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拉塞米对终末期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拉塞米对终末期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

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討托拉塞米对终末期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终末期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托拉塞米治疗,对照组采取呋塞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体重均明显减轻、腹围均明显减少、尿量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水肿消失率为86.67%、双肺淤血改善率为83.33%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43.33%(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型利尿肽、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托拉塞米治疗终末期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效果确切,利尿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及生化指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肥厚型心肌病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肌病,主要以非全身或心脏因素所引起的非扩张型心室肌性肥厚(影像学表现可见明确左室心肌增厚,平均可增厚至21~22 mm)为主要表现[1]。不同患者心肌肥厚的部位存在差异,又以室间隔部最为多见,且常呈非对称性肥厚。心力衰竭为非梗阻性心肌病的最终转归,进展至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时,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眩晕、晕厥,甚至是猝死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2]。此症终末期患者心衰临床表现更顽固,对常规利尿剂不敏感,极大的增加了治疗的难度[3]。托拉塞米是临床上一种新型长效吡啶磺酰脲类强效袢利尿剂,具有利尿作用强、作用时间持久、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同时,其还具有醛固酮拮抗效应,可有效扩张外周血管及抵抗心室重构,加之应用过程中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较高,现阶段已被临床逐步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等的治疗中[4-5]。但目前关于将托拉塞米应用于终末期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托拉塞米对终末期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终末期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同意,按数字奇偶法将纳入的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纳入标准:

(1)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且均已进展至终末期,药物治疗无效,心脏功能长期无明显改善,即不可恢复的心脏失代偿阶段;(2)既往有长期顽固性心衰;

(3)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4)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有严重电解质紊乱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无尿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急慢性腎功能不全伴蛋白尿>++和/或血肌酐>177.80 μmol/L和/或血尿者;(4)对本组所用药物存在禁忌证者。

1.2 方法入院之后两组均给予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行常规抗心衰治疗。(1)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托拉塞米(生产厂家: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48;规格:20 mg)治疗,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40 mg/次,1次/d。(2)对照组:采取呋塞米(生产厂家: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527,规格:20 mg)治疗,给药剂量为40 mg/次,1次/d。(3)两组均于每日清晨给药。治疗期间两组均根据血钾监测结果适当增加氯化钾(生产厂家:上海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1022836,规格:0.25 g)口服治疗,但注意每日补钾量不应超过3 g。两组均持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1.3.1 一般指标记录检测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腹围、24 h总出入量等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水肿消失率及双肺淤血改善率。其中,水肿程度主要通过体表水肿进行评估;双肺淤血采用X线片进行检查,主要观察肺纹理、肺野透明度、肺门阴影等情况。

1.3.2 心脏功能评估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指导两组进行6 min步行距离试验评估两组心脏功能。选取病区内环境安静的30 m长走廊,嘱患者尽力行走6 min,若试验过程中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者心律失常及无法耐受则中止实验。其中步行距离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一般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体重、腹围、尿量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重均明显减轻、腹围均明显减少、尿量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7 d之后,观察组水肿消失率为86.67%(26/30)、双肺淤血改善率为8

3.33%(25/30),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14/30)、43.33%(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0.800,P=0.001;字2=10.335,P=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变化情况比较治疗7 d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B型利尿肽、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型利尿肽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