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特色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电工基础周绍敏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电工基础周绍敏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电工基础周绍敏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工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掌握电路中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了解电功率和电能的概念及其计算,以及基本的电工安全知识。

二、教学内容:1. 电流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介绍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讲解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2. 电压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介绍电压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讲解电压与电势差的区别与联系- 引导学生运用电压公式计算电压3. 电阻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介绍电阻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讲解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电阻公式计算电阻4. 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讲解串联电路的概念与特点- 引导学生掌握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和公式5. 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讲解并联电路的概念与特点- 引导学生掌握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和公式6. 电功率与电能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介绍电功率和电能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引导学生掌握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方法和公式7. 电工安全知识- 讲解电工工作中的常见危险因素- 引导学生学习电工安全的基本措施和注意事项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2. 电流与电压的讲解(15分钟)-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电流与电压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电阻的讲解(15分钟)- 解释电阻的概念和单位,并与电阻率进行对比。

- 引导学生运用电阻公式计算电阻。

4. 串联电阻的计算(15分钟)- 讲解串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 引导学生掌握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5. 并联电阻的计算(15分钟)- 讲解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 引导学生掌握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6. 电功率与电能的计算(15分钟)- 介绍电功率和电能的概念和单位。

- 引导学生掌握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7. 电工安全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电工工作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关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电工基础教案一、课程名称:电工基础二、学时安排:40学时三、教学目标:1. 掌握电工基础知识,了解电流、电压及电阻之间的关系;2. 学习安全使用电器设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能够进行基本的电路测量和故障排除。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流程:第一课:电工基础概念(2学时)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3. 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第二课:电器设备的使用与安全(4学时)1. 安全使用电器设备的基本原则;2. 学习如何正确接线和拔插电器;3. 常见电器故障的排除方法。

第三课:电路测量(8学时)1.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 电阻的测量方法;3. 学会使用万用表进行电路测量。

第四课:直流电路(6学时)1. 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会使用电阻箱和干燥电池进行直流电路组装;3. 实验测量直流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第五课:交流电路(8学时)1. 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习使用电容器和电感器进行交流电路组装;3. 实验测量交流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第六课:故障排除与维修(6学时)1. 学习常见故障的识别和排除方法;2. 掌握电路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进行简单电路故障排除实践。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与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进行实验报告评分,评价其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能力。

3. 作业和考试:布置课后作业和定期进行小测验和总结性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考核。

七、教学资源:1. 课本:《电工基础教程》,出版社:XX出版社,作者:XXX;2.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万用表等。

八、参考教学资料:1. 电工基础知识ppt;2. 电工实验操作指导书。

以上是电工基础课程的教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电工基础》课程思政案例

《电工基础》课程思政案例

《电工基础》课程思政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交流电路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电工操作,如接线、测试等。

3. 德育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2. 欧姆定律3. 基尔霍夫定律4. 交流电路5. 安全用电知识6. 职业素养教育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电工的基础知识,介绍电工行业的背景和发展现状。

2. 新知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交流电路等基础知识,并进行适当的实例讲解。

3. 操作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手操作完成一些基本的电工操作,如接线、测试等。

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安全。

4. 案例分析: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电工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操作规范等,让学生了解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5. 思政教育:教师向学生介绍电工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包括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这些职业素养。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四、思政案例实施要点1. 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工基础知识。

2. 在操作实践环节,教师应强调安全意识,确保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在思政教育环节,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5.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反馈和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师应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的能力、职业素养的养成等方面。

电工基础特色教学案例

电工基础特色教学案例

电工基础特色教学案例课题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授课人班级地点时间课前准备实验、仪器、投影学习目标1.能说出何为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2.能分析并判断RC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的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表达式。

3.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研究,以及亲自动手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以及勇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教学难点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研究点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旧课复习(1)什么叫电容器?(2)C=Q/U,能否说C与Q成正比,C与U成反比?(3)如何分析电路中动态元件的电压电流初始值?新课导入问题(3)既是上节课所学知识点的回顾,也是为了引入下文:既然在状态变换瞬间电容元件上电压不能跃变,那么在具体的RC电路电容元件上电压电流是如何改变的呢?教学过程§4.3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投影展示学习目标:1.能说出何为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2.能分析并判断RC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的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表达式。

3.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研究,以及亲自动手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以及勇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一、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1、定义:电路的储能元器件(电容、电感类元件)无初始储能,仅由外部激励作用而产生的响应。

2、电路图:用投影仪展示。

3、搭建电路,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指示灯的变化情况。

提出观察要求(1. 观察开关K打到位置1的瞬间电路中电流表、电压零输入响应电路特点:(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都是按指数规律随时间变化而衰减到零的。

(2) 零输入响应取决于电路的初始状态和电路的时间常数。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电工元件。

2. 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工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等。

2. 电工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3. 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功率定律等。

4.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叠加原理、戴维南-纳恩定理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直观展示电工元件和电路。

2.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直流电路教学目标:1.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直流电路的测量。

教学内容: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源、直流电阻、直流电流等。

2. 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3. 直流电路的测量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等。

4. 直流电路的测量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教学方法:1. 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直流电路的知识。

2. 进行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室实践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交流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测量技巧。

教学内容: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交流电源、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等。

2. 交流电路的特点:周期性、频率、相位等。

3.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电工基础教案——叠加定理教学案例(中职教育).docx

电工基础教案——叠加定理教学案例(中职教育).docx

《叠加定理》的探究式教学案例黄龙县职业屮学刘魁飞一、教育背景与设计理念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应促进学生口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为此,我在设计(包括实施)中力图体现以下教学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比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三是把思考还给学生。

二、教材内容分析与学情简析1、教材内容分析《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本课所学内容就是让学生从实际电路出发,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友好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从中体验科学探究与发现的成就感。

通过巧妙的引入叠加定理,帮助学生克服理解过程中的思维障碍,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情况简单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尤其是在学习专业课时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在理论课堂上他们表现出的无精打采,死气沉沉,茫然无知,讣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作为教师,我时刻都在寻找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换回这些孩子的自信,换回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希望能够重新点燃他们的热情。

如果能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师生共同探究,则会改变这种局面,让我们每个学&都动起来。

三、案例描述与分析(一)学习目标:1、智能目标:(1)掌握叠加定理的具体内容。

(2)掌握叠加定理的解题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从而引出叠加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对结杲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1) 从探究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2) 能与同学互相协作、友好相处。

(3) 善于应用叠加和分解的思维方法,即把复杂变为简单,把多 元变为单元,以此为桥梁,最终了解复朵的事物。

《电工基础》教学实践(3篇)

《电工基础》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电工基础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涵盖了电路的基本理论、元件、分析方法、电路的连接方式等内容。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工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以及效果评价。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元件符号、电路分析方法。

2. 熟悉电路元件的特性、参数及连接方式。

3. 具备分析、计算和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2.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电路图、元件图等,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板书教学,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记忆。

3. 案例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4. 互动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组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实践环节1. 电路元件认识: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电路元件,了解其符号、特性、参数等。

2. 电路连接方式:让学生掌握电路的串并联连接方式,学会绘制电路图。

3. 电路分析方法:教授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基本分析方法,让学生能够分析简单电路。

4. 电路实验:设置电路实验项目,让学生动手搭建电路,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5. 电路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电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效果评价1. 学生对电路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析、计算电路的能力:通过电路实验、设计等环节,评价学生分析、计算电路的能力。

电工基础教案模板(共7篇)

电工基础教案模板(共7篇)

电工基础教案模板(共7篇)第1篇:电工基础教案课题1-3电阻教学目标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电阻定律。

教学重点电阻定律教学难点R与U、I无关;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组织教学准备教案,检查出勤情况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电流?2、电流的计算公式三.新课讲解第三节电阻一、电阻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

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R = ρ l S4.结论:电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愈大,导电性能愈差。

导体:ρ < 10-6 Ω⋅m绝缘体:ρ > 107 Ω⋅m半导体:10-6 Ω⋅m < ρ< 107 Ω⋅m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1.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1)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2)温度升高,使物质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多,更易导电。

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的电阻是增大还是减小,看哪一种因素的作用占主要地位。

2.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增大。

少数合金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用于制造标准电阻器。

3.超导现象:在极低温(接近于热力学零度)状态下,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ο4.电阻的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C时,电阻所变动的数值与原来电阻值的比。

若温度为t1时,导体电阻为R1,温度为t2时,导体电阻为R2,则α =即 R2-R1 R1(t2-t1)R2 = R1 [ 1 + α ( t2 - t1 ) ]οο例:一漆包线(铜线)绕成的线圈,15C时阻值为20 Ω,问30C时此线圈的阻值R为多少?四.课堂练习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教材习题第4大题第(3)题。

第2篇:电工基础教案第8章线性电路中的过渡过程 8.1 换路定律与初始条件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换路定律与初始条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一、教学内容1. 电路的定义、分类及基本功能;2.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识别及特性;3. 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元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2. 学会识别并区分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了解其特性;3. 掌握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分析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元件的识别及特性,特别是电容、电感元件的理解;2. 教学重点: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及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演示板、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实验器材;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包、电路元件、导线、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电路演示板展示简单电路,引导学生观察电路元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电路的定义、分类及基本功能,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识别及特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具体电路实例,讲解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电路。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实验(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路元件的特性和电路连接方式,填写实验报告。

六、板书设计1. 电路基本概念及元件;2. 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连接方法;3. 实验结果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电路的定义、分类及基本功能;(2)画出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符号,并说明其特性;(3)分析给定电路的连接方式,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

2. 答案:(1)见教材第四章第一节;(2)见教材第四章第一节;(3)见教材第四章第二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新型电路元件,学习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识别及电路图的绘制。

主要围绕电路的基础知识,对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 学会识别常见电路元件,并能正确绘制电路图。

3. 培养学生运用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路图的绘制,电路元件的识别。

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元件实物,电路图挂图,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电路元件识别卡片,绘图工具(铅笔、橡皮、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电路实例,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电路的基本概念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电路的定义、分类及作用,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电路元件的识别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电路元件实物,学生对照教材和识别卡片,学会识别并了解各元件的作用。

(3)电路图的绘制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电路图的表示方法,示范绘制步骤,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绘制电路图。

3.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讲解一个简单的电路图绘制例题。

教学活动:教师逐步分析解题思路,学生跟随教师思路,完成例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个简单的电路图绘制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教学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基本概念2. 电路元件的识别3.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电路图,包含电源、开关、电阻、导线等元件。

答案:见附件。

2. 作业要求:正确识别电路元件,清晰绘制电路图,标注元件符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路元件的识别和电路图的绘制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电路元件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一、案例背景《电子电路基础》作为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注重融入思政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特性介绍2. 基本电路定律和电子电路分析方法3. 常用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实践4. 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四、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电子电路案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 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3. 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电路设计和制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价值引领: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报告等形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结果评价:通过课程考试和电路设计比赛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价值观评价: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课程作业,评价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六、教学成效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在专业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培养以及价值观塑造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课程结束时的调查问卷中,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电子电路的知识,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七、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既有专业能力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电工基础》优秀教案

《电工基础》优秀教案

中职学校《电 工 基 础》教 案教 案教学过程:第1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1-1电路和电路图一. 电路的基本组成1.电路:电路是电流的流通路径, 它是由一些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

复杂的电路呈网状, 又称网络。

电路和网络这两个术语是通用的。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设备。

负载:电路中吸收电能或输出信号的器件导线和开关:导线是用来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元件。

开关是控制电路接通和断开的装置。

R二、电路的基本功能电路的功能有两大类:一是电路的一种作用是实现能量的传输、分配和转换。

另一种作用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三、电路图实际电路可以用一个或若干个理想电路元件经理想导体连接起来模拟, 这便构成了电路模型。

鼓励学生自己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电源负载,帮助学生理解电源、负载的定义。

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出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

1.电路原理图用电路符号描述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称为电路原理图,简称电路图或原理图。

2.原理框图原理框图也简称框图,它是一种用矩形框、箭头和直线等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

3.印制电路图电路元件的安装图称为印制电路图四、电路原理图常用图形符号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只考虑其中起主要作用,理想电路元件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简称为电路元件。

电阻元件是一种只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电感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而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电容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而可以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等。

记忆表1-1常用图形符号安全教育,白露要到了,天气由热转凉,预防感冒。

作业,教材P5 2教 案教学过程:§1-2 电流和电压(一)复习旧课:电路的基本组成 讲授新课:电流和电压安全教育,上下楼梯,请靠右行,轻声慢步,请勿拥挤。

一、电流电流的形成,简单阐述电流的本质,从物质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1.电流的方向电流:带电粒子(电子、离子等)的定向运动, 称为电流。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

电工基础教案范例教案名称:电工基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电工技术》教材的第四章第一节,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件。

具体内容包括:电路的定义、电路的种类、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以及电路的符号表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种类。

2. 掌握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作用。

3. 学会阅读电路图,并能简单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作用。

难点:电路的符号表示、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路图、实物电路元件。

学具:笔记本、彩笔、电路图学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家用电器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电路的定义、电路的种类、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以及电路的符号表示。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电路图,讲解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的电路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电路的工作原理。

5. 知识拓展:介绍一些常见的电路元件及其作用。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作用、电路的符号表示。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用彩笔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标注出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

2. 分析给定的电路图,描述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案:1. 根据教材,自行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标注出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

2. 根据教材,分析给定的电路图,描述电路的工作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路的组成,再通过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知识拓展和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基本元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拓展延伸:在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基本元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学习电路的符号表示和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方法,为后续的电工技术学习打下基础。

电工基础 教学案例

电工基础 教学案例

电工基础教学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工基础是电气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涵盖了电路原理、电器元件、电气安全等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案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份关于电工基础教学案例:题目:小明家的电路故障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电路故障案例,让学生掌握电路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描述:小明家的电路出现了故障,家里的大部分电器都无法正常使用。

小明家中有一个电热水壶和一个电风扇,但是这两个电器都无法开启。

小明找来了电工师傅,师傅对电路进行了检查,最终找到了故障的原因。

解决过程:师傅使用电压表检查了电路的电压情况,确认电路中确实存在电压。

然后,师傅对电热水壶和电风扇进行了检查,发现它们的插头都没有被插入插座。

师傅将插头插入插座后,电热水壶和电风扇都可以正常使用了。

教学分析: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电路故障的原因有时可能并不复杂,可能仅仅是因为插头没有插入插座造成的。

我们在排除电路故障时,一定要从简单的情况开始排查,逐步深入。

这个案例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故障的排除方法和技巧,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运用到其他方面。

教学拓展: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来扩展学生的电工基础知识,比如电路短路、电气安全等方面的案例。

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排除电路故障,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通过电工基础教学案例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原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案例能为电工基础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电工基础教学工作。

【2000字】。

第二篇示例:电工基础教学案例1. 案例背景在现代社会中,电力是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电工作为维护和修理电器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各个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1.2 欧姆定律的应用1.3 电路的基本元件1.4 串联和并联电路1.5 课堂练习: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第二章:直流电路2.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2 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2.3 电路的短路和开路2.4 直流电源和负载2.5 课堂练习:直流电路的应用实例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的测量和表示3.3 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3.4 交流电路的功率和效率3.5 课堂练习:交流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四章:磁路与电磁感应4.1 磁路的基本概念4.2 磁场和磁通量的计算4.3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4.4 电磁感应电动势的计算4.5 课堂练习: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第五章:电器元件5.1 开关和继电器的原理与应用5.2 电阻器和电容器的选择和使用5.3 电感和电感器的原理与应用5.4 变压器的原理和结构5.5 课堂练习:电器元件的应用实例第六章:电工测量6.1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6.2 电能表和功率表的应用6.3 兆欧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6.4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6.5 课堂练习: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数据记录第七章:电路图识读与绘制7.1 电路图的基本要素和符号7.2 电路图的识读方法和技巧7.3 简单电路图的绘制7.4 复杂电路图的分析和绘制7.5 课堂练习:绘制一个简单的家用电器电路图第八章:安全用电与保护8.1 触电的危害和预防8.2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8.3 电气火灾的预防与扑救8.4 触电急救和人工呼吸8.5 课堂练习:设计一个安全用电宣传海报第九章:电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9.1 电气设备日常维护的重要性9.2 常用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方法9.3 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与排除9.4 常用电气元件的更换和调试9.5 课堂练习:模拟一个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过程第十章:电工技能综合训练10.1 电工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10.2 电线电缆的敷设和接线方法10.3 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和调试10.4 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和故障处理10.5 课堂练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重点关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电工基础公开课教案

电工基础公开课教案

电工基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识别及电路图的绘制。

重点讲解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原理,以及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路元件的作用,能正确识别电路元件和绘制电路图。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原理,能分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原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识别及电路图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路实验箱、电源、导线、灯泡、电阻、开关等。

2. 学具:电工基础知识手册、电路元件识别卡、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电路实例,引起学生对电路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讲解:1) 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 介绍电路元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并记住各种电路元件。

3) 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电路图。

4) 详细讲解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原理,以及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3. 实践操作:1) 分组让学生动手搭建串联和并联电路,观察电路现象,验证理论知识。

2) 学生互相检查电路图绘制是否正确,并相互交流心得。

4. 例题讲解:讲解与电路串联和并联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电路知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基本概念、元件及电路图绘制方法。

2.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原理、特点及电流电压分布规律。

3. 例题及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绘制一个包含电源、开关、灯泡和电阻的串联电路图。

2) 分析一个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 答案:1) 电路图略。

电工基础公开课教案

电工基础公开课教案

电工基础公开课教案电工基础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传授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理解电动势、电位、电功率的概念;3.掌握电压、电流的概念;理解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重点:电压、电流和电功率的定义、方向的理解和掌握【难点分析】难点: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学情分析】电路的组成比较简单,学生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接触较多,选择实际画面进行多媒体投影讲解,但电压和电动势的形成、方向等比较抽象,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学生不易理解,从实验入手,以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能降低其理论难度,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解决其关键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具资源】多媒体课件、直流电源、电阻、开关、导线若干【课时安排】2学时(8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同学们说出电路的组成,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实际电路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电路的基本结构(一)电路的组成和功能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出实际生活中的电路例子,多媒体演示实际电路;学生活动:联系实际总结一般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电路的状态和电路图教师活动:实验演示照明电路的各种状态后多媒体动画分析;学生活动:联系实际和实验总结电路的三种状态,练习画简单的电路图;教学环节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一)电流教师活动:实验演示,辅助投影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电流的形成和参考方向,总结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二)电压教师活动:实验演示,辅助投影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活动:启发学生采用类比法对比电流,分组讨论、总结电压定义和参考方向的意义。

(三)电动势教师活动:多媒体动画演示电源的作用本质,引出电动势的概念;学生活动:参考多媒体演示分析、总结电动势的定义、公式和方向。

《电工基础教案》——分析戴维南定律及应用电子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分析戴维南定律及应用电子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电工基础教案》——分析戴维南定律及应用电子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戴维南定律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戴维南定律分析电路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子教案进行电工基础学习。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戴维南定律的理论知识。

2. 利用电子教案进行演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戴维南定律的定义及原理讲解戴维南定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作用。

通过示例电路图,解释戴维南定律的原理。

2. 戴维南定律的应用分析实际电路问题,运用戴维南定律进行求解。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戴维南定律分析电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电子教案的操作和使用为学生介绍电子教案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让学生熟悉电子教案,方便他们进行电工基础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电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戴维南定律。

2. 理论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戴维南定律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结合示例电路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戴维南定律。

3. 课堂互动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戴维南定律的应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4. 电子教案演示利用电子教案,展示戴维南定律的应用实例。

让学生通过电子教案更好地了解电路分析过程。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戴维南定律的知识。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电工基础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戴维南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运用戴维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电子教案使用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电子教案操作水平,了解他们对电子教案的熟悉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基础》2. 电子教案:戴维南定律及相关应用实例3. 电路图:用于展示戴维南定律的示例电路图4. 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戴维南定律的知识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电路案例,让学生了解戴维南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电工基础优秀教案设计模板

电工基础优秀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案名称《电工基础》课程名称:_______课题:_______课时:_______年级:_______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电工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了解电工常用元件的结构、性能和用途;(3)熟悉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能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演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3)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电工基础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电工常用元件的结构、性能和用途;(3)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1)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的关系;(2)电路故障的分析和排除;(3)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2)结合实际生活,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讲解(1)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结构;(2)介绍电工常用元件的结构、性能和用途,帮助学生掌握常用元件的特点;(3)讲解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3. 实验演示(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等物理量的关系;(2)让学生参与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电路故障进行分析和讨论;(2)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提问积极性等,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3. 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评价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中职电工专业学生提供电工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以培养学生的电工技能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工基本理论知识、电路图的绘制和分析、电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技能,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理论知识:了解电工的基本概念、电路基本理论和常见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2. 技能培养:掌握电路图的绘制、电路的分析和故障排除、电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操作技能。

3. 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工基础概念1.1 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1.2 电流的方向和符号表示。

1.3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符号表示。

1.4 简单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区别。

2. 电路图的绘制和分析2.1 电路图的绘制规则和符号表示方法。

2.2 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2.3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计算方法。

3. 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安装调试3.1 常见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3.2 电器设备的安装和接线方法。

3.3 电器设备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电工基础知识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原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路和电器设备,在实践中掌握电工技能。

3. 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问答环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情况、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等。

2. 期中考试: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

3. 期末考试:对全年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基础教程》。

2. 实验设备:电器设备模拟实验室、电路图绘制软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基础特色教学案例
课题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和零状态响应
授课人
班级地点
时间课前准备实验、仪器、投影
学习目标1.能说出何为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2.能分析并判断RC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的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表达式。

3.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研究,以及亲自动手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以及勇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
重点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教学
难点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研究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旧课复习(1)什么叫电容器?
(2)C=Q/U,能否说C与Q成正比,C与U成反比?(3)如何分析电路中动态元件的电压电流初始值?
新课导入
问题(3)既是上节课所学知识点的回顾,也是为了引入下文:既然在状态变换瞬间电容元件上电压不能跃变,那么在具体的RC电路电容元件上电压电流是如何改变的呢?
教学过程
§4.3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投影展示学习目标:
1.能说出何为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

2.能分析并判断RC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的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表达式。

3.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研究,以及亲自动手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以及勇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一、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定义:电路的储能元器件(电容、电感类元件)无初始储能,仅由外部激励作用而产生的响应。

2、电路图:用投影仪展示。

3、搭建电路,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指示灯的变化情况。

提出观察要求(1. 观察开关K打到位置1的瞬间电路中电流表、电压
零输入响应电路特点:
(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都是按指数规律随时间变化而衰减到零的。

(2) 零输入响应取决于电路的初始状态和电路的时间常数。

二、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零输入响应定义:由储能元件的初始储能的作用在电路中产生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2、电路图:用投影仪展示。

3、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指示灯的变化情况。

提出观察要求(1. 观察开关K打到位置2的瞬间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指示灯的变化情况。

2. 观察开关K打到位置2的后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指示灯的变化情况。

),请学生来进行操作演示。

观察的结果由学生回答。

(电流表反偏,读数由最大变小最后为零;电压表读数由最大开始变小,最后为零;指示灯的亮度先从亮慢慢变暗最后不亮。

)再者,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与水容器(如水桶)的蓄、放水过程也非常相似,我们可以将它们进行比较。

名称电容器水桶
充电/ 蓄水
充电电流流入电容器
电容器两端电压上升
电荷被储存在电容器

蓄水水流流入水桶
水桶中的水位上升
水被储存在水桶中放电/放水
放电电流流出电容器
电容器两端电压下降
电容器中电荷被释放
放水水流流出水桶
水桶中的水位下降
水桶中的水被放出
通过利用生活知识进行类比,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展开想象,进一步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让学生始终积极地参与学习,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活动紧张有序,从而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提出问题:归纳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什么时候有电流?
充、放电过程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4、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i=
q
t


=C
u
t


必须注意:电路中的电流是由于电容器的充放电所形成的,并非电荷直接 通过电容器的介质。

与复习问题进行呼应。

提醒学生引起注意。

5、定量分析此过程电容上电压的变化
由KVL 有 : 将各元件的伏安关系u R=i R 和 代入得 s
s s s C C t
s C C C U A A
U Ae U Ae U u u Ae U u u u -=+=+=+===+=+=--+-00"'00
)0()0(ττ
于是τt s s C e U U u --= 式中, U s 为电容充电电压的最大值,称为稳态分量或强迫分量。

τt
s e U -是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的分量,称为暂态分量或自由分量。

)1(τt
s C e U u --=
τ
τt t s RC s RC t s s C e I e R U e U RC C e U U dt d C dt du C i ----==⎥⎦⎤⎢⎣⎡--=-==01)(1)( ττt
s t s R e U R e R U iR u --===
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与水容器(如水桶)的蓄、放水过程也非常相 似,将它们进行比较。

小结 RC 电路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正是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使得电
容器被广泛应用在电子技术领域,如滤波电路,利用对电容的充放电,使得脉动的直流电变换成平滑的直流电。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电容器的应用,
是为了让同学们充满期待,期望能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调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s C R U u u =+dt du C i C =U u S c C dt du C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