乐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00a98b680203d8ce2f24ec.png)
附件5:湖北省第八届黄鹤美育节(十堰赛区)优秀音乐教育论文获奖名单一等奖:(39篇)董丹云丹江口市教研室《让孩子美的歌声源自心灵》刘红梅丹江口市余家营小学《关于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与分析》杜娟丹江口市张家营小学《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音乐课堂》杨成清郧西县城北中学《音乐新课改——让我欢喜让我忧》黄萍十堰市艺术学校《浅谈吕家河民歌教学》于菲十堰市艺术学校《浅谈中专学校的钢琴课教学》郑先艳房县城关天明小学《让儿童的音乐灵性在兴趣开放中插上翅膀》郭袁芳十堰市实验小学《论信息技术对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王晖十堰市实验小学《让音乐课生动起来》饶莉莉十堰市实验小学《音乐的殿堂有效的课堂》黄晓红十堰市第二中学《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周艳萍十堰市柳林小学《玩转节奏》陈芳芹十堰市柳林小学《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动起来》何芳十堰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对音乐教学评价的一点感悟》张莉丽武当山特区中学《如何真正有效地发挥音乐课堂的效果》侯帮萍郧县实验小学《音乐课堂模式的思考》王霞十堰市五堰小学《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熊菲十堰市花果中心小学《培养音乐习惯放飞音乐梦想》石小红十堰市第十三中学《歌曲演唱中的体会—有表情的说》张启霞十堰市张湾区张湾中心小学《音乐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左玲十堰市人民小学《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欣赏教学》周晓燕十堰市人民小学《为学生营造上音乐课的良好心情》杨朝晖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快乐中学习音乐》王文珍市外国语学校《唱歌课中应注重的“三多”》张贤兵赵立平郧西县教研室《如何让学生愉快的学习音乐》施晓霖伍发奎竹山县麻家渡中学《对素质教育下乡村中学音乐教育的几点看法》许小燕十堰市茅箭区三堰小学《艺术教育的两大功能》付红霞十堰市第五中学《唤醒人格的力量——浅谈音乐课程价值》高懿十堰市柳林小学《让每一位学生自信的唱歌》夏露十堰市实验中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在中学欣赏教学中的启发与运用》张静丹江口市教师进修学校《新课改对音乐教师的呼唤》艾珍谢军武当山特区草店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何良媛十堰市十五中学《中小学音乐教育实施之我见》阮秀丽范雪郧县实验中学《儿童钢琴入门初探》周涛十堰市第五中学《浅谈音乐欣赏教育》施丽十堰市实验小学《浅谈小学音乐欣赏的音乐要素孙丽丽张湾区汉江路中心小学《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柯大福房县大木小学《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刘强陈良军郧县白桑一贯制学校《农村小学乡土文化艺术教育认识与思考》二等奖:(62篇)彭风华丹江口市肖家沟小学《让奥尔夫理念走进我的音乐课堂》宗艳红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学《浅谈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音乐学科的说课》刘春华丹江口市一中《地方民歌让音乐欣赏焕发生命活力》田阳丹江口市一中《浅谈音乐歌唱教学中对情感的培养》马成荣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学《乐海无涯乐作舟》赵元丽丹江口市余家营小学《创设情境快乐学习》徐金华竹山县张振武小学《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朱蕾竹山县张振武小学《浅谈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创设》张冬梅郧西县城关镇初级中学《互动是构建和谐音乐课堂的平台》查显焕郧西土门镇茅坪中学《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音乐课教学》陈朝明郧西县土门镇茅坪中学《浅谈初中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梅昌维十堰市艺术学校《舞蹈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余男十堰市艺术学校《浅谈合唱课教学的训练方法》罗丹十堰市艺术学校《怎样上好声乐表演课》蔡玲娴十堰市艺术学校《浅谈儿童钢琴教学中厌学问题的解决》陈岩十堰市艺术学校《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初探》涂慧十堰市东风五中《畅游在书海中》涂慧十堰市东风五中《谈谈中学起始年级的音乐教学》徐剑十堰市东风九中《浅谈乐器进课堂与视唱教学》方运云房县第三中学《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刘琴房县青峰小学《践行生本理念唱响生命旋律》王澜十堰市实验小学《论和谐有效音乐课堂三要素》曾玲莉十堰市实验中学《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曾玲莉十堰市实验中学《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启迪学生进行想象思维》胡汉芸十堰市柳林小学《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何光俊十堰市十五中学《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张媛十堰市第五中学《浅谈声乐基础教学法》毛萍十堰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感受音乐快乐学习》郑珍十堰市经济开发区白浪小学《论小学音乐教学与美育》饶敏十堰市经济开发区马路小学《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上好音乐课》曹相林郧县五峰安城中学《浅谈音乐教育目标的定位与实现》刘瑞兵郧县五峰安城中学《浅谈农村中小学如何寓德育于艺术》吴艳丽郧县茶店中学《情感互动用心交流》庹艳红郧县城关新区小学《创新音乐考试方式培养学生音乐素养》魏春梅郧县实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范玉林郧县谭山柴湾小学《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谢君春郧县青曲中学《音乐课上感受美》范昭成郧县特校《低学段音乐教学要注重愉快教学》石守峰郧县大堰中学《试论农村中学音乐教法的多样性》钟敏十堰市五堰小学《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季楠十堰市五堰小学《浅谈儿童舞蹈作品的编排》孔荣华房县大木中学《在情感中欣赏》赵红房县大木小学《谈谈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彭雪梅房县七河中学《浅谈音乐教学要兴趣化》井源源竹溪县中峰镇中学《尝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龚健十堰市车城西路中心小学《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曹艳十堰市车城西路中心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几个转变》黄虹张湾区实验小学《巧用教学肢体语言创设音乐情境》王娟张湾区实验小学《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适当运用其他学科的优点》杨广宏张湾区实验小学《喜欢音乐从培养兴趣开始》孟青张湾区花果中心小学《在愉快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有效性》刘霞张湾区张湾中心小学《如何调控低年级音乐有效课堂教学》孙营琦十堰市第十三中学《音乐兴趣教学初探》孔玉华十堰市人民小学《在音乐教学中怎样进行新课导入》孙晓双十堰市人民小学《谈议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林锦华十堰市柳林小学《浅谈怎样让学生在欣赏教学中感受音乐》李妮李广治十堰市第十八中学《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索》李妮李广治十堰市第十八中学《发挥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明文静周罡郧县第二中学《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要注意的问题》朱姝潘美娜房县第一中学《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方法》代全珍余林唐胜斌房县实验小学《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初探》彭英郧县郧山中学《音乐教学中形象思维训练的途径》三等奖:(27篇)刘艳竹山县张振武小学《浅谈小学高年级传唱流行歌曲》孙海燕竹山县文峰乡中心小学《农村小学音乐课的教与学》刘静郧西县河夹镇初级中学《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李娟郧西县河夹中学《立足生活超越课堂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付锐郧西县河夹中学《浅析音乐欣赏作用和价值》穆华明郧西县河夹镇中心学校《艺术教育重在认识贵在落实》付开悦郧西土门镇茅坪中学《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张胜十堰市艺术学校《发展艺术教育提高民族素质》郑雅文十堰市经济开发区马路小学《情感趣味愉悦激发音乐潜能》周涛十堰市第五中学《浅谈音乐欣赏教育》罗云郧县郧山中学《高考音乐之我见——钢琴备考策略》刘芸芸郧县城关一中《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情境教学》李卫平郧县杨溪中学《浅谈儿童音乐启蒙教育》周玉叶郧县实验中学《青春舞曲》说课稿张红梅郧县实验小学《给低年级音乐元素插上飞翔的翅膀》陈长印郧县白桑高庙中学《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李婧郧县谭山中心小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刘勇郧县南化中心小学《课改后音乐教学的再认识》钟华郧县杨溪中心小学《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艾平郧县安阳镇居峪小学《开拓多元学习空间发展幼儿音乐潜能》李琳竹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浅谈如何学习声乐》黄虹张湾区实验小学《浅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王娟张湾区实验小学《浅谈低学段小学生音乐审美情趣的作用》刘慧竹溪县城关中心学校《浅谈音乐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夏维卫李微华竹山县茂华中学《用音乐打开想像的闸门》焦岁华王玉琴十堰市第七中学《音乐教学为什么不能多讲》吴远俊周风秀郧西县河夹镇中心《浅谈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与途径》。
试论“学有优教”视域中农村初中创意教学评价
![试论“学有优教”视域中农村初中创意教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3c07d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4.png)
试论“学有优教”视域中农村初中创意教学评价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政策的支持,农村初中教育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创意教育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学有优教"视域下农村初中创意教学的评价,分析其对农村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对农村初中创意教学的特点、评价方法、实施挑战和成功案例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促进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在“学有优教”视域中,如何评价农村初中创意教学的效果和价值。
通过对农村初中创意教学的特点、评价方法、挑战和成功案例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和需求,为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也旨在为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村初中创意教学提供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改进措施,为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作出贡献。
2. 正文2.1 “学有优教”对农村初中创意教学的意义“学有优教”是指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农村初中教育领域,实施“学有优教”对于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学有优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保持积极性。
而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参与体验式学习、实践性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学有优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农村初中学生大多数生活在乡村,对外界知识和信息的了解相对较少,通过创意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试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模式的构建
![试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模式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ec6cdb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f.png)
试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模式的构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模式的构建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现实情况下,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教学资源匮乏等。
这些问题使得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的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模式来推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只有建立起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教学环境模式,才能实现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建立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该模式的关键要素和实施方法,以及对该模式进行效果评估。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问题意义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模式的构建对于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偏低。
构建音乐教学环境模式可以有效整合和优化资源,提升教师水平,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往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
建立音乐教学环境模式可以为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的改善也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文化修养,推动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
构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模式不仅关乎农村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更关乎广大农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解决,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模式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环境模式的构建,旨在解决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小学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构建新的教学环境模式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
农村中小学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
音乐教育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课的育人性、审美创造性、社会实践性、愉悦性的特点越来越引起音乐教师们的重视。
本文作者就如何搞好中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标签:中小学;音乐;教法
素质教育视野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所承载的责任理应在于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锻造思想、涵育人格、陶冶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
这些才是当今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所在。
做好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思想政治的渗透性
音乐教育具有育人性、审美创造性、社会实践性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应运用这些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首先,巩固素质教育地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表现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因此,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体悟音乐美感的氛围,要精选音乐曲目,根据音乐来设计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对作品的本质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然后运用相应的音乐技巧来表现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二,音乐教育陶冶感情、净化心灵的作用。
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也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这些作品有的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可见,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利于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注重伴奏的重要性
伴奏起到对歌曲的补充和衬托的作用,通常分为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所唱的歌曲虽然比较浅易,但歌曲表现的情绪、演唱的速度、力度却还是有所变化,教者要充分重视伴奏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伴奏有助于学生对音准、速度和力度的掌握。
伴奏对帮助学生确定音乐的节奏、速度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任何旋律一旦离开了节奏都无法存在。
速度是音乐的支柱,是作曲家创作情感的一种体现方式,它能比较直观地体现出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
伴奏能在节奏和速度的把握上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和帮助,使作品能够得到正确的诠释。
其次,弹好伴奏,能够引导演唱者和欣赏者进入特定的音乐情绪之中,启发并促进其情绪。
三、注重教育的愉悦性
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去感受、理解并演唱音乐。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更深入的贯彻音乐教育愉悦性的原则,使学生更容易吸收知识。
所谓音乐的愉悦性,是指音乐引起的创造者和欣赏者主观精神狀态上的一种喜悦、愉快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的愉悦性原则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首先,加强基础训练,尽快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语言,为音乐愉悦性服务。
音乐的感知能力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础,要在音乐教育工作中,在引导学生整体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尽快使他们了解和掌握音乐语言,启发他们根据音乐的各种要素展开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理解并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第二,加强欣赏技术理论教学。
音乐课需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乐理、视唱等理论技能,但这些知识和技能只是一种手段,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加强音乐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音乐的创造潜能,实现音乐课的真正价值。
第三,穿插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
在课堂上把音乐与文学、影视作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使他们更好的接受、吸收音乐知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强音乐教育的愉悦性。
四、注重师生的互动性
师生互动教学,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对话与课堂讨论的设计,发挥教师和学生两类主体的积极性。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师生互动的实现,要做好教学对话与课堂讨论的设计。
教学对话与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追求,也体现了教育中时代精神的要求。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对话的性质和策略。
教学对话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来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一般认为,教师设计和引导教学对话的策略包括两方面:一是恰当的提问,二是创设对话情景。
恰当的提问是组织和引导教学对话的重要手段,具体生动的问题情景,能够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在情境中领悟教育的真谛。
五、注重电教媒体的实用性
首先,可以准确表现体裁和音色。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能够直接刺激人大脑神经。
那么,在音乐教学中使用电教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能够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第二,深化德育和美育。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
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电教媒体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面,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
第三,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音乐欣赏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
通过放映教学录像带,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一句话,借助电教媒体,可以使音乐课堂更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得到心灵的净化,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享受到音乐的美感。
当然,轻松美妙的音乐能使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优美流畅的音乐令人心旷神怡,只有将审美和育人融为一体的教学,才能开创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曹理,李朴民.中小学音乐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2] 邬艳.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趋势[J].北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