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辰表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辰表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有两种,一为按天干开穴,又称纳干法,或称日干子午流注;一为按地支开穴,又称纳支法,或称时支子午流注。
(一)时支子午流注时支子午流注,也称纳子法,纳支法。
这是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的地支时辰,病症之虚实,配合五行生克穴位,取穴治病的方法。
有两种取穴法:一种是按一天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各配一经,在这个时辰内,该经从起点到终点的任何腧穴都可以选用。
例如,肺经病,每日寅时都可取肺经从中府到少商的任何腧穴针刺治疗。
此方简便易行。
另一种是根据气血流注到某经的时辰,再结合五俞穴,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进行针刺治疗。
纳子法是依据"日周期",用本经的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属木火土金水五行,根据气血流注本经的时间,在每日的十二个地支时辰按时开穴。
开穴的原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
在气血流经本经的时辰,本经气血最虚,取母穴用补法,可以扶正补虚,使气血通畅。
若本经为实证,则取子穴以泻之。
气血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大肠,依次为胃、脾、心、小肠、膀胱、肾、胃、心包、三焦、胆,丑时流注肝经,再至肺经,周而复始。
可记歌诀。
见下表。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经脉胆肝肺大肠胃脾时辰子丑寅卯辰巳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经脉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时辰午未申酉戌亥时间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举例:在气血输注本经的时间,实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子穴泻之。
如肺热咳嗽的实证,于寅时泻尺泽(水)。
即金生水、水为金之子。
虚证取本经所属"五行"之母穴补之。
如肺虚气喘,于卯时补太渊(土),土生金,土为金之母。
如果补泻时间已过,或不虚不实证,或遇有急症,可取本经本穴或原穴。
见下表。
时支子午流注补泻腧穴表经脉补泻本穴原穴腧穴时辰腧穴时辰肺(金)太渊(土)卯尺泽(水)寅经渠(金)太渊大肠(金)曲池(土)辰二间(水)卯商阳(金)合谷胃(土)解溪(火)巳厉兑(金)辰足三里(土)冲阳脾(土)大都(火)午商丘(金)巳太白(土)太白心(火)少冲(木)未神门(土)午少府(火)神门小肠(火)后溪(木)申小海(土)未阳谷(火)腕骨膀胱(水)至阴(金)酉束骨(木)申通谷(水)京骨肾(水)复溜(金)戌涌泉(木)酉阴谷(水)太溪心包(相火)中冲(木)亥大陵(土)戌劳宫(火)大陵三焦(相火)中渚(木)子天井(土)亥支沟(火)阳池胆(木)侠溪(水)丑阳辅(火)子临泣(木)丘墟肝(木)曲泉(水)寅行间(火)丑大敦(木)太冲在纳子法中,还有一种按时循经取穴,以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属一经,即寅属肺,卯属大肠,辰属胃,巳属脾,午属心,未属小肠,申属膀胱,酉属肾,戌属心包,亥属三焦,子属胆,丑属肝。
子午流注纳干法的临床应用
子午流注纳干法的临床应用(2) 2007-09-13 18:54②他经取穴:即在相表里的经脉上取穴进行针刺。
如以肺病而言,不但可取尺泽鱼际、太渊。
而且还可以取与其相表里的经脉大肠经上的输穴,合谷穴进行针刺。
以胃病而言,不但可取足三里、内庭穴。
还可以取与其相表里的经脉脾经上的输穴公孙穴进行针刺。
③在相关经脉上取穴。
如仍以胃病而言,不但可取本经的足三里,内庭穴,以及表里穴脾经的公孙穴,而且还可以取与其相关经脉的输穴进行针刺,如手厥阴心包络的输穴内关穴。
雨如,以面部疚患而言,可取合谷穴以收其而口,目赤肿痛,可取行间穴,以泻其肝火3、随证取穴又称对症取穴,辨证取穴。
这一原则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以及输穴的特性,主治功能不同而提出来的。
如前之所言,近部取穴和远部取穴适应于病变性质明确,部位确定的疾患,但临床上有许多疾患,难以明确其病变性质及病变部位,如失眠多梦,盗汗等对于这一类两不明确的疾患,可川本法随证取穴。
如失眠多梦,可取手少阴心经的输穴神门穴及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太溪穴。
盗汗可取手阳明人肠经的原穴合谷穴和足少阴肾经的经穴复溜穴等。
二、配穴方法1、常用《针灸学》中的配穴法,共五种。
①本经配穴法:即某脏腑经脉发生病变,就取某脏腑经脉上的输穴进行针刺,如胃有病,可取足三里、内庭穴进行针刺治疗。
②表里经配穴法:即某脏腑经脉发生病变除取本脏腑经脉上的输穴进行针刺外,还可以取与本经脏腑经脉相表里的脏腑经脉上输穴进行针刺。
如仍以胃病而言,如前之所言,除取足二里、内庭穴外,还可以取与胃经相表里的经脉脾经上的输穴公孙穴进行针刺,再如肾病,除取肾经输穴外,还可以取与。
肾经相表里的经脉膀胱经上的输穴进行针刺,如《灵枢》中言:“邪在肾,则病骨病……可取涌泉、昆仑”,③上下配穴法:一般《针灸学》中对上下位置的划分方法,是以腰为界,腰以上者为上部腧穴,腰以F这者为下部腧穴。
而在子午流注纳干法中的上下配穴法,不同于一般的《针灸学》中上下部的划分方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摘要:
一、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概念
二、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基本原理
三、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应用
四、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注意事项
正文: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人体经络中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纳甲法中的“子午”指的是时间,而“流注”则是指气血的流动。
纳甲法则是根据天干地支的组合来进行治疗的。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人体经络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气血流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
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人体经络的气血流注规律,以及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通过调节气血的流动,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失眠、肠胃病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气血流注的时间规律,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
通过针灸,可以有效地调节气血的流动,改善患者的病情。
在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气血流注的时间规律,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
灸。
2.注意针灸的时机:针灸的时机非常重要,要在气血流注的旺盛时期进行针灸,才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3.针灸的深度和频率:针灸的深度和频率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以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总的来说,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改善患者的病情。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子午流注的起源,由来已久,它是以《内经》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基础,注重气血流注,按时取穴,以此为针治的必要条件。
它可分为纳甲法和纳子法。
而五代徐凤的《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1]属于纳甲法,它不但拥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而且是后世针灸医家所推崇的治疗方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运用可分为病人就诊时按时取穴和根据病人病情预先确定应开穴位,然后按穴推时,预约病人的定时取穴。
而依《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按时开穴,每日十二个时辰只开六、七个穴位,就造成了有的时辰内无穴可开。
本文所论述的就是子午流注纳甲法按时开穴的运用方法及增补穴位的方法。
1.时间的计算方法1.1日干的计算只要知道当年元旦天干,再算出元旦至本日的总天数,除以10求出余数,再从元旦天干数向后数,当数到余数位,即本日的“天干”。
例:求2009年5月12日的天干2009年元旦为丙日,则总天数为31+28+31+30+12=132;132除以10余2;故从“丙”开始向后数“2”即“丁”,所以2009年5月12日为丁日。
1.2时干支的计算一天十二时辰,十二地支与之相合。
始于“子”而终于“亥”,始终不变。
而时辰的天干则需首先推出“子时”的天干,然后依次推出其他时辰的天干。
对于每天子时的计算可用五子建元歌[2]:“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
例:2009年5月12日为丁日,由“丁壬起庚子”可知5月12日子时为“庚子”时,则丑时为“辛丑”时,其余时辰以此类推。
1.3时间也分阴阳天干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其余属阴。
阳干开头的时间属阳,阴干开头的时间属阴。
如甲日为阳日,乙日为阴日;甲戌时为阳时,乙亥时为阴时。
1.4时辰也分区时因为一昼夜12时辰,24小时。
而地球经度有360度,故每个经度为4分钟。
如:我国通用北京时间(东经120度),而郑州约为东经113度,所以4*(120-113)=28,即表示郑州时间比北京晚约半小时。
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苍龟探穴手法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r .2024,V o l .32N o .6第一作者:王旭玺,E -m a i l :1249619563@q q.c o m 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苍龟探穴手法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王旭玺1尚艳杰2,钱雨彤1(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2.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ʌ摘要ɔ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苍龟探穴手法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㊂方法:将符合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㊂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苍龟探穴手法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㊂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消化功能评分,并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24/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消化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㊂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㊂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苍龟探穴手法治疗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且安全有效㊂ʌ关键词ɔ 子午流注纳甲法;苍龟探穴;脾胃湿热;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满;嘈杂;胃脘痛中图分类号:R 246.1 文献标识码:A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617功能性消化不良(f u n d a t i o n a l d y s p e ps i a ,F D )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表现为餐后饱胀㊁早饱感㊁上腹部疼痛㊁上腹部灼烧感等,是当前临床诊治消化病的重点之一[1]㊂研究显示,F D 的全球发病率为11%~29.2%,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1.8%~23.29%[2]㊂F D 症状易持续且反复发作,因现代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以及工作㊁生活压力与日俱增,F D 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㊂子午流注以 人与天地相应 的观点为理论基础,选取适当时间治疗疾病,苍龟探穴属于针灸手法的一种,能增强治疗疗效㊂本院针灸科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苍龟探穴手法治疗脾胃湿热型F D 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㊂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门诊就诊并诊断为脾胃湿热型F D 的患者,共70例,按就诊号通过系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㊂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40.23ʃ11.18)岁,平均病程(18.49ʃ6.71)个月㊂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38.31ʃ12.24)岁,平均病程(18.46ʃ6.61)个月㊂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㊁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相关伦理要求[4]㊂1.2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罗马Ⅳ诊断标准制定,具体如下:①餐后饱胀不适;②早饱感;③上腹痛;④上腹部烧灼感;⑤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等),必须满足餐后不适或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符合①②③④其中1项或多项,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诊断标准[5]㊂(2)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拟定脾胃湿热型中医辨证标准,具体如下:主症为脘腹痞满或疼痛,口干或口苦;次症为口干不欲饮,纳呆,恶心或呕吐,小便短黄;舌脉为舌红㊁苔黄厚腻,脉滑;符合主症1项加次症2项,或符合主症2项加次症1项,再参考舌脉即可诊断[6]㊂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脾胃湿热型F D 的中医辨证标准;符合F D 的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进行本研究前2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治疗,未参加其他临床研究;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4 排除标准 对针刺手法不能耐受者;有严重心脑血管㊁肝肾功能㊁呼吸系统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有传染性疾病或精神性疾病者;近半年内有生育要求或孕期㊁哺乳期女性;正在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㊂1.5 剔除㊁脱落㊁终止标准 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完成研究,中途需退出者;数据与结果记录不全者;研究期间未遵从医嘱,影响研究结果者㊂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 采用普通针刺手法治疗㊂取穴中脘㊁足15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M a r.2024,V o l.32N o.6三里(双)㊁内关(双)㊁天枢(双)㊁梁丘(双)㊁丰隆(双)㊁胃俞(双)㊁脾俞(双)㊂操作方法:嘱患者取合适体位,对针具及穴位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待针灸针刺入穴位得气后,保持直刺状态留针30m i n,每日1次,每周5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㊂2.2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苍龟探穴手法治疗㊂选用安迪牌0.30mmˑ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㊂取穴百会㊁四神聪㊁胃区(双)㊁中脘㊁足三里(双)㊁内关(双)㊁天枢(双)㊁梁丘(双)㊁丰隆(双)㊁胃俞(双)㊁脾俞(双),同时取按照患者就诊时间算出的当日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穴位㊂操作方法:先针刺头部穴位(百会㊁四神聪㊁胃区),嘱患者取合适体位,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针灸针与头皮成30ʎ角,用夹持进针法刺入帽状腱膜下,达到该区应有的深度后,固定不提插,捻转时用拇指掌面和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掌指关节连续伸屈,使针身左右旋转,每次2~3转,每分钟捻转200次左右,以得气㊂针刺其他穴位时,对针具及穴位局部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待针灸针刺入穴位后,行苍龟探穴手法㊂如针刺中脘时,向下直刺约35mm,得气后将针身退至皮下,再向左斜刺约35mm,得气后将针身退至皮下,再向上斜刺约35mm,得气后将针身退至皮下,再向右斜刺约35mm,得气后将针身退至皮下,再向下斜刺约35mm,得气后保持直刺状态留针30m i n,每隔10m i n用苍龟探穴手法行针1次,其余穴位行针手法同中脘㊂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㊂3疗效观察3.1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㊂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6]进行评定,根据症状轻重程度,采用4级分级标准进行积分,主症计分为0㊁2㊁4㊁6分,次症计分为0㊁1㊁2㊁3分,积分越高表明证候越严重㊂②消化功能评分㊂参考‘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6]中总症状评分评价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包括餐后饱胀不适㊁早饱感㊁中上腹痛㊁中上腹灼烧感㊂观察治疗前后每个症状的程度及频率,程度计分为0㊁1㊁2㊁3分,频率计分为0㊁1㊁2㊁3分,评分=ð(症状严重程度ˑ发作频率),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㊂③安全性评价㊂治疗期间记录患者出现晕针㊁滞针㊁断针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㊂3.2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疗效指数ȡ95%;显效:70%ɤ疗效指数<95%;有效:30%ɤ疗效指数< 70%;无效:疗效指数<30%㊂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ˑ100%㊂3.3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㊂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t检验,如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采用M a n n-W h i t n e y U㊁W i l c o x o 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3.4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㊂见表1㊂(2)消化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消化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㊂见表2㊂表1两组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M(P25,P75)]组别例数时间胃脘痞满或疼痛积分口干或口苦积分口干不欲饮积分纳呆积分恶心或呕吐积分小便短黄积分观察组35治疗前4(4,6)4(2,4)2(2,3)3(2,3)2(2,3)2(2,3)治疗后2(0,2)әһ2(0,2)әһ1(0,1)әһ1(0,1)әһ1(0,1)әһ1(0,1)әһ对照组35治疗前6(4,6)4(4,6)2(2,3)2(2,3)2(2,3)2(2,3)治疗后4(2,4)ә4(2,4)ә1(1,2)ә1(1,2)ә1(1,2)ә1(1,2)ә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ә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һP<0.05㊂25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M a r.2024,V o l.32N o.6表2两组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前后消化功能评分比较[分,M(P25,P75)]组别例数时间餐后饱胀不适评分早饱感评分中上腹痛评分中上腹部烧灼感评分观察组35治疗前6(3,9)6(3,6)6(4,6)6(3,6)治疗后1(0,3)әһ1(0,3)әһ2(1,3)әһ1(0,3)әһ对照组35治疗前4(3,9)6(3,9)4(3,6)4(3,9)治疗后3(2,4)ә4(2,6)ә3(2,4)ә4(2,6)ә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ә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һP<0.05㊂(3)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24/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3两组脾胃湿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临床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观察组3541216391.43һ对照组3529131168.57注:与对照组比较,һP<0.05㊂(4)治疗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㊁滞针㊁断针等不良事件,其中有个别患者出针后出现局部皮肤淤青,但在2~3d后自行消失,未影响后续治疗㊂4讨论F D是一种慢性迁延性消化疾病,易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影响㊂段姝婷等[7]认为,胃肠运动异常㊁内脏高敏感㊁幽门螺杆菌感染㊁脑-肠轴功能紊乱㊁精神心理因素等是造成F D的主要原因㊂现代医学治疗F D以经验治疗为主,如抗酸治疗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㊁应用促胃动力药物等,但因F D易反复发作,西药不良反应较多,故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8]㊂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药治疗F D更丰富安全,其中针灸治疗不仅疗效明显㊁不良反应少,且较为便宜,在F D的临床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㊂严开伟等[9]认为针刺治疗F D的机制是多途径的,对于治疗受限的患者,针刺更加有效㊂中医学中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 痞满 嘈杂 胃脘痛 等范畴,该病病位在胃,与肝㊁脾关系密切㊂ 痞满 病名最早出现于‘素问㊃至真要大论“,其曰: 太阳之复,厥气上行 心痛痞满㊂ 古医籍中多认为痞满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10]㊂‘素问㊃“载: 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 塞㊂ 说明内伤饮食㊁生活起居无规律,会使邪入五脏,导致脘腹部出现胀满不适㊂‘兰室秘藏“载: 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㊂ 认为脾湿易致痞满㊂郭生明[11]分析F D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发现脾胃湿热型F D患者占13.83%㊂子午流注针法源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是以子午流注理论为基础,以五输穴结合阴阳五行,再运用干支推算经气流注㊁盛衰㊁开阖,按时取穴的针刺方法㊂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自然的年㊁月㊁日的节律变化,在不同的时期针刺能产生不同的针刺效应[12]㊂子午流注包括纳甲法㊁纳子法和时刻注穴法[13]㊂刘星怡[14]认为,子午流注的机制有以下方面:人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气血起源于水谷精微,经络输布于全身;疾病有时间性变化;人体存在生物节律变化㊂子午流注纳甲法首载于‘子午流注针经“,‘针灸大全“对其进行了修改,单列‘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并广泛流传,成为现代临床常用的纳甲法[15]㊂‘针灸学“中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开穴原则如下:阳进阴退;经生经㊁穴生穴,开其他五腧穴;返本还原(遇输过原)和气纳三焦,开穴生我,血归包络,开我生穴[16]㊂此外,还可参考‘子午流注:传统时间针法集粹“中逐日按时开穴表,计算出每日不同时辰的开穴穴位和不同日不同时的穴位[17]㊂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算出当日当时所属的天干地支,再查开穴表确定当日开穴的腧穴,进而推算患者就诊时间的腧穴,因此必须准确知道当地真太阳时㊂全国是以北京时间(东经120ʎ)为标准,哈尔滨为东经126ʎ,按照多1个经度多4m i n,计算出哈尔滨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24m i n,即北京时间8:00,哈尔滨当地时间为8:24㊂苍龟探穴为针刺手法名,是飞经走气四法之一,出自‘金针赋“,其曰: 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㊂ ‘针灸问对“强调: 得气之时,将针似龟入土之状,缓缓进之,上下左右而探之㊂上下,出内也,左35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M a r.2024,V o l.32N o.6右,捻针也㊂下针用三进一退,将两指按肉,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如龟入土,四围钻之㊂盘而剔者,行经脉也㊂ ‘医学入门“指出: 苍龟探穴,以两指扳倒针头,一退三进,向上钻剔一下,向下钻剔一下,向左钻剔一下,向右钻剔一下,先上而下,自左而右,如入土之象㊂ 苍龟探穴具有刺激强度大㊁范围广㊁得气强等优势㊂苍龟探穴手法不仅可以 过关过节 ,而且能使经气由浅入深㊁扩散四周,从而行气补气㊁通痹止痛[18]㊂吴怡和[19]认为,苍龟探穴一针多向的手法,有利于针感向多方传达,起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使气血运行通畅㊂苍龟探穴手法的关键在于 剔 和 钻 , 剔 是指随着针深入皮下,同时用针体带动周围组织, 钻 是指针刺缓慢且深入,两者需同时进行㊂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狄金涛[20]认为,苍龟探穴手法能对不同部位和层次的针感加以刺激,是高强度㊁大面积的行针手法,对局部病灶疗效好,也更适用于对全身症状的治疗㊂百会为百脉汇聚之所,总督一身阳气㊂四神聪为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处,针刺时多刺向百会方向,使头部阳气聚集于百会,二穴相配调养元神㊂胃区位于瞳孔直上,以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取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c m长直线,主治胃痛及上腹部不适㊂中脘属于任脉,有清除胃肠瘀滞㊁强壮脾胃之效㊂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亦为下合穴,具有调理脾胃㊁补中益气等作用,可治疗腹部疾病㊂内关对气机阻滞的脏腑病变疗效显著㊂天枢能减轻因胃肠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不适㊂梁丘为足阳明胃经郄穴,有通经利节㊁和胃止痛的功效㊂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络穴,可调和胃气㊁健脾止痛㊂胃俞㊁脾俞常配合治疗各种胃肠病㊂本研究采用子午流注钠甲法与苍龟探穴相结合治疗F D,既能发挥传统时间疗法取穴少的优势,减轻患者痛苦,又能用苍龟探穴手法加强针刺效果,两法协同应用,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减轻,同时也为针灸治疗F D提供新的治疗方案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消化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提示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苍龟探穴治疗脾胃湿热型F D较常规针刺治疗效果显著,有推广应用价值㊂参考文献[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98-399.[2]E N C K P,A Z P I R O Z F,B O E C K X S T A E N S G,e ta l.F u n c t i o n a ld y s pe p s i a[J].N a tR e vD i sP r i m e r s,2017,3:17081.[3]周凯,王忠平,袁德培.浅谈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现状[J/C 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111-112.[4]王頔,杨竟,陈仲林,等.2013版‘赫尔辛基宣言“的修订及其意义的分析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4):618-621.[5]S T A N G H E L L I N IV,C HA N F K,HA S L E R W L,e ta l.G a s t r o d u o d e n a l d i s o r d e r s[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2016,150(6): 1380-1392.[6]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595-2598.[7]段姝婷,刘文滨,丁瑞峰,等.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2019,34(10):958-960. [8]董晓晨,许芝林.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6):1165-1169.[9]严开伟,赵凌,杨洁,等.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15,35(9):973-976. [10]郑旭仙.原络配穴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21. [11]郭生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分型的特点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7):294-295. [12]白云来,刘汉山,邓江华.浅谈‘内经“中针灸的时间疗法[J].江西中医药,2006,37(10):45-47.[13]肖进顺,肖素平.子午流注针法入门(修订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4-39,93-98.[14]刘星怡.子午流注穴位温灸包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15]李磊.传统时间针法[M].香港:灵兰阁图书国际公司, 2008:86-98.[16]梁繁荣,王华.针灸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353-354.[17]王凡.子午流注:传统时间针法集粹[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1-22.[18]王富春.刺法灸法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52.[19]吴怡和.苍龟探穴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20]狄金涛.苍龟探穴手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循经感传出现的影响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20.(收稿日期:2022-12-03)[编辑:郝利珍]45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
子午流注纳甲纳子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
泻 , 四 、 五 不宜 补 。故 我们 选 择 子 午 流注 纳 甲( ) 和 十 十 干 法
病程最短 2 , 4h 最长 3 年余 ; 侧瘫 5 左 6例 , 右侧瘫 4 4例 。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 药 治疗 ,O例 中男 4 9 2例 , 4 女 8例 ; 年
龄 2  ̄5 5 0岁 ; 程 最 短 2 , 长 3年 ; 侧 瘫 4 例 , 病 4h 最 左 9 右
关 、 正 、 香 、 白、 白 、 池 等 ( 3 5个 穴 ) 牵 迎 阳 四 风 选 ~ 。风 寒型加 艾灸 风池 、 三 里 、 仓 、 车 , 足 地 颊 或局 部 灸 。风 热 型 , 曲池 、 加 大椎 、 风池 、 冲等 。血气虚 型加 足三里 、 太 气 海 、 元 、 白、 溪 、 肾俞 等 。 关 太 太 脾
常 , 额 运 动 微 弱 , 用 力 时 可 完 全 闭 合 , 明 显 不 对 上 眼 口 称 。无 效 : 部 静 止 时 不 对 称 , 额 无 运 动 , 不 能 完 全 面 上 眼
闭合 , 口仅有轻 微运 动 。
两 组均观 察 4 疗程 , 个 结果 治 疗 组 1 0例 , 愈 5 0 痊 5 周 围性面神经麻痹 属于 中医的“ 面瘫 ” “ 、 口眼 歪 斜” “ 、 口僻 ” 等范 畴 。周 围性 面 神经 麻 痹 又称 贝耳 麻痹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分纳干法、纳支法两大类,分别介绍如下。
(一)纳干法纳干法又称纳甲法,是运用天干配脏腑的一种按时开穴的子午流注针法。
应用时,在熟悉上述多种配属关系的基础上,先推算患者来诊当天的天干和开取井穴的时辰,再按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的规律,结合十二经脉的流注和五输穴的相生规律依次开穴。
运用时,需要掌握下面的基本内容:1.阳进阴退,开井穴井穴的开取是根据日、时干支,阳进阴退的规律。
阳进是指天干(为阳)主进,即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推算,阴退是指地支(为阴)主退,即按戌、酉、申……的顺序推算。
戌是地支中最后一个阳支,故阴退从戌开始。
阳进阴退是推算次日的干支取井穴时辰的方法。
如甲日戌时开窍阴,根据阳进阴退原则,次日天干从甲进为乙,地支从戌退为酉,故乙日应在酉时开井穴为大敦,余可类推。
2.经生经,穴生穴,开其它五输穴纳甲法的开穴,先从值日经的井穴开始,该日的天干与值日经的天干相同。
开井穴之后,下面就按时生时、经生经、穴生穴的规律开五输穴。
如甲日是胆经主气,甲(木)戌时开胆经井穴窍阴,然后按相生的顺序,下个时辰丙子时(甲木生丙火),开小肠经的前谷穴,因为小肠属火,胆属木,木生火;窍阴属金,金生水,故开小肠经的水穴前谷。
根据这一规律,下一开穴时辰应是戊寅(丙火生戊土),小肠经属火,胃经属土,火生土,前谷属水,水生木,故开胃经的木穴陷谷,水生木。
按时、经、穴相生,再下一个开穴时辰是庚辰,当开大肠经阳溪穴;再下当开膀胱经委中穴。
3.返本还原(遇输过原)运用纳甲法经穴相生顺序开穴,当开的穴是输穴时,同时要开值日经的原穴,这一规律称为“返本还原”。
如甲日胆经值日,当穴位开到足阳明胃经输穴陷谷时,应同时开胆经原穴丘墟。
“本”指的是本日的值日经,“原”指的是值日经的原穴。
一般开原穴的时辰,是在开井穴以后的4个时辰。
若为阴经,则以“输”代之,称遇输过原。
4.气纳三焦,开生我穴,血归包络,开我生穴五输穴依次开完后,阳经最后都要纳入三焦而开三焦经的穴位,称“气纳三焦”;阴经都要纳入心包络而开心包经的穴位,称“血归包络”。
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痛经是许多女性在月经期间常见的问题,给她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原发性痛经是由于子宫经络气血不畅所引起的。
艾灸和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痛经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通过临床观察,探讨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
一、原发性痛经的概述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腹痛、腰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子宫收缩能力增高,导致子宫缺血,并伴随着炎症反应和促进痛觉产生的物质释放。
传统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是由于子宫经络气血不畅所引起的。
二、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原理中医药学认为,艾灸可以通过热量和药物成分的刺激,调节经络和脏腑的功能,促进气血循环,达到舒筋活络,调经止痛的目的。
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淤、调理脏腑的作用,对于改善子宫和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痛经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三、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原理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一种中药外治法,使用铁针扎入穴位后配合药物渗透,刺激穴位局部,达到调气血、通络止痛的效果。
该法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物的滋补养生作用和针刺的刺激作用,调整子宫和盆腔的气血流通,改善痛经症状。
四、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本次临床观察共选择了100名患有原发性痛经的女性,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
治疗组采用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两组治疗周期为3个月。
观察指标包括痛经的疼痛强度、疼痛持续时间、月经周期、月经量等。
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痛经疼痛强度明显减轻,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月经周期和月经量也有所改善。
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较差,痛经症状没有显著的改善。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五、讨论与总结艾灸配合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原发性痛经的症状,减轻疼痛强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调整月经周期和月经量。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介绍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基于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针灸或按摩的方式来调理身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这种方法源于古代的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的“子午流注”和“纳甲”理论,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和独特的疗法之一。
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是指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子午经络,也就是十二经脉和八脉之间的关系。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种通过气血流动来调节身体机能的通道。
子午经络是十二经脉中最重要的两条经络,分别是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
子午流注的理论认为,通过在子午经络上进行针灸或按摩,可以调整经络的气血流动,从而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疾病的康复。
纳甲纳甲是指根据人体的生物钟和经络系统的特点,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穴位上进行针灸或按摩的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经络系统和五脏六腑都有自己的活动规律和生物节律。
纳甲的理论认为,根据人体的生物钟和经络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可以最大限度地调理身体,提高治疗效果。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
它可以通过调整经络的气血流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改善内脏功能,缓解疼痛,调节情绪等。
下面是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一些常见应用:1. 针灸治疗针灸是子午流注纳甲法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可以刺激经络系统的气血流动,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针灸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失眠、消化问题、月经不调等。
在选择针灸的时间和穴位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症来确定。
2. 按摩疗法按摩是子午流注纳甲法中另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按摩,可以刺激经络系统,促进气血流动,改善身体功能。
按摩可以用于舒缓肌肉疼痛、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等。
在按摩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按摩技巧和力度,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是子午流注纳甲法中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子午流注针法临床应用(1)
子午流注针法临床应用(1)人们又把最常见的11种动物加上传说中的龙,根据其特性分别划分,并与“十二地支”相配。
这就产生了“十二生肖”。
既: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本来是古代民间为了更好的记忆“干支”的方法,与所谓命相没有多大关系,结果被算命先生荒诞地说成是一个人命相的属性。
“干支”还有个重要用途是用它来计时辰。
古人根据漏刻,将一昼夜分为十个时段,并以“天干”的前五位甲、乙、丙、丁、戊表示夜间五个时段,后又演变为“五更”。
古代中医的针灸术,特别注重“择时”和“选穴”,这“择时”和“选穴”的依据就是以“干支”为基础的“子午流注”方法。
“子午流注”也就是以“干支”为记时方法,并以此与“五行”相配,来计算人体的气血的流通所经过的经脉和穴位,根据病情的变化,确定选择哪一条经脉的哪一个穴位来进行针刺治疗。
中医认为气血在人体经脉中运行,循环往复,《灵枢?营卫生会》中就说气血在经脉中:“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但在不同的时辰,每一条经脉气血的盛衰是不相同的,由于气血的盛衰程度不同,各条经脉所在的穴位的开、闭并不是在同一时刻,只有气血流经某一条经脉达到最旺盛时,这条经脉的主要穴位才会开放,在穴位开放时进行针刺和治疗,才会产生最佳的疗效。
几千年来,“干支”记时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学会深远的影响,许多民间传统节日亦以它为据。
例如我国农家祭社神、祈年的“春社”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称为“秋社”。
科学的发展和考古的不断发现,使人们大体上了解了“干支”的面目,但仍有些“干支”的奥秘有待我们去探求。
像“干支”的起源我们还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对“十二岁名”、“岁阳”名称来历,它的确凿含义都还不够清楚。
历代星命家和阴阳家正是利用“干支”的一些不解之谜来玩弄他们的幻术、骗术,愚弄善良而又迷信的人群。
一些打着江湖郎中旗号的不法之徒,也利用“干支”的神秘来招摇撞骗。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摘要:
一、子午流注的介绍
1.子午流注的概念
2.子午流注与中医的关系
二、纳甲法的介绍
1.纳甲法的概念
2.纳甲法在中医中的应用
三、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结合
1.子午流注与纳甲法的关联
2.子午流注纳甲法在中医治疗中的作用
四、实际应用案例
1.子午流注纳甲法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子午流注纳甲法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正文: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理论,它将子午流注与纳甲法相结合,更好地揭示了中医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子午流注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时间医学理论,指的是人体气血在一天12 个时辰内的运行变化。
而纳甲法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分析患者的病情、体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信息,来确定治疗方案。
子午流注与纳甲法的结合,使得中医治疗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
子午流注
纳甲法能够根据患者的时间特性,以及病情、体质等方面的信息,制定出更加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这样,中医治疗就能够更加准确地针对患者的问题,提高治疗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子午流注纳甲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和养生保健。
例如,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子午流注纳甲法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时间特性,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子午流注纳甲法也被用于养生保健,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面,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将子午流注与纳甲法相结合,为中医治疗和养生保健提供了更加准确和个性化的方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研究和应用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研究和应用哎呀,说起来这个子午流注纳甲法,那可是咱中医界的一门学问。
我从小就对这玩意儿感兴趣,咱们就聊聊这事儿。
记得我刚开始接触这子午流注纳甲法的时候,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在我师傅的诊所里帮忙。
那时候,师傅正坐在诊所里,手里拿着一本发黄的老书,嘴里念念有词。
我那时候还不懂,只觉得师傅好厉害,好像和这书里的人说话一样。
有一天,师傅闲得无聊,就跟我讲起了这子午流注纳甲法。
他说,这东西呀,就像是个时间的密码,按照这个密码,就能找到人体经络的运行规律。
我当时听得眼睛都直了,心想,这玩意儿能是真的吗?师傅笑着说:“不信你看着。
”说着,他就给我比划起来。
他让我趴在床上,然后在我身上各个穴位上掐了掐,又拍了拍。
我那时候觉得,这师傅真是神了,居然知道我哪里不舒服。
后来,我跟着师傅学了几个月,慢慢也就懂了点门道。
子午流注纳甲法其实挺有意思的,它把一天24小时分成了12个时辰,每个时辰都对应着人体的一条经络。
这个时辰,这条经络就最活跃,这时候对它进行针灸或者按摩,效果最好。
比如说,你如果晚上总是失眠,那可以试试子午流注纳甲法。
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经当令的时候,这时候按摩胆经,就能帮你改善睡眠。
师傅告诉我,这叫“顺时而行”,意思就是顺着自然规律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再说说应用吧。
这子午流注纳甲法在临床上应用挺广的。
比如,有的病人高血压,医生就会根据他的病情,选择在适当的时辰给他扎针,这样效果更好。
还有的病人有胃病,医生也会根据子午流注纳甲法,调整饮食和作息时间。
当然,这子午流注纳甲法也不是万能的。
有时候,病人病情复杂,单纯的针灸或者按摩效果不明显,还得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不过,这玩意儿毕竟是个好东西,咱们中医人就得好好研究,好好应用。
哎呀,说着说着就跑题了。
总之,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一门挺有意思的学问,咱们得好好传承下去。
这东西不仅能帮我们治病,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了解自然规律。
这就好比是中医界的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能看得更远,更清晰。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
【实用版】
目录
1.子午流注的概念及其作用
2.子午流注与中医经络的关系
3.子午流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子午流注的养生意义
正文
子午流注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人体内的气血在各个时辰中的运行变化。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一种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算命术,它将天干地支与五行相配,用以推算人的命运和性格特点。
子午流注是指人体内的气血在每天十二个时辰 (即 24 小时) 中的运行。
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而经络则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子午流注与中医经络密切相关,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经络气血运行。
在实际生活中,子午流注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养生保健方面,人们可以根据子午流注的规律来安排饮食、起居和运动等,以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在医学治疗方面,医生可以根据子午流注的规律来选择针灸、拔罐等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子午流注的养生意义非常重要。
根据子午流注的规律,人们在不同时间段应该有不同的活动安排,以保持身体健康。
例如,在早上 7 点到 9 点之间,胃经当令,此时应该吃早餐;在午时 (上午11 点到下午 1 点),心经当令,此时应该休息或进行安静的活动。
综上所述,子午流注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人体内的气血在各个时辰中的运行变化。
子午流注在临床的灵活运用
子午流注在临床的灵活运用标签:子午流注;临床应用子午流注针法在临床运用方面虽然有按时循经取穴等规律,但决不能离开症状,不分病情、死板固定地某时即取某穴治疗,而要在逐日按时开穴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症状,结合腧穴主治功能,灵活地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流注针法的功能。
以下简述几种方法以供参考:1 根据“合日互用”的原则,增加开穴时间合日互用又叫夫妻互用。
因为日随干支周转,五日为一周,十日为再周,一日有十二时,十日共有一百二十时,而流注针法仅用六十个腧穴,每一天仅有六个时辰有穴可开,余下的时辰则无穴可开。
为扩大流注针法的范围,遇有急病,即可按天干逢五相合的原则,所谓甲与己相合,乙与庚相合,丙与辛相合,丁与壬相合,戊与癸相合的化生规律,就可以在甲日的阴时开取己日的经穴,反之己日的阴时,亦可开取甲日的经穴。
如:甲日乙亥时,无穴可开,如遇病情适取中封,即可借取己日乙亥时的中封穴,反之己日之乙丑时无穴可开,如遇病情适取行间,即可借取甲日乙丑时的行间穴,余皆类推。
2 按时开穴,配穴治疗就是在气血流注、按时开穴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酌情选配其他与病情相适宜的腧穴进行治療。
这样不但不影响流注针法的规律,反而增强治疗效果。
它的选配原则,皆可先取流注开穴,后配局部循经以及经验证明有效的腧穴针治之。
如牙痛病人,适逢戊日庚申来诊,即可先开二间,再配颊车治疗之。
又如耳部疾病,适逢丁日丙午时来诊,即可先开中渚,再配医风,其效迅速。
3 根据病情,定时治疗病有虚实缓急,而腧穴又有其主治范围,如遇慢性疾病,按时开穴的腧穴又与病情不相适应。
此时为提高疗效,在不影响病情的原则下,可采用“定时治疗”的方法,选择流注经穴与病情相适应的时间进行治疗。
例如:慢性咽痛,即可约定在己日辛未时针治,耳鸣即可定在丙日丙午时针治。
4 根据“表里互用”、“原络配合”的原则治疗脏腑原有表里之分,在生理上表里两经脉气可以互通,而在疾病过程中,又可以互传病邪和互相影响。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
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临床上有单用子午流注针法者,也有结合辨证辨病辅以它法者。
单用分按时取穴和定时取穴两种。
•按时取穴,指据患者就诊之时,当时纳甲法或纳子法所开何穴,就针刺何穴,不论是何病症。
•定时取穴,是根据患者病情辨证,属于何脏腑经脉之病,在该脏腑经脉有关输穴开时,预定患者前来针疗。
中医子午流注开穴小程序1.按患者就诊时间当时“纳甲法”所开何穴,即行针之,此即按时取穴法例一刘玲, 女,45岁,中国驻某国大使馆秘书。
患面肌震颤15年,经服中、西药多年,未能控制发作。
其人身体消瘦,睡眠欠佳舌红苔白薄,脉细弦缓。
询及病因,乃十五年前其母死后悲痛至极,遂得此病。
据脉症诊断为脾虚肝乘,肝风内动。
先按一般辨证取穴:针补足三里、泻太冲、调三阴交之法,连针6次,疗效不甚明显。
1994年5月16日午后3时30分巡诊相遇,患者要求此时治疗。
中医子午流注开穴小程序据日干支公式推算1994 年5月16日干支是壬寅。
查表3-3午后3时许是申时辰,解溪开穴。
其人肌瘦纳少属于脾胃虚衰,故针用补法。
随经行方向刺入,留针25分钟,每隔5分钟轻轻捻转一次。
当即面肌震颤大减。
患者无比高兴。
以后仍用“纳甲法”按时取穴,连续针治3次,基本告愈。
例二Lius, 男,42岁,某海轮工作人员。
患腰部压缩性骨折3年,腰痛不能转侧。
按一般针法3次,腰痛反而加重,便不再敢针灸。
听说来了中国针灸专家,便于1994年7月4日慕名前来。
当时是上午9点半乃巳时,查当日日干为辛(日干支辛卯);查“纳甲法”表3-3辛日巳时然谷开穴。
中医子午流注开穴小程序据“不通则痛”其症属实,故针泻然谷(双),留针30分钟,每5分钟捻转一次。
出针后腰即能俯仰转动。
以后隔日按时取“纳甲法”开穴针刺,连续6次,腰痛止而活动自如。
2.定时取穴,配合辨证选穴例三Oleg Podolko, 男,40岁,俄罗斯人。
患头枕部疼痛半年。
原性情温和,头痛出现后变得暴躁易怒,血压24/12.3kPa,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表解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运用
表解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运用王冠超;肖伟【摘要】子午流注纳甲法,是以天干为主的按时开穴方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子午流注开穴法,但其推算方法极为复杂,难以掌握,直接阻碍了它的临床运用。
为了方便应用,介绍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分别列表示意,并列出2014(甲午)年公历日期和农历干支对照表;总结归纳前人子午流注纳甲法逐日按时开穴法、合日互用开穴法及补穴法,列出纳甲法开穴表,对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最后举例说明纳甲法图表的临床运用。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69-72)【关键词】子午流注纳甲法;临床运用;针法【作者】王冠超;肖伟【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安徽省针灸医院,安徽合肥2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4.3子午流注,简单的说,就是以子午言时间,以流注喻气血,而流注以子午定名,用以表示人体阴阳盛衰,营卫运行,经脉流注,时穴开阖,悉与自然界同样具有节律变化[1]。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溜荥、注俞、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道理,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来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针刺取穴法。
依据开穴方法不同,可分为3种:纳甲法、纳子法与养子时刻注穴法。
纳甲法是以天干为主的按时开穴方法,又称为纳干法,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子午流注开穴法。
子午流注针法,历来被认为义理深奥,方法神秘,难得真传和学习。
这可能与其针法的传播有一定关系,该针法的传授一直是在民间以神秘方式进行的,正如《拦江赋》曰:“不得师传枉用心,不遇至人应莫度,天宝岂可付非人”。
加之其针法运算复杂,开穴多变,以及取穴也有一些难以掌握的推演方法,使初学者如坠烟海,茫无头绪,不得要领。
而许多年轻的中医针灸医师,更希望推算取穴简便的方法。
为了广大针灸爱好者临床运用方便,特别设计成表格形式,此表简单易学,不需计算,使用方便,查阅快捷,开穴准确,即使从未学习过子午流注针法的读者也易于掌握和应用。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实用版】目录1.子午流注的概念2.子午流注的作用3.子午流注的具体应用4.子午流注的养生建议正文一、子午流注的概念子午流注是中医理论中一种描述人体气血运行规律的方法,它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与外界时辰的变化密切相关。
子午流注中,“子午”指的是时辰,即一天中的 24 小时,而“流注”则指的是气血在经络中的流动。
因此,子午流注实际上是描述了人体气血在经络中随着时辰变化的运行状态。
二、子午流注的作用子午流注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脏腑功能:子午流注中,每个时辰都有相应的脏腑与之对应,气血的运行会直接影响到对应脏腑的功能。
因此,通过子午流注的调节,可以有效地改善脏腑功能,防治疾病。
2.促进气血循环:子午流注是指人体气血在经络中的流动,通过子午流注的调节,可以促进气血循环,防止气血瘀滞,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3.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子午流注是中医理论中阴阳五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子午流注的调节,可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保持人体健康。
三、子午流注的具体应用子午流注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诊断疾病:通过观察子午流注中气血运行的变化,可以诊断出人体是否存在疾病,以及疾病的性质和部位。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通过在子午流注中相应的穴位上针灸,可以有效地治疗疾病。
3.养生保健:通过子午流注的调节,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持人体健康。
四、子午流注的养生建议根据子午流注的原理,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持身体健康:1.规律作息:根据子午流注的规律,每天晚上 11 点到凌晨 1 点是胆经当令,此时应保持安静,避免熬夜。
早上 7 点到 9 点是胃经当令,此时应吃早餐,摄取营养。
2.合理饮食:根据子午流注的规律,每天早上 9 点到 11 点是脾经当令,此时应吃早餐,摄取营养。
中午 11 点到下午 1 点是心经当令,此时应吃午餐,补充能量。
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调治高脂血症(痰湿体质)临床研究
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调治高脂血症(痰湿体质)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刺法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
方法:8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针刺组50例和普通针刺组36例,子午流注组在辩证明确的基础上,依照《针灸大成》[1]子午流注纳甲法流注开阖“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的原则,逐日按时开穴。
1日1次,每周连续针刺5天,间隔2天继续下一周,8周为一疗程。
普通针刺组取与发病有关的脏腑循经取穴并配合随证选穴。
1天1次,每周连续针刺6天,间隔1天继续下一周,8周为一疗程。
观察患者针刺后血液粘度、血脂含量的变化。
结果:子午流注组治疗后症状及血液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普通针刺组治疗后症状及血液指数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子午流注组治疗后(胸闷)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普通针刺组治疗后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子午流注组症状评分、症状评分均较普通针刺组改善明显(均P<0.05)。
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对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科技项目子午流注纳甲法迎随补泻高脂血症痰湿质开阖【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058-02择时取穴针刺即“子午流注针法”(以下称子午流注针法),纳甲法是其针法中之精华。
2010年3月~2012年9月我院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子午流注组)针刺调治原发性高脂血症50例,并与对照组(普通针刺)36例作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8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治未病中心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组和普通针刺组。
子午流注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1.27:1,年龄25岁~74岁,平均(53.5±3.12)岁;病程12~25年,平均(16±1.66)年;单纯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18例,单纯三酰甘油(TG)升高16例,TC、TG都升高者16例,HDL-C降低者17例。
子午流注纳甲法临床应用举隅
子午流注纳甲法临床应用举隅1992~1997年笔者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按时开穴治疗各种疾病1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门诊及住院部130例,男53例,女77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78岁。
其中中风65例,坐骨神经痛36例,泄泻12例,癃闭5例,小儿麻痹症2例,其它10例。
有96例曾用常规针刺疗法未效,休息1周左右后,改用子午流注针刺疗法。
2 治疗方法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66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子午流注纳甲法,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逐日按时开穴,因势利导,有时按天干逢五相合、表里互用等原则进行治疗。
每日针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
3 治疗结果痊愈(症状消失)119例,占91 5%;有效(症状减轻)11例,占8 5%。
4 病案举例4 1 左手无名肿痛鄂××,男,67岁,1993年4月16日就诊,左手大鱼际处无名肿痛半年余,经中、西药治疗无效,加重1周。
来我科先用常规针刺法治疗2周,症状无任何改善,令其休息1周后,于1993年5月8日14点开鱼际穴,即癸酉年戊午月己丑日未时(13~15时)开穴,施合谷刺法,不留针,1针1次痊愈。
随访2年无复发。
4 2 脾虚泄泻刘×,男,40岁。
现病史:13年来,纳差神疲,面黄肌瘦,多数时间大便稀溏,时有加重。
近3天腹部钝痛,每日大便5~8次,水样大便,全身乏力,精神萎靡,于1996年3月18日以”慢性肠炎,急性发作”入院治疗,输液5天,症状无明显改善,遂改用针灸。
令其停止其它一切治疗,因病程较长,大便溏薄,脾胃虚弱,于3月25日辛日子时开足三里(胃经合穴)”表里互用”配以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接电针治疗仪,用疏密波,9V电压,留针30分钟,1次后疼痛减轻,大便次数减少。
壬日戌时开曲池,配以中脘、天枢穴,方法同上,以此逐日按时开穴治疗,1疗程后大便成形,继巩固1疗程痊愈出院。
中国的生物钟——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
中国的生物钟——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
殷克敬;李永锋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26)3
【摘要】子午流注针法是“择时选穴”治疗的代表。
“择时选穴”是祖国医学时间治疗学的典范 ,目前在世界范围兴起的新的边缘科学———“时间生物学”与“时间医学” ,给两千多年前古老中医时间治疗学提供了科学证据 ,尽管有牵强之处 ,但通过现代科学去验证与提高 ,将会随着医学的深入发展 ,使中医时间医学结出绚丽的硕果。
【总页数】3页(P13-15)
【关键词】针灸学;子午流注纳甲法;生物钟;择时选穴
【作者】殷克敬;李永锋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Q811.213
【相关文献】
1.子午流注纳甲法临床应用简捷算法 [J], 韩新强;韩艳茹;韩宝茹
2.介绍一种子午流注纳甲法临床应用简捷算法 [J], 凡明海
3.子午流注纳甲法及纳子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严序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应用
子午流注的起源,由来已久,它是以《内经》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基础,注重气血流注,按时取穴,以此为针治的必要条件。
它可分为纳甲法和纳子法。
而五代徐凤的《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1]属于纳甲法,它不但拥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而且是后世针灸医家所推崇的治疗方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临床运用可分为病人就诊时按时取穴和根据病人病情预先确定应开穴位,然后按穴推时,预约病人的定时取穴。
而依《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按时开穴,每日十二个时辰只开六、七个穴位,就造成了有的时辰内无穴可开。
本文所论述的就是子午流注纳甲法按时开穴的运用方法及增补穴位的方法。
1.时间的计算方法
1.1日干的计算
只要知道当年元旦天干,再算出元旦至本日的总天数,除以10求出余数,再从元旦天干数向后数,当数到余数位,即本日的“天干”。
例:求2009年5月12日的天干
2009年元旦为丙日,则总天数为31+28+31+30+12=132;132除以10余2;故从“丙”开始向后数“2”即“丁”,所以2009年5月12日为丁日。
1.2时干支的计算
一天十二时辰,十二地支与之相合。
始于“子”而终于“亥”,始终不变。
而时辰的天干则需首先推出“子时”的天干,然后依次推出其他时辰的天干。
对于每天子时的计算可用五子建元歌[2]:“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
例:2009年5月12日为丁日,由“丁壬起庚子”可知5月12日子时为“庚子”时,则丑时为“辛丑”时,其余时辰以此类推。
1.3时间也分阴阳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其余属阴。
阳干开头的时间属阳,阴干开头的时间属阴。
如甲日为阳日,乙日为阴日;甲戌时为阳时,乙亥时为阴时。
1.4时辰也分区时
因为一昼夜12时辰,24小时。
而地球经度有360度,故每个经度为4分钟。
如:我国通用北京时间(东经120度),而郑州约为东经113度,所以4*(120-113)=28,即表示郑州时间比北京晚约半小时。
2依《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按时开穴
2.1在天干配脏腑的基础上“日干同见”[3]开值日经井穴
“日干同见”开井穴是指日干与时干相同时开值日经的井穴。
例:甲日甲戌时、乙日乙酉时、丙日丙申时……癸日癸亥时,均为“日干同见”。
如甲日甲戌时开甲日值日经胆经的井穴。
2.2经生经,穴生穴
在开过井穴后,依次开荥、输、经、合,但不是本经的五输穴,而是依五行相生的顺续依次传注。
阳经传阳经,阴经传阴经。
如甲日甲戌时开胆(阳木)井穴,隔一时辰开小肠(阳火,阳木生阳火)荥穴,即“经生经”。
因为阳经或阴经五输穴依次均五行相生,故称“穴生穴”。
如上例,开胆井窍阴(井金)后隔一时辰开小肠荥前谷(荥水,井金生荥水)。
2.3阳日阳时开阳穴,转入阴日继开阳;阴日阴时开阴穴,转如阳日继开阴。
[4]
因为阴阳相间,故隔一个时辰开一五输穴。
“阳日阳时开阳穴,转入阴日继开阳”指的是阳日阳时开值日阳经井穴,而后依次在阳时开荥、输……在转入阴日后仍按“经生经,穴生穴”的
规律,继续在阳时开阳穴。
例:丙日小肠经值日。
丙日从丙申时(日干同见)开始开小肠井穴;至丁酉时(阴时)不开穴;至戊戌时(阳时)开胃荥穴;至己亥时(阴时)不开穴;转入丁日(阴日)庚子时(阳时)开大肠输穴……
“阴日阴时开阴穴,转入阳日继开阳”的原理同上。
2.4逢输还原
“逢输还原”又叫返本还原,是“纳甲法”开穴中,每逢开五输穴的“输穴”时,必须返回值日本经并同时开其经“原穴”。
2.5气纳三焦,开“生我穴”;血归包络,开“我生穴”
“气纳三焦,开生我穴”中的“我”指值日阳经。
因三焦为“阳气之父”,主持诸气,故阳经开过合穴后,下一“日干同见”之前的阳时便要“气纳三焦”。
根据开值日阳经五行属性,开三焦经五输穴中的“生我穴”。
包络为“阴血之母”,一身之血皆归于包络。
故“血归包络,开生我穴”原理同上。
3.从甲日甲子时到癸日癸亥时,共10日120个时辰,但只有60个时辰有穴可开。
这就需要增补开穴
3.1“夫妻相济,合日互用[5]”的方法增补开穴
“夫妻相济”中的夫代表阳经和阳日,妻代表阴经和阴日。
“合日互用”指阳日和阴日的配合,也是依据十天干相互配合(五门十变[6])的原则,即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
故“夫妻相济,合日互用”指的是阳日阴时无穴可开,可以开与之相合的阴日同一时辰的穴位。
例:甲日乙亥时(阳日阴时)无穴可开,就取与甲日相合的己日乙亥时(同为乙亥时,但为阴日阴穴)所开的肝经中封穴。
3.2在依《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按时取穴和用“夫妻相济,合日互用”后仍有一些时辰无穴可开,可用单玉堂的“一、四、二、五、三、零反克法[7]”取穴,或郑魁山的“依时干支,增补开穴[8]”取穴。
对于这两种方法,本文不加详述。
4.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时的注意事项
4.1应首先选用依《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按时开穴,无穴可开时再选用“夫妻互用”的方法,对仍然无穴可的时辰,才可用“一、四、二、五、三、零反克法”或“依时干支,增补开穴”法。
4.2在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时,同样要辩证疾病的虚实,在开穴得气后使以迎随补泻等补泻手法。
4.3治某种疾病时要先依“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再取治其疾病的穴位,但对于治急症时,不要因考虑开穴而错过抢救时间,要马上对症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