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超级大国,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以农业的发展是整个华夏儿女成长和开拓未来的奠基石。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代农业在给我们带来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土壤腐蚀、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环境污染。所以,发展生态农业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前景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农业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结构合理性、良性循环功能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目前,我国已累计制定出台了30余项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也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包括2 000余项国家标准、3 000余项行业标准、近6 000项地方标准,涵盖农、林、牧、渔、副等行业领域[2-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系统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来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加快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是全面建成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挥农业生态调节功能发展生态农业,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特别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石油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农业,虽然可以获得高产出,满足农产品数量而非质量上的需求,但是也必然导致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逐步退化。面对日趋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构筑循环农业,无疑是关系到强国富民的重大战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4]。同时,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有着巨大的优势。
1.1 悠久的农业文明史
农业社会文明,是农业古国构建社会文明的基础。据中国考古发现,中国农业文明始于六七千年前的“刀耕火种”时代。中国古人类学会了使用石斧、石刀、石铲、石锄开垦荒地,进行农耕与农种,开创中国农业文明的新时代。我国黄河、长江流域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古国。我国
深厚的农业文化和丰富的技术经验,如深耕细耙、翻耕冬灌、合理的轮作、套作、间作、粪便废弃物培肥地力、农牧结合等耕作肥地技术,又如抗虫选种、生物天敌、植物性药物、矿物性药物以及一些油类物质等病虫害防治技术,都是生态农业所用的技术。可以说我国传统农业是现代生态农业之母,我国农民更易于接受和理解生态农业[5]。
1.2 强大的劳动力优势
农民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数的67%,而生态农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众所周知,我国劳动力富余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做农民工。若发展生态农业,必定可以缓解我国农村劳动力富余的压力,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还可以提高生态环境效益。
1.3 生产方式容易转化
前面我们提到我国有着深厚的农业文化和丰富的技术经验,早在古代,人们就已掌握深耕细耙、合理的轮作、套作、间作、粪便废弃物培肥地力、农牧结合等耕作肥地技术。这些技术并没有被我们所抛弃,在
组织科研、教学、设计部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前瞻性研究;其次,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7]。
3.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发展生态农业面临许多问题,但是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通过政策导向、经济调节、奖励补助等方式,合理控制化肥、农药、养殖废弃物等污染物的直接使用,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全力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宜游”农村发展环境;以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为目标,实施环境改善、资源保育生态工程,科学规划建设农田与村镇景观美化工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转型,建设全景农业,实现财富农业;创新农业经营形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改变传统零散经营方式,向适度规模化经营模式转变,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节水灌溉、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和农业新技术普及推广等[8]。发展生态农业为我们共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动力,是共建美好中国的基础保障,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中国模式。
参考文献:
[1] 侯福龙.看,他们的生态农业试验[J].世界博览,2010(12):56—57.
[2] 郭勋斌,顾克礼,崔业荣,等.杂草稻的化学除草技术研究[J].杂草科学,2009(2):26—29.
[3] 杨百战,杜绍印,宋小玲,等.移栽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J].北方水稻,2010,40(5):58-60.
[4] 戴波,刘华戎,李国治.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710—8711.
[5] 李红军, 张富平. 生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优势、作用及建设模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6(2):23-24.
[6] 韩春花,李明权.美国《2008年农业法》中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分析[J].生态经济,2009(2):lO—14.
[7] 李伟娜,张爱国.美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J].世界农业,2013(1):92-94.
[8] 张壬午.倡导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J].农业环境与发
展,201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