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论文非政府组织论文:中国非政府组织运营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go论文非政府组织论文:
中国非政府组织运营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在清晰非政府组织的内涵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运营模式进行对比,以浙江省商会为例,创新性提出了浙江省非政府组织的运营管理模式,希望能为推动我国非政府组织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NGO);运营模式;浙江商会
一、前言
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纵深推进,传统的政治、经济、社会由领域合一走向领域分离,现代社会的开放、异质、多元、分层性特征日趋明朗。这些结构性的变化,无疑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NGO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我国改革进程而逐步推进的,20世纪90 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得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深刻的变化和调整,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面临新的分化和合理定位,这种新的环境,客观上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大的空间。
据调查,美国非政府组织总数超过200万个,经费总数超过5 000亿美元,工作人员超过900万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起步较晚,却发展迅速,这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1.4万个,比上年增长7.0%,共有社会团体23万个,比上年增长8.5%,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18.2万个,比上年增长4.6%,共有基金会1597个,比上年增长19.2%,近十年的非政府组织数量表明中国非政府组织在新世纪飞速发展。
目前,这些非政府组织正逐渐以其特定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组织能力和独立性,协调和沟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推动政府和企业开展经济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受到工商业界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运营管理体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政府组织独立性的发展和职能的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价值未得到充分认识、作用未得到充分的社会认可。目前很大一部分的非政府组织都存在运营管理不规范的现象,组织发展模式不清晰,严重影响其职能的充分发挥,所以非政府组织的运营管理模式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些思考,在探讨非政府组织的内涵特点的基础上,以浙江商会为例,对浙江省非政府组织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希望能推动我国非政府组织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二、非政府组织的内涵和特点
1. 非政府组织概述。非政府组织,即NGO,英文全称“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国际上通行的定义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也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其原动力是成员之间的志愿互助精神,经济来源主要是社会及私人的捐赠。
在中国,学者们对非政府组织的界定概括起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正面界定法,一种是剩余界定法。正面界定法可分为四种:法律界定、组织的资金来源界定、组织的目或功能界定以及“结构—运作”类型界定。剩余界定也分为三种:非政府界定、非市场界定和非营利界定。这些不同的界定方法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对非政府组织进行界定,但各有各的特色和不足。
正如赛拉蒙教授所说,每一种界定方法都会部分地误导;但同时也反映着非政府组织的某种性质。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界定尚未形成普遍共识,但基本上认为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他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学者萨拉蒙和安海尔在综合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政府组织所具备的五个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我国学者王绍光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六个特征,即公益性。这六个特征构成了中国非政府组织界定的基本标准。在我国主要包括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也包括未经登记的各种民间“草根组织”。它在弥补“政府失败”和“市场失灵”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公民自治能力的积极力量。
2.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特点。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还存在许多不宜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因素,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管理能力也较为低下,具体体现为:角色定位模糊、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薄弱等问题。总的而言,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特点包括:
(1)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政府性。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非政府组织成熟度较差,政府性较浓。这种非政府组织的政府性表现为不能完全摆脱对政府行政机关的依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NGO的资源和能力有限、NGO成立门槛过高。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在资源占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NGO只有借助政府的资源才能生存和发展。另外,NGO的准入标准较高,导致部分NGO只能通过挂靠到某一行政单位之下的途径取得合法性,这就加剧了非政府组织的政府性。除此之外,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人事管理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并且其设置也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
(2)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营利性与非公益性。非营利性与公益性是NGO的两大基本特征,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及那些因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而未登记的非政府组织的大量存在,我国仍存在一定数量的非政府组织打着公益的幌子而从事营利活动。
并且,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还存在专业性和职业性不足,整体能力薄弱的问题。总的来说,由于缺乏战略思考机制,非政府组织管理的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管理过程中缺乏系统,组织的协商机制和资源整合能力较弱,使得我国非政府组织缺乏凝聚力,运营管理效率不高,不能很好地发挥非政府组织应有职能。中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运营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只有完善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运营模式,才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好实现非政府组织的组织职能。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运营模式创新研究
从与政府的密切程度上,国际上常常把非政府组织的组织模式分为美英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法国的大陆模式以及此两种的混合模式。其中“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下非政府组织发展相对自由,不会受到政府组织的干涉;大陆模式下非政府组织必须接受政府的领导和监督;而混合模式兼有两者的特点。而笔者要研究的是非政府组织内部的组织运营模式,强调的是其组织内部管理、运行、协调的形式。
1. 传统非政府组织运营模式分析。一般而言,非政府组织运作机构一般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理事会,它的职责主要是制定方案、确立目标、招聘成员等。第二层次是执行会长,它由董事会任免,其工作职责是执行董事会所制定的方案,管理组织资源,开发服务项目,拓展外界联络,争取社会募捐,考核和评估雇佣人员。第三层次是带薪工作的职员,主要是协助会长工作,开展日常工作,人员培训,对各方面服务雇员进行评估和监督。
然而,这种传统的非政府组织结构及层次容易产生前述诸多问题,笔者在此引入两个模式——“公司运营模式”和“联合国运营模式”与非政府组织的运营模式进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