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游戏活动常见问题集及解决办法

1、小班入学后,教师如何设置游戏区域:用形象逼真的玩具设置娃娃家、理发店、公共汽车等都能够。入学初,能够不教孩子怎么玩,幼儿喜欢什么就让他玩什么,之后逐步在过程中推动游戏的水平。(案例:一开始让孩子拿着医院里的听诊器等玩具随便玩。两三个星期后,问:你玩的是什么呀?看样子像是医生哦,是医生吧?这样来引出角色。再之后,分享时能够说:今天有好几个医生哦,医生都是在哪儿上班呀?这样引出医院)

2、中大班幼儿如何把握区角和角色游戏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学习和游戏的关系。对这两方的处理,有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游戏中有学习;第二层次是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第三层次是把学习和游戏分开来。如果分不清哪是学习哪是游戏,不如索性就把两者分开来,学习是学习,游戏是游戏,等有经验了以后,再把游戏和学习合起来。

3、如何吸引小班孩子投入游戏分享:能够用游戏或者儿歌把整个过程串起来,让孩子都讲讲自己的游戏。需要教师想各种办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4、孩子不能说出游戏的闪光点怎么办:孩子说不出是正常的,因为孩子眼中的闪光点与教师眼中的闪光点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没有办法说出老师所认为的闪光点。(案例:游戏中一个孩子扮演记者,要采访娃

娃家的妈妈。到娃娃家去了三次,妈妈都没有答应他的要求。终于,第四次,记者采访到了妈妈。老师把这个内容放到交流活动中,想要表扬一下记者锲而不舍的精神,谁知记者不让老师讲,自己自豪的说:最后一次,我跑到娃娃家,一脚踹开门,把妈妈一把拽出来,一定要她让我采访!)可见,孩子眼中的情节跟教师所认为的情节有多大的差别。

教师在分享交流时能够选择悄悄渗透的方法,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教给大家。

教师面对孩子时能够更宽容、更放松、更低位一些。

5、游戏中不能顾及到每个孩子怎么办:游戏中无法顾及到每个孩子是正常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教师去顾及。当孩子有事情做的时候,是不希望被人打扰的。当幼儿需要老师去顾及的时候再去顾及孩子。哪些时候需要顾及孩子?一是游戏中产生争执的时候;二是孩子主动寻求协助的时候;三是游戏中有危险动作的时候;四是有消极不健康的游戏内容的时候。

顾及孩子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淡化情景、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

补充问题:游戏讲评时无法顾及到每个孩子怎么办?

有时候很多孩子都有迫切需要的,这时候老师就要想办法怎样满足孩子的需要。(案例:在教室里放5个玩具话筒。游戏后,想要发言的孩子就去拿话筒,这样就有机会发言了。而没有拿到话筒的孩子不能发言。)这种有规则的满足孩子需求的做法,更适合大班。小班就最好让大家都讲讲;中班能够设置的话筒多一点,让很多幼儿都能上来说说。

6、“阅兵式”应该定位益智区还是建构区:所谓“定位”,就是老师对游戏价值的预先设定,是把游戏作为一种手段。这样的话,“阅兵式”到底属于哪个区

域,由老师预设的价值来定。如果把“阅兵式”看做孩子的游戏,就要从游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孩子的游戏最初是模仿,逐渐走向替代、建构等。从游戏发展的过程来看,每一阶段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教师要明确,游戏区是孩子的游戏还是教师预设的;游戏区是主张游戏的还是主张学习的。益智区和建构区都是以学习为主的区角。

看一场游戏,不要去追究到底是什么区,而要看孩子的主要行为,看游戏对他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定位”的标准是要看幼儿的绝大部分行为。

7、幼儿水平有限,教师如何推动游戏:教师认为孩子游戏水平有限,源于对儿童原有水平的预估不足。教师预设了孩子游戏的模式,而孩子却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情况去玩。要注意,游戏不像上课一样有预设的目标,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反映。游戏水平是在原有经验上一步一步慢慢推动的。教师要学会在孩子有限的水平上帮孩子梳理问题、提升水平、扩展经验。

补充问题:游戏中出现了消极的内容怎么办?(一个孩子满足于扮演小偷)对孩子采取不注重的态度,弱化他的行为。另外要想办法转移孩子的兴趣点。

8、中大班游戏对情趣性上的要求:在游戏材料投放时,小班应该更多的投放逼真形象的材料。中班主要投放替代性材料,到了大班就主要提供素材。材料的复杂度是逐步降低的。大班游戏情境创设以幼儿的意愿为主,但不反对教师的支持和参与。

9、有些游戏情境孩子玩腻了,教师如何处理:游戏的主题应该是动态的。当游戏内容缺乏吸引力了,没有人玩了,就能够缩小或取消。(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