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小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国内城市化研究综述

2.3.1国内城市化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城市化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对城市化水平的度量研究、关于城市化的类型研究、关于国家的城市化政策研究以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城市化与劳动力流动、城市化的今后发展趋势等。

(l)对城市化水平的判断

城市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人口、地域空间等诸多方面的复杂过程,城市化问题是城市研究的重点,是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城市化水平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研究则更加重要,因为它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订城市发展政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基础。从目前己有的研究文献来看,我国理论界对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存在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并以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瓶颈”(耿海青,2003;赵新平、周一星,2002;李文,2001;吴子力,2001;胡序威,2000;胡鞍钢,1989)昭:第二种观点认为,从国际比较的研究角度出发,不论与一般模式(即钱纳里模式)相比、与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相比,还是与亚洲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严重滞后(李爱军,2004;葛永军、许学强、阎小培,2003;“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2002;史育龙,2001;):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是城市化滞后,而是存在超隐性城市化,即乡村地区的非农业发展推动了农

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职业转移,但这只实现了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而不是地域转移,实质上是劳动力非农化加上一定程度的聚集性的人口过剩(邓宇鹏,2002;王嗣均,1996)。

(2)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定方法的研究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有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而人口比例指标则又是主要指标法中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由于我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发生了多次改变,因此,给了客观描述我国城市化水平,众多学者对原有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对于单一指标的修正主要有:第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侠先生根据国际通行的城乡划分标准,按城镇聚居非农人口比重为75%,城镇合理郊区农业人口比重为25%,提出计算中国城市化实际水平的公式②为:Pu=P.*(1+25/75)/Pr。Pu指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指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总数;Pr为全国总人口。第二,武汉大学辜胜阻先生针对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提出的城镇人口修正公式③:修正城镇人口=城镇居委会人口A/。式中A为理论参数,设区的市为0.65;不设区的市为0.70;镇为0.75。

还有的学者考虑到城市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人口性质的变化还体现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学者认为只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该从城市化质量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一组指标体系,予以综合分析,力求较为全面准确地衡量城市化水平④。作为改

进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一种思路,对复合指标法进行的研究有其学术价值。纵观国外学者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可以发现,用该指标计算城市化水平时,其基本模式是一致的,即首先选出能反映出城镇各方面基本特征的一组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计算出一个综合值,作为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水平。国内学者如张耕田(张耕田,1998),代合治(代合治等,1998);叶裕民等在这方面做了尝试研究。

(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关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下几种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口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面特征,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广义的生活方式(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组织、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等)的变更则是城市化的综合结果。而城市文化则是城市全面发展的推动力(朱铁臻,2002:李树琼,2()()2)。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市场机制。他们认为城市化是其内在机制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由分工和生产力发展形成的生长机制;其表现是受城市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客观比例关系(即关联度)的要求所决定的城市产业的自然增长趋势;其次,城市的发展也受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覃成林,2001;饶会林,陈福军,2001)。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由“推力”和“拉力”构成。一个是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扩张产生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即推力;二是农业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农业走上集约经营,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在农村以外寻求出路,即拉力(杨重光,1987:吴海林,刘韶龄,2001)。

(4)如何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数目太少,应该下大力气增加我国城市的数量。而增加城市的数目,主要是发展小城市,应以我国现有的19000个建制镇为基础,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步伐。另一种观点认为,要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不能单纯靠提高城市的数目,不应重蹈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及在本世纪前期所走过的以单个城市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化道路,而应根据国际、国内的现实情况,走出一条建立在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道路,即发展都市区,刁‘能迅速将我国的城市化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国内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

与国外学者对城市化模式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更加注重对中国不同时期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为中国的城市化做出了极大贡献。国内学者对城市化模式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的,第一是城市结构的模式,分为大城市优先发展模式、中小城市优先发展模式、小城市优先发展模式和“大、中、小”共同发展模式;第二是城市化模式的静态研究(其主要论点见表2-4)。

(l)静态城市化模式

国内学者顾朝林、甄锋、张京详①认为由于城市本身特性、规模大小以及城市所在地具体的区位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在城市空间模式层面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针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城市化功能区和周围卫星城镇间的相关关系,可以对我国城市的静态模式作以下划分:

集中块状结构类型.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组成集中、用地紧凑,卫星城镇相对不发育。这类城市空间结构最为紧凑,一般是新城绕核心区呈圈层扩展而形成的,如沈阳、北京、无锡等。

连片放射状结构类型.该类城市外围的各种功能区围绕中心区呈不均等连片集结,若干方向较为发育,若干方向交不发育,总体呈放射状。这类城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或交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而在各个方向表现出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如南昌、合肥等。

连片带状结构类型.由于自然条件(如河谷、滨海地带)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