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行政区划
统计局用区划码工作总结(五篇范例)
![统计局用区划码工作总结(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d250194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6f.png)
统计局用区划码工作总结(五篇范例)第一篇:统计局用区划码工作总结城乡划分工作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国家、省州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于今年5月顺利开展并圆满完成了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更新维护工作。
现将此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间密切配合通过对省州下发的有关城乡划分通知的要求和精神的学习,充分认识到搞好城乡划分工作的必要性,同时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城乡划分依据。
结合单位工作实际,与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在组织机构和人员上确保了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更新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培训,确保城乡划分数据的准确性为准确的完成好数据填报工作,按照州局领导的统一安排部署,城乡划分工作业务人员赴康定进行了城乡区划码更新维护的业务素质培训会,在统计用区划码培训平台上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基本掌握编写代码的规则及要领。
参照省州、县有关城乡划分变更方案及会后州领导要求,相关人员对州局返回的行政区划代码、县民政局全县村(居)委会代码变更情况进行核实,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一致性。
三、把好数据质量关、做好数据上报工作为确保工作质量,按照《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和上报系统的具体要求,城乡划分工作业务人员对有变更的数据项进行准确操作,认真填写每项相关数据和信息,对有变更的数据项上报变更文献,并按照正式平台的要求,根据影像图或者实地查看的结果完成好数据填报。
目前,我县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更新维护工作基本结束,相关资料已经形成并归档,为我县今后的城镇化水平评价和局内各专业统计需要提供城乡分类代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第二篇:2020统计局用区划码城乡划码工作总结2020统计局用区划码城乡划码工作总结城乡划分工作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国家、省州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于今年X月顺利开展并圆满完成了县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更新维护工作。
海南省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医疗卫生机构
![海南省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医疗卫生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1fe7aabb52ea551811a687aa.png)
104
6
6
陵 水 县 Lingshui
140
5
3
1
1
#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at Grass-
root Level
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站)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街道 卫生院 Urban Health Centers
#卫生监督 所(中心)
Health Inspection Institution
(center)
28
23
24
23
28
21
24
23
27
18
24
24
26
18
24
24
25
15
24
24
24
13
24
24
26
13
24
24
6
2
6
6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2
2
1
1
1
1
1
1
专科医院 Specialized Hospitals
2013
5006
191
148
17
21
2014
5015
191
150
16
20
详细解读海口新版区划图:政区划扩大了10倍
![详细解读海口新版区划图:政区划扩大了10倍](https://img.taocdn.com/s3/m/26fe8211856a561253d36fd4.png)
海口和琼山两市合并后首张海口市行政区划图和海口市区地名图2007年11月印刷出版,于近日正式出炉,海口市行政区划面积扩大10倍;合并后的海口与澄迈、文昌、定安三个市县交界;新出版的区划图上首次明确标明了镇与镇之间的界线,街道与街道之间的界线。
昨日本报邀请海口市民政局地名科科长邝家秀详细解读了这套新海口地图的前前后后。
两市合并着手绘制新地图据海口市民政局地名科科长邝家秀介绍,1994年海口市出版了我省建省后首张海口市行政区划图和市区地名图,2002年海口和琼山两市正式合并成为新的海口市,海口市由3个区变为4个区,5个镇增加到23个镇,海口市就着手准备绘制全新的海口市行政区划图和市区地名图。
历时5年时间,国家测绘局第7地形测量队(海南省测绘院)完成了对海口毗邻市县、海口4个区、23个镇和18个办事处、138个社区居委会、249个村委会行政区域的勘界工作,海口市民政局根据存档资料、踩点、核准、调查,明确了各个行政区划的界限和管理范围,"海口市行政区划图和市区地名图就是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
"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测量和绘制工作。
行政区划扩大10倍1994年版的旧版地图和这套新地图比较,邝家秀告诉记者: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两市合并后,海口市的行政区划面积扩大了10倍,由过去的23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300多平方公里,市区面积也相应增大,由过去的3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90多平方公里。
同时,由于两市合并,海口市与其他市县的交界线也发生了变化,"1994年绘制的地图上海口市仅与澄迈和琼山交界,把琼山并入海口市后,海口市的交界市县增加了文昌和定安两个交界市县。
"他还介绍说,合并后增加了琼山区,海口市的整个行政区域管理范围增大,23个镇、18个办事处、138个居委会、249个村委会以及2000多个自然村都绘制在新版地图内,比原来的老地图绘制的内容更加详细、准确。
首次标识镇与镇之间的界限在1994年版的行政区划图上,标明了海口共有5个镇,但是镇与镇之间是没有界线。
2018统计年鉴
![2018统计年鉴](https://img.taocdn.com/s3/m/2343ee28f242336c1eb95ec3.png)
本年鉴适用于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城市 规划设计部门、城市社会经济研究机构 、市政建设 及房地产机构、各种中介服务及信息咨 询机构等单位的工作者,也是大专院校 师生、工商界人 士、境外投资者以及关心中国城市发展 的各界人士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年鉴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国家统计局农 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各省(区、市)统 计局、各 调查总队、各市统计局和调查队以及中 国统计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表示衷 心的感谢。
附录,为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需要说明 的是,从1997年开始,地级以上城市和 县级城市分别 采用不同的统计制度,有些指标在两类 城市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故本年鉴将地 级以上城市和县 级城市统计资料分为独立的两部分。
本年鉴所涉及的全国或全部城市统计资 料,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 别行政区和 台湾省。年鉴表中所列“全市”为城市的 全部行政区域,包括城区、辖县、辖 市;“市辖区” 包括所有城区,不包括辖县和辖市。
本年鉴编印工作量大,出版时间紧,难 免有不当之处,诚恳欢迎广大读者批评 指正。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 2018年12月
EDITOR,S
NOTES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is an annual statistical publication.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8 reflects comprehensivel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China. It
Total Land Area and Total Water Resources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fb58435a32d7375a4178092.png)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
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
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
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
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
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
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草地面积--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积。
年鉴目录
![年鉴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4e7476a2998fcc22bcd10d9b.png)
目录一、行政区划、地理、自然资源行政区划、地理、气候、自然资源概况 (3)1-1 行政区划 (4)1-2 地理、自然资源 (5)1-3 主要山脉 (6)1-4 主要河流 (7)1-5 建市以来气候与森林资源情况 (8)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二、综合2-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11)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数(上年=100) (19)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31)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占全省比重 (33)2-5 建市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 (35)2-6 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指数(1949年=100) (38)2-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指标 (44)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45)三、国民经济核算3-1 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49)3-2 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0)3-3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51)3-4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2)3-5 各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53)3-6 各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4)3-7 总产出(2016年) (55)3-8 收入法GDP构成项目(2016年) (56)3-9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 (57)3-10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2016年) (58)3-11 按可比口径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59)3-12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60)3-13 民营增加值 (6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61)四、人口4-1 户籍人口及其变动情况 (65)4-2 常住人口情况表(1990-2016年) (66)4-3 各镇(街道办事处)年末户籍人口数 (67)4-4 建市以来户数、人口情况 (6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72)五、劳动工资5-1 全社会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75)5-2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76)5-3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77)5-4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 (78)5-5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79)5-6 各县(市、区)城镇在岗职工人数与工资 (8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2)六、固定资产投资6-1 固定资产投资 (85)6-2 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分类 (87)6-3 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88)6-4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状况情况 (89)6-5 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90)6-6 房地产开发和销售面积情况 (91)6-7 房地产待售面积和销售情况 (92)6-8 建市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9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96)七、能源7-1 能源平衡表(2016年) (101)7-2 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量(2016年) (103)7-3 各县(市、区)能源平衡表 (105)7-4 2016年分行业产值能耗表(等价热值) (106)7-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量 (107)7-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 (107)7-7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 (108)7-8 能源加工转换情况(2016年) (108)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09)八、财政、金融、保险8-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3)8-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14)8-3 各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15)8-4 金融机构数 (117)8-5 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118)8-6 建市以来财政、金融保险主要情况 (11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22)九、物价9-1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 (125)9-2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比指数 (127)9-3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指数 (129)9-4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比指数 (131)9-5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以上年12月为100的指数 (133)9-6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环比指数 (135)9-7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累计比指数 (137)9-8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同期比指数 (139)9-9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定基比指数 (141)9-10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以上年12月为100的指数 (143)9-11 建市以来物价指数 (145)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45)十、人民生活10-1 阳江市城乡居民收支情况 (149)10-2 阳江市分县(市、区)城乡居民收支情况 (15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51)十一、农业11-1 农村基本情况 (155)11-2 农田水利建设 (156)11-3 水利建设投资及化肥农药施用量 (157)11-4 林业情况 (158)11-5 农业总产值 (159)11-6 农业物播种面积、亩产、总产量 (160)11-7 水果、桑、茶叶、蚕茧、橡胶面积及产量 (161)11-8 牲畜存栏、禽蛋产量及水产品产量 (162)11-9 各县(市、区)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 (163)11-10 各县(市、区)稻谷播种面积及产量 (164)11-11 各县(市、区)蕃薯播种面积及产量 (165)11-12 各县(市、区)大豆、花生、糖蔗、水果播种面积及产量 (166)11-13 各县(市、区)生猪饲养、存栏量及肉类、水产品总产量 (167)11-14 各县(市、区)海、淡水养殖面积及产量 (168)11-15 建市以来农业基本情况 (169)11-16 建市以来水利建设、化肥、农药施用、农村用电及机械动力 (172)11-17 建市以来农业总产值 (175)11-18 建市以来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178)11-19 建市以来主要农作物总产量 (181)11-20 建市以来水果、茶叶、橡胶、蚕茧、水产养殖面积及产量 (184)11-21 建市以来牛、猪、羊存(出)栏及肉类总产量与乡镇企业主要情况 (18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90)十二、工业12-1 工业企业个数、人数、工业总产值 (193)12-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按经济类型分类) (194)12-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按行业分类) (195)1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主要指标 (196)12-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198)12-6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199)12-7 规模以上集体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1)12-8 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3)12-9 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5)12-10 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7)12-11 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9)12-12 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 (211)12-13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 (213)12-14 规模以上优势传统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215)12-15 2009-2016年全市现代产业增加值及增长情况 (217)12-16 分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从业人员数 (218)12-17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 (219)12-18 各县(市、区)工业增加值 (220)12-19 分县区规模以上销售产值及出口交货值 (221)12-20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行业分 (222)12-21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按行业分 (223)12-22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财务主要指标 (224)12-23 规模以上产品产量 (225)12-24 建市以来工业企业单位数 (226)12-25 建市以来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229)12-26 建市以来工业总产值构成及指数 (232)12-27全市2000-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及指数 (235)12-28 建市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3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40)十三、建筑业13-1 建筑企业个数和竣工产值 (247)13-2 建筑企业从业人员情况 (248)13-3 建筑企业生产、财务基本情况 (249)13-4 建筑业总产值 (250)13-5 全市及各县(市、区)建筑业总产值主要情况 (251)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52)十四、交通、运输、邮电14-1 公路、桥梁情况 (255)14-2 车辆拥有量 (256)14-3 客、货运量及客、货周转量 (257)14-4 邮政、电信情况 (258)14-5 建市以来交通及运输工具拥有量 (259)14-6 建市以来客、货运量及邮政、电信业务情况 (265)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68)十五、国内贸易15-1 2016年按行业分贸易企事业单位数及从业人员数 (271)1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2)15-3 各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2)15-4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分组情况 (273)15-5 各县(市、区)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015年) (274)15-6 各县(市、区)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016年) (274)15-7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商品购销存综合表 (275)15-8 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法人企业经营情况综合表 (278)15-9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状况综合表 (280)15-10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主要财务状况综合表 (295)15-11 建市以来国内贸易业主要情况 (30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10)十六、对外经济与旅游16-1 进出口总额 (313)16-2 利用外资情况 (313)16-3 对主要国家(地区)出口额 (314)16-4 旅游部门基本情况 (315)16-5 接待旅游者情况 (316)16-6 旅游业经营情况 (317)16-7 各县(市、区)接待旅游者情况 (318)16-8 各县(市、区)旅游业总收入 (318)16-9 建市以来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旅游主要情况 (31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22)十七、教育、科技、文化、体育17-1 学校及教职员工人数 (325)17-2 专任教师及招生人数 (326)17-3 在校学生、毕业生人数 (327)17-4 学生升学率及校舍面积情况 (328)17-5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 (329)17-6 取得技术职称人员情况 (330)17-7 文化事业机构、从业人员数及影剧院和藏书情况 (331)17-8 文物、档案、广播、电视、体育 (332)17-9 建市以来科技、教育主要情况 (333)17-10 建市以来文化、体育主要情况 (336)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39)十八、卫生、环保、社会福利、司法、市政18-1 卫生事业机构、床位及工作人员数 (343)18-2 卫生工作人员分类 (344)18-3 各县(市、区)卫生、计划生育情况 (345)18-4 环境保护基本情况 (346)18-5 工业“三废”排放、处理、利用情况 (347)18-6 律师、公证、基层司法 (348)18-7 社会福利、婚姻情况 (349)18-8 市政公用事业 (350)18-9 建市以来卫生、律师、公证、基层司法情况 (351)18-10 市政公用事业及供电情况 (354)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57)十九、建市以来各县(市、区)主要指标19-1 各县(市、区)户数、人口 (361)19-2 各县(市、区)乡镇劳动力、耕地 (364)19-3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 (367)19-4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不变价) (370)19-5 各县(市、区)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 (373)19-6 各县(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6)19-7 各县(市、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379)19-8 各县(市、区)主要农作物总产量 (388)19-9 各县(市、区)生猪存、出栏、肉类产量 (397)19-10 各县(市、区)水产品产量 (400)19-11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403)19-12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不变价) (406)19-13 各县(市、区)客、货运量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 (408)19-14 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 (411)19-15 各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财政收支 (414)19-16 各县(市、区)职工年末人数、职工工资 (417)19-17 各县(市、区)教育、卫生主要情况 (420)。
重庆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行政区划(2017年)
![重庆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行政区划(2017年)](https://img.taocdn.com/s3/m/24ef5fbabed5b9f3f80f1caa.png)
忠县
Zhongxian County
云阳县
Yunyang County
奉节县
Fengjie County
巫山县
Wushan County
巫溪县
Wuxi County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Shizhu County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Xiushan County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Youyang County
92
7
107
427
2
75
268
2
24
186
2
31
173
2
59
271
2
79
222
4
67
301
4
98
380
3
76
314
2
34
306
2
41
289
3
35
207
3
66
202
2
8
270
3
59
237
8090
11
196
439
6
80
138
9
118
303
11
77
5
60
32
9
91
17
20
129
66
8
118
101
8
95
49
6
73
109
19
219
181
8
102
198
7
42
221
5
103
174
7
95
322
7
55
206
中国区域统计年鉴目录
![中国区域统计年鉴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dc15e4f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a.png)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0目录Contents第一章经济区域统计资料Chapter 1.Statistics of Economic Zone2-1 东部10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9年) 3Main Indicators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10 Eastern Provinces(2009)1-2 中部6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9年) 5Main Indicators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6 Middle Provinces(2009) 1—3 西部12省(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9年) 7Main Indicators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12 Western Provinces(2009、1—4东北3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9年) 9Main Indicators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3 Northeastern Provinces(2009)1—5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2009年)11Principal Aggregate Indicators on National Econonh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NationalityAutonomous Areas(2009)1—6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13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1—7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14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of Y 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Zone1-8海峡西岸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15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of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 Coast of Taiwan Straits1-9北部湾经济区主要经济指标15Main EconoIIliC Indicators of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1—10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16Main Economic Indicators of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Zone第二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资料Chapter 2.StaffstiCS of Province2-1全国行政区划(2009年底) 19Divisions of Administrative Areas in China(End of 2009)2—2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2009年)20Ensured Reserves of Major Energy and Ferrous Metals(2009)2—3主要有色金属、非会属矿产基础储量(2009年) 21Ensured Reserves of Major Non—ferrous Metal and Non—metal Mineral(2009)2—4水资源情况(2009年) 22Water Resources(2009)2—5森林资源情况23Forest Resources2-6湿地面积24Area of Wetlands2—7 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2009年) 25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Gross Regional Product(2009)2-8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2009年)26Income Approach Components of Gross Regional Product(2009)2-9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2009年) 27Gross Regional Product by Expenditure Approach(2009)2-10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2009年) 28Gross Capital Formation and Its Composition(2009)2—11最终消费支出及构成(2009年) 29Fi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d Its Composition(2009)2-1 2居民消费水平(2009年) 3uHousehol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2009)2—13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09年) 3lTotal Population and Birth Rate,Death Rate and Natural Growth Rate(2009)2—14人口城乡构成(2009年) 32Population by Urban and Rural Residence(2009)2—15按i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2009年底) 33Number of Employed Persons at Y ear—end by Three Strata of Industry (2009)2—16按城乡分就业人员数(2009年底) 34Number of Employed Person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End of 2009)2一17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2009年底) 36Number of Employed Persons in Urban Units by Sector(End of 2009)2—18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指数(2009年) 39Total Wage Bill of Employed Persons in Urban Units and Related Indices(2009)2—19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指数(2009年) 40A verage Wage of Employed Persons in Urban Units and Related Indices(2009)2.20职业介绍工作情况(2009年) 4lSituations of Job Services(2009)2-21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43.Registered Urban Unemployment Persons and Unemployment Rate2—22按城乡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 44Total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 the Whole Country by Rural and Urban Areas(2009)2—23按赣记注册类型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 45Total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 the Whole Country by Status of Registration(2009)2—24全社会同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2009年) 47Sources of Funds of Total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 the Whole Country(2009)2—25全社会住宅投资(2009年) 48Total Investment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Whole Country(2009)2—26按丰要行业分伞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 49Total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in the Whole Country by Sector(2009)2—27全社会施工、竣工房屋面积和价值(2009年) 52V alue and Floor Space of Buildings under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ed in me WholeCountry(2009)2—28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设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2009年) 53Floor Space and Cost of Buildings Developed by Enterprises for Real Estate Development(2009) 2—29按用途分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009年) 54Floor Space of Commercialized Buildings Sold by Use(2009)2—30按用途分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2009年) 55A verage Selling Price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by Use(2009)2-31财政收入(2009年) 56Government Revenue (2009)2—32财政支出(2009年) 59Government Expenditure(2009)2:3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009年) 62Consumer Price Indices and Retail Price Indices(2009)2.34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09年) 63Consumer Price Indices by Category(2009)2—3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分类指数(2009年) 64Price Indices of Agricultural Means Production by Category(2009)2—3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66Price Indices for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2—37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2009年) 67Per Capita Annual Income of Urban Households by Sources(2009)2—38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9年) 68Per Capita Annu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Urban Households(2009)2—39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9年底) 69Ownership of Major Durable Consumer Goods Per 100 Urban Households at Y ear-end(2009) 2.40按来源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9年) 72Per Capita Annual Net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 by Sources(2009)2—41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009年) 73Per Capita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Rural Households(2009)2.42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009年) 74Per Capita Cash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Rural Households(2009)2—43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9年JR) 75Ownership of Durable Consumer Goods Per 100 Ruml Households at Y ear—end(20091 2—44城市建设情况(2009年) 77Statistics on City Construction(2009)2—45城市供水情况(2009年)178Basic Statistics on Tap Water Supply in Cities(2009)2.46城市燃气情况(2009年) 79Basic Statistics on Supply of Gas in Cities(2009)2.47城市集中供热情况(2009年) 80Basic Statistics on Heating in Cities(2009)2.48城市市政设施(2009年) 81Basic Statistics on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in Cities(2009)2.49城市公共交通情况(2009年) 82Basic Statistics on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 Cities(2009)2,50城市绿地和园林(2009年) 83Basic Statistics on Parks and Green Areas in Cities(2009)2.51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情况(2009年) 84Basic Statistics on Urban Sanitation in Cities(2009)2.52城市设施水平(2009年) 85Level of Public Facilities in Cities(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