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辽宁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状况追踪调查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状况追踪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b8cf14e75ef7ba0d4a733b60.png)
上时 , 部分毕业生工资收入才达到500 以上 。 0 元
频 数 分 布
三 、 论 讨
与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特征并不能与我省的经济社会各 产业 、 部 门岗位要求相一致 。新增 专业 的设置通 常与该校 的师资 力量和全 国该专业的发展方 向相协调 , 与省 内的经济结构调
地调整就业率仍待商榷 。 根据( 0 0年 中国大 学生就业 报告》 ,0 9级大学 生 ( 1 2 J2 0 毕业半年后就 业率 为8 .% , 66 若按照我省数据显示 的 8 %则 7
大一部分 出于 以下原 因选择 主动失业 : 一 , 第 打算继续求 学而主动放弃工作机会 ; 二 , 第 已寻找到合适 岗位 , 机遇 等待
业状况仍不容乐观。
毕 业 生 总 体 落 实 率 及 其 构 成 情 况
2 .就业时 间 由于 20 0 9级学生就业 时 间不长 , 为了更 深入地 了解各
直接就业率为7 .% , 06 直接就 业率 最高的专 业为工学和经济 学, 分别为7 . %和7 . % , 业率 较低 的三个 专业 分别 为 83 82 就 法-4 ,% 、 育学5 . % 、  ̄ 62 教 - - - 0 0 管理 学5 .% , 00 一直没有就 业的 毕业生 占总人数的6 1 。 .%
而本次调查显 示 , 至 2 0 截 0 9年 1 ,05 20 2月 2 0 - 0 9级 毕业 生
内高校 的专业设置却过 多地追逐 所谓热 门的信 息产 业和服
务等 , 导致省 内人才市 场供需相脱节 。一方面省 内市场对所 谓 “ 门” 热 专业 毕业 生吸 纳能力 不 足 , 导致高技 术人 才大量 流失 , 另一方 面省 内急需人 才始终无 法摆脱供不应求 的短缺 状态 ; 二 , 第 就业信息 的开放性与 时效性 同高就业率 地 区相 比存在较大差距 。现场招聘 会与 网络信息 平 台是近些年大
2014、2015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看看哪个专业薪酬最高
![2014、2015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看看哪个专业薪酬最高](https://img.taocdn.com/s3/m/80dfa0a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3.png)
2014、2015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看看哪个专业薪酬最高
哪个本科专业就业率最高?
2015年
2015年本科毕业生各学科就业率
在本科各学科初次就业率中,高于本科平均初次就业率的学科有工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农学类和医学类 5个学科。
其中工学类和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为94.77%;其次是管理学类,就业率为94.48%。
历史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最低,为84.39%;其次法学类,就业率为86.85%;第三是哲学类,就业率为91.33%。
2014年本科毕业生各学科就业率
在各专业(专业人数在100 人及以上)的初次就业率中,就业率为100%的有纺织工程、航海技术和木材科学与工程等三个专业。
就业率最高的前20 名专业中,有9 个属工学类。
哪个本科专业薪酬最高?2015年
2014年
2014年本科毕业生专业平均薪酬最高前20位。
辽宁财贸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辽宁财贸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bc71ae80eb6294dc886c2e.png)
辽宁财贸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辽宁财贸学院现有在校生10270人,专任教师410人,其中正高级48人,副高级141人,硕士学位205人,博士学位34人。
设有经、管、文、艺术、教育、工等六个学科门类共18个本科专业,是一所以经济、管理、艺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1097亩,建筑面积287101.01平方米,专业实验室(34个),专业舞蹈教室(1个),塑胶篮球场(10个)、网球场(4个)、标准化田径场(1个)、人造草坪足球场(3个),数字语音教室(944个座位),教室多媒体全部使用触摸式数字一体机,建有图书馆、游泳馆、篮球馆、排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综合训练馆、田径场等体育文化设施,形成了六园九路的校园格局,占地235亩的辽宁财贸学院生态农业示范园暨素质教育和实训中心和占地297亩的辽宁财贸学院创业科技园,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和素质教育提供便利,同时学校食堂蔬菜全部来自学院生态农业示范园出产的无公害绿色蔬菜,为学生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今年,我校自主研发的五个专业实训平台获得国家级知识产权,开始投入教学使用,并将所有教室升级为录播教室,党建大数据平台、学生管理大数据平台投入使用,实现了校园信息实时数据化,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学校规范化、智慧化建设又上新水平。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致力于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有奉献和创新精神,身心健康的应用型人才”。
英语、会计学两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团队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四项,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葫芦岛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市“三八红旗集体”,辽宁五一劳动奖状、葫芦岛市先进集体,省、市文明单位等。
学院党委书记光荣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2017年学生就业率95.93%,师生获国家级奖项57项、省级42项,累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2万多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
经管就业分析报告范文
![经管就业分析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36d3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9.png)
经管就业分析报告范文经管就业分析报告一、引言就业是人民群众的头等大事,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也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就业态势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参考。
二、就业现状分析综合来看,经管类专业的就业形势整体向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就业率逐年提高,岗位需求不断增加。
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
目前,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较为旺盛,而中西部地区也在逐渐加大对经管类人才的引进力度。
就业方向方面,经管类专业的就业范围广泛。
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市场营销公司、创业公司等各类单位就业。
此外,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对经管类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三、就业问题分析1. 就业岗位竞争激烈:随着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优秀的毕业生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就业机会,但部分毕业生找工作较为困难。
2. 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变化,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调整。
传统行业的用人需求相对减少,而新兴行业的用人需求逐渐增加,对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不匹配:部分高校在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与用人需求不完全匹配的问题。
一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滞后于实际需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四、应对策略1.优化人才培养:高校应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及时了解职业新变化、用人需求和市场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2.提高人才素质:毕业生应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积累相关经验和能力。
经济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
![经济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18687fb84ae45c3b358c25.png)
经济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作者:张娜娜来源:《学周刊·C》2013年第08期摘要:经济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挑战,本文以调查分析为手段,掌握了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
认为可以为就业工作提供抓手,为未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奠定现实基础。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建议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描述G大学的学生就业工作伴随着该校的改革的转型,从工作时间轴上,就业工作可分为“两个时期”“三个年度”。
“两个时期”,即从2010年至2012年6月,是本科生就业工作成熟完善期,而2012年6月至今,该校落实研究生二级管理,是本、硕学生就业工作共存发展期,两个时期的工作共同见证了该校的发展脉络和跨越进步。
“三个年度”代表了2010年、2011年、2012年三个就业工作年度,三个年度均实现了较高的就业率,共同度过了2011年的相对就业低潮,三年平均就业率本科毕业生达到了95.53%,硕士毕业生达到了95.08%。
二、研究及调查概况为进一步核实就业统计数据,在本文写作之前,笔者对该校经济类本硕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电话采访的方式,通过对调查者进行电话联系,收集相关就业信息。
为保证联系到尽可能多的已就业本科、研究生,此次调查先后进行了三轮电话采访,历时一月。
本科生三届毕业生共743人,通过登记电话号码取得联系共401人,占总人数的60%。
三届毕业研究生共计347人,其中电话拨通且接受采访的共计213人,占61.4%。
本次调查从经济类本硕毕业生整体、各专业就业状况两个角度进行追访,双角度均从工作地点选择等八大项进行访问。
三、研究结果及建议从毕业生整体角度,对本硕各项调研要素进行归总。
值得注意的是,该表各要素数据均取各该调查所得的最高值,以此体现最具代表性的就业状况,年薪状况除外。
由数据可知,毕业生通过互联网求职已成为主流,北京是该校本硕毕业生主要的求职意向地区,半数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到国企工作,并工作在与所学专业较相关的金融领域,从事第三产业的相关工作。
经济类专业就业质量报告
![经济类专业就业质量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e397d0d0d233d4b14e69ca.png)
业务技能,能在财政、税务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 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就业方向
▪ 1.方向一:对外贸易 主要职位设置 包括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
等。
▪ 2方向二:税务筹划 各类企业财务部门负责财务及报税等工作
▪ 3.方向三:公务员 对口职位大都在财政局和税务局的税收规
一、毕业生质量基本情况
▪ 1.拥有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 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等。
▪ 2.学校综合、地域等优势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 外经济贸易大学等
▪ 3.金融学相对较好的多集中在财经类高校
例如上海金融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天津财经大学、江西 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
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 程。
▪ 2、培养目标 ▪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
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 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 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一、就业方向分析
▪ 就业行业广泛
工商、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等企事业 单位从事企业营销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网络营销管理、营 销策划、营销诊断、市场调查和咨询等工作。
划、审计、资产管理等方面。
三、相关指数分析
▪ 1、应届就业率指数:9.30 中等偏上
▪ 94.6%的学生毕业前就业,3.3%的学生毕业1年后就业。
▪ 2、发展前景指数:5.32 中等
▪ 30%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23%毕 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5f542633687e21af45a977.png)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导读:本文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报告涵盖毕业生生源结构、毕业生就业结构、就业层次、薪酬收入、专业对口、就业满意度等方面,毕业生以工科、理科为主,经、管、文、法、哲等占一定比例。
毕业生总体男女性别比例大约为2:1。
全体毕业生中有汉族7755名,32个少数民族共有815名。
本科毕业生中,男生3831人、女生1777人;毕业去向总计:升学2034人、就业2639人、出国(出境)638人;毕业研究生中,博士273人、硕士2689人;男生1754人、女生1208人;毕业去向总计:升学320人、就业2435人、出国(出境)63人。
国内升学中,本科生93.07%、研究生99.06%进入中科院及985高校深造;毕业生出国(出境)701人,其中就业35人,留学666人,主要去向是澳大利亚、英国、美国、香港、新加坡、瑞典、荷兰等。
近三年,大连理工大学入职毕业生中,约二成研究生进入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九成本科生和七成研究生进入各类企业。
入职毕业生中,留在辽宁的比例,进入北京、上海、广东、西部等地的比例持续较高。
大连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人数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其中2017届毕业生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1383人。
2017届本科毕业生全口径问卷调查中,签订就业协议的本科毕业生,平均年薪为7.10万元。
2017届硕士毕业生全口径问卷调查中,签订就业协议的硕士毕业生,平均年薪为11.3万元。
2017届本科毕业生全口径问卷调查中,签订就业协议的本科毕业生中,96.91%对所签约单位满意。
2017届硕士毕业生全口径问卷调查中,签订就业协议的硕士毕业生中,98.18%对所签约单位满意。
学校对招聘该校2017届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中,99.61%单位对已入职毕业生表示满意。
据悉,优兴咨询针对百所高校2017届毕业生开展人才调研,在发布的《大连理工大学报告》中指出: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为8.3,学生对于学校所提供的就业服务满意度为8.3,满意度均高于全国高校整体水平。
辽宁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辽宁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ff0595aa00b52acfc7ca86.png)
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目录第一章2019年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1)(一)总体规模 (1)(二)结构分布 (1)1.学科结构 (1)2.性别结构 (2)3.生源结构 (2)二、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 (4)三、毕业生协议就业情况分析 (5)(一)毕业生协议就业整体情况分析 (5)(二)本科毕业生协议就业情况分析 (6)(三)毕业研究生协议就业情况分析 (7)四、毕业生协议就业重点流向单位统计 (9)五、毕业生国内升学和出国、出境留学情况统计 (9)六、毕业生中不同群体就业情况分析 (10)(一)不同性别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10)(二)文科、理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12)七.用人单位满意度 (12)第二章2019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措施 (16)第一章2019年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一)总体规模2019年毕业生共有5891人,其中毕业研究生1918人(含博士研究生4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2.56%;本科毕业生397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7.44%。
图1-12019年毕业生总体规模(二)结构分布1.学科结构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医、艺等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大学。
毕业研究生分布在147个专业;本科毕业生分布在81个专业。
表1-12019年毕业生学科结构2.性别结构2019年毕业生中有女生4019人,男生1872人,比例为2:1。
图2-12019届毕业生性别分布3.生源结构2019年毕业生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省内生源为3096人,省外生源为2795人,比例为1.11:1。
毕业生以辽宁省生源为主,占比52.56%;省外生源主要来自山东省(5.8%)、河南省(5.47%)、河北省(4.41%)、黑龙江省(3.62%)等省份。
表1-22019年毕业生生源地结构二、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全校总体就业率为97.72%,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73%,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7.71%。
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
![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50684bf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6d.png)
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近年来,经济学类专业在国内高校中越来越受到青睐。
这将给未来的高校毕业生带来无限的就业机遇。
此次针对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工作机会、关键技能和行业趋势等方面,以更好地准备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对于经济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市场种类繁多。
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所学知识选择不同的职业方向。
目前,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金融服务、咨询、政府部门等,其中,金融领域是该专业学生的首选。
因为金融是一个高薪行业,能够给予年轻的经济学类专业学生丰厚的报酬和良好的发展机会。
此外,咨询、政府等领域也是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它们也为学生提供了机会,通过实习和网络营销等方式建立职业关系。
二、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关键技能在经济学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掌握很多技能,以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的技能包括:1. 市场分析市场分析是经济学类专业学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学生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了解市场状况,以及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和竞争状况。
这可以使学生们在未来的职业中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
2. 统计和数据分析统计和数据分析是经济学类专业的另一个重要技能。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统计和数据分析技术,如回归分析、描述性统计和假设检验等。
这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3. 协调能力协调能力也是经济学类专业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学生们需要学习如何建立职业关系,并在团队中与各种不同的人合作,以建立稳定而有效的工作关系。
三、当前行业趋势及未来展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也随之变得不断好转。
未来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
首先,金融领域将会保持就业市场的主导地位,因为这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行业,并且对于优秀的经济学类专业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工作机会。
其次,政府机构也将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就业领域。
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
![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f0da4e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1.png)
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调查1200字以上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对资源的管理和分配的学科,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选择学习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毕业后找到稳定和满意的就业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调查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就业方向:就业市场: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有着相对较好的就业前景。
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政府机关、研究机构等公共部门工作。
同时,在金融领域的蓬勃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繁荣,也为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就业竞争:随着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扩招,也导致了经济学类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就业岗位的供给与毕业生的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失衡,这导致了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一定的困难。
因此,拥有一定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机会。
就业薪资: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在金融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经济学类专业毕业生的起薪平均为6000-8000元,而一些金融行业的工作,甚至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
当然,薪资水平还是与个人的资历、经验、专业能力以及就业地点等因素有关。
就业前景和发展:结论:经济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尤其是在政府机关和金融行业。
毕业生可以通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而找到满意的工作机会。
经济学专业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允许他们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经济学专业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毕业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增加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
辽宁毕业生毕业去向
![辽宁毕业生毕业去向](https://img.taocdn.com/s3/m/0fe2ef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b.png)
辽宁毕业生毕业去向
辽宁省的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具有多样性,他们选择的方向有就业、继续深造、创业等。
下面我将结合辽宁省的就业形势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辽宁省毕业生的毕业去向。
首先,就业是广大毕业生最为普遍的选择。
辽宁省位居中国东北地区,工业比较发达,特别是沈阳、大连等大城市拥有众多的工业企业和科技研发机构。
因此,许多毕业生选择留在当地就业。
他们可以选择从事工业、服务业、信息技术以及金融等各个领域的工作。
同时,辽宁省还积极开展创业帮扶政策,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一系列的创业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毕业生积极创业。
其次,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
辽宁省有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具备优质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吸引了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这些学位可以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学术造诣和专业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一些毕业生还选择到外地或国外就业或就读。
由于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与发达地区相比,薪资水平和发展机会可能存在差距。
因此,一部分毕业生选择到其他地区或国外工作、学习,以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条件。
总的来说,辽宁省的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多种多样,既有留在当地就业的,也有选择继续深造的,还有去外地或国外就业或就读的。
这些去向的选择,既是毕业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与
当地的就业形势和发展环境息息相关。
在未来,相信随着辽宁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辽宁省的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有吸引力。
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
![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4c508aa8114431b90dd8d4.png)
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学院:经济学院姓名:王楚昕班级:11级经济学学号:J1101113关于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主要了解经济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经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时间10月28日—— 11月16日三、调查形式问卷调查形式四、调查论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就业困难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是客观现实。
近年来随着大学持续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发凸现,特别是发端于美国并造成全球动荡的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
展望,中国将迎来劳动力就业“洪峰”,大学生就业状况难言乐观。
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截至底,中国总人口达到133474万人(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其中,劳动力资源106969万人,就业人员77995万人。
这意味着就全社会而言,有超过2亿的人口未能充分就业。
8月17日,《人民日报》的消息,根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630万人,比去年增加2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截至7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实现就业人数455.6万人,同比增长40余万人。
即便是按照这个相对乐观的统计数据(民间学者多认为根源于学校上报的数据存在“水分”),也有175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拿到毕业证书时没能找到工作。
在实际的就业市场上,我们还必须考虑往年毕业但没有就业的大学生群体,这个数据至少也在100万以上,也就是说社会上大约有300万的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
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发展现状
![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c9b5bf8844769eae109ed38.png)
作者: 王璐
作者机构: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出版物刊名: 中国市场
页码: 145-14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7期
主题词: 经济学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 专业设置
摘要: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四项功能之首要核心,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培养重在提高质量,这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必由之路.经济学专业是经世济民之科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备受关注.提高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以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4/17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专业介绍
专业课程
开设课程:经济学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 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 易、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 习,-般安排12周。核心课程——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当代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公司财务、市场营销、企业经济学等。
就业分布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111&majorIdPublic=17557&type=2&year=2018
1/3
2018/4/17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平均起薪
对口率
就业地区分布
辽宁
北京
独家大数据分析(数据来源于简历样本,并非全部毕业人数)
数据解读:
就业分布:近五年,每年学习该专业的人从事的职业(前五名)。 平均起薪:近五年,每年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及四年后平均起薪预测。 对口率:指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的所占比例。 就业地区分布: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哪些地区就业(只显示分布前十地区)
15.7%
上海
10.2%
河北
6.5%
安徽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山东 1.9%
内蒙古 1.9%
江苏 1.9%
福建 1.9%
河南 0.9%
0%
20%
40%
51.9%
60%
80%
100%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111&majorIdPublic=17557&type=2&year=2018
2/3
2018/4/17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111&majorIdPublic=17557&type=2&year=2018
3/3