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课题第1课古代埃及课型新授时间周课时 1课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代埃及文明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和地图,分析埃及的地理环境,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2.通过阅读教材,填写古埃及发展时间轴,知道其形成、统一、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了解法老的统治地位、王权的衰落。

掌握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3.通过阅读分析教材和材料,知道王权和金字塔的关系以及修建金字塔的双重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难点:分析尼罗河在古埃及的重要地位;理解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类比中国史分期,对世界史进行阶段划分——引出古代亚非文明2.结合地图引领学生找出亚非四大文明的地理位置,并思考何为文明?文明有何特征?——过渡到埃及1.从学习中国史的经验出发,类比世界史的学习2.通过地图,准确说出不同地区的不同文明,思考文明的特征。

亚非文明:同:大河流域——大河文明适宜农耕国家、文字、金属工具异:各自特色学生在学习中国史时有了对世界史零碎的认识,但还不够充分。

首先在学生脑海中架构起时空观点,从而宏观整体把握其学习。

文明起源——地理环境【出示学习目标】1.图中探史——观察古代埃地图,分析为何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此?1.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看图思考并发言,学生相互补充。

针对核心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出示歌颂尼罗河的诗歌,体会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大作用。

2.阅读诗歌,加深印象。

文明基石——国家兴衰【过渡】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为古代埃及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的发展历程是什么?自主阅读教材,完成时间轴。

2.从古王国时期进入法老时代——出示材料,讲解法老统治明确学习目标,可学生齐读、领读等方式完成。

*初步识记重要的知识点,在书上把重难点标记出来。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古代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认识。

但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尊重和认识,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等方面的问题。

3.情景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模型等直观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4.讲解法:教师对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图片、视频等,引发学生对古埃及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古代埃及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查阅资料,掌握古代埃及的基本情况。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共同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3.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历史情境再现,深入探究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古埃及文明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入挖掘其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九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古埃及的重要成就如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本课内容是学生接触历史学科的开始,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以及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古埃及文明距离我们较远,学生对其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学科有陌生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掌握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重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重要成就。

2.难点: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编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为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金字塔、木乃伊等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产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是什么?它们与哪个古代文明有关?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埃及文明的发展、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内容,让学生对古埃及文明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本课内容提出问题,如:古埃及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哪些特点?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学习目标】1.知道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农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关于金字塔的知识。

3.认识金字塔既是古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奇迹。

【教学重难点】重点:尼罗河,金字塔。

难点: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学史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相信不少爱看电影的同学都看过《木乃伊归来》吧,剧中复活的木乃伊,能钻入人身体里吸食脑髓的蜣螂,复活的蝎王以及惊险刺激的金字塔内部神秘莫测,都令人记忆犹新。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如果提起神秘一词,相信很多同学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的就是古代埃及,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古代埃及的历史。

自主学习1.古埃及具体位置位于哪里?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教材内容,梳理古埃及文明兴起和衰落的过程。

3.古埃及有哪些科学和文化成就?4.我们该如何评价金字塔?5.法老作为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有哪些大权?探究新知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 展示图片:看图说出古埃及地理位置。

结合教材说一说古埃及文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阅读材料,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为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古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泛滥,发现其规律,发展起天文学,如制定了太阳历。

这些有利条件都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过渡:尼罗河为古代埃及的奠定了物质基础。

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那古代埃及何时出现奴隶制国家?何时统一?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呢?3.阅读教材,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古埃及文明兴起和衰落的过程。

4.展示图片:阅读教材,说说以上图片分别反应了古埃及哪些科学和文化成就?合作交流尼罗河和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尼罗河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古埃及人都需要进行精确的记录和计算。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案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埃及最早出现时间、文明发源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好奇心;结合中国的商朝,理解古埃及由诞生、发展、强盛到灭亡过程,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逐渐形成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认识并讲述古埃及的金字塔,培养探究、合作创新能力;明白象形文字、木乃伊,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与科学的探究能力;了解法老的统治,培养理解、对比与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金字塔与木乃伊图片来开篇引出主题,然后渐渐走进古埃及,穿越时空隧道去感受体会古埃及人的生产与生活,领会古埃及的文明,本课主要采用阅读、探究、想象与看图方法,使学生对古代埃及历史有一个客观、清楚、完整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与科学精神,对埃及文明的肯定与敬意,特别是对金字塔与木乃伊的了解,学生知道了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力量,培养学文化、尊重并崇尚科学的优良品质,通过学习法老的统治,使学生反对神学,反对愚昧,更加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二、教学重点:1、古埃及的发源地——尼罗河流域2、金字塔三、教学难点:1、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赠礼2、古埃及文明与金字塔的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自西向东,分别是哪些文明呢?生: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流域的古中国文明。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古埃及文明。

(二)新课讲授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探究任务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教师引导出示古代埃及示意图,展示材料: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希罗多德抛出问题:结合图所示讲述埃及地理位置,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页正文第一段,初步了解古埃及的自然环境。

(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运用所学回答问题。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2.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2.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及金字塔的关系。

课前准备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拥有绮丽的文化,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成绩”。

让我们走进古代埃及,了解这段历史。

【新课讲授】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位置【教师活动】出示材料与图片,并讲述。

材料万岁,尼罗河!你在这大地上出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阿孟神啊,你将黑夜引到白天,你的引导使人高兴!繁殖拉神所创造的花园,给一切动物以生命,不歇地灌溉着大地,从天堂降下的行程,食物的爱惜者,五谷的给予者,普塔神啊!你给家家户户带来光明!【教师活动】提问:尼罗河在哪里?对于古埃及来说有什么意义?位置: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教师活动】讲述古埃及国家的兴亡。

(1)产生: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发展: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3)强大: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赴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4)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设有延续下去。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古代埃及》 优质课教学设计_4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古代埃及》 优质课教学设计_4
4、列举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
5、知道金字塔。
6、说说法老在埃及的地位。
四、学生展示,师归纳(10分钟)
1、通过视频的播放,知道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小组合作: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五、课堂背诵(5分钟)
六、课堂练习:
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句话的意思是(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字塔
难点:埃及国家的形成和衰落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预设时间
一、导课:学生介绍你所了解的四大文明古国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7分钟)
1、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是哪里?
2、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和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分别是那一时间?
3、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哪三个时代?
六中九年级历史科目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1、古代埃及
时间
第1周第1课时
教师
二次备课
相关课程标准内容: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教材内容: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贡献。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观察图片,能辨认金字塔。
2、通过学习本课,能识别古埃及文明。
二、金字塔
三、法老的统治
作业布置:
练习册材料题
教学反思及作业反馈:
4.“给我们留下了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狮身人面像”的先民是( )
A.古印度人B.古罗马人C.古代埃及人D.古希腊人
5、列举说明,在世界文明发展中,中国、非洲分别有什么大河曾经孕育了人类的早期文明?写出各自具有代表性的文明成就的名称。你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理因素吗?

第1课古代埃及-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2.掌握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3.能够分析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之间的联系;4.提高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2.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4.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古埃及”的概念和地理位置。

让学生了解古埃及由来已久,是东非、亚洲和欧洲在历史上的重要交汇点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和亚洲西南部。

2. 课堂讲解(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1.古埃及位于什么区域?2.古埃及的地理环境是什么样子的?3.古埃及的历史背景有哪些重要事件?(2)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1.古埃及的社会分为哪几个等级?各有什么重要特征?2.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古埃及的文字和神话故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1.古埃及的宗教信仰有哪些特征?2.古埃及的神庙和金字塔建筑如何体现建筑艺术的发展?–讲解古埃及的金字塔有哪些特点、谁建造的、为什么建造等–讲解古埃及的神庙是如何讲究比例、构造等方面的(4)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1.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2.古埃及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有哪些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的关系,可以给学生举例古埃及的奴隶制度、士兵制度、法律制度等。

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进行讨论,让同学们深入理解古埃及文明和建筑。

并让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增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 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古埃及文化的特点和贡献。

让学生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改进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古埃及的文明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正确评价金字塔情景导入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些国家?学生: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师: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自西向东,曾出现过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埃及。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知识点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__非洲东北角__。

2.河流:__尼罗河__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__尼罗河的赠礼__”)。

3.出现国家时间:约从__公元前3500年__开始;初步实现了统一的时间:__公元前3100年左右__。

4.成为军事帝国: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图特摩斯三世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5.灭亡:公元前525年,__波斯帝国__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6.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成就:__太阳历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知识点二金字塔7.金字塔是__法老__为自己修建的呈角椎体状的__陵墓__。

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知识点三法老的统治8.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古埃及的国王称__法老__,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被认为是“__神之子__”,具有无上的权威。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成就。

教材内容包括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尼罗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成就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概况,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但他们对古代埃及的了解可能局限于一些表面现象,对于古埃及的深层次文明成就和影响还需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挖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成就等,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尊重和欣赏,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社会制度、艺术成就等。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知识框架。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分析归纳法:学生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分析归纳出其特点和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资料:教师收集相关古埃及文明的图片、文献等资料,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尼罗河流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教材以尼罗河的孕育为背景,阐述了古埃及文明的兴起,法老的统治,以及古埃及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通过对古埃及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认识古代埃及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埃及文明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古埃及文明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文明的学习兴趣浓厚,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古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古埃及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审视和理解古代埃及文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敬畏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埃及文明。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让学生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了解教学内容;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图片、视频等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古埃及的景观、文物,引导学生产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1课 古代埃及【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二、内容分析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太阳历,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医学成就。

古埃及人修建的金字塔和神庙,是古埃及科学技术成就的杰出代表。

学习古埃及文明,可以认识到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知道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唯物史观:认识金字塔既是古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奇迹。

家国情怀:学习古埃及文明,可以认识到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初步理解、尊重各个文明之间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下列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是?A、中国B、古印度C、古希腊D、古巴比伦【设计意图】:以问题设置,聚集学生注意力,开展新课学习。

(二)讲授新课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教师活动依据材料和地图,分析古埃及的地理位置、气候及土地状况如何?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学生活动地理位置: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南北。

气候状况:普遍干旱,依赖定期泛滥的尼罗河。

土地条件:定期泛滥,洪水退却,淤泥肥沃,利于农业生产。

【设计意图】本课从尼罗河讲起,使学生了解古埃及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尼罗河在古埃及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3)教师活动(4)学生活动古埃及文明延续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清楚的知道古埃及的发展过程。

(5)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归纳古埃及文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学生活动①太阳历;②数学:算数、几何、代数;③医学:木乃伊;④文字:象形文字;⑤雕刻绘画: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浮雕、壁画。

2.金字塔(1)教师活动通过视频观看,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 古代埃及》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 古代埃及》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课标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教学目标:1、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归纳古埃及建立至灭亡的史实;2、了解古埃及的科技与文化成就;3、了解金字塔的建造和用途,总结金字塔建造的意义。

4、知道古埃及法老的权利和地位。

5、通过史料分析、动手构建思维导图,培养综合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古埃及的文明成果。

难点: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自学指导和合作探究教学手段:Focusky动画演示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Focusky动画演示课件、《世界文明古国》地图、古埃及地图、胡夫金字塔图片、狮身人面像图片、象形文字图片、木乃伊制作过程相关视频新课探究:导入新课: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我们看黑板《世界文明古国》地图,自西向东大家分别说说是哪四大文明古国?学生回答: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发源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最后是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

教师:四大文明古国都源于北纬30°左右的大河流域,这些大河流域又有哪些适宜人类居住的条件呢?学生回答: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教师:这些便利的条件为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基础,从而形成了各自的文明。

设计意图:利用动态的《世界文明古国》地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古代亚非文明的具体地理位置和文明发源的因素,为本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的讲解奠定了基础。

新课探究:自学指导:一、讨论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1、概括古埃及的自然环境教师:学生通过看书概括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并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气候干旱,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是是古埃及唯一的水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案

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古代埃及》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2.初步了解古代埃及国王集权于一身的政治特征。

二、【重难点】重点:古埃及文明、金字塔与法老难点:正确评价金字塔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3-6,用笔划出关键词)1、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2、埃及建立国家的发展过程(时间)3、金字塔的由来、代表及其文明象征4、埃及统治者(法老)的权利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2、尼罗河与古埃及科技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五、【当堂训练】1、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其统一时间为()A.约公元前3500年B.约公元前3100年C.约公元前22世纪D.约公元前16世纪2、下列各项与尼罗河流域有关的是()A.中国青铜时代B.古埃及金字塔C.《汉谟拉比法典》D.印度种姓制度3、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发明楔形文字C.建造巴黎圣母院D.建造麦加清真寺4、人们习惯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

金字塔的用途是()A.教堂B.寺院C.陵墓D.神庙5、关于金字塔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国王的巨型陵墓B.是古巴比伦文明的象征C.是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象征D.是国王权力的象征6、马修斯在《西方人文读本》中写道:“建筑师以精确的算术设计,建造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达625万吨的石块建筑物。

这座陵墓总共用了200万块石头,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数则从更远的尼罗河上游地区获取,趁洪水季节搬运到吉萨来。

”材料不能说明金字塔建造技术水平相关信息的是()A.国王陵墓B.计算精确C.巨石采集D.运输科学7、材料题看下面图片,回答问题A B(1)上面A、B两幅图中的建筑名称分别是什么?(2)它们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坐落在什么河沿岸?(3)图B的用途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六、【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优秀教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优秀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了解金字塔的建造及特征,知道法老的权力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古代埃及示意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的影响。

通过展示材料,了解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大河流域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成就,使学生认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是一块高114.4厘米、宽72.3厘米、厚27.9厘米,略呈长方形但实际上缺了许多边角的石碑。

由于石碑是在罗塞塔郊外出土的,因此它被命名为罗塞塔石碑。

它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块玄武岩石碑同时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埃及草书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字,是解密古埃及文明的钥匙,也是当今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资料。

那么,古代埃及是怎样的一种文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新课讲授(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教师讲解:观察教材《古代埃及示意图》,回答古代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2.材料展示:材料一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古埃及诗歌材料二由于吸收了非洲中部丰富的季雨,尼罗河的水位逐渐升高,并溢出河床,流向河谷,到九月泛滥达到高潮时,整个河谷都淹没在水中,河水退后,留下一层淤泥,这些从上游冲积下来的淤泥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是农作物生长的沃土。

由于河水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定期泛滥,及时带来这种天然化肥,使得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古代埃及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古代埃及  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是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初步接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从古埃及文明的起源、金字塔的建造、法老的统治、宗教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对于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金字塔的建造。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特点,金字塔建造的技术和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PPT等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和引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古代埃及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古代埃及的哪些内容?”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古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重点介绍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法老的统治、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等方面。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的《第1课古代埃及》主要介绍了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内容包括:古埃及文明的兴起、金字塔和法老的统治、埃及的宗教信仰、埃及的艺术和文字等。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情况,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九年级之前,已经对历史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但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可能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背景、文明成就和特点,掌握金字塔和法老的统治,认识埃及的宗教信仰、艺术和文字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图片观察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文明的兴起、金字塔和法老的统治、埃及的宗教信仰、埃及的艺术和文字等。

2.教学难点:金字塔的建筑工艺和象征意义,法老的权利和地位,埃及宗教信仰的内涵和影响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和分析古埃及的历史文化。

3.图片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果。

4.历史情景模拟法:模拟古埃及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埃及的历史氛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2.图片资料:古埃及的地图、金字塔、法老、宗教信仰、艺术作品等。

3.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4.教学道具:金字塔模型、法老王冠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第1课古代埃及》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第1课古代埃及》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1.图片展示: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夜景:尼罗河岸灯火通明2.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3.教师提问:(1)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

提示: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2)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提示: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3)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提示:便于航行。

4.教师小结: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二)象形文字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象形文字字母—英文字母对照表”2.教师提问:请学生猜测其中几个文字的含义并说说象形文字有怎样的特点?提示:与事物形状相似。

3.资料链接:纸莎草纸古埃及人在距今5000年前发明了纸莎草纸,纸莎草纸的制作材料是纸莎草。

它盛产于尼罗河沿岸的水生植物。

人们将纸莎草的粗茎切割下来,剥去外皮,将里面柔软又有韧性的茎芯儿切成薄片。

再将切成片儿的茎芯横、竖编织或叠放。

然后用锤子将两层茎芯儿敲打,直至融合成一张薄纸。

融为一体的薄片儿在经过晒干、打磨等工艺处理后,世界上最早的纸就诞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
1.图片展示:
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夜景:尼罗河岸灯火通明
2.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
3.教师提问:
(1)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

提示: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2)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提示: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3)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提示:便于航行。

4.教师小结: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
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二)象形文字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象形文字字母—英文字母对照表”
2.教师提问:请学生猜测其中几个文字的含义并说说象形文字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与事物形状相似。

3.资料链接:纸莎草纸
古埃及人在距今5000年前发明了纸莎草纸,纸莎草纸的制作材料是纸莎草。

它盛产于尼罗河沿岸的水生植物。

人们将纸莎草的粗茎切割下来,剥去外皮,将里面柔软又有韧性的茎芯儿切成薄片。

再将切成片儿的茎芯横、竖编织或叠放。

然后用锤子将两层茎芯儿敲打,直至融合成一张薄纸。

融为一体的薄片儿在经过晒干、打磨等工艺处理后,世界上最早的纸就诞生了。

4.教师小结: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

目标导学二:金字塔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图片
2.教师提问:埃及有句古谚语:人类畏惧时间,而时间畏惧金字塔。

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金字塔。

想象一下古代埃及人是如何搬运、建造金字塔的?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后人有几种推想:(1)用一个巨大的杠杆,一段用绳子绑住石块,另一端通过人力将石块吊往上方,然后将石块逐步往上堆砌。

(2)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质滚轴将石块拉上去土堆是环绕金字塔螺旋上升。

也有人认为,第(2)种方法土堆的清除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而推测开始用土堆,然后用杠杆。

也有些人认为,金字塔是由外星人建造的,因为他们觉得古人没有这么高的智慧来建造这么伟大的建筑。

目标导学三:法老的统治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法老的图片
2.教师提问:说说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样的?
提示: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他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3.思维延伸:埃及法老们为什么要给自己修筑金字塔?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修筑豪华的陵墓,以备在冥世间继续生活,同时也是为了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宗教神权和世俗专制统治的权力。

三、课堂总结
金字塔外形雄伟壮观,内有许多甬道和墓室相通,还有绘画、雕刻等艺术品,实际上是一座地下宫殿。

国王的尸体经防腐处理,制成了干尸,放置在棺木中,这就是“木乃伊”。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 板书设计
1.自然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太阳历、数学、象形文字、解剖学、金字塔等
4.法老统治
4 教学反思
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走上台演讲,是最令孩子们兴奋的时刻,他们所表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种教师当“导演”,学生当“主演”的课堂教学方式,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