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合集下载

锅炉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锅炉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2011.8.15
Z1
-0.501
Z8
-0.499
Z2
-0.501
Z9
-0.498
Z3
-0.499
Z10
-0.498
Z4
-0.501
Z5
-0.499
Z6
-0.499
Z7
-0.497
最小沉降量(㎜)
0
最大沉降量(㎜)
1
沉降观测点编号示意图:
监理(建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代表):
年月日
施工单位:
锅炉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锅炉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1#炉本体安装
设备位号
1#炉
观测时间
荷载阶段
钢架安装前
测点位号
观测点标高
备注
测点位号
观测点标高
备注
Z1
-0.501
Z8
-0.499
Z2
-0.500
Z9
-0.498
Z3
-0.499
Z10
-0.498
Z4
-0.501
Z5
-0.499
Z6
-0.498
Z7
-0.497
最小沉降量(㎜)
/
最大沉降量(㎜)
/
沉降观测点编号示意图:
监理(建设)单位: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代表):
年月日
施工单位:
班组长:
质量检查员: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锅炉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
1#炉本体测时间
荷载阶段
钢架安装后
测点位号
观测点标高
备注
测点位号

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基础沉降观测记录基础沉降观测是一种针对土地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精确测量的方法。

这种观测通常用于建筑物的施工前后,以评估其基础稳定性、预测未来的沉降量,并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制定合理的建筑方案。

以下是一个基础沉降观测记录示例,展示了观测的时间、地点、测量设备以及所得的数据。

观测时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观测地点:城市A地区一个高层住宅楼的建筑基础测量设备:全站仪、水准仪、沉降仪第一阶段观测(2024年1月1日):-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水平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向东移动1.2毫米,向南移动0.5毫米-角点B:向西移动0.8毫米,向南移动0.3毫米-角点C:向西移动1.0毫米,向北移动0.2毫米-角点D:向东移动0.5毫米,向北移动0.1毫米-水准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垂直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下沉0.2毫米-角点B:下沉0.1毫米-角点C:下沉0.3毫米-角点D:下沉0.4毫米-沉降仪测量建筑物中心位置的垂直位移,得到下沉0.3毫米的数据第二阶段观测(2024年7月1日):-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水平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向东移动2.5毫米,向南移动1.0毫米-角点B:向西移动1.8毫米,向南移动0.7毫米-角点C:向西移动2.0毫米,向北移动0.5毫米-角点D:向东移动1.0毫米,向北移动0.3毫米-水准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垂直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下沉0.6毫米-角点B:下沉0.3毫米-角点C:下沉0.8毫米-角点D:下沉0.9毫米-沉降仪测量建筑物中心位置的垂直位移,得到下沉0.8毫米的数据第三阶段观测(2024年1月1日):-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水平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向东移动3.8毫米,向南移动1.5毫米-角点B:向西移动2.5毫米,向南移动1.0毫米-角点C:向西移动3.0毫米,向北移动0.8毫米-角点D:向东移动1.5毫米,向北移动0.5毫米-水准仪测量建筑物四个角点的垂直位移,得到以下数据:-角点A:下沉0.9毫米-角点B:下沉0.4毫米-角点C:下沉1.2毫米-角点D:下沉1.3毫米-沉降仪测量建筑物中心位置的垂直位移,得到下沉1.1毫米的数据根据以上观测数据,可以发现建筑物的基础存在明显的沉降现象。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一、引言建筑物沉降是指由于地下土壤的压缩或沉积、荷载作用等原因,建筑物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下沉变形。

沉降是建筑物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沉降观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二、沉降观测设备和方法1.观测设备本次沉降观测使用的设备包括测沉点、测墩、水准仪、测斜仪等。

其中,测沉点用于测量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测墩用于测量地表的沉降情况,水准仪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程变化,测斜仪用于测量建筑物倾斜情况。

2.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基准期观测,即在建筑物完工后,对建筑物进行首次观测,确定建筑物的初始沉降情况。

第二阶段是日常观测,即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定期对建筑物进行观测,监测沉降的变化情况。

三、观测数据记录与分析1.基准期观测数据在基准期观测中,我们选取了不同位置的测沉点和测墩进行观测。

观测周期为每个月一次,观测时间为1年。

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观测点,观测时间(月),沉降值(mm)--------,----------------,--------------A,0,0B,0,0C,0,0D,0,0E,0,0注:观测点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测沉点。

通过对基准期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建筑物在基准期观测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沉降情况,表明建筑物在初始阶段的沉降较小。

2.日常观测数据在日常观测中,我们每季度对建筑物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观测点,观测时间(季度),沉降值(mm)--------,------------------,--------------A,1,2B,1,1C,1,3D,1,2E,1,1A,2,4B,2,3C,2,6D,2,5E,2,3A,3,6B,3,5C,3,9D,3,8E,3,6注:观测点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测沉点。

通过对日常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观测点A、B、C、D、E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说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沉降;b) 观测点C的沉降值最大,达到9mm,说明该处土壤的沉降较明显;c)建筑物沉降值的变化趋势并不平稳,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土壤的压缩特性和荷载作用有关。

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

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






处理结果
值班职责:1.做好值班记录、来电记录、传达有关通知。2.不迟到、不早退,并做好值班登记手续,无故不来值班或马虎失职,出现事故,追究责任。若遇事不能到位值班,应事先请假,幼儿园派人顶替。3.发生不安全事故,要保护好现场,报告有关领导或报警。4.夜间值班,临睡前应巡视校门是否上锁,观察校园四周是否有异常现象。及时制止外人进入校园干扰、破坏。。6、此表由值班人员记录,幼儿园收存备查。值班电话:
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
施工单位: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郑州市中原区大李-西岗(1-2组)棚户区改造项目KG07-1地块安置房工程
测量仪器型号
DS3
塔吊编号
2#塔吊
基准点高程(m)
112.400
观测点布置简图
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编号JHMVUIV
观测日期
后视点
(m)
后视读数
(m)
前视读数
(m)
高程
(m)
本次沉降值(mm)
累计沉降值(mm)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审核:测量:记录:
塔吊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
观测点
编号
观测日期
后视点
(m)
后视读数
(m)
前视读数
(m)
高程
(m)
本次沉降值(mm)
累计沉降值(mm)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风力发电机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

风力发电机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
[备注]
4
[观测时间]
[沉降值]
[备注]
备注
1.沉降值单位为毫米(mm)。
2.观测日期和观测时间应准确记录。
风力发电机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
日期:[日期]
观测点信息
观测点编号
基础类型
沉降观测器名称
位置坐标(经度,纬度)
1
[基础类型]
[观测器名称]
[位置坐标]
2
[基础类型]
[观测器名称]
[位置坐标]
3
[基础类型]
[观测器名称]
[位置坐标]
4
[基础类型]
[观测器名称]
[位置坐标]
观测记录
观测日期:[观测日期]
观测点编号
观测时间
沉降值(mm)
备注
1
[观测时间]
[沉降值]
[备注]
2
[观测时间]
[沉降值]
[备注]
3
[观测时间]
[沉降值]
[备注]
4
[观测时间]
[沉降值]
[备注]
观测日期:[观测日期]
观测点编号
观测时间
沉降值(mm)
备注
1
[观测时间]
[沉降值]
[备注]2[观测时间] Nhomakorabea[沉降值]
[备注]
3
[观测时间]
[沉降值]

锅炉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锅炉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锅炉基础沉降观察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1#炉本体安装设施位号1#炉
荷载阶段钢架安装前
观察时间
测点位号观察点标高备注测点位号观察点标高备注
最小沉降量(㎜)/最大沉降量(㎜)/
沉降观察点编号表示图:
Z10柱Z8柱Z6柱Z4柱Z2柱
炉前Z9柱Z7柱Z5柱Z3柱Z1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班组长:
监理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建设单位代表):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锅炉基础沉降观察记录
单位工程名称1# 炉本体安装设施位号1#炉
荷载阶段钢架安装后
观察时间
测点位号观察点标高备注测点位号观察点标高备注
最小沉降量(㎜)0最大沉降量(㎜)1
沉降观察点编号表示图:
Z10柱Z8柱Z6柱Z4柱Z2柱
炉前Z9柱Z7柱Z5柱Z3柱Z1柱
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班组长:
监理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建设单位代表):
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年月日。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A自05年09 月12日至05年09月18 日施工班(组)长:建设(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技术负责人: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 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自05年09 月7 日至05年09月14 日建设(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质量检查员:技术负责人: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 ”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 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单位工程名称 杏十八注水、变电站扩改建工程 工程编号 (05)050401-05设备名称 1500M 3曝氧水罐 设备位号 2号规格型号 H=13.5 米,①=12 米安装地点 注水站场区观测时间荷载阶段观测点标高2005.9.1348小时后147.178 147.176 147.170 147.177最后稳定时2005.9.14放水后147.178 147.176 147.170 147.175 最终沉降量(伽) 272831 25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允许值(伽)180沉 降 观 测 点 编 号 示观测日期建北施工班(组)长: 最大实测值(伽)C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A自05年09 月16日至05年09月20日施工班(组)长:建设(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技术负责人: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 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格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表格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
一、观测点布置图
为确保塔吊的沉降观测准确性,需在塔吊基础周围设置观测点。

观测点的位置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选择,并绘制观测点布置图。

二、观测点标识
每个观测点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在观测时能够准确找到每个点的位置。

标识可以包括颜色标识、标签或标志物等。

三、观测时间与周期
沉降观测需要定时进行,观测时间应选择塔吊基础施工完成后,并记录每个观测时间点。

观测周期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按照每周一次的频率进行。

四、观测方法与仪器
沉降观测应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

每次观测前应对水准仪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观测数据记录
每次观测后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包括观测时间、观测点编号、高程等数据。

数据记录应准确、完整,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计算相邻观测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可以得出每个观测点的沉降量。

同时,可以根据沉降量绘制沉降曲线图,以便更好地分析沉降趋势。

七、沉降趋势预测
根据沉降曲线图和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对塔吊基础的沉降趋势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八、安全评估与建议
根据沉降观测结果和预测趋势,可以对塔吊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如果发现沉降量过大或沉降不均匀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或调整。

同时,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如加强塔吊基础的稳定性、定期检查塔吊的运行状态等,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范文.doc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范文.doc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工程名称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服务区及加油站工程- 加油站 ( 北侧) 工程编号B-01
设备名称卧式油罐设备位号01-04 规格型号50m3/ Ф C2500mmxL9450mm 安装地点北侧油罐区观测时间荷载阶段观测点标高
安装前 A B C D
2012年6月15日充水时41.850 40.600 39.350 40.600
2012年6月16日充水至 1/2h 41.850 40.600 39.350 40.600
2012年6月17日充水至 3/4h 41.843 40.593 39.343 40.593
2012年6月18日充水至 1h 41.838 40.588 39.338 40.588
充水至 /h
48小时后
2012年6月20日最后稳定时41.824 40.574 39.324 40.574
2012年6月21日放水后41.824 40.574 39.324 40.574
最终沉降量 (mm) 0.0260.026 0.026 0.026
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允许值 (mm) 50 最大实测值 (mm) 14
沉降预测点编号示意图观测日期
B
D 自2012 年 06 月 15 日

2012 年 06 月 21 日
专业工长 ( 施工员 ) 签名测量人签名
专业承包安装单
位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 签名 ):年月日
监理 ( 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年月日(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桥梁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桥梁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桥梁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日期:[观测日期]
地点:[观测地点]
1. 观测目的
本次观测的目的是监测桥梁基础的沉降情况,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观测设备
本次观测使用的设备包括:
- 沉降测量仪器
- 沉降标志点
3. 观测方法
观测方法如下:
1. 在桥梁基础的关键位置设置沉降标志点。

2. 使用沉降测量仪器对标志点进行定期观测。

3. 每次观测记录标志点的上下沉降情况,包括沉降量和沉降速度。

4. 观测结果
根据观测记录,得出以下结果:
- [观测日期1]:标志点A的沉降量为X,沉降速度为Y。

- [观测日期2]:标志点A的沉降量为X,沉降速度为Y。

- ...
5. 分析和建议
根据观测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 桥梁基础在观测期间表现稳定,沉降量和沉降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

- 继续定期观测桥梁基础的沉降情况,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 结论
本次桥梁基础沉降观测结果表明,桥梁基础在观测期间保持稳定,建议继续定期观测。

以上为桥梁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整理)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整理)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B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基础沉降测量记录

基础沉降测量记录

基础沉降测量记录1.项目基本信息:工程名称:XXX工程施工单位:XXX建筑有限公司工地地址:XXX街道XXX号2.测点分布情况:本次测点共设置了10个,在不同的基础附近,分别标注为A1、A2、A3…J1、J23.测点设置及仪器安装:a)测点设置:每个测点选取基础的中心位置,用钢钉固定,并在旁边标明编号。

b)仪器安装:使用水准仪测量基础的沉降情况,将仪器放置在测点上,并确保稳定。

4.测量时间及周期:每次测量的时间间隔为30天,共进行了5次测量。

5.测量记录:a)第一次测量(日期:XXXX年X月X日):测点,初始高程(m),第一次测量(m),沉降量(m)------------------------------------------A1,XXXX,XXXX,XXXXA2,XXXX,XXXX,XXXX...J2,XXXX,XXXX,XXXXb)第二次测量(日期:XXXX年X月X日):测点,第二次测量(m),沉降量(m),累计沉降量(m)----------------------------------------------A1,XXXX,XXXX,XXXXA2,XXXX,XXXX,XXXX...J2,XXXX,XXXX,XXXXc)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测量(同样记录测点的测量值、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

6.结果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每个测点的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并进行对比分析。

比较各个测点的沉降情况,寻找异常值和变化趋势,判断基础的稳定性。

7.异常处理:若发现一些测点的沉降量异常大,超出了合理范围,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可以对该测点进行再次测量,确认是否为误差,或者进行相应的加固措施。

8.测量记录保存:将测量记录整理成文档,并保存在工程施工档案中。

同时可以将测量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沉降曲线图,更直观地反映基础的沉降情况。

以上是一份基础沉降测量记录的简要示例,实际的记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根据具体项目和要求有所不同。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GY-48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加油站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荆山)

加油站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荆山)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工程名称xx加油站防渗改造土建安装工程工程编号建设单位中国石油xx 设计单位xx工程设计有限xx 监理单位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xx设有限公司设备名称储油罐设备位号规格型号6个30m3 安装地点油罐区观测时间荷载阶段观测点及标高(m);罐区外地坪标高为±0.00 m沉降预测点及标高(M),储油罐人孔井上表面中点为 m安装前1# 2# 3# 4# 5# 6#12.3 充水前0.423 0.423 0.425 0.426 0.426 0.42512.3充水至 1/2h 0.423 0.423 0.425 0.426 0.426 0.425充水至 3 /4h 0.423 0.423 0.425 0.426 0.426 0.425充水至100% 0.423 0.423 0.425 0.426 0.426 0.42512.3充水至 1h 0.423 0.423 0.425 0.426 0.426 0.42512.548小时后0.423 0.425 0.425 0.427 0.426 0.425最后稳定时放水后0.423 0.425 0.425 0.427 0.426 0.425 最终沉降量(㎜)0 2 0 1 0 0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允许值(㎜)12 最大实测值(㎜) 2沉降观测点编号示意图:观测日期自 2018 年12 月 3 日至2018 年 12 月 25 日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技术负责人:建设(监理)单位专业工程师:年月日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h”为设计液位高度;“/”斜线为分数线:如“1/2h”。

观测点不够时可另表填写。

说明:由施工单位观测填写。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储罐名称储罐容积
规格型号原料罐罐
3000M 3储罐
①17000X 14000
观测时间荷载阶段
储罐编号
储存介质号
所属区域
观测点与地面相对高度高度
31#
原料
罐区内
201.11.5
观测点
充水前相对标高
(mm)
充水至 1/2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充水至
充水至
3 /4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充水至 /h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4.11.9
48小时后
最后稳定时
放水后120 120 120
最终沉降量(伽)任意直径方向沉降差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允许值(伽)
沉降观测点编号示意图: 实验记录人: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 5mm 最大实测值(伽)0
观测日期
技术负责人: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自14年11 月5日至
14年 11 月 9日
储罐名称原料罐罐储罐编号32#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