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附答案).doc

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附答案).doc
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附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1.mtDNA是双链环状DNA; mtDNA转录方式类似于原核细胞; mtDNA有重链和轻链之分; mtDNA的两条链都有编码功能.

2.mtDNA中编码mRNA基因的数目为:(13个 )

3.线粒体遗传具有的特征为:异质性\母系遗传\阈值效应\高突变率

*4.受精卵中的线粒体:( 几乎全部来自卵子。

*5.线粒体疾病的遗传特征是:母系遗传

6.最早发现与mtDNA突变有关的疾病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7.最易受阈值效应的影响而受累的组织是:中枢神经系统。

8.遗传瓶颈效应指:卵细胞形成期mtDNA数量剧减。

9.狭义的线粒体病是:mtDNA突变所致的疾病。

10.点突变若发生于mtDNA rRNA基因上,可导致:呼吸链中多种酶缺陷。

11.常见的mtDNA的大片段重组是:( 缺失 )

12.mtDNA大片段的缺失往往涉及:多个多种基因。

14.与增龄有关的mtDNA突变类型主要是:缺失。

15.线粒体脑肌病的特征是:呼吸链酶活性正常的肌纤维与酶活性缺失的肌纤维混合。

16.mtDNA突变诱导糖尿病的机制可能是:( β细胞不能感受血糖值 )

(二)多项选择题

1.线粒体遗传系统:可编码线粒体中全部的tRNA、rRNA 、在细胞中有多个拷贝、进化率极高,多态现象普遍、所含信息量小

2.mtDNA的D环区含有: H链复制的起始点、H链转录的启动子、L链转录的启动子。

3.mtDNA的转录特点是:两条链均有编码功能、两条链的初级转录产物都很大、tRNA兼用性较强。

4.线粒体DNA复制的特点是:复制过程中,H链长时间持单链状态、两条链的复制起始点相隔2/3个mtDNA、复制方式以D-环复制为主。

5.关于线粒体遗传的正确描述是:突变mtDNA具有复制优势、父方的mtDNA对表型无明显作用

6.影响阈值的因素包括:组织器官对能量的依赖程度、mtDNA的突变类型、组织的功能状态、组织细胞的老化程度、个体的发育阶段

7.mtDNA高突变率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修复能力、基因排列紧密、缺乏非组蛋白保护

8.mtDNA的修复机制是:( 转移修复、切除修复)

9.mtDNA突变类型包括:缺失、点突变、mtDNA数量减少、重复

10.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是肿瘤、帕金森病、Ⅱ型糖尿病

11.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的特点是:家系中mtDNA可有多个点突变、mtDNA突变均为点突变、细胞中突变mtDNA超过96%

12.线粒体疾病随年龄渐进性加重是因为:突变mtDNA积累、细胞增殖能力减退、mtDNA的修复能力减退

13.线粒体异常导致糖尿病的机制可能是:mtDNA tRNALys基因点突变、tRNALeu (UUR)基因点突变糖原异生降低、mtDNA缺失、β细胞不能感受血糖值 15.与衰老有关的线粒体异常包括缺失型mtDNA积累、氧自由基积累、组织中

8-OH-dG含量增多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

2.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联想散慢、意想倒错、缺乏自知力、言行怪异

3.糖尿病属于:( 复杂性疾病 )

4.关于糖尿病发病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具有很强的遗传异质性的复杂性疾病 )

5.哮喘的遗传方式:( 复杂的多基因 )

6.研究表明与哮喘相关基因多集中在哪号染色体上?(5q )

7.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的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遗传基础是主要的)

*8.多基因遗传的遗传基础是2对或2对以上微效基因,这些基因的性质是:( 显性和隐性)

*9.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度越高,则表示该种多基因病:( 主要是遗传因素的作用,环境因素作用较小 )

10.人类的身高属多基因遗传,如果将某人群的身高变异的分布绘成曲线,可以看到:( 曲线是连续的一个峰 )

*11.癫痫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0.36%,遗传率约为70%。一对表型正常夫妇结婚后,头胎因患有癫痫而夭折。如果他们再次生育,患癫痫的风险是:( 6%C )

*12.多基因遗传病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随着亲缘系数降低而骤降,下列患者的亲属中发病率最低的是:( 表兄妹 )

13.在多基因遗传病中,利用Edward公式估算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时,必须注意公式应用的条件是:(群体发病率0.1%~1%,遗传率为70%~80%)

14.在多基因遗传中,两个极端变异的个体杂交后,子1代是:( 多数为中间的个体,少数为极端的个体)

15.多基因病的阈值、易患性平均值与发病率规律的是: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高、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低、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发病阈值越近,群体发病率越高、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发病阈值越远,群体发病率越低

16.数量性状的变异特点是:一对性状存在着一系列中间过渡类型、分布近似于正态曲线、一对性状间无质的差异、大部分个体的表现型都接近于中间类型

17.在一个随机杂交的群体中,多基因遗传的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于中间类型,极端变异的个体很少。这些变异产生是由:(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18.属于多基因遗传病是:精神分裂症状、糖尿病、先天性幽门狭窄、唇裂

19.精神分裂症的一般人群发病率为1%,在患者一级亲属768人中,有80人发病,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率约为:( 0.8% )

20.先天性幽门狭窄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男性发病率为0.5%,女性的发病率为0.1%,下列那种情况发病率最高:( 女性患者的儿子A )

*21.唇裂合并腭裂的遗传度为76%,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0.17%,试问患者的一级亲属再发风险是:( 4% )

*22.下列哪种患者的后代发病风险高:( 双侧唇裂+腭裂)

*23.人的身高、肤色、体重和皮纹的性状属于:( 数量性状 )

*24.唇裂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串为0.16%,其遗传率为76%.一个男患者与—个正常女性婚后所生子女的发病风险是:( 4%)

25.关于多基因遗传病,下列何种说法正确?( 包括连续多基因性状和不连续多基因性状) 26.哮喘的群体发病率为4%,遗传率为80%,估计其一级亲属的发病率为:( 20%B ) *27.在多基因病中,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个个体是否患某种疾病,称为:( 易患性 )

28.多基因遗传病中,群体易患性高低的衡量标准是:( 易患性平均值与阉值的距离 ) *29.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与以下哪个因素相关?( 亲属级别、家庭中患者多少、严重程度、遗传度 )

30.在遗传率愈高的多基因遗传病中,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 愈靠近一般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中间的地方 )

*31.在多基因遗传病中,遗传率是指:( 遗传因素对性状的影响程度)

32.数量性状遗传基础的特点是:( 由两对以上的微效基因决定 )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多基因病的发病风险估计的因素包括:群体发病率、遗传度的高低、亲属的级别远近、家庭中的患者数目、病情的严重程度

2.连续的多基因性状:常常呈现Gaussian分布、包括身高、肤色、体重和皮纹等性状、由多个微效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子女具有均数逼近现象、存在着易患性和阈值

3.不连续的多基因性状(疾病):超过阔值时发病、包括许多先天畸形和一些常见的慢性病、如先证者是发病率低的性别,则再发风险相应增高

*4.下列哪些与多基因遗传有关? 由微效基因构成的遗传方式、微效基因间有累加效应、微效基因都是共显性基因、有些还存在着主基因、性状受若干对基因控制5.下列哪些是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群体发病率一般为0.1%~l%、一般发病率有性别差异、亲属发病率随亲属级别的疏远而递减、一级亲属患者越多再发风险越大、患者病情越重则一级亲属的再发风险越大*6.下列哪些不是多基因遗传病?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肌营养不良、血友病A、遗传性肾炎

*7.某种多基因病的遗传率为50%,这是说:

该病总变异的50%与环境差异有关、群体中的变异50%是由其成员中的遗传差异造成、该病总变异中,总共50%与遗传差异有关、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在决定该病的发生上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8.下列哪些性状属于多基因性状? 血压、智力、皮肤颜色、身高、体重

9.在人群中先天性幽门狭窄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为0.5%,女性为0.1%,男性患者其儿子发病风险为5%,其女儿发病风险为1.4%,女性患者其子代的发病风险为:儿

12.目前研究发现糖尿病的遗传方式有:线粒体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基因遗传

13.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如出生时并发窒息或子痫等、社会环境、遗传因素,遗传度约70%~80%

*14.多基因遗传的微效基因所具备的特点是:共显性、作用是微小的、有累加作用、每对基因作用程度并不均恒

15.多基因遗传与单基因遗传区别在于:遗传基础是微效基因、患者一级亲属再发风险相同、多基因性状形成都是环境因子与微效基因共同作用

16.关于多基因遗传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除单基因遗传病以外,所有疾病均是多基因与环境复合作用结果、两个极端变异个体杂交,子1代大多数为中间类型,也存在少数变异、两个中间类型个体杂交,子1代大多数为中间类型,但变异较广泛 *17.影响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的因素:环境因素与微效基因协同作用、发病率的性别差异、多基因的累加效应

18.目前对多基因病易感主基因筛选时主要采用方法是:家系分析、关联分析、连锁分析、后选基因直接检测、基因组扫描

19.有些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发病率有性别差异,患者的后代发病风险有以下特点:发病率低的性别,则患病阈值高,其子女的复发风险相对较高、发病率高的性别,则患病阈值低,其子女的复发风险相对较低

*20.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复发风险与以下那些因素有关:该病的一般群体的发病率的大小、亲缘关系的远近、病情严重程度、亲属中患病人数、近亲结婚

(一)单项选择题

*1. 基因库是:(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2. 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 基因库 )

*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 )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1代 )

4. 在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M型血有3600人,N型血有l600人.MN型血有4800人,该群体是:(遗传平衡群体 )

*5.遗传平衡定律适合:(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X-连锁基因 )

*6.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群体的大小、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BB、Bb和bb的频率分别为40%,50%和10%,b基因的频率为:( 0.35 )

8.先天性聋哑(AR)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 0.04 )

9. 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是:( 0.7)

*10.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群体变为很小、选择放松、选择系数增加、突变率的降低

11. 最终决定一个体适合度的是:( 生殖能力 )

1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某种遗传病患者经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存活并生育子女,若干年后,该疾病的变化是:( 发病率升高 )

13. 选择放松使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频率: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快,隐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慢

14. 近亲婚配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的倍数与致病基因频率q的关系是:( q越小,提高的倍数越多 )

*15.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16.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AR)患者。假定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这对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 1/300)

18.某AR病群体发病率为1/10000,致病基因突变率为50×10-6/代,适合度(f)为:0.5 19.在一个遗传平衡群体中,甲型血友病的男性发病率为0.00009,适合度为0.3,甲型血友病基因突变率为:(27×10-6/代 )

20.选择对遗传负荷的作用是使之:无影响

*21.某群体经典型苯丙酮尿症的群体发病率为1/10000,一对表型正常的姨表兄妹婚配,他们后代罹患苯丙酮尿症的风险是:( 1/1600 )

*22.近亲婚配可以使:(隐性遗传病发病率增高 )

*23.舅外甥女之间X连锁基因的近婚系数是:(1/8)

25.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已知血友病的发病率为8×10ˉ5,S为0.9,其突变率应是:24×10ˉ6/代

*26.属于Hardy-Weinberg定律的条件随机结婚、群体很大、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没有个体迁移

*27.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量称为:( 基因频率 )

28.适合度可以用在同一环境下:患者和他们正常同胞的生育率之比来衡量

29.已知白化病的群体发病率为1/10000,适合度为0.8,那么在这个群体中的白化病基因的突变率为:20 ×10ˉ6/代

30.在对一个50700人的社区进行遗传病普查时,发现了3个苯丙酮尿症患儿,由此可知这个群体中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1/130 )

*31.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男性发病率为1/100,可估计女性携带者的频率为:( 1/50 )

32.PTC味盲和无耳垂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在—个平衡的群体中,PTC味盲的频率为0.09,无耳垂的频率为0.2;,该群体中有耳垂且味盲的个体约占:( 0.0675 ) 33.选择作用与遗传负荷的关系是:( 减少群体的遗传负荷)

34.使遗传负荷增高的突变有:( 隐性致死基因突变 )

35.人群中遗传负荷的增高主要是由于:常染色体隐性有害基因频率的增高

37.等位基因的寿命与选择系数的关系是下列哪一项?( 与选择系数成反比关系 )

*38. 在一个群体中遗传负荷的含义是指每一个体所带有的:( 致死基因)

39. 在一个男女各2000人的群体调查中发现,男性红绿色盲患者140人,女性患者10人,由此可知,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是:( 0.07)

*40. 在一个l0万人的城镇中普查遗传病时,发现有10个白化病患者(6男,4女),由此可估计这个群体中白化病基因的频率为:( 1/l00 )

*41. 在上题所说的群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频率是:(1/50 )

*42. 在上题所说的群体中,随机婚配后生育白化病患者的风险是:( 1/10000 )

(二)多项选择题

*1. 医学群体遗传学研究:

致病基因的产生及在人群中的频率和分布、致病基因的组合和分配规律、预测人群中各种遗传病的出现频率和传递规律、制定预防遗传病的对策、估计遗传病再发风险和指导婚姻与生育

2. 遗传负荷的降低可通过:控制环境污染、预防染色体畸变、自然选择的降低

3.红绿色盲(XR)的男性发病率为0.05,那么:女性发病率为0.0025、致病基因频率为0.05、XAXa基因型的频率为0.1、女性表型正常的频率为p2+2pq

*4.维持群体遗传平衡的条件包括:群体很大、没有选择

5.假定糖原累积症Ⅰ型(AR)的群体发病率是1/10000,则:致病基因的频率为0.01、表兄妹婚配后代发病率为1/1600

6.对一个1000人群体的ABO血型抽样检验,A型血550人,B型血110人,AB型血30人,O型血为310人,则:ⅠA基因的频率为0.352、ⅠB基因的频率为0.073、i基因的频率为0.575

7.群体发病率为1/10000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那么:该致病基因的频率为0.01、该病近亲婚配的有害效应为(1+15q)/16q

*8.一个947人的群体,M血型348人,N血型103人,MN血型496人,则:M血型者占36.7%、M基因的频率为0.63、MN血型者占52.4%

9.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群体的大小、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10.Hardy-Weinberg平衡律指:在一个大群体中、没有突变发生、没有大规模迁移、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

11.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A 基因的频率为0.7、a基因的频率为0.3、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

12.在遗传平衡的基础上,可以推导得出下列数据:对于一种罕见的AD病,几乎所有的受累者均为杂合子、对于一种罕见的AR病,杂合携带者的频率约为致病基因频率的2倍、对于一种罕见的XD病,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1/2、对于一种罕见的XR病,男性患者为女性患者的1/q

13.以AR为例,亲属之间的亲缘系数如下:姨表兄妹为1/8、祖孙为1/4、舅甥为

1/4、同胞兄妹为1/2

14.能影响遗传负荷的因素是:近亲婚配、电离辐射、化学诱变剂

15.群体中的平衡多态表现为:DNA多态性、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多态性、酶多态性

*1.下列哪种情况是产前诊断的指征: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孕妇、35岁以上高龄孕妇、羊水过多或过少的孕妇、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或死胎史的孕妇

2.两眼距宽,双眼外侧上斜,耳廊小的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先天愚型 )

3.一名5岁女孩,身高85cm,身长的中心位于脐下缘,腕骨骨化中心4个,智力落后,皮肤粗糙,眼脸水肿,眼间距宽,鼻梁宽平,常吐舌,应考虑的诊断为:( 呆小病 ) *

4.下列哪是染色体检查的适应征?智力发育不全,生长发育迟缓、先天畸形、35岁以上孕妇、男性不育,女性不孕或多发流产的夫妇

*5.羊膜穿刺用于产前诊断的最适合的时间是妊娠的:( 16~20周 )

*6.绒毛膜取样用于产前诊断的最适合的时间是妊娠的:( 9~11周 )

*7.目前国内外最常用也是最安全的产前诊断方法为:( 羊膜穿刺和绒毛膜取样术)

8.确诊21-三体综合征应选用下列哪项检查?( 染色体检查)

*9.患儿1岁零6个月,因生长发育落后而就诊。至今不认识父母,不能独坐,常发作抽搐,表情呆滞,皮肤白皙,头发黄褐色,尿有鼠臭味。诊断应考虑:( 苯丙酮尿症 )

10.苯丙酮尿症的主要诊断依据包括:智力低下、尿有鼠臭味、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血清苯丙氨酸明显升高

11.患儿3岁,因不会说话、不能独立行走而就诊,经常患肺炎,体温37.5OC,脉搏110次/min,身长78cm,双眼距宽,双眼外侧上斜,耳廓小,鼻梁低,四肢短,肌张力低下,双手第5指只有一条褶纹,atd脚63o,胸骨左缘3-4肋骨Ⅲ级收缩杂音,腕部X线片是一个骨化中心,为诊断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染色体检查 )

*12.肝豆状核变性应用青霉胺的目的是:( 促进铜的排泄 )

13.肝豆状核变性发生溶血性贫血主要是由于:( 化学因素损伤红细胞膜所致 )

14.一男孩12岁,半年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渐渐讲话口齿不清,用筷夹菜不稳,写字困难,目前有时手足徐动,走路不稳,其祖母死于精神病。查:神清,表情呆板,心、肺(一),腹稍胀,肝肋下2cm,睥可及lcm,膝反射亢进、巴氏征(+),脑膜刺激征(一)。可能的诊断是:( 肝豆状核变性)

15.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体征是;(角膜K-F环)

16.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的病变主要位于:( 基底神经节 )

17.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最常受侵犯的部位是;( 肝脏 )

*18.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铜在体内最先沉着的部位是;(肝脏 )

*19.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理最主要是:( 肝脏合成铜蓝蛋白减少及胆汁排铜减少)

20.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可发生在第一胎,因自然界的A和B抗原使O

型血的妇女血清中含有:( IgG抗A或抗B抗体)

21.足月男婴,生后2天发现黄疸,且进食差,血清总胆红素228μmol/L,.母血型O 型,子血型A型,Rh(-),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最可能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

22.α-地中海贫血:其静止型无症状,诊断较困难、轻型患者不需治疗、重型又称HbBart’s 胎儿水肿,常呈死胎或娩出后即死亡、中间型以HbH病最常见

23.地中海贫血,是一组常染色件隐性遗传病、根据肽链合成障碍主要将其分为α和β两型、周围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呈增生性贫血的骨髓象,以中、晚幼红细胞占多数

24.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脆性增加 )

25.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 红细胞酶缺陷 )

26.地中海贫血:(红细胞脆性降低)

27.家系调查的最主要目的是( 了解疾病的遗传方式 )

28.能进行染色体检查的材料有外周血、绒毛膜、肿瘤、皮肤

*29.生化检查主要是指针对蛋白质和酶的检查

30.携带者检出的最佳方法是( 基因检查 )

31.绒毛取样法的缺点是(流产风险高 )

*32.基因诊断与其它诊断比较,最主要的特点在于( 针对基因结构D )

33.当? 基因结构变化未知时,可考虑进行基因连锁检测方法进行基因诊断

34.核酸杂交的基本原理是( 变性与复性)

*35.PCR特异性主要取决于(引物的特异性 )

*36.PCR最主要的优点在于( 灵敏度高 )

37.通过PCR-RFLP分析,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分子诊断结果如下:父亲(正常)200bp/100bp;母亲(正常)300bp/400bp;儿子(患者)100bp/400bp;现检测到第二胎结果是100bp/300 bp,现判断这个胎儿是( 携带者 )

38.Huntington舞蹈症或遗传性舞蹈症的主要表现:运动和智力失控、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进行性疾病、发病年龄25~60岁、常染色体显性延迟表达、CAG重复数增加*39.家系分析可用于:确定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预测子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频率、检出所有携带者、估计再发风险、指导婚育,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40.遗传病的诊断应注意:家族病史、发病年龄、拟表型、遗传异质性、不同的亚型

41.具体分析一个系谱时,应注意的因素包括:遗传异质性、外显不全和迟发现象、自发突变现象、显性和隐性的相对性、表型模拟现象

*42.遗传病的诊断除沿用一般疾病的诊断方法外,尚需辅以下述哪些遗传学的特殊诊断手段?系谱分析、染色体和染色质检查、基因检测及特异性酶和蛋白质生化分析、皮纹分析

43.临床上常用的基因诊断途径主要有:用斑点杂交、酶切PCR方法直接检测“点突变” 、用RFLP连锁分析间接检测遗传病的缺陷基因、用基因探针或PCR方法直接检测由基因或基因片段缺失导致的遗传病

44.先天愚型患者常可见到的异常皮肤纹理为;三叉点t’ 、通贯手及第5指单一指褶纹、拇指球区胫侧弓形纹

*45.产前诊断的对象包括;夫妇一方为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或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35岁以上高龄孕妇或夫妇一方有明显致畸因素接触史的孕妇、夫妇之一有神经

管畸形或生育过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儿的孕妇、有脆性x综合征家族史的孕妇、有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史或死胎史的孕妇

46.超声产前诊断的应用范围包括:多胎妊娠、胎盘定位、神经管畸形及内脏畸形、胎儿有核红细胞增多症、胚胎发育异常及宫内生长迟缓

47.羊膜穿刺的禁忌症包括;妊娠不足16周或超过24周、有出血倾向、先兆流产或稽留流产的孕妇、盆腔或宫内感染者、单纯因杜会习俗要求预测胎儿性别者

48.染色体检查的指征有发育障碍、智力低下、反复流产

49.有下列指征者应进行产前诊断夫妇之一有致畸因素接触史的、羊水过多的、35岁以上高龄的、夫妇之一有染色体畸变的

*50.携带者可以通过下列层次水平上进行检查临床水平、细胞水平、生化水平、基因水平

51.检测基因表达异常时,可考虑的检测材料有:RNA、蛋白质和酶、代谢产物

52.可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的有:微卫星DNA、RFLP、HLA、SNP

53.核酸杂交结果判断的依据是:信号位置、信号强度

56.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可以考虑进行血清检查、尿液检查、分子诊断

57.家系分析应注意的事项有资料的可信程度、资料的完整程度、观察指标必须相同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传递规律、诊断方法以及治疗与预防措施,为改善人类健康素质作出贡献。医学遗传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现代医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如何上好大学的遗传学实验课程,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在遗传学实验过程中获取知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所有医学遗传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认真总结在实验课堂上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实验教学过程和实验内容进行合理优化可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医学遗传学实验课改革的具体措施 1.重编实验指导,筛选实验内容 实验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重原理轻操作、重实验报告轻实验过程”的思想。针对这一问题,我院及时重编实验指导,结合理论教学,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将《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书合二为一,出版了《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在《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这一部分内容中,共有7个实验,实验内容保留了遗传学中经典的实验项目,例如正常人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动手操作配对染色体和分组,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并记忆核型及核型分析的概念和意义;人类皮纹分析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借助印泥在实验报告上清晰的印出指纹和掌纹并加以分析,学生掌握了皮纹的类型及人类皮纹的多态性。与此同时又增加了能培养学生解决分析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设计性实验,例如以4~6人为一个实验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实验内容,例如人类单基因遗传性状的群体分析、人类遗传病分析(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等,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文献查阅及案例查找,最终制作幻灯片汇报。在学生完成实验报告過程中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断推广应用和完善,在医学遗传学实验课上通过PPT演示、播放动画短片的形式将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和步骤展示出来,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仍然没有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例如系谱分析和人类21三体综合征患者染色体分析这两个实验,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走上讲台,参与、探索和相互交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3.量化实验考核,规范学生操作

专升本医学遗传学练习题(A)

专升本《医学遗传学》练习题(A)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 1. 最常见的染色体三体综合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18号三体 B. 13号三体 C. 9号三体 D. 21号三体 2. 200个初级母细胞最终形成的卵子数是___________; A. 800; B. 600; C. 400; D. 200; 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系中,患者双亲__________; A.都是携带者;B. 都是患者; C. 有一个患者; D. 没有患者; 4. 镰状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β链第6位谷氨酸被____________所取代; A. 胱氨酸; B. 缬氨酸; C. 亮氨酸; D. 赖氨酸; 5. 下面__________疾病不属于多基因疾病; A. 高血压; B. 糖尿病; C. 先天性幽门狭窄; D. 毛细管扩张性共济失调; 6. 嵌合型克氏综合征的核型为_____________; A. 46, XY/47, XXY; B. 46, XX/47, XXX; C. 46, XY/47, XYY; D. 46, XX/47, XYY; 7. 如果一种多基因病,其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则其后代复发风险是 A. 男性高于女性; B. 男女相同; C. 女性高于男性; D. 与双亲发病无关; 8. 一患者核型为难47,XXY, 在细胞分裂间期,其性染色质组成为:_______ A. 1个X染色质,1个Y染色质; B. 2个X染色质,1个Y染色质; C. 1个X染色质, 无Y染色质; D. 2个X染色质,1个Y染色质; 10. 一个个体核型为: 46,XY,-14,+t(14q21q), 该个体是___________; A. 正常人; B. 先天愚型患者; C. 平衡易位携带者 D. 以上都不对; 11. 下列疾病除______________外都是多基因病. A. 原发性高血压; B. 精神分裂症; C. 强直性脊柱炎; D. 血友病. 12. 一对夫妇已生出两个苯酮尿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这对夫妇再生育 时,生出不患病婴儿的概率是:_______ A. 0; B. 25%; C. 100%; D. 75%;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2.与苯丙酮尿症不符的临床特征是(1)。 A 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氨酸 B 患者尿液有苯丙酮酸 C 患者尿液和汗液有特殊臭味 D 患者智力发育低下 E 患者的毛发和肤色较浅 3.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经过一个复制周期,制片后经特殊染色的中期染色体()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均深染 4.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5.HbH病患者的可能基因型是(5)。 A ――/―― B -a/-a C ――/aa D -a/aa E aacs/―― 6.下列不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的是(4)。 A.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B.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 C.患者的双亲往往是携带者 D.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的发病率均等 E.患者的同胞中,是患者的概率为1/4,正常个体的概率约为3/4 7.人类a珠蛋白基因簇定位于(5)。 A 11p13 B 11p15 C 11q15 D 16q15 E 16p13 8.四倍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3)。

A 双雄受精 B 双雌受精 C 核内复制 D 不等交换 E 部分重复9.在蛋白质合成中,mRNA的功能是(3)。 A 串联核糖体 B 激活tRNA C 合成模板 D 识别氨基酸 E 延伸肽链10.在一个群体中,BB为64%,Bb为32%,bb为4%,B基因的频率为(4)。 A B C D E 11.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种细胞系,这种情况称为(3)。 A 多倍体 B 非整倍体 C 嵌合体 D 三倍体 E 三体型 12.某基因表达的多肽中,发现一个氨基酸异常,该基因突变的方式是(5)。 A 移码突变 B 整码突变 C 无义突变 D 同义突变 E 错义突变13.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相距越近(1)。 A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也越高 B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也越低 C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低 D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迅速降低 E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高 1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4)。

医学遗传学试题A答案

滨州医学院 《医学遗传学》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80分)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请将答案填到后面对应的表格中,未填入者不得分 1、下列哪些疾病不属于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 D ) A Bloom综合征 B Fanconi贫血症 C 着色性干皮病 D 先天性巨结肠病 2、下列哪个基因属于肿瘤抑制基因,并在人类恶性肿瘤中存在的变异占据第一位。( A ) A P53基因 B Rb基因 C WT1基因 D MTS1基因 3、下列核型是先天愚型患者核型的是( C )。 A 47,XX(XY),+13 B 47,XX(XY),+18 C 47, XX(XY), +21 D 46,XX(XY),del(5)(p15) 4、下列核型是猫叫综合征患者核型的是( D )。 A 47,XX(XY),+13 B 47,XX(XY),+18 C 47, XX(XY), +21 D 46,XX(XY),del(5)(p15) 5、下列属于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核型的是( D )。 A 47,XYY B 47,XXX C 45,X D 47,XXY 6、一个947人的群体,M血型348人,N血型103人,MN血型496人,则 A 。 A.M血型者占36.7% B.M基因的频率为0.66 C.N基因的频率为0.63 D.MN血型者占55.4% 7、( B )不是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A.群体的大小 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 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8、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 D 。A.A基因的频率为0.3 B.a基因的频率为0.7 C.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 D.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 9、对于一种相对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其男性发病率为q, A 。 A.女性发病率为q2 B.女性发病率是p2 C.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两倍 D.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两倍 10、下面哪种疾病属于线粒体遗传病( A )。 A、KSS B、Friedreich C、Fanconi贫血症 D、Bloom综合症 11、线粒体DNA无内含子,唯一的非编码区是约1000bp的( C )。 A 复制起始点 B 转录起始点 C D-环 D 蓬松区 12、每个二倍体细胞内α基因和β基因数量之比是( B ) 。 A 1:1 B 2:1 C 3:1 D 4: 13、α地中海贫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A ) A 基因缺失 B 点突变 C 融合基因 D 单个碱基的置换 14、血友病A是由于血浆中缺乏( C )所致。

医学遗传学

多选: 1. 遗传病的特征: A.疾病垂直传递 B.出生时就表现出症状 C.有特定的发病年龄 D.有特定的病程 E.伴有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 2. 家族性疾病具有的特征: A.有家族聚集现象 B.有相同的环境因素 C.有相同的遗传环境 D.一定是遗传病 3. 哪些疾病属于单基因疾病: A.体细胞遗传病 B.线粒体遗传病 C.X连锁显性遗传病 D.性染色体病 4. 在猫中,基因BB是黑色,Bb是玳瑁色,bb是黄色,这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玳瑁雌猫与一只黑色雄猫的后代可以是: A.雌猫中黑色与玳瑁色各占一半 B.雄猫中黑色与黄色各占一半 C.雌猫只会有玳瑁色 D.雄猫只会有玳瑁色 5. 不完全连锁指的是: A.二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B.由于互换,这二对基因的位置可以有变化 C.这二对基因位置变化的频率决定于它们之间距离的远近 D.由于互换,这二对基因也可以移到另一对染色体上 6. 一个B型血的母亲生了B型血男孩和O型血女孩,父亲的血型是: A. A型 B.B型 C.AB型 D.O型 7. 父亲血型为AB型,母亲为O型,子女中基本不可能出现的血型是: A.AB型 B.B型 C.O型 D.A型

8. 父亲血型是AB型,母亲是O型,子代中的血型可能是: A.A型 B.O型 C.B型 D.AB型 9. 父亲血型是B型,母亲血型是A型,他们生了一个A型血的女儿,这种婚配型是: A.IBIB×IAIA B.IBi×IAIA C.IBIB×IAi D.IBi×IAi 10. 父亲血型为AB型,母亲血型为AB型,子女中可能有的血型是: A.A型 B.AB型 C.B型 D.O型 1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患者双亲一定是无病的 B.患者同胞中可能有患病的 C.患者的其他亲属中不可能有患病的 D.患者双亲可能是近亲 1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患者双亲常无病,但有时为近亲婚配 B.患者同胞中可能有同病患者 C.不连续传递 D.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1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的特征是: A.患者双亲中常常有一方是同病患者 B.双亲常为近亲婚配 C.同胞中的发病比例约为1/2 D.患者子女必然发病 14. X连锁隐性遗传病系谱的特点是: A.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B.男性患者病重,女性患者病轻 C.交叉遗传 D.男性患者的外祖父一定患病

最新福建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选择题题库规范

1.遗传病特指 A.先天性疾病 C.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E.既是先天的,也是家族性的疾病B.家族性疾病 D.不可医治的疾病 2. Down综合症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C.染色体病 3.脆性X综合症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4.人类基因组计划物理图研究所用的位标是 A.STR B.RFLP C.SNP D.STS E.EST 5. 遗传密码中的四种碱基一般是指 A.AUCG B.ATUC C.AUTG 6. 结构基因序列中增强子的作用特点为 A.有明显的方向性,从5,一3/方向 - 5/方向 C.只能在转录基因的上游发生作用生 作用 E.具有组织特异性 7. 引起DNA发生移码突变的因素是 A.焦宁类 B. 羟胺 C.甲醛 8. 染色体结构畸变属于 A.移码突变 B. 动态突变 E.颠换D.ATCG E.ACUG B. 有明显的方向性,从3 D. 只能在转录基因的下游发D. 亚硝酸 E.5 —溴尿嘧啶 C. 片段突变 D. 转换 9.不改变氨基酸编码的基因突变为

A. 同义突变 B.错义突变 C. 无义突变 D.终止密码突变 E. 移码突变 10. 属于颠换的碱基替换为 A.G和T B.A 和G C.T 和C D.C 和U E.T 和U 11. 系谱绘制是从家族中第一个就诊或被发现的患病成员开始的,这一个体称 A.受累者 B.携带者 C.患者 D.先证者 E.以上都不对 12. 一个女性将常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她孙女的概率是 A.1 / 2 B.1 / 4 C. 1 / 8 D. 1 /16 E. 以上都不是 13. 一个男性将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她孙女的概率是 A.1 / 2 B.1 / 4 C. 1 / 8 D. 1 /16 E. 以上都不是 14. 一个男性将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她外孙女的概率是 A.1 / 2 B.1 / 4 C. 1 / 8 D. 1 /16 E. 以上都不是 15. 一个PKU患者(AR)与一表型正常的人结婚后,生有一个PKU患儿,他们再次 生育的患病风险是 A.0 B.12.5% C.25% D.50% E.75% 16. 在X连锁显性遗传中,患者的基因型最多的是 A.XAXA B.XAXa C.XaXa D.YAY E.XaY 17.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连生了两个苯丙酮尿症患儿。他们生育表型正常孩子的概 率是 A.0 B.12.5% C.25% D.50% E.75% ____ 18. 一对患先天性聋哑的夫妇,生育两个正常孩子,他们生育先天性聋哑患儿的概率 是 A.0 B.12.5% C.25% D.50% E.75%

(完整版)【重庆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试题库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和思考题 第八章肿瘤遗传学 一、名词解释 1、癌家族(cancer family)、家族性癌(familiar carcinoma) 癌家族:指恶性肿瘤特别是腺癌发病率高的家族。 家族性癌:指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均患有的那种恶性肿瘤。 2、遗传性肿瘤(hereditary tumor) 指按AD方式遗传给下一代且符合孟德尔规律的单基因肿瘤。通常来源于神经或胚胎组织3、肿瘤遗传易感性 指某些遗传性缺陷或疾病具有容易发生肿瘤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是由遗传决定的,故称为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4、干系(stem line)、旁系(side line)、众数(model number) 干系:指在一个肿瘤内细胞生长占优势的细胞系或细胞的数量在整个肿瘤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的细胞系。 旁系:指除干系外,肿瘤中具有其他核型且生长处于劣势的细胞系。 众数:指干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或者说该肿瘤最常见的染色体的数目。 5、标记染色体(marker chromosome)、特异性标记染色体、非特异性标记染色体 标记染色体:指肿瘤的大多数细胞中都具有的某种特定类型的畸变染色体。 特异性标记染色体:指某一类型的肿瘤所特有的标记染色体。 非特异性标记染色体:指那些可以出现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标记染色体,它们并不为某种肿瘤所特有 6、癌基因(oncogene)、病毒癌基因(viral oncogene,v-onc)、细胞癌基因(cellular oncogene,c-onc) 癌基因:指正常人体和动物细胞内以及致癌病毒体内所固有的能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核苷酸顺序(DNA或RNA片段)。 病毒癌基因:指位于逆转录病毒基因组内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属于非间断基因。 细胞癌基因:指脊椎动物和人类的正常细胞中所具有的与病毒癌基因同源的DNA顺序。属于间断基因。 7、肿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 肿瘤抑制基因:又称抑癌基因(anti-oncogene),是指存在于核基因组内的一类能抑制细胞生长并促进细胞分化的核苷酸顺序或DNA片段。 杂合性丢失:抑癌基因一般是处于杂合子状态,当抑癌基因的杂合子(如Rb/rb)再发生一次突变成为隐性纯合子(如rb/rb)以后才会发生细胞的恶性转化,此既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它是细胞癌变的关键。 8、肿瘤转移基因(metastatic gene 或metastatogene)、转移抑制基因(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 肿瘤转移基因:简称转移基因,是指一类基因的表达和改变能够促进和导致肿瘤细胞发生转移的基因。 转移抑制基因:指一类肿瘤转移过程中起阻碍作用且能抑制肿瘤转移形成的基因。 二、思考题 1、癌家族的特点有哪些? 答:癌家族的定义。癌家族常具有以下特点:①恶性肿瘤特别是腺癌发病率高;②主要

医学遗传学整理复习资料

第四章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由某一等位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染色体:X连锁显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 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Y连锁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显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A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 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杂合子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连续遗传 完全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与显性纯合子相同 不完全显性(中间型显性、半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 共显性: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无显、隐之分,两者的作用都同时得以表现。 复等位基因(I A、I B 、i ):在群体中,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不规则显性:带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表现正常或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不外显(钝挫型):具显性致病基因但不发病的个体 外显率:一定基因型个体所形成的相应表现型比率 不同表现度: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性状表现程度的差异 表现度:指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性状或疾病的表现程度上产生的差异 延迟显性:带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个体发育的较晚时期,显性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隐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 AR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①患者的双亲无病,为携带者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散发 X 连锁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D。XD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女性患者 ②连续遗传 ③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发病) X 连锁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R。 交叉遗传: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必定传给女儿 XR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无病②多为男性患者。③交叉遗传 从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基因的效应随着个体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即杂合子的表型在不同性别个体中表现不同) 限性遗传: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由于性别限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 (即男性表达,女性不表达。或反之。)

本科医学遗传学复习题答案复习课程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遗传病:指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核型:一个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所构成的图像。 染色体显带:通过现带染色等处理,分辨出染色体更微细的特征,如带的位置、宽度和深浅等技术,常见有G带、Q带、C带和N带。 基因突变:指基因内的碱基组成或顺序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并且常能导致表型的改变。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约100bp左右,是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使转录开始的DNA 序列。 系谱:指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等资料,将调查的资料按一定的格式绘制成的简图。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 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即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 交叉遗传:男想X染色体(及其连锁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并且必定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的这种遗传方式。 染色体畸变:在不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 嵌合体: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染色体组成的细胞系的个体。 易患性:一个个体在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患某种多基因病的风险。 遗传度:人体性状或者疾病由基因决定程度,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二、问题 1. 遗传病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几类?对人类有何危害? 答:遗传病一般具有先天性、家族性、垂直传递等特点,在家族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比例;部分遗传病也可能因感染而发生。①先天性:许多遗传病的病症是生来就有的,如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婴儿刚出生时就表现有“白化”症状;②家族性:许多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Hutington舞蹈病患者往往具有阳性家族史。③垂直传递:具有亲代向子代垂直传递的特点,但不是所有遗传病的家系中都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有的患者是家系中的首例,还有些遗传病患者未活到生育年龄或未育。 分类:单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 危害:①遗传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1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中,约40%是由遗传病和先天畸形所致,遗传病已经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病死率最高之一,而且有些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也属于遗传病。 ②遗传病总数占人类疾病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很多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一部分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都与遗传病有关。 ③遗传病不仅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和生存,同时也给家庭及其他成员带来许多精神和经济负担,既影响家庭幸福,又给社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并且还直接影响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2. 简述基因概念的沿革,基因的现代概念。 答:①.19世纪:生物性状——遗传因子 ②.20世纪初:染色体学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功能单位、突变单位、交换单位 ③.20世纪中:基因是有遗传功能单位的DNA片段,由“一个基因,一种酶”发展到“一

医学遗传学题库汇总

精品文档 绪论 一、单5选1 [分值单位:1] 1.遗传病特指 A.先天性疾病B.家族性疾病C.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不可医治的疾病E.既是先天的,也是家族性的疾病 答案:C [分值单位:1] 2.环境因素诱导发病的单基因病为 A.Huntington舞蹈病B.蚕豆病C.白化病D.血友病A E.镰状细胞贫血 答案:B [分值单位:1] 3.传染病发病 A.仅受遗传因素控制 B.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需要环境因素的调节 C.以遗传因素影响为主和环境因素为辅 D.以环境因素影响为主和遗传因素为辅 E.仅受环境因素影响 答案:D [分值单位:1] 4.提出分子病概念的学者为 A.Pauling B.Garrod C.Beadle D.Ford E.Landsteiner 答案:A [分值单位:1] 5.Down综合征是 A.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染色体病D.线粒体病E.体细胞病答案:C [分值单位:1] 6.脆性X综合征是 A.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染色体病D.线粒体病E.体细胞病答案:C [分值单位:1] 7.Leber视神经病是 A.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染色体病D.线粒体病E.体细胞病答案:D [分值单位:1] 8.高血压是 A.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染色体病D.线粒体病E.体细胞病答案:B

[分值单位:1] 9.遗传病最基本的特征是() A.先天性B.家族性C.遗传物质改变D.罕见性E.不治之症 答案:C [分值单位:1] 10.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遗传病() . 精品文档 A.单基因病B.多因子病C.体细胞遗传病D.传染病E.染色体病 答案:D [分值单位:1] 11. 提出分离律定律的科学家是 A. Morgan B. Mendel C. Pauling D. Garrod E. Ingram 答案:B [分值单位:1] 12. 提出自由组合律定律的科学家是 A. Morgan B. Mendel C. Pauling D. Garrod E. Ingram 答案:B [分值单位:1] 13.提出连锁互换定律的科学家是 A. Morgan B. Mendel C. Pauling D. Garrod E. Ingram 答案:A [分值单位:1] 14. 在研究尿黑酸尿症的基础上,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是 A. Morgan B. Mendel C. Pauling D. Garrod E. Ingram 答案:D [分值单位:1] 15. 对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血红蛋白(HbS)电泳分析后,推论其泳动异常是HbS分子结构改变所致,从而提出分子病的概念,提出分子病概念的科学家是 A. Morgan B. Mendel C. Pauling D. Garrod E. Ingram 答案:C [分值单位:1] 16. ______于1953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标志分子遗传学的开始。 A. Avery 和McLeod B. Watson 和Crick C. Jacob 和Monod D. Khorana 和Holley E. Arber和 Smith 答案:B [分值单位:1] 遗传的细胞与分子基础 一、单5选1 [分值单位:1]

医学遗传学期末试题单选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遗传病的最基本特征是: A. 家族性 B. 先天性 C. 终身性 D. 遗传物质的改变 E. 染色体畸变 2.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不同疾病发生中作用不同,对疾病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基本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C.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D.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作用同等 E. 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3.揭示生物性状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的两个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科学家是 A.Mendel B. Morgan C.Garrod D.Hardy.Wenberg E.Watson,Crick 4. 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人群中约有3%~5%的人受单基因病所累B.人群中约有0.5%~1%的人受染色体病所累C.人群中约有15%~20%的人受多基因病所累 D. 人群中约有20%~25%的人患有某种遗传病 E. 女性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约为5% *5.研究染色体的结构、行为及其与遗传效应关系的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称为:A.细胞遗传学B.体细胞遗传学 C. 细胞病理学D.细胞形态学E.细胞生理学6.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 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 A. 人类细胞遗传学B.人类生化遗传学 C. 医学分子生物学 D. 医学分子遗传学E.医学生物化学 7.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E.Boveri,Sutton 8.在1944年首次证实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E.Garrod 9.1902年首次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E.Garrod 10.1949年首先提出“分子病”概念的学者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Paullng E.Boveri,Sutton *11.1956年首次证明人的体细胞染色体为46条的学者是: A. Feulgen B.Morgan C.蒋有兴(JH.Tjio)和Levan D.Avery E.Garrod 12.1966年编撰被誉为医学遗传学的“圣经”--《人类盂德尔遗传》一书的学者是:A.McKusick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E.Boveri,Sutton *13.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4.一个家庭中有两个以上成员罹患的疾病一般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C先天畸形 D.家族性疾病 E.后天性疾病 15.婴儿出生时正常,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6. 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7.遗传病特指:

遗传学重点名词解释

Chapter 1 性状(character): 生物体所表现的明显的能够遗传的特征。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一个基因或一组基因所决定的一个性状,作为一个遗传单位进行传导。 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遗传学中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真实遗传(true-breeding)自带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纯系(pure line):能够进行真是遗传的品种。 三个假说:(1)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颗粒遗传因子) (2)显隐性(3)分离 表型(phenotype):个体形状的外在表现。 基因型(genotype):决定个体表型的基因形式。 等位基因(allele):一个基因的不同形式,是由突变形成的。 纯合体(hom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成为纯合体。 杂合体(heter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侧交:杂交产生的后代与隐性纯合亲本交配以检测自带个体基因型。 自由组合定律:配子形成后,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染色体(chromosome)常由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和少量核糖核酸组成的线状或棒状物,是生物主要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质(euchromatin):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部位,是构成染色体DNA 的主体,在间期呈高度分散状态。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用碱性染色质染色时着色深的部位,又分为组成型染色质. 组成型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在染色体上的大小和位置恒定,在间期时,仍保持螺旋化。如着丝粒。 兼性异染色体(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起源于常染色质,在个体发育的特定阶段可转变成异染色质。如x染色体失活。 着丝粒(centromeres):每个染色体上都有一个高度浓缩的区域。 核型分析(karyotype):是指某一物种染色体的组成,通常用中期染色体的照片,铵长臂的大小或总的长度排列,用来表明物种的特点以及和亲缘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带型(banding patterns):用特定的染料对染色体染色后,会出现深浅不一的条带,条带的位置和大小既有高度的染色体的专一性。 端粒(tele mere): 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有许多成串短的序列组成。 端粒的功能:稳定染色体末端结构,防止染色体间末端连接,并可补偿前导链和后滞链5’末端在消除RNA 引物后造成的空缺。 细胞周期(cell cycle):一次分裂的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的开始的这段时间。 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osome):染色体复制,着丝粒的DNA也复制,尽管仅能看到一个着丝粒。复制了的染色体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拷贝。 G1 S关卡:检测细胞大小和DNA是否受损伤。 G2 M关卡:细胞进入有丝分裂之前检测细胞的生理状态。(如果DNA复制

遗传学复习考试思考题重点汇总及答案

1、医学遗传学概念 答:是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人类遗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遗传病的概念与特点 答:概念:人体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或受精卵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后所导致的疾病叫遗传病。 特点:遗传性,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细胞中,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终生性,先天性,家族性。 3、等位基因、修饰基因 答: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修饰基因:即次要基因,是指位于主要基因所在的基因环境中,对主要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的基因,分为加强基因和减弱基因。 4、单基因遗传病分哪五种?分类依据? 答:根据致病基因的性质(显性或隐性)和位置(在染色体上的),将单基因遗传病分为5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 5、什么是系谱分析?什么是系谱? 答:指系谱绘好后,依据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特点,对该系谱进行观察、分析和诊断遗传方式,进而预测发病风险,这种分析技术或方法称为系谱分析。 6、为什么AD病多为杂合子? 答:1遗传:患者双亲均为患者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生出纯合子的概率就很小2突变:一个位点发生突变的概率很小,两个位点都突变的概率更小 7、AD病分为哪六种?其分类依据?试举例。 答:①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与患病纯合子(AA)完全一样。例: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短指 ②不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介与患病纯合子(AA)和正常纯合子(aa)之间。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侏儒) ③共显性遗传: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无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时,两种基因的作用都表现出来。例:人类ABO血型,MN血型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④条件显性遗传:杂合子在不同条件下,表型反应不同,可能显性(发病),也可隐性(不发病),这种遗传方式叫显性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叫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例:多指(趾) ⑤延迟显性遗传: 基因型为杂合子的个体在出生时并不发病,一定年龄后开始发病。例: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共济失调综合征,遗传性舞蹈病 ⑥从(伴)性显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由于性别差异而出现男女分布比例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差异。例:遗传性斑秃 8、试述不完全显性遗传和不完全外显的异同。 相同点:1、都属于AD,具有AD的共同特点; 2、患者主要为杂合子; 不同点:1、不完全显性遗传是一种遗产方式;不完全外显是一种遗传现像; 2、不完全显性遗传中杂合子全部都发病,但病情轻于患病纯合子; 不完全外显中杂合子部分发病,只要发病,病情与患病纯合子一样; 9、试述AR病的特点 答:1、患者多为Aa婚配所出生的子女,患者的正常同胞中2/3为携带者; 2、病的发病率虽不高,但携带者却有相当数量;

医学遗传学试题

河南科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正考)试卷 夜大学()脱产班()函授()闭卷()开卷() 课程医学遗传学年级专业 姓名班级函授站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核型: 2.断裂基因: 3.遗传异质性: 4.遗传率: 5.嵌合体; 6.外显率和表现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形成有关,称为。 2.近亲的两个个体的亲缘程度用表示,近亲婚配后代基因纯合的可能性用表示。 3.血红蛋白病分为和两类。 4.Xq27代表。核型为46,XX,deL(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 5.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或变化。 6.细胞分裂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或更早时期染色体的带纹,称 为。 7.染色体数日畸变包括和的变化。8.分子病是指由于造成的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9.地中海贫血,是因异常或缺失,使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10.在基因的置换突变中同类碱基(嘧啶与嘧啶、嘌呤与嘌呤)的替换 称。不同类型碱基(嘧啶与嘌呤)间的替换称为。11.如果一条X染色体XQ27一Xq28之间呈细丝样结构,并使其所连接的长臂末端形似随体,则这条X染色体被称为。 12.多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与家庭中患者以 及呈正相关。 三、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人类l号染色体长臂分为4个区,靠近着丝粒的为( )。 A.O区 B.1区 C.2区 D.3区 E.4区 2.DNA分于中碱基配对原则是指( ) A.A配丁,G配C B.A配G,G配T C.A配U,G配C D.A配C,G配T E.A配T,C配U 3.人类次级精母细胞中有23个( )。 A.单价体 B.二价体 C.单分体 D.二分体 E.四分体 4.46,XY,t(2;5)(Q21;q31)表示( )。 A.一女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插入 B.一男性体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 C.一男性带有等臂染色体 D.一女性个体带有易位型的畸变染色体 E.一男性个体含有缺失型的畸变染色体 5.MN基因座位上,M出现的概率为o.38,指的是( )。 A.基因库 B.基因频率 C.基因型频率 D.亲缘系数 E.近婚系数

医学遗传学考试试题

医学遗传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总分:________ 一、名词解释(20分) 1、单基因遗传: 2、自由组合定律: 3、线粒体病: 4、同源染色体: 5、染色体畸变: 二、填空题(20分) 1、遗传性疾病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室进行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细胞周期分为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合成后期和_______________。 4、遗传信息的载体是_______________。 5、人类单基因遗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p代表______________、t代表_______________、del代表______________、ter代表______________。 7、生化遗传病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8、正常人血清中唯一存在常规“天然抗体”的血型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分) 1、遗传病最基本的特征是() A.先天性 B.家族性C.遗传物质改变 D.罕见性 E.不治之症 2 、人类最大的细胞是() A.精细胞 B.卵细胞 C.肝细胞 D.神经细胞 E.上皮细胞 3、构成核糖体的核酸主要是() A.mRNA B.tRNA C.rRNA D.hnRNA E.DNA 4、人类核型中的每对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的精子,一条来自母方的卵子,在形态结构上基本相同,称为() A.染色单体B.染色体 C.姐妹染色单体 D.同源染色体 E.四分体 5、父亲并指,母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他们再生孩子手指和肤色都正常的概率是() A.1/2B.1/4C.3/4D.1/8 E.3/8 6.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正常人的基因型是() A.AA B.Aa C.aa D.Aa或aa E.都不是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不规则显性:P582.分子病:P94 3.移码突变:P18 4.近婚系数:P86 5.罗伯逊易位:P436.遗传咨询:P127 7.交叉遗传:P63 8.非整倍体:P47 9.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P23 10.易患性:P100 11.亲缘系数:P86 12.遗传性酶病:P1OO 13.核型:P31 14.断裂基因:P13 15.遗传异质性:P63 16.遗传率:P63 17.嵌合体:P47 18.外显率和表现度:P63 (以上均为学习指导的页码) 二、填空题 1.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2.具有XY的男性个体,其Y染色体上没有与X染色体上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则该男性个体称为半合子。 3.凡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若干对等位基因,彼此间互相连锁,构成一个连锁群。 4.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5.人类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一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彼此互称为姐妹染色体。 6.血红蛋白病中,由于珠蛋白结构异常引起的是异常血红蛋白病,由于珠蛋白链合成量异常引起的是地中海贫血。 7.“中心法则”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或流动规律。8.染色体畸变包括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两大类。 9.群体的遗传结构是指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种类及频率。 10.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11.苯丙酮尿症患者肝细胞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遗传性缺陷,该病的遗传方式为染色体隐性遗传。12.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可有单体型和多体型两种类型。 13.在真核生物中,一个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所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其上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基因组。 14.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将人类染色体分为三类。 15.分子病是指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蛋白质异常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6.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中所表现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17.一个体的某种性状是受一对相同的基因控制,则对这种性状而言,该个体为单基因遗传。如控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相对基因,则该个体称为多基因遗传。18.基因频率等于相应重合基因型的频率加上1/2杂合基因型的频率。 19.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人类初级精母细胞前期Ⅰ粗线期中,每个二价体具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20.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胎儿出生前诊断其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叫做产前诊断。 21.45,X和47,XXX的女性个体的间期细胞核中具有0个和2个X染色质。 22.表型正常但带有致病遗传物质的个体称为携带者。他可以将这一有害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23.倒位染色体的携带者在进行减数分裂联会时,其体内的倒位染色体通常会形成一个特殊的结构,即倒位环。 24.一个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称为显性遗传,与此性状相关的遗传组成称为显性基因。 25.在早期卵裂过程中若发生染色体丢失或染色体不分离,可造成嵌合体。26.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7.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柄部次缢痕与核仁形成有关,称为核仁形成区。 28.近亲的两个个体的亲缘程度用亲缘系数表示,近亲婚配后代基因纯合的可能性用近婚系数表示。29.血红蛋白病分为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30.Xq27代表X染色体长臂2区7带。核型为46,XX,del(2)(q35)的个体表明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缺失 31.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结构或数量变化。 32.细胞分裂早中期、前中期、晚前期或更早时期染色体的带纹,称为高分辨带 33.染色体数目畸变包括整倍和非整倍的变化。 34.a地中海贫血是因a珠蛋白基因异常或缺失,使a珠蛋白链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35.在基因的置换突变中同类碱基(嘧啶与嘧啶、嘌呤与嘌呤)的替换称为转换。不同类型碱基(嘧啶与嘌呤)间的替换称为颠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