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题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梁慧英张杰赵佳佳

执笔人:梁慧英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门类。艺术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今天,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国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国外更强调学生欣赏音乐,德国人说:“听音乐,听音乐;让每个孩子不能离开音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到完美的教育。”虽用词不同,却阐明了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无论是西方的柏拉图还是中国的孔夫子,都懂得音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教育有着众多的功能,如: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它能使人精神高尚、心灵净化、智力发展、身心健康。

音乐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艺术,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形式享受。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音符的组合竟能时时拨动着人的心弦或徐缓优美,或激动神往,把你带进崇高的审美境界。在那优美的音乐之中少了几分烦躁不安,多了几分祥和安宁,这份优美的情感犹如阿拉伯神话中的飞毯载着你不断上升、上升,直到一个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所以这一切对音乐的感受都来自音乐欣赏。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深刻地感受到如果不教孩子欣赏音乐,这个世界会多么悲惨啊,音乐可以改变人生。教会学生学习音乐要从欣赏入手,从心灵的深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最重要的是净化心灵让每个人享受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头戏。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核心,通过欣赏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素养及教师的教学水平。

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小学欣赏教学表现于聆听参与;节奏参与;体态律动与舞蹈设计;乐器演奏参与等欣赏活动中,而且这些活动又不是人人能够驾驭,各个都做得到位很完善,还没有深化,没有达到真正帮助学生内化到情感层面。欣赏应该达到三个层面,美感阶段,至善阶段、至纯阶段,欣赏为学生内化情感学做人。而现状不能很好地满足欣赏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在课改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和改进欣赏教学,做到既有形式又有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为主题服务,最后达到内化学生心灵。丰富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的人格.

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聆听,“听”这个词是最重要的,它是靠时间积淀的。受课时的限制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分地听,造成欣赏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引入唱会创设出欣赏教学的新天地。目前的欣赏教学,还停留在听的方法上,没能进一步介入“唱”的研究,多年实践发现听与唱都应该一同进入欣赏教学,加快速度提高“听唱融合”教学是燃眉之急。学生听了作品,要能够快速地表现出来,首先是解决唱的问题,耳朵听到是第一感受,嘴上唱出来是内化的感受,真正入心是全面的感受与提升!目前没有人提过或研究过此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欣赏教学的研究,填补欣赏教学中的美中不足,很有必要做此专题研究,探讨欣赏教学新的思维方法与教学思路.提高欣赏教学的效果.

为此,我们提出: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理论意义:

1)创造一个适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填补欣赏教学“唱”的不足中的空缺。

2)本课题研究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欣赏水平服务,3)本课题有助于课程改革

的进程,为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保障.

实践意义:

1)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反复性:音乐欣赏教学的反复性是由音乐的这种特性所决定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稍纵即逝,只有记忆才能抓住它,而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反复,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进行反复欣赏。常规经验告诉我们,当欣赏一首作品时,听得多了对音乐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学时间不容许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听,只好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边听边唱。即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光听还好,“唱”加入了二度创造,学生会即刻感受、理解、记忆,会减少周期,提高效率。

2)强调以生为本,动静结合,学生参与。符合心理与年龄特征,听唱融合符合音乐韵律的特性。

3)提倡整合的原则:将新理念与教学行为整合,现有资源:音响、课本、多媒体等整合;听、唱、奏、跳活动统一在音乐体验上。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激发兴趣,培养聆听习惯。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带着对音乐作品浓厚的探究欲望,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是进一步领略音乐艺术特有魅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和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欣赏优秀儿童歌曲、中外名曲和器乐小品开始,遵循“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教训原则,逐步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不但促进了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且使音乐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随着广播、电视、唱片、磁带、CD、VCD等传递音乐信息的设备日新月异,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在音乐会中和学校的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学生每天从家庭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有意或无意)要比音乐课堂里学到的多得多。但是由于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和某些音乐的商品化倾向,某些广告音乐、生活音乐、工业音乐、医疗音乐的应用与推广,使家庭和社会的音乐生活呈现出十分繁荣复杂的情况,良莠混杂,雅俗交织,美丑难辩。学生每天都要“被迫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种无意识的听,往往都是“听而不闻”,在客观上造成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为减少这种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我首先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音乐有意识的“有选择的听”,我向他们介绍好的音乐节目,例如中央三台的“每周一歌”、“请您欣赏”,中央戏曲频道的“名家名段欣赏”,中央少儿频道的音乐除广告外,其它的可以多听一些,对于广告音乐,其中不乏经典,但更多的不适宜少年儿童,尤其伴以各种画面,以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无法进行辨别,因此我干脆要求他们不要看。在课堂上,我更是把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习惯作为重点,以音乐为体,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来引导学生实现审美想象,并在聆听美妙音乐眼的同时,体验情感。例如,在听赏《天鹅》时,我先提出要求:坐好,坐端正了,坐舒服了,静静地听。学生都安静下来(身体与思想都安静下来)以后,我播放出优美舒展的《天鹅》音乐,学生很快就被带到天鹅湖旁;接着,我告诉学生那温雅、舒展如歌的旋律是用大提琴演奏的。你再听一遍,你想象到了什么?带着问题与好奇心,学生又一次凝神聆听,听过后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而且有一位细心的同学还说出了钢琴的音乐好象轻轻流淌的河水,如果没有安静的聆听,他是注意不到这样的细节的,也不会有如此美妙的感受。对于其它音乐作品我也注意精心设计每一遍欣赏音乐的要求,让学生带着不同的侧重点去听音乐,并把它相应的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活动中,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