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井底之蛙、管中窥豹、铁杵磨针、水滴石穿、愚公移山
成语故事:井底之蛙
![成语故事:井底之蛙](https://img.taocdn.com/s3/m/6d8a56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5.png)
成语故事:井底之蛙成语故事:井底之蛙1[成语拼音] jǐng dǐ zhī wā[成语解释]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典故出处]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成语故事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
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
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
看看那些虾和蝌虾,谁也此不上我。
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
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
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来丈。
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早,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
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
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井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成语故事:井底之蛙2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
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
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
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
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
那简直是一座天堂。
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汪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
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
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
有关坚持不懈的成语故事
![有关坚持不懈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394e59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f.png)
有关坚持不懈的成语故事以下是 9 条有关坚持不懈的成语故事:1. 愚公移山:从前有个叫愚公的老头,他家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出行特别不方便。
愚公就对家人说要把山挖掉。
大家都觉得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呀,但愚公就是铁了心!他每天带着儿孙挖山不止。
邻居智叟嘲笑愚公,说他这是自不量力。
愚公反驳道:“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还怕挖不平?”这不就像我们追求梦想,哪怕困难重重,只要坚持,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2. 铁杵磨针: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呀,有一天他看到一个老奶奶在磨铁杵,就好奇地问干啥呢。
老奶奶说要把它磨成针。
李白惊呆了,这得磨到啥时候呀!老奶奶笑着说,只要天天磨,总有一天能成的。
这就好像我们学习新技能,一开始可能觉得很难,但只要坚持不懈,最后总能有所收获。
3. 精卫填海:精卫本是炎帝的女儿,不小心淹死在海里后,她的灵魂变成一只鸟,发誓要填平大海。
它每天叼着石子树枝往海里扔,那小小的身影在大海面前是多么渺小啊!但她就是不放弃。
这不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哪怕力量微小,只要持续努力,也能创造奇迹。
4. 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呀,为了读书不打瞌睡,就把头发系在房梁上;战国的苏秦呢,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保持清醒。
这得有多狠的决心呀!我们在为目标奋斗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拿出这样的狠劲来呀?5. 水滴石穿:水一直滴在石头上,时间久了,石头竟然被滴穿了。
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就因为水的坚持做到了。
我们在做事情时,只要坚持,再难的目标也有可能达成,难道不是吗?6. 囊萤映雪:晋代的车胤没钱买灯油,就捉来萤火虫照明读书;孙康则在冬天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
他们为了学习,想尽办法去克服困难,这种坚持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不是吗?7. 凿壁偷光:匡衡家里穷得点不起灯,他就把墙壁凿了个洞,借邻居家的光读书。
哇,这得是多强的求知欲呀!我们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也应该有这样的韧劲儿。
8. 磨穿铁砚:古时候有个叫桑维翰的人,他发誓要考中进士,一直用铁砚磨墨,铁砚都被磨穿了。
井底之蛙成语故事5篇
![井底之蛙成语故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9e27c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4.png)
井底之蛙成语故事5篇青蛙自从听了小鸟的话,一直在琢磨,最后它决定要出井看看。
青蛙跳出井,一阵刺眼的光射过来,使它睁不开眼睛,再一看吓了一跳,天空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无边无际。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井底之蛙成语故事5篇,欢迎阅读分享。
更多“成语故事”的相关文章推荐【↓↓↓】10个成语故事典故经典成语故事三年级小学井底之蛙改编故事经典寓言故事精选:井底之蛙井底之蛙故事1有一天,一个青蛙妈妈一不小心掉进了井里,他非常伤心,因为她的小儿子准备就要出生了,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过了几天,青蛙妈妈真的生了,她的儿子非常的帅,但是帅又有什么用处呢他出生在井里,所以青蛙妈妈就给自己的儿子取了一个叫做“青井帅”的名字,但是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他根本不知道。
“我真是该死,怎么会这么不小心。
”青蛙妈妈正在责备自己不小心的行为。
不到一个月,青蛙妈妈死了,“青井帅”非常的伤心,有一天,一只小鸟从这里飞了过去,他看见了小青蛙,就问“小青蛙你怎么在这里难道你是井底之蛙。
”“不我不是井底之蛙,我的妈妈从这里跳过的时候,不小心掉了进来,可是现在我的妈妈死了,我很害怕,这里的井底太黑了,我很不喜欢,真想到外面去。
”“那好啊!我可以帮助你到外面来。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歌声,原来是这一只小鸟正在唱歌,但是小青蛙不明白,我害怕得要命为什么这只小鸟还在这里唱歌。
真是一个不好的小鸟。
突然四面八方来了很多的鸟,大家正在一个圈里说话,不知道在干吗。
原来小青蛙误会了他们,他们是要想方法来就小青蛙,突然小鸟正向他飞过来,他立刻躲开了。
小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就跟小青蛙说:“小青蛙,你不想上去了”小青蛙后来终于明白了,小鸟们是要救小青蛙,小青蛙非常的惭愧。
后来小鸟们拖着小青蛙背,一下子就上到了岸上,小青蛙终于看见了无边无际的天,他非常的高兴,然后他感谢了小鸟们,他们从此做了朋友,和睦相处,永远都没有看见他们吵架,他们都在一起玩,变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井底之蛙故事2我是一只青蛙,常年蜗居在一口废井中。
井底之蛙的中国寓言故事
![井底之蛙的中国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fac713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2.png)
井底之蛙的中国寓言故事《秋水》是《庄子》中的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出自于《庄子· 秋水》。
接下来让小编来为大家讲一讲中国寓言故事井底之蛙的故事吧。
中国寓言故事井底之蛙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我多么快乐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窿里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
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蝌蚪一类的小虫吧,哪个能同我相比!并且,我独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乐极了!您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参观参观呢?”海鳖左脚还没踏进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
于是,它在井边慢慢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诉青蛙,说道:“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
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干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
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
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浅井的青蛙听了这一番话,惶恐不安,两眼圆睁睁地好像失了神。
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
中国寓言故事井底之蛙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
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
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
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
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
那简直是一座天堂。
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摊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
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
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
儿童睡前故事井底之蛙成语故事
![儿童睡前故事井底之蛙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216b73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68.png)
儿童睡前故事井底之蛙成语故事
井底之蛙成语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井底之蛙”的成语故事:
有一只叫小青的蛙,它住在一口深深的井里。
小青从来没有出过井,只能看到井里的世界。
一天,小青突然看到了一只大鸟从井口飞进来,它向小青介绍了外面的世界,小青非常惊讶,它想出去看看,但是它不知道怎么爬出井口。
大鸟知道小青的困惑,它告诉小青:“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爬出去!”
小青听了大鸟的话,便开始努力爬出井口。
它一次次地尝试,最终终于爬出了井口,看到
了美丽的外面世界,它兴奋极了。
从此,“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了,用来形容一个人只知道自己所在的小世界,而
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美好。
经典成语故事简短
![经典成语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b0729fc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8.png)
经典成语故事简短1、画蛇添足: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为了争夺酒而比赛画蛇的故事。
最终,其中一个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在已经画好的蛇上加上了脚,结果反而让自己的蛇输给了另一个人的蛇,从而告诉我们在做事情时不要过分追求表面上的华丽,要更加注重实际效果。
2、井底之蛙: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它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因此认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青蛙。
当它遇到一只来自大海的乌龟时,才意识到自己的眼界非常狭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开阔眼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
3、愚公移山:这个故事讲述了愚公和他的家人为了克服家门口的两座大山而坚持不懈地挖山的故事。
虽然旁人嘲笑他们的努力,但是他们最终感动了上帝,上帝派天神帮助他们移走了大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
4、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在田地里工作时,偶然间发现了一只撞树死的兔子。
于是,他便不再工作,每天守在树下等待更多的兔子撞死。
最终,他的田地变得荒芜,而他也一无所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因为偶然的运气而变得懒惰和放弃努力,要继续前进,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
5、狐假虎威:这个故事讲述了狐狸利用老虎的威望去吓唬其他动物的故事。
狐狸假装自己是老虎的朋友,利用老虎的威望来吓唬其他动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警惕那些利用他人权力和威望的人,不要轻易被他们所欺骗和利用。
6、破釜沉舟:这个故事讲述了项羽在战争中为了激励士兵们的勇气和决心,下令将船只全部沉入江中,让士兵们无法后退,只能勇往直前。
最终,他们成功地打败了敌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决断和勇气,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取得胜利。
7、空中楼阁:这个故事讲述了建造一座只有地基而没有墙壁和屋顶的楼阁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的计划和想法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和细节,因此我们需要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完善计划,并且脚踏实地地实现目标。
好孩子最想知道的成语故事
![好孩子最想知道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372f99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2.png)
好孩子最想知道的成语故事成语是汉语中的珍贵瑰宝,它们是智慧和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好奇的孩子来说,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
以下是几个好孩子最想知道的成语故事。
1. 井底之蛙: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井底。
这里住着一只蛙,它每天都生活在这狭小的世界里,以为这个井底就是整个世界。
一天,一只大青蛙从外面跳进了井底,它向井底的蛙讲述了外面广阔的湖泊和森林。
井底的蛙听后非常惊讶,它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认知是多么局限。
从那以后,人们用“井底之蛙”来形容那些只看到狭小视角的人,缺乏眼界和见识。
2. 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古代的一个故事。
故事中,有一只鸟住在一个井旁边的树上,整天扭着头往井里看,想像天就是井里的那一小片蓝天。
它以为整个世界的边界就是井口四周的围墙。
它从不知道,真正的天空和更广阔的世界在井外。
人们用“坐井观天”来形容那些视野狭窄,只看到片面局限的人。
3. 守株待兔:故事中,有个农民种了很多庄稼,其中一株庄稼长得非常好,高高地耸立在田地中央。
农民心生贪念,觉得这株庄稼的价格一定很高,于是决定留守田地,等待有人买这株庄稼。
然而,没有人来购买,只有兔子路过农田时,以为庄稼是一株立起来的陷阱而跳了进去。
农民得意地捕获了这只兔子,但他贪心守株待兔的做法被人们嘲笑和讽刺。
从此,人们用“守株待兔”来形容那些坐以待毙,不切实际地等待机会的人。
这些成语故事寓意深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成语故事,孩子们可以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并从中汲取智慧。
希望这些故事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和启发。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20个成语典故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20个成语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91ba58c7bb4cf7ec4afed088.png)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20个成语典故(1)(一)铁杵磨针【典故】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典故】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10个小学生必读的经典成语故事
![10个小学生必读的经典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4f38aa7ce2f0066f4332275.png)
10个小学生必读的经典成语故事成语是从人们日常使用的大量成语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故事的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下面是整理的10个小学生必读的经典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成语故事(一)井底之蛙【典故】《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
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
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
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所属朝代】春秋战国时代【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读】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成语故事(二)叶公好龙【典故】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
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
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
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50个成语故事大全
![50个成语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4e782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e.png)
50个成语故事大全1. 铁杵磨成针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汉代时期,有一位名叫李白的宫廷仕女。
李白非常勤奋好学,但她的家境贫寒,无法买针。
为了能继续学习,她决定用铁杵磨成针。
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努力,她最终成功地将铁杵磨成了一根针,为自己创造了学习的机会。
2. 井底之蛙故事中有一只蛙,长时间生活在一个井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它以为井就是整个世界,对由井口上方探出头的其他动物感到惊讶和困惑。
这个成语形容那些只看到狭小局部,对外界一无所知的人。
3. 杯弓蛇影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一个古代故事,有一位名叫鲁仲连的人在夜晚行走时,看到泥地上一条稍微弯曲的痕迹,他以为是蛇的蜿蜒爬行,吓得用弓箭射了过去。
事后才发现实际上只是杯子的倒影,成语“杯弓蛇影”就形容人们惶恐不安,因为对虚幻而错误地惊恐。
4.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一个农夫的故事。
农夫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了自己养的树桩上,他想以后也能再次遇到撞死兔子的机会,于是决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机会。
这个成语形容盲目地依靠运气和凭空希望的人。
5. 画饼充饥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宋朝时期。
有一位名叫刘彻的贫穷书生,为了解决饥饿问题,他用一幅画出来的美味糕点来充饥。
这个成语指人们虚构幻想,用假象填补现实的空白。
6. 蜜里调油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唐朝时期。
故事中有一位名叫韦续的人,他在油里加入蜂蜜,使得油变得更加顺滑香甜。
这个成语形容人们巧妙地调和两种看似相对立的事物。
7. 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描述了古代一个发生在边塞上的故事。
有一天,塞翁的马跑了,人们都觉得这是一件倒霉的事情。
但意外的是,马跑到了边塞上,带回了一匹更好的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会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我们不能过早下定论。
8. 杀鸡取卵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贪图鸡每天产下的鸡蛋,并杀死了鸡,企图一次性获取更多利益。
但他最终失去了持续的收益,并且因此失去了鸡。
这个成语用以比喻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持久利益的行为。
10则成语故事
![10则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e8731a73186bceb19e8bbb1.png)
10则成语故事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语成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语言文化之一,而成语的存在为汉语增添了一丝精彩!下面是一定要学的10个经典成语故事,看故事学成语,通过故事,去了解成语的寓韵,这样才能正确且恰当地使用成语!(一)井底之蛙【典故】《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
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
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
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
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读】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二)叶公好龙【典故】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
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
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
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十大成语故事
![十大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dfadb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4.png)
以下是十大成语故事详细:
1.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2.守株待兔:比喻固守旧有经验,不知变通。
3.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不能容纳更广泛的世界观。
4.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5.愚公移山:比喻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6.背水一战:比喻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胜利,不留后路。
7.胸有成竹:比喻事前已有详细的计划或设想,通常用来形容做事有把握或对某事很自信。
8.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帮助。
9.投鼠忌器:比喻因小失大,因怕打老鼠损坏器物而不敢下手。
10.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这些成语故事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智慧。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成语故事与应用讲解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成语故事与应用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4d9b3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3f.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成语故事与应用讲解在五年级语文下册中,成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字的瑰宝,它不仅能够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够启发我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整理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重点成语,并通过讲解成语的故事和应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成语。
【一、成语故事与应用】1. 井底之蛙故事:相传古代有一只青蛙长年生活在井底,对外界一无所知。
有一天,一只鹿从井头跳了下来,它向青蛙讲述了天空的宽广和广阔的草原。
青蛙对此毫不相信,并以为井底就是整个世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摆脱狭隘的观念,放开眼光看待世界。
应用:当有人对某个领域或事物认知狭隘时,可以用“井底之蛙”来形容他们。
例如:“他虽然聪明,但是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真是井底之蛙。
”2. 画蛇添足故事:古代有一位画家,他擅长画蛇。
有一天,他画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蛇,但他觉得还不够完美,于是他在蛇的图画上添上了一双脚。
结果,这张画变得荒诞可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把握分寸,不可过分追求完美。
应用:当某个人在做某件事时,反而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使事情变得糟糕或不可思议时,可以用“画蛇添足”来形容。
例如:“他明明已经取得了成功,为什么还要继续追求更多?真是画蛇添足。
”3. 庖丁解牛故事:庖丁是古代的厨师,他切割牛肉十分熟练。
有一天,孔子看到了庖丁解牛的技巧,并向庖丁请教“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庖丁告诉孔子,他看到了牛的天性并顺应其自然,刀法也随着牛的形状而变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洞察事物的本质,顺其自然。
应用:当一个人能够巧妙地应对某个复杂问题,恰到好处地处理事物时,可以用“庖丁解牛”来形容。
例如:“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那么巧妙,真是庖丁解牛。
”【二、成语的意义与用法】1. 循序渐进意义: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逐渐推进。
用法:指做事情时要依次进行,一步一个脚印,不可急躁。
例如:“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简单的成语故事
![简单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4b7a950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b.png)
简单的成语故事第一个成语是“井底之蛙”。
相传,有一只蛙生活在一口井里,它以为井就是整个世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有一天,一只来自大河的青蛙跳进了这口井,它告诉井底的蛙,外面的世界是如此广阔美丽。
井底的蛙却不相信,认为大河一定没有井水清澈。
后来,大河的青蛙离开了井底的蛙,回到了大河里。
井底的蛙因为无法看到外面的世界,所以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闭门造车,要多了解外面的世界,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
第二个成语是“画蛇添足”。
相传,有一个人画了一条蛇,觉得还不够完美,就在蛇的腹部再画了一条蛇。
结果,这条蛇就变成了两条蛇,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美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三个成语是“杯弓蛇影”。
相传,有一个人在山林中行走,看到一个弯曲的树枝,误以为是蛇,吓得不敢前进。
后来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根树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主观的,容易被一些假象所迷惑,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要被杯弓蛇影所困扰。
第四个成语是“一箭双雕”。
相传,有一个年轻人受雇去打猎,他用一箭射中了两只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抓住机会,善于一举多得,才能事半功倍。
通过这些简单的成语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一部分,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道理。
希望大家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内涵,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愿我们在成语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中国成语故事简短
![中国成语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ee9ad5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4.png)
中国成语故事简短
以下是一些简短的成语故事:
1、画蛇添足: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为了给画好的蛇增加双脚,结果却导致整幅画变得一塌糊涂。
这个成语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2、井底之蛙:
故事讲述了一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它以为自己所见到的天空就是整个世界。
这个成语比喻见识短浅,不能容纳更广泛的世界观。
3、掩耳盗铃:
故事讲述了一个愚蠢的小偷,他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见铃声了。
这个成语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不听别人的忠告。
4、狐假虎威:
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
这个成语比喻借助别人的权势欺压他人。
5、破釜沉舟:
故事讲述了一位将军为了激发士兵的战斗意志,下令破坏炊具和沉舟,使士兵无法后退,只能勇往直前。
这个成语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奋斗到底。
6、守株待兔:
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因为偶然之间捡到一只撞树死去的兔子,便不再耕种,守在树下等待下一只兔子。
这个成语比喻墨守成规,追求侥幸,不思进取。
7、纸上谈兵:
故事讲述了一位将军在纸上规划作战计划,但实际上并未经过实践检验。
这个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成语故事道理-简短的成语故事及道理
![成语故事道理-简短的成语故事及道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e0e5d97375a417876f8fcf.png)
成语故事道理:简短的成语故事及道理1铁杵磨针: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2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3亡羊补牢: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4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5守株待兔:比喻只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6揠苗助长: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7买椟还珠:做事不能舍本求末,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
8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但是无法蒙混一世,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
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9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领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10按图索骥:比喻做事不能拘泥教条,墨守成规。
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
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
11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12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13叶公好龙: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14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15自相矛盾:后以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
16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
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
17东施效颦:不要盲目效仿别人,否则很容易闹出笑话。
18卧薪尝胆:源于《史记专项王勾践世家》。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9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
20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21熟能生巧: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
22刻舟求剑: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 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水滴石穿
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原比喻小错不改渐变成大错。现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井底之蛙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 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 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 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 告诉青蛙说: “你看过海吗? 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 哪只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 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 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 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 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 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 呢!” 井里的青蛙听了海龟的 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 有话可说了。
小故事大道理
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 角落当作整个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作人类 文化的总和,那就会跟枯井里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 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的反面角色。从这则寓言故事 概括出来的成语“井底之蛙”,常常被用来讽刺那些见 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成语故事
井底之蛙、管中窥豹 铁杵磨针、水滴石穿、愚公移山
井底之蛙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井底之蛙 jǐng dǐ zhī wā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 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 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 口说: “你看,我住在这里多 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 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 睡在砖洞边一会。或者只露出头 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 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 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 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 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 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 里来游赏呢!”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 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小故事大道理
愚公立志移山,终于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我们只要下定决心,不怕 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有的人孤陋寡闻,管中窥豹,却喜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铁杵磨针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铁杵磨针 tiě chǔ mó zhēn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 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 就出去玩耍。他路过一条小溪, 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那里磨 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 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 成针。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 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水滴石穿 shuǐ dī shí chuān
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 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 张乖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 心要整治这种现象。一天,他在衙门 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 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乖崖 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 张乖崖上前责问,才知道是从府库中 偷来的。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 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 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 我!”张乖崖大怒,判道:“一日一 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 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乖 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 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谢谢
管中窥豹 guǎn zhōng kuī bào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 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他也成为了 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 王”。但对樗(chū)蒲(pú)(古 代的一种游戏)却不精通。一次,他 看到几个人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 手画脚地说:“你要输了。”那个人 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说:“这个小孩 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 一块花斑,看不到全豹。”王献之看 到他们这样说自己,不禁大愤,说道: “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就甩 开袖子走。 王献之所言“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两句的解释,古时的荀奉倩, 近时的刘真长,我只对这两个人感到惭愧,不如他们。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 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 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 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 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 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决心把山 平掉。
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 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 儿子死了还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子子孙孙是 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成语示例
◎作为一名观众,对人艺这座艺术大厦中的舞台美术创作,只凭自 己的直觉和感受,浮光掠影,走马看花,不免管中窥豹,顾此失 彼.与其他院团的舞台一样,人艺的舞台美术创作,35年来走过的 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留下了摇摇摆摆的脚印,包括单一的、概念 的和人为的脚印,其创作的面还有待于开阔。
◎向管中窥豹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 好歹。(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
启示
“水滴石穿”,还在于滴落的每一滴水,都是向着一个 方向,落在一个定点上,它的方向明确,目标专一。如 果不是这样,水滴恐怕永远不可能穿石。同样,我们在 为远大的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也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决不能见异思迁。
愚公移山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愚公移山 yú gōng yí sh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