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口服降糖药的应用.ppt

合集下载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应用ppt【共71张PPT】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应用ppt【共71张PPT】

服药次数 (每天)
1~2
2~3 2 1~2
30~180
3
1~8
1~2
作用时间 (h)
肾脏排泄 (%)
16~24
50
12~24
89
12~24
80
12~24
5~8
5
10~20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临床选择用药
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 属长效制剂,作用 最强,价廉,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胆汁及肾脏排泄各 占50%,当肾脏受损时体内优降糖清除慢,容易引起低血 糖,老年人及肝肾心脑功能不好这慎用。有效时间可达20 ~24h,白天口服后夜间仍有降糖作用,对控制空腹血糖 效果比较好。
作用机制
2.胰外降血糖作用
改善胰岛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增强靶 组织(肝、骨骼肌、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作用机制
2.胰外降血糖作用 有报告称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波脲可
减少血小板过高的粘附性与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 ,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此外, 格列吡嗪可逆转糖 尿病患者血管基底膜的增厚,故上述药物有利于减 轻或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发 老年人及肝肾心脑功能不好这慎用。
目前除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没有联合应用外,其它任意联用两个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均有临床试验验证。
性 2、疾病的因素:T2D的本身β细胞功能进行性 有报告称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波脲可减少血小板过高的粘附性与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此外, 格列吡嗪可逆转糖尿病
隐性感染。

口服降糖药的应用(诺和诺德新员工培训)

口服降糖药的应用(诺和诺德新员工培训)

减轻 胰岛素
抵抗
α糖苷酶 抑制剂
延缓 葡萄糖
吸收
* 中国市场现有剂量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阿卡波糖
4
8qd,4bid
4bid
15
45qd
45qd
50
100tid
50tid
1.5 0.5-1.0
Michael T. Sheehan,et al. Clinical Medicine & Research 2003;1(3): 189-200

>7.0 >10.0 >7.5 ≥140 /90
BMI(kg/m2) TC(mmol/L)
男性 女性
<25 <24
<4.5
<27 <26
≥4.5
≥27 ≥26
≥6.0
HDLC(mmol/L)
TG(mmol/L)
LDL-C(mmol/L)
>1.1
<1.5 <2.6
1.1~0.9
<2.2 2.6~4.0
分类 磺脲类
主要 作用方式
增加 胰岛素
分泌
非磺脲类 胰岛素 促泌剂
增加 胰岛素
分泌
双胍类
抑制肝糖 输出,减 轻外周肌 肉组织胰 岛素抵抗
药物
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格列吡嗪控释片 格列美脲 瑞格列奈(诺和龙) 那格列奈
二甲双胍
格华止 (缓释片)
剂量* mg/片
2.5 5 5
1,2
最大剂量 (mg)
10bid 20bid 20qd
磺脲类药物作用机理
❖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与β细胞膜上的SU受体特异性结合 抑制ATP依赖性钾离子通道。钾离子外流,β细 胞去极化,改变膜电位。 钙离子通道开启。钙离子内流增加,β细胞内结 合钙分解为游离钙,刺激胰岛素分泌。 抑制磷酸二脂酶活性。 cAMP水平增加,促进B 细胞内结合钙分解为游离钙,刺激胰岛素分泌。

《降糖药的合理应用》课件

《降糖药的合理应用》课件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 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THANKS。
1型糖尿病患者
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 可加用双胍类或α-葡萄糖 苷酶抑制剂以辅助控制血 糖。
特殊人群
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和 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 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 降糖药。
02
降糖药的合理选择
根据糖尿病类型选择降糖药
总结词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 ,选择合适的降糖药是 至关重要的。
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 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同时可配合使用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 动剂等药物。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首选 口服降糖药,如磺酰脲 类、格列奈类、双胍类 、噻唑烷二酮类等。若 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考 虑联合使用胰岛素。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选择 对胎儿无害的降糖药, 如胰岛素和部分双胍类 降糖药。
针对一些特殊类型的糖 尿病,如青少年起病的 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 变糖尿病等,选择降糖 药时应考虑其特殊病因 和临床特点。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降糖药
总结词
根据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降糖药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 糖。
轻度糖尿病
对于轻度糖尿病患者,通常首选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若效果不佳, 可考虑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
记录与反馈
患者应记录每次监测的血糖值,并 在就诊时将记录反馈给医生,以便 医生根据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降糖效果与调整治疗方案
评估标准
持续监测
评估降糖效果时,主要关注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 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调整 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应持续监测血糖水平 ,以便及时发现血糖波动并采取相应 措施。

常见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ppt课件

常见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ppt课件
. 占胰岛细胞的60%-70%,分泌胰4岛素
胰岛B
细胞,
即胰岛β
细胞,
是胰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细胞的
.
5
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胰岛分泌功能缺陷
胰岛素分泌 不足(β细胞 功能缺陷)
对胰高血糖 素抑制不足 (α-细胞功 能缺陷)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应答
受损)
延缓碳水化合 物的吸收
磺脲类药物
格列奈类药物
胰岛素分泌剂 .
二甲双胍
α-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
非胰岛素促泌剂
6
磺酰脲类
常用的有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第三代格列齐特
作用 1、降血糖作用 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2、抗利尿作用 格列本脲有抗利尿的作用,是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和增强
其作用的结果,可用于尿崩症 3、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这是第三代磺酰尿类的特点。能减弱血小板粘附力,
老年人 7、用药期间应定期测血糖、. 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和 10
双胍类
常用的:二甲双胍 适应症 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 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较差的患者,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降糖药物联
合应用
用法用量 口服。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成人开始一次一片,一日2-3次,以后根
前服用,7日后递增每次2.5.毫克(1片)。一般用量为每8
不良反应
1、可有腹泻、恶心、呕吐、头痛、胃痛或不适;
2 、少见而严重的有黄疸、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症、血小 板减少症
.
9
禁忌症
下列情况应禁用: 1、1型糖尿病人 2、2型糖尿病人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PPT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PPT
详细描述
代表药物有二甲双胍,是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降糖药。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总结词
通过抑制小肠黏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 血糖。
详细描述
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主要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分的2 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增敏剂
总结词
通过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不同药物之间的比较
磺脲类与双胍类
磺脲类与噻唑烷二酮类
磺脲类刺激胰岛素分泌,双胍类抑制肝葡 萄糖输出,两者作用机制不同,可联合使 用。
两者均可刺激胰岛素分泌,但噻唑烷二酮 类更侧重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联合使用 。
双胍类与噻唑烷二酮类
两者均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但作用机制不 同,可联合使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其他药 物
导致昏迷。
胃肠道不适
部分降糖药可能导致胃 肠道不适,如恶心、呕
吐、腹泻等。
过敏反应
肝肾损伤
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降 糖药产生过敏反应,如
皮疹、瘙痒等症状。
长期服用某些降糖药可 能对肝肾造成一定损伤, 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遵医嘱用药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 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详细描述
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主要用于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
02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适应 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当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 血糖时。
1型糖尿病
在某些情况下,如妊娠期糖尿病或青少年糖尿病,口服降糖药也可作 为辅助治疗。

常用口服降糖药 ppt课件

常用口服降糖药  ppt课件
用。
17
使用口服降血糖药的注意事项:
1.遵守医师的指示按时服药, 不可以任意增减药量,按时返 回门诊,调整药物剂量。
2.遵守饮食计划及规则运动,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糖化血 色素等。
3.生病时仍需按时服药,不 可停药,注意进食并立即就 医。
4.口服药应储存于阳凉避 光场所,勿放于儿童垂手可 及的地方。
7
服药时间
如从使餐后血糖不宜升高角度考虑,应餐前服,但由于很多 患者对这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较重,可改为餐中或餐后服用 为佳。
8
胰岛素增敏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作用与机制
罗格列酮 环格列酮 吡格列酮 恩格列酮
降血糖作用: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性,降 低血中高血糖和甘油三水平,增加肌肉及 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二发挥降血糖 作用
常用口服降血糖药
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 双胍类
胰岛素增 敏剂
葡萄糖苷 酶抑制剂
促胰岛素 分泌剂
2
磺酰脲类(SU)
药理作用与机制
第一代:不良反应多,现已很少 1.降血糖作用: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强胰岛素作
用于临床
用;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第二代:格列苯脲(优降糖) 格列吡嗪(美吡哒) 格列喹酮(糖适平) 格列齐特(达美康 )
改善脂肪代谢作用:纠正胰岛素抵抗病人 的脂代谢异常,显著降低血浆中游离脂肪 酸、甘油三酯水平
9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主要用于其他降血糖疗效不 佳的Ⅱ型糖尿病,尤其是有 胰岛素抵抗者。可单独使用, 也可与磺酰脲类药物或胰岛
素联合使用
不良反应少,低血糖发生率低。
副作用主要有嗜睡、水肿、头 痛、胃肠道刺激症状等
15

常用口服降糖药ppt课件

常用口服降糖药ppt课件

效,用量0.1~0.3g/d,
4
服药时间
▪ 口服0.5~1小时开始起作用,2~6小时
作用最强。因此餐
▪ 前30分钟服,至作用最强时间与进食后
血糖升高水平时间
▪ 相一致,从而起到有效的降糖作用。
5
双胍类
二甲双胍(降糖 片,美迪康,格 华止,迪化唐锭 等)
苯乙双胍(降糖 灵)
▪药理作用与机制
▪双胍类通过促进肌肉等外
18
下列情况不宜使用:
▪ 1.怀孕
▪ 4.严重感染症
▪ 2.重大手术
▪ 5.对口服要有不良反应
▪ 3.处于重力压力下如: 或过敏现象者
重伤
▪ 6.有明显肝肾功能障碍

19
▪谢谢观赏
20
▪ 主要引起胃肠道症状,
表现有腹胀、嗳气、肛 门排气较多,甚有腹泻 或便秘,多不影响治疗13 。
服药时间
▪ 主要通过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
降低餐后高
▪ 血糖。该药与吃第一口饭同时嚼服
效果最好,如
▪ 果饭后服或饭前过早服用,效果会
大打折扣。 14
促胰岛素分 泌剂
瑞格列奈(诺 和龙) 那格列奈
药理作用与机制
发生率低。
▪ 副作用主要有嗜睡、
水肿、头痛、胃肠道 刺激症状等
10
服药时间
▪ 由于此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一次
服药,降糖作
▪ 用可以维持24小时,因此,每日仅
需服药一次,早
▪ 餐前空腹服药效果最好。
11
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
阿卡波糖(拜 糖平) 伏格列波糖 (倍欣)
▪ 作用药理与机制
▪ 通过抑制小肠中各种α-葡萄
素抵抗性,降低血中高血糖和 甘油三水平,增加肌肉及脂肪 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二发挥 降血糖作用

口服降糖药PPT课件

口服降糖药PPT课件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和出
现尿糖,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全身无
力,并且容易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由于到目前为止,糖尿病
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所以还缺乏根治的方法,不过
大家不要灰心,尽管糖尿病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通过控制高
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可以防止或推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
目前临床常用磺脲类药物:
(3)格列吡嗪:
降糖作用比较温和。商品名:美吡哒,利糖妥。 5mg/片,1/2—6片/天,1—3次/天。迪沙2.5 mg/ 片,1-12片/天,1-3次/天。瑞易宁,秦苏,长效控 释片,5 mg/片,1-2片/天,1-2次/天。
(4)格列齐特:
第二代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温和,毒副作用 少。商品名:达美康,80mg/片,1—3片/天,1— 3次/天。
• 3)+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 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如仍不能满意控制,应改用胰岛素
治疗,这类病人应用胰岛素不宜太迟。
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
• 1)严格的饮食治疗+适当的运动疗法
• 2)首选双胍类药物或/和噻唑烷二酮类
• 3)+磺脲类药物或苯甲酸衍生物
• 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如仍达不到满意控制,可改用胰岛
临床常用苯甲酸衍生物
瑞格列萘 商品名:诺和龙,孚来迪 剂型:0.5mg、1.0mg、2.0mg/片 0.5-4mg/次,3-4次/天,最大剂量16
mg/天。
(二)双胍类药物
作用
• 1 主要促进肝脏、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和利 • 用葡萄糖,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 • 性。 • 2 促进无氧糖酵解。 • 3 抑制肝糖原分解。 • 4 抑制葡萄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 ppt课件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  ppt课件

03
症状改善情况
口服降糖药应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
安全性评价
01
02
0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口服降糖药应具有较低的 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 药安全。
肝肾功能影响
口服降糖药应不影响肝肾 功能,避免对肝肾造成损 害。
心血管安全性
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的糖 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应 具有较好的心血管安全性 。
02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磺酰脲类药物
总结词
促进胰岛素分泌
详细描述
磺酰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这类药物适用于 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
非磺酰脲促胰岛素分泌剂
总结词
快速、短效的胰岛素促泌剂
详细描述
非磺酰脲促胰岛素分泌剂起效快,促进胰岛素快速释放,降低血糖。但可能导致 低血糖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
对于2型糖尿病病程较长、胰岛功能 部分受损的患者,口服降糖药可以作 为一线治疗药物。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的患者,口服降糖药可以作为一线治 疗药物,但需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 使用。
禁忌症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 药不是一线治疗药物,因为其 胰岛功能完全受损,无法分泌 胰岛素。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 高血糖综合征等急性并发症的 患者,口服降糖药不是首选治 疗药物,应立即就医并接受紧
患者在服用口服降糖药期间,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出现低血糖、过敏反应等症 状时,应及时就医。
04
口服降糖药的疗效与安全性评 价
疗效评价
01
血糖控制效果
口服降糖药应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脏排泄 (%) 50 89 80 70 5 60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临床选择用药
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 属长效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用最强,价廉,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胆汁及肾脏排 泄各占50%,当肾脏受损时体内优降糖清除慢,容易引起 低血糖,老年人及肝肾心脑功能不好这慎用。有效时间可 达20~24h,白天口服后夜间仍有降糖作用,对控制空腹 血糖效果比较好。
第二代:相继合成于60年代末,有格列本脲(优降糖)、 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达) 、格列吡嗪 控释片(瑞易宁)、格列波脲(克糖利)、格列喹酮(糖 适平)。
第三代:格列美脲(圣平、安多美)。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磺脲类药物种类
磺脲类降糖药主要特点及应用
高血糖 原发性失效 继发性失效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影响SU的疗效的因素
❖ 原因包括葡萄糖对β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抑制胃肠道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应用
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综述
一、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二、选择口服降糖药物的一般原则 三、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针对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内源性肝葡萄 糖生成增多,现有的口服糖尿病降糖药物可分为四大类:
❖ 1、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磺脲类药物、格 列奈类药物。
岛素作用或/和延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后,血糖仍未达
标时才加用SU。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适应症与禁忌症
1、 T1D 患者。


2、 T2D 患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
症 性昏迷、创伤及大手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
孕妇和哺乳期、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作用机制
2.胰外降血糖作用 改善胰岛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增强
靶组织(肝、骨骼肌、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 性。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作用机制
2.胰外降血糖作用 有报告称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波脲可
减少血小板过高的粘附性与聚集,降低血液粘稠 度,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此外, 格列吡嗪可逆 转糖尿病患者血管基底膜的增厚,故上述药物有 利于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临床选择用药
格列吡嗪(Glipizide,美吡达) 属短效制剂,对控制
餐后血糖效果较好。可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血小 板过高粘附性和聚集,有利于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血管病 发症的发生。
瑞易宁为其控释剂,利用一种新的渗透膜技术使其相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作用机制 1.对胰岛的作用 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磺脲类受体(SUR) 结合,关闭KATP,细胞膜去极化,从而促使胰 岛素分泌。故降糖作用有赖于尚存在相当 数量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2.低血糖事件发生低; 3.长期口服降血脂,不增加体重; 4.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 5.对轻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仍然适用,老龄患 者使用更安全; 6.服用方便,每日一次,有效控制24小时血糖,不 受进餐时间影响。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影响SU的疗效的因素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副作用
1、低血糖症 2、消化道反应 3、造血系统 4、中毒性肝炎 5、过敏反应 6、体重增加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磺脲类药物种类
第一代: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有甲苯磺丁脲(D860、 甲糖宁) 、氯磺丙脲。
对稳定、持久地释放药物,每日用药1次,可以有效控制 24小时血糖,该药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与血糖升高程度 有关,故低血糖发生率低。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临床选择用药
格列喹酮(Gliguidone,糖适平) 属短效制剂,血浆
半衰期仅1.5~2h,作用时间5~8h; 95%经胆汁排泄, 少量(约5%)从肾排出,对血液、肝、肾功能基本无影响, 故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轻、中度不全者,在老年糖 尿病患者中使用也比较安全。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适应症与禁忌症
1、 T2D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后血糖控制
不满意者。


2、T2D患者已用胰岛素治疗,用量每日在20~30U 以下者。

3、非肥胖的T2D患者的一线用药;以胰岛素抵抗
为主要机制的肥胖或超重的T2D患者,应在使用改善胰
格列齐特(Gliclazide,达美康)为长效口服降血糖
药;与格列吡嗪一样,有利于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血管病 发症的发生。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临床选择用药
格列美脲(Glimepiride,圣平、安多美)
1.作用强,与优降糖相当, 并具独特的节省胰岛素作用, 在更低胰岛素水平即能发挥同样降糖作用;
❖ 2、抑制肝葡萄糖生成的药物:双胍类药物。 ❖ 3、延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
❖ 4、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药物:TZD。
当今四大类口服降糖药物
1、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
1.作用机制 2.适应症与禁忌症 3.副作用 4.药物种类及临床选择用药 5.影响SU类药物疗效的因素
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格列齐特 格列波脲 格列喹酮 格列美脲
片剂量 (mg)
2.5 5 80 25 30 1
剂量范围 (mg)
1.25~20 2.5~30 40~240 12.5~100 30~180
1~8
服药次数 (每天)
1~2 2~3 2 1~2 3
1~2
作用时间 (h) 16~24 12~24 12~24 12~24 5~8 1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