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课程创意课程教案
早教课教案(优秀7篇)
![早教课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fd91c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f.png)
早教课教案(优秀7篇)早教课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睡眠时要注意的事项(不蒙头、不蹬被子、不趴着睡、不放东西到嘴巴里等)。
2.培养按时睡觉和使用正确睡姿睡觉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1.摇篮曲音乐。
2.幼儿用书。
3."娃娃家"游戏玩具若干组。
教学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在摇篮曲的音乐声中做动作进入活动。
(1)教师:听,宝宝要睡觉了,让我们抱着宝宝轻轻摇一摇吧!(2)幼儿抱着娃娃跟着教师一齐做摇宝宝睡觉的动作。
2、与幼儿谈论睡觉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1)教师:宝宝睡着了,我们应当怎样去照顾宝宝呢(2)幼儿开始讨论,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教师能够提示幼儿:宝宝蒙着头睡觉好吗宝宝一边吃东西,一边睡觉好吗(3)教师:为什么蒙头睡觉、边吃东西边睡觉都是不好的睡姿呢(4)教师引导幼儿明白这些不良。
睡眠姿势带来的坏处:睡觉时j蹬被子会使身体受凉;蒙头睡觉和趴着睡会使呼吸不通畅;一边吃东西,一边睡觉会呛到自我。
所以小朋友在睡觉时必须要注意哦!3、幼儿看书,带领幼儿朗读并学习儿歌。
(1)教师:书上有一首儿歌,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教师朗读儿歌后,就书中的资料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提问。
(3)师生一齐朗读儿歌,并鼓励幼儿自我念一念。
(4)教师:这首儿歌告诉我僻坚持正确睡眠姿势的重要性。
其实,按时睡觉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小朋友晚上要在9:00以前睡觉,这样第二天才会有精神。
4、幼儿玩"娃娃家"的游戏,在照顾娃娃的过程中加深对正确睡姿的印象。
(1)教师:此刻我们来玩"娃娃家"游戏吧!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家的娃娃被照顾的最好。
(2)教师组织幼儿分成若干组玩"娃娃家"游戏,并在巡视的过程中对游戏进行指导。
早教课程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知道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要关心照顾它们。
2、幼儿能很好的完成粘贴等精细动作,以促进小肌肉的发展。
3、幼儿初步学会撕纸片,用胶棒粘贴。
上门早教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上门早教课程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3271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b.png)
一、课程名称:上门早教课程二、课程对象: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三、课程时长:60分钟四、课程目标:1. 帮助婴幼儿在认知、语言、动作、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长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
3. 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
五、课程内容:一、开场(5分钟)1. 欢迎家长和宝宝,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
二、亲子互动环节(20分钟)1. 游戏互动:《动物模仿秀》- 目的:培养宝宝模仿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 方法:家长扮演各种动物,宝宝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
2. 绘画活动:《我的家庭》- 目的:培养宝宝绘画兴趣,锻炼手部精细动作。
- 方法:提供绘画工具,引导宝宝描绘家庭场景。
三、认知环节(15分钟)1. 智力游戏:《找不同》- 目的: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 方法:展示两张相似的图片,引导宝宝找出不同之处。
2. 语言活动:《猜谜语》- 目的:培养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
- 方法:家长说出谜语,宝宝猜测谜底。
四、动作环节(10分钟)1. 健身操:《宝宝舞蹈》- 目的:锻炼宝宝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 方法:跟随音乐节奏,家长带领宝宝做简单舞蹈动作。
五、情感环节(5分钟)1. 情感故事:《小兔子乖乖》- 目的:培养宝宝的情感认知和道德观念。
- 方法:家长讲述故事,引导宝宝理解故事情节。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课程内容,强调课程目标。
2. 家长分享育儿心得,互相交流。
六、活动准备:1. 游戏道具:动物头饰、绘画工具、图片等。
2. 音乐磁带:《宝宝舞蹈》音乐。
3. 情感故事:《小兔子乖乖》。
七、注意事项:1. 教师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
2. 活动过程中,关注宝宝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活动内容。
3. 家长积极参与,与宝宝共同完成活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宝宝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3. 家长的反馈和建议。
以上是上门早教课程教案模板范文,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早教课程教案优秀6篇
![早教课程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7580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c.png)
早教课程教案优秀6篇早教课程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让宝宝感知1和许多。
复习红、黄、绿三种颜色。
2、通过游戏促进宝宝动作的协调能力。
活动材料:一棵大树,许多小鸟(红、黄、绿色),太阳伞一把,小鸟飞的音乐磁带,红、蓝、绿小房子各一间。
活动过程:一、问候时光:接待点名:老师边唱找朋友的歌边走到每个宝宝面前,拉起小手问好:x宝宝,你好。
要求宝宝能应答:你好。
二、运动时光:模仿操《小猪》,要求宝宝在老师的带领下熟练地做,动作准确。
三、快乐时光:1、感知“一”和“许多”。
①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宝宝看,引导宝宝用手指一指,说一说。
“一棵大树,一只鸟宝宝”,让宝宝感知“一”。
②教师出示小鸟说:“天空中飞来一只小鸟”,说完教师小鸟放到大树妈妈上面。
“又飞来一只,又飞来一只,落到树妈妈身上”。
教师把小鸟一一粘到大树上,让宝宝感知“许多”。
③鸟宝宝也想和宝宝交朋友,飞呀,飞呀,飞到宝宝这里来,老师让小鸟一一飞到宝宝那里去。
(粘贴到宝宝身上)“许多小鸟变成一只一只的了”。
2、学做小鸟飞的动作。
①“现在宝宝那里都有一只小鸟,老师来做鸟妈妈,宝宝来做鸟宝宝,我们一起打开翅膀做小鸟飞”。
②教师示例小鸟飞的动作,宝宝们跟着模仿。
③当宝宝熟悉后,带着宝宝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小鸟飞,表扬做的好的宝宝。
3、送小鸟回家。
①“鸟宝宝飞来飞去玩的真高兴啊,听听,是什么声音?下雨了,这里的鸟宝宝还没有家呢!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②教师示例讲解:红色的小鸟送回红色的家。
黄色的小鸟送回黄色的家。
绿色的小鸟送回绿色的家。
③对颜色分得不清的宝宝进行指导。
④鸟宝宝都送回家了,那我们坐下休息一会吧!老师:现在鸟妈妈要睡觉了,鸟宝宝们你们也睡一会吧!四、温馨时光:太阳伞。
1、找颜色。
教师:红色红色在哪里?宝宝:红色红色在这里。
2、拉个圆圈走走,教师边唱边做动作宝宝跟学。
早教课程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练习颜色配对,发展手腕力量,促进手眼协调能力。
2、学习听指令做动作,感受手指游戏和音乐游戏的快乐。
早教班活动教案5篇
![早教班活动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5290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2.png)
早教班活动教案5篇其实教案的编写过程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前准备教案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早教班活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早教班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点、线、面的概念;2、初步学习辨别红、黄、蓝色彩;3、初步尝试用肢体绘画。
教学重点:1、深入浅出地解释点,线和面的概念;2、引导幼儿联想常见的几何物品,观察实物;3、引导幼儿完成简单的几何图形。
材料:水粉(三原色)大白纸,点线面图案,报纸,各种小积木。
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色彩1、鼓励幼儿用手指和颜色做朋友。
教师先用手指蘸颜料印在纸上,引导幼儿模仿印点。
并认识红色。
2、我们把所有的红点连在一起(用笔把红点连起来)看一条长长的红线就出来了,它可以无限延长。
3、老师在幼儿印好的点上任意添加几笔变成新的图案,启发幼儿兴趣。
(如:毛毛虫、蚂蚁、汽车等图案)二、不同的点1、出示报纸。
(想想怎样才能把它立起来?)在纸印上颜色每人一张报纸,引导幼儿用力把它团起来。
2、把团好的纸团蘸上蓝色,印在纸上。
看看印出来后是什么样子的?3、我们再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试试。
4、老师在幼儿印好的颜色上,随意添加几笔变成新的图案(眼睛、花、大树等)引发幼儿兴趣。
三、欣赏点、线、面图案引导幼儿说出所看到的图案。
(小人、字母、轮船、飞机等)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让幼儿了解到其实美术很简单用大小不同的点,颜色不同的点都可以完成一幅画。
四、有趣的点画1、画出树的轮廓,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来把树叶填满。
鼓励幼儿尝试。
指导语:我们要像大师一样一点点地画2、欣赏作品马萨尔《弗里德里希的航船》3、把画中不同的点找出来,画在纸上。
数一数一共有几种点。
作品介绍:马萨尔法国画家,喜欢用点来作画。
他的妈妈是个刺绣女工。
也许是因为从小看多了绣针跳上跳下的点,他也喜欢上了跳动的点。
早教班活动教案篇2一、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6日二、活动地点:浦东新区新场幼儿园三、参加对象:0—3岁幼儿和家长四、设计思路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接受各种环境的敏感期,他们对周围提供的信息会全部吸收,即所谓的吸收性心智。
早教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早教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c6edc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b.png)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XX儿童早期教育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儿童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升儿童的基本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3. 增强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课程对象【适合年龄】:3-6岁儿童四、课程时长【课时安排】: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五、课程内容1. 语言与认知发展- 目标: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词汇量和认知能力。
- 内容:故事讲述、儿歌学习、认知卡片游戏、简单英语启蒙等。
2. 科学探索- 目标: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 内容:物理实验、化学小实验、自然观察、动手制作等。
3. 艺术与审美- 目标: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 内容:绘画、手工制作、音乐欣赏、舞蹈启蒙等。
4. 社会情感- 目标: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 内容:角色扮演、情感故事、团体游戏、情绪管理技巧等。
5. 身体发展- 目标:增强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 内容:体能训练、舞蹈、体育游戏、户外活动等。
六、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案例,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 活动教学:以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分组教学:根据儿童的不同能力和需求,进行分组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4.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课程,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
七、课程评估1. 定期进行学习效果评估,了解儿童的学习进展。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3. 观察记录:教师对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观察记录,作为评估依据。
八、课程实施1. 准备阶段:准备教学材料、场地布置、活动安排等。
2. 实施阶段:按照课程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效果。
3. 反馈阶段:对课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活动安全,避免儿童受伤。
2. 关注每个儿童的特点,因材施教。
3. 家长与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关注儿童成长。
早教活动的教案5篇
![早教活动的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6f807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5.png)
早教活动的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早教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数学”设计,详细内容涵盖幼儿日常生活中可接触的数学概念,如数量、形状、大小、顺序等,重点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幼儿对数学基础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量多少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基本几何形状的认知和分类能力。
3. 帮助幼儿建立顺序和时间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形状的分类、数量比较。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培养幼儿的数学感知和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模型、形状卡片、时钟模型、大小不一的球。
2. 学具:幼儿操作板、数量卡片、形状分类盒、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装有不同数量水果的篮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篮子里的水果多,哪个少。
邀请幼儿到前面来,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数量比较。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形状卡片,讲解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
通过时钟模型,讲解时间的概念,并让幼儿模仿设定时钟。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形状分类盒和数量卡片,让幼儿进行形状分类和数量配对游戏。
使用大小不一的球,进行大小比较活动。
教师针对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
六、板书设计中心区域:展示水果数量比较、形状分类和时钟时间设定的主要图示。
边缘区域:标注当天的学习目标,以及鼓励幼儿思考和表达的话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三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并画出它们。
通过玩具或日常物品,和家长一起进行数量比较游戏,记录下来。
2. 答案:画的物品可以多样化,关键是能识别和标记出形状。
数量比较的结果记录,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如用点、线、数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评估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融入数学元素,如购物时让幼儿参与计价,增强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
早教课程教案
![早教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dc08d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0.png)
早教课程教案I. 课程目标在这门早教课程中,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们在早期获得全面发展,并在认知、语言、社交和运动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长。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我们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I. 课程内容1. 情感发展- 通过亲子互动活动,培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
- 帮助孩子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
2. 认知发展- 利用贴纸、图画和玩具等教具,引导孩子触摸、感知和辨认不同的形状、颜色和物体。
- 通过游戏、小故事和音乐,促进孩子的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
3. 语言发展- 通过歌曲、儿歌和绘本,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 引导孩子模仿、表达简单的词汇和句子。
4. 社交发展- 启发孩子与其他孩子互动,通过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5. 运动发展- 设计丰富的运动活动,如爬行、跳跃和投掷,以促进孩子的大肌肉运动发展。
- 提供平衡器材和精细运动器材,帮助孩子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III. 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 创设有趣的游戏情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 利用游戏来巩固课程内容,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
2. 亲子互动法- 鼓励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课堂活动,增强亲子关系。
- 提供一对一指导,帮助家长学习如何在家中继续促进孩子的发展。
3. 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图画、音乐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 辅助教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IV. 评估方式1. 观察评估- 通过观察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在不同方面的发展进展情况。
- 注意观察孩子的参与度、理解力和表达能力等。
2. 作品评估- 鼓励孩子创作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 通过评估他们的作品质量和主题表达,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发展。
3. 家长反馈- 定期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 掌握孩子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帮助制定更有效的教学计划。
早教课程教案 完整版——
![早教课程教案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79f4a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6.png)
早教课程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启蒙乐园》教材第三单元“动物世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动物的认识、动物的特点、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动物的声音四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物认知,能正确辨别各种动物。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特点和生活环境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物特点和生活环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动物的认识、辨别及声音模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动物模型、动物声音录音、挂图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动物猜谜游戏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2)通过观察动物模型和挂图,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3)播放动物声音录音,让学生模仿动物声音,提高学生的听觉辨别能力。
3. 实践活动:分组让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动物特点和生活环境的理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动物世界2. 内容:(1)动物的认识:展示各种动物图片(2)动物的特点:列举几种动物的特点(3)动物的生活环境:展示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4)动物的声音:播放动物声音录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动物,并标注动物的名称。
(2)描述一下你所画的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2. 答案:(1)略(2)示例:熊猫,它是我国的国宝,生活在四川的竹林中,喜欢吃竹子,性格温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动物特点和生活环境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去动物园实地观察动物,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早教课程教案视觉教学模板
![早教课程教案视觉教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402450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3.png)
#### 一、课程名称视觉感知启蒙课程####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识别能力。
2. 提高幼儿对形状、图案的观察力。
3. 增强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4.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三、适用对象3-6岁幼儿#### 四、课程时间每次课程60分钟#### 五、课程准备1. 彩色卡片: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
2. 形状卡片: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3. 图案卡片:动物、植物、几何图形等。
4. 玩具或教具:积木、拼图等。
5. 白板或大纸板。
6. 音乐播放设备。
#### 六、教学步骤##### 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1. 热身活动: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做简单的手指操,放松身心。
2. 互动游戏: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卡片颜色,并跟随音乐节奏进行颜色分类。
##### 第二阶段:感知训练(20分钟)1. 色彩识别:- 教师展示不同颜色的卡片,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名称。
- 通过游戏,如“找颜色”,让幼儿在环境中寻找指定颜色的物品。
2. 形状观察:- 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形状名称。
- 通过拼图游戏,让幼儿将相同形状的卡片拼凑在一起。
3. 图案识别:- 教师展示带有图案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案特征。
-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卡片上的图案动作。
##### 第三阶段:创意实践(20分钟)1. 动手操作:- 教师分发积木或拼图,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搭建或拼凑。
-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发挥创造力。
2. 绘画创作:- 教师提供白板或大纸板,让幼儿自由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
-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馈(5分钟)1. 回顾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课程内容,强调视觉感知的重要性。
2. 反馈与鼓励: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幼儿园早教具体课程教案
![幼儿园早教具体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b4acb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8.png)
幼儿园早教具体课程教案一、课程名称:认识颜色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知红色、蓝色、绿色等基本颜色。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红色、蓝色、绿色等彩色笔或图片。
2. 彩色卡片。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彩色笔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颜色名称。
2. 讲解:教师通过彩色卡片,向幼儿介绍红色、蓝色、绿色等基本颜色。
3. 互动:教师与幼儿一起用彩色笔在卡片上画出不同颜色的图案,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名称。
二、课程名称:学会感恩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懂得感恩的情感。
2.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家庭观念。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故事书。
2. 感恩卡片。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图片或故事书,引导幼儿了解感恩的意义。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幼儿感恩的情感。
3. 互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感恩卡片,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感激之情写在卡片上。
三、课程名称:培养注意力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提高注意力。
2.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3. 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游戏或活动。
2. 奖励小礼物。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活动,引导幼儿关注。
2. 讲解:教师通过教学游戏或活动,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
3. 互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鼓励幼儿坚持完成任务。
四、课程名称:学习礼仪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
2.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故事书。
2. 礼仪游戏或活动。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图片或故事书,引导幼儿了解礼仪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具体表现,培养幼儿的礼仪意识。
3. 互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参与礼仪游戏或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礼仪。
五、课程名称:发展动手能力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早教手工创意课菠萝教案
![早教手工创意课菠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06cc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c.png)
早教手工创意课菠萝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菠萝的外观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手工制作任务。
二、教学准备。
1. 菠萝的图片和实物。
2. 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制作手工所需材料。
3. 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幼儿展示菠萝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讨论菠萝的外观特点和生长环境,激发幼儿对菠萝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制作菠萝造型。
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菠萝造型的示范图,并向幼儿介绍制作所需材料和步骤。
然后,让幼儿动手制作菠萝造型,老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幼儿完成制作。
3. 制作菠萝贴画。
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菠萝贴画的示范图,并向幼儿介绍制作所需材料和步骤。
然后,让幼儿动手制作菠萝贴画,老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幼儿完成制作。
4. 制作菠萝立体画。
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菠萝立体画的示范图,并向幼儿介绍制作所需材料和步骤。
然后,让幼儿动手制作菠萝立体画,老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幼儿完成制作。
5. 比赛活动。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比赛谁的菠萝造型、贴画、立体画做得最漂亮。
通过比赛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展示和分享。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向其他小组分享制作的心得和体会。
通过展示和分享,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 总结。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说说自己通过制作菠萝手工作品学到了什么,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
1. 教学设计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3. 教师要注重观察和引导,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关爱和尊重。
通过这样一堂早教手工创意课,幼儿不仅学会了制作菠萝手工作品,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创造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4年03岁亲子早教课程教案
![2024年03岁亲子早教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3aebb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6.png)
2024年03岁亲子早教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亲子早教启蒙》教材第三章“认知世界”,详细内容涉及“生活中的形状识别”和“基础数字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基础的形状和数字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进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形状和数字的辨识与理解。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形状和数字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形状卡片、数字卡片、磁性白板、磁性形状和数字贴纸。
2. 学具:学生用磁性形状和数字贴纸、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形状卡片,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过的形状。
教师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找出教具中的形状,并贴在磁性白板上。
2. 形状认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磁性白板上的形状,学习形状的名称和特点。
教师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形状配对游戏,巩固形状认知。
3. 数字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磁性数字贴纸,展示数字09,引导学生认识数字。
教师讲解数字的顺序和数量,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数字排序游戏。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如何用形状和数字进行组合。
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用磁性形状和数字贴纸进行组合,完成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鼓励学生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形状认知: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数字概念:09数字排序、数量对应。
3. 例题:用形状和数字进行组合的示例。
七、作业设计2个圆形、3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1个三角形、5个圆形、2个正方形答案:2个圆形、3个正方形、4个长方形1个三角形、5个圆形、2个正方形2. 作业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形状和数字的组合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早教课程教案》6篇
![《早教课程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fabdc36edb6f1afe001f9c.png)
《早教课程教案》6篇Teaching plan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早教课程教案》6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1岁到1岁半早教课程教案2、篇章2:9个月早教课程3、篇章3:《早教课程教案》4、篇章4:[早教课程]四个月宝宝早教方案5、篇章5:亲子课早教教案6、篇章6:《早教课程教案》篇章1:1岁到1岁半早教课程教案走走班教案——彩虹色的手环课程目标:1、锻炼宝宝稳定行走,并听口令往返取物放物的本领2、巩固对颜色红、黄颜色的巩固认识,通过撕一撕锻炼其手眼协调能力3、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感受参加集体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材料准备:邦戈鼓;娃娃;皱纹纸,卡纸,双面胶;铃铛、垫子若干、框子4个;彩虹伞;音乐准备:《安抚音乐》、《走线》、《哈罗》、《小虫子》、《认识身体》、《轻音乐》、《跳舞的摇铃》、《不倒翁》、《亲子华尔兹》、《抚触按摩》、《再见歌》配班准备:签到表、笔、相机活动环节:走线——哈罗——点名游戏——小虫子,认识五官——彩色的手环——复习跳舞的摇铃——不倒翁——华尔兹——抚触按摩1、走线、哈罗2、点名游戏玩法:教师手上套手偶向向朋友打招呼;再找到邦戈鼓桥节奏打招呼,嘿,嘿,我的名字叫宋允文,宋允文,宋允文,欢迎你。
3、小虫子玩法:教师先强调“腿”和“嘴”的位置,再跟音乐一起玩游戏。
歌词:有条小虫虫,爬上你的腿,爬上你的嘴,爬上你的腿,有条小虫虫,爬上你的腿,要咬你的肚皮,要咬你的嘴。
目的:认识身体“嘴”“腿”,亲子互动的同时强化这两个字的读音。
4、认识身体含义:跟音乐做动作,认识五官。
歌词:点点我的嘴巴,拍拍小手,摸摸我的鼻子,拍拍小手拉拉我的耳朵,拍拍小手点点我的笑脸,拍拍小手5、彩虹色的手环玩法:教师示范操作过程,宝宝在妈妈的帮助下再这样操作。
早教艺术课教案2-3岁
![早教艺术课教案2-3岁](https://img.taocdn.com/s3/m/8a552f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e.png)
早教艺术课教案2-3岁教案标题:早教艺术课教案(2-3岁)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教学准备:1. 绘画纸、彩色笔、蜡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2. 音乐播放器和适合儿童的音乐。
3. 简单的手工材料,如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4. 一些示范作品或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学生互动,问候他们并引起他们的兴趣。
2. 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舞动身体。
主体活动:3. 绘画活动:a. 给每个学生发放绘画纸和彩色笔,鼓励他们自由地涂鸦和画画。
b. 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指导,如画圆圈、线条等,以帮助学生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c. 鼓励学生用不同颜色进行涂鸦,并向他们解释每种颜色的名称。
d. 在绘画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称赞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4. 手工活动:a. 提供简单的手工材料,如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b. 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手工作品,如剪纸动物或折纸飞机。
c. 鼓励学生按照示范进行手工制作,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d.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结束活动:5. 给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和手工作品,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赞美。
6.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7. 结束课程,与学生道别。
教学延伸:1. 给家长提供一份家庭作业,鼓励他们与孩子一起进行绘画和手工活动。
2. 提供一些绘画和手工的参考书籍,供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学习。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绘画和手工作品,评估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了解他们对艺术活动的理解和体验。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避免学生使用尖锐的工具或有害物品。
早教创意美术课程教案
![早教创意美术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feffd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3.png)
早教创意美术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精细动作,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 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的颜色和画材,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
2. 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习绘画各种动物、植物、人物等。
3. 学习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如剪纸、粘贴、陶艺等。
4. 学习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如水粉、彩笔、油画棒等。
5.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儿童美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精细动作。
4. 采用分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评价幼儿对美术的爱好和创造力的发展。
2. 评价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技巧掌握和作品完成情况。
3. 通过幼儿的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了解幼儿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资源1. 绘画画材:画纸、画笔、水粉、彩笔、油画棒等。
2. 手工材料:剪刀、胶水、彩纸、毛线、沙子等。
3. 教学图片、图书和视频等。
4. 展示空间:展示板、展示架等。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程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起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 绘画活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直线、曲线、圆形等,并运用颜色进行填充。
3. 手工制作:利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4. 作品欣赏: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儿童美术作品,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总结与展示: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并将作品展示给家长和其他幼儿。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易碎的材料。
2. 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创意。
早教课程教案30分钟左右
![早教课程教案30分钟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1c570be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9.png)
早教课程教案30分钟左右教案标题:早教课程教案(30分钟左右)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身体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3. 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
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器2. 彩色球、绳子、毛绒玩具等操场用具3. 卡片或图片,展示不同动物、水果、形状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 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摆、跳跃、转圈等,以激发幼儿的注意力和活力。
2. 身体协调游戏(10分钟)- 让幼儿站成一排,每人手持一只彩色球。
- 引导幼儿用球进行不同的动作,如传球、抛球、接球等,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社交技能培养(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由2-3名幼儿组成。
- 给每组一根绳子,让他们一起合作将绳子编织成简单的形状,如圆圈、方形等,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4. 认知能力拓展(5分钟)- 准备一些卡片或图片,展示不同的动物、水果、形状等。
- 逐个展示卡片,让幼儿说出卡片上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描述,如颜色、形状、特征等,以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
5. 情感表达活动(5分钟)- 给每位幼儿一只毛绒玩具,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玩具的喜爱、关心和照顾。
-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情感,以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6. 结束活动(5分钟)- 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幼儿自由活动,放松身心。
- 鼓励幼儿互相道别,并提醒他们下次课的时间。
教学评估:-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理解和反馈。
教学延伸:- 家长可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类似的活动,加强亲子互动和学习。
- 鼓励幼儿参加其他相关的早教课程,拓展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注意事项:-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难度和时间。
- 保持活动的愉快和互动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早教课程教案(精选5篇)
![早教课程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cd3b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2.png)
早教课程教案(精选5篇)早教课程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儿歌的韵律,感受音乐强弱变化。
2、喜欢打击乐活动,体验拍打不同位置发出的各种拍打声。
活动准备:1、节奏棒每人一副2、大猫、小猫图片;磁带;玩偶一个活动过程:1、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2、发声练习:出示玩偶引起幼儿兴趣,用歌欢迎。
启发幼儿变换拍打的部位和动作。
3、分辨声音游戏1)教师用不同强度的声音呼唤幼儿2)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幸福拍手歌》,并用身体动作和节拍表现4、敲敲奏奏1)按教师提示的节拍尝试敲击节奏棒的各种方法2)按儿歌韵律敲击《孙悟空打妖怪》《修鞋匠》3)尝试敲击《大猫和小猫》、体验节奏的变化5、音乐游戏《听音学走路》:启发幼儿注意倾听,根据音乐的变化模仿鸟飞、大象走、解放军走路早教课程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儿歌的韵律,感受音乐强弱变化。
2、喜欢打击乐活动,体验拍打不同位置发出的各种拍打声。
活动准备:1、节奏棒每人一副2、大猫、小猫图片;磁带;玩偶一个活动过程:1、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2、发声练习:出示玩偶引起幼儿兴趣,用歌欢迎。
启发幼儿变换拍打的部位和动作。
3、分辨声音游戏1)教师用不同强度的声音呼唤幼儿2)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幸福拍手歌》,并用身体动作和节拍表现4、敲敲奏奏1)按教师提示的节拍尝试敲击节奏棒的各种方法2)按儿歌韵律敲击《孙悟空打妖怪》《修鞋匠》3)尝试敲击《大猫和小猫》、体验节奏的`变化5、音乐游戏《听音学走路》:启发幼儿注意倾听,根据音乐的变化模仿鸟飞、大象走、解放军走路早教课程教案篇三活动目标:1、知道小兔、小狗、小猴、小猫喜欢吃的食物。
2、练习向指定方向走,跑的能力,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一、问候时光:接待点名:老师边唱找朋友的歌边走到宝宝面前。
拉着小手问好:宝宝你好!要求宝宝应答:x老师,你好!二、运动时光:1、复习模仿操《小猪》2、学习竹竿操(1—4节)一节:双臂摆动。
早教艺术创意课《农场里的小鸡》教案
![早教艺术创意课《农场里的小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e1a65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b.png)
早教艺术创意课《农场里的小鸡》教案教案老师:XXX课程名称:早教艺术创意课《农场里的小鸡》I. 课程概述:本课程以农场为主题,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农场里的小鸡并展开创作。
II. 教学目标:1. 了解农场里的小鸡。
2. 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3. 发展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动能力。
III. 教学准备:1. 绘画纸与颜料。
2. 彩色纸和剪刀。
3. 胶水或双面胶。
4. 教室内的布置,包括展示画板和农场布置。
IV.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 5分钟老师将农场布置展示在教室中,并打招呼:“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关于农场的课程。
请你们看教室中的农场布置。
你们可以发现农场里有哪些动物?”步骤二:介绍小鸡 10分钟老师展示一幅小鸡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小鸡的外貌、习性和饲养习惯。
老师鼓励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对小鸡的初步认识。
步骤三:绘制小鸡 15分钟老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小鸡的步骤,并提供绘画纸和颜料给学生。
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绘制小鸡,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为小鸡添加特色。
老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意,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四:彩色纸手工制作小鸡巢 15分钟学生使用彩色纸和剪刀制作小鸡巢。
老师向学生展示制作步骤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装饰物,如花朵或叶子,使小鸡巢更加生动有趣。
步骤五:集体合作展示 15分钟学生将绘制好的小鸡和彩色纸制作的小鸡巢放在教室内的展示画板上,并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
老师鼓励学生互相夸赞和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V. 课程总结: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赞许和鼓励。
老师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表达对学生创意能力的肯定。
VI. 课后延伸:老师鼓励学生在家继续观察和探索农场里的动物,如鸭子、猫、狗等,并尝试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动物的想法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教课程创意课程教案【篇一:亲子课早教教案之一】一、交往—hello 歌目标:培养宝宝学会听自己的名字并作出反应。
过程:今天小宝宝们又跟老师一起来上课了。
下面老师点到哪位小朋友的名字,你就把手举得高高的。
指导要点:家长要引导宝宝学会听自己的名字。
活动反馈:二、宝宝操目标:锻炼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并培养宝宝的空间感以及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音乐粉色包装《hello baby 》no.23过程:1、宝宝被动曲伸手臂; 2 、宝宝被动曲伸手臂;3、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妈妈颠腿; 4 、妈妈站起来抱着宝宝向前走,向后退。
大家一起围圈走。
指导要点:老师指导家长按照节奏进行活动。
活动反馈:三、器械——豆袋目标: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豆袋过程:1、妈妈引导宝宝感知豆袋。
2、妈妈将豆袋子放到宝宝的头上仰头、低头、练习掉落。
3、将豆袋举起放手掉落。
4、妈妈扶住宝宝腋下双脚踩一踩小豆袋并练习在豆袋上蹦跳。
指导要点:在身体各部位上面感知的时候妈妈要注意动作轻柔一点、节奏放慢一点。
活动反馈:家长能配合老师引导宝宝感知豆袋,个别幼儿会乱爬去抢别人的豆袋。
四、倾倒的乐趣目标:培养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加深对空间的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宝物袋,玩具若干,球,塑料桶过程:1、老师出示宝物袋宝宝自由选取玩具,妈妈引导宝宝认知。
2、宝宝到老师处取小桶,并将桶扣在地上。
妈妈引导宝宝自由敲击。
3、妈妈引导宝宝将玩具装进小桶。
4、妈妈引导将小桶里面的玩具倒出。
指导要点:宝宝将玩具装进小桶前,妈妈引导宝宝认知物品。
活动反馈:宝宝对宝物袋很感兴趣,妈妈积极引导宝宝认知,多数幼儿在家长的引导下能自己动手装玩具,一半的宝宝学会了将桶里面的玩具倒出来,一半的幼儿是用手把玩具拿出来,而不是倒出来。
五、放松:手铃目标:锻炼宝宝手的控制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手铃cd4no.12过程:1、将手铃取回,自己玩耍。
2、听音乐按照节奏晃动。
指导要点:家长引导宝宝注意按照节奏进行活动。
活动反馈:孩子们喜欢此活动。
能听着音乐摇动手铃。
有个别家长反应手铃的质地太粗糙建议给孩子用带在手腕上面的手铃。
六、经典游戏:彩虹伞目标: 1 、培养宝宝的空间感知能力;2、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准备:彩虹伞指导要点:活动时注意安全。
过程:1、拍拍泡泡2、包包子活动反馈:宝宝喜欢玩彩虹伞,比上次玩的时候胆子变大了。
多数宝宝愿意在彩虹伞上面自由爬行。
七、goodbye 目标: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做事情有始有终。
准备:无过程:现在到了我们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唱goodbye 歌。
指导要点:家长引导宝宝和老师、小朋友挥挥手说再见。
活动反馈:宝宝们表现的不错。
【篇二: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3-15 个月)】亲子教育活动目标(13 个月-15 个月〉一、相识礼仪通过相识礼仪, 运用问好、握手等交往方式, 引导宝宝了解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姓名、年龄、性别。
增强与人交往的意识和兴趣, 培养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展宝宝适应环境和在人面前讲话, 对别人的问候有积极的反映。
二、热身运动和感觉统合活动通过热身运动和感觉统合训练活动, 促进宝宝肢体基本动作。
如: 站、走、蹲、民、挠、钻、爬等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 培养宝宝参与体育活动的坝极性和主动性, 在活动中塑造宝宝良好的性格。
三、综合认知活动在综合认知活动中, 促进宝宝多种感官的参与能力, 如: 品尝草莓、小西红柿, 给大小扣排队, 做糖水等。
促进小手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手眼协调性, 如: 串糖葫芦,信封装物,小小艺术家等.培养宝宝做事的专注性和良好的秩序感, 增长宝宝对事物观察,注意,记忆的能力. 四、音乐感知在音乐感知中, 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感知音乐节奏、旋律,快慢等能力.在妈妈的引导下, 通过随唱, 拍打节奏, 模仿动作等, 培养初步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五、语言节奏在语言节奏中, 采用了适合宝宝学习的儿歌, 激发宝宝模仿语言和学说儿歌的兴趣, 学会一些词的发音, 提高宝宝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专注性。
促进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词与物对应。
六、课程线索本期课主要的课程线索是以小动物为主, 通过了解小动物的外形、声音、生活习性等,可以发展宝宝的观察能力, 并且发展宝宝对小动物的爱心。
我们会在每节课都让宝宝接触一种小动物, 如小猫、小乌龟、大象等。
教学活动流程一、课前说明:所需时间: 3 分钟具体方法: 将本节课的活动名称写在彩虹桥上 e主要内容: 利用彩虹桥向家长介绍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和目标: 提示家长那些需要注意或配合的地方:宝宝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 熟悉教室环境。
二、相识礼仪: 所需时间: 5 分钟具体方法: 教师通过语言和股体动作进行示范, 请家长和宝宝模仿。
主要内容: 问好、介绍, 上节课内容回顾或家庭活动检验。
活动建议:可分为三阶段进行, 每四节课为一个阶段。
一阶段先启发引导妈妈们每次见面主动、热情地与他人打招呼,握手或拥抱,以妈妈的行为为宝宝做示范, 为宝宝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再采用妈妈代替宝宝.向大家问好、介绍自己, 配上背景音乐进行。
二阶段可在较熟悉的环境中由妈妈带动宝宝展示新学会的本领,如:拍手,出怪样、叫妈妈、指物等方法进行, 还可请家长自创方法带宝宝与同伴交流,运用多种手段及工具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主动性, 丰富活动的情趣与内容. 三阶段可加入游戏形式, 增强宝宝自我认识及与人交往的兴趣和意识, 可运用多种音乐器具及其他有情趣的教具或游戏形式配合进行, 如: 妈妈运用木琴边介绍边有节奏地敲击出节奏与音阶等. 背景音乐: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自由选定。
三、热身及走线z所需时间: 热身 3 分钟, 走线 2 分钟具体方法: 教师用娃娃做示范, 请妈妈带宝宝模仿做热身操和走线。
主要内容: 学做健康宝宝躁, 及走线。
共七节操, 包括: 1 、全身按摩; 2 、伸屈肘动作; 3 、伸屈腿回旋运动; 4 、: 爬行运动; 5 、蹲下运动;6 、跳跃运动;7 、整理运动活动建议: 健身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节课学习四节操第二节课复习, 第三节课多学一节操, 第四, 课复习, 依此类推, 直到宝宝和家长学习完全部操节内容、二、第九节课到第十二节课复习全部操节. 三、每次做完操, 教师耍安排放松活动. 走线教师可自行安排。
背景音乐: 根据健身操的长短确定音乐。
走线的音乐要柔和.四、综合认知活动:所需时间: 10 分钟具体方法: 教师讲解活动目标及方法, 井做示范, 请妈妈带宝宝操作学习 c主要内容: 融合蒙氏感知认知的内容以及多元智能八大智能领域的内容开展教学在斗活动建议: 教师要在这部分向家长介绍清楚每个活动涉及的智能领域及活动目标.同时对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家庭延伸的指导。
五、音乐感知:所需时间: 5 分钟具体方法: 教师利用音乐磁带、乐器和肢体语言带领家氏及宝宝参与音乐活动。
主要内容: 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带领家长和宝宝参与音乐游戏及音乐表演: 学习小乐器的操作方法: 教家民学唱音乐, 让宝宝感受不同_ 音乐节奏阳风格。
六、语言节奏:所需时间: 5 分钟具体方法: 教师利用卡片、玩具和肢体语言带领家长及宝宝感受语言韵律。
主要内容: 以韵律感强的短小儿歌为主, 便于宝宝感知以及家长的学习。
内容来源于生活, 有宝宝常见的生活物品、熟悉的动物形象、以及自然现象。
融入亲子互动内容, 妈妈宝宝互相喜爱: 同时帮助宝宝加强对臼己的理解相认识。
七、感觉统合活动: 所需时间: 5 分钟具体方法: 教师利用音乐磁带、感统教具和肢体动作带领家长及宝宝参与感觉统合活动。
主要内容: 根据感觉统合教育理论, 带领家长和宝宝参加有关感觉统合方面的活动和练习: 结合宝宝爬行关键期的特点, 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帮助宝宝爬行。
背景音乐: 节奏欢快明晰的音乐八、告别活动:所需时间: 2 分钟具体方法: 教师利用音乐磁带、乐器和肢体语言带领家长及宝宝参与音乐活动。
主要内容: 总结本节课内容, 并对宝宝的进步进行简单的点评和鼓励。
布置家庭作业或游戏。
教师和宝宝拥抱告别。
爱心二教育活动结构安排第一节(13 —15 个月)核心能力: 精细动作、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能力、语言节奏感知教具准备: 热身操环节: 仿真娃娃一个综合认知活动: 胶条、小棍、彩色木珠音乐感知: 《我爱我的小动物》音乐光盘、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玩具感觉统合: 乌龟玩具、乌龟头饰、小鸭头饰、用绳子或彩纸摆出一条小河课前互动:1、欢迎会员参加亲子园亲于课程的学习。
2 、向家长介绍上课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此时宝宝可以熟悉教室的环境活动过程: 一、相识礼仪教学目的1、通过此项活动环节开发宝宝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潜能。
2 、培养宝宝正确的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的态度与方法。
3 、增进宝宝语言交流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准备:请家长带宝宝围坐m 氏线上, 营造一种相对安静的环境, 以便教师开始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介绍, 介绍内容可包括姓名、性别、月龄, 给家长做出清晰的示范,便于模仿。
2 、请妈妈扶宝宝小手与同伴打招呼, 问好, 自我介绍, 在音乐声中与同件握手、相识。
3 、可与每个宝宝有适度的皮肤接触, 使宝宝建立初步的熟悉感, 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亲切. 4 、妈妈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轻柔愉悦地招呼问好, 给予宝宝米自最熟悉的人的积极影响. 注意事项z 1 、教师应该比较了解每个宝宝的特点。
2、示范介切的内容要准备充分, 声音消晰柔和, 语速适中, 以便于家氏模仿为宜. 二、热身运动教学目的: 1 、增强宝宝的体质, 促进宝宝大脑神经、肌肉和骨锵系统的发育, 从而促选宝宝智能的发展。
【篇三: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16-18 个月)】爱心二班亲子教育活动目标(16 个月-18 个月)一、相识礼仪通过相识礼仪, 通过拥抱、握手等交往方式, 引导宝宝了解自己以及其他小朋友的姓名、年龄、性别。
增强与人交往的意识和兴趣, 培养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绪和个性。
二、热身运动和感觉统合活动通过热身运动和感觉统合训练活动, 发展宝宝爬、站、独立行走和下蹲的动作, 逐步学会双手或一手扶栏杆上下台阶: 发展扔、滚、拖、拉、拿等手的动作和身体协调能力,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 培养宝宝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活动中塑造宝宝良好的性格。
三、综合认知活动在综合认知活动中, 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视、听、触等感觉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活动扩大宝宝眼界, 增强观察、注意、记忆等能力; 通过有趣味的活动激发宝宝愉快的情绪,促进良好性格的形成。
四、音乐感知在音乐感知中, 激发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感知音乐节奏、旋律、快慢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