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语文模拟卷
南京市雨花台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南京市雨花台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6f4440ea58da0116d1749b5.png)
南京市雨花台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40分) (共7题;共150分)1. (16.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2)露从今夜白,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3) 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咸阳城东楼》中最能表现诗人“许浑千首湿”这一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秦观的《行香子》中写百花争艳,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生气蓬勃的诗句是:________。
2.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兴起,指被任用B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安逸C .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D .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选文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 . 选文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
C .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 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4)在孟子看来,人怎样才能成才?3. (12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第①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交代作《岳阳楼记》的缘由。
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语文模拟卷
![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语文模拟卷](https://img.taocdn.com/s3/m/3b65ce84f46527d3250ce07e.png)
2021年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语文模拟练习卷及答案本卷须知:1.本试卷4页,共120分,此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写在答卷纸上,不可以写在本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25分)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3〕了结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5〕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6〕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喝酒〕〔7〕,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8〕山峰如聚,,河山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五柳先生传?用古人之言,赞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句子是:▲,▲。
〔10〕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款待会上说:“国之命在人心。
〞这和孟子说的“▲,▲〞道理相同。
2.以下加点字注意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指责〔jié〕绯红〔fēi〕..B.监禁〔gù〕畸形〔qí〕..C.锋利〔xī〕抽打〔tà〕..D.固执〔nìu〕馈送〔kuì〕..〕〔2分〕痛心疾首〔wù〕.颔首低眉〔hàn〕.正襟危坐〔jīng〕.错落不齐〔cān〕.3.以下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滞留神秘粗制烂造B.祷告繁衍不行明状C.盼望酷肖冥思暇想D.匿名饶恕恪尽责责班级展开“岁寒三友〞文化研究活动〞,请你参加,达成4~8题【沐松风】4.某同学有一段没有写完的文字,请你在空白处写上适合的内容。
〔3分〕松树的风格在于只需有一粒种子,它就能够健壮的生长。
它不畏天,即便▲,即便▲,它仍旧生长着;它不择地,哪怕石缝狭窄,哪怕土壤贫乏,它仍旧生长着;它不靠人,就算无人施肥,就算无人浇灌,它仍旧生长着。
松树的风格启迪着我们:▲。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119ee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4.png)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0分)班级开展“诗画艺术鉴赏”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参与其中。
1.撰写开场白,你用心揣摩。
(6分) 同学们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由zh ōng 赞叹。
笔墨诗画,自古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今天,让我们以“诗与画”为载.体,共同欣赏诗画艺术长卷,感受诗画( ▲ )的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本次学习旅程,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提高我们的审美品位,还能让我们变得 ▲ 。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①由zh ōng ( ▲ ) ②载.( ▲ )体 (2)在语段括号中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
(2分)A.融通B.融洽C.交融(3)在语段横线上填写一个并列短语....,使语意畅通。
(2分) ▲2.辑录配画诗,你展示功底。
(7分)(1)采菊东篱下, ▲ 。
(陶渊明《饮酒(其五)》)(2)大漠孤烟直, ▲ 。
(王维《使至塞上》)(3) ▲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4)下面这幅图,让你想到了两句诗: ▲ , ▲ 。
(2分)(5)你为“春夏秋冬”四季图景配诗。
(填序号)(2分)①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贴示 这幅图为恽寿平的《五清图》,“五清”指的是松、竹、梅、水、月。
A.春景图( ▲ )B.夏景图( ▲ )C.秋景图( ▲ )D.冬景图( ▲ )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小组讨论,你发表见解。
(5分)小联:我发现,语文书上《登飞来峰》这首诗,配了启功先生的一幅书法作品(右图),为什么不配一幅水墨画呢?你:(1)▲。
(2分)小联:对呀对呀,我想起来了,艺术老师说过“书画同源”,书法和绘画都属于美术。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南京卷)
![2024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南京卷)](https://img.taocdn.com/s3/m/2097139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e.png)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南京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测试范围: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6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甲),历经沧桑仍绵延不绝。
历史文化的xūn()陶,既在思接千载的古诗文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中。
(2)古诗文是文化的薪火。
读古诗文就是读百种生活、千样人生,在这些作品里,你可赏自然之趣,“树绕村庄,①”;你可寄思乡之情,“②,燕然未勒归无计”;你可悟人生之理,“③,病树前头万木春”;你可知情感之真,“春蚕到死丝方尽,④”;你可抒报国之志,“了却君王天下事,⑤”。
此外,读“⑥,⑦”(《出师表》),你应慕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志趣;读“⑧?留取丹青照汗青”(《过零丁洋》)你定知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气节。
(3)日常生活是文化的载体。
当博物馆“打卡”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当扬州剪纸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活起来”。
(乙),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xūn陶()瑰.()宝2.填入横线甲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巧妙绝伦B.富丽堂皇C.博大精深D.川流不息3.修改文中画横线的病句。
(写出修改意见即可)(2分)4.根据语境,在第(2)段画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f863a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0b.png)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雨花区、江宁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
《曹刿论战》出自该书。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诸葛亮的《出师表》。
C.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名诗人、学者、散文家。
我们学过的课文《春》、《绿》《背影》都是他的作品。
D.小店开张之际,热忱欢迎广大顾客朋友光临,我们将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光临”是敬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防疫春耕两手抓,一列列钢铁巨龙昼夜兼程,飞驰在大江南北,为广袤..的田野带去无限希望。
B.爱心人士高飞和她的朋友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广西山区,给贫困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包”。
C.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留连山水,俯仰古今兴废,感慨深沉,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浓烈情思。
D.虽然正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小婷获得了市作文比赛的冠军,大家得知消息后还是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运动会即将举行,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各色的花儿次第绽放,五彩缤纷,把春天的湿地公园装点得生机盎然。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D.为了防止肺炎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小区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e1f34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7.png)
江苏省南京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8分)1.初中生该具备哪些认知世界的体验?学校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你所在的小组积极参与,你帮助整理资料。
(1)根据句意,写出“网络补充”中“嚼”字的读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结论一的横线处选填正确的释义(填序号)。
(3)发现并修改“网络搜索”结果①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网络搜索”的结果②属于无用信息,在搜索栏中增加以下哪个关键词可使结果与主题最.贴切。
()A.世界B.认知C.初中生(5)在“古诗中的体验” ①﹣⑥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6)仿照“名著中的体验”,结合初中36本名著,写出你的阅读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回答“同学采访”中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结论二的空格处应填写下面哪组关联词,选择并写出理由。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南京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南京卷)(考试版A4)](https://img.taocdn.com/s3/m/0eca604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02.png)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南京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下面是主持人小文撰写的一段开场白,请你帮忙完善。
(6分)①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热辣滚烫》,向观众展现了奋斗、坚持和勇气的力量,让人深受触动。
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只有那些敢于追梦、不懈.()努力的人,才能最终赢得掌声。
②生命只此一次,何不勇敢追梦?你可以将生活过成诗,自由率性,浪漫洒脱;你可以将生活过成歌,婉转悠扬,奋进向上;你也可以将生活过成溪,悠然向前,从容自如;你还可以将生活过成你还可以将生活过成海,广纳百川,激情澎湃。
()遵循内心,并全力以fù,()能拥有热辣滚烫的精彩人生!(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2分)不懈.()全力以fù()(2)最后一句的括号内填写哪组关联词最能表现拥有“精彩人生”的信心?()(2分)A.因为……所以…… B.只要……就……C.如果……就…… D.尽管……也……(3)请从下列句中选择两句组成一副对联,作为活动现场的标语,(填序号)(2分)①披荆斩棘逐梦想②青春奋斗燃希望③乘风破浪展宏图④朝气蓬勃春方来上联:下联:2.名句名篇默写。
(6分)小明在研学中领略了我国的美景,放眼中华,美景无数。
“悬泉瀑布,,”是郦道元眼中秀丽的三峡;“,气象万千,”是范仲淹眼中的浩瀚的洞庭湖;“水何澹澹,,”是曹操眼中收纳万物的沧海;“几处早莺争暖树,”是白居易眼中春意盎然的西湖;还有秦观笔下“树绕村庄,”的农村风光;还有岑参笔下“忽如一夜春风来,”的边塞奇景。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1dd86bf121dd36a22d8208.png)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讥讽(fěnɡ)鄙视(bǐ)无动于衷(zhōnɡ)B . 歧视(qí)障碍(ài) 居高临下(jū)C . 抽屉(ti) 心扉(fēi)呱呱坠地(ɡuō)D . 暂时(zàn)敞开(chǎnɡ) 掐一掐(qiā)2. (2分) (2017九上·邗江期中)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 鸣河刃龟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方法分别是会意、形声、指事、象形。
B . 一个搞人口普查的青年问一位不识字的老太太:“您今年贵庚?您的配偶还在吗?”解说:这句话表述不得体。
C . 幸福扬州超凡脱俗锻炼身体陶冶性情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 作为作家与出版人的许知远的“偏见”或许是一种与当下快餐文化极不合拍的深入思考。
解说:“‘偏见’是思考”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3.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今天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点拨下,我的思路豁然开朗,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B . 老王在公园里边喝茶边哼着小曲,一副怡然自乐的样子。
C . 前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某部大片,今天在我市首映却无人问津。
D . 小张望着刚刚从下水道里干活出来的环卫工人,热情地赞美道:“你们环卫工人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
”4. (2分) (2019七下·江津期末) 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句中“快乐”“苦痛”在此均是形容词。
B . 短语“高雅气质”“美丽人生”“高兴地笑”与“精神的宁静”的结构不全相同。
C . “我在房间里读书。
”“在”是连词。
D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雨花区中考模拟题语文试卷
![雨花区中考模拟题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cf8c09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04.png)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气喘吁吁(xū)B. 惊愕(è)C. 憔悴(cuì)D. 毛茸茸(róng)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B. 眉清目秀C. 惊心动魄D. 鸡飞蛋打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本书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尤其是对学习英语的人来说。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C. 这座大桥不仅美观大方,而且非常坚固。
D. 她的演讲既生动又富有感染力,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老师鼓励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要轻易放弃。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C. 那个孩子十分调皮,经常给老师找麻烦。
D.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仔细分析研究。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那片树林文/刘燕敏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我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树林上。
我忽然发现,那片树林并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样单调。
一棵棵树木挺拔地站立着,它们仿佛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勇士。
月光下的树木,显得更加挺拔、威严。
一阵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我继续向前走,来到了一片开阔地。
那里有一棵古老的松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
树下,一位老农正在悠闲地喝茶。
我走过去,和他聊了起来。
老农告诉我,这片树林是他年轻时亲手栽种的。
他说:“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我每天起早贪黑,浇水、施肥,终于让这片土地变成了树林。
现在,它已经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道风景,让后人受益无穷。
”我感慨万分,心想:这片树林见证了老农的辛勤付出,也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它们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分)2. 文章中“那片树林”给我怎样的感受?(3分)3. 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农和松树的故事?(4分)三、古诗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苏省南京雨花台区七校联考2024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雨花台区七校联考2024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90ebb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5.png)
江苏省南京雨花台区七校联考2024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门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固然不错。
A.⑥②③⑤①④B.①③⑤⑥②④C.④⑥①⑤③②D.⑥②①③⑤④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在不断改变着观点,例如昨天鼓吹革命,今天讴歌保守,昨天崇洋,今天尊儒,但是这些变化与他们的灵魂无关,我们从中看不到精神历程,只能看到时尚的投影。
他们或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把他们先后鼓吹过的观点搜集到一起,我们只能得到一堆意见的碎片,用它们是怎么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个性的。
所以,知识分子首先要自教,在踩动中保持静观沉思,在_______________中做智者,守护好人类和人生的那些永恒的基本价值。
A.随遇而安标新立异凡夫俗子B.随波逐流标新立异芸芸众生C.随遇而安异想天开芸芸众生D.随波逐流异想天开凡夫俗子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文轩的《孤独之旅》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少男少女们:人生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长大成人。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49673b19b6648d7c0c7461e.png)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共6题;共28分)1. (2分) (2019七下·昆明月考)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元勋(xūn)地壳(ké)诗兴不作(xìng)B . 殷红(yīn)校补(jiào)气冲斗牛(dǒu)C . 弥高(mí)迥然(jiǒng)妇孺皆知(xí)D . 迭起(dié)彷徨(huáng)风悲日曛(xūn)2. (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懊丧B . 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耸立C . 锐不可挡月明风清转弯抹角班白D . 丢人现眼独一无二丰功伟绩管辖3. (8分)(2017·枣庄)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2)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3) 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5)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凄神寒骨,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6)请写出含有“柳”字的古诗词句子:________,________。
4. (4分) (2019九下·温岭模拟)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
我没有受到践踏。
我没有被弄得僵化。
我没有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
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
南京市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南京市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dee8c8960590c69fc3766d.png)
南京市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词中“胜”的意思是________;作者用“胜”突出了江花色彩的________。
(2)这首词的结尾句,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1)超过(或:胜过);浓艳(或:艳丽)(2)①照应开头“江南好”一句,使全词首尾呼成、浑然一体。
②点明中心,强化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恋之情。
【解析】【分析】(1)“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意思是: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根据句意,可知“胜”,超过。
结合句意分析,可知作者用“胜”突出了江花色彩的浓艳(或:艳丽)。
(2)此句是诗的结尾句,从内容方面分析,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因此最后一句话点明中心。
从结构方面分析,①照应开头“江南好”一句,使全词首尾呼成、浑然一体。
故答案为:⑴超过(或:胜过);浓艳(或:艳丽)⑵①照应开头“江南好”一句,使全词首尾呼成、浑然一体。
②点明中心,强化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恋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字的能力。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雨花台区中考语文模拟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4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5)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6)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7),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8)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9) 《五柳先生传》用前人之言,赞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句子是:▲,▲。
(10)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国之命在人心。
”这和孟子说的“▲,▲”道理一样。
2.下列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诘.责(jié)绯.红(fēi)深恶.痛绝(wù)B.禁锢.(gù)畸.形(qí)颔.首低眉(hàn)C.犀.利(xī)鞭挞.(tà)正襟.危坐(jīng)D.执拗.(nìu)馈.赠(kuì)参.差不齐(cān)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滞留奥秘粗制烂造B.祈祷繁衍不可明状C.企盼酷肖冥思暇想D.匿名宽恕恪尽职守班级开展“岁寒三友”文化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完成4~8题【沐松风】4.某同学有一段没有写完的文字,请你在空白处写上恰当的内容。
(3分)松树的风格在于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可以茁壮的生长。
它不畏天,即使▲,即使▲,它依旧生长着;它不择地,哪怕石缝狭小,哪怕土壤贫瘠,它依旧生长着;它不靠人,就算无人施肥,就算无人灌溉,它依旧生长着。
松树的风格启示着我们:▲。
【赏竹影】5.某同学在对联网站上,以“半窗竹影添风趣”为上联发帖求对。
下列最佳的应对是(▲)(1分)A. 一案书香有幽默B. 一手梅花陶雅情C. 一径花香迎面来D. 半壁梅香赋雪情【品梅香】6.某同学读到一首咏梅的古诗,请你完成后面问题。
(3分)早梅唐·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①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①迥,jiǒng,远。
(1)诗中一个“▲”字,呼应诗歌标题中的“早”字。
(1分)(2)诗句“疑是经冬雪未销”中的“疑”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树人格】7.某同学写了下面一段文字,请按要求修改其中的错误。
(2分)①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歌咏《岁寒三友》的优秀诗文,浩如烟海。
②坚毅不拔的青松,修长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寒梅,它们的形象,在众多诗人的刻画下,显得更加丰满,更加生动。
③许多歌咏松竹梅的诗篇,包含了托物言志的意蕴,表现了诗人对于坚贞品格的追求。
④品读这些诗,就好像隔着时空,在一棵老松、一片竹林,或是一枝梅花下,倾听诗人们立意高远的美好形象。
第句中,有一个标点错误,应把其中的▲改为▲第句中,有一个语病,应把▲改为▲【识故人】8.岁寒三友,都有不畏严霜的坚韧品格。
如果给下列名著中人物颁发“最佳..坚韧执著奖”你认为应该颁给谁?请说说你的颁奖理由。
(2分)人物:①唐僧②林冲③祥子“最佳..坚韧执著奖”应该颁给▲,因为▲二(42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且相如素.贱人▲(2)而君畏匿.之▲(3)臣等不肖.▲(4)肉袒负.荆▲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的一组是()(2分)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B.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2.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一个字填空。
(2分)成语“负荆请罪”源自本篇文章。
蔺相如对待廉颇传出的恶言,采取了“”的策略,而廉颇最后也被蔺相如的“”所感动。
(二)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3~17题。
(16分)太阳语①我的书房处在一个大深坑里的一排二层砖楼的底层中间。
这排房子东西走向,阴暗潮...湿.,又由于地势低,所以底层的居民多半都患上了关节炎。
尤其是四周的楼房冲天而起之后,这排房子几乎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这样倒也有个好处:门庭冷落,安静自在,是个读书写作的绝佳境地。
②早点过后,走进书房,读一读,写一写,自以为没有比这更快活的事了。
累了乏了,就喝口茶,抬头看窗外的楼群,和那逼仄的一线天空。
一天早晨,我正写到艰难处,文思枯竭,满心焦虑,窗纱里忽然穿进一束强烈的光芒,如探照灯般绕来绕去,把个宁静的斗室弄得一片光明,宛若火光四溅的铁匠炉子。
我有些不解,刚站起来,那束阳光就钉住我的脸,使我无法睁开眼睛。
我觉得烦人,猛地举起拳头,那束阳光一下子不见了。
我睁开眼,隐约发现那是个六、七岁的孩子,晃着小圆镜,在玩太阳呢。
我笑了,并不计较,坐下来继续写作。
刚写了一句,那束阳光又跑了进来,在我的额上锯过来锯过去。
.......③我有些恼了,就起身出门,我要教训教训那个顽童。
当我快步上完十多级台阶,气势汹汹地来到孩子面前时,那孩子却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一脸愉快地望着我。
我半张着嘴,恼怒的表情戛然而止,我看到那孩子双脚打着石膏。
我没有发作,而是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便回到书房,继续笔耕。
④可是,一连几天的早晨,只要我一坐到书案前,那束阳光便跳跃进来,如小猫捕鼠,东闪西蹦。
它虽无声响,却有一种吵闹烦人的效果,使得我原本就烦躁的心愈加的不安。
我的作品迟迟没有完成,本来就心烦,哪里还受得了这样有意的打搅,我想我必须和那个孩子谈谈了,毕竟有意打扰别人的工作是不礼貌的,缺乏教养的。
我们楼里的人都知道这个孩子,顽劣调皮,也正因为如此才摔折了腿。
这段时间,父母上班无暇顾及他,只好每天把坐在借来的轮椅上的孩子推到门外晒晒太阳。
⑤“毛毛,”我叫着孩子的名字,“你干嘛要往我房间里照太阳呢?”⑥“我是在跟你说话呀,叔叔。
”孩子的脸上绽放着天真的笑容。
⑦我惊讶不已,原本准备好的一番指责哽在了喉咙口。
⑧“我摔断腿后天天都在这晒太阳,每天都看得到你,好长好长时间了。
人家大人都是一伙儿一伙儿地上班去了,只有你是一个人,在黑房子里。
我天天看你低着头,从来不抬头看看外面,看看天。
你有什么难过的事吗?你在哭吗?从来都没人和你说话。
于是,我让妈妈给我买一个小镜子玩,她还笑我呢!叔叔,只要出太阳,我就可以天天早上都和你说话啊!”⑨我默然了,忽然之间对那束曾让我觉得恼人的阳光有了别样的理解……⑩以后每个阳光灿烂的清晨,那束阳光总会时断时续地陪伴我。
由于书房地势低,我不可能看到孩子的全部身影,但那跳跃的光束就是他真诚的问候。
不知怎的,我的写作也愈来愈顺畅了。
⑪没多久,我终于完成了一部作品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两位记者来到我又霉又黑的书房,询问我成功的经验。
我望了望窗外,一束阳光静静地、准时地从窗纱里照进来,随即又欢快地跳动了几下。
我笑了,那正是我成功的秘密。
.......13. 联系全文内容,请说说标题“太阳语”有哪些含义?(3分)▲15.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1)只要我一坐到书案前,那束阳光便跳跃进来,如小猫捕鼠.....,东闪西蹦。
▲(2)我惊讶不已,原本准备好的一番指责哽.在了喉咙口。
▲16. 请把第⑨节段结尾处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表现“我”对“太阳语”的内心感受....。
(20字左右)(2分)▲17.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节写“阴暗潮湿”的书房环境,引出下文,为描写“跳跃的光束”和顽童“真诚的问候”做反衬。
B.第②节“锯过来锯过去”一词,表现了“那束阳光”在我额上来回晃动的情景,以及“我”如被“锯割”的痛苦感受。
C. 第⑪节中“我”成功的“秘密”,是指我坚持不懈,把又霉又黑的书房当做“安静自在”的读书写作的绝佳境地。
D.本文记叙了“我”和“毛毛”的一段交往经历,抒发了“我”对童心童真以及善良纯朴的赞美之情。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8~22题。
(14分)植物生长方向之谜①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
从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茎干则伸向天空。
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 植物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是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②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重力,他们从物理学想到,地球引力一定是影响植物生长方向的重要因素。
当时,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鼻祖达尔文曾观察到,植物的芽和根在改变生长方向时,各部分细胞的生长速度不同。
这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达尔文无法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③1926年,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弗里茨·温特,做了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实验...........。
他使植物的胚芽鞘一面受光照,另一面对着无光的黑暗处。
结果,胚芽鞘的生长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渐渐..地朝着有光的方向弯曲。
后来,温特从胚芽鞘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植物生长素,它有促使植物生长的功能。
胚牙鞘遮荫部分生长加快,受光部分则由于缺少生长素而生长较慢,导致弯曲发生。
于是,温特认为,植物的茎或叶片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在组织内的不对称分布造成的。
当植物受到“策略刺激”时,植物组织下部的生长素含量会大大增加,从而使植物根朝下、茎朝上生长。
④自从温特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秘密后,很多科学家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