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文字可编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国有关调查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平均每天要问 大约22个问题,提问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频率仅次于 讲授法。
? 有人主张: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 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一、问题和提问
问题——①要求解答的题目:考卷上有六个问
题|我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②需要研究解 决的疑难和矛盾:交通问题|不成问题|没问 题|写什么是一个问题,怎么写又是一个问题。 ③关键;重点:问题在于廉政|问题在于资金。 ④意外事故:出问题|发生问题。
苏格拉底问: 你说道德就是不能骗人。但是在和敌 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敌人。你能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 的吗?
那人答: 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 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
苏格拉底问:“在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 境困难,士气低落。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 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 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这个将领欺骗自己的士兵也是 不道德的吗?”
苏格拉底又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 德的。那就是说,什么是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 要用什么来说明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给弄得没办法,只好回答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 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
苏格拉底听了十分高兴,对那人说:“你真是一位伟大 的哲学家。你告诉我说道德就是关于道德本身的知识,使我 弄清了一个长期搞不清的问题。我对您表示诚挚的感谢!”
五上
请以一个小组的设计 为对象,评析该组设计 的问题有何优缺点。(5 分钟)
五上
二、课堂提问现状
当前课堂提问存在哪些问题?
二、课堂提问现状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较多 低效提问 和无效提问 的现象,甚至出现 不 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三、课堂提问误区
1. 问题数量过多
“中国数学教育本土研究”开拓者 顾泠沅教授 博导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 教学策略
广西师院初等教育学院 梁 宇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前 469 年—前399 年)
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 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 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 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学派 苏格拉底(前 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
那人答:“那是战争中无可奈何才这样做的。我们在 日常生活中就不能欺骗人了。
苏格拉底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 况,父亲非常溺爱儿子,可是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 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 一种很好吃的东西。你能说这种欺骗就是不道德的吗?”
那人只好承认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以后,苏格拉底又去问别人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 最后亦都是用 助产术 得出结论。久而久之,苏格拉底式的 提问便在论辩方式中占有了奇特的地位。
? 1966年,伯拉克( Bellack )等人研究指出:教学 序列的核心就是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另外还 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反应。
? 教师要用72%的教学时间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和进行评价。
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苏格拉底“助产术”事例
——关于什么是“道德”的助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天,苏格拉底仍然像往常一样,衣着不整,光着脚 板,来到市场上。
突然,他拉住一个从他旁边走过的人说: 劳驾!我 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你请教。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 的人,但什么是道德呢?
那人回答说: 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 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
提问——①传讯审问。②提出问题要求回答。
——《辞海》
设置问题很容易,直接针对教学目标,教学 主题以及核心观念提出问题即可,也就是把陈述 句变成疑问句即可。
例如: 陈述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乘
高”即S=ah。 问题(疑问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什
么?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什么 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问题和提问的联系与区别
有些提问是问题,有些则不是。一个问题 可以有多种提问方式;也可以用几个不同的提问, 来问同样一个问题。
“你是男的还是女的?” ——是提问,不是问题。
“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既是提问,也是问题。
请以小组为单位, 针对这节课的内容设 计相关问题。(15分 钟)
(5)用什么方法计算?
(6)怎么列式?
(7)等于多少?
(8)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9)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10)你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三、课堂提问误区
1. 问题数量过多 2. 问题内容过浅
太简单太肤浅的问题就如一碗清水, 无滋无味,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和余地。
二下
“6772”中,左边的 6读什 么?左边第二位上的 7读 什么?第三位上的 7读什 么? 4读什么?这个数读 什么?
6772这个数怎么读? 你是怎么想的?
这两个7的读法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
三、课堂提问误区
1. 问题数量过多 2. 问题内容过浅 3. 问题范围过宽
3.问题范围过宽
“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你能发现什么” ……
《认识乘法》片段
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 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 的一角”。教师让学生观察画 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后纷纷发言。 ?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 ? 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 ?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 生4:我发现小兔在开心地跳动着。 ? 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的,它们在啄米呢,它们是在吃虫子? ? 生6: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小白兔,它们是要到桥这边来呢,还是要过桥去? ? 生7:那里的两座房子,哪里是小鸡家的,哪里是小兔家的?
? 例题:班级举办元旦晚会,用彩带装饰教室。一根彩带长 20米,用去了它的3/5,还剩下多少米?
(1)谁来读题?
(2)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点评:
(3)单位“1”的量是谁? (4)线段图怎么画?
11个小、细、碎、浅的问题使此题变得 毫无张力。没有能给学生留下回旋的空间,
当然学生的思维也就缺少弹性空间。
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 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 欲望一样
在向人传授知识时,苏 格拉底不是强制别人接受, 而是经常以向别人请教的方 法,来传播自己的思想。他 声称“我自知无知”,只有 把问题提出来请教。但是当 别人作出回答时,他又对其 种种答案进行反驳、“讥 讽”,最后,终于引导对方 把苏格拉底自己所主张的观 点说出来。人们称苏格拉底 的这种方法为“助产术”。
? 有人主张: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 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一、问题和提问
问题——①要求解答的题目:考卷上有六个问
题|我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②需要研究解 决的疑难和矛盾:交通问题|不成问题|没问 题|写什么是一个问题,怎么写又是一个问题。 ③关键;重点:问题在于廉政|问题在于资金。 ④意外事故:出问题|发生问题。
苏格拉底问: 你说道德就是不能骗人。但是在和敌 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敌人。你能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 的吗?
那人答: 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 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
苏格拉底问:“在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 境困难,士气低落。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 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 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这个将领欺骗自己的士兵也是 不道德的吗?”
苏格拉底又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 德的。那就是说,什么是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 要用什么来说明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给弄得没办法,只好回答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 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
苏格拉底听了十分高兴,对那人说:“你真是一位伟大 的哲学家。你告诉我说道德就是关于道德本身的知识,使我 弄清了一个长期搞不清的问题。我对您表示诚挚的感谢!”
五上
请以一个小组的设计 为对象,评析该组设计 的问题有何优缺点。(5 分钟)
五上
二、课堂提问现状
当前课堂提问存在哪些问题?
二、课堂提问现状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较多 低效提问 和无效提问 的现象,甚至出现 不 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三、课堂提问误区
1. 问题数量过多
“中国数学教育本土研究”开拓者 顾泠沅教授 博导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 教学策略
广西师院初等教育学院 梁 宇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前 469 年—前399 年)
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 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 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 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学派 苏格拉底(前 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
那人答:“那是战争中无可奈何才这样做的。我们在 日常生活中就不能欺骗人了。
苏格拉底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 况,父亲非常溺爱儿子,可是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 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 一种很好吃的东西。你能说这种欺骗就是不道德的吗?”
那人只好承认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以后,苏格拉底又去问别人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 最后亦都是用 助产术 得出结论。久而久之,苏格拉底式的 提问便在论辩方式中占有了奇特的地位。
? 1966年,伯拉克( Bellack )等人研究指出:教学 序列的核心就是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另外还 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作出的反应。
? 教师要用72%的教学时间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和进行评价。
苏格拉底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苏格拉底“助产术”事例
——关于什么是“道德”的助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天,苏格拉底仍然像往常一样,衣着不整,光着脚 板,来到市场上。
突然,他拉住一个从他旁边走过的人说: 劳驾!我 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你请教。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 的人,但什么是道德呢?
那人回答说: 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 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
提问——①传讯审问。②提出问题要求回答。
——《辞海》
设置问题很容易,直接针对教学目标,教学 主题以及核心观念提出问题即可,也就是把陈述 句变成疑问句即可。
例如: 陈述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底乘
高”即S=ah。 问题(疑问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什
么?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什么 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问题和提问的联系与区别
有些提问是问题,有些则不是。一个问题 可以有多种提问方式;也可以用几个不同的提问, 来问同样一个问题。
“你是男的还是女的?” ——是提问,不是问题。
“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既是提问,也是问题。
请以小组为单位, 针对这节课的内容设 计相关问题。(15分 钟)
(5)用什么方法计算?
(6)怎么列式?
(7)等于多少?
(8)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9)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10)你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三、课堂提问误区
1. 问题数量过多 2. 问题内容过浅
太简单太肤浅的问题就如一碗清水, 无滋无味,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和余地。
二下
“6772”中,左边的 6读什 么?左边第二位上的 7读 什么?第三位上的 7读什 么? 4读什么?这个数读 什么?
6772这个数怎么读? 你是怎么想的?
这两个7的读法有什么不 同?为什么?
三、课堂提问误区
1. 问题数量过多 2. 问题内容过浅 3. 问题范围过宽
3.问题范围过宽
“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你能发现什么” ……
《认识乘法》片段
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 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 的一角”。教师让学生观察画 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后纷纷发言。 ?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 ? 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 ?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 生4:我发现小兔在开心地跳动着。 ? 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的,它们在啄米呢,它们是在吃虫子? ? 生6: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小白兔,它们是要到桥这边来呢,还是要过桥去? ? 生7:那里的两座房子,哪里是小鸡家的,哪里是小兔家的?
? 例题:班级举办元旦晚会,用彩带装饰教室。一根彩带长 20米,用去了它的3/5,还剩下多少米?
(1)谁来读题?
(2)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点评:
(3)单位“1”的量是谁? (4)线段图怎么画?
11个小、细、碎、浅的问题使此题变得 毫无张力。没有能给学生留下回旋的空间,
当然学生的思维也就缺少弹性空间。
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 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 欲望一样
在向人传授知识时,苏 格拉底不是强制别人接受, 而是经常以向别人请教的方 法,来传播自己的思想。他 声称“我自知无知”,只有 把问题提出来请教。但是当 别人作出回答时,他又对其 种种答案进行反驳、“讥 讽”,最后,终于引导对方 把苏格拉底自己所主张的观 点说出来。人们称苏格拉底 的这种方法为“助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